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做生物學實驗時的「壓片」和「滴片」各自的特點
我是帶學生上細胞生物學實驗的老師,正好有實驗接觸壓片和滴片,就從實踐角度講講吧。
壓片實驗是做植物細胞染色體標本時用到的,就是秋水仙鹼處理過的植物根尖,經過固定和酸化處理後,在在玻片上通過壓片使染色體分散,具體方法在植物染色體標本的製作與觀察這樣的實驗資料中都有,不難找。
滴片是做動物細胞染色體標本時用到的,同樣細胞經過秋水仙鹼處理後,固定低滲後,吸取細胞液體,在距離載玻片一定高度下,將細胞液體滴落到傾斜45度放置的載波片上,靠這種力量使染色體分散,所以又稱砸片。砸片後,還要將冷的載波片立刻放到酒精燈下烤烤,利用熱脹冷縮使染色體進一步分散。
我帶著兩個實驗課還真給學生出過類似的思考題,比較兩個實驗。簡單說,壓片的力量比滴片大,原因就是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染色體更不容易分散。其中其他的處理步驟也顯示出這種差別,這里就不累述了。
㈡ 片劑濕法制粒壓片的工藝流程是什麼
片劑濕法制粒壓片的工藝流程是:主葯→輔料→粉碎→過篩→混合(粘合劑/崩解劑)→制軟材→制濕粒→乾燥→整粒→混合→壓片。
濕法制粒壓片過程中應注意以下方面:
1、粘合劑的選擇:粘合劑的選擇是制粒操作的關鍵。如果選擇不當,不僅影響顆粒質量,甚至根本不能製成顆粒。應根據對葯物粉末的潤濕性、溶解性進行選擇。一般來說,親水性、溶解性適宜的原料粉末的制粒效果較好。
2、粘合劑的加入量:粘合劑的加入量對顆粒的粉體性質及收率影響較大,其影響比操作條件更大。因為粘合劑的加入量影響原料粉粒(第一粒子)之間的粘著力。
(2)化學實驗如何壓片擴展閱讀:
片劑是在丸劑使用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創用於十九世紀40年代,到19世紀末隨著壓片機械的出現和不斷改進,片劑的生產和應用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近十幾年來,片劑生產技術與機械設備方面也有較大的發展,如沸騰制粒、全粉末直接壓片、半薄膜包衣、新輔料、新工藝以及生產聯動化等。
中葯片劑的研究和生產僅在50年代才開始,隨著中葯化學、葯理、制劑與臨床幾方面的綜合研究,中葯片劑的品種、數量不斷增加,工藝技術日益改進,片劑的質量逐漸提高。
㈢ 急急急 ~化學實驗法測石煤中含熱量大卡詳細步驟~
燃燒熱可以用燃燒熱實驗裝置測量
1.量熱計水當量的測定
1)、儀器預熱 將量熱計及全部附件清理干凈,將有關儀器通電預熱,打開計算機。
2)、樣品壓片
用電子天平稱0.6~0.7克乾燥樣品並壓片,取約250px長的燃燒絲和棉線各一根,分別在電子天平上稱重;並用棉線把燃燒絲綁在苯甲酸片上准確稱重。.
3)、裝氧彈及充氧氣
將氧彈的彈蓋旋出,在氧彈中加入10mL水,把氧彈的彈頭放在彈頭架上,把燃燒絲的兩端分別緊繞在彈頭上的兩根電極上,把彈頭放入彈杯中擰緊(恰好擰嚴即可,不要太緊,否則造成橡膠墊沒有彈性)。
首先開啟氧氣鋼瓶,觀察減壓閥和壓力表,然後對氧彈充氣約1mim充氧1Mpa,迅速抬起充氧閥。將氧彈放入量熱器放穩,並插穩電極
4)、調節水溫 首先觀測外筒溫度,然後准備一桶自來水調節水溫低於外筒水溫1℃,用大量筒量取3000ml已調溫度水注入內筒,水面蓋過氧彈。蓋好蓋子調節好攪拌頭位置。
5)、測量水當量 打開攪拌器,待溫度穩定後,打開計算機工作界面,調節相應參數,輸入相應數值,准備開始測量,當設置到外筒溫度時,將放在外筒的恆溫棒移至內筒進行切換置零。隨後開始實驗每隔30s記錄一次,直到150s開始點火,不斷點擊點火按鈕,當溫度明顯升高時說明點火成功,繼續每30s記錄一次到溫度升至最高點約1000s時停止實驗。
停止攪拌,取出氧彈,放出余氣打開氧彈蓋,若氧彈中無灰燼,則表示燃燒完全,將剩餘燃燒絲稱重,待處理數據時用。
㈣ 有絲分裂實驗中預處理,固定,解離,漂洗,壓片的作用是什麼
一:有絲分裂中預處理、固定、解離和水洗的目的是什麼?
1、 預處理:降低細胞質的粘度,使染色體縮短分散,防止紡錘體形成,讓更多的細胞處於分裂中期。
2、 固定:藉助於物理方法或者化學葯劑的作用,迅速透入組織和細胞將之殺死,並且使其結構和內含物在形態結構上盡可能保持生活時的完整和真實狀態,同時更易於染色,可以較清楚的顯現細胞在生活時不易看清楚的結構。
3、 解離:去除未固定下來的蛋白質,同時使胞間層的果膠質物質解體,細胞易於分散壓片而易於觀察。
4、 水洗:洗去材料中的酸以利於染色,並防止解離過度。
㈤ 如何提高物理化學實驗的成功率以及准確性!
在壓片時不要小心點不要把鐵絲壓斷了,那樣就不容易失敗。
㈥ 請各位化學大師指點
1,一種稀土有機化合物的直接法合成技術,它使用氧化輕稀土(ReO)為原料在特定催化劑存在下,使精製後的氧化輕稀土與一種或二種以上有機酸和/或有機酯在常壓及90°~140℃條件下直接反應2~3.5小時,即獲得稀土化合物。該合成技術工藝流程短,操作簡便,設備利用率高,能耗小,無環境污染。所得產品質量高,穩定性好,且綜合成本低。
權利要求書 1、稀土有機化合物的直接法合成技術,其特徵在於配方及工藝方法包括: A、稀土有機化合物的組成為: a)至少一種或二種以上的有機酸或/和有機酯及其它們的混合物,用量為81~89份(重量),有機酸或/和酯是指C6~C18的一元或二元飽和、不飽和酸或/和酯; b)至少一種或二種以上或全部下列純度為90~99%的氧化輕稀土元素的單質或它們的混合物,用量為11~19份(重量),氧化輕稀土ReO是指:Re 為La、Ce、Pr、Nd、Y; c)催化劑,用量為0.5~3份(重量),催化劑是指醋酸(冰醋酸)、雙氧水、碳酸、草酸; B、直接法工藝條件為:首先在反應釜中加入按上述配方量的有機酸或/和酯及其它們的混和物,熔化後在攪拌狀態下加入上述配方量的催化劑,在60~110℃下,向反應釜中加入上述配方量的氧化輕稀土Re0,控制反應溫度為90~140℃,反應時間為2~3.5小時,得稀土有機化合物。
1>化學名稱: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鈉(SP); 產品特點:白色顆粒結晶體,易吸潮,水溶性強; 產品用途:SP在酸銅鍍液中作為晶粒細化劑,提高電流密度,與M、N、PN、GISS、AESS配合使用效果非常顯著,它的使用范圍很寬,可隨溫度增減:在15℃—40℃范圍內用量為O.015—0.04g/L,如含量過低光亮度便會下降,高電區產生毛刺或燒焦;過高,鍍層會產生白霧,也會造成低電區不良,可加入少量N或電解處理.; 基本參數:SP在酸銅鍍液中作為晶粒細化劑,提高電流密度,與M、N、PN、GISS、AESS配合使用效果非常顯著,它的使用范圍很寬,可隨溫度增減:在15℃—40℃范圍內用量為O.015—0.04g/L,如含量過低光亮度便會下降,高電區產生毛刺或燒焦;過高,鍍層會產生白霧,也會造成低電區不良,可加以烯丙基胺鹽酸鹽(AH)為單體,過硫酸銨/亞硫酸氫鈉為氧化還原引發體系,採用本體聚合法合成了聚烯丙基胺(PAH)。利用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FTIR)、核磁共振光譜儀(NMR)和熱重分析儀(TGA)對聚合物的結構及性能進行了研究。同時考察了引發劑用量對聚合反應轉化率和聚合物相對粘度的影響。結果表明:紅外譜圖中998cm-1處碳碳雙鍵的特徵吸收峰消失以及核磁共振譜圖中聚合物和單體的峰形、峰面積和化學位移明顯不同,都證明AH聚合生成了PAH;PAH分兩個階段熱分解,在650℃完全分解具有較高的熱穩定性。隨引發劑用量增大,單體轉化率增加,同時聚合物相對粘度減小。引發劑用量為單體質量的20%時,單體轉化率和聚合物相對粘度分別為42.1%和1.0348。
關鍵詞 聚烯丙基胺鹽酸鹽;本體聚合;熱穩定性;相對粘度
聚烯丙基胺(PAH)是一種帶有伯胺基團的高分子電解質,由於氨基的高反應性,PAH易被改性得到功能高分子材料,應用於造紙[1]、水處理和金屬絡合等領域;在自組裝[2-3]、催化[4]、膜分離[5]、交換樹脂[6]、水凝膠[7]、微膠囊[8]和復合材料[9]等方面的應用也十分廣泛。由於烯丙基化合物在自由基聚合過程中鏈轉移嚴重[10]特別是氨基的存在加劇了鏈轉移的發生,所以PAH並不能通過烯丙基胺(AH)直接聚合得到[11]。主要通過兩種方法合成PAH:一是高分子材料的化學改性[12];二是烯丙基胺無機酸鹽的自由基聚合[14-15]。二十世紀四十年代Parker等人[12]研究了聚丙烯腈的催化加氫反應合成了PAH,但產物結構復雜,常含有氰基、氨基和亞氨基。Panzer等人[13]利用聚氯丙烯與三甲胺反應得到高分子季胺鹽用作絮凝劑。由於高分子化學改性反應條件的限制,只能得到含有一定量氨基的產品。鑒於此,1976年Kabanov等在磷酸中用60Co引發,得到PAH但轉化率低。1984年Harada[14]發現像2,2』-偶氮-二-(2-甲基丙基二胺)鹽酸鹽這類水溶性偶氮引發劑,在水中非常容易引發烯丙基胺聚合且轉化率較高,但這類引發劑價格高且用量較大,目前沒有在工業中得以應用。而歐洲專利[15]報道以金屬鹽酸鹽/H2O2為引發體系、焦磷酸鈉為絡合劑,引發烯丙基胺聚合可以得到PAH,但聚合度不高。基於這些方法的優缺點,本論文採用第二種方法制備了PAH,即烯丙基胺無機酸鹽的自由基聚合。因為引發劑和單體易得、價格便宜、反應條件簡單、轉化率較高且可以得到高分子量的PAH。
2 實驗部分
2.1 試劑和儀器
所用試劑:烯丙基胺(山東魯岳化工有限公司,含量≥99.5%);濃鹽酸(天津市華東試劑廠,AR);過硫酸鉀(K2S2O8,天津市華東試劑廠,AR),經蒸餾水重結晶精製;過硫酸銨((NH4)2S2O8,天津(香港)新通精細化工有限公司,AR),經蒸餾水重結晶精製;亞硫酸氫鈉(NaHSO3,天津市天達凈化材料精細化工廠,AR);甲醇(CH3OH,天津市華東試劑廠,AR);氫氧化鈉(NaOH,天津市北方天醫化學試劑廠,AR);去離子水。
所用儀器: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FT-IR, NICOLET380,美國Thermo electron公司),超導核磁共振波譜儀(NMR, AVANCE400,德國BRUKER公司),熱重分析儀(TGA, Pyris 6,美國Perkin-Elmer公司),烏氏粘度計。
2.2 聚合反應機理
烯丙基胺聚合屬於自由基鏈式均聚反應,聚合過程中存在嚴重的鏈轉移難以得到高分子量的PAH。本實驗將烯丙基胺轉變成鹽酸鹽形式,從而使氨基變為銨離子以增強其吸電性,有利於聚合反應的發生。氧化-還原引發劑熱分解生成自由基引發單體聚合,反應式如下:
2.3 合成工藝
將26.5mL烯丙基胺加入三口瓶中,在0-4℃的溫度下滴加濃鹽酸31mL,得到pH為5.0的烯丙基胺溶液[16],減壓濃縮至所需濃度(70%)。然後取20mL上述溶液加入到三口瓶中,磁力攪拌下升溫至50℃,通氮氣0.5h除氧,然後加入K2S2O8(或 (NH4)2S2O8)和NaHSO3(物質的量之比為1:1),50℃聚合24h得到黃色粘稠狀液體。將該粘稠液體滴加到120mL甲醇中,攪拌析出淡黃色粉末狀固體,抽濾得到產品。加少量水將其溶解,用1mol/L的NaOH溶液調節pH至弱鹼性,然後加水200mL減壓蒸餾,當得到黃色粘稠液體時停止蒸餾。將該溶液用甲醇沉澱,然後再用少量水-甲醇溶解沉澱一次,抽濾得淡黃色粉末,50℃真空(真空度0.1MPa)乾燥24h稱重計算轉化率。
2.4 結構表徵與性能測試
2.4.1 轉化率的測定:
將真空乾燥產品稱重,按下式計算轉化率(C%):C% = 產品質量/烯丙基胺的質量×100%
2.4.2 紅外光譜分析:
將烯丙基胺溶液和聚合物進行FT-IR分析,採用KBr壓片法制樣。烯丙基胺溶液塗在KBr薄片上進行FT-IR分析。
2.4.3 核磁共振波譜分析:
將單體及聚合物進行1HNMR分析,用D2O作溶劑。
2.4.4 聚合物熱穩定性測試:
乾燥樣品在氮氣氣氛下、氮氣流量為20mL/min,以20℃/min升溫速率從30 ℃升至800 ℃,記錄樣品的熱失重行為。
2.4.5 聚合物相對粘度的測定:
用烏氏粘度計對聚合物溶液粘度進行測定。0.25g聚合物用12.5mL濃度為2mol/L的NaCl溶液溶解,轉移至25mL容量瓶中用去離子水定容。在30℃下恆溫20min,測定流動時間。重復三次求平均值得相對粘數hr,hr=t/t0,其中t和t0分別為待測樣品和1mol/L NaCl溶液在烏氏粘度計中的流動時間。
3 結果與討論
3. 1紅外光譜分析
在波數為3400cm-1左右為N-H伸縮振動峰;1600cm-1左右為N-H面內變形振動峰;1500cm-1左右為C-H變形振動峰;1100cm-1左右是C-N伸縮振動峰;曲線A中998cm-1處為CH2=CH中雙鍵變形振動特徵峰,946cm-1是C-H變形振動峰。曲線B中998cm-1特徵峰消失,說明雙鍵斷裂。通過聚合前後紅外譜圖比較,可以看出聚合後雙鍵特徵峰已經消失,說明單體已經聚合生成聚合物。
3.2 核磁共振光譜分析
有三種氫質子,其中d為5.10ppm的吸收峰是與雙鍵相連的亞甲基上的質子(a)吸收峰,由於兩個氫質子所處化學環境不同其吸收峰分裂為四重峰;d為5.85ppm的吸收峰是次甲基上的質子(b)吸收峰;d為3.08ppm的吸收峰是與氨基相連的亞甲基上的質子(c)吸收峰。三種吸收峰的積分面積之比與分子式中三種氫原子個數之比相符合。從圖3中可以看出也有三種質子,其中d為1.43ppm的吸收峰歸屬於主鏈上的亞甲基-CH2-的質子(a)吸收峰;d為1.98ppm的吸收峰歸屬於主鏈上次甲基-CH-的質子(b)吸收峰;d為2.95ppm的吸收峰歸屬於與氮相連的次甲基-CH-的質子(c)吸收峰,這是由於氮的電負性比較大,引起去屏蔽作用,使得共振頻率向低場移動化學位移增大。這三種吸收峰的積分面積之比與聚合物分子式中三種氫原子個數之比一致。各類質子的積分面積明顯不同,聚合物與單體的峰位置發生變化。聚合物的吸收峰形狀與單體的有著明顯的區別,不再是單體那樣的尖峰,說明烯丙基胺已經聚合。
3.3 聚合物熱失重分析
聚合物(引發體系:(NH4)2S2O8/NaHSO3,引發劑用量為單體質量的10%,反應溫度50℃,反應時間24h)的熱失重曲線。從熱失重曲線上看出,聚合物在100℃左右開始失重,這可能是小分子溶劑水引起的。聚合物失重明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280℃左右至400℃左右,失重率為52%左右,可能首先是聚合物側鏈(-NH3Cl)的分解造成的;第二階段從400℃左右開始至650℃左右幾乎完全分解,失重率為40%左右,可能是聚合物主鏈的分解造成的。兩個階段失重率的數據和聚合物主側鏈的分子量比例相當。總體上聚合物的熱穩定性是比較好的。
3.4 引發劑用量對轉化率的影響
引發劑分解後,只有一部分用來引發單體聚合,還有一部分引發劑由於誘導分解和(或)籠蔽效應伴隨的副反應而損耗。因此引發劑用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著轉化率和分子量大小。本實驗分別考察了引發劑質量為單體質量的2%、5%、10%、15%和20%時對轉化率的影響(Fig.5)。(所用烯丙基胺溶液的濃度均為70%)。
隨著引發劑用量的增多單體轉化率明顯提高。當引發劑((NH4)2S2O8/NaHSO3體系)用量為20%時,轉化率可達42.1%。由自由基聚合微觀動力學可知: R=Rp=kp(fkd/kt)1/2[I]1/2[M]。這是因為引發劑濃度越大,形成初級自由基的速率就會越高,引發速率就會越高,初級自由基與單體加成生成的單體自由基也就隨之增多,聚合總速率就會提高。這樣單體自由基繼續與其他單體聚合的速率就會越高,因此單體轉化率也隨之提高。這與自由基聚合規律是一致的。
不同引發劑體系其轉化率也有不同。在引發劑用量大於5%以後,K2S2O8/NaHSO3體系比(NH4)2S2O8/NaHSO3體系的轉化率低,這是由於K2S2O8溶解度相對於(NH4)2S2O8來說比較小,所以隨著引發劑用量的增多,轉化率增加的幅度相對較小。因此本實驗中採用 (NH4)2S2O8/NaHSO3體系作為氧化還原引發劑體系。
3.5 引發劑用量對聚合物相對粘度的影響
聚合物的相對粘度與引發劑用量的關系圖。從圖中看出隨著引發劑濃度的增大,聚合物相對粘度明顯降低。因為聚合物的分子量與粘度成正比,所以聚合物分子量也隨著引發劑濃度增大而減小。根據公式n=kp[M]/2(fkdkt)1/2[I]1/2可知:動力學鏈長與引發劑濃度平方根成反比,因此引發劑用量越多,在鏈引發階段生成的初級自由基就越多,在鏈終止階段生成的高分子鏈就會越短,即動力學鏈長n就會減小,分子量就會減小。這與自由基聚合規律也是一致的。
4 結論
(1)以K2S2O8/NaHSO3 或(NH4)2S2O8/NaHSO3作為引發劑採用本體聚合合成了聚烯丙基銨鹽酸鹽;選擇(NH4)2S2O8/NaHSO3體系作為引發劑時單體轉化率較高,引發劑用量為單體質量的20%時轉化率可達42.1%。
(2)紅外譜圖中998cm-1處碳碳雙鍵的特徵吸收峰消失以及核磁共振譜圖中聚合物和單體的峰形、峰面積和化學位移明顯不同,都證明AH聚合生成了PAH。
(3)PAH失重明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可能是聚合物側鏈的分解造成的;第二階段可能是聚合物主鏈的分解造成的。兩階段的失重率和聚合物主側鏈的分子量比例相當。
(4)隨引發劑用量減少聚合物相對粘度增大,其分子量也隨之增大。
入少量N或電解處理.; 化學名稱: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鈉(SP)
㈦ 求2010河南中招理化生實驗操作明細
2012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評分標准一
1.物理實驗題:探究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和像距之間的關系(8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檢查器材 器材已經按照合理順序擺放在光具座上,有檢查蠟燭、凸透鏡、光屏等在光具座上的擺放順序是否合理的意識和動作。 1
(2) 調節器材 點燃蠟燭,調整凸透鏡、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和蠟燭火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否則,扣1分。 2
(3) 觀察記錄 能正確得到蠟燭火焰經過凸透鏡後成縮小的、放大的實像,並正確記錄相應的物距和像距。每空1分。
所成縮小實像的物距應該大於20cm,像距應該小於20cm大於10cm;所成放大實像的物距應該小於20cm大於10cm,像距應該大於20cm。超出此范圍的都算錯。所成的實像明顯偏離光屏中心的扣1分。 4
(4) 實驗結論 成縮小實像時,物距大於像距;成放大實像時,物距小於像距。 1
2.化學實驗題:量筒的使用(3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倒液 將試劑瓶中的水向量筒中倒入接近8mL處(瓶塞倒放、標簽向手心,無滴灑)。 1
(2) 滴加 將量筒放平,用滴管將水逐滴加入至8mL,無滴灑,滴管豎直懸在容器口上方,不伸入量筒。 1
(3) 准確讀數 讀數時,量筒放平穩,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用後滴管放回原處。 1
3.生物實驗題:探究種子中是否含有無機鹽(3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設計並實施實驗 取一粒浸軟的小麥種子,扎在解剖針的尖端。 1
點燃酒精燈,把種子放在火上燃燒,直到剩下一些不再燃燒的灰燼為止。 1
(2) 結果 將實驗現象給老師過目。得出結論:燃燒後剩下的灰燼為無機鹽,說明種子中含有無機鹽。 1
4.整理器材:將實驗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 1
2012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評分標准二
1.物理實驗題:用天平和量筒測量小石塊的密度(8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檢查器材 天平已經調節平衡,只是游碼不在零位置;能把游碼撥到零位置,檢查天平是否平衡。給1分 。
若用鑷子撥游碼撥不動時,可以用手,不扣分。 1
(2) 測量質量 要求操作規范,結果記錄正確。
把石塊放在右盤中的,扣1分。
用手直接添加砝碼的,扣1分。
結果讀數錯誤的,扣1分。
測量過程中再調節平衡螺母,扣1分。3分扣完為止。 3
(3) 測量體積 要求操作規范,結果正確,排序合理。
若先測水和小石塊的總體積,再測水的體積, 扣1分。 2
(4) 實驗結論 算出小石塊的體積(1分)。再算出小石塊的密度(1分)。 2
2.化學實驗題:組裝實驗室制氧氣的發生裝置(固體加熱型裝置)(3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組裝儀器 將帶導管的橡皮塞和試管連接;一手持試管,另一手持帶導管的橡皮塞,旋轉著塞進試管口。 1
(2) 固定試管 按照從下到上,從左到右的順序組裝一套實驗室加熱固體制氧氣的發生裝置。注意試管口要稍向下傾斜(1分),鐵夾要夾在離試管口大約1/3處。酒精燈要放在試管底部下方(1分)。 2
3.生物實驗題:製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3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准備和取材 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乾凈;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1-2滴生理鹽水;清水漱口後,用消毒牙簽在口腔內側壁上輕輕刮幾下,把牙簽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中塗抹幾下(不擦拭玻片、不滴或滴錯溶液、刮牙縫等處的扣1分)。 1
(2) 蓋蓋玻片 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後緩緩地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材料上(蓋玻片平放扣1分)。 1
(3) 染色 把1-2滴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不染色或方法錯誤扣1分)。 1
4.整理器材:將實驗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 1
2012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評分標准三
1.物理實驗題:探究杠桿平衡時動力和阻力的關系(8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檢查器材 有檢查實驗器材的意識和動作。 1
(2) 安裝器材 把杠桿尺安裝在支架上,使其能靈活地繞支點轉動。 1
(3) 調整器材 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處於水平平衡狀態。 1
(4) 實驗記錄 操作正確並完成表格。每錯一個空,扣0.5分,扣完為止。g取9.8N/kg和10N/kg均可)。 4
(5) 實驗結論 結論正確,用文字表述和公式表達均可。 1
2.化學實驗題:給試管內液體加熱(3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取液體於試管中 取下盛水的試劑瓶瓶塞(瓶塞倒放、標簽向手心),倒入約為試管容積的1/4水於試管中,無滴灑,蓋上瓶塞,放回原處,標簽向實驗者。 1
(2) 加熱 點燃酒精燈,用試管夾夾持上述試管,試管夾從試管底部向上夾在試管的中上部,加熱時拇指不能按住短柄,管口勿對人(1分),試管與實驗台成約450角,並不時地移動試管,實驗完畢熄滅酒精燈(1分)。 2
3.生物實驗題:觀察菜豆種子的結構(3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解剖菜豆種子 取一粒浸軟的菜豆種子,剝去種子外面的種皮,分開兩片合攏著的子葉(不剝去種皮,直接將種子分成兩半的扣1分)。 1
(2) 觀察 用解剖針指示出子葉、胚芽、胚軸和胚根(指錯1-2個結構扣1分,指錯3-4個結構扣2分)。 2
4.整理器材:將實驗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 1
2012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評分標准四
1.物理實驗題:用電壓表探究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8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檢查器材 有檢查實驗器材是否夠用、是否完好的意識和動作。 1
(2) 連接電路 連接電路時,開關斷開(1分);
兩個燈泡連成串聯關系(1分);
電壓表量程選擇合適、接線正確(1分)。 3
(3) 實驗測量 正確測出三個電壓值(各1分)。
電路連成後,若閉合開關,電壓表無示數,經監考教師檢查連線正確,不扣分。 3
(4) 實驗結論 結論正確1分,文字表述和公式表述均可。 1
2.化學實驗題:測定常見溶液的pH(3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測定石灰水的pH 先用吸水紙把玻璃片和玻璃棒擦拭乾凈。 1
取少量石灰水於試管中(瓶塞倒放,標簽向手心,用後立即蓋上瓶塞放回原處)(1分),取一張pH試紙,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石灰水滴在pH試紙上,和標准比色卡比色,pH為 ,溶液顯鹼性(1分)。 2
3.生物實驗題:認識顯微鏡的結構(3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說出顯微鏡上各標號所指示結構的名稱。 用詞准確。說錯1-2個結構扣1分,說錯3-4個結構扣2分,說錯5-6個結構扣3分。 3
4.整理器材:將實驗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 1
2012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評分標准五
1.物理實驗題:測量小燈泡發光時的功率(8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檢查器材 有檢查實驗器材的意識和動作。 1
(2) 連接電路 連接電路時,開關斷開(1分);
電流表和電壓表的連線正確,量程選擇合適(1分);
滑動變阻器連線正確(1分)。 3
(3) 檢查電路 電路連成後,閉合開關前能檢查電路,能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調到最大。 1
(4) 實驗過程 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進行測量,結果正確。
電流值、電壓值、電功率值各佔1分。
本題的答案不是惟一的,只要所求功率等於電壓和電流的乘積即可。
若閉合開關燈泡不發光,兩表無示數,經監考教師檢查連線正確,不扣分。 3
2.化學實驗題:石灰石與稀鹽酸的反應(3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取用固體葯品 手持試管橫放,用鑷子取一粒石灰石放入試管口部,然後慢慢豎起試管,使石灰石慢慢滑落到試管底部。 1
(2) 取用液體葯品 一手斜持試管,一手持試劑瓶,試劑瓶口緊貼著試管口,倒入約2mL稀鹽酸(瓶塞倒放,標簽向著手心,無滴灑)。 1
(3) 觀察實驗現象 觀察實驗現象,有氣泡冒出。 1
3.生物實驗題:製作番茄果肉細胞臨時裝片(3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准備和取材 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乾凈(不擦拭玻片扣1分);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不滴或滴錯溶液扣1分);用解剖針或牙簽挑取少許番茄果肉,把挑取的番茄果肉均勻地塗抹在載玻片上的水滴中。 2
(2) 蓋蓋玻片 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後緩緩地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材料上(蓋玻片平放扣1分)。 1
4.整理器材:將實驗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 1
2012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評分標准六
1.物理實驗題: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小燈泡發光時的電阻(8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檢查器材 有檢查實驗器材的意識和動作。 1
(2) 連接電路 連接電路時,開關斷開(1分);
電流表和電壓表的連線及量程選擇正確(1分);
滑動變阻器連線正確(1分)。 3
(3) 檢查電路 電路連成後,閉合開關前能檢查電路,能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調到最大。 1
(4) 實驗測量 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進行測量,結果正確。電壓值、電流值、電阻值各佔1分。
電路連成後,若閉合開關,兩表無示數,經監考教師檢查連線正確,不扣分。 3
2.化學實驗題:探究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可以用酸、鹼、鹽溶液)(3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倒取少量待檢驗試劑 一手斜持試管,一手持試劑瓶,試劑瓶口緊貼著試管口,倒入約2 mL待檢驗溶液(瓶塞倒放,標簽向著手心,無滴灑)。 1
(2) 選取合適的試劑檢驗 向上述試管中滴入稀鹽酸(或氯化鈣溶液或飽和石灰水)(瓶塞倒放,無滴灑)。 1
(3) 觀察實驗現象得出結論 觀察實驗現象,有氣泡冒出(或有沉澱產生)。氫氧化鈉溶液已變質。 1
3.生物實驗題:探究種子中是否含有無機鹽(3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設計並實施實驗 取一粒浸軟的小麥種子,扎在解剖針的尖端。 1
點燃酒精燈,把種子放在火上燃燒,直到剩下一些不再燃燒的灰燼為止。 1
(2) 結果 將實驗現象給老師過目。得出結論:燃燒後剩下的灰燼為無機鹽,說明種子中含有無機鹽。 1
4.整理器材:將實驗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 1
2012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評分標准七
1.化學實驗題:化學變化中的現象(8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放熱、發光現象 點燃酒精燈,火柴桿入污物杯(1分),觀察酒精燈燃燒時的現象,用燈帽將酒精燈熄滅(1分)。 2
(2) 生成氣體 1.正確用鑷子取一粒石灰石或大理石於試管內(一橫、二放、三慢滑)(1分)。
2.向試管內倒入約2mL的稀鹽酸,觀察現象有氣泡產生。(瓶塞倒放,標簽向手心,無滴灑,倒取後,蓋上瓶塞,放回原處) (1分)。 2
(3) 生成沉澱 1. 向試管內倒入約2mL的氫氧化鈉溶液(瓶塞倒放、標簽向手心,無滴灑,倒取後,蓋上瓶塞,) (1分)。
2. 向上述試管中滴加硫酸銅溶液(滴管應垂直懸在容器口上方),觀察現象有沉澱產生(1分)。 2
(4) 顏色變化 點燃酒精燈,用試管夾夾持上述試管(試管夾從試管底部向上夾在離試管口大約1/3處,加熱時拇指不可接觸短柄)(1分),在酒精燈上加熱(試管與實驗台約成450角,試管口不能對人),至試管內有黑色物質生成,熄滅酒精燈(1分)。 2
2.物理實驗題:檢查電路(3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檢查電路 錯誤設置僅限5種可能:電流表、電壓表的量程選擇不合適;電壓表、電流表正負接線柱接反;滑動變阻器連線錯誤。
查到一處給2分,查到二處給3分。 3
3.生物實驗題:練習顯微鏡的對光(3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取鏡與安放 一手握鏡臂,一手托鏡座,把顯微鏡放在實驗台上,距實驗台邊緣約7cm(單手取鏡扣1分)。 1
(2) 對光 上升鏡筒,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准通光孔(扳物鏡轉動或用高倍鏡對光扣1分);一隻眼注視目鏡,另一隻眼睜開,同時轉動反光鏡,使視野明亮(視野昏暗的扣1分)。 2
4.整理器材:將實驗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 1
2012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評分標准八
1.化學實驗題:探究二氧化碳的製取、收集和檢驗(8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組裝儀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連接試管和帶導管的單孔橡皮塞,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1
(2) 製取二氧化碳 1.取下帶導管的橡皮塞,放在桌上,將盛石灰石的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用鑷子(或葯匙)取約5g—10g(幾小塊)石灰石於試管中,蓋好瓶塞(正確取用,無撒落)(1分)。
2.向試管中傾倒15mL左右稀鹽酸,塞緊帶導管的橡皮塞(瓶塞倒放、標簽向手心。無滴灑)(1分)。
3.將裝置固定在鐵架台的鐵夾上,觀察現象(1分)。 3
(3) 收集二氧化碳 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氣體(1分),將燃著的木條放在瓶口,做驗滿實驗(1分)。 2
(4) 二氧化碳氣體的檢驗 1.向收集滿二氧化碳氣體的集氣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瓶塞倒放、標簽向手心),振盪(1分)。
2.觀察現象,得出結論。二氧化碳與石灰水反應,溶液變渾濁(1分)。 2
2.物理實驗題:用量筒測量小石塊的體積(3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測量水的體積 向量筒中倒入的水要適量;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面的凹處相平,讀數正確。 1
(2) 測量水和石塊的總體積 將拴牢的小石塊全部浸入水中,讀出此時水和小石塊的總體積。 1
(3) 實驗結論 計算結果正確。 1
3.生物實驗題:用顯微鏡觀察運動神經元的永久裝片(3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安放玻片 將玻片輕放載物台上,標本正對通光孔的中心,用壓片夾壓住玻片的兩端(不壓扣1分)。 1
(2) 調焦觀察 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同時眼睛從側面看著物鏡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眼睛不從側面看著物鏡或玻片被壓碎扣1分);一隻眼注視目鏡,同時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至視野中出現物像,移動玻片,將物像移到視野中央,微調細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在低倍鏡下觀察物像(看不到物像扣1分)。 2
4.整理器材:將實驗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 1
2012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評分標准九
1.化學實驗題:配製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8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計算 配製50g溶質質量分數為6 %的氯化鈉溶液所需NaCl的質量3g;水47mL。 1
(2) 稱NaCl的質量 1.在事先調好的天平兩端各放一張質量相同的紙,用鑷子撥動游碼(若用鑷子撥游碼不動時,可以用手,不扣分),用葯匙取食鹽稱取3.0 g氯化鈉至天平平衡。(注意:稱量的結果要向老師展示,物碼不倒置)(1分)。
2.將稱好的氯化鈉放入燒杯中,游碼撥回零處,將托盤天平復位(1分)。 2
(3) 量取水的體積 用量筒量取水47 mL(注意:量取的結果要向老師展示)。量筒放平穩,向量筒中加水至接近47 mL處(1分)。用膠頭滴管吸水懸空滴加水到所需的量,邊滴邊觀察,直至視線與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且到達47mL刻度處(1分)。 2
(4) 溶解 將量好的水從量筒嘴倒入盛有氯化鈉的燒杯里,用玻璃棒攪拌(1分),直到完全溶解,攪拌時,不要有連續碰撞聲(1分)。 2
(5) 裝瓶 將配製好的氯化鈉溶液倒入標有6%氯化鈉溶液標簽的試劑瓶里,蓋好瓶塞,標簽向外,放回原處。 1
2.物理實驗題:區分凸透鏡和凹透鏡(3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區分透鏡 能選出凸透鏡(2分)。能寫出合理的理由(1分)。如果直接用手觸摸鏡片,扣1分。 3
3.生物實驗題:製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3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准備和取材 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乾凈;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用刀片切取一塊洋蔥鱗片葉或用刀片在洋蔥鱗片葉上劃「井」字(大約0.5cm²),用鑷子撕取洋蔥鱗片葉的內表皮;把撕取的表皮浸入載玻片上的水滴中,並展平(不擦拭玻片、不滴或滴錯溶液扣1分)。 1
(2) 蓋蓋玻片 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後緩緩地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材料上(蓋玻片平放扣1分)。 1
(3) 染色 把1-2滴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不染色或方法錯誤扣1分)。 1
4.整理器材:將實驗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 1
2012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評分標准十
1.化學實驗題:探究酸的性質(8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酸對指示劑的作用 將約2mL稀硫酸倒於試管中(瓶塞倒放、標簽向手心。下同),液體無滴灑(1分)。向盛有稀硫酸的試管中滴入2-3滴紫色的石蕊試液(滴管垂直懸空,不能伸入試管中),觀察顏色的變化(1分)。 2
(2) 稀硫酸與氧化銅的反應 用葯匙取少量氧化銅(綠豆大小)於試管內(用紙槽亦可,葯品無撒落)(1分)。將約2-3mL稀硫酸倒入上述試管中,蓋上瓶塞,放回原處,標簽向實驗者(1分)。 2
用試管夾夾持上述試管進行加熱(試管夾從試管底部向上夾在距試管口1/3處,大拇指不要按住短柄)(1分),先預熱,再固定在酒精燈的外焰部分進行加熱,至溶液變為藍色。稍冷卻後把試管放入試管架上,熄滅酒精燈(1分)。 2
(3)
稀硫酸與碳酸鈉溶液的反應 向試管中倒入約2mL稀硫酸,無滴灑(1分)。用滴管吸取少量碳酸鈉溶液,滴入上述試管內觀察現象(1分)。滴管內余物入廢液缸,洗凈滴管放回原處。 2
2.物理實驗題: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小石塊的重力(3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觀察記錄 能對所用的測力計進行觀察,分度值結果填寫正確。 1
(2) 測量重力 測出小石塊受到的重力。數值和單位各1分。 2
3.生物實驗題:觀察菜豆種子的結構(3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解剖菜豆種子 取一粒浸軟的菜豆種子,剝去種子外面的種皮,分開兩片合攏著的子葉(不剝去種皮,直接將種子分成兩半的扣1分)。 1
(2) 觀察 用解剖針指示出子葉、胚芽、胚軸和胚根(指錯1-2個結構扣1分,指錯3-4個結構扣2分)。 2
4.整理器材:將實驗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 1
2012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評分標准十一
1.生物實驗題:用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8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准備和取材 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乾凈(不擦拭扣1分);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不滴或滴錯溶液扣1分);用刀片切取一塊洋蔥鱗片葉或用刀片在洋蔥鱗片葉上劃「井」字(大約0.5cm²),用鑷子撕取洋蔥鱗片葉的內表皮;把撕取的表皮浸入載玻片上的水滴中,並展平。 2
(2) 蓋蓋玻片 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後緩緩地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材料上(蓋玻片平放扣1分)。 1
(3) 染色 把1-2滴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不染色或方法錯誤扣1分)。 1
(4) 取鏡與安放 一手握鏡臂,一手托鏡座,把顯微鏡放在實驗台上,距實驗台邊緣約7cm(單手取鏡扣1分)。 1
(5) 對光 上升鏡筒,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准通光孔(扳物鏡轉動或用高倍鏡對光扣1分);一隻眼注視目鏡,另一隻眼睜開,同時轉動反光鏡,使視野明亮。 1
(6) 安放玻片
並調焦 將玻片輕放載物台上,標本正對通光孔的中心,用壓片夾壓住玻片的兩端;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同時眼睛從側面看著物鏡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眼睛不從側面看著物鏡或玻片被壓碎扣1分);一隻眼注視目鏡,同時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至視野中出現物像,微調細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1
(7) 觀察 在低倍鏡下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看不到表皮細胞物像的扣1分)。 1
2.物理實驗題:用溫度計測量溫水的溫度(3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檢查器材 分度值讀數正確,1分。 1
(2) 實驗測量 測出溫水的溫度,2分。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否則扣1分。
玻璃泡不能與燒杯的側壁或底部接觸;否則扣1分。
待溫度計內的液面穩定後再讀數,讀數時視線與溫度計內液面等高;否則扣1分。讀數時溫度計的測溫泡不能離開水;否則扣1分。讀數錯誤扣1分。2分扣完為止。 2
3.化學實驗題:儀器的連接及裝置氣密性檢查(3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連接儀器 將帶導管的單孔橡皮塞和試管連接起來(要有轉動動作)。 1
(2)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將導管的一端伸入盛有水的燒杯中(1分),然後緊握試管外壁(也可用酒精燈微熱試管),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1分)。 2
4.整理器材:將實驗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 1
2012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評分標准十二
1.生物實驗題: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永久裝片並繪制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結構圖(8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取鏡與安放 一手握鏡臂,一手托鏡座,把顯微鏡放在實驗台上,距實驗台邊緣約7cm(單手取鏡扣1分)。 1
(2) 對光 上升鏡筒,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准通光孔(扳物鏡轉動或用高倍鏡對光扣1分);一隻眼注視目鏡,另一隻眼睜開,同時轉動反光鏡,使視野明亮。 1
(3) 安放玻片並調焦 將玻片輕放載物台上,標本正對通光孔的中心,用壓片夾壓住玻片的兩端;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同時眼睛從側面看著物鏡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眼睛不從側面看著物鏡或玻片被壓碎扣1分);一隻眼注視目鏡,同時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至視野中出現物像,微調細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1
(4) 觀察 在低倍鏡下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看不到上皮細胞物像的扣1分)。 1
(5)
繪制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結構圖 繪制出一個細胞即可。應用鉛筆繪圖,圖形正確,大小適當,在圖的右側標注出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三個結構的名稱(標錯1-2處扣1分,圖形錯誤或全部標注錯誤的扣2分)。圖中比較暗的地方,用鉛筆點上細點來表示(不點點或塗陰影的扣1分);在圖的下方寫上所畫圖形的名稱(不寫的扣1分)。 4
2.物理實驗題:用電壓表測量干電池兩端的電壓(3分)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連接電路 連接電路時,開關斷開(1分);
電壓表量程選擇合適、正負接線柱連接正確(1分)。 2
(2) 實驗測量 電壓表讀數正確(1分)。 1
3.化學實驗題:探究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的中和反應
評 分 要 點 分值 扣分
(1) 取NaOH溶液 用試管取約1-2mL氫氧化鈉溶液(瓶塞倒放,標簽向著手心,無滴灑)。 1
(2) 滴加指示劑 向試管里滴加1-2滴酚酞試液,並輕輕振盪試管,觀察現象。 1
(3) 中和 用滴管向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滴加稀鹽酸(滴管要豎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不能伸入試管),並輕輕振盪試管,觀察現象。直至紅色完全消失。(若酸過量不扣分) 1
4.整理器材:將實驗器材恢復到實驗前的狀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