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薄荷的化學成分可以在哪個文獻里找

薄荷的化學成分可以在哪個文獻里找

發布時間:2022-08-08 22:44:09

『壹』 薄荷的主要化學成分

新鮮葉含揮發油0.8~1%,干莖葉含1.3~2%。油中主成分為薄荷醇,含量約77~78%、其次為薄荷酮含量為8~12%、還含乙酸薄荷脂、莰烯、 檸檬烯、 異薄荷酮、 蒎烯、薄荷烯酮(、 樹脂及少量鞣質、迷迭香酸。

『貳』 薄荷的成分

薄荷-種類-化學成分-香草植物科屬 薄荷學名:Menthaspecies,別名:又稱蘇薄荷、水薄荷、魚香草、人丹草、蕃荷菜等。屬於為唇形科(Labiatae),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薄荷屬(Mentha)的地上部分,是一種有特種經濟價值的芳香作物。廣泛分布於北半球溫帶地區

『叄』 關於薄荷的所有信息

薄荷別名野薄荷、夜息香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30-60厘米,下部數節具纖細的須根及水平匍匐根狀莖,銳四菱形,具四槽,上部被倒向微柔毛,下部僅沿菱上被柔毛,多分枝。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3-5(7)cm,寬0.8-3cm,先端銳尖,側脈約5-6對。輪傘花序腋生,輪廓球形,花冠淡紫色。花期7-9月,果期10月。

具體如下:

1、簡介

薄荷屬(學名:Mentha),為唇形科的一屬,包含25個種,其中胡椒薄荷(Peppermint)及綠薄荷(Spearmint)為最常用的品種,而植物的不同來源使薄荷有六百多種品名。最早期於歐洲地中海地區及西亞洲一帶盛產。現時主要產地為美國、西班牙、義大利、法國、英國、巴爾干半島等,亞洲也有一些地方種植,而中國大部分地方如江蘇、浙江、江西等都有出產。

『肆』 薄荷的化學成份

新鮮葉含揮發油0.8~1%,干莖葉含1.3~2%。油中主成分為薄荷醇( Menthol),含量約77~78%,其次為薄荷酮(Menthone),含量為8~12%,還含乙酸薄荷脂(Menthyl acetate) 、莰烯(Camphene)、 檸檬烯(Limonene)、 異薄荷酮(Isomenthone)、 蒎烯(Pinene) 薄荷烯酮(Menthenone)、 樹脂及少量鞣質、迷迭香酸(Rosmarinicacid)。

『伍』 薄荷的歷史及文化

冥王哈迪斯(Hades)愛上了美麗的精靈曼茜(Menthe),引起了冥王的妻子佩瑟芬妮(Persephone)的嫉妒。為了使冥王忘記曼茜,佩瑟芬妮將她變成了一株不起眼的小草,長在路邊任人踩踏。

可是內心堅強善良的曼茜變成小草後,她身上卻擁有了一股令人舒服的清涼迷人的芬芳,越是被摧折踩踏就越濃烈。雖然變成了小草,她卻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人們把這種草叫薄荷 (Mentha)。

薄荷是一種充滿希望的植物,人生難免有許多錯過的人或者事物,能再次相遇、相親和相愛的機會幾乎沒有,但越是沒有就越是想念。

薄荷雖然是一種平淡的花,但它的味道沁人心脾,清爽從每一個毛孔滲進肌膚,身體里每一個細胞都通透了,那是一種很幸福的感覺,會讓那些曾經失去過的人得到一絲安慰,所以薄荷的花語是「願與你再次相逢」和「再愛我一次」。此外,它還有一種花語是「有德之人」。

(5)薄荷的化學成分可以在哪個文獻里找擴展閱讀:

薄荷品種超逾500個,當中最為人所知的有黑胡椒薄荷和綠薄荷,其餘的還有蘋果薄荷、橘子薄荷、香水薄荷等,大多是以它獨有的香氣而命名。

【花語】:有德之人。

【贈花禮儀】:把幾種薄荷花苗分別種在幾個陶瓷花盆中,放入木箱贈人。如果能在每盆花旁邊插一個標簽註明薄荷的品種,效果會更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薄荷

『陸』 中國古代有薄荷嗎都有什麼種類其功效是什麼

中國古代有薄荷,有葯用和食用的品種。

薄荷味辛,性涼;歸肺、肝經;清香升散;
具有疏風散熱,清頭目,利咽喉,透疹,解郁的功效;
主治風熱表症,頭痛眩暈,目赤腫痛,咽痛聲啞,鼻淵,牙痛,麻疹不透,隱疹瘙癢,肝鬱脅痛脘脹,瘰癧結核。
薄荷做法指導:
1. 薄荷煎湯代茶飲用,切忌久煮。
2. 外感風熱,邪在衛分,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少汗,頭痛者,可與金銀花、連翹、荊芥或桑葉、菊花、桔梗等配伍,共奏辛涼解表之效。
3. 風熱頭痛眩暈,心胸煩悶者,可與菊花、白芷、石膏、川芎等配伍,以散風熱而清頭目。
4. 風熱郁閉,表裡俱熱,麻疹透發不暢者,可與石膏、蟬蛻、連翹等配伍,以疏風清熱透疹。
5. 凡肝氣郁結,兩脅脹痛,胃脘不舒,或乳房脹痛,月經不調者,可與柴胡、當歸、白芍等配伍。
6. 薄荷有透發作用,能助麻疹透發,可配合荊芥、牛蒡子、蟬衣等同用。
烹調用途:為烹飪原料及調料。傳統上用以調制羊肉,亦可用作增香調料,如薄荷湯、薄荷粥等。又留香薄荷則作糖果、糕點、飲料的調味品。

『柒』 水薄荷的化學成分

鮮葉含油1%~1.46%,油中主成分為左旋薄荷醇(menthol),還含左旋薄荷酮(menthone),異薄荷酮(iso-menthone),胡薄荷酮(pulcgone),乙酸癸酯(decyl acetate),乙酸薄荷酯(menthyl acetate),苯甲酸甲酯(methylbenzoate),α-及β-蒎烯(pinene),β-側柏烯(β-thujene),3一戊醇(3一pentol),2一己醇(2-hexanol),3一辛醇(3-octanol),月桂烯(myrcene),檸檬烯(lim-onene),桉葉素(cineole),α一松油醇(α-terpineol)等[1]。還含黃酮類成分:異瑞福靈(isoraifolin),木犀草素一7一葡萄糖苷(luteolin--glucoside),薄荷異黃酮苷(menthoside);有機酸成分: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2],多種氨基酸[3]。葉中還分得具抗炎作用的以二羥基一1,2一二氫萘二羧酸為母核的多種成分[4.5]以及右旋的8-乙酸氧基蒔蘿艾菊酮(8-acetoxycar-votanacetone)[6]。
注釋文獻:[1]輕工業部香料工業科學研究所.香料與香精,1981,(2):1
[2]Pulotova T P.C A,1974,80:130498f
[3]Arora S K,el al.C A,1969,70:112410k
[4]Matano Y,et al.C A,1993,118:198179m
[5]Matano Y,et al.C A,1993,118:240926e
[6]劉國聲.葯學通報,1983,18(10):620 葯理
[7]戴雲華,等.雲南中醫學院學報,1887,10(1):39
[8]橫田正實.國外醫學·中醫中葯分冊。199O,12(2):83
[9]Forster H B,et al.Planta Med,1980,40(4):309
[10]王浴生.中葯葯理與應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1244
[11]山原條二,等.生葯學雜志(日),1985,39(1):93

『捌』 薄荷油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來源】本品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新鮮莖和葉經水蒸氣蒸餾,再冷凍,部分脫腦加工得到的揮發油。

【性狀】本品為無色或淡黃色的澄清液體。有特殊清涼香氣,味初辛、後涼。存放日久,色漸變深。本品與乙醇、氯仿或乙醇能任意混合。

【葯材】為無色至淡黃色或綠黃色的油狀液體,具有純馥的薄荷香氣,帶辛辣而清涼,有強烈的竄透性。在溫度較低時有大量的無色晶體析出。存放日久則色漸變深,質漸變粘。易溶於水,與醇、醚、氧仿等均能任意混合。比重(25℃)0.899~0.909。

【化學成分】油中主成分為左旋薄荷醇(menthol),含量62.3%-87.2%,還含左旋薄荷酮(menthone)異薄荷酮(isomenthone),胡薄荷酮(pulegone),乙酸癸酯(decyl acetate),乙酸薄荷酯(menthyl acetate)苯甲酸甲酯(methylbenzoate),α-及β-蒎烯(pinene),β-側柏烯(β-thu-jene),3-戊醇(3-pentol),2-已醇(2-hexanol),3-辛醇(3-octanol),右旋月桂烯(myrcene),檸檬烯(limonene)及桉葉素(cineole),α-松油醇(α-terpineol)等[1]。又含黃酮類成分:異瑞福靈(iso-raifol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薄荷異黃酮甙(methoside);有機酸成分:迷迭香酸(lusmarin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2];氯基酸成分: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絲氨酸(alanine),天冬醯胺(asparagine),纈氨酸(valine),亮氨酸(leuine)和異亮氨酸(iso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蛋氨酸(methionine)賴氨酸(lysine)[3]。最近,又從葉中分階段得具抗炎作用的以二羥基-1,2-二氫萘二羥酸為母核的多種成分:①1-(3,4-二羥基苯基)-6,7-二羥基-1,2-二氫萘-2,3二羥酸[1-(3,4-dihydroxyphenyl)-6,7-dihydroxy-1,2-dihy-dronaphthalene-2,3-dicarboxylic acid],②1-(3,4-二羥基苯基-1,2-二氫萘-2-羥酸{1-(3,4-dihydroxyphenyl)-3-[2-(3,4-dihydrox-yphenyl)-1-carboxy]ethoxycarbonyl-6,7-dihydroxy-1,2-dihydron-aphthalene-2-carboxylic acid}[4],③7,8-二羥基-2-(3,4-二羥基苯基)-1,2-二氫萘-1,3-二羥酸[7,8-dihydroxy-2-(3,4-dihydrox-yphenyl)-1,2-dihydronaphthalene-1,3-dicarboxylic acid],④1-[2-3,4-二羥基苯基)-1-羥基]乙氧基羰基-2-(3,4-二羥基苯基)-7,8-二羥基-1,2-二氫萘-3-羥酸{1-[2-(3,4-dihydroxyphenyl)-1-car-boxy]ethoxycarbonyl-2-(3,4-dihydroxyphenyl)-7,8-dihydroxy-1,2-dihydronaphthalene-3-carboxylic acid}-7,8-dihydroxy-1,2-dihydronaphthalene-3-carboxylic acid},⑤3-[2-(3,4-二羥基苯基)-1-羥基]乙氧基羥基-2-(3,4-二羥基苯基)-7,8-二羥基-1,2-二氫萘-1-羥酸{3-[2-(3,4-dihydroxyphenyl)-1-carboxy]ethoxy-carbonyl-2-(3,4-dihydroxyphenyl)-7,8-dihydroxy-1,2-dihydron-aphthalene-1-carboxylic acid},⑥1,3-雙[2-(3,4-二羥基苯基)-1-羥基]乙氧基羰基-2-(3,4-二羥基苯基)-7,8-二羥基-1,2-二氫萘{1,3-bis-[2-(3,4-dihydroxyphenyl)-1-carboxy]ethoxycarbonyl-2-(3,4-dihydroxyphenyl)-7,8-dihydroxy-1,2-dihydronaphthalene},⑦1-[2-(3,4-二羥基苯基)-1-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2-(3,4-二羥基苯基)-3-[2-(3,4-二羥基苯基)-1-羥基]乙氧基羰基-7,8-二羥基-1,2-二氫萘{1-[2-(dihydroxyphenyl)-1-methoxycar-bonyl]ethoxycarbonyl-2-(3,4-dihydroxypheny)-3-[2-(3,4-dihy-droxyphenyl)-1-carboxy]ethoxycarbonyl-7,8-dihydroxy-1,2-dihy-dronaphthalene},⑧1-[2-(3,4-二羥基苯基)-1-羥基]乙氧基羰基-2-(3,4-二羥基苯基)-3-[2-(3,4-二羥基苯基)-1-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7,8-二羥基-1,2-二氫萘{1-[2[(3,4-dihydroxyphenyl)-1-carboxy]ethoxycarbonyl-2-(3,4-dihydroxyphenyl)-3-[2-(3,4-di-hydroxyphenyl)-1-methoxycarbonyl]ethoxycarbonyl-7,8dihydro-xy-1,2-dihydronaphthalene},⑨1,3-雙[2-(3,4-二羥苯基)-7,8-二羥基-1,2-二氫萘{1,3-bis-2-(3,4-dihydroxyphenyl)-1-methoxycarbonyl]ethoxy carbonyl-2-(3,4-dihydroxyphenyl)-7,8-dihydroxy-1,2-di-hydronaphthalene}[5],右旋的8-,醯氧基蒔蘿艾菊酮(8-acetoxy-carvotanacetone)

『玖』 我以前很喜歡吃薄荷 特別是綠箭的薄荷糖 像葯丸的那個.可以吃下肚子的那個 一天吃三四盒.11年到1

其實你應該去問醫生。薄荷主要葯用成分是揮發油, 油中主要成分為左旋薄荷醇,含量62.3%~87.2%,還含左旋薄荷酮含量8%~12%、異薄荷酮、胡薄荷酮、乙酸癸酯、乙酸薄荷酯、苯甲酸甲酯、α-及β-蒎烯、β-側柏烯、3-戊醇、2-己醇、3-辛醇、右旋月桂醇、檸檬烯及桉葉素、α-松油醇、薄荷烯酮、新薄荷酮、沉香醇、順式羅勒烯類、反式羅勒烯類、順式異胡薄荷酮、反式異胡薄荷酮、1,8-胺樹惱等(其實我們討論的問題完全不需要在意這些東西確切的構型)。目前研究較多的為薄荷醇。
薄荷醇又名薄荷腦,化學名為5-甲基-2-異丙基-環己醇,是一種存在於薄荷和歐薄荷精油中的飽和環萜醇。這是一個十碳化合物,分子量非常小。其毒性體現在神經毒性、遺傳毒性等多方面,如需詳細資料請自行搜索參考文獻。
薄荷非揮發性的成分以黃酮類、氨基酸類、有機酸類、以二羥基-1,2-二氫萘二羧酸為母核的多種成分等。但尚未見有毒性報道。需要進一步研究。
首先薄荷中導致低血壓的成分應該是小分子化合物,不具有抗原性,也即不會引起特異性免疫反應,因此不存在針對這些物質的抗體。其次,醫學上的毒理作用是建立在一定劑量的基礎上的。只要體液內有毒物質的濃度沒有達到顯示毒性的標准值,是不會出現中毒症狀的。人體可以分解有毒的小分子有機物,分解與攝入的過程相互拮抗,共同將毒性物質維持在較低的濃度,細胞即不會受到傷害。因此,只要不一次大量攝入,長期有規律地攝入毒性物質,細胞中對應解毒的基因表達量會增大,從而使分解過程加快,至少在當下不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關於動物咬傷,按照衛生部門的要求,必須注射相應的疫苗,隱瞞不報的,如果發病,應該不由醫保負責。其實被感染的概率並不很高,不是說不打針就一定感染,只是會有感染的可能性。國家為了確保傷者不被感染,遂有此規定。不打針而且不感染是正常的。動物唾液如果真的帶有病原體,單靠初次免疫那點抗體和T細胞肯定是不夠的,如果不打針,發病是必然的;不發病的原因只是那隻貓本身不攜帶病原體,你本來就沒被感染。另外,樓上那個十年潛伏期不靠譜,基本上,該發病的幾個星期就已經沒救了(狂犬病毒侵入外周神經系統後,將會沒有任何阻攔地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免疫機制對其無效)。不過下次你未必有這么幸運,請珍惜生命。
參考文獻:基於功效和毒性的薄荷化學成分研究進展
何希望1李曉宇2,3孫蓉2*(1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山東濟南250014;2山東省中醫葯研究院,山東濟南250014;3
山東中醫葯大學,山東濟南250355)

『拾』 薄荷是什麼

薄荷又名蘇薄荷,為常用中葯,其提取劑薄荷醇為清涼油的主要成分。民間也有用薄荷葉外敷或煮成糊狀外用治療某些疾病。中毒常因過量服用所致。
毒性:薄荷含揮發油1~3%,油中含薄荷醇(薄荷腦)80%左右,其次為薄荷酮、異薄荷醇、蒎烯等。對消化道有刺激作用,對延髓中樞及心臟有抑製作用。服薄荷腦20毫升可致嚴重中毒。
中毒表現:多在進食後10餘分鍾至數小時發病。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頭昏、手足麻木、步態不穩、昏睡、昏迷等。部分患者可出現喉頭痙攣、呼吸慢、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血壓下降等。可發生過敏性皮膚改變。
緊急處理:立即手法或葯物催吐,催吐後給患者口服活性炭50克。中毒後24小時內禁食牛奶及油膩食物。出現中毒症狀者要盡快到醫院就診。
中毒預防:避免小兒採食薄荷。不要聽信偏方,大量食用薄荷。治療要在中醫大夫的指導下進行。

閱讀全文

與薄荷的化學成分可以在哪個文獻里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