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一化學必修一第三章,第四章有多重要在高考中所佔比重
對於高考一點不重要。基本不會考。但是必修1、2是基礎學不好的話選修部分根本學不走。必修一第三章,第四章對於選修4來說非常重要。選修4也是最難的一本
Ⅱ 化學為什麼有必修一,必修二,選修一.他們有什麼不同
必修一是物質性質好像,有什麼鈉,鐵,鋁之類的,主要是無機,必修二有元素周期表,還有一些簡單的有機,選修一是文科的,應該很簡單,關於生活的吧
Ⅲ 化學必修一該怎麼學
必修一包括了:1、實驗基本操作;2、物質的量;3、物質的分類;4、離子反應與氧化還原反應;5、金屬及其化合物;6、非金屬及其化合物,共六方面。
首先,實驗操作除了將書上寫的記下來以外,在做題、實驗當中也要分外留意。
物質的量是高中化學的基礎,要理解物質的量是什麼意思、物質的量與原子數目、分子數目、質量等物理量的關系、阿伏伽德羅定律及其推論等,不明白一定要請教老師,多做題。
離子反應中,要知道什麼是離子反應,要掌握書寫離子方程式的方法、書寫電離方程式時需要注意的地方、電解質與非電解質、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的區別,這部分知識比較簡單,平時書寫化學方程式時可以想一想這個反應是否是離子反應、能否書寫成離子方程式等。
對於氧化還原反應,要了解各種相關術語,如氧化、還原、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還原產物等等,還有四大反應類型中的哪些反應可以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什麼會引起化合價變化;化合價的升降與得失電子數的關系。這里要記住一點,氧化劑得到的電子數等於還原劑失去的電子數,利用這一規律可以配平較為復雜的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
元素及其化合物是必修一中的重難點。這部分學到的物質有很多,化學方程式也有很多,所以不得不牢牢記住物質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上課時要認真聽老師講課,老師會在課上講書上沒有但卻是考試重點的內容;認真觀看演示實驗,注意老師的實驗操作與實驗現象;動手實驗時認真對待實驗,注意實驗操作與實驗現象;學會對學過的化合物進行歸納與總結,等等。
高中的知識不是單獨成線,而是交織成網的。所以對比學過的知識,看看有沒有共同點與交叉點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學過元素及其化合物後,看看這個反應是否是離子反應,是否能寫為離子方程式,是否是氧化還原反應,用規律配平化學方程式等等。如果你覺得自己學的還不錯,有些意猶未盡的話,可以試著自己給自己出一份考題,這不僅能檢驗出所學的知識是否扎實,還能看出哪部分的知識是你記不太清楚的。當然,前提是這六部分內容你都比較熟悉才行。
如果你在學習上出現問題的話,歡迎你和我交流。祝你成功~
Ⅳ 高中化學必修一難度如何
必修一還是有不少難點,在高考中的分量也不少!不過由於時間限定一學期完成,所以往往老師講的不是太深入。以後復習的時候還是要加深不少! 其實有時間,必修一可以教的深入一些,一學期可以不上完,比如只上3章,學習的深入一些。夾生飯以後也不好搞 的! 現在的教材就是一個字——亂暈
Ⅳ 原高中化學必修一為什麼不用了
教育部不讓用的。
高中化學是一門十分深奧的學科,它涉及范圍廣,知識點瑣碎,考察內容深,所以要想學好它並不是一件容易事。高中化學是一門十分傾向於考察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學科,所以大家一定要把知識點前前後後的關系都捋清。
Ⅵ 高一化學必修一主要講的什麼
是有點復雜
認真學還是可以明白的啦
一定記得不懂要問老師
氧化還原反應是在反應前後,某種元素的化合價有變化的化學反應。這種反應可以理解成由兩個半反應構成,即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
規律
復分解反應都不是氧化還原反應。
置換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有單質參加的化合反應大部分是氧化還原反應(有例外,如氧氣生成臭氧,石墨在一定條件下變成金剛石,還包括其他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換。)
有單質生成的分解反應大部分是氧化還原反應(例外如次氟酸分解:2HFO==2HF+O2,化合價沒有變化)
歸中反應,岐化反應可以看作是特殊的氧化還原反應。
[編輯本段]概念
反應的本質是化合價有變化,即電子有轉移和偏移。化和價升高,即失電子的半反應是氧化反應;氧化數降低,得電子的反應是還原反應。化合價升高的物質還原對方,自身被氧化,因此叫還原劑,其產物叫氧化產物;化合價降低的物質氧化對方,自身被還原,因此叫氧化劑,其產物叫還原產物。即:
還原劑 + 氧化劑 ---> 氧化產物 + 還原產物
一般來說,同一反應中還原產物的還原性比還原劑弱,氧化產物的氧化性比氧化劑弱,這就是所謂「強還原劑制弱還原劑,強氧化劑制弱氧化劑」。
總結:氧化劑發生還原反應,得電子,化合價降低,有氧化性,被還原,生成還原產物。
還原劑發生氧化反應,失電子,化合價升高,有還原性,被氧化,生成氧化產物。
記法:氧化還原不可分,得失電子是根本。失電子者被氧化,得電子者被還原。
失電子者還原劑,得電子者氧化劑。氧化劑 還原劑,相依相存永不離。
記法2:高失氧,低得還
解釋:1.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氧化反應。
2.化合價降低,得到電子,還原反應。
[編輯本段]範例
氫氣與氯氣的化合反應
氫氣與氯氣的化合反應,其總反應式如下:
H2 + Cl2 → 2HCl
我們可以把它寫成兩個半反應的形式:
氧化反應:
H2 → 2H+ + 2e-
還原反應:
Cl2 + 2e- → 2Cl-
單質總為0價。第1個半反應中,氫元素從0價被氧化到+1價;同時,在第2個半反應中,氯元素從0價被還原到−1價. (本段中,「價」指氧化數)
兩個半反應加合,電子數削掉:
H2 → 2H+ + 2e-
+ 2e- + Cl2 → 2Cl-
---------------------
H2 + Cl2 → 2H+ + 2Cl-
最後,離子結合,形成氯化氫:
2H+ + 2Cl- → 2HCl
————
配平碳與硝酸起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解∶1,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
C+HNO3→NO2+CO2+H2O
2,列出元素的化合價的變化
在反應物這邊 在生成物這邊 變化量
C化合價 0 +4 升高4
N化合價 +5 +4 降低1
3,使化合價的升高和降低的總數相等
C+4HNO3→4NO2+CO2+H2O
4,配平其它物質的系數
C+4HNO3═4NO2↑+CO2↑+2H2O
再如工業煉鐵的反應:
Fe2O3+3CO=高溫=2Fe+3CO2
這個反應中,三氧化二鐵是氧化劑,而一氧化碳是大家熟悉的還原劑.三氧化二鐵中的氧元素給了一氧化碳,使後者氧元素含量增加變為二氧化碳.鐵由3價變為單質0價(降低,為氧化劑),而碳由2價變為4價(升高,為還原劑)
另外,復分解反應一定不是氧化還原反應.因為復分解反應中各元素的化合價都沒有變化.例如:
Na2CO3+CaCl2=2NaCl+CaCO3↓其中鈉元素保持1價,碳酸根保持-2價,氯元素保持-1價,而鈣元素保持2價.
————
[編輯本段]與電化學的關系
每一個氧化還原反應都可以做成一個原電池。其中發生氧化反應的一極為陽極,即外電路的負極;還原反應的一極為陰極,即外電路的正極。兩個電極之間有電勢差(電化學上通常叫電動勢),因此反應可以進行,同時可以用來做功。
[編輯本段]氧化還原反應的兩個性質
還原性:失電子的能力
氧化性;得電子的能力
例:一物質還原性很強=失電子的能力強
一個反應中,具有還原性的物質:1、還原劑2、還原產物
一個反應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質:1、氧化劑2、氧化產物
金屬性在本質上就是還原性,而還原性不僅僅表現為金屬的性質。
非金屬性在本質上就是氧化性,而氧化性不僅僅表現為非金屬單質的性質。
一個粒子的還原性越強,表明它的氧化性越弱;粒子的氧化性越強,表明它的還原性越弱。
即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屬還原性強,排在後面的金屬離子氧化性強
如: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屬性最強的非金屬元素氟,它的氧化性最強。反之,金屬性越強的元素,它的還原性也就越強。
一切氧化還原反應之中,還原劑的還原性>還原產物的還原性
一切氧化還原反應之中,氧化劑的氧化性>氧化產物的氧化性
還原性的強弱只與失電子的難易程度有關,與失電子的多少無關。
金屬得電子不一定變為0價 例:2Fe+Cu=2Fe2+ + Cu2+,Fe3+—Fe2+
[編輯本段]氧化還原反應的表示方法
一.雙線橋法
表明反應前後同一元素原子間的電子轉移情況
1.雙線橋法的基本步驟
(1)標價態:正確標明氧化反應前後同一元素的化合價,判斷其升降.
(2)連雙線:一條線由氧化劑中化合價降低的元素指向還原產物中的相應元素,另一條線由還原劑中化合價升高的元素指向氧化產物中的相應元素
(3)注得失:標出"失去"或"得到"的電子總數,註明該元素"被氧化"或"被還原"
2.注意事項
(1)箭頭,箭尾指向化合價變化的同種元素
(2)必須註明"得到"或"失去"字樣
(3)還原劑失去電子總數和氧化劑得到電子數總數相等
二.單線橋法
表明反應前後不同元素原子間的電子轉移情況
1.單線橋法的基本步驟
(1)標價態:正確標明氧化反應前後同一元素的化合價,判斷其升降,進而確定得失電子的元素.
(2)連單線:連接等式左邊的氧化劑與還原劑,箭頭指向氧化劑
(3)注得失:標出轉移的電子總數
2.注意事項
(1)不需標明"得"或"失"
(2)箭頭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
Ⅶ 買了一本王後雄學案教材完全解讀,高中化學必修一,下面英文字母是LKHX,是不是魯科版的這本書怎樣
王後雄的自我感覺都不錯
Ⅷ 化學必修一為什麼這么難學
必修一包括了所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安排的太集中了,所以顯得很難,不要灰心啊,認真聽課記筆記是必要的,既然多就要想巧辦法,要多總結,比較.這樣就會將一些易混知識分開了.還有就是會抓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