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混合氣體中各氣體的體積比,怎麼求
舉個例子給你。co與co2的混合體積為32.Vco:Vco2
28
44
32
44-32:
28-32的絕對值
44-32:
28-32的絕對值即為Vco:Vco2
⑵ 化學計量比是什麼意思怎麼確定反應氣體比例
物質的量參與計算原因你可以想像是化學反應是一個一個粒子參與反應比如2H2+O2=2H20這個反應是2個氫氣分子和一個氧氣分子生成2個水分子,所以物質的量之比是2:1:2,為什麼我們有時候也有質量參與進來呢??關鍵是1mol氧氣質量是32克,用mol*mol質量就得到質量所以有時候為了簡單也可以說2mol氫氣和32克氧氣反應,這就是比例,剛開始接觸物質的量時候乾脆都轉化為物質的量計算不容易出錯至於氣體體積,關鍵就在於在相同條件下物質的量和氣體體積成正比所以有的時候在相同條件下2體積的氫氣和1體積的氧氣完全反應,如果在標況下用體積除以22.4得到氣體的物質的量
⑶ 初三化學 在進行電解水實驗時,若開始階段兩管氣體的體積比不符合理論比值的原因是什麼
這是因為O2比H2溶解於水的能力更強。(H2難溶於水。O2不易溶於水)剛開始產生時,生成的O2溶解於水的比率比生成的H2溶解於水的比率大。所以看都H2與O2的體積比大於2:1。一段時間後,水中溶解的O2基本飽和新生成的O2不再溶解,且氣體總量很多,所以此時H2與O2的體積比就接近2:1了,越往後就越符合2:1.
⑷ 為什麼化學反應中的氣體體積之比等於化學計量數之比
因為化學反應在同一條件下反應,根據PV=nRT
同TP下,
n之比等於V之比,
n之比等於化學計量數之比,所以氣體甲烷、氧氣、二氧化碳的體積之比就等於1:2:1.
⑸ 化學平衡中氣體體積的問題
『氣體體積縮小的方向』和『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是指化學系數之和(氣體),哪邊大哪邊就是增大方向,反之就是減小方向
體積縮小是指整個體系。
老師告訴我的結論:恆溫恆容下,增大壓強,平衡向化學系數之和(氣體)較小的方向移動。
如N2(g)+3H2(g)=2NH3(g)
增大壓強的方式有:1。直接加壓。2.加入N2,H2,或NH3都會使壓強增大,平衡均向右移動。
若是恆溫恆壓下,加入任何物質平衡都不會移動。
化學平衡無非就是考恆壓或恆容,注意區分彼此間的異同就沒問題了。
還有什麼不懂可以問我
⑹ 控制氨氣與氟化氫氣體體積比的方法
N2 + 3H2 ↔ 2NH3
始 a b 0
變 x 3x 2x
平 a-x b-3x 2x
2x/(a-x+b-3x +2x)=1/4
x= (a+b)/10
縮小的氣體體積=V始-V平=(a+b)-(a-x+b-3x +2x)=2x=(a+b)/5
縮小的氣體體積與原反應物體積之比=[(a+b)/5]∶(a+b)=1∶5
⑺ 電解水實驗中氣體體積比大於2:1的兩個原因
1.電解後產生的氫氣與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氧氣的溶解度要比氫氣大一些。這樣會有一段時間氫氣氧氣的體積比大於2比1.
2.電極的氧化、電極產生副反應等。
如用稀硫酸溶液作電解液
H2SO4=H++HSO4-
在陰極:2H++2e=H2
在陽極:2HSO-2e=H2S2O8(過二硫酸)
H2S2O8+H2O=H2SO4+H2SO5(過一硫酸)
H2SO5+H2O=H2O2+H2SO4
生成的過氧化氫在酸性溶液中較穩定,不易放出氧氣
最主要的就這兩個原因,不懂在問!
⑻ 請教化學實驗氣體摩爾體積的測定
不需要。因為1mol的氣體在相同狀態下的體積相等(差值極小,在簡單的化學實驗中可以視為相等),這個裝置是不需要先將裝置內空氣排出。但是需要檢驗氣密性。
⑼ 控制氨氣和二氧化碳體積比的方法
在高中,有一條定律:密度之比=摩爾質量之比,(數值上)摩爾質量=相對分子質量。
氨氣 空氣 二氧化碳
相對分子質量 17 29 44
所以密度大小關系:氨氣<空氣<二氧化碳
別的計算的方法就不知道了
⑽ 化學 水的組成分解實驗兩極氣體的體積比大於理論值 原因
電解水實驗時,理論上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是2 :1,但是由於氧氣在水中的溶解性是微溶於水,氫氣在水中的溶解性是難溶於水,也就是說,在同等條件下,氧氣在水中溶解的體積大於氫氣在水中的溶解的體積,剩餘的體積就相對小些,所以實際比值(mH2 :mO2)比理論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