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蘇教版高中化學學哪些內容

蘇教版高中化學學哪些內容

發布時間:2022-08-08 03:02:43

『壹』 高中化學有哪幾本書蘇教版

蘇教版高中化學:必修1(新課標) 必修2(新課標) 選修1化學與生活 選修2化學與技術 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 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 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 選修6實驗化學
浙江一類學生(理科):必修1(新課標) 必修2(新課標)
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 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 選修6實驗化學
自選模塊:選修1化學與生活 選修2化學與技術

『貳』 高一化學必修二 蘇教版 的目錄

專題1:微觀結構與物質的多樣性(1)
第一單元: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與元素周期律(2)
第二單元:微粒之間的相互作用力(12)
第三單元:從微觀結構看物質的、多樣性(18)
專題2:化學反應與能量轉化(29)
第一單元: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限度(30)
第二單元:化學發應中的熱量(34)
第三單元:化學能與點能的轉化(40)
第四單元:太陽能、生物質能核氫能的利用(47)
專題3:有機化合無的獲得與應用(57)
第一單元:化石燃料與有機化合物(58)
第二單元:食品中的有機化合物(69)
第三單元:人工合成有機化合物(80)
專題4:化學科學與人類文明(91)
第一單元:化學是認識核創造物質的科學(92)
第二單元:化學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99)
附錄1:相對原子質量表(107)
附錄2:中英文名詞對照表(108)
元素周期表(最後一頁)

『叄』 蘇教版化學一共有幾本書

蘇教版高中化學:
必修1(新課標)
必修2(新課標)
必修1化學與生活
選修2化學
與技術
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
選修4化
學反應原理
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
選修6
實驗化學

『肆』 蘇教版高一化學目錄(精確到每一課時)

專題一:化學家眼中的物質世界 第一單元:豐富多彩的化學世界 1.1.1物質的分類與轉化 1.1.2物質的量 1.1.3物質的聚焦狀態 1.1.4物質的分散系 第二單元:研究物質的實驗方法 1.2.1物質的分離與提純 1.2.2常見物質的檢驗 1.2.3液的配製及分析 第三單元: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 1.3.1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 1.3.2原子核外電子排布 1.3.3原子核的組成 專題二:從海水中獲得的化學物質 第一單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2.1.1氯氣的生產原理 2.1.2氯氣的性質 2.1.3氧化還原反應 2.1.4溴.碘的提取 第二單元:鈉.鎂及其化合物 2.2.1金屬鈉的性質及應用 2.2.2碳酸鈉的性質及應用 2.2.3離子反應 2.2.4鎂的提取及應用 專題三:從礦物到基礎材料 第一單元:從鋁土礦到鋁合金 3.1.1從鋁土礦中提取鋁 3.1.2鋁的氧化物與氫氧化物 3.1.3鋁及鋁合金 第二單元:鐵.銅的獲取及應用 3.2.1從自然界獲取鐵和銅 3.2.2鐵.銅及其化合物的應用 第三單元:含硅礦物與信息材料 3.3.1硅酸鹽礦物與硅酸鹽產品 3.3.2二氧化硅與信息材料 專題四:硫.氮和可持續發展 第一單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 4.1.1二氧化硫的性質和作用 4.1.2硫酸的制備和性質 4.1.3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轉化 第二單元:生產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4.2.1氮氧化物的產生及轉化 4.2.2氮肥的生產和使用 4.2.3硝酸的性質 另附:整理與歸納;回顧與總結; 結束啦!看我大半夜在這里給你打目錄~如果覺得好的話,要採納哦~ 祝你學習化學的道路順通無阻~~

『伍』 高中化學是什麼東西

物質的量、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鈉及鈉的化合物、氯及氯的化合物、鋁和鋁的化合物、鐵銅及其化合物、氮和硫及化合物、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熱化學和蓋斯定律、電化學(原電池和電解池)、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電離理論、溶液的酸鹼性和pH 的計算、鹽類水解、酸鹼中和滴定、沉澱溶解平衡、有機化學、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請點擊【我回答下】的【選為滿意回答】按鈕!
相互支持,相互幫助,O(∩_∩)O謝謝~

同求資源者請滑鼠放在我賬號上點擊【求助知友】按鈕jzq0511 ,向我提問~

如果收到求助會第一時間幫大家解答(*^__^*) ~

〓來自知道團隊【數理化夢之隊】〓
知識豪傑,快來加入數理化夢之隊團隊吧,一起答疑助人,沒你不行!

『陸』 蘇教版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

、硫酸根離子的檢驗: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離子的檢驗: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
鈉與鹽酸反應: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還原氧化銅: 2cuo + c 高溫 2cu + co2↑
5、鐵片與硫酸
銅溶液反應: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鈣與碳酸鈉溶液反應
: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鈉在空氣中燃燒:2na + o2 △ na2o2
鈉與氧氣反應:4na + o2 = 2na
2o
8、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過氧
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鈉與水反
應:2na + 2h2o = 2naoh + h2↑
11、鐵與水蒸氣反應:3fe + 4h2o(
g) = f3o4 + 4h2↑
12、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2al + 2naoh + 2h2
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鈣與水反應: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鐵與鹽酸反應: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鋁與鹽酸反應: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鋁
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鐵
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
亞鐵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
、氫氧化亞鐵被氧化成氫氧化鐵: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氫氧化鐵加熱分解:2fe(oh)3 △ fe2o3 + 3h2o↑
21、實驗室
製取氫氧化鋁: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
2so4
22、氫氧化鋁與鹽酸反應: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
3、氫氧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4、氫氧化鋁加熱分解:2al(oh)3 △ al2o3 + 3h2o
25、三氯化鐵
溶液與鐵粉反應:2fecl3 + fe = 3fecl2
26、氯化亞鐵中通入氯氣:2fecl2 + cl2 = 2fecl3
27、
二氧化硅與氫氟酸反應: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單質與氫
氟酸反應:si + 4hf = sif4 + 2h2↑
28、二氧化硅與氧化鈣高溫反
應:sio2 + cao 高溫 casio3
29、二氧化硅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si
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0、往硅酸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
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31、硅酸鈉與鹽酸反應:n
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32、氯氣與金屬鐵反應:2fe +
3cl2 點燃 2fecl3
33、氯氣與金屬銅反應:cu + cl2 點燃 cucl2

34、氯氣與金屬鈉反應:2na + cl2 點燃 2nacl
35、氯氣與水反應:
cl2 + h2o = hcl + 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 2hcl +
o2↑
37、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38、氯氣與消石灰反應: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9、鹽酸與硝酸銀溶液反應:hcl + agno3 = agcl↓ + hno3

40、漂白粉長期置露在空氣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41、二氧化硫與水反應:so2 + h2o ≈ h2so3
42、氮氣與氧
氣在放電下反應:n2 + o2 放電 2no
43、一氧化氮與氧氣反應:2no
+ o2 = 2no2
44、二氧化氮與水反應:3no2 + h2o = 2hno3 + no
45
、二氧化硫與氧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2so2 + o2 催化劑 2so3
4
6、三氧化硫與水反應:so3 + h2o = h2so4
47、濃硫酸與銅反應:cu
+ 2h2so4(濃) △ cuso4 + 2h2o + so2↑
48、濃硫酸與木炭反應:c+ 2h2so4(濃) △ co2 ↑+ 2so2↑ + 2h2o
49、濃硝酸與銅反應:cu+ 4hno3(濃) = cu(no3)2 + 2h2o + 2no2↑
50、稀硝酸與銅反應:3cu + 8hno3(稀) △ 3cu(no3)2 + 4h2o + 2no↑
51、氨水受熱分解:nh3/*h2o △ nh3↑ + h2o
52、氨氣與氯化氫反 應:nh3 + hcl = nh4cl
53、氯化銨受熱分解:nh4cl △ nh3↑ + hcl
54、碳酸氫氨受熱分解:nh4hco3 △ nh3↑ + h2o↑ + co2↑
55、硝酸銨與氫氧化鈉反應:nh4no3 + naoh △ nh3↑ + nano3 + h2o
56、氨氣的實驗室製取:2nh4cl + ca(oh)2 △ cacl2 + 2h2o + 2nh3↑
57、氯氣與氫氣反應:cl2 + h2 點燃 2hcl
58、硫酸銨與氫氧化
鈉反應:(nh4)2so4 + 2naoh △ 2nh3↑ + na2so4 + 2h2o
59、so2 + cao = caso3
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
61、so2 + ca(oh)2 = caso3↓ + h2o
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
63、 so2 + 2h2s = 3s + 2h2o
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
65、si + 2f2 = sif4
66、si + 2naoh + h2o = nasi
o3 +2h2↑
67、硅單質的實驗室製法:粗硅的製取:sio2 + 2c 高溫
電爐 si + 2co
(石英沙)(焦碳)(粗硅)
粗硅轉變為純硅:si(粗) + 2cl2 △ sicl4
sicl4 + 2h2 高溫 si(純)+ 4hcl
非金屬單質(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
1, 氧化性:
f2 + h2 === 2hf
f2 +xe(過量)===xef2
2f2(過量)+xe===xef4
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屬)
2f2 +2h2o===4hf+o2
2f2 +2naoh===2naf+of2 +h2o
f2 +2nacl===2naf+cl2
f2 +2nabr===2naf+br2
f2+2nai ===2naf+i2
f2 +cl2 (等體積)===2clf
3f2 (過量)+cl2===2clf3
7f2(過量)+i2 ===2if7
cl2 +h2 ===2hcl
3cl2 +2p===2pcl3
cl2 +pcl3 ===pcl5
cl2 +2na===2nacl
3cl2 +2fe===2fecl3
cl2 +2fecl2 ===2fecl3
cl2+cu===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5cl2+i2+6h2o===2hio3+10hcl
cl2 +na2s===2nacl+s
cl2 +h2s===2hcl+s
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h2o2 ===2hcl+o2
2o2 +3fe===fe3o4
o2+k===ko2
s+h2===h2s
2s+c===cs2
s+fe===fes
s+2cu===cu2s
3s+2al===al2s3
s+zn===zns
n2+3h2===2nh3
n2+3mg===mg3n2
n2+3ca===ca3n2
n2+3ba===ba3n2
n2+6na===2na3n
n2+6k===2k3n
n2+6rb===2rb3n
p2+6h2===4ph3
p+3na===na3p
2p+3zn===zn3p2
2.還原性
s+o2===so2
s+o2===so2
s+6hno3(濃)===h2so4+6no2+2h2o
3s+4 hno3(稀)===3so2+4no+2h2o
n2+o2===2no
4p+5o2===p4o10(常寫成p2o5)
2p+3x2===2px3 (x表示f2,cl2,br2)
px3+x2===px5
p4+20hno3(濃)===4h3po4+20no2+4h2o
c+2f2===cf4
c+2cl2===ccl4
2c+o2(少量)===2co
c+o2(足量)===co2
c+co2===2co
c+h2o===co+h2(生成水煤氣)
2c+sio2===si+2co(製得粗硅)
si(粗)+2cl===sicl4
(sicl4+2h2===si(純)+4hcl)
si(粉)+o2===sio2
si+c===sic(金剛砂)
si+2naoh+h2o===na2sio3+2h2
3,(鹼中)歧化
cl2+h2o===hcl+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鹼或光照促進歧化)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cl2+6koh(熱,濃)===5kcl+kclo3+3h2o
3s+6naoh===2na2s+na2so3+3h2o
4p+3koh(濃)+3h2o===ph3+3kh2po2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3c+cao===cac2+co
3c+sio2===sic+2co
二,金屬單質(na,mg,al,fe)的還原性
2na+h2===2nah
4na+o2===2na2o
2na2o+o2===2na2o2
2na+o2===na2o2
2na+s===na2s(爆炸)
2na+2h2o===2naoh+h2
2na+2nh3===2nanh2+h2
4na+ticl4(熔融)===4nacl+ti
mg+cl2===mgcl2
mg+br2===mgbr2
2mg+o2===2mgo
mg+s===mgs
mg+2h2o===mg(oh)2+h2
2mg+ticl4(熔融)===ti+2mgcl2
mg+2rbcl===mgcl2+2rb
2mg+co2===2mgo+c
2mg+sio2===2mgo+si
mg+h2s===mgs+h2
mg+h2so4===mgso4+h2
2al+3cl2===2alcl3
4al+3o2===2al2o3(鈍化)
4al(hg)+3o2+2xh2o===2(al2o3.xh2o)+4hg
化學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化學鍵: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用表格表達的具體形式,它反映元素原子的內部結構和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的規律。元素周期表簡稱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很多種表達形式,目前最常用的是維爾納長式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7個周期,有16個族和4個區。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反映該元素的原子結構。周期表中同一橫列元素構成一個周期。同周期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等於該周期的序數。同一縱行(第Ⅷ族包括3個縱行)的元素稱「族」。族是原子內部外電子層構型的反映。例如外電子構型,IA族是ns1,IIIA族是ns2 np1,O族是ns2 np4, IIIB族是(n-1) d1·ns2等。元素周期表能形象地體現元素周期律。根據元素周期表可以推測各種元素的原子結構以及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的遞變規律。當年,門捷列夫根據元素周期表中未知元素的周圍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質,經過綜合推測,成功地預言未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現在科學家利用元素周期表,指導尋找製取半導體、催化劑、化學農葯、新型材料的元素及化合物。
現代化學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國科學家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 )首先整理,他將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依原子量大小並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就是元素周期表的雛形。利用周期表,門捷列夫成功的預測當時尚未發現的元素的特性(鎵、鈧、鍺)。1913年英國科學家莫色勒利用陰極射線撞擊金屬產生X射線,發現原子序越大,X射線的頻率就越高,因此他認為核的正電荷決定了元素的化學性質,並把元素依照核內正電荷(即質子數或原子序)排列,經過多年修訂後才成為當代的周期表。當然還有未知元素等待我們探索.
這張表揭示了物質世界的秘密,把一些看來似乎互不相關的元素統一起來,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自然體系。
[編輯本段]元素周期表的記憶
先背熟元素周期表,然後就會慢慢找出各族元素的規律,以後見到沒有學過的元素,只要是同一族的都會知道有什麼特點,有什麼化學性質,那就不是可以舉一反三了。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遞變性規律
1 原子半徑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氣體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的遞增而減小;
(2)同一族的元素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
2 元素化合價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從左到右,元素最高正價由鹼金屬+1遞增到+7,非金屬元素負價由碳族-4遞增到-1(氟無正價,氧無+6價,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價、負價均相同
(3) 所有單質都顯零價
3 單質的熔點
(1)同一周期元素隨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組成的金屬單質的熔點遞增,非金屬單質的熔點遞減;
(2)同一族元素從上到下,元素組成的金屬單質的熔點遞減,非金屬單質的熔點遞增
4 元素的金屬性與非金屬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電子層數相同。因此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電子,從左到右金屬性遞減,非金屬性遞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因此隨著電子層數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電子,從上到下金屬性遞增,非金屬性遞減。
5 最高價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鹼性
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鹼性越強;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強。
6 非金屬氣態氫化物
元素非金屬性越強,氣態氫化物越穩定。同周期非金屬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氣態氫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強;同主族非金屬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氣態氫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
7 單質的氧化性、還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其單質的還原性越強,其氧化物的陽離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單質的氧化性越強,其簡單陰離子的還原性越弱。
[編輯本段]推斷元素位置的規律
判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應牢記的規律:
(1)元素周期數等於核外電子層數;
(2)主族元素的序數等於最外層電子數。
陰陽離子的半徑大小辨別規律
由於陰離子是電子最外層得到了電子 而陽離子是失去了電子
所以, 總的說來
(1) 陽離子半徑<原子半徑
(2) 陰離子半徑>原子半徑
(3) 陰離子半徑>陽離子半徑
(4)或者一句話總結,對於具有相同核外電子排布的離子,原子序數越大,其離子半徑越小。
以上不適合用於稀有氣體!
化學鍵(chemical bond)是指分子或晶體內相鄰原子(或離子)間強烈的相互作用。
例如,在水分子H2O中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通過化學鍵結合成水分子 。化學鍵有3種極限類型 ,即離子鍵、共價鍵和金屬鍵。離子鍵是由異性電荷產生的吸引作用,例如氯和鈉以離子鍵結合成NaCl。共價鍵是兩個或幾個原子通過共用電子對產生的吸引作用,典型的共價鍵是兩個原子借吸引一對成鍵電子而形成的。例如,兩個氫核同時吸引一對電子,形成穩定的氫分子。金屬鍵則是使金屬原子結合在一起的相互作用,可以看成是高度離域的共價鍵。定位於兩個原子之間的化學鍵稱為定域鍵。由多個原子共有電子形成的多中心鍵稱為離域鍵。除此以外,還有過渡類型的化學鍵:由於粒子對電子吸引力大小的不同,使鍵電子偏向一方的共價鍵稱為極性鍵,由一方提供成鍵電子的化學鍵稱為配位鍵。極性鍵的兩端極限是離子鍵和非極性鍵,離域鍵的兩端極限是定域鍵和金屬鍵。
1、離子鍵[1]是右正負離子之間通過靜電引力吸引而形成的,正負離子為球形或者近似球形,電荷球形對稱分布,那麼離子鍵就可以在各個方向上發生靜電作用,因此是沒有方向性的。
2、一個離子可以同時與多個帶相反電荷的離子互相吸引成鍵,雖然在離子晶體中,一個離子只能與幾個帶相反電荷的離子直接作用(如NaCl中Na+可以與6個Cl-直接作用),但是這是由於空間因素造成的。在距離較遠的地方,同樣有比較弱的作用存在,因此是沒有飽和性的。
化學鍵的概念是在總結長期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起來的,用來概括觀察到的大量化學事實,特別是用來說明原子為何以一定的比例結合成具有確定幾何形狀的、相對穩定和相對獨立的、性質與其組成原子完全不同的分子。開始時,人們在相互結合的兩個原子之間畫一根短線作為化學鍵的符號 ;電子發現以後 ,1916年G.N.路易斯提出通過填滿電子穩定殼層形成離子和離子鍵或者通過兩個原子共有一對電子形成共價鍵的概念,建立化學鍵的電子理論。
量子理論建立以後,1927年 W.H.海特勒和F.W.倫敦通過氫分子的量子力學處理,說明了氫分子穩定存在的原因 ,原則上闡明了化學鍵的本質。通過以後許多人 ,物別是L.C.鮑林和R.S.馬利肯的工作,化學鍵的理論解釋已日趨完善。
1、共價鍵的形成是成鍵電子的原子軌道發生重疊,並且要使共價鍵穩定,必須重疊部分最大。由於除了s軌道之外,其他軌道都有一定伸展方向,因此成鍵時除了s-s的σ鍵(如H2)在任何方向都能最大重疊外,其他軌道所成的鍵都只有沿著一定方向才能達到最大重疊。
2、舊理論:共價鍵形成的條件是原子中必須有成單電子,自旋方向必須相反,由於一個原子的一個成單電子只能與另一個成單電子配對,因此共價鍵有飽和性。如原子與Cl原子形成HCl分子後,不能再與另外一個Cl形成HCl2了。
3、新理論:共價鍵形成時,成鍵電子所在的原子軌道發生重疊並分裂,成鍵電子填入能量較低的軌道即成鍵軌道。如果還有其他的原子參與成鍵的話,其所提供的電子將會填入能量較高的反鍵軌道,形成的分子也將不穩定。 像HCL這樣的共用電子對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價化合物
2。化學能與熱能 化學能與電能 反應速率及限度:
用眼睛不能直接觀察到反應中的熱量變化,那麼,你將採取哪些簡單易行的辦法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經常表現為熱量的變化,有的放熱,有的吸熱。 1、中和反應都是放熱反應。
2、三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雖然不同,反應物也不同,但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氫離
子與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水的反應,屬於中和反應。由於三個反應中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的量都相等,生成水的量也相等,所以放出的熱量也相等。
3、中和熱:酸與鹼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水所釋放的熱量稱為中和熱。
4、要精確地測定反應中的能量變化,一是要注重「量的問題」,二是要最大限度地
減小實驗誤差。 化學反應的本質是反應物中化學鍵的斷裂和生成物中化學鍵的形成。化學鍵是物質內部微粒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斷開反應物中的化學鍵需要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學鍵要放出能量。氫氣和氯氣反應的本質是在一定的條件下,氫氣分子和氯氣分子中的H-H鍵和Cl-Cl鍵斷開,氫原子和氯原子通過形成H-Cl鍵而結合成HCl分子。1molH2中含有1molH-H鍵,1mol Cl2中含有1mol Cl-Cl鍵,在25℃和101kPa的條件下,斷開1molH-H鍵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斷開1mol Cl-Cl鍵要吸收242 kJ的能量,而形成1molHCl分子中的H-Cl鍵會放出431 kJ的能量。這樣,由於破壞舊鍵吸收的能量少於形成新鍵放出的能量,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多餘的能量就會以熱量的形式釋放出來。
[歸納小結]
1、 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
2、 能量是守恆的。

『柒』 高中化學知識有哪些

我學的是蘇教版的,我不清楚你是那個版本的……
1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選修有)
2電解質溶液(選修有)
3化學反應類型(初中知識)
4化學計算(不知道算不算有)
5化學實驗(不知道算不算有)
6化學用語和化學計量(不知道算不算有)
7溶液和膠體(必修)
8物質的分類(初中知識)
9物質結構與元素周期律(選修有)
(圖看不清楚……)

『捌』 高中化學現行教材有哪兩個必修模塊哪6個選修模塊

人教版是必修一、必修二;化學與技術、化學與社會、化學反應原理、有機化學基礎、物質結構與性質、實驗化學。

高中化學是化學領域中較獨立的一個研究體系,研究主體人員包括我國境內的高中生和高中教師。

簡介:

高中化學是為適應高中教學減輕學生負擔而迴避某些較復雜而又往往本質有力的理論或事實而改造出的化學體系。

它與實際上的化學領域常常有著不小的出入,可能存在某些事實上並不存在的物質(如氫化銨),但在高中階段的測試題中統一以其為准。有著極大的支持人員(包括大部分高中生和大部分高中教師)和極大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蘇教版高中化學學哪些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