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三化學的最後一題綜合題老是不會做該怎麼辦
1讀懂題目,利用已知條件往前推導,再生新的條件
2把題目中給出的各種條件聯系起來
3理解題目中給出的新定義或方法
4仔細閱讀原題並理解題意,要學會轉化,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
㈡ 初中一般化學試卷的最後一題,讓你求什麼物質的質量,怎麼求,麻煩各位網友舉出實例,寫出求解過程
沒題目怎麼做? 一搬都是成比例的 你寫出方程式 然後寫出要求的東西的相對分子質量 比上X 然後再寫等於 題目給出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比上 題目給出的質量,就可以求出X了 X就是答案 至於相對分子質量 你可以拿試卷最前面給出的相對原子質量
把他們加起來就算出來了 比如 MgCl2 Mg-24 Cl-35.5 那就是 24+35.5X2 =95 注意下標
這樣夠清楚了吧? 採納我吧
㈢ 化學最後一道題求溶液的質量分數怎麼做啊
樓主您好,比如說求稀鹽酸的質量分數,要先根據化學方程式算出鹽酸的質量,然後除以溶液總質量再乘100%
㈣ 高一化學請問最後一道大題怎麼做,
1.
根據圖可知,生成的氨氣為0.05摩爾。那麼可知氫氧根也是0.05摩爾。且氫氧化鈉為50毫升,也就是0.05L。則物質的量濃度為1摩爾每升。
2.
設A有X摩爾。則B有(0.05-X)/2摩爾。A相對質量80,B132。根據質量3.44列一個方程。就可以得,X為0.01,B有0.02摩爾。比例是1;2
3.
之前求的A為0.01,B為0.02摩爾。AB都有兩個N,則N的物質的量為0.06摩爾,則質量為0.84g,固體總質量是3.44,除下來就可以了。
㈤ 化學解最後的大題有什麼好的方法嗎總是看不懂!
據題意產物ch3cl,ch2cl2,chcl3,ccl4
物質的量相等,所以根據碳元素守恆得各物質均為0.25mol,再由氯元素守恆得到0.25x1+0.25x2+0.25x3+0.25x4+(4-0.25x3-0.25x2-0.25x1)(鹽酸中的氯,根據氫元素守恆得到的因為氫是碳的四倍)=5mol(cl),所以消耗氯氣是2.5mol
㈥ 化學學考最後一道題考試技巧
一、理綜化學學科大題的命題特點
理綜化學大題不但能較好地考查考生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區分考生成績優秀程度、便於高考選拔人才。根據對近年高考理綜第Ⅱ卷化學命題情況分析,其存在如下特點:
1.一般有4道大題,其中包括1道化學反應原理題、1道實驗題、1道元素或物質推斷題、1道有機推斷題。
2.試題的綜合程度較大,一般都涉及多個知識點的考查,如元素化合物性質題中常涉及元素推斷、性質比較實驗、離子檢驗、反應原理等問題,再如化學反應原理題中的幾個小題之間基本上沒有多大聯系,純粹就是拼盤組合,其目的就是增大知識的覆蓋面,考查知識的熟練程度及思維轉換的敏捷程度。
3.重視實驗探究與分析能力的考查。第Ⅱ卷大題或多或少地融入了對實驗設計、分析的考查,如基本操作、儀器與試劑選用、分離方法選擇、對比實驗設計等,把對實驗能力的考查體現得淋漓盡致,尤其是在實驗設計上融入了實驗數據的分析,題型新穎。
二、理綜化學學科大題的答題策略
1.元素或物質推斷類試題
該類題主要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識或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為命題點,採用提供周期表、文字描述元素性質或框圖轉化的形式來展現題干,然後設計一系列書寫化學用語、離子半徑大小比較、金屬性或非金屬性強弱判斷、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判斷及相關簡單計算等問題。此類推斷題的完整形式是:推斷元素或物質、寫用語、判性質。
【答題策略】 元素推斷題,一般可先在草稿紙上畫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周期表,然後對照此表進行推斷。(1)對有突破口的元素推斷題,可利用題目暗示的突破口,聯系其他條件,順藤摸瓜,各個擊破,推出結論;(2)對無明顯突破口的元素推斷題,可利用題示條件的限定,逐漸縮小推求范圍,並充分考慮各元素的相互關系予以推斷;(3)有時限定條件不足,則可進行討論,得出合理結論,有時答案不止一組,只要能合理解釋都可以。若題目只要求一組結論,則選擇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有時需要運用直覺,大膽嘗試、假設,再根據題給條件進行驗證也可。
無機框圖推斷題解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讀圖審題→找准「突破口」→邏輯推理→檢驗驗證→規范答題。解答的關鍵是迅速找到突破口,一般從物質特殊的顏色、特殊性質或結構、特殊反應、特殊轉化關系、特殊反應條件等角度思考。突破口不易尋找時,也可從常見的物質中進行大膽猜測,然後代入驗證即可,盡量避免從不太熟悉的物質或教材上沒有出現過的物質角度考慮,盲目驗證。
2.化學反應原理類試題
該類題主要把熱化學、電化學、化學反應速率及三大平衡知識融合在一起命題,有時有圖像或圖表形式,重點考查熱化學(或離子、電極)方程式的書寫、離子濃度大小比較、反應速率大小、平衡常數及轉化率的計算、電化學裝置、平衡曲線的識別與繪制等。設問較多,考查的內容也就較多,導致思維轉換角度較大。試題的難度較大,對思維能力的要求較高。
【答題策略】 該類題盡管設問較多,考查內容較多,但都是《考試大綱》要求的內容,不會出現偏、怪、難的問題,因此要充滿信心,分析時要冷靜,不能急於求成。這類試題考查的內容很基礎,陌生度也不大,所以復習時一定要重視蓋斯定律的應用與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技巧及注意事項;有關各類平衡移動的判斷、常數的表達式、影響因素及相關計算;影響速率的因素及有關計算的關系式;電化學中兩極的判斷、離子移動方向、離子放電先後順序、電極反應式的書寫及有關利用電子守恆的計算;電離程度、水解程度的強弱判斷及離子濃度大小比較技巧等基礎知識,都是平時復習時應特別注意的重點。在理解這些原理或實質時,也可以借用圖表來直觀理解,同時也有利於提高自己分析圖表的能力與技巧。總結思維的技巧和方法,答題時注意規范細致。再者是該類題的問題設計一般沒有遞進性,故答題時可跳躍式解答,千萬不能放棄。
3.實驗類試題
該類題主要以化工流程或實驗裝置圖為載體,以考查實驗設計、探究與實驗分析能力為主,同時涉及基本操作、基本實驗方法、裝置與儀器選擇、誤差分析等知識。命題的內容主要是氣體制備、溶液凈化與除雜、溶液配製、影響速率因素探究、元素金屬性或非金屬性強弱(物質氧化性或還原性強弱)、物質成分或性質探究、中和滴定等基本實驗的重組或延伸。
【答題策略】 首先要搞清楚實驗目的,明確實驗的一系列操作或提供的裝置都是圍繞實驗目的展開的。要把實驗目的與裝置和操作相聯系,找出涉及的化學原理、化學反應或物質的性質等,然後根據問題依次解答即可。
4.有機推斷類試題
命題常以有機新材料、醫葯新產品、生活調料品為題材,以框圖或語言描述為形式,主要考查有機物的性質與轉化關系、同分異構、化學用語及推理能力。設計問題常涉及官能團名稱或符號、結構簡式、同分異構體判斷、化學方程式書寫、反應條件、反應類型、空間結構、計算、檢驗及有關合成路線等。
【答題策略】 有機推斷題所提供的條件有兩類:一類是有機物的性質及相互關系(也可能有數據),這類題往往直接從官能團、前後有機物的結構差異、特殊反應條件、特殊轉化關系、不飽和度等角度推斷。另一類則通過化學計算(也告訴一些物質性質)進行推斷,一般是先求出相對分子質量,再求分子式,根據性質確定物質。至於出現情境信息時,一般採用模仿遷移的方法與所學知識融合在一起使用。推理思路可採用順推、逆推、中間向兩邊推、多法結合推斷。
㈦ 中考化學最後一道大題和推斷題怎麼做
中考逐漸離我遠去,記不太清了。初中化學不算很難,主要把之前做過卷子的錯題,認真反思一下(我以前被選擇填空坑過好多次)。首先對課內實驗足夠熟悉,其次有控制變數、空白對照的意識。最後一題是什麼啊?計算還是實驗探究。如果是計算,弄懂每一步是干什麼的,慢慢算。
不要慌,調整心態。我之前練習的時候,也總是出錯;考試的時候,感覺沒有平時做得那麼難,每個都能寫出來。
㈧ 高中化學題 最後一題 怎麼做
只是最後一個小問題嗎?
由鈉元素物質的量守恆及(3)中方程式可知,此時共有0.025molNa2CO3和0.025molNa2O,溶於水後得到0.025molNa2CO3和0.05molNaOH。若至pH為7則需用HCl0.025*2+0.05=0.1molHCl,100mL=0.1L,故需要的HCl濃度為1mol\L
其實整體用Na的守恆也沒問題啊,pH為7的話證明溶液中最後只有NaCl,所以n(Na+)=n(Cl-)=0.1mol,一樣的。
㈨ 怎麼做化學卷子的最後一道計算題
中考具有導向、選拔、反饋等多方面的功能,鑒於我市明年中考自行命題,結合我市選用的「人教版」初中化學教材的特點,我認為搞好07年化學中考復習,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復習過程中吃透教材、課標,選好復習資料
(一)我市新課程改革已全面展開,如何交出讓學生家長滿意的答卷,就要走進新課程。新課標對目標要求的說明分為三個層次,即認知性學習目標、技能性學習目標和體驗性學習目標,在復習過程中應重點把握認知性學習目標和技能性學習目標。
新課標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強調能力立意,加強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得到發展。按照新課程理念的要求,我們會注意到06年我省及部分省市中考化學試題中「繁、難、偏、舊」的內容逐漸減少,考查能力的開放性、探索性、綜合性的題型逐漸增加,體現對靈活運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從而使「死記硬背」和「題海戰術」的方法逐漸失效。新課標統領教材,也統領教學評價,所以在復習過程中要吃透新課標。
(二)吃透新教材
新教材是新課標的具體體現,是選拔的基礎,命題的依據。按照新課標的要求,我們明顯發現新課程更注重化學知識與生產生活的聯系,而在知識與技能目標方面的要求重心降低。建議在課程結束後再對教材知識進行全面梳理,打牢基礎,在復習過程中應打破老教材的定勢影響,但也要注意命題者仍未擺脫老教材定勢影響的因素,可以說這是我們在用新教材時的一種困難,因為從06年試題來看,有少部分知識在新教材中不為重點,甚至不列入新教材,但仍是考察范圍。這就要求教師有效地進行識別、篩選,以免產生「不講必考到、講了怕考不到」的心理。因此,在使用新教材上,建議對酸、鹼、鹽部分的知識與老教材聯系,以備不測。
(三)選好用好復習資料
近幾年來的中考復習資料品種之多,令人眼花繚亂。替學生選好復習資料能節約部分學習時間,優化復習效果。針對我省近幾年來的命題特點,建議重點使用省內編寫的《中考模擬試題》、《中考樣題》為主。根據實踐,中考試題資料來源於這些資料中的原題或變型題,這些資料的使用更有心得,使用方法也較為多樣,但我認為資料應為教學服務,應在對教材基本把握的基礎上,通過對知識的整合和訓練來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記憶。其中《模擬卷》和《樣題》能讓學生較快認識中考試卷結構及特點,進入臨戰狀態,克服正考恐懼,有效調節心理。中考沖刺不宜過多,否則會導致學生產生厭倦心理,消極備戰。沖刺試卷要認真地批改、有選擇性地評講,才會真正做到查缺補漏,體現評價功能,提高學生成績。
二、2007年我市中考化學命題走向預測
(一)《中考說明》對考試性質、形式、試卷結構、考試內容及要求有明確的界定。對考試內容及要求中的知識。如何考、如何學習,應注意的問題都作了具體闡述並有題型示例。因此,結合省市中考研討會的精神,對《中考說明》進行認真研究,有助於化學命題的預測。展望2007年中考化學命題,值得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以知識為載體,注重能力考查。一般來講,這類題目都是具有「起點較高、解題點低」的特點。
2、突出學科特點,加大對實驗的考查力度。化學實驗現在稱為「科學探究」,是科學探究的具體形式。設計完成實驗過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品質的有效辦法,是科學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3、聯系生產、科研實際及學生日常生活所見所聞的內容。密切聯系生產、生活、社會實際的考題仍然應該是07年中考命題的方向。如:環保問題、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人工降雨,石墨炸彈、C60的發現、吸煙的危害、酸雨的危害、醫葯保健、產品說明、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等,這些與現實生產、生活和科技最直接的問題,定會受到中考化學命題者的重視。
4、增加開放性、探究性學習試題。這種試題是體現新課標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開放性試題的突出特點是相對傳統試題的結構或解題途徑,使試題條件不足或過剩,答案不唯一,從而使思維指向不單一,解題的途徑多樣化。中考科學探究試題側重於考察學生某一方面的探究能力,而不求全面考查探究過程。實踐證明,考查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是不可行的,而選擇探究過程的某個部分,對某一方面探究能力考查更現實可行。探究性學習試題是在開放的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選擇課題、設計方案,通過學生主動探索學習,收集和處理信息,開展研究論證,求得問題解決。這兩類試題應加強訓練。
5、試題中體現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綜合。不同學科相互滲透的綜合試題,強調不同學科知識間滲透、交*和綜合,突破了單一學科知識與能力的局限性,有利於考查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整體素質。這類試題注重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考查,在歷年中考中均屢見不鮮,07年新課程中考命題仍是一個趨勢及熱點。
(二)應關注與時事報道相關的試題
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在時事新聞報道中,同樣也不難找到化學的身影,為了引導學生用化學眼光去觀察時事新聞報道,分析和思考其中的化學現象及問題,緊扣最新熱點的時事化學題值得我們關注。
1、重大科技成果類:
2005年10月12日,我國成功的發射了「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宇航員在飛船內的飲食起居、科學研究,發射飛船用的火箭、美國的火星探測及最新物質、最新元素的發現、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等的新聞報道應稍加留意。
2、重大安全事故類:
應重點關注劣質奶粉、假葯、假酒事件、運送危險化學葯品(如Cl2、濃H2SO4)的車輛肇事事件,2005年3月9日京、滬高速公路淮安段發生撞車事故,,導致一輛載有35噸液氯的槽車破損,使液氯大量泄漏揮發,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當地消防人員迅速用高壓噴淋水槍向車周圍噴灑大量霧狀水,降低空氣中的氯氣含量,由此我們可以引發出一些化學問題。重慶開縣二次井噴事件、「毒鼠強」中毒、侵華日軍遺留化學武器中毒、房屋裝修中毒等事件。
3、重大疫情:禽流感疫情的報道應引起關注。
三、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1、有壓力才會有動力,但壓力過大,則會適得其反。有經驗的教師在復習階段能正確地給學生「施壓」和「減壓」讓學生明白成功和失敗都是針對某個方面的,每個人的生命都會有閃光點,使他們明確學習的方向,考前合理的安排復習計劃,明確目標和側重點,揚長避短,才能用有限的時間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2、教會學生處理好休息和學習的關系,成績固然重要,但適當的休息放鬆是「會學習」的表現。有的學生考前十分緊張,起早摸黑拚命做練習,精神高度緊張,以至休息不好,結果考試時便精力下降,本來會做的題也做不出來了。
3、注重與所教班級班主任老師的協調溝通。常言道,「一花獨放不是春」,抓優秀率和平均分,需要與班主任教師步調一致,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形成合力,在有限的時間內抓出成績,抓出質量。
總之,搞好總復習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不言而喻的,總復習是一個系統而又復雜的工程,只有結合學校實際,結合學生實際,打牢基礎,方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
㈩ 初中一般化學試卷的最後一題,讓你求什麼物質的質量,怎麼求,麻煩各位網友舉出實例,
例如、發射通訊衛星的火箭用聯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04)助燃,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2N2H4+ N204 =3N2+4H20,生成物不會對大氣造成污染.請計算:32 kg N2H4發生燃燒,需要助燃物N204的質量.
設需要助燃物N204的質量為X
2N2H4+ N204=3N2+4H20
62 92
32kg X
32:92=32kg:X
X=184kg
答:需要助燃物N204的質量為184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