Ⅰ 碳酸根離子的測定
方法一:向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如果變混濁,說明有碳酸根離子
方法二:用滴管吸取該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如果變混濁,說明有碳酸根離子
方法三:滴入AlCl溶液,如果變混濁,說明有碳酸根離子存在的可能;滴入CuCl2溶液,生成藍色沉澱,說明有CO3存在的可能
方法四:滴入HCl溶液,如有氣體放出,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變混濁,說明有碳酸根離子
Ⅱ 水質分析結果如下:PH=7.3+,HCO3離子含量為3.6MMOL/L,求水中的CO2含量
題目說礦泉水中含有酸式碳酸根" hco3ˉ ",其含量
為220mg/l 。該離子的摩爾質量是61g ,因此礦泉
水中它的量濃度是:
[0.22g/(61g/mol)]/l=0.0036mol/l=3.6mmol/l 。
註:碳酸氫根(hco3-)的摩爾質量是61g/mol ,而0.22g
是每升礦泉水含有的碳酸氫根質量,0.22g/(61g/mol)的
值是把質量換算成摩爾數,得到每升礦泉水含碳酸氫根
的量濃度了。
Ⅲ 請教化學帝:碳酸氫根離子濃度的問題
碳酸分子的濃度是比氫離子濃度大的。
你只要記住碳酸氫鈉的水解程度比電離程度更大。也就是說,碳酸氫根離子的水解所得的氫氧根離子濃度(由水解方程式可知碳酸分子的濃度是近似等於氫氧根離子的濃度)要比其電離的氫離子濃度要大些。因此碳酸分子的濃度要比氫離子濃度大些。
一般高中化學中酸式鹽除磷酸二氧鹽和亞硫酸鹽是呈酸性,其它都是鹼性。
Ⅳ 水質分析化學實驗分別測定鈣,鎂離子,及碳酸根,碳酸氫根,硫酸根等的方法
測定鈣,鎂離子也就是測定水中的硬度,一般有EDTA滴定法
可以用離子色譜法測定水中的碳酸根和碳酸氫根
水中的硫酸根含量的測定
取一定量的水,加入過量硝酸鋇,然後再加入過量鹽酸,最後將剩餘的沉澱乾燥,稱量,計算,所得沉澱為硫酸鋇的質量,根據硫酸鋇的質量可以計算得硫酸根的含量
Ⅳ 分析化學,求解答
這是一道經典的測定水中鹼度的計算題。首先要明白兩個變色點的化學反應
在酚酞變為無色時,是碳酸根變成碳酸氫根;
在甲基橙變色時,是碳酸氫根變成碳酸。
但是要注意:第二步的碳酸氫根既包括原來含有的碳酸氫根,也包括碳酸根變成的碳酸氫根。
所以第一步消耗的鹽酸的物質的量等於碳酸根的物質的量;第二部消耗的鹽酸的量等於碳酸氫根的物質的量
解:碳酸根百分含量=W(Na2CO3)/s=[C(HCl)×V(HCl)×M(Na2CO3)]/s
=[0.2010×19.52×(10^-3)×106.00]/0.6756
=50.21%
碳酸氫根百分含量=W(NaHCO3)/s=[C(HCl)×(V2-V1)×M(NaHCO3)]/s
=[0.2010×(26.22-19.52)×(10^-3)×84.00]/0.6756
=16.74%
Ⅵ 不同ph條件下碳酸根與碳酸氫根的含量計算公式
H2CO3↔HCO3-+H+,,,,,,,,K1
HCO3-↔CO3^2-+H+,,,,,,,,,,,,,,,K2
K1=[HCO3-][H+]/[H2CO3],K2=[CO3^2-][H+]/[HCO3-]
K1K2=[CO3^2-][H+]^2/[H2CO3]
所以[CO3^2-]=K1K2[H2CO3]/[H+]^2
其中[H2CO3],[H+],[HCO3-]分別表示平衡時碳酸分子,氫離子,碳酸氫根離子的濃度,↔表示可逆符號,
方程看著比較簡單,但是需要求碳酸分子的濃度,還需要K1和利用碳元素守恆。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不懂請追問!
望採納!
Ⅶ 如何用滴定法測定水質中的氫氧根離子、碳酸根離子、碳酸氫根離子
三個一起測還是分開測
如果是分開測分別滴定就完了,如果是一起測請參閱混合鹼的測定有關資料。
以HCl為標准溶液,首先使用酚酞作指示劑,變色時,消耗HCl溶液體積V1,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劑, 繼續滴定至變色,又消耗 HCl 溶液體積V2,
V1>V2 : NaOH(V1-V2) ,Na2C03 (2V2)
V1<V2 : Na2C03 (2V1),NaHCO3 (V2-V1)
V1=V2 : 則鹼液只含Na2C03
V1=0 ,V2>0 : 則鹼液只含NaHCO3
V2=0 ,V1>0 : 則鹼液只含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