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軍事涉及哪些物理和化學原理

軍事涉及哪些物理和化學原理

發布時間:2022-08-11 06:37:27

A. 研製兵器和什麼學科有關

物理肯定是有關系的,研究兵器都是基於物理學的,但是理論物理學不研究兵器...

學科類型的話..現在的學科分類一般是哲學,經濟,法學,教育,文學,管理,歷史,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藝術一共13個,其中兵器開發全都屬於工學的范疇(軍事學主要是部隊指揮方面的內容)

物理屬於理科,算是基礎科學,研究理論為其他學科服務。而工學則屬於外沿學科,研究具體的生產製造,涵蓋面積最廣,在大學里的對應專業是最多的,其中就有武器的研究。

武器研究的專業涵蓋能源,材料,電子,機械,醫學,還有專門的兵器研究,面積是相當廣的。能源主要是研究動力,材料則不用多說,電子包括雷達、火控、機電、信息對抗、配套電子設備,醫學則是武器殺傷機理、戰地醫學、載具乘員的保護,機械就主要研究兵器的機械構造,專門的對口專業比如飛行器設計,屬於專門進行飛機研究的專業,同為工學范疇

槍械這種小東西主要都是機械的東西,載具和導彈都涉及動力和能源,而戰機,戰艦,導彈,則也涉及很多電子和機電方面的技術,戰機還有飛行員的生命保障系統的研究

B. 軍考化學都考哪些知識點

離子共存的判斷和阿伏伽德羅常數的計算屬於化學選擇題的必考題,歷年都有考查,要求學生掌握知識點的常考方向。有關物質的量濃度方面的常考方向是,注意體積、弱酸弱鹼的部分電離、鹽的水解和化學式中對應離子量值關系等等。

C. 簡述化學知識在國防教育中的應用及意義

一、武器的靈魂——火葯
火葯最早是由中國勞動人民發明製造的,當初主要用於醫葯。據《本草綱目》記載,火葯有去濕氣,除瘟疫,治瘡蘚的作用,從火葯兩字中的「葯」字即可見一斑,後來火葯傳至歐洲才用於軍事。軍事上黑火葯的成分是:75%的硝酸鉀,10%的硫,15%木炭(有時火葯也呈褐色,也叫褐火葯)。黑火葯極易劇烈燃燒,同時,燃燒產生的熱使氣體劇烈膨脹,發生爆炸。
隨著軍事化學發展,出現了比黑火葯爆炸威力更大的烈性炸葯。一般是含硝基的有機化合物,首先是苦味酸即黃色炸葯,由苯酚製成.
二、恐怖的雲海——煙幕彈
大家知道,化學中的「煙」是由固體顆料組成,「霧」是由小液滴組成,煙幕彈的原理就是通過化學反應在空氣中造成大范圍的化學煙霧。例如裝有白磷的煙霧彈引爆後,白磷迅速在空氣中燃燒,反應方程式為:,P2O5會進一步與空氣中的水蒸氣反應生成偏磷酸和磷酸,並且偏磷酸有毒反應方程式為:P2O5+H2O=2HPO3,2P2O5+6H2O=4H3PO4,這些酸液滴與未反應的白色顆粒狀P2O5懸浮在空氣中,便構成了「雲海」。
同理,四氯化硅和四氯化錫等物質也極易水解
SiCl4+4H2O=H4SiO4+4HCl,SnCl4+4H2O=Sn(OH)4+4HCl,也就是它們在空氣中合形成HCl酸霧,所以也可用作煙幕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海軍就曾用飛機向自己的軍艦投放含SnCl4和SiCl4的煙幕彈,從而巧妙的隱藏了軍艦,避免了敵機轟炸。現代有些新式軍用坦克所用的煙幕彈不僅可以隱蔽物理外形,而且煙霧還有躲避紅外激光、微波的功能,達到真的「隱身」。
三、致命的火神——燃燒彈
看過《拯救大兵瑞恩》嗎?裡面有一個美軍用燃燒彈燒死坑道中敵兵的境頭,這就是燃燒彈在現代坑道戰,塹壕戰中的作用之一。由於汽油密度較小,發熱量高,便宜,所以被廣泛用作燃燒彈原料。加入能與汽油結合成膠狀物的粘合劑,就製成了凝固汽油彈。為了攻擊水中目標,有的還在凝固汽油彈里添加活潑鹼金屬和鹼七金屬鉀、鈣、鋇,金屬與水結合放出的氫氣又發生燃燒,提高了燃燒威力。
對於有裝甲的坦克,燃燒彈自有對付的高招,由於鋁粉和氧化鐵能發生壯觀的鋁熱反應,2Al+Fe2O3=Al2O3+Fe+熱量,該反應放出的熱量足以使鋼鐵熔化成液態,所以用鋁劑製成的燃燒彈可熔掉坦克厚厚的裝甲,使其望而生畏。另外,鋁熱劑燃燒彈在沒有空氣助燃也可照樣燃燒,大大擴展了它的應用范圍。
四、戰場上的魔影——化學武器
海灣戰爭後,聯合國武器核查伊拉克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清除其化學武器,可用化學武器的致命威力,歷史上第一次應用化學武器是在1915年4月22日,德國軍隊在比利時戰場大規模使用氯氣,造成英法聯軍一萬五千人中毒,其中五千人死亡。帶有苦仁味的氫氰酸更是殺人不見血。在二戰中,德國法西斯在波蘭的奧斯威辛集中營,用易揮發的氫氰酸殺害了幾百萬難民。
現代毒劑化學發展更是造就了許多極毒的化學武器,例如能散發誘人的蘋果香味的神經性毒劑沙林,能使全身糜爛的毒劑芥子氣,能使人窒息死亡的「光氣」(COCl2),能破壞人中樞神經系統高級調節功能的毒劑,現在還有被稱為第二代化學武器的二元毒氣彈,這是兩種被分開的無毒化學品,引爆後二種無毒物質會立刻化合形成有毒氣體。
以上只是化學在軍事武器應用中的一小部分,其實,化學在軍事領域中無處不在。例如,照明彈中裝有鎂鋁和硝酸鈉,硝酸鋇等物質。引爆後,鎂在空氣中迅速燃燒,放出含紫外線的耀眼白光,同時放出熱量使硝酸鹽分解,O2又進一步促進鎂、鋁燃燒;催淚彈中裝有易揮發的液臭,它能刺激人的敏感部位——眼鼻等器官粘膜,催人淚下。有時還裝有毒劑西埃斯,它使引起大量流淚,劇烈咳嗽,噴嚏不止,讓人難以忍受,嚴重可導致死亡;利用焰色反應可制出各種顏色的信號彈;鐵氧體的化學塗料,能吸收雷達波,可用於隱身飛機外表塗層;用AgZ或乾冰人工催化降雨作業,可形成暴雨、洪水,成為「氣象武器」等等。
總之,化學作為應用性極強的基礎自然科學,其應用方面的無限可能性,正等待我們去開發探索。

專題推薦>> 2017屆新高三暑假化學學習指導 各地15-16學年高中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匯總
15-16學年下學期期末化學復習備考之去年同期精品 Happy暑假,我的作業君!(2016版)
2016年高考化學母題題源系列 2016年中考真題精品解析

D. 軍事上用作煙幕彈的化合反應

煙 霧 彈 製造煙霧主要靠它的發煙劑,一般都用黃磷、四氯化錫或三氧化硫等物質。當煙 霧 彈被發 射 到目標區域,引信 引 爆 炸 葯 管里的炸 葯 ,彈 殼 體 炸 開,將發煙劑的黃磷拋散到空氣中,黃磷一遇到空氣,就立刻自行燃燒,不斷的生出滾滾的濃煙霧來。多彈齊發,就會構成一道道「煙牆」,擋住敵人的視線,給自己軍隊創造有利的戰機。 化學中的「煙」是由固體顆料組成,「霧」是由小液滴組成,煙幕彈的原理就是通過化學反應在空氣中造成大范圍的化學煙霧。例如裝有白磷的煙霧彈引 爆 後,白磷迅速在空氣中燃 燒 ,反應方程式為:4P+5O2=2P2O5,P2O5會進一步與空氣中的水蒸氣反應生成偏磷酸和磷酸,並且偏磷酸有毒反應方程式為:P2O5+H2O=2HPO3,P2O5+3H2O=2H3PO4,這些酸液滴與未反應的白色顆粒狀P2O5懸浮在空氣中,便構成了「雲海」。 同理,四氯化硅和四氯化錫等物質也極易水解SiCl4+4H2O=H4SiO4+4HCl,SnCl4+4H2O=Sn(OH)4+4HCl,也就是它們在空氣中合形成HCl酸霧,所以也可用作煙 幕 彈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海軍就曾用飛機向自己的軍艦投放含SnCl4和SiCl4的煙幕彈,從而巧妙的隱藏了軍艦,避免了敵機轟 炸 。現代有些新式軍用坦克所用的煙幕彈不僅可以隱蔽物理外形,而且煙霧還有躲避紅外激光、微波的功能,達到真的「隱身」。

E. 常用的軍事高技術包括哪些內容

常用的軍事高技術包括信息技術、航天技術、海洋開發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六大領域

所謂軍事高技術,就是應用於軍事領域的現代高新科學技術。即已經應用或即將應用於軍事領域中,並對現代軍事和現代戰爭產生重大影響的高新科學技術群,六大領域具體介紹如下。

1、信息技術:主要應用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設計、開發、安裝和實現信息系統和應用軟體。它也經常被稱為信息和通信技術(ICT)。主要包括感測技術、計算機與智能技術、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

2、航天技術:是探索、開發和利用地球以外的空間和天體的綜合性工程技術。它是一個國家現代技術綜合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軍事航天技術是將航天技術應用於軍事領域,進入空間,開發利用空間用於軍事目的的綜合性工程技術。

3、海洋開發技術:是人類進行海洋開發,實現海洋實際價值的手段的總稱。它是通過海洋開發吸收和消化各種現代科學技術和一般技術,使其適應海洋的特殊環境而形成的。為傳統海洋產業轉型和新型海洋產業快速發展創造條件,促進海洋產業結構調整。

4、生物技術:應用生物學、化學和工程學的基本原理,利用活的有機體(包括微生物、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或其組成部分(細胞器和酶)生產有用的物質,或為人類提供服務。

5、新材料技術:指新開發的或性能優於傳統材料的材料。新材料技術是指通過物理研究、材料設計、材料加工、試驗和評價等一系列研究過程,根據人們的意願創造出一種能夠滿足各種需求的新材料技術。

6、新能源技術:包括核能技術、太陽能技術、燃煤技術、磁流體動力發電技術、地熱能技術、海洋能技術等,其中核能技術和太陽能技術是新能源技術的主要標志。通過核能和太陽能的開發利用,打破了以石油和煤炭為主的傳統能源觀念,開創了能源新時代。

(5)軍事涉及哪些物理和化學原理擴展閱讀: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場席捲全球的信息科技革命浪潮不僅使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在軍事領域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傳統軍事科技不斷改進,新的高技術裝備層出不窮,從而帶來了一次現代軍事高技術變革。現代軍事高技術包含的內容是豐富而多樣的。

當前,最有代表性的是以下幾個方面。

1、現代偵察和監視技術

有效地獲取敵人的情報信息是贏得戰爭的重要保障。現代條件下作戰,戰場情況變化急劇,戰斗樣式轉換迅速,偽裝、欺騙能力不斷提高,情報的獲取比以前更加困難,對情報的時效性、准確性和連續性要求更高,從而也刺激了現代偵察和監視技術的迅速發展。

現代偵察和監視技術是一個航天、航空、地(水)面偵察一體化,白天、黑夜全天候,陸、海、空戰場全方位的現代偵察系統。

在太空,各種偵察和監視衛星可以晝夜不停地進行偵察和監視。

例如:電子偵察衛星可以探測和搜索無線電信號和雷達信號,用於測定雷達位置、信號特徵,竊聽和記錄敵軍事通信信號,確定電台位置等;裝有紅外敏感元件的導彈預警衛星,約90秒就能探側到敵人發射的導彈尾焰產生的紅外輻射信號。

2、現代隱形和偽裝技術

在現代高技術戰爭中,由於偵察監視技術引人注目的發展和精確制導武器的使用,目標一旦被發現,難以逃脫被殲滅的命運。所以,對抗偵察與監視的偽裝與隱身技術也得到迅速發展。

任何軍事目標在背景中的可探測特徵有形狀、色澤、位置、聲音、電磁波信號、紅外熱輻射等。偽裝就是設法減小真目標與背景之間的這些特徵,或通過設置假目標以增大假目標與背景之間的差別,故意露出破綻讓敵人發現,達到欺騙敵人的目的。

3、現代夜視技術

夜間,並非漆黑一團,仍然存在月亮光、星光、大氣輝光等一些微弱的光。這些微光照射在目標物體上,仍有漫反射現象。由於這些微光本身非常弱,漫反射以後,人的眼睛就更加難以分辨和感知。

同時,任何物體,包括軍事目標,只要其溫度高於絕對零度,都會不停地向外散發著紅外熱輻射。

而軍事目標由於有發動機、火器及運動體的存在,其溫度一般都會高於周圍的背景物體。所以,軍事目標的紅外熱輻射比起一般目標來,將更加明顯。現代夜視技術就是使微光被增強和使不可見的紅外光轉化為可見光的技術。

4、精確制導武器技術

精確制導武器是指用智能型的制導設備控制下發揮作用的武器。其特點是直接命中概率高,具有自主制導能力,作戰效能好。目前主要有制導導彈、制導炮彈、制導魚雷和制導地雷等。

確制導武器的制導系統一般分為三類:有自主式制導、遙控式制導和自尋的式制導。自主式制導是在制導過程中不需要提供目標的直接信息,也不需要導彈以外的設備配合,完全依靠自身的制導系統測量地球或宇宙空間的物理特性,導引精確制導武器按預定彈道飛向目標。

自主式制導又可分為慣性制導、程序制導、星光制導、地形匹配製導和GPS全球定位等。戰略導彈一般運用自主式制導。遙控式制導是由精確制導武器以外的制導站控制精確制導武器飛行的一種制導系統。遙控制導的導彈受控於制導站,其飛行彈道可以根據目標運動情況而隨時改變。

5、電子戰技術

電子戰是指在戰爭中敵對雙方為爭奪電磁頻譜的使用權和控制權而採取的對抗或作戰行動,也稱電子對抗。電子戰的主要形式有通信電子戰、雷達電子戰、光電電子戰、計算機電子戰和C4I電子戰等。

F. 物理學在軍事領域的應用

物理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在現代社會中,由物理學孕育出的新技術 已滲透到生活的各個角落。進入20世紀以來,物理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 表現得日益明顯和復雜,以至人們往往忽視了其中的科學根源——物理 學原理。 物理學是其他學科的基礎,因而物理學中的新發現常常會推進相關 學科的發展;反之,其他學科中的進步亦會激勵物理學家作更深入的研 究。由此,物理學進入軍事領域,是理所當然的。
一直以來,物理學在軍事科學中的應用均佔有不小的比例,而軍事武器的不斷發展在一定程 度上也促進了物理學的進步。 幾百年來,一度在科幻作品中出現的那些神秘武器,如光學武器, 聲波武器,電磁波武器,核武器等,如今已紛紛面世。現代軍事科學的 知識密度高,綜合性強。許多高精尖現代化軍事武器,比如,紅外製導、 紅外夜視、激光雷達、聲納及核武器等都與物理學的最新成就密切相關。 盡管目前這類武器的性能和狀況還不夠完善,人們對製造與使用這些武 器,也存有較多疑慮和爭議,但通過本文,物理學與軍事武器的緊密相 關性仍可略見一斑。
一、聲波武器 我們知道,聲波是機械縱波,它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 人們日常可以聽到的聲音便是 20-20000Hz頻率范圍內的聲波。 目前軍事領域中應用的主要是次聲波部分(即頻率低於20Hz的聲波)。 和可聞聲波相比,次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能量衰減緩慢,隱蔽性好, 不易為敵人察覺,所以軍事上常用次聲波接收裝置來偵察敵情。 另一方面,次聲波武器還可直接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那麼,它的 殺傷原理是什麼呢?這里要涉及到物理學的一個重要概念——共振。原 來,次聲武器是利用和人體器官固有頻率相近的次聲波與人體器官發生 共振,導致器官變形、移位、甚至破裂,以達到殺傷目的的。次聲武器 大體可分為兩類:
(l)「神經型」次聲武器。次聲頻率和人腦阿爾法 節律(8-12Hz)很接近,所以次聲波作用於人體時便要刺激人的大腦, 引起共振,對人的心理和意識產生一定影響:輕者感覺不適,注意力下 降,情緒不安,導致頭昏、惡心;嚴重時使人神經錯亂,癲狂不止,休 克昏厥,喪失思維能力。
(2)「器官型」次聲武器。當次聲波頻率和 人體內臟器官的固有頻率(4 -18Hz)相近時,會引起人的五臟六腑產 生強烈共振。輕者肌肉痙攣,全身顫抖,呼吸困難;重者血管破裂,內 臟損傷,甚至迅速死亡。
次聲武器的優點在於:
①突襲性。次聲波在空 氣中的傳播速度為每秒三百多米,在水中傳播更快,每秒可達 1500m左右。次聲波是常人聽不到、看不見的,故除了傳播迅速之外,次聲波又 具有良好的隱蔽性。
②作用距離遠。根據物理學原理,聲波的頻率越低, 傳播時介質對它的吸收就越小,波的傳播距離也越遠。比如,炮彈產生 的可聞聲波,由於衰減快,在幾千米外就聽不到了,但它產生的次聲波,可傳到80km以外;而氫彈產生的歡聲波可繞地球傳播好幾圈,行程十幾萬千米。故高強度的次聲武器具有洲際作戰能力。
③穿透力強。傳播介質對低頻率的聲波吸收較小,故次聲波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一般的可 聞聲波,一堵牆即可將其擋住,而實驗表明,次聲波能穿透幾十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因此,無論敵人是在掩體內躲藏,還是乘坐在坦克中,或 深海的潛艇里,都難以逃脫次聲武器的襲擊。
④次聲波在殺傷敵人的同時,不會造成環境污染,不破壞對方的武器裝備,可作為戰利品,取而 用之。 需指出的是,目前次聲武器發出的次聲波的強度和方向性等因素尚 待進一步研究,所以真正應用於戰爭的次聲武器還不多見。
據說,第一台次聲波發生器是由法國人在1972年發明的,它產生的 次聲波可以損害5km以外的人。發明者還得出結論:頻率為7Hz的次聲波 可對人體造成致命的打擊。有報道稱,美軍在干預索馬里期間已經試用 過某些音響或聲音武器的樣品。這些武器可以使人的內臟發生震動,把人震昏,使人感到惡心,甚至使腸子里的糞便液化,不斷腹瀉。
此外,超聲波在軍事上的應用也很多。由於海水有良好的導電性,對電磁波的吸收能力很強,因而電磁雷達無法探測水下作戰目標(如潛水艇)的方位和距離。所謂超聲波,是 指高頻率的機械波(頻率大約在20kHz以上)。它具有能流密度大,方 向性好,穿透力強等特點。超聲波在空氣中衰減較快,而在固體、液體中的衰減卻很小,這正好與電磁波相反。這種情況下,超聲波雷達——聲納,便可發揮巨大的威力。
二、激光武器 激光是與原子能、半導體、計算機一起出現的20世紀的四項重大發 明之一。它的英文全稱是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uted Emisslon of Radiation,編寫為 Laser,意為受激輻射光放大器。由於激光有方 向性強,單色性好,亮度高,相乾性好等特性,其在軍事上的應用十分 廣泛。 激光武器是利用激光束來直接攻擊敵方目標的。
其優點主要是:
(l)速度快,射束直,射擊精確度高。激光束以每秒三十萬公里的速 度傳播,不需提前量,瞬發即中。
(2)摧堅能力強。激光能量高度集 中,可摧毀任何堅固材料製成的目標。
(3)靈活、無慣性,不產生後 座力。因光子的靜質量為零,故激光武器不會產生普通槍炮發射時所產 生的後座力。激光武器易於迅速變換射擊方向,能在短時間內射擊多個 目標。
(4)抗電磁干擾能力強。 激光武器有多種分類法。按激光能量的不同,可分為低能激光武器 (又稱激光輕武器或激光致盲武器)和高能激光武器(又稱激光炮); 按激光器種類的不同,可分為固體、氣體、化 學、難分子、自由電子和 X 射線激光武器等;按激光位置或運載工具的不同,分為陸基、車載、 艦載、機載、星載激光武器;按用途可分為戰術激光武器和戰略激光武 器;按激光輸出方式的不同可分為連續式激光武器和脈沖式激光武器。
激光武器是高新技術兵器中的佼佼者之一,它的研究時間最長,技 術也最成熟。激光武器的發展對各國的軍事戰略都將產生深遠影響,同 時它也是最有希望把人類從當前的核恐怖中解放出來的武器之一。在目前的實際應用中,激光武器通常要和其他武器配合使用,還不能完全取 代常規武器。原因在於:(l)在大氣中使用時,大氣對激光能量有嚴重的衰減作用,雲、霧、雨、雪、空中煙塵對激光特性影響更大,其射 程和威力受到限制。
(2)隨射程增加,落到目標上的光斑增大,導致 靶面上的激光功率密度降低,限制了激光武器的有效作用距離;
(3) 熱暈和氣體擊穿會造成激光能量的嚴重損耗,阻擋激光的傳播。(熱暈 是指大氣吸收激光能量後,因內外層溫度不同而引起光束擴散的現象; 氣體擊穿是指大氣吸收激光能量後,中性氣體被電離的現象。)人眼最敏感的光是波長為 0.54微米的綠光。實驗表明,人射到瞳 孔的綠光能量只要達到7×10-7焦耳就會燒傷視網膜,能量再高將造成 人眼的永久失明,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目前,美國已經出現了能夠令攻擊目標暫時或永久性失明的致盲激光武器。
三、電磁武器 電磁波是指迅速變化的電磁場在空間的傳播。人類從形成之日起便生活在電磁波的汪洋大海之中。電磁波在軍事上的應用異常豐富。所謂 電子對抗(又稱電子戰)便是指敵我雙方利用專門的設備、器材產生和 接收處於無線電波段內的電磁波,以電磁波為武器,阻礙對方的電磁波 信號的發射和接收,保證自己的發射和接收。 電磁波對人體是有害的。據說,美國有人提出設計電磁槍,該電磁 槍將會「誘發癲癇病那樣的症狀」。
另有一種所謂的「熱槍」,採用的是電磁波段中的微波。熱槍能夠產生使人體溫升高至40.6—41.7攝氏度 的作戰效果,讓敵人不舒服、發燒甚至死亡。 1980 -1983年,一個叫埃爾登·伯德的美國人,從事了海軍陸戰隊非殺傷性電磁武器的研究。他說:「我們正在研究大腦里生物電的活動 和如何影響這種活動。」他發現,通過使用頻率非常低的電磁輻射,可使動物處於昏迷狀態。此外,他還設計了磁場的反應實驗,指出:「這 些磁場是非常微弱的,但結果是非殺傷性的可逆轉的。我們可以使一個人暫時傷殘。」
據中國電磁輻射測試中心經過兩年的跟蹤檢測證實,超量的電磁輻 射會造成人體神經衰弱、食慾下降、心悸胸悶、頭昏目眩、甚至腦部腫 瘤。 迄今為止,電磁武器的研製離實戰要求仍有較大距離,其中最大的 困難是電磁波的功率問題。由於電磁場能量隨距離的增大而迅速減弱, 如此能量的波束難以瞄準相應的目標。這些原因導致電磁武器的研究遠遠落後於聲波武器和激光武器。
四、核武器 將核能引入戰場是武器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核能的軍事應用首先是核武器的誕生。核武器的研究和發展有近50年的歷史,至今已製造 出的核武器達幾十種之多,而人們通常所說的核武器是指原子彈、氫彈 和中子彈等。 重核和輕核分別通過聚變核反應和裂變核反應可以轉化成更穩定的中核,這兩種反應均可釋放出核間的巨大能量。原子彈即是利用了其中的能量。原子彈的核裝料是純的鈾235或鈈239、鈾233.這類原子核在中子轟 擊下發生鏈式反應。原子彈爆炸產生的高溫高壓及裂變碎片和各種射線,最終形成了沖擊波、光輻射、早期核輻射、放射性污染以及電磁脈沖等殺傷破壞因素,其巨大殺傷力對現代戰爭的戰略戰術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氫彈是以氘和氚作為核裝料,其爆炸即是氫的同位素的聚變反應。 氫彈的殺傷破壞因素與原子彈相同,但威力比原子彈大得多。氫彈的爆 炸過程就是原子彈爆炸加上輕核聚變的過程,由此可見其份量。中子彈是氫彈小型化的產物,是一種戰術核武器。中子彈爆炸時產生的沖擊波、光輻射及放射性污染的殺傷破壞作用比原子彈和氫彈小得多,但它的貫穿輻射殺傷作用頗大,其能量所佔比例超過40%。中子彈 爆炸時放出大量高能中子和γ射線,對人員具有殺傷作用。核武器正朝著小型化、高精度、低當量的方向發展,這也是現代軍事武器的發展趨勢:靈活、機動。
本文描述的物理學在軍事武器中的應用,是從物理學原理的應用角度考慮的。武器本身是中性的,無善惡之分,關鍵看掌握在誰手中,應用於什麼場合。 原子彈的實際應用,最初是以毀滅性的殺人武器的形式出現的:1945年美國在日本的廣島、長崎市投下了兩顆原子彈。這一事實與物理學家的初衷是相違背的。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對此非常震驚。他竭盡全力地阻止對原子彈的研製和使用,甚至提議建立一個世界性的主 權政府以控制原子彈,維持世界和平。
1953年,愛因斯坦在給一位日本記者的信中寫到:「我是一名忠誠但並非絕對的和平主義者,也就是說,我反對在任何情況下使用武力,但在想要摧毀生命的敵人面前,就是另 一種情況了」。這非常有代表性地反映了世界上許多物理學家對社會的 良知。在地球上使用核武器,其後果不堪設想:核武器導致地球表面產生 大面積強烈爆炸,直接干擾大氣層中的臭氧層,從而使地球表面透過大量的紫外線,地球的生態環境和氣候將產生嚴重的、不可挽回的後果。隨著科技的發展,武器裝備的數量和質量都在不斷增大和提高。各種核武器的數量已增大到驚人的地步。
美國和前蘇聯兩個大國的核儲備都在 9-13 × 109噸「 TNT」當量之間,並各自擁有3-4萬枚核彈頭,英、法、印及我國也都有限度地發展了核武器,具備一定的核反擊能力。
據估計,全球核武器總當量大約在25 x109噸「TNT」左右,世界人均折 合5噸「TNT」。一旦核戰爭爆發,僅現有的核武器就能將地球炸得天翻 地覆,無數城市化為灰燼。實際上,核戰爭是人類自我毀滅的戰爭。我 們需要的是正義與和平。研製使用現代的最新武器,目的是消滅武器,消滅侵略,以維護世界的和平,國家的安寧。歷史告訴我們,任何一種新技術的應用,一種新武器的出現,一開始的確具有強大的威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技術的發展,總是被更新 式、更優異的武器所取代。世界,正是在這樣一種矛盾對立中曲折向前發展著。

G. 軍事科技 狙擊槍的有關物理原理有哪些

戰地狙擊射擊原理
BF1942狙擊槍射擊原理

首先,要解釋一下將會要用到的幾個名詞:

呼吸效應:

身體不移動的前提下,狙擊槍用滑鼠右鍵開鏡後,準星會隨著呼吸上下有規律的晃動,隨著呼吸次數的增加而晃動的幅度減少。通常在5秒鍾後,無論採取任何射擊姿勢,準星晃動將達到最小幅度。
立姿射擊,射擊超遠距離點狀目標,準星晃動相對明顯;蹲姿射擊,射擊超遠距離點狀目標,準星略有晃動;卧姿射擊,射擊超遠距離點狀目標,準星幾乎不會晃動。

靜狙

身體不移動,開鏡,等呼吸效應減小到最小的時候對准目標射擊

速狙

身體不斷移動,運動中急停(不停)不待呼吸效應減小而直接向目標射擊

固定狙(擊):

在固定的一個狹小的區域內(通常是房子,草叢,樹底,山頭等等)向敵人射擊的狙擊手,射擊方式以靜狙為主,結合速狙。

突擊狙(擊):

伴隨己方突擊/醫療兵沖鋒,提供中遠程火力支援。

狙擊的目標不外乎是靜止目標和運動目標。

靜止目標可分為:長期靜止目標和瞬間靜止目標

運動目標可分為:有規律運動目標和無規律運動目標

按下滑鼠左鍵開始,到子彈離膛,約有0.02~0.05秒時間,子彈飛行的時間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一個運動目標,可分解為三個基本方向。x=橫向;y=豎向;z=距離遠近(在此方向上短暫發生變化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加上時間軸構成一個四維空間。
狙擊手所要做的事,就是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瞄準點,並且在適當時候開槍。

x軸,橫向。主要根據自己的ping值和目標的速度來判定,ping越高或者對方的速度越快,提起量就越大。

y軸,縱向。主要根據地形高低地勢起伏和敵人的跳躍來判斷,如果地形起伏厲害的話,預計彈著點應盡量對准胸部,以提高命中率;如果地形起伏不大的,彈著點對准頭部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看到敵人忽然向後仰了一下,不用猶豫了,彈著點對准他的胸部吧,那是他中彈的提示。

z軸,距離的判定。對靜狙來說不重要,因為已經消除了呼吸效應,而採用速狙方式的則是生死攸關的事。開鏡後的呼吸效應會影響彈著點,所以必須把此因素考慮進去。開鏡後約0.5秒內(或者開鏡移動中急停),準星因呼吸效應會以一個穩定的角速度上揚。在這0.5秒內開槍,彈著點會比瞄準點高。因此,在速射時的瞄準點應該比目標彈著點低,隨距離不同而變化。近處直接瞄頭,中距離瞄胸,中遠距離瞄準腹部,如此類推。如果狙擊距離過遠則難以保持精度

H. 導彈涉及到哪些科學知識和科學技術

[技術]
武器裝備發展技術 空軍在論證新武器、改進現有武器和驗收武器裝備過程中所應用的技術。現代空軍武器裝備技術復雜,價格昂貴,促使空軍加強了對新裝備發展和舊裝備改進的論證工作。確定武器裝備的戰術技術性能是否合理,通常採用各種試驗試飛方法和數字模擬法。飛行試驗是在真實的使用條件下探索航空新技術的重要手段,是為新裝備的研製提供技術基礎,也是裝備調整、鑒定和使之更有效地付諸使用所必不可少的環節。空軍各種地面裝備同樣需要試驗、試用,有的還要進行空中校飛。在許多國家,武器裝備的試驗試飛由航空工業科研部門和空軍共同承擔,但各有側重。在試飛手段和方法上,各國強調標准化建設,日趨使用統一的規范和標准。在軍用飛機的鑒定驗收試驗中,強調作戰使用性的試驗和評定,而原型機可靠性與維修性的試驗和評定更為人們所重視。測試技術已從靠感官和粗略地記錄發展到飛行試驗數據的自動採集、自動處理,磁記錄、遙測、磁遙結合的內部參數測試系統。精密測試雷達、光學經緯儀等構成的外部參數測試系統,得到廣泛的應用。飛行參數的採集、傳輸、記錄以及數據的實時處理和事後分析,都廣泛地使用了微電子技術和電子計算機技術。飛行模擬對於研究和驗證航空新技術,特別是對於開展飛行品質研究,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有的國家已研製出空中飛行模擬器,又稱變穩定性飛機。這是一種經過專門改裝的試驗研究機,用以研究飛機飛行品質、飛行控制技術、顯示技術和訓練試飛員。

武器裝備使用技術 空軍人員掌握武器裝備和技術設備的操作技能。主要有指揮技術、飛行技術、轟炸技術、射擊技術、 領航技術、 搜索跟蹤識別技術等。現代空軍武器裝備對指揮和操作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①在指揮上,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對指揮人員的文化科學素質和專業技術知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裝備效能,推動了人機結合的使用技術的發展。飛行模擬技術已趨成熟,在各國飛行訓練提綱中,使用飛行模擬器的時間已佔相當比例。模擬器示景系統採用計算機成像技術,不僅可練習高難度的飛行動作,還可訓練空戰、 領航、 轟炸、射擊等技術。在搜索跟蹤識別技術上,新的電子光學設備能自動顯示更多的有關目標參數,對使用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

後勤保障技術 空軍後勤是空軍作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空軍後勤要求具備與作戰部隊相應的機動能力、快速保障能力和生存能力。後勤保障技術現代化是提高保障能力的主要手段,在物資、油料保障、衛生勤務保障、運輸保障、裝備保障和工程保障中都離不開保障技術。許多國家把提高後勤裝備自動化作為發展重點,應用運籌學和電子計算機技術,優化物資油料調配和經費的調撥。現代空軍修建工程技術體現在對機場的勘察、設計、科研、施工等工程建設的全過程中。在勘察設計方面應用航測、激光測距儀、模型模擬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等技術,在施工中廣泛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

武器裝備維修技術 保持和恢復空軍武器裝備經常處於良好狀態的技術。主要包括對武器裝備的維護保養、修理、封存、延壽等。隨著武器裝備的發展,有些國家的空軍正在加緊對維修理論的研究,裝備維修已從簡單的預防和排除故障,發展到對裝備的全壽命過程的監督和控制,裝備的可靠性與維修性成為裝備設計的重要指標,發展了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思想, 改進了維修方式, 採用了維修新技術, 提高了工效,降低了費用,安全度上升。可靠性與維修性工程已發展成為相輔相成的兩門學科,應用范圍已從航空電子設備向飛機電氣、 液壓、 機械及結構等系統發展,從硬體向軟體領域發展。航空武器裝備的維修,不僅有電磁、射線、聲音和振動探測、溫度探測、全息攝影等先進檢測技術和手段,而且有機械故障監控系統、自動化檢測系統,並運用了電子計算機設備。外場維修工作將主要是更換便於拆裝的單元體和部件,內場修理任務將有所增加。

統籌技術 運用系統科學理論研究空軍作戰、訓練和建設的工程技術。主要包括空軍建設統籌技術、空軍作戰統籌技術、空軍訓練統籌技術、空軍武器裝備統籌技術等。空軍建設統籌技術,以軍事戰略為指導,運用現代管理科學知識、系統分析方法、計算機技術、多變數優化控制與決策技術,對空軍的規模、兵力結構、編制體制、武器裝備、人員培訓、戰場准備等宏觀問題進行科學預測和統籌規劃。空軍作戰統籌技術,以遂行任務的作戰條件為基礎,運用概率論、軍事運籌學、射擊學、轟炸學等理論和方法,預測空軍作戰的效果,為取得一定戰果應使用的兵力,以及為遂行不同作戰任務提出兵力優化方案,是指揮員在組織實施戰役戰斗時, 進行正確統籌的重要依據之一。空軍訓練統籌技術,以培養高質量人才為目標,系統地研究人才培養的最優體制,包括訓練內容、時間,晉升服役年限,訓練裝備等,提高效益,防止人才流失。空軍武器裝備統籌技術,對空軍武器裝備的全壽命期進行系統效能費用分析;運用可靠性理論、全面質量管理原則,有效地控制武器裝備的質量與使用。

[科技]
導彈通常由戰斗部(彈頭)、彈體結構系統、動力裝置推進系統和制導系統等4部分組成。

導彈推進系統是為導彈飛行提供推力的整套裝置。又稱導彈動力裝置。它主要由發動機和推進劑供應系統兩大部分組成,其核心是發動機。導彈發動機有很多種,通常分為火箭發動機和空氣噴氣發動機兩大類。前者自身攜帶氧化劑和燃燒劑,因此不僅可用於在大氣層內飛行的導彈,還可用於在大氣層外飛行的導彈;後者只攜帶燃燒劑,要依靠空氣中的氧氣,所以只能用於在大氣層內飛行的導彈。火箭發動機按其推進劑的物理狀態可分為液體火箭發動機、固體火箭發動機和固-液混合火箭發動機。空氣噴氣發動機又可分為渦輪噴氣發動機、渦輪風扇噴氣發動機以及沖壓噴氣發動機。此外,還有由火箭發動機和空氣噴氣發動機組合而成的組合發動機。發動機的選擇要根據導彈的作戰使用條件而定。戰略彈道導彈因其只在彈道主動段靠發動機推力推進,發動機工作時間短,且需在大氣層外飛行,應選擇固體或液體火箭發動機;戰略巡航導彈因其在大氣層內飛行,發動機工作時間長,應選擇燃料消耗低的渦輪風扇噴氣發動機。戰術導彈要求機動性能好和快速反應能力強,大都選擇固體火箭發動機。

導彈制導系統:按一定導引規律將導彈導向目標 、 控制其質心運動和繞質心運動以及飛行時間程序、指令信號、供電、配電等的各種裝置的總稱。其作用是適時測量導彈相對目標的位置,確定導彈的飛行軌跡,控制導彈的飛行軌跡和飛行姿態,保證彈頭(戰斗部)准確命中目標。導彈制導系統有4種制導方式:①自主式制導。制導系統裝於導彈上,制導過程中不需要導彈以外的設備配合,也不需要來自目標的直接信息,就能控制導彈飛向目標。如慣性制導,大多數地地彈道導彈採用自主式制導。②尋的制導。由彈上的導引頭感受目標的輻射或反射能量,自動形成制導指令,控制導彈飛向目標。如無線電尋的制導、激光尋的制導、紅外尋的制導。這種制導方式制導精度高,但制導距離較近,多用於地空、艦空、空空、空地、空艦等導彈。③遙控制導。由彈外的制導站測量,向導彈發出制導指令,由彈上執行裝置操縱導彈飛向目標。如無線電指令制導、無線電波束制導和激光波束制導等,多用於地空、空空、空地導彈和反坦克導彈等。④復合制導。在導彈飛行的初始段、中間段和末段,同時或先後採用兩種以上制導方式的制導稱為復合制導。這種制導可以增大制導距離,提高制導精度。

導彈制導精度是導彈制導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之一,也是決定導彈命中精度的主要因素。打擊固定目標時,導彈命中精度用圓概率偏差(CEP)描述。它是一個長度的統計量,即向一個目標發射多發導彈,要求有半數的導彈落在以平均彈著點為圓心,以圓概率偏差為半徑的圓內。打擊活動目標時,導彈的命中精度用脫靶距離表示,即導彈相對於目標運動軌跡至目標中心的最短距離。

導彈彈頭是導彈毀傷目標的專用裝置,亦稱導彈戰斗部。它由彈頭殼體、戰斗裝葯、引爆系統等組成。有的彈頭還裝有控制、突防裝置。戰斗裝葯是導彈毀傷目標的能源,可分為核裝葯、普通裝葯、化學戰劑、生物戰劑等。引爆系統用於適時引爆戰斗部,同時還保證彈頭在運輸、貯存、 發射和飛行時的安全。彈頭按戰斗裝葯的不同可分為導彈常規彈頭、導彈特種彈頭和導彈核彈頭,戰術導彈多用常規彈頭,戰略導彈多用核彈頭。核彈頭的威力用梯恩梯當量表示。每枚導彈所攜帶的彈頭可以是單彈頭或多彈頭,多彈頭又可分為集束式、分導式和機動式。戰略導彈多採用多彈頭,以提高導彈的突防能力和攻擊多目標的能力。

導彈彈體結構系統 用於構成導彈外形、連接和安裝彈上各分系統且能承受各種載荷的整體結構。為了提高導彈的運載能力,彈體結構質量應盡量減輕。因此,應採用高比強度的材料和先進的結構形式。導彈外形是影響導彈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具有良好的氣動外形, 對於巡航導彈以及在大氣層內飛行速度快、機動能力強的戰術導彈,要求更為突出.

可以了么?

I. 化學在軍事中的應用

化學武器,動能武器的推進劑,新型燃料等等~~~

閱讀全文

與軍事涉及哪些物理和化學原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