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鑒別建盞是否添加過化學原料
沒有哪一個陶瓷不是依靠化學變化燒制而成的。就大家常常擔心建盞化學釉或者有毒之類的重點就落在建盞是否含有重金屬上。建盞的釉彩裡面有三個成分:
一、釉基,就是它的基礎,就是玻璃質感的成分,大多就是石英(氧化硅)一類的;
二、發色劑,這當然也是礦物,例如氧化鈷發藍色,氧化銅發綠色等等,而建盞主要就是氧化鐵。
三、助熔劑,例如長石、或草木灰或鋇,助熔劑可以幫助石英降低熔點,建盞高溫1300多°燒制而成,釉色需要1100多度高溫才能起變化。所以只要確定是正宗鐵胎建盞,用的礦物釉燒制,就完全不必擔心安全性,是否有毒的問題了!
Ⅱ 陶瓷原料八大元素的分析方法
(1)滴定法濕法化學分析測定陶瓷原料的化學成分,滴定法是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滴定分析法的原理是,滴定試劑與被測組分在適當的酸鹼pH值下反應,通過指示劑在反應達到終點時顏色突變所使用的滴定試劑的多少來計算被測物的含量。陶瓷成分測定中,三氧化二鋁、氧化鎂>5%、氧化鈣、三氧化二鐵、氟化鈣、較高含量的二氧化鈦,還有熔塊釉料中常見的二氧化鋯、氧化鋅、三氧化二硼等。
(2)原子吸收光譜法原子吸收光譜法的分析原理是,將光源輻射出的待測元素的特徵光譜通過樣品的蒸汽時,被蒸汽中的待測元素的基態原子所吸收,由發射光譜被減弱的程度,進而求得樣品中待測元素的含量。由於原子吸收檢測的靈敏度很強,因此在測定較低含量的元素時比較顯優勢。
就目前運用的檢測手段而言,原子吸收是最准確的方法之一,其元素檢出限可低至0.0001%。
(3)X射線熒光法X射線熒光法的分析原理是用X射線照射試樣時,試樣會被激發出熒光X射線,不同元素被激發出的熒光X射線的波長(或能量)不同,且射線強度與元素含量成正比。
把混合的熒光X射線按波長(或能量)分開,分別測量不同波長(或能量)的數值和射線的強度,可以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X射線熒光光譜儀有兩種基本類型:波長色散型和能量色散型。
作為干法化學分析方法的典型代表,越來越多的陶瓷材料檢測採用X射線熒光分析法進行測定材料的化學成分,主要在於這種方法的快速、准確及操作簡捷。波長色散法的檢測結果非常穩定,無論成分含量的高或低,准確性均符合國家標准要求,檢出限低至0.001%。
能量色散法能在同一時間分析出所有元素,具有準確、快速的優點,定量分析稍遜於波長色散法。但在特定范圍內的材料也能獲得滿意的結果,特定元素檢出限可達0.01%。
Ⅲ 陶瓷原料的主要化學成份是什麼
②.石英(硅砂)屬於瘠性材料,減粘物質。主要化學成份SiO2,它可降低坯料粘性。燒成中部分石英溶解在長石玻璃中,提高液相粘度,防止高溫變形,冷卻後在瓷坯中起骨架作用。 ③.長石(石粉)屬於熔劑原料。主要化學成分K2O、Na2O、CaO、MgO。高溫下熔融後可以溶解一部分石英及高嶺土分解物,熔融後的高粘度玻璃可以起到高溫膠結作用。
Ⅳ 陶瓷的主要化學成分
以高嶺石為主要礦物成分的 天然硅酸鋁質材料,化學組成大致為(Al1.8 Fe0.1 Mg0.2)[Si2O5](OH)4,Al2O3含量>30%,耐火度>1580℃,由硅酸鹽質岩石風化作用形成,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耐火原料。工業上使用的耐火黏土主要分為硬質黏土和軟質黏土兩類。軟質黏土用於具有好的分散性和可塑性,常稱為結合黏土。通常將硬質黏土高溫煅燒,用作制磚熟料,常稱為結合黏土。通常將硬質黏土高溫煅燒,用作制磚熟料,軟質黏土直接用作制磚結合劑。耐火黏土主要用於製造黏土質、高鋁質耐火磚、耐火泥和陶瓷匣缽等。
Ⅳ 陶瓷的化學成分是什麼
陶瓷原料包括高嶺土、粘土、瓷石、瓷土、著色劑、青花料、石灰釉、石灰鹼釉等。
高嶺土陶瓷原料,是一種主要由高嶺石組成的粘土,因首先發現於江西省景德鎮東北的高嶺村而得名。
粘土陶瓷原料是一種含水鋁硅酸鹽礦物。由長石類岩石經過長期風化與地質作用而生成,它是多種微細礦物的混合體。主要化學組成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和結晶水,同時含有少量鹼金屬,鹼土金屬氧化物和著色氧化物等。
瓷石也是製作瓷器的原料。是一種由石英、絹雲母組成,並有若干長石,高嶺土等的岩石狀礦物。呈緻密塊狀,外觀為白色、灰白色、黃白色、和灰綠色,有的呈玻璃光澤,有的呈土狀光澤。
陶瓷,英語:china。中國人早在約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時代)就發明了陶器。用陶土燒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燒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則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總稱。古人稱陶瓷為甌。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這兩種不同性質的粘土為原料,經過配料、成型、乾燥、焙燒等工藝流程製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Ⅵ 陶瓷坯料的化學組成
陶瓷原料包括高嶺土、、瓷石、瓷土、著色劑、青花料、石灰釉、石灰鹼釉等。
高嶺土陶瓷原料,是一種主要由高嶺石組成的,因首先發現於江西省景德鎮東北的高嶺村而得
陶瓷原料是一種含水鋁硅酸鹽礦物。由長石類岩石經過長期風化與地質作用而生成,它是多種微細礦物的混合體。主要化學組成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和結晶水,同時含有少量鹼金屬,鹼土金屬氧化物和著色氧化物等。
瓷石也是製作瓷器的原料。是一種由石英、絹雲母組成,並有若干長石,高嶺土等的岩石狀礦物。呈緻密塊狀,外觀為白色、灰白色、黃白色、和灰綠色,有的呈玻璃光澤,有的呈土狀光澤。拓展資料:
陶瓷,英語:china。中國人早在約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時代)就發明了陶器。用陶土燒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燒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則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總稱。古人稱陶瓷為甌。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這兩種不同性質的為原料,經過配料、成型、乾燥、焙燒等工藝流程製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Ⅶ 玻璃、陶瓷的主要成分,用化學式表示
玻璃: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
玻璃是非晶無機非金屬材料,一般是用多種無機礦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鋇、石灰石、長石、純鹼等)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輔助原料製成的。它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
陶瓷,是以天然粘土以及各種天然礦物為主要原料經過粉碎混煉、成型和煅燒製得的材料的各種製品。以前人們把用陶土製作成的在專門的窯爐中高溫燒制的物品稱作陶瓷,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陶瓷的傳統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無機非金屬礦物為原料的人工工業產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經混煉,成形,煅燒而製成的各種製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細的精陶和瓷器都屬於它的范圍。對於它的主要原料是取之於自然界的硅酸鹽礦物(如粘土、石英等),因此與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業,同屬於「硅酸鹽工業」的范疇。
Ⅷ 現代的瓷器用的是什麼彩色如何區分
現代的瓷器用的色彩你也知道都是化學顏料。
至於如何區分到是有片小文章。
1、瓷器的鑒別方法
購買瓷器有個「四字訣」,即「看」、「聽」、「比」、「試」。
「看」就是要將瓷器上下內外細細觀察一遍。一看瓷器釉面是否光潔潤滑,有無擦傷、小孔、黑點和氣泡;二看形狀是否規整,有無變形;三看畫面有無損缺;四看底部是否平整,須放置平穩,無毛刺。
「聽」就是聽輕輕彈叩瓷器時發出的聲音。如聲音清脆、悅耳,則說明瓷胎細緻密實,無裂損,在高溫燒成時,瓷化完全。如聲音喑啞,就可斷定瓷胎有裂損,或者瓷化不完全,這類瓷器經冷熱變化,易開裂。
「比」就是比較。對配套瓷器,要比較各配件,看其造型及畫面裝飾是否協調一致。尤其是成套的青花或青花玲瓏瓷,因為青花呈色隨燒成溫度不同而發生變化,所以同是青花瓷,顏色有深有淺,一套幾件乃至數十件的成套冷瓷器,如各件青花呈色有明顯差異,這套瓷器就大為遜色了。
「試」就是試蓋、試裝、試驗。有的瓷器帶蓋子,有的瓷器由幾個元件組合而成,在挑選瓷器時,別忘了將蓋子試蓋一下,將元件試組裝一下,看看是否合適。另外,有的瓷器具有特殊功能,如滴水觀音,能自動滴水;九龍公道杯,酒斟滿到某一位置,會全部漏光。所以要試驗一下,看其功能是否正常。
2、陶瓷餐具的選購
陶瓷餐具造型多樣、細膩光滑、色彩明麗且便於清洗,是絕大多數家庭購買餐具的首選。但是,陶瓷表面上的彩釉卻有可能成為健康殺手。彩釉中的鉛、汞、鐳、鎘等都是對身體有害的元素。放射性元素鐳會殺傷白血球。鎘、鉛和汞都是重金屬,鎘和鉛會引起肝臟或其他內臟中毒,汞會引起肝、腎硬化。使用不合格的陶瓷產品時,這些有害物質會溶出,隨著食物進入人體,時間一長,會引起慢性中毒。同時,製作陶瓷的粘土也要注意,劣質的粘土含微生物和有害物質較多,即使不上彩釉也會損害人體健康。因此產品的規格和質量尤為重要,達標的彩釉陶瓷對人體基本沒有危害,而看起來乾乾凈凈的無彩陶瓷餐具卻可能為健康埋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