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W在化學中是什麼意思
大寫字母W是鎢的元素符號,表示鎢元素,一個鎢原子;也是化學式,表示單質鎢.
希臘字母ω表示質量分數.
② 化學計算公式有哪些
初中化學 常用計算公式
一. 常用計算公式:
(1)相對原子質量= 某元素一個原子的質量 / 一個碳原子質量的1/12
(2)設某化合物化學式為AmBn
①它的相對分子質量=A的相對原子質量×m+B的相對原子質量×n
②A元素與B元素的質量比=A的相對原子質量×m:B的相對原子質量×n
③A元素的質量分數ω=A的相對原子質量×m /AmBn的相對分子質量
(3)混合物中含某物質的質量分數(純度)=純物質的質量/混合物的總質量 × 100%
(4)標准狀況下氣體密度(g/L)=氣體質量(g)/氣體體積(L)
(5)純度=純物質的質量/混合物的總質量 × 100% =
純物質的質量/(純物質的質量+雜質的質量) × 100%=
1- 雜質的質量分數
(6)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 × 100% =溶質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 × 100%
(7)溶液的稀釋與濃縮
M濃 × a%濃=M稀 × b%稀=(M濃+增加的溶劑質量) × b%稀
(8)相對溶質不同質量分數的兩種溶液混合
M濃 × a%濃+M稀 × b%稀=(M濃+M稀) × c%
(9)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溶液的質量×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溶液的體積×溶液的密度
化學計算中的重要公式
1.溶解度S:固體~S=100m(質)/m(劑),氣體~S=V(質)/V(劑);
2.飽和溶液的質量百分比濃度A%:A%=S/(100+S)×100%
3.質量分數A%:A%=m(質)/m(液)×100%
4.物質的量n:n=m/M=N/NA=V(L)/22.4(STP)
5.原子的絕對質量m:m=M/NA
6.平均摩爾質量M平:M平=(m1+m2+…)/(n1+n2+…)
7.物質的量濃度c:c=n/V=1000rA%/M=c1V1/V
8.25℃,Kw=[H+][OH-]=1.0×10-14,pH=-lg[H+],pOH=-lg[OH-]
9.PV=nRT=mRT/M,PM=mRT/V=rRT,PVNA=NRT,22.4P=RT
10.M(g)=22.4r(STP);
11.純度:純度=純凈物的質量/混合物的質量×100%
12.產率:產率=實際產量/理論產量×100%
13.電離度a:a=已電離分子數/原分子總數×100%
14.轉化率:轉化率=已反應的物質的量/起始時的物質的量×100%
15.a價金屬與酸反應通式:2M+2aH+¾®2Ma++aH2~m(M)/2M=m(H2)/2a
m(M)/m(H2)=M/a(產生1 g H2所需要金屬的質
③ 化學ω是什麼意思
ω是溶質質量分數
④ ω是什麼意思
ω一個符號,在各個方面有不同的意思:既是希臘字母,在數理化都有各種不同的意義,在數學中表示首個不可數的序數、物理中表示歐姆、化學中表示質量分數。
在數學中,首個不可數序數,傳統記之為ω1(或有時為Ω),是一個最小的序數,而其於被考慮為集合時為不可數。它是所有可數序數的最小上界。ω1 的所有元素,皆為可數序數,縱使他們的數目共有不可數多個。
(4)化學ω等於多少擴展閱讀:
集合ω1的勢,是第一個不可數基數——ℵ1阿列夫數1號。是故ω1乃是ℵ1的起始序數。而且,在大部分的構造中,ω1與 ℵ1是同一個集合(見馮·諾伊曼基數指派)。推而廣之,若α為任意序數,我們定義ωα為基數ℵα的起始序數。
ω1的存在性,可以在沒有選擇公理的情況下被證明(見Hartogs number)。
⑤ 化學有什麼公式
常用化學計算公式
1、物質的量n與微粒個數N、質量m、氣體體積V、物質的量濃度C、反應熱∆H的關系:
n = N/NA = m/M = V/Vm = CV = ∆H/∆H1 (∆H1是指1mol物質放出的熱量)
2、克拉珀瓏方程又稱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
PV = nRT
3、溶解度S與溶質質量分數ω的關系:
ω = S/(100+S) * 100%
4、物質的量濃度C與溶質質量分數ω的關系:
C= 1000*d*ω/M
5、有關氣體摩爾質量的計算:
M = m/M = ρVm = DM2 = m0NA= M1ω1 + M2ω2 + M3ω3 ....
( D指相對密度; m0指一個分子的質量;ω指n% V%)
6、溶液稀釋定律:
m1ω1 = m2ω2 C1V1 = C2V2
7、密度和相對密度:
ρ = m / V D = ρ1/ρ2 = (M1/M2)
8、 化學反應速率:
ν = ∆C / ∆t = ∆n /(V.∆t)
9、化學平衡計算:
可逆反應: a A + b B <=> c C + d D
起始量(mol) a b c d
變化量(mol) mx nx px qx
平衡量(mol) a-mx b-nx c+px d+qx
10、水的離子積:
Kw = C(H+)•C(OH-) =(常溫250C時)10-14
註:任何水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和OH-都相等。
11、溶液的PH:
C(H+)=10-pH 常溫下 PH + POH = 14
12、溶度積Ksp :
以MmAn(s) mMn+(aq) + nAm-(aq)為例
Ksp=[c(Mn+)]m•[c(Am-)] n
如AgCl(s) Ag+(aq) + Cl-(aq),Ksp=c(Ag+)•c(Cl-)。
13、化學平衡常數
對於一般的可逆反應mA(g) + nB(g) pC( g)+qD (g)
K = {[C(C)]p [C(D)]q }/{[C(A)]m [C(B)]n }
祝你學習進步!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⑥ 化學中ω表示什麼,要怎麼求
化學中ω表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即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通常用百分數來表示。溶質質量分數公式:
注意事項:
①溶質的質量分數只表示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並不代表具體的溶液質量和溶質質量。
②溶質的質量分數一般用百分數表示。
③溶質的質量分數計算式中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的單位必須統一。
④計算式中溶質質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質的質量,沒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質質量不能計算在內。
⑦ 化學式的ω怎麼算
某種硝酸銨樣品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7%,已知此樣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銨,碳酸銨,碳酸氫銨,尿素中的一種.試通過計算說明是哪一種?
硝酸銨,硫酸銨,碳酸銨,碳酸氫銨,尿素的化學式分別是NH4NO3, (NH4)2SO4, (NH4)2CO3, NH4HCO3, CO(NH2)2
分別計算氧元素的質量分數即可。
[解題過程]
NH4NO3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8/(32+48)*100%=60%,
大於樣品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7%,所以雜質的氧元素的質量分數小於37%,
(NH4)2SO4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64/(36+96)*100%=48%,
(NH4)2CO3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8/(36+60)*100%=50%,
NH4HCO3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8/(19+60)*100%=61%,
CO(NH2)2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6/60*100%=27%,
樣品中含有尿素
每天補充適量的維生素C,有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某維生素C泡騰片,每片含1g維生素C,將1片該泡騰片投入適量水中,最終得到250g溶液,此溶液中維生素C的質量分數為( )
A. 0.4% B. 1% C. 2.5% D. 4%
解析:本題考查溶液最基本的計算,根據溶質質量分數的定義進行計算。溶質質量為1g,溶液質量為250g,由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 *100%即可求得。
答案:A
點評:要求溶質質量分數,必須先確定溶質的質量和溶液的質量,然後由公式求出。解答這類題必須熟記以下公式:
(1)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 *100%及其變式:①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②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質質量分數
(2)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
(3)溶液質量=溶液密度×溶液體積
⑧ 化學求質量分數中:ω,Ar,Mr請百科一下。。初中化學忘光了!!
質量分數: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也指混合物中某種物質質量占總質量的百分比。
溶質質量分數
溶質質量分數是指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
或化合物中各原子的質量之比。(如HCHO、CH3COOH、C6H12O6)
應該注意:
①溶質的質量分數只表示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並不代表具體的溶液質量和溶質質量。
②溶質的質量分數一般用百分數表示。
③溶質的質量分數計算式中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的單位必須統一。
④計算式中溶質質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質的質量,沒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質質量不能計算在內。
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定義相對原子質量是以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1/12作為標准,任何一種原子的平均原子質量跟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1/12的比值,稱為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特點當我們計算一個水分子的質量是多少時,就會發現計算起來極不方便(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的)。若是計算其它更復雜的分子質量時那就更麻煩了。因此國際上規定採用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來表示原子、分子的質量關系。國際上規定把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分為12等份,(碳原子有好幾種,其中有一種碳原子它的原子核中含6個質子和6個中子,加起來是12,所以把它稱為碳-12。當然還有其它如碳-14等,它含有8個中子和6個質子加起為14。國際上之所以要選用碳-12而不用碳-14是因為當選用碳-12原子作標准時,其它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都接近整數,便於記憶與使用)。那每一份的質量就是:一個原子的質量/(1/12×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一個原子的質量/1.667e-27kg。計算方法(1.993e-26)/12=1.667e-27千克。然後再把其它某種原子的實際質量與這個數相比後所得的結果,這個結果的數值就叫做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如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求法為:(2.657e-26)/(1.667e-27)=16(約),即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約為16,我們在計算時就採用16。這樣就要簡便得多。
其它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也是按相同的方法計算的。
相對原子質量看上去沒有單位,其實是有單位的,它的國際基本單位是1。
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是以一種碳原子(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一種碳原子即C-12)的質量的1/12(約1.667e-27kg)作為標准,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的比值,就是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該原子一個原子的實際質量(kg)=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x一個碳-12原子實際質量的1/12(kg)ne 。
1mol物質的質量叫做該物質的摩爾質量,單位一般為g/mol。
一種原子(分子,離子)的摩爾質量在數值上等於其相對原子質量(式量),但請注意:只有當該原子、分子、離子的摩爾質量的單位為g/mol時,才符合本規律。公式相對原子質量=一個原子的實際質量/(一個碳原子實際質量的1/12)=一個原子的實際質量/(1.66×10#-27kg)。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不能作為計算公式)。
符號:Ar(r為下腳標,小寫)概念與元素氬不能混淆。
相對分子質量
介紹定義化學式中各個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就是相對分子質量(Relative molecular mass),用符號Mr表示。來源相對分子質量也可看成物質分子的平均質量與碳-12原子質量的1/12的比值。由於是相對值,所以為無量綱量,單位為1。注意事項相對分子質量在數值上等於摩爾質量,但單位不同。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是1 ,而摩爾質量的單位是g/mol。
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H2O。
⑨ ω的化學
表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通常用一個百分數來表示。 大寫 小寫 英文讀音 國際音標 意義 Α α alpha /ˈælfə/ 角度,系數,角加速度 Β β beta /'beitə/ 磁通系數,角度,系數 Γ γ gamma /'gæmə/ 電導系數,角度,比熱容比 Δ δ delta /'deltə/ 變化量,屈光度,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判別式 Ε ε epsilon /ep'silon/ 對數之基數,介電常數 Ζ ζ zeta /'zi:tə/ 系數,方位角,阻抗,相對粘度 Η η eta /'i:tə/ 遲滯系數,效率 Θ θ theta /'θi:tə/ 溫度,角度 Ι ι ℩ iota /ai'oute/ 微小,一點 Κ κ kappa /kæpə/ 介質常數,絕熱指數 ∧ λ lambda /'læmdə/ 波長,體積,導熱系數 Μ μ mu /mju:/ 磁導系數,微,動摩擦系(因)數,流體動力粘度 Ν ν nu /nju:/ 磁阻系數,流體運動粘度,光子頻率 Ξ ξ xi /ksi/ 隨機數,(小)區間內的一個未知特定值 Ο ο omicron /oumaik'rən/ 高階無窮小函數 ∏ π pi /pai/ 圓周率,π(n)表示不大於n的質數個數 Ρ ρ rho /rou/ 電阻系數,柱坐標和極坐標中的極徑,密度 ∑ σ ς sigma /'sigmə/ 總和,表面密度,跨導,正應力 Τ τ tau /tau/ 時間常數,切應力 Υ υ upsilon /ju:p'silən/ 位移 Φ φ phi /fai/ 磁通,角,透鏡焦度,熱流量 Χ χ chi /kai/ 統計學中有卡方(χ^2)分布 Ψ ψ psi /psai/ 角速,介質電通量 Ω ω omega /'oumigə/ 歐姆,角速度,交流電的電角度,質量分數
⑩ 化學中ω表示什麼,要怎麼求
質量分數,等於溶質的質量比溶液的質量;或者混合物中某物質的質量比混合物的總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