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氫原子氧原子的符號
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所以氫原子、氧原子分別可表示為:H、O;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則氫分子可表示為:H 2 .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則氧分子可表示為:O 2 .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則水分子可表示為:H 2 O.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則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為:CO 2 .
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後,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故氯離子、鈉離子分別可表示為:Cl - 、Na + ;
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所以2個碳原子、5個鎂原子分別可表示為:2C、5Mg;
故答案為:H;O;H 2 ;O 2 ;H 2 O;CO 2 ;Cl - ;Na + ;2C;5Mg;
㈡ 水分子怎樣判斷氫寫在前氧寫在後
沒有,它們通過共用電子對形成穩定的化合物H2O。雖然共用電子對有偏移,該是誰的電子依然是誰的電子,不像離子化合無那樣得失電子。 回答問題補充:是的,這樣才能夠形成穩定的分子結構。 繼續回答問題補充:氫原子的電子式是H·(黑點表示電子),氧原子的電子式是O(上下個兩個點,左右個一個點,共6個,因為打不出來只好這樣說,希望LZ能看懂),兩個H·分別和O左右兩邊的一個電子形成共用電子對,寫出來就是HOH(O上下左右各兩個點,共8個),所以氫原子是分別和氧原子的一個電子形成電子對而不是有像LZ所認為的「兩個氫原子提供的電子會有其中一個脫離自身所在的氫原子到另一個氫原子上和另一個電子合在一起」。
㈢ 元素在化學式里應怎樣排先後
元素在化學式里應怎樣排先後
對於化合物化學式的書寫,我們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①根據物質的名稱確定其組成元素;
②根據排列規則按順序寫出各元素的符號;
③確定並標明每種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
在化學式中,元素符號排列的順序確定 (1)若是由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組成的,一般金屬元素寫在左,非金屬元素寫在右。
(2)若是由氧元素與其他元素組成的,一般其他元素寫在左,氧元素寫在右。
(3)若是由氫元素與其他非金屬元素組成的,一般氫元素寫在左,其他非金屬元素寫在右(NH3、CH4等除外)。如HCl、H2O、H2S等。
(4)若是由三種三種三種三種元素組成的,一般的順序是「金屬左氧右非金屬中間金屬左氧右非金屬中間金屬左氧右非金屬中間金屬左氧右非金屬中間」或者「氫左氧右非金屬中間」。如H2SO4、Na2CO3、KNO3等。
㈣ 化學元素周期表前20個符號名稱和簡寫是什麼
1、氫(H)
2、氦(He)
3、鋰(Li)
4、鈹(Be)
5、硼(B)
6、碳(C)
7、氮(N)
8、氧(O)
9、氟(F)
10、氖(Ne)
11、鈉(Na)
12、鎂(Mg)
13、鋁(Al)
14、硅(Si)
15、磷(P)
16、硫(S)
17、氯(Cl)
18、氬(Ar)
19、鉀(K)
20、鈣(Ca)
化學元素周期表是根據原子序數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列表大體呈長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歸在同一族中,如鹼金屬元素、鹼土金屬、鹵族元素、稀有氣體等。
(4)化學式中氧和氫哪個在前擴展閱讀
元素位置推斷
1、元素周期數等於核外電子層數;
2、主族元素的序數等於最外層電子數;
3、確定族數應先確定是主族還是副族,其方法是採用原子序數逐步減去各周期的元素種數,即可由最後的差數來確定。
在第一至第五周期時最後的差數小於等於10時差數就是族序數,差為8、9、10時為Ⅷ族,差數大於10時,則再減去10,最後結果為族序數;
在第六、七周期時差數為1:ⅠA族,差數為2:ⅡA族,差數為3~17:鑭系或錒系,差數介於18和21之間:減14,差數為22~24:Ⅷ族,差數大於25:減24,為對應的主族
根據各周期所含的元素種類推斷,用原子序數減去各周期所含的元素種數,當結果為「0」時,為零族;當為正數時,為周期表中從左向右數的縱行,如為「2」則為周期表中從左向右數的第二縱行,即第ⅡA族;當為負數時其主族序數為8+結果。
㈤ 甲烷,氨氣分子式的氫在後面,水,氟化氫的氫在前面,是為什麼
化學式:用元素符號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化學式是實驗式、分子式、結構式、示性式的統稱。用化學符號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比例的化學式稱為實驗式,如乙炔和苯都是碳氫化合物,它們的組成都是含碳92.3%,含氫7.7%,碳和氫的原子比是1∶1,推導出來的乙炔和苯的實驗式都是CH。有些無機化合物(如氯化鈉)是由離子晶體組成的,晶體內部陽離子和陰離子交替地排列,現在,氯化鈉晶體中到底有多少個鈉離子和氯離子的問題尚未解決,只知道Na∶Cl=1∶1,所以只能用實驗式NaCl代表氯化鈉。用化學符號表示物質分子的組成的化學式稱為分子式,它的含義是:組成該化合物的元素;各元素原子數之比;各元素原子的重量之和。用化學符號和價鍵表示化合物中各個原子間化學結構的方式稱為結構式,它指出了分子中原子的排列順序和連接方式,有機化合物常用結構式表示,它可以消除由於異構現象而造成的同一分子式代表不同化合物的缺點。例如正丁烷和異丁烷的分子式都是C4H10,但結構式不同
由此可見,結構式明顯地區別了正丁烷和異丁烷。標明化合物中各原子之間排列次序的簡化結構式稱為示性式,如乙醇的示性式為C2H5OH。
常見化學式
氧氣 O2
氫氣 H2
氮氣 N2
氯氣 Cl2
氧化鎂 MgO
二氧化碳 CO2
氯化氫 HCl
氫氧化鈉NaOH
碳酸鈣 CaCO3
硫酸銅 CuSO4
硝酸銀 AgNO3
氯化鈉 NaCl
氯化鋁 AlCl3
碳酸氫鈉 NaHCO3
碳酸氫銨 NH4HCO3
高錳酸鉀 KMnO4
二氧化錳 MnO2
甲烷 CH4
乙醇 /酒精 C2H5OH
水(一氧化二氫) H2O
鐵Fe
碳酸鈉Na2CO3
雙氧水H2O2
銅Cu
鎢W
數字均為角標
常見原子團
碳酸根(CO3)硫酸根(SO4) 硝酸根(NO3) 氫氧根(OH) 銨(ǎn)根(NH4)
化學式的書寫規則
1.單質化學式的寫法:
首先寫出組成單質的元素符號,再在元素符號右下角用數字寫出構成一個單質分子的原子個數。稀有氣體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通常就用元素符號來表示它們的化學式。金屬單質和固態非金屬單質的結構比較復雜,習慣上也用元素符號來表示它們的化學式。
2.化合物化學式的寫法:
首先按一定順序寫出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號,然後在每種元素符號的右下角用數字寫出每個化合物分子中該元素的原子個數。一定順序是指:氧元素與另一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號寫在右邊;氧元素與另一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氫元素符號寫在左邊;金屬元素、氫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屬元素符號寫在右邊。直接由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其化學式常用其離子最簡單整數比表示。
㈥ 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用不用加箭頭,氫和氧反應時哪個符號寫在前面那個在後面
①反應物不用加箭頭
②哪個寫在前面或後面都可以。但通常是H₂寫在前面,這樣和生成的H₂O的寫法順序一致。
㈦ 一個物質中,含有碳、氮、氫、氧等元素(原子數已知)寫該化學式時,從左到右各元素依次是什麼 謝了。
你好,
有機物一般是CHO然後按原子序數的增序排列,有時是CH然後按原子序數的增序排列,陰離子寫在最後,陽離子最前。即一般是CHONPSCl等。
無機物離子整體不分開,這是原則。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不懂請追問!
望採納!
㈧ 化學我聽課 老師說的氫前氧後才能叫酸是什麼意思啊
「氫前氧後」 指在分子式的寫法,H在前,O在後的才能稱之為酸。例如:
HNO3;硝酸.
H2SO3;硫酸.
H2CO3;碳酸.
HMnO4;高錳酸.
其結構寫法都是H在前,O在後。
㈨ 化學中氫,氧,氮寫化學方程時誰在前誰在後
一般情況下,排列順序是:H、N、O。有時也有特例,比如:硝酸銨NH4NO3。
㈩ 氧,氫.碳,鈉,哪個在前面,化學方程式中,為什麼怎麼排列
一般在化學式中,陽離子等帶有正電荷的粒子排在前面。帶有負電的粒子在後面。鈉會排在前,碳通常穩定,顯中性。氫氧通常會排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