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可以在生產生活中做到綠色化學
應該通過飛秒檢測監控原料來源、生產廢棄物、盡量保證無三廢產生,使得中水回用,氣體零排放,固體廢物直接燃燒,產生的能量供給生產,同時產生的二氧化碳又回收,製作碳酸鹽等產品,循環利用
『貳』 如何在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體現綠色化學思想
綠色化學是人類和自然和諧的化學,其最大的特點在於它是在始端就實現污染預防的科學手段,因而過程和終端均為零排放或零污染。它主張在通過化學轉換獲取新物質的過程中充分利用每個原子,具有「原子經濟性」,因此它既能充分利用資源,又能實現預防污染。綠色化學為化學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學化學教育工作者,如何面對綠色化學新概念、新思想、新要求,在實際化學教學中,結合當前素質教育,把綠色化學教育貫穿於中學化學教學的全過程之中,是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化學實驗教學與綠色化學聯系最為緊密、最為直接,在實驗教學中貫徹綠色化學思想最為重要。本文旨在通過綠色化學角度對化學實驗教學進行研討,以期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1.挖掘綠色實驗素材利用課本的綠色化學實驗素材,使用學生樂於接受的形式和方法,通過滲透培養學生綠色化學意識,是化學教師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教材中有許多實驗內容都體現了綠色化學思想。如:對固體、液體試劑的取用給出限量要求;強調實驗中常見的事故避免、應急處理措施;介紹了特殊試劑的保存和使用原則及方法;對會造成污染的廢棄物集中處理再利用或轉化為非污染物;引入了減量、減廢的微型化學實驗;增加家庭小實驗,力求使實驗生活化。有毒氣體的製取及性質實驗中採用防止和減少環境污染的裝置(如:實驗室制氯氣,採用全封閉式的收集裝置及用NaOH溶液吸收尾氣,防止污染空氣;實驗室制氨氣,在試管口放一團用水或稀鹽酸濕潤的棉花球吸收多餘的氨氣;銅與硝酸反應,用透明塑料袋將試管口罩上並系緊,減少氮的氧化物對室內的污染)。2.改進現行中學化學實驗2.1減少試劑的濃度在現行中學化學教材中,有些實驗指明了葯品濃度,有些實驗沒有指明葯品濃度。對涉及葯品濃度的實驗探索和改進,既能節約葯品、保證實驗效果,又能減少環境污染。A.指示劑濃度的減少。指示劑酚酞、石蕊、甲基橙、品紅等,特別是酚酞和石蕊,指示劑變色很靈敏,即使用微量葯品也會有明顯現象和效果。原濃度為0.5%~1.0%,經改進可減少到0.1%~0.25%,也可以相應減少酒精的用量。B.苯酚性質實驗。苯酚溶液濃度由2%降至0.5%~1.0 %,溴水濃度也可降低為橙紅(稍濃)。C.對定性檢驗劑硝酸銀濃度改進。在進行銀鏡反應配製銀氨溶液時,將硝酸銀濃度、氨水濃度均可由2%降為1%,實驗效果依然。而在高中化學一般離子檢驗中,硝酸銀濃度微量0.1%足已。D.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的演示實驗中硫氰酸鉀、三氯化鐵溶液的濃度可由0.01mol/L降為0.0005mol/L,1mol/L降為0.5mol/L。這些改動實驗葯品的濃度都增強了實驗效果。中學化學實驗中降低實驗葯品濃度的例子還很多,作為化學實驗工作者,應具有綠色化學的思想,並指導日常工作,盡可能地降低實驗葯品濃度,減少葯品的損耗,預防環境污染。 [1]
『叄』 論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踐行綠色化學
只需要管好高中所需要的那幾個不污染環境的實驗,其他實驗可以通過看視頻去幫助學生理解。
『肆』 如何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
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思想
隨著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受到世人矚目,資源、能源問題日益突顯,倡導人類與自然和諧、與環境友好的嶄新理念——「綠色化學」已經成為當今研究的熱點之一。《高中化學課程標准》首次提出了綠色化學概念,在以《課程標准》為編制依據的高中化學新教材以及以《課程標准》為命題依據的化學高考中,綠色化學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相應體現。在化學教育中倡導綠色化學理念,把綠色化學思想融入化學教學已成為必然的趨勢。一、高中綠色化學的教學內容高中化學中理論和實驗並沒有特別的深奧難懂,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會學生基礎的化學原理、物質性質和基本規律,讓學生明白化學是干什麼的,怎麼利用化學和怎麼避免傷害。高中綠色化學教育,是在基本化學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環保化和科學化的思想教育,加深學生對於科技和環境的雙重理解,並在自身所學知識的支持下,設計和改正一些傳統的污染性實驗。也就是說,高中綠色化學教育包括兩個方面:理論教育和實驗教育。在明確了高中綠色化學教育的內容之後,其教育的特點也就不言而喻了,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思想要符合綠色化學的要求;二是實驗使用的材料要環保無害;三是實驗進行時不會產生污染性的物質;四是化學實驗的產物不僅要達到目的,還要對環境沒有損害。二、將綠色化學引進課堂教學1.綠色化學以《課程標准》為依據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准》指出,化學已經成為生命、材料、能源、信息科學等領域的重要基礎,教材中綠色化學的引入,使綠色化學思想、綠色化學觀念成為高中化學教學目標。綠色化學教育,是以可持續發展戰略為根本原則和目標,將化學科學的真理性與人文需要的合理性融為一體的教育。實施綠色化學教育的首要任務在於確立可持續發展為化學教育的道德規范和價值准則,促成一種新的統一的綠色教育觀念體系,強調人類本文由論文聯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對環境與發展的責任感,培養學生以「科技與社會」之間和諧發展為基礎的道德、倫理和科學觀念。綠色化學教育既植根於科學的客觀規律,又植根於人類普遍信仰與認同的價值需要,並以此觀念體系為指導,來認識化學科學,營造綠色氛圍,規范人們行為,最終達到以化學教育為先導帶動社會各個領域的可持續發展。新《課程標准》要求教師能幫助學生獲得未來發展所必需的化學知識技能和方法,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在實踐中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綠色化學教育是在化學教育中實施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必要途徑,並且通過以綠色化學的標准對現有的化學技術進行篩選,對不符合的技術進行改造和探索。2.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學生在進行高中化學的學習時,並沒有形成一個正確並且穩定的化學思想,因此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所展現出來的思想,很容易影響學生的思想形成。因此,將綠色化學引進課堂教學首要的一點就是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理念,要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重視綠色化學思想的滲透和講解。這就要求教師要先進行自我更新,重新認識化學,使自身的觀念發生改變;其次,教師還要在課堂上重點培養學生的綠色化學意識,比如引導他們對化學實驗中可能發生的事故進行預測並相應地提出解決辦法。3.挖掘教材中的綠色化學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是開展綠色化學教育的主陣地,而依據《高中化學課程標准》編寫的化學新教材含有豐富的綠色化學內容,充分體現了綠色化學觀,在教學中應該加以充分利用。教材中除了有明顯「綠色化學」提法的內容外,還有許多內容包含綠色化學的思想和觀念。(1)將綠色化學引進實驗。化學實驗的綠色化是《化學課程標准》的要求,也是化學學科發展的要求。在不同課程模塊實驗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思想、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環保意識,也是進行綠色化學教育可操作性最強、效果最明顯的途徑。(2)設計綠色實驗,採用綠色材料。高中化學教學中有不少實驗採用的原料或產物有一定毒性,可以考慮採取封閉的方式進行綠色化改進,或在能夠達到實驗目的的前提下,盡量使用無害無毒的實驗材料。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實驗,就可以利用醫用注射器將實驗設計為封閉實驗,防止有毒物質逸出或滲漏。也可以把有毒氣體的製取和性質實驗兩套裝置合二為一,採用連續性實驗的方式進行綠色化設計,降低有毒氣體逸出的幾率,獲取較好的環保效果。(3)規范實驗操作的步驟。此外,實驗中剩餘葯品、實驗產物等注意回收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不能隨意丟棄;在有氯氣、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參與的反應中,向學生強調尾氣處理、防止污染大氣的重要性,使實驗教學真正成為滲透綠色化學思想、培養學生環保習慣的良好契機。4.教學綠色化計算機多媒體現在已經廣泛應用於教學,多媒體設備增強了教學效果,運用於化學中,也可以使教學綠色化。如有些實驗危險或者反應條件較為苛刻,學校實驗室達不到條件;有些實驗污染嚴重,條件或者技術暫不能做改進。
『伍』 什麼是化學反應綠色化反應的要求是什麼
是不是就是綠色化學?我找了一下:
綠色化學又稱「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綠色化學是近十年才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是一個 「新化學嬰兒」。它涉及有機合成、催化、生物化學、分析化學等學科,內容廣泛。綠色化學的最大特點是在始端就採用預防污染的科學手段,因而過程和終端均為零排放或零污染。世界上很多國家已把「化學的綠色化」作為新世紀化學進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綠色化學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原子經濟性」,即充分利用反應物中的各個原子,因而既能充分利用資源,又能防止污染。原子經濟性的概念是1991年美國著名有機化學家Trost(為此他曾獲得了1998年度的總統綠色化學挑戰獎的學術獎)提出的, 用原子利用率衡量反應的原子經濟性,為高效的有機合成應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個原子,使之結合到目標分子中,達到零排放。綠色有機合成應該是原子經濟性的。原子利用率越高,反應產生的廢棄物越少,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也越少。
綠色化學的核心內容之二,其內涵主要體現在五個「R」上:第一是Rection一一「減量」,即減少「三廢」排放;第二是Reuse——「重復使用」,諸如化學工業過程中的催化劑、載體等,這是降低成本和減廢的需要;第三是Recycling——「回收」,可以有效實現「省資源、少污染、減成本」的要求;第四是Regeneration——「再生」,即變廢為寶,節省資源、能源,減少污染的有效途徑;第五是Rejection ——「拒用」,指對一些無法替代,又無法回收、再生和重復使用的,有毒副作用及污染作用明顯的原料,拒絕在化學過程中使用,這是杜絕污染的最根本方法。
【綠色化學的定義是,用化學的技術,原理和方法去消除對人體健康,安全和生態環境有毒有害的化學品,因此也稱環境友好化學或潔凈化學。實際上,綠色化學不是一門全新的科學
綠色化學不但有重大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而且說明化學的負面作用是可以避免的,顯現了人的能動性。綠色化學體現了化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是化學科學高度發展以及社會對化學科學發展的作用的產物,對化學本身而言是一個新階段的到來。作為新世紀的一代,不但要有能力去發展新的、對環境更友好的化學,以防止化學污染;而且要讓年輕的一代了解綠色化學、接受綠色化學、為綠色化學作出應有的貢獻。】
『陸』 問!!!綠色化學反應有什麼條件
不生成有害的物質,不的環境造成危害的反應。應該是吧。
反應物全部轉化為所製取的物質。
一般來說是化合反應。
其他生成物對環境無危害也行。
綠色化學有其應用的原則。概括起來,它們主要有以下12項:1.防止環境污染;2.提高原子經濟性;3.盡量減少化學合成中的有毒原料和有毒產物;4.設計安全的化學品;5.使用安全的溶劑和助劑;6.提高能源經濟性;7.原料的再利用;8.減少官能團的引入;9.新型催化劑的開發;10.產物的易降解性;11.以降低環境污染為宗旨的現場實際分析;12.防止生產事故的安全生產工藝。這些原則主要體現了要對環境的友好和安全、能源的節約、生產的安全性等,它們對綠色化學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實施化學生產和化學生產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以上這些原則。
綠色化學研究什麼?一般說來,一個化學反應主要受四個方面的影響:1.原料或起始物的性質;2.試劑或合成路線的特點;3.反應條件;4.產物或目標分子的性質。眾所周知,這四個因素相互緊密聯系,而且在一定條件下息息相關。因此,這四個方面也是綠色化學所研究的方面。
目前綠色化學的研究重點是:1.設計或重新設計對人類健康和環境更安全的化合物,這是綠色化學的關鍵部分;2.探求新的、更安全的、對環境更友好的化學合成路線和生產工藝,這可從研究、變換基本原料和起始化合物以及引入新試劑入手;3.改善化學反應條件、降低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危害,減少廢棄物的生產和排放。綠色化學著重於"更安全"這個概念,不僅針對人類的健康,還包括整個生命周期中對生態環境、動物、水生生物和植物的影響;而且除了直接影響之外,還要考慮間接影響,如轉化產物或代謝物的毒性等。
『柒』 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思想
隨著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受到世人矚目,資源、能源問題日益突顯,倡導人類與自然和諧、與環境友好的嶄新理念——「綠色化學」已經成為當今研究的熱點之一。《高中化學課程標准》首次提出了綠色化學概念,在以《課程標准》為編制依據的高中化學新教材以及以《課程標准》為命題依據的化學高考中,綠色化學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相應體現。在化學教育中倡導綠色化學理念,把綠色化學思想融入化學教學已成為必然的趨勢。
一、高中綠色化學的教學內容
高中化學中理論和實驗並沒有特別的深奧難懂,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會學生基礎的化學原理、物質性質和基本規律,讓學生明白化學是干什麼的,怎麼利用化學和怎麼避免傷害。高中綠色化學教育,是在基本化學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環保化和科學化的思想教育,加深學生對於科技和環境的雙重理解,並在自身所學知識的支持下,設計和改正一些傳統的污染性實驗。也就是說,高中綠色化學教育包括兩個方面:理論教育和實驗教育。在明確了高中綠色化學教育的內容之後,其教育的特點也就不言而喻了,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思想要符合綠色化學的要求;二是實驗使用的材料要環保無害;三是實驗進行時不會產生污染性的物質;四是化學實驗的產物不僅要達到目的,還要對環境沒有損害。
二、將綠色化學引進課堂教學
1.綠色化學以《課程標准》為依據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准》指出,化學已經成為生命、材料、能源、信息科學等領域的重要基礎,教材中綠色化學的引入,使綠色化學思想、綠色化學觀念成為高中化學教學目標。綠色化學教育,是以可持續發展戰略為根本原則和目標,將化學科學的真理性與人文需要的合理性融為一體的教育。實施綠色化學教育的首要任務在於確立可持續發展為化學教育的道德規范和價值准則,促成一種新的統一的綠色教育觀念體系,強調人類本文由論文聯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對環境與發展的責任感,培養學生以「科技與社會」之間和諧發展為基礎的道德、倫理和科學觀念。綠色化學教育既植根於科學的客觀規律,又植根於人類普遍信仰與認同的價值需要,並以此觀念體系為指導,來認識化學科學,營造綠色氛圍,規范人們行為,最終達到以化學教育為先導帶動社會各個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新《課程標准》要求教師能幫助學生獲得未來發展所必需的化學知識技能和方法,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在實踐中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綠色化學教育是在化學教育中實施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必要途徑,並且通過以綠色化學的標准對現有的化學技術進行篩選,對不符合的技術進行改造和探索。
2.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
學生在進行高中化學的學習時,並沒有形成一個正確並且穩定的化學思想,因此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所展現出來的思想,很容易影響學生的思想形成。因此,將綠色化學引進課堂教學首要的一點就是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理念,要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重視綠色化學思想的滲透和講解。這就要求教師要先進行自我更新,重新認識化學,使自身的觀念發生改變;其次,教師還要在課堂上重點培養學生的綠色化學意識,比如引導他們對化學實驗中可能發生的事故進行預測並相應地提出解決辦法。
3.挖掘教材中的綠色化學
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是開展綠色化學教育的主陣地,而依據《高中化學課程標准》編寫的化學新教材含有豐富的綠色化學內容,充分體現了綠色化學觀,在教學中應該加以充分利用。教材中除了有明顯「綠色化學」提法的內容外,還有許多內容包含綠色化學的思想和觀念。
(1)將綠色化學引進實驗。化學實驗的綠色化是《化學課程標准》的要求,也是化學學科發展的要求。在不同課程模塊實驗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思想、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環保意識,也是進行綠色化學教育可操作性最強、效果最明顯的途徑。
(2)設計綠色實驗,採用綠色材料。高中化學教學中有不少實驗採用的原料或產物有一定毒性,可以考慮採取封閉的方式進行綠色化改進,或在能夠達到實驗目的的前提下,盡量使用無害無毒的實驗材料。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實驗,就可以利用醫用注射器將實驗設計為封閉實驗,防止有毒物質逸出或滲漏。也可以把有毒氣體的製取和性質實驗兩套裝置合二為一,採用連續性實驗的方式進行綠色化設計,降低有毒氣體逸出的幾率,獲取較好的環保效果。
(3)規范實驗操作的步驟。此外,實驗中剩餘葯品、實驗產物等注意回收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不能隨意丟棄;在有氯氣、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參與的反應中,向學生強調尾氣處理、防止污染大氣的重要性,使實驗教學真正成為滲透綠色化學思想、培養學生環保習慣的良好契機。
4.教學綠色化
計算機多媒體現在已經廣泛應用於教學,多媒體設備增強了教學效果,運用於化學中,也可以使教學綠色化。如有些實驗危險或者反應條件較為苛刻,學校實驗室達不到條件;有些實驗污染嚴重,條件或者技術暫不能做改進;有些實驗因試劑價格昂貴而無法進行,而這些都可以採用多媒體設備模擬演示。
當前,將綠色化學思想應用於高中化學的教學尚處於起步階段,許多想法和措施還不完善,如綠色化學教材的編寫、新型實驗材料的開發和實驗室設備的更新等,這需要社會和學校共同努力和開發,以取得成功並付諸實踐。
『捌』 綠色化學反應方程式.原理及應用
綠色化學哪裡有化學方程式啊,是一個概念,
綠色化學的核心內容是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上消除污染,具體特點是無毒,無害,不污染環境,零排放,不浪費,總之,凡是對環境有利,不浪費的都符合綠色化學要求。
『玖』 如何在化學教學中融入綠色化學的理念
更現實,結合得巧妙,為環境教育做出貢獻、有毒的物質,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環境問題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在不影響實驗結果的前提下改進實驗,具有「隱蔽性」、牆報進行宣傳展覽,讓他們為保護臭氧層出一份力,我們組織學生去植樹造林,利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殘留固體可用做氯酸分解製取氧氣的催化劑,介紹多數城市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在國家二到三級標准之間波動,要注意生動形象。結合二氧化碳的教學,關心生存環境、「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都是我們的環境教育傳統日,對師生的健康有利,就應該立足課堂:「人類正失去自己的家園,使學生了解廢舊電池對水體造成的污染、「世界無煙日」,減少環境污染 化學實驗中的大多數產物是有毒或有害物質,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04g,環境教育必將普及;第二,反應後生成的二氧化硫為0、「人口日」, 在課堂上滲透環境教育時。如①某些不能直接利用的有毒物質可用化學方法進行妥善處理,點滴滲透 據統計,讓學生走出校門。通過社會實踐,增強化學課的吸引力。針對少數高中生嘗試吸煙現象、「世界環境日」。 2。 (1)開展微型實驗,讓學生參與環保 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的教學環節,才能自覺地把環境教育滲透於學科教學中,把污染減少到最低程度.5g,從而讓「節約每一滴水」不再是一句空話,找出課程內容與環境教育內容的結合點;酸液中的重金屬離子可用鋁,積極投身,本文談一些粗淺的看法,淡水佔2。②某些廢棄物不經或簡單處理後變廢為寶。 (3)正確處理廢棄物,有的章節涉及的環保教育內容較多:針對學生洗手經常不關水龍頭的現象,更生動,向學生滲透環保知識,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挖掘,可向學生介紹臭氧空洞引起的原因以及保護臭氧層的意義、環保措施、全社會對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而且排污量大大降低,從而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此外,造成環境污染,在進行原電池部分的教學時,因此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更直觀,決不能隨意傾倒、挖掘環保內容,把化學學科知識與環保知識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利用黑板報,撰寫了具有一定質量的小論文,而人類可利用的淡水還不到全球水量的1%;溴苯可以鹼解,對學生進行多層次的環境教育,並獲得了獎勵,讓它牢固地樹立在學生的心中,環境保護不僅要宣傳,我們的環保事業也跨入了新階段,可聯系日本富山事件,只要達到能觀察到其物質的存在.6g-1g,在化學教材中,讓學生對環境污染所帶來的危害有個很深刻的印象,我們開展了「吸煙與健康」知識講座。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開展:第一。」挽救我們的家園,可回收的盡量回收,同時對其廢棄物也要妥善處理,要在學校進行環境教育、環境宣傳活動 為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開設了「水—生命之源」講座:如污染治理比較好和比較差的生產企業錄象帶;第三,配合學校的宣傳活動和研究性學習計劃,相關的信息, 實驗效果明顯即可)、樹是良好的化肥,進行環境保護知識的講座和法製法規的教育,每次反應需要硫粉0。 1,利用好當前的教科書,或施用於花,其效果更顯著,一事一題.3g-0。隨著全世界,利用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按常規實驗,去調查身邊的環境狀況:預先收集一些資料,適時,如人教版必修2的第四章第二節《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培養良好的環保行為。可見,切記死搬教條,水質下降,從而使學生在化學實驗中自覺養成保護環境的行為,可促進學生樹立牢固的環保意識,盡量減少實驗過程對人及環境的污染。當學生在做製取一氧化碳及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時、適量,適當展開,這不但不會影響化學課的教學質量還會增強化學課的趣味性,增強直觀的感性認識,因此、適度地滲透環保教育,減少環境污染,教育學生用完的電池不能亂扔,等等、化學,以及溫室效應帶來的自然災害,利用休息日和寒假日,教育為本,國家已經明確要求物理,讓他們切實地感受到,減少廢棄物,如硫在氧氣中燃燒時,是化學實驗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不能過分的展開,還應將廢液集中倒入廢液缸中、分析和總結、抓好主要章節,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當今的歷史潮流:在「植樹節」,就必須合理利用資源。因此,萃取後的苯和實驗中殘余的一氧化碳可以燃燒。就如何在中學化學教學中開展多種形式的環保教育,發揮學生在家庭中的特殊作用,做好環境保護,號召學生參加「家庭無煙」活動,也就是保護好地球,也使其對環境的污染降至最低,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勢必對環境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用具體的數字向學生說明,絕大多數分散於各章節中,減少「三廢」排放量),他們也樂意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更有利於培養學生關心社會生活,這樣不僅試劑用量少,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才能注意挖掘教材中的環保類容。 基於在中學很多章節的化學知識中都涉及到環境保護問題。作為一名進行基礎教育的工作者,可採用如下做法,顯得越來越重要和緊迫,分析引起二氧化碳濃度增大的原因以及綠色植物在二氧化碳循環中所起的作用。 二,將一些實驗微型化是防治環境污染的重要途徑、鐵等輕金屬還原。提高青少年,微型實驗充分體現了綠色化學中的減量原則(即減少葯品用量,隨著工業的飛速發展,共有48個知識點與環保教育有關。然後讓學生討論如何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自覺養成保護環境的行為 在化學實驗中。為全民建立環保意識打下良好的基礎,上成專業課,不僅要少用葯品減少廢棄物.7%。但大多數實驗會涉及到有害,進行環保教育、結合知識點,甚至通過網路走向世界,需注意三個問題,配合「無煙日」,地球總水量約1。我們教師要有環境保護的憂患意識和強烈的環境保護的責任感,環境污染問題也日趨嚴重。結合鹵代烴的教學,例如。可以開展微型實驗。因此,用之不竭」的,走向社會,是進行環境教育的第二陣地 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在化學實驗教學中,而在微型實驗中僅需硫粉為0。 一,教育學生不可因好奇而去吸煙、社會實踐 高中生已具備一定的獨立觀察,了解和掌握它的性質,應交到回收點回收再利用,化學實驗教學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實驗葯品,向學生介紹煙燃燒所產生的幾十種有害成分,通過化學課堂教學滲透環保知識引導學生多渠道多方面吸收了解與教學內容。這一節是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的極好素材,介紹目前地球變暖的原因。 (2)改進實驗.3%,教育學生要愛護一草一木、描述.36ⅹ1010億立方米,盡己之長,能被人利用的淡水就更少了等知識,為祖國的環保事業做出不可估量的貢獻,以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要求學生在製取有毒氣體時。 1,綠化環境、以及設計吸收尾氣的裝置等.實驗完畢。如,上好典型課 在化學教材中、做好實驗,以及他們對環境的污染和對身體所造成的各種傷害、實驗,去參加環境保護活動,要掌握滲透的程度,認真組織教學、「愛鳥周」。在這一節的教學中。每年的「地球日」,通過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廣泛的宣傳教育、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 學校教育是以課堂教育為主的教育,尤其產生的有毒氣體直接影響師生的健康,更重要的是要去做、生物等學科應重視環境教育,應強調學生注意對製取氣體裝置氣密性的檢查。如。 2,依靠教科書,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盡量利用少量的反應物來製取少量的有毒物質、木。例如:水並不是「取之不盡,例如,提高環保意識 化學實驗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觀察到用語言難以表達清楚的清晰的實驗現象,有的還可以變廢為寶、塑料製品的使用與處理等問題進行了調查,關心科技發展的現代意識,向學生介紹地球上的水資源,切記機械說教和呆板的記憶,對本地區的水資源,污染所帶來的危害的動畫等,號召學生去宣傳使用綠色環保冰箱的好處。除了專題介紹外,在加上嚴重的水污染、思考和分析能力、兒童的環境保護意識,植樹種草,在課堂上播放這些錄象帶和動畫,廢電池的回收情況、化學葯品用量的適當(盡量採用微量,增強了環境保護意識,我們的研究性學習小組開展了多項課題的研究,面對污染嚴重的大自然,最終殘余物還可以用於鉀的焰色反應,在充分教授好基礎知識的同時。配合各主題,而且能培養學生觀察,只要引入得當,讓學生懂得要想實現化學的可持續發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其中海水佔97。 3,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獲得最佳的實驗效果,人們開始驚呼,抓住機遇。 環境保護。根據這一特點
『拾』 如何實現化學工業的綠色化
四、 綠色化學與可持續發展
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已成為世界許多國家指導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即經濟的發展必須和人口、環境、資源統籌考慮。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提出採用可持續發展的總原則是:「今天的人類不應以犧牲今後幾代人的幸福而滿足其需要。」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思想是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注意保護資源和改善環境,合理地保護和改善環境為可持續發展提供物質基礎。環境對發展的約束是由於不合理的發展破壞了環境所致,而合理的發展又為治理環境提供了更多的技術和資金 綠色化學是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綠色化學提出全新產生綠色化學技術及驅動機制,從而提高人類從事物質生產的能力。它首先給人類 社會和自然環境帶來積極影響,控制污染在時間上的延續和空間上的擴展,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促進作用;它其次為人類可持續發展提供調節和制約的保護作用,它能夠不斷調整和平衡資源的有序開發和綜合利用,制約利用資源的速度和規模,揚長避短,變害為利,減少和克服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給自然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保護瀕臨滅絕物種和不斷減少使用資源,使人類社會和經濟增長協調發展。再次綠色化學為可持續發展提供觀察和監測的規劃作用,如全球變暖、臭氧層被破壞等等環境問題,需要全球各國共同努力,而綠色化學的功能恰恰能夠不斷地觀察和監測全球發展的表現和動向,對人類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的發展的決策和行動提供智力支持,從而形成有效的規劃藍圖。由此可見,綠色化學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完整的體系和方式,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綜上所述,綠色化學徹底拋棄了「先發展、後治理」,發展經濟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模式,進而採用綠色的與環境友好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從源頭上堵住污染的產生,從根本上減少或消除污染,滿足了現代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是一條人口增長、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環境治理和節約資源相互協調發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