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質量與密度是什麼
你好!小朋友:
第一:我們普通把「物體」叫做「東西」,那麼這個「東西」有多「重」呢
, 這個「重」就是「重量」即「質量」的意思,就是有「多少東西」,
如幾斤幾兩。(物體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又由「分子」組成)。等
你學化學後就知道了。
第二:為了表示同樣大小體積(即有多大)的物體誰重誰輕,人們把物質單位
體積(如立方 厘米)所具有的質量稱為該物質的「密度」。由此可知,
在物體大小相同的情況下,誰的「密度」大,誰就「重」。「密度」是
一個很重要、很有用的物理常數,應該記住它。
你很用功,非常好,知識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學到。
⑵ 質量濃度和密度有什麼不同嗎
濃度的比較對象不同,為溶質和溶液,濃度的定義是(注意:限制詞)溶質的質量(或物質的量)和溶液的體積的比值;其單位有三種,物質的量濃度(mol/L)質量濃度(g/L),和百分濃度:如試驗場由濃硫酸的濃度為98%,其物質的量濃度(18.4mol/L),是化學范疇。
密度的定義是同一物體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是物質的物理特性,屬物理學范疇。比如水的密度是10^3kg/m^3=10^3g/L
歡迎繼續追問。
⑶ 化學中的質量分數與密度有什麼區別
質量分數是某物質的質量除以整個混合物的質量,密度是質量除以體積。
⑷ 化學中相對分子質量和密度有什麼關系分氣體和固液體討論。 例子 水的密度和他的相對分子質量之間
首先,混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M=m/n 與質量和物質的量有關,1)當反應前後氣體質量不發生變化時,只要其計量數不等,M不變則達到平衡;2)有固體液體參加反應時,氣體質量發生變化,若反應前後氣體計量數不變,M為定值時達到平衡;(特殊:若都變了,則看m/n的比值是否變化,若變則能判斷,否則不能,此情況一般不考慮)
氣體密度ρ=m/v ,只要比值發生變化,則能判斷,一般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反應前後都是氣體,若是恆容,則不能判斷;若是恆壓,計量數相等則不能判斷;計量數不相等則能判斷。2)反應前後有固體液體時,若是恆容,則能判斷;若是恆壓,計量數相等則能判斷。對於恆壓時計量數不相等這種情況一般不考慮,若要考慮則要看ρ=m/v是否發生變化了。
追問
請問,反應前後的氣體總的質量是不是不變,依據質量守恆定律?
回答
氣體總質量是否變化不一定,要看有無固體液體參加反應,若無則不變;反應前後總質量遵循質量守恆定律
追問
如果有固液參加反應,並且氣體的計量數是減小的,那氣體的總質量是減小的?
回答
舉個例子來看看,這樣好說點
追問
比如說2A氣+B液=2C氣+D液,還有「有固體液體參加反應時,氣體質量發生變化,若反應前後氣體計量數...展開>
回答
1)此時看M(B)與M(C)的摩爾質量大小,若M(B)<M(C),則氣體質量增加
2)有固液參...展開>
⑸ 質量與密度的關系
密度ρ是一種物質的性質,質量m是一塊物體的性質 假設A和B兩塊物體體積相同,但測得A的質量比B重,則說明A的密度比B大。 密度大就是說該種物質比較「密實」,只要一小塊就有很大質量
⑹ 物質的量、密度、質量分數三者關系公式
C=1000*P(密度)*w(質量分數)/M(該物質的摩爾質量)。
物質的量濃度:單位體積溶液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叫做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
換算公式及推導公式:
1、把單位體積設為1L=1000ml(換算單位是因為和密度單位統一)
2、物質的量濃度的基本公式是c=n/V,在這里的n表示的是溶質的物質的量,V表示溶液的體積
那麼根據n(溶質的物質的量)=m/M,且m(溶質的質量)=ρv
3、溶質的質量=溶液的體積×溶質的百分比, 所以可以得到,m(溶質的質量)=ρv=ρ×1000ml×w
4、把這個帶進去n(溶質的物質的量)=m/M,得到n=ρ×1000ml×w/M
5、最後帶進去c=n/V,得到c=ρ×1000ml×w/M×1L。
(6)化學質量與密度怎麼理解擴展閱讀:
注意
1、物質的量濃度公式中的體積是指溶液的體積,而不是溶劑的體積。
2、在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中取出任意體積的溶液,其濃度不變,但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或質量因體積的不同而不同。
3、溶質可以是單質、化合物,也可以是離子或其他特定組合。如 C(Cl2)=0.1mol/L C(NaCl)=0.2mol/L C(Fe)
4、溶質的量是用物質的量來表示的,不能用物質的質量來表示。例如:配製1mol/L的氯化鈉溶液時,氯化鈉的相對分子量為23+35.5=58.5,故稱取58.5g氯化鈉,加水溶解,定容至1000ml即可獲得1mol/L的氯化鈉溶液
5、帶結晶水的物質作溶質時,溶質是結晶水合物中除去結晶水剩下的部分。
⑺ 質量和密度有什麼不同
濃度的比較對象不同,為溶質和溶液,濃度的定義是(注意:限制詞)溶質的質量(或物質的量)和溶液的體積的比值;其單位有三種,物質的量濃度(mol/l)質量濃度(g/l),和百分濃度:如試驗場由濃硫酸的濃度為98%,其物質的量濃度(18.4mol/l),是化學范疇。
密度的定義是同一物體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是物質的物理特性,屬物理學范疇。比如水的密度是10^3kg/m^3=10^3g/l
歡迎繼續追問。
⑻ 化學上什麼叫密度
密度是指單位體積內所含物質的質量。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
二氧化碳密度比氧氣大.
相對分子質量二氧化碳是44,空氣是29,氧氣是32.也可以這么看:
在標准狀況下,1mol的上三種物質的體積都是22.4L.它們的質量依次為44克,29克,32克.
你可以用密度=質量/體積來計算下.就可以了.總結起來,可以這么說在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不同物質的密度之比等於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的比.這個很顯然易見.
⑼ 化學中物質相對原子質量與密度的關系
根據「密度=相對原子質量/原子體積」,可知相對原子質量的增大使密度增加,而電子層的增加又使原子體積增大使得密度減小。即單質的密度由相對原子質量和原子體積兩個因素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