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如何判別化學物質生成

如何判別化學物質生成

發布時間:2022-08-05 19:45:27

『壹』 怎樣判斷化學反應的產物

如果是氧化還原反應,就應該根據氧化劑與還原劑的性質來判斷. 氧化劑化合價降低,還原劑化合價升高. 歧化反應,(同一種元素的氧化還原反應),歸中即可.比如硫化氫和硫酸的產物就是二氧化硫了. 其實更多的是靠平時的積累,你平常看多了,記多了,做多了,就會發現它們的共通之處.單單判斷是很難的.

『貳』 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如何判斷有無新物質生成!!!詳細點兒

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知識點的認識】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方法是根據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即有無新物質生成)來進行細心地分析、判斷.
【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通過創設相關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來考查學生對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閱讀、分析、推斷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並且,經常將其與「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徵、物理變化的特點、物理性質、化學性質、變化時的現象和能量的變化」等相關知識聯系起來,進行綜合考查.當然,有時也單獨考查之.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中考的重點是考查學生閱讀、分析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的能力,對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方法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運用它們來分析、解答相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當然,有時還會根據所給的有關的表達,進行科學地評價、判斷正誤等.特別是,對「新物質的理解和判斷,運用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來判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等相關問題的考查,以及對有關知識的遷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幾年中考命題的熱點,並且還是中考考查這塊知識的重中之重.
【解題方法點撥】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記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方法,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然後,根據所給的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結合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產或生活經驗所得,細致地分析題意(或圖表信息)等各種信息資源,並細心地探究、推理後,按照題目要求進行認真地選擇或解答即可.同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對於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中新物質來說,關鍵是個「新」字.並且,這里的「新」是相對的,而不是指自然界中原來沒有的物質才算是新物質,只要是相對於變化前的物質是新的(即和變化前的物質不是同種物質),就認為是有新物質生成.
2.運用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來判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時,可以參考著化學變化常伴隨的一些現象;例如,發光、放熱或吸熱、變色、放出氣體、出現沉澱等.但是,也不要被這些表面現象所迷惑了;因為有時雖然有這些現象出現了,也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如燈泡的發光、放熱,就不是化學變化而是物理變化.因此,在判斷某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時,一定要抓住變化前後的物質的本質進行分析,看它們是不是同一種物質.如果它們是同一種物質,那麼該變化就是物理變化;如果它們不是同一種物質,那麼該變化就是化學變化.

『叄』 高中化學。知道反應物如何判斷生成物是什麼詳細點吧!

高中化學方程式
在不知道反應物反應後生成什麼時,如何判斷生成物?能說一下常考/必須記的么?說明清判斷過程~
2012-06-21
20:49
匿名
|
分類:化學
|
瀏覽202次
我有更好的答案
提問者採納
2012-06-21
20:54
這個……首先判斷反應類型,確定是不是氧化還原反應。關於這個的判斷可一觀察反應物中是否有強還原劑或者強氧化劑。若是氧化還原反應的話,就對反應物的價態進行變化,氧化劑降價,還原劑升價,找到對應的價態之後再配出所需要的物質,一般還要根據題里給的提示來判斷生成物。若不是氧化還原的話那多半就是復分解了,復分解很簡單的,只要能配出氣體、沉澱或弱電解質就好嘍追問那麼類似於
①鐵粉和過量稀硝酸的反應
②過量鐵粉和稀硝酸的反應
怎麼配平?
回答①鐵和過量的稀硝酸,先判斷生成物,分別是硝酸鐵、一氧化氮和水。然後這個反應是一個氧化還原反應,那麼用電子守恆來配平。第一步,找標准,尋找一個升價的基準和一個降價的基準,這里可以選一氧化氮為降價的基準,鐵為升價的基準,第二步,運用電子守恆,N從+5降到+2,降三價,即一份NO生成要接收3份的電子,Fe從0升到+3,升三價,即一份硝酸鐵的生成需要給出3份的電子。然後將電子配平,即升價給出的電子數等於降價接收的電子數。這裡面3=3,所以鐵和一氧化氮的系數為1.第三步,運用元素守恆,將未配平的物質配平,一份Fe反應所以硝酸鐵的系數為1,此時生成物的N為4份,所以前面硝酸配4,出現4個H,那麼後面的水配2,最後用元素守恆和電子守恆檢查方程式是否正確。②的話因為鐵粉過量,所以在反應只出生成的三價鐵又會被鐵還原成2價鐵,所以生成物為硝酸亞鐵,一氧化氮和水,配平如上一題步驟純手打,望採納

『肆』 請問怎麼判斷化學反應的生成物,

一個化學反應一開始加入的化學葯品中只有反應物沒有生成物,在完全反應後就只有生成物了,也就是所有的反應物都轉化為生成物了,那,他們的區別不就在這里了嗎。
生成物雖然屬於化學反應的一部分,但他們是生成而不是反應,而反應物只是反應而不會生成,對吧。
對於一個可逆反應,其實就是兩個反應同時進行,而一個反應的生成物恰好是另一個反應的反應物。

『伍』 怎麼判斷化學反應的生成物是什麼

因為CO2是酸性氣體,所以它能跟H2O和鹼反應。因為酸性氣體加上鹼,會生成對應的鹽,因為CO2+H2O=H2CO3,就是碳酸,那麼CO2+NaOH生成的就是碳酸鹽,酸性氣體+鹼肯定會生成水,就這樣。鹽就是有金屬離子(Na+ K+……或銨根離子(NH4 +)加上酸根離子(CO3 2- CL- ……)銨根離子它有些地方和金屬離子有相似

『陸』 怎樣才能判斷是否有新物質產生

有新物質生成時就發生了化學變化,否則就是物理變化。

物理變化情況相對少,就氣液固狀態的改變和形狀大小的改變,如水結冰和粉碎礦石等。其它情況都是化學變化,都有新物質生成,如食物腐爛,煤燃燒等。

看產生的物質與原物質本質是否一樣。如礦石粉碎,粉碎前後都是石頭,本質沒變,沒有產生新物質,而鋼鐵生銹,鐵銹與鐵在本質上不一樣,是生成了新物質。

有機化合物:

有機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但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機物)。僅含碳、氫兩種元素的化合物叫做烴。如甲烷(CH4)是烷烴、乙烯(C2H4)是烯烴、乙炔(C2H2)是炔烴,苯(C6H6)是芳香烴。有機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2、CO、H2CO3以及碳酸鹽外)如CH4、C2H5OH、CH3COOH都含有碳(C)元素。

『柒』 高中化學如何知道生成物

化學反應是一種或幾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另一種或幾種物質的過程。相同的物質在不同的條件下反應可能會得到不同的生成物。所以,反應條件以及反應物自身的性質是控制反應走向的關鍵因素。
比如:反應物的量,反應溫度,光照等條件,相關物質活潑性,溶解度等性質。
對這些需要長期的積累,有一個較為全面的掌握之後,就可以輕易的判斷出反應的生成物了。學習的時候注意各種物質的性質。因為有怎樣的性質,就會對怎樣的條件敏感。而反應的發生或者反應過程遵從某一方程而非另一個也是其性質決定的。

『捌』 在化學反應中,如何判斷反應物質是否生成了新的物質(也就是發生了化學反應)

主要是從反應現象上看的.如:放熱,吸熱,發光,變色,產生沉澱,生成氣體.
有這些現象的話說明生成了新物質.
當然,很多化學反應現象不明顯,這就要藉助一些指示劑和儀器來觀察了.

『玖』 (化學)如何判斷兩種物質能否發生反應生成什麼物質

看兩種物質水解產生的離子能否共存,若能共存,則不會發生化學反應;若不能共存,則會發生化學反應。

發生反應生成難溶性或微溶性的物質、難電離的物質、揮發性物質、配合物(舊稱絡合物)等。

以下離子發生反應,不能共存:

1、生成難溶性或微溶性的物質

如果溶液中的某些離子之間能夠反應有難溶性或微溶性的物質生成, 則溶液中的這些離子就不能大量共存。

常見易生成難溶物質的離子如下:

如SO42-與Ba2+、Ag+;OH-與Cu2+、Fe2+、Fe3+、Mg2+、Al3+;Ag+與Cl-、Br-、I-、CO32-、SO32-、S2-;Mg2+、Mn2+、Zn2+、Ba2+、Ca2+與CO32-、SO32-、PO43-;S2-與Cu2+、Pb2+;Ca2+與SO42-等不能大量共存

原理:金屬陽離子能夠結合酸根離子或者陰離子生成難溶性或者微溶性的物質。

2、生成難電離的物質

如果溶液中的某些離子間結合有難電離的物質生成, 則溶液中的這些離子之間就不能大量共存。

常見易生成難電離的離子如下:

(1) H+與OH-、ClO-、CH3COO-、F-、S2-、HCO3-、CO3 2-、HSO3-、SO3 2-、HS-、S2-、H2PO4-、HPO4 2-、PO4 3-、F-、HSiO3-、SiO3 2-.因生成水和弱酸而不能共存。

(2) OH-與H+、Cu2+、Fe2+、Fe3+、Mg2+、Al3+、HCO3-、CO3 2-、HSO3-、SO3 2-、HS-、H2PO4-、HPO4 2-、F-、HSiO3-、SiO3 2-.因生成弱鹼和水, 所以不能大量共存。

3、生成揮發性物質

如果溶液中離子間能結合有揮發性的物質生成, 則溶液中的這些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4、生成配合物(舊稱絡合物)

如果溶液中離子間能結合有絡合物生成, 則這些離子不能共存。

例如:Fe3+和SCN-。

原理:3SCN-+Fe3+=Fe SCN3生成絡合物硫氰化鐵等。

5、離子間發生雙水解

如果溶液中存在弱酸和弱鹼, 則弱酸對應的酸根離子和弱鹼對應的金屬陽離子或銨根離子反應, 相互促進發生雙水解。

6、離子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如果溶液中有還原性較強的離子, 則溶液中不能存在較強氧化性的離子, 兩類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例如:H+和NO3-同時存在, 則不能與S2-、Fe2+、I-共存等。

原理:H+與NO3-結合生成的硝酸, 硝酸有強氧化性與還原性較強的S2-、Fe2+、I-等離子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不能共存。

(9)如何判別化學物質生成擴展閱讀:

離子不能共存的隱藏條件總結

1、顏色

離子共存題干中經常會有一些隱含的條件, 需要我們仔細地閱讀題意, 當題中說明溶液為無色時則溶液中一定不存在有色離子。

常見的有色離子如下:

Cu2+藍色、Fe2+淺綠色、Fe3+黃色、Mn O4+紫紅色[5]等。

2、狀態

若題中說溶液為透明則不代表溶液無色, 透明是溶液的狀態, 也可代表溶液有顏色。

3、性質

(1)溶液呈酸性

如果題中溶液 (1) 呈酸性、 (2) 滴加石蕊試劑呈紅色、 (3) 滴加甲基橙呈紅色、 (4) p H<7符合以上四個條件中的任意一個, 則溶液中一定沒有OH-或弱酸根陰離子 (CO32-、S2-、Cl O-、Al O2-) 。

(2) 溶液呈鹼性

如果溶液 (1) 呈鹼性、 (2) 向溶液中滴加酚酞呈紅色、 (3) 滴加石蕊呈藍色、 (4) 滴加甲基橙呈黃色、 (5) p H>7符合以上五個條件中的任意一個[6], 則溶液中一定沒有H+或弱鹼陽離子 (Mg2+、Al3+、Fe3+、NH+4) 。

(3) 酸鹼性皆不能共存

(4)酸鹼性

(1) 與金屬Al反應能放出H2, 則溶液可能呈酸性或鹼性。

(2) 水電離出的c (H+) =1×10-12mol/L, 則溶液可能呈酸性或鹼性。

(3) 在酸性的條件下Mn O4+和Cl O-等離子具有氧化性, 則具有還原性的離子不能共存。

『拾』 怎樣判斷是否有新的物質生成

考慮淺些,就是看有沒有發生化學反應
像你說的氯化鈉溶於水是個溶解過程
是簡單的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
從根本上來說,化學反應的實質是舊鍵斷裂新鍵形成的過程
氯化鈉溶於水破壞了其離子鍵
但是沒有形成新鍵
所以不是化學變化

閱讀全文

與如何判別化學物質生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