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要學的科目有哪些
初中要學的科目有:
一、初一科目:語文、數學、英語、政治、地理、歷史、生物、體育。
二、初二科目: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政治、生物、物理、體育、音樂(10科)。浙江等省份為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物理、生物、化學部分基礎內容)、社會(歷史、地理、政治)。
三、初三科目: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政治、生物、物理、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
初中的學習任務:
進入初中,學生學習的課程與小學有很大的不同。學生們會接觸到一批新的學習科目,初中新設的課程有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而每個年級會變更一些科目。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等科目將貫穿初中三年。
而地理、生物、歷史會在七年級開設,物理會在八年級開設,化學會在九年級開設。之所以初中課程這樣安排,主要是考慮到學生們的接受能力,剛進入初中的初一學生仍然受到小學學習思想與習慣的影響,因此在初一並不適合開設物理,化學等理論性較強的科目,並且需要初中數學知識作為鋪墊。
初中一天的課程會增加到七節,而學生會在初中接觸到比小學復雜許多的知識,例如語文的文言文,數學的代數與幾何,英語的系統語言學習等等,這都需要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去學習,思考,不能像小學邊聽聽邊玩玩。
在初中,一些知識老師只會講解一遍,不會像小學一樣重復好幾遍。考試之前不會逐一復習。因此初中的學習課程、學習內容、學習方式與小學比起來有一個質的飛躍。
Ⅱ 九年級化學知識點有哪些
一、常見氣體知識點
氣體用途
(1) 氧氣:供呼吸 (如潛水、醫療急救)。
支持燃燒 (如燃料燃燒、煉鋼、氣焊)。
(2) 氮氣:保護氣(化性不活潑)、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凍。
(3) 稀有氣體(He、Ne、Ar、Kr、Xe等的總稱):保護氣、電光源(通電發不同顏色的光)、激光技術。
氣體檢驗方法
(1) 氧氣:帶火星的木條。
(2) 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3) 氫氣:將氣體點燃,用乾冷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或者,先通過灼熱的氧化銅,再通過無水硫酸銅。
二、常見物質俗稱
1、氯化鈉(NaCl):食鹽
2、碳酸鈉(Na2CO3):純鹼,蘇打,口鹼
3、氫氧化鈉(NaOH):火鹼,燒鹼,苛性鈉
4、氧化鈣(CaO):生石灰
5、初三化學氫氧化鈣(Ca(OH)2):熟石灰,消石灰6、二氧化碳固體(CO2):乾冰
6、氫氯酸(HCl):鹽酸8、鹼式碳酸銅(Cu2(OH)2CO3):銅綠
7、初三化學硫酸銅晶體(CuSO4.5H2O):藍礬,膽礬10、甲烷(CH4):沼氣
8、乙醇(C2H5OH):酒精12、乙酸(CH3COOH):醋酸
9、過氧化氫(H2O2):雙氧水14、汞(Hg):水銀
10、初三化學碳酸氫鈉(NaHCO3):小蘇打
三、金屬與酸的置換反應
1、鋅和稀硫酸Zn + H2SO = ZnSO + H2↑
2、鐵和稀硫酸Fe + H2SO = FeSO + H2↑
3、鎂和稀硫酸Mg + H2SO = MgSO + H2↑
4、鋁和稀硫酸2Al +3H2SO = Al2(SO)3 +3 H2↑
5、鋅和稀鹽酸Zn + 2HCl == ZnCl2 + H2↑
6、鐵和稀鹽酸Fe + 2HCl == FeCl2 + H2↑
7、鎂和稀鹽酸Mg+ 2HCl == MgCl2 + H2↑
8.鋁和稀鹽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
四、溶解度
1、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溶質為氣體時還需在一定壓強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時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在這種溶劑里的飽和溶液。
2、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溶質為氣體時,還需在一定壓強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還能繼續溶解時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在這種溶劑里的不飽和溶液。
3、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判斷:
一般說來,可以向原溶液中再加人少量原溶質,如果溶解的量不再增大則說明原溶液是飽和溶液,如果溶解的量還能增大則說明原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4、溶解度
(1)固體的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如果不說明溶劑通常所說的溶解度是指物質在水裡的溶解度。影響因素:①溶質、溶劑的性質;②溫度。
(2)氣體的溶解度:氣體的溶解度是指該種氣體在一定壓強和一定溫度時溶解在1體積水裡達到飽和狀態時的氣體體積(氣體的體積要換算成標准狀況時的體積)。
五、溶解度曲線:當溶質一定、溶劑一定時.固態物質的溶解度主要受溫度的影響,也就是說,固態物質的溶解度是溫度的函數。這種函數關系既可用表格法表示,也可以用圖像法(溶解度曲線)來表示。用縱坐標表示溶解度,橫坐標表示溫度,得到物質溶解度隨著溫度變化的曲線,這種曲線叫做溶解度曲線。
製取物質的化學方程式
1、實驗室製取氧氣一:2KMnO4===K2MnO4+MnO2+O2↑
2、實驗室製取氧氣二:2H2O2===2H2O+O2↑
3、實驗室製取氧氣三:2KClO3===2KCl+3O2↑
4、實驗室製法CO2:CaCO3+2HCl==CaCl2+H2O+CO2↑
5、實驗室製取氫氣:Zn+H2SO4==ZnSO4+H2↑
6、電解水製取氫氣:2H2O===2H2↑+O2↑
7、濕法煉銅術(鐵置換出銅):Fe+CuSO4==FeSO4+Cu
8、煉鐵原理:3CO+Fe2O3===2Fe+3CO2
9、生灰水[Ca(OH)2]的製取方法:CaO+H2O==Ca(OH)2
10、生石灰(氧化鈣)製取方法:CaCO3===CaO+CO2↑
6金屬活動性
1、金屬活動性順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2、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意義: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金屬位置越靠前,金屬在水溶液(酸溶液或鹽溶液)中就越容易失電子而變成離子,它的活動性就越強。
3、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
(1)排在氫前的金屬能置換出酸里的氫(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屬才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K、Ca、Na除外)。
Ⅲ 九年級課本都有哪幾科
九年級課本都有哪幾科:
初一有語文、數學、英語、歷史、政治、生物、地理七門主科。
初二主科多了一門物理。
初三主科多了一門化學,少了生物和地理兩門課程。
具體是: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道德與法治、歷史、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
學習任務:
進入初中,學生學習的課程與小學有很大的不同。學生們會接觸到一批新的學習科目,初中新設的課程有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而每個年級會變更一些科目。
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等科目將貫穿初中三年。而地理、生物、歷史會在七年級開設,物理會在八年級開設,化學會在九年級開設。
之所以初中課程這樣安排,主要是考慮到學生們的接受能力,剛進入初中的初一學生仍然受到小學學習思想與習慣的影響,因此在初一並不適合開設物理,化學等理論性較強的科目,並且需要初中數學知識作為鋪墊。
小學階段每天有六節課,而六節課中需要學生大量動腦的時間並不多,而進入初中,一天的課程會增加到七節,而學生會在初中接觸到比小學復雜許多的知識,例如語文的文言文,數學的代數與幾何,英語的系統語言學習等等。
這都需要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去學習,思考,不能像小學邊聽聽邊玩玩。在初中,一些知識老師只會講解一遍,不會像小學一樣重復好幾遍。考試之前不會逐一復習。因此初中的學習課程、學習內容、學習方式與小學比起來有一個質的飛躍。
Ⅳ 初中一共有幾門科目分別是哪幾個
初一一共有11門課,分別是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地理,歷史,生物,體育,音樂,信息技術,美術。
初二一共12門課,分別是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地理,歷史,生物,體育,音樂,信息技術,美術,物理。
初三一共10門課,分別是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歷史,體育,音樂,美術,物理,化學。
相關內容解釋
初級中學簡稱初中(junior high school)。初中是中學階段的初級階段,初級中學一般是指九年義務教育的中學,是向高級中學過渡的一個階段,屬於中等教育的范疇。在我國初級中學學年制為三年制:七年級(初一)、八年級(初二)、九年級(初三)。
2015年,全國共有初中學校5.24萬所,在校生4311.95萬人,初中階段毛入學率104.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4.1%。
2020年,全國共有初中5.28萬所。初中招生1632.10萬人,在校生4914.09萬人。初中共有專任教師386.07萬人。初中階段毛入學率102.5%。
Ⅳ 現在新人教版的初中九年級化學教材目錄和具體內容
鏈接: https://pan..com/s/1oPG2MUD6hec93n7k_anOIQ
萬門中學初三化學人教版化學九年級全冊
Ⅵ 初三有幾門課程,分別是那幾門啊
初三的課程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思想品德、體育、信息技術。
(地理、生物是上完初一初二通過會考就結課的,是中考不考的課程。中考的考試科目為:初三學的那些課程。)
初中各科總分各地都是不盡相同,列舉幾個:
語文120分,數學120分,英語120分。物理,化學,政治,歷史,各100分。總分760。
(6)九年級的化學學哪些科目擴展閱讀
學習方法
一、學前預習
這就意味著在初中生認真投入學習之前,先把要學習的內容快速瀏覽一遍,了解學習的大致內容及結構,以便能及時理解和消化學習內容。當然,你要注意輕重詳略,在不太重要的地方你可以花少點時間,在重要的地方,你可以稍微放慢學習進程。
二、充分利用課堂時間
學習成績好的初中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在課堂上充分利用時間,這也意味著在課後少花些功夫。課堂上要及時配合老師,做好筆記來幫助自己記住老師講授的內容,尤其重要的是要積極地獨立思考,跟得上老師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