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全國高中有幾個化學競賽
一個
② 歷屆浙江高中化學競賽一二三等獎分數線
只能用概數……
三等獎貌似是103
二等獎是要110以上
一等獎有的說120,有的說123,還有的說130左右,我也不清楚,不過我沒有想過要考一等獎,只想爭取二等獎的說
③ 近年全國高中化學初賽競賽獲獎分數(最好是浙江省的)
分數沒有,這有關於浙江省高中化學競賽的幾點想法,你看看吧。
浙江省高中化學競賽由浙江省省化學會組織,每年4月中下旬舉行。2006年開始分成A、B兩組設獎,A是重點中學組(主要由省一級重點中學的學生參加)、B組是其他中學組(除省一級重點以外普通中學的學生參加)。跟以前相比,分組後的浙江省高中化學競賽有了一些新的變化。
一.分組後非重點中學的學生的參賽熱情大大提高
分成A、B組以前,獲獎的學生絕大部分來自於各所重點中學,非重點中學的學生獲獎機會不多。基於這一現實,非重點中學的化學教師對省高中化學競賽的關注程度明顯比傳統化學競賽較強的重點中學要少,非重點中學的學生參加競賽的熱情也不高。分組後這種情況有了明顯改變,使很多的非重點中學學生也有獲獎的機會,使許多非重點中學學生的參賽熱情也大大提高,近兩年參賽學生的總人數比過去幾年有很大幅試的增加。
也有更多的中學化學教師(包括非重點中學的化學教師)開始重視對浙江省高中化學競賽試題的研究。
但從往年的情況看,學生的獲獎情況跟指導教師的指導程度相關比較密切,一些獲獎學生較多的學校都有一些競賽輔導經驗豐富、指導水平比較高的教師。
二.競賽試題難度探制在高考試題中的較難題水平
競賽試題、高考試題和會考試題相比,有許多方面的差異。從考試的目的看,化學競賽的一個重要目的選拔出尖子選手,這就決定化學競賽試題中應該有比較多的區分度強、難度大的試題。但從整體情況來看,近幾年的浙江省高中化學競賽試題難度還不是很大,難易度控製得也比較好,獲獎學生分數線也控製得比較好。
這是浙江省高中化學競賽的主旨決定的,也跟參賽對象緊密相關的。省高中化學競賽不同於每年9月份舉行的全國高中化學競賽(初賽),主要目的是提高優秀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為更多的學生創造一個取得成功的機會。由於參賽的學生是高二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學完高中化學學科的全部內容,所以競賽試題的命題范圍基本上局限於於高一、高二學過的化學學科內容,其中絕大部分還是屬於基礎性較強、思維要求不是太高的試題,只是跟高考試題相比,浙江省高中化學競賽試題中較難題的比例高一些,有較多試題屬於高考試題中的較難題。B組試題的難度會更低一些,其中大多數試題跟高考化學試題的難度接近。
但值得注意的,由於化學競賽試題要起到選拔尖子,要根據競賽結果選拔出一、二、三等獎的學生,必定會有部分難度較高、選拔性較強的試題。但根據往年競賽結果年,獲獎學生大多是基礎知識扎實、基礎題上失分比較少的學生,有一些學生由於學生難題也做出來了,但在基礎試題失分比較多,所以總分不高,失去了獲獎的機會。
三.競賽試題的命題角度比較新
實際上,省高中化學競賽試題與其它考試中所見的試題沒有明顯的不同。分析以往幾年的競賽試題,以下一些命題角度值得大家重視。
1.從高中化學課本中最基礎概念、原理入手,深入考查對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和運用能力
浙江省化學競賽試題中大部分試題是為了考查中學化學基本概念、基礎原理的。但考查的深度可能會比其它類型考試中的試題要深一些。如:
例1:(2007年浙江省高中化學競賽試題A、B組)C14H30的同分異構體甚多,若該烷烴的主鏈為10個碳原子,且主鏈上只有一個取代基,則符合以上條件的烷烴的種數有( )
A.4種 B.5種 C.6種 D.超過6種
答案:B。
分析:考查烷烴的命名原則、有機物的結構等。取代基可以是「—CH2CH2CH2CH3」「—CH(CH3)CH2CH3」「—CH2CH(CH3)2」「-C(CH3)3」等四種情況,前三種取代基只能連接在第5個碳原子上,最後一種取代基可以連接在第4或第5個碳原子上,所以共有5種符合條件的烷烴。
例2.(2007年浙江省高中化學競賽試題A、B組)25℃時某電解質水溶液中,由水電離出來的並游離存在於溶液中的c(H+)=1×10-amol·L-1。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7時,此溶液中水的電離一定是受到了抑制
B.a<7時,此溶液中水的電離一定是受到了促進
C.a>7時,此溶液的pH為a或14-a
D.a<7時,此溶液的pH為a或14-a
答案:BC。
分析:考查溶液的pH、電離平衡移動、鹽類水解等基礎原理。25℃時蒸餾水中水電離出來的氫離子濃度為c(H+)=1×10-7mol·L-1,若溶液中由水電離出來並游離存在於溶液中的c(H+)<1×10-7mol·L-1時(即a>7時),可以是酸溶液、鹼溶液、強酸弱鹼鹽溶液,前兩種情況下水的電離被抑制,後一種情況水的電離被促進;若溶液中由水電離出來並游離存在於溶液中的c(H+)>1×10-7mol·L-1時(即a<7),只可能是強鹼弱酸鹽溶液,這種情況下水的電離被促進。
當a>7時,由於水電離出來的H+濃度小於10-7mol∙L-1,溶液中的H+的總濃度可能是10-amol∙L-1或 mol∙L-1,所以pH可以是a或14-a。
當a<7時,由於水電離出來的H+濃度大於10-7mol∙L-1,溶液中的H+的總濃度只能是10-amol·L-1,所以pH只可能是a。
2.試題的技巧性比較強,數學方法要求比較高
有些競賽試題的解答過程中技巧性比較強,數學方法要求比較高。
例3:(2007年浙江省高中化學競賽試題A、B組)某油脂樣品跟氫氧化鈉共熱後共生成了5種有機物,原樣品最多可能含有的三羧酸甘油酯種數為( )
A.5種 B.18種 C.75種 D.40種
答案:D。
分析:考查油脂水解反應、同分異構體概念。由於涉及到多種同分異構體,數目較多解答若能用分類、排列組合的方法可提高解題速度。
例4:(2006年浙江省高中化學競賽試題A、B組)八角茴香屬於草本植物,是我國民間常用做烹調的香料。最新醫學研究成果顯示,從八角茴香中可以提取到莽草酸。莽草酸有抗炎、鎮痛作用,是合成某些抗癌葯物中間體,還是合成「達菲"的前體(「達菲」是對禽流感病毒有一定抑製作用的一種葯物)。莽草酸的分子結構模型如圖所示(分子中只有C、H、O三種原子)。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觀察題圖分子結構模型,寫出莽草酸分子中包含的官能團的名稱______________。
(2)莽草酸跟有機物A在一定條件發生酯化反應可生成一種相對分子質量為174的酯類物質。寫出A可能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
(3)寫出莽草酸在一定條件下跟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答案:
(1)羧基、羥基、碳碳雙鍵。(3分);(2)HCOOH、CH3CH2OH(4分)。
(3)
+H2
(共2分)
分析:考查觀察能力、有機化學基礎知識。
化學競賽試題中還經常會考查到一些平常教學中不太受重視的知識點,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常見疑難問題等等。
④ 2006浙江省高中化學競賽獲獎名單
2006年浙江省高中學生化學競賽杭州市學生獲獎名單
A組
浙江省一等獎(30名)
吳東鍇 學軍中學 張立超 蕭山中學
陳煒 學軍中學 王宇驊 杭州二中
何舒 杭州二中 劉凱航 杭州二中
鍾宇浩 杭州外國語學校 張冠李 杭州高級中學
許龐傑 杭州外國語學校 楊揚 杭州二中
張瑞勛 杭州二中 張子寬 學軍中學
潘雨晨 杭州二中 蔣晗 杭州二中
樓宇 學軍中學 方競宇 富陽中學
李南 杭州二中 孟淵 學軍中學
夏寧 杭州二中 胡金戈 杭州二中
計佳棟 學軍中學 譚斐 餘杭第二高級中學
裘東盈 杭州二中 陶濤 蕭山五中
趙奇 餘杭第二高級中學 駱周揚 杭州二中
趙雲煜 杭州二中 楊易安 杭州二中
嚴正平 杭州二中 單旦駿 杭州二中
浙江省二等獎(50名)
張奕寧 浙大附中 李昕欣 杭州二中
黃巍 杭州二中 金鑫 杭州二中
張雪弢 杭州二中 李澤鵬 杭州二中
徐米之 學軍中學 張奕斌 杭州二中
金侃 學軍中學 向陽 學軍中學
俞萍鋒 蕭山中學 陶一蘭 杭州外國語學校
章慶隆 富陽中學 張磊 杭州外國語學校
顧曉滕 餘杭第二高級中學 王欣 杭州二中
胡毛圓 學軍中學 趙東晨 杭州二中
韓清揚 學軍中學 劉震宇 杭州二中
潘雋 杭十四中 沈鵬皞 杭十四中
王丹紅 餘杭第二高級中學 朱超 杭州高級中學
錢晟 杭州二中 李若凡 蕭山中學
張心瑜 杭州二中 胡偉江 蕭山五中
郁澤林 蕭山中學 李忱 杭州二中
李元臨 杭州二中 何駿瀟 杭州二中
朱冰清 杭十四中 邊新傑 杭州二中
趙法明 餘杭高級中學 何丹 杭州二中
許杭超 餘杭第二高級中學 張幸 杭州二中
趙逸青 學軍中學 張可 杭州二中
趙一江 蕭山中學 丁巽 浙大附中
陸寧 蕭山中學 李蜀寧 杭州外國語學校
孫玄 蕭山中學 馬思超 杭州二中
周辰 杭州二中 章靜謙 杭州二中
何梓軒 杭州二中 吳航俊 杭十四中
浙江省三等獎(31名)
周宇斯 學軍中學 尹克華 杭州二中
陳龍 學軍中學 翁天馳 杭州二中
楊明江 蕭山中學 鮑楠 淳安中學
王斌傑 蕭山三中 方翔 學軍中學
周皎潔 杭州二中 謝君 學軍中學
何彥昕 杭州二中 梁藝 蕭山中學
黃晉飛 學軍中學 徐力同 杭州二中
何盛來 學軍中學 盛健豐 富陽中學
徐行天 蕭山中學 汪蕾 學軍中學
徐旭 蕭山中學 倪忠歡 蕭山五中
金志豪 杭州二中 戴亮 杭州外國語學校
陳琪 杭十四中 魯福韜 杭州二中
陶辰融 蕭山中學 蔡鉞奇 杭州高級中學
梅嘉莉 杭州外國語學校 胡霽光 杭州高級中學
陳暢言 杭州外國語學校 張無忘 富陽中學
傅皓 杭州二中
集體優勝學校
杭州二中 學軍中學
B組
浙江省一等獎(10名)
朱駿 餘杭樹蘭中學 陳垚 臨安於潛中學
董褢 杭州二中分校 江笑龍 臨安於潛中學
陳珊珊 臨安於潛中學 李肇星 建德壽昌中學
楊傑 臨安於潛中學 盧林平 建德壽昌中學
張乾 臨安於潛中學 馬平悅 杭州七中
浙江省二等獎(32名)
徐佳康 臨安於潛中學 王飛 蕭山九中
丁奇 杭州七中 任佳 蕭山八中
張炎琦 蕭山八中 吳林傑 桐廬三中
盛偉斌 臨安於潛中學 毛海明 臨安於潛中學
龔志恆 杭州二中分校 趙萃 臨安於潛中學
楊晨 餘杭樹蘭中學 程鵬 臨安於潛中學
魯元傑 臨安於潛中學 程錢 臨安於潛中學
鄭昊 臨安於潛中學 洪曉輝 杭州源清中學
王亞東 臨安於潛中學 李惠欣 蕭山九中
謝志平 臨安於潛中學 寧雷鳴 臨安於潛中學
藍振華 建德壽昌中學 方向陽 臨安於潛中學
朱明 建德壽昌中學 葉靚 臨安於潛中學
吳澤鵬 杭州綠城育華學校 郭秀峰 餘杭實驗中學
朱海波 蕭山九中 林初旺 餘杭瓶窯中學
朱利鋒 臨安於潛中學 李錢江 建德壽昌中學
徐贇龍 餘杭中學 俞雅君 杭州七中
浙江省三等獎(40名)
孫健 臨安於潛中學 房勇連 餘杭瓶窯中學
翁超 臨安於潛中學 齊斌 桐廬三中
許佳娜 臨安於潛中學 朱欽偉 桐廬三中
徐森 臨安於潛中學 鄭強華 杭州綠城育華學校
盛旺 臨安天目高級中學 毛雙群 杭州綠城育華學校
趙澤燾 杭州二中分校 陳浩 餘杭中學
王春明 蕭山八中 吳玉芳 餘杭瓶窯中學
陳武斌 臨安於潛中學 周獻輝 建德壽昌中學
李健 建德壽昌中學 潘超 杭州七中
周飛 杭州綠城育華學校 張偉 富陽場口中學
朱奇江 蕭山十中 李愷和 新安江中學
朱俏俏 臨安於潛中學 華杭柯 蕭山六中
趙宏亮 臨安於潛中學 馮春國 桐廬三中
陳萃 臨安於潛中學 陳慧芳 桐廬第二高級中學
吳伶平 建德壽昌中學 徐鑫鋒 蕭山六中
李佳梁 杭州源清中學 鄭沖 蕭山九中
全金剛 餘杭塘棲中學 蔡旭峰 蕭山八中
李波 蕭山八中 周騰飛 蕭山八中
方言智 建德新安江中學 韓光 杭州西湖高級中學
戚富強 餘杭中學 莫小波 蕭山八中
集體優勝學校
臨安於潛中學
⑤ 通常中國化學會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得1、2、3等獎的分數線是多少大概也行。
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獲獎證書由中國化學會頒發。評獎依據是學生的初賽成績,設一、二、三等獎,獎狀總數以中國化學會下發的試卷總數為基數,獲獎總數為6%,一等獎不超過1%,二、三等獎的比例為2:3。一等獎候選人總數不超過45名。
各省賽區競賽負責人需將全部獲獎候選人名單和一等獎候選人初賽答卷上繳中國化學會辦公室,由核心組核定一等獎獲獎名單。一般要在70分以上。
簡介
中國化學會自1984年以來,連續每年組織了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活動。這些活動對提高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幫助青少年樹立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風尚,對促進化學教學的改革,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參加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獲一等獎的學生不超過總人數的1%,可獲得大學保送生資格。
⑥ 30屆化學競賽國初省二等獎多少分每省多少人
全國初賽產生的獎項為省級,由省教育廳和省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下發,各省會選省一等獎的前幾十名參加省隊選拔賽,選出省隊後參加冬令營,也就是全國決賽,然後才會產生國家級獎項。全國一等獎的前100人會獲得北大和清華的招生政策,其中進入國家集訓隊的人可以直接保送北大。
⑦ 全國高中化學競賽{省級賽區}省一分數線大概多少本人江西
比例和題滿分100,最多70是分數線,最低55。這個不一定,看人數。
中國化學會「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是普及化學知識,鼓勵青少年接觸化學發展的前沿、了解化學對科學技術、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的意義、學習化學家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激發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愛好和創造精神;探索早期發現和培養優秀人才的思想、方法和途徑。
促進化學教學新思想與新方法的交流,推動大學與中學的化學教學改革,提高我國化學教學水平;選拔參加一年一度的國際化學競賽的選手。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暨冬令營是全國高中學生最高水平的化學賽事,它與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接軌,是中國高中學生的化學「全運會」。
省控線是《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的簡稱,也叫阻檔線、省定線。一般是指在高考期間省(區、市)劃定的相應本科、專科批次的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
省控線是指省級招生部門根據當地全體考生當年高考成績水平和國家下達的招生生源計劃,相應確定的一個錄取新生的最低成績(總分)標准。只有高考總分(藝術、體育考生含專業成績)達到或超過這些分數線的考生(通常稱「上線考生」)檔案,才有資格被招生高校調閱並選擇錄取。
⑧ 全國化學競賽
國化學會「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是普及化學知識,鼓勵青少年接觸化學發展的前沿、了解化學對科學技術、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的意義、學習化學家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激發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愛好和創造精神;探索早期發現和培養優秀人才的思想、方法和途徑;促進化學教學新思想與新方法的交流,推動大學與中學的化學教學改革,提高我國化學教學水平;選拔參加一年一度的國際化學競賽的選手。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暨冬令營是全國高中學生最高水平的化學賽事,它與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接軌,是中國高中學生的化學「全運會」。
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分為兩個階段: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簡稱初賽;和「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簡稱決賽。 1、初賽在每年9月中旬舉行,筆試(3小時),全國統一時間在各省市自治區分若干考場同時進行。 2、決賽在來年春節前舉辦冬令營進行,分理論競賽(4小時)和實驗競賽(4-5小時)兩輪。 參加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初賽的選手為普通高中學生。年齡在來年國際競賽前小於20歲。決賽選手名額為每個省、市、自治區5名。 參加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獲一等獎的學生不超過總人數的1%,可獲得大學保送生資格。 中國化學會自1984年以來,連續每年組織了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活動。這些活動對提高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幫助青少年樹立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風尚,對促進化學教學的改革,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1987年在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的基礎上,選拔成績優異的高中學生參加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17年來,68名參賽學生全部獲獎,其中金牌44枚、銀牌21枚、銅牌3枚,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榮譽。 化學競賽活動目前越來越受到廣大青少年的重視,每年都有近10萬名高中學生報名參加「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活動。通過競賽激勵了那些才華出眾的中學生參加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活動,為我國早期發現一批優秀化學人才奠定了基礎,並擴大了化學教育思想、化學教材、化學教學方面的國際交流,同時激發了千百萬中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
編輯本段競賽大綱
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基本要求 2008年4月新大綱 說明: 1. 本基本要求旨在明確全國初賽和決賽試題的知識水平,作為試題命題的依據。本基本要 求不涉及國家隊選手選拔的要求。 2. 現行中學化學教學大綱、新近發布的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A1-2,B1-6)及高考說明規定的內容均屬初賽要求。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公民的常識以及高中數學、物理、生物、地理與環境科學等學科的基本內容(包括與化學相關的我國基本國情、宇宙、地球的基本知識等)也是化學競賽的內容。初賽基本要求對某些化學原理的定量關系、物質結構、立體化學和有機化學作適當補充,一般說來,補充的內容是中學化學內容的自然生長點。 3. 決賽基本要求是在初賽基本要求的基礎上作適當補充。 4. 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研究性學習,是一種課外活動。課外活動的總時數是制定競賽基本要求的重要制約因素。本基本要求估計初賽基本要求需40單元(每單元3小時)的課外活動(註:40單元是按高一、高二兩年約40周,每周一單元計算的);決賽基本要求需追加30單元課外活動(其中實驗至少10單元)(註:30單元是按10、11和12月共三個月約14周,每周2~3個單元計算的)。 5. 最近三年同一級別競賽試題涉及符合本要求的知識自動成為下屆競賽的要求。 6. 本基本要求若有必要做出調整,在競賽前三個月發出通知。新基本要求啟用後,原基本 要求自動失效。 初賽基本要求 1. 有效數字。在化學計算和化學實驗中正確使用有效數字。定量儀器(天平、量筒、移液 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等)測量數據的有效數字。運算結果的有效數字。 2. 氣體。理想氣體標准狀態。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氣體密度。分壓定律。氣體相對分子質量測定原理。氣體溶解度(亨利定律)。 3. 溶液。溶液濃度。溶解度。溶液配製(按濃度的精確度選擇儀器)。重結晶及溶質/溶劑相對量的估算。過濾與洗滌(洗滌液選擇、洗滌方式選擇)。溶劑(包括混合溶劑)。膠體。 4. 容量分析。被測物、基準物質、標准溶液、指示劑、滴定反應等基本概念。酸鹼滴定的滴定曲線(酸鹼強度、濃度、溶劑極性對滴定突躍影響的定性關系)。酸鹼滴定指示劑的選擇。高錳酸鉀、重鉻酸鉀、硫代硫酸鈉、EDTA為標准溶液的基本滴定反應。分析結果的計算。分析結果的准確度和精密度。 5. 原子結構。核外電子運動狀態: 用s、p、d等來表示基態構型(包括中性原子、正離子和負離子)核外電子排布。電離能、電子親合能、電負性。 6. 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系。主族與副族。過渡元素。主、副族同族元素從上到下性質變化一般規律;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性質變化一般規律。原子半徑和離子半徑。s、p、d、ds、f-區元素的基本化學性質和原子的電子構型。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與核外電子結構(電子層數、價電子層與價電子數)的關系。最高氧化態與族序數的關系。對角線規則。金屬性、非金屬性與周期表位置的關系。金屬與非金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半金屬。主、副族重要而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見氧化態及主要形態。鉑系元素的概念。 7. 分子結構。路易斯結構式(電子式)。價層電子對互斥模型對簡單分子(包括離子)幾何構型的預測。雜化軌道理論對簡單分子(包括離子)幾何構型的解釋。共價鍵。鍵長、鍵角、鍵能。σ 鍵和π 鍵。離域π 鍵。共軛(離域)的一般概念。等電子體的一般概念。分子的極性。相似相溶規律。 8. 配合物。路易斯酸鹼的概念。配位鍵。重要而常見的配合物的中心離子(原子)和重要而常見的配體(水、羥離子、鹵離子、擬鹵離子、氨分子、酸根離子、不飽和烴等)。螯合物及螯合效應。重要而常見的絡合劑及其重要而常見的配合反應。配合反應與酸鹼反應、沉澱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的聯系(定性說明)。配合物幾何構型和異構現象基本概念。配合物的雜化軌道理論。八面體配合物的晶體場理論。Ti(H2O)63+的顏色。 9. 分子間作用力。范德華力。氫鍵。其他分子間作用力的一般概念。 10. 晶體結構。晶胞。原子坐標。晶格能。晶胞中原子數或分子數的計算及與化學式的關系。分子晶體、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和金屬晶體。配位數。晶體的堆積與填隙模型。常見的晶體結構類型,如NaCl、CsCl、閃鋅礦(ZnS)、螢石(CaF2)、金剛石、石墨、硒、冰、乾冰、尿素、金紅石、鈣鈦礦、鉀、鎂、銅等。 11. 化學平衡。平衡常數與轉化率。弱酸、弱鹼的電離常數。溶度積。利用平衡常數的計算。熵的概念。 12. 離子方程式的正確書寫。 13. 電化學。氧化態。氧化還原的基本概念和反應的書寫與配平。原電池。電極符號、電極反應、原電池符號、原電池反應。標准電極電勢。用標准電極電勢判斷反應的方向及氧化劑與還原劑的強弱。電解池的電極符號與電極反應。電解與電鍍。電化學腐蝕。常見化學電源。pH、絡合劑、沉澱劑對氧化還原反應影響的定性說明。 14. 元素化學。鹵素、氧、硫、氮、磷、碳、硅、錫、鉛、硼、鋁。鹼土金屬、鹼金屬、稀有氣體。鈦、釩、鉻、錳、鐵、鈷、鎳、銅、銀、金、鋅、汞、鉬、鎢。過渡元素氧化態。氧化物和氫氧化物的酸鹼性和兩性。常見難溶鹽。氫化物的基本分類和主要性質。常見無機酸鹼的形態和基本性質。水溶液中的常見離子的顏色、化學性質、定性檢出(不使用特殊試劑)和分離。制備單質的一般方法。 15. 有機化學。有機化合物基本類型——烷、烯、炔、環烴、芳香烴、鹵代烴、醇、酚、醚、醛、酮、酸、酯、胺、醯胺、硝基化合物、磺酸的系統命名、基本性質及相互轉化。異構現象。C=C加成。馬可尼科夫規則。C=O加成。取代反應。芳香烴取代反應及定位規則。芳香烴側鏈的取代反應和氧化反應。碳鏈增長與縮短的基本反應。分子的手性及不對稱碳原子的R、S構型判斷。糖、脂肪、蛋白質。 16. 天然高分子與合成高分子化學初步知識。 決賽基本要求 本基本要求在初賽要求基礎上增加下列內容,不涉及微積分。 1. 原子結構。四個量子數的物理意義及取值。單電子原子軌道能量的計算。S、p、d原子軌道圖像。 2. 分子結構。分子軌道基本概念。定域鍵鍵級。分子軌道理論對氧分子、氮分子、一氧化碳分子、一氧化氮分子的結構和性質的解釋。一維箱中粒子能級。超分子基本概念。 3. 晶體結構。點陣的基本概念。晶系。宏觀對稱元素。十四種空間點陣類型。 4. 化學熱力學基礎。熱力學能(內能)、焓、熱容、自由能和熵的概念。生成焓、生成自由能、標准熵及有關計算。自由能變化與反應的方向性。吉布斯-亥姆霍茲方程及其應用。范特霍夫等溫方程及其應用。標准自由能與標准平衡常數。平衡常數與溫度的關系。熱化學循環。熱力學分解溫度(標態與非標態)。相、相律和相圖。克拉貝龍方程及其應用(不要求微積分)。 5. 稀溶液通性(不要求化學勢)。 6. 化學動力學基礎。反應速率基本概念。反應級數。用實驗數據推求反應級數。一級反應積分式及有關計算(速率常數、半衰期、碳-14法推斷年代等等)。阿累尼烏斯方程及計算(活化能的概念與計算;速率常數的計算;溫度對速率常數影響的計算等)。活化能與反應熱的關系。反應機理一般概念。推求速率方程。催化劑對反應影響的本質。 7. 酸鹼質子理論。緩沖溶液。利用酸鹼平衡常數的計算。溶度積原理及有關計算。 8. Nernst方程及有關計算。原電池電動勢的計算。pH對原電池的電動勢、電極電勢、氧化還原反應方向的影響。沉澱劑、絡合劑對氧化還原反應方向的影響。 9. 配合物的配位場理論的初步認識。配合物的磁性。分裂能與穩定化能。利用配合物的平衡常數的計算。絡合滴定。軟硬酸鹼。 10. 元素化學描述性知識達到國際競賽大綱三級水平。 11. 自然界氮、氧、碳的循環。環境污染及治理、生態平衡、綠色化學的一般概念。 12. 有機化學描述性知識達到國際競賽大綱三級水平(不要求不對稱合成,不要求外消旋體拆分)。 13. 氨基酸、多肽與蛋白質的基本概念。DNA與RNA。 14. 糖的基本概念。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糖苷。纖維素與澱粉。 15. 簡單有機化合物的系統命名。 16. 有機立體化學基本概念。構型與構象。順反異構(trans-、cis-和Z-、E-構型)。手性異構。endo-和exo-。D,L構型。 17. 利用無機和有機的基本反應對簡單化合物的鑒定和結構推斷。 18. 有機制備與有機合成的基本操作。電子天平。配製溶液、加熱、冷卻、沉澱、結晶、重結晶、過濾(包括抽濾)、洗滌、蒸發濃縮、常壓蒸餾與迴流、傾析、分液、攪拌、乾燥。通過中間過程檢測(如pH、溫度、顏色等)對實驗條件進行控制。產率和轉化率的計算。實驗室安全與事故緊急處置的知識與操作。廢棄物處置。儀器洗滌和乾燥。實驗工作面的安排和整理。原始數據的記錄。 19. 常見容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基本反應及分析結果的計算。容量分析的誤差分析。 20. 分光光度法。比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