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化學中的元的意思
在一元酸中,一個一元酸分子在水中或熔融狀態下自動解離出一個氫原子的酸,叫一元酸
⑵ 化學元素的定義
化學元素(Chemical element)就是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從哲學角度解析,是原子的電子數目發生量變而導致質變的結果。
化學元素(英語:Chemical element),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種基本的金屬和非金屬物質,它們只由一種原子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樣數量的質子,用一般的化學方法不能使之分解,並且能構成一切物質。 一些常見元素的例子有氫,氮和碳。到2012年為止,總共有118種元素被發現,其中94種是存在於地球上。擁有原子序數大於83(即鉍之後的元素)都是不穩定,並會進行放射衰變。 第43和第61種元素(即鍀和鉕)沒有穩定的同位素,會進行衰變。可是,即使是原子序數高達95,沒有穩定原子核的元素都一樣能在自然中找到,這就是鈾和釷的自然衰變。
⑶ 化學元素的概念
化學元素(Chemicalelement)就是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從哲學角度解析,元素是原子的電子數目發生量變而導致質變的結果。
化學元素(英語:Chemicalelement),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種基本的金屬和非金屬物質,它們只由一種原子組成,其原子核具有同樣數量的質子,用一般的化學方法不能使之分解,並且能構成一切物質。一些常見元素的例子有氫,氮和碳。2012年為止,共有118種元素被發現,其中94種存在於地球上。
(3)請問化學元數怎麼理解擴展閱讀:
2019年01月31日10:13來源:中國新聞網的文章《化學元素周期表150周年:部分元素百年內或消失》講述了化學元素不是一直存在的,也有能會消失,文章部分內容如下:
中新網1月31日電,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2019年是化學元素周期表問世150周年。但歐洲化學學會近日發布的一張「扭曲」元素周期表顯示,由於人類的過度使用,一些化學元素將在未來100年內面臨從地球上消失的風險。
據「扭曲」的元素周期表顯示,作為地球上儲量最豐富的元素,氧不會面臨枯竭風險,但用於製造手機和計算機觸屏的銦有「瀕危」風險,游離態的銦是一種銀白色金屬,但其在地殼中的分布少而稀散。
歐洲化學學會會長戴維•科爾-漢米爾頓表示,如果人類按目前使用習慣,每隔幾年就丟掉舊電腦和舊手機,銦可能很快面臨枯竭問題。
他表示,「僅在英國,人們每個月就要換掉100萬部智能手機。如果我們按現有速度繼續使用銦,它的儲量只夠再用20年。」
「扭曲」的元素周期表還顯示,元素氦也面臨「瀕危」風險。氦本是宇宙中儲量第二豐富的元素,但在地球上,由於人類放飛太多氦氣球,剩下的氦可能只夠再用幾十年。
科爾-漢米爾頓說,磁共振成像儀和深海潛水通常循環使用氦氣,但放飛的氦氣球會把氦氣直接釋放到大氣中,最終這些氦氣將散逸到太空中,永遠從地球上消失。他呼籲不要再放氦氣球。
按照2016年修訂的新版元素周期表,目前已知118種元素,其中90種自然存在,另28種由人工合成。
據報道,這張形狀「扭曲」的元素周期表由總部設在布魯塞爾的歐洲化學學會製作,嘗試通過每種元素在周期表上所佔面積等方式,展示出90種自然存在元素的稀缺程度。
科爾-漢米爾頓說,製作這一周期表不僅是為了滿足好奇心,更是要提醒人們有一些元素由於人類過度使用正面臨消失的危險,可能「再過不到100年,我們就很難獲得它們」。
同時,歐洲化學學會呼籲在不同層面採取措施保護「瀕危」元素。對個人來說,更換手機或電子設備時應考慮是否必要,對舊設備應予以回收以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在宏觀層面,應認識到稀缺元素的「瀕危」危險,制定政策促進循環利用。
⑷ 請問有機化學中那個「幾元」指什麼謝謝
我說不太清楚,舉幾個例子:
N元醇,羧酸,醛……,其中「N元」指的是分子中官能團的個數,比如二元醇即是分子中有2個羥基(-OH)
如果說是N元環,就是環上原子個數:比如苯環就是六元環,環上有6個C原子
⑸ 元數周期表是什麼
化學元素周期表是根據原子量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
列表大體呈長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歸在同一族中,如鹼金屬元素、鹼土金屬、鹵族元素、稀有氣體,非金屬,過渡元素等。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區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0族。
由於周期表能夠准確地預測各種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間的關系,因此它在化學及其他科學范疇中被廣泛使用,作為分析化學行為時十分有用的框架。
元素命名——IUPAC命名法:
很多人注意到,元素周期表最後幾位元素經常是以Uu開頭的,其實這只是一種臨時命名規則,叫IUPAC元素系統命名法。在這種命名法中,會為未發現元素和已發現但尚未正式命名的元素取一個臨時西方文字名稱並規定一個代用元素符號,使用拉丁文數字頭以該元素之原子序來命名。
此規則簡單易懂且使用方便,而且它解決了對新發現元素搶先命名的惡性競爭問題,使為新元素的命名有了依據。如ununquadium便是由un(一)- un(一)- quad(四)- ium(元素)四個字根組合而成,表示「元素114號」。
元素114命名為flerovium(Fl),以紀念蘇聯原子物理學家喬治·弗洛伊洛夫(Georgy Flyorov,1913-1990);而ununhexium便是由un(一)- un(一)- hex(六)- ium(元素)四個字根組合而成,表示「元素116號」。元素116名為livermorium (Lv),以實驗室所在地利弗莫爾市為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元素周期表
⑹ 有什麼簡單易學快速理解化學元素
化學元素的定義與分類
1、化學元素的定義:化學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從哲學角度解析,元素是原子的質子數目發生量變而導致質變的結果。
2、化學元素的分類:金屬元素:「釒」旁,汞除外;非金屬及鹵族元素:「氵」「石」「氣」旁表示其單質在通常狀態下存在的狀態;稀有氣體元素:「氣」。
二、化學元素的相關例題
食品包裝上常標注含有的營養成分。其中標注的「鐵、鎂、鋅、鈣」是指___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非金屬
答案:C
⑺ 怎樣理解化學元素概念和它與質子,分子之
元素是宏觀概念,是一類質子數相同的原子的宏觀稱呼,而質子則是原子中構成原子核的一種微粒,而分子則是由原子構成的,
⑻ 如何理解化學元素定義化學元素定義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為什麼會具有
比如
碳-12、碳-13、碳-14
這些原子中,原子核中都吸6個質子,即它們的核電荷數都是6,則它們是同一種元素,就是碳元素
它們的原子核中,除了有6個質子外,還有中子,碳-12、碳-13、碳-14, 分別有6、7、8個中子。
即它們的中子數不同,它們又是碳元素的不同的原子。
⑼ 化學有機物中的元是怎麼定義的
早上好,一般是根據官能團的數量來區別的。比如甲醇、乙醇是一元醇,它們的分子結構中都只有一組羥基,羥基是醇的主要官能團。乙二醇是二元醇,它的分子結構兩端有對稱的兩組羥基,既可以與同一種化合物反應也可以分別與不同化合物分別反應或者接枝共聚,丙三醇是三元醇,它有三組羥基——以此類推,其他有機化合物也是由此規律排序,符合IUPAC命名法,請參考。
PS:這是乙二醇的化學結構,它有兩組(—OH),所以命名為二元醇。
⑽ 怎樣理解化學價 每個化學價數字表示的含義
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組成,及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個數比,如不是這個數目之比,就不能形成穩定的化合物。在化學上,就用「化合價」來表示原子之間相互化合的數目。
元素符號正上方數字表示某元素的化合價。如Fe+3(+3在鐵元素符號正上方)表示鐵元素的化合價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