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苯胺中毒怎麼辦
下面的處理方法有些是醫學上的,如果不具備條件,最好送醫院處理。
1.吸入中毒者,立即將患者移至通風場所;皮膚染毒者,立即給予5%醋酸或70%乙醇洗皮
膚,並更換染毒衣著。
2.誤服者立即用1:2000高錳酸鉀溶液洗胃。
3.正鐵血紅蛋白血症的治療。
(1)靜脈注射維生素C500~1000mg。
(2)1%美藍溶液2~20ml,加25%葡萄糖液40ml,10~20min內靜脈緩注,必要時重復給葯每4h 1次。
4.吸氧,必要時行人工呼吸。行血氣監測。
5.如發紺較重,無禁忌時,可行換血療法或血液透析。
② 除去二苯胺的氣味
木炭可以拿來試試的
因為炭有吸附作用,而且木炭非常經濟
③ 今天生物做實驗,吸了好大一口二苯胺A液,有毒嗎
有機溶劑大多有毒,吸入對人體肯定有危害。不過僅此一次,應該沒啥問題。只要沒有出現中毒跡象,比如頭暈惡心乏力等症狀,就沒事。以後注意,帶上口罩,在通風櫥里操作等等,注意點好。
④ 苯胺的危害
1、對環境的危害
苯胺容易揮發,進入水體後,由於分子結構非常穩定,容易導致持久的環境污染,使水體和底泥的物理、化學性質和生物種群發生變化,造成水質惡化。
2、對身體的危害
苯胺的毒性很高,少量苯胺就能引起中毒,而且苯胺通過皮膚、呼吸道和消化道可進入人體,從而破壞血液。
(4)化學實驗聞了苯胺怎麼辦擴展閱讀
苯胺在常溫下是無色或微黃色的油狀液體,接觸空氣和光線後變黑,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稍溶於水,易溶於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苯胺可用水蒸氣蒸餾,蒸餾時加入少量鋅粉以防氧化。
應用
1、苯胺是染料工業中最重要的中間體之一
在染料工業中可用於製造酸性墨水藍G、酸性媒介灰BS、酸性嫩黃、直接橙S等;在有機顏料方面可用於製造金光紅、金光紅g、大紅粉、酚菁紅、油溶黑等;在印染工業中用於染料苯胺黑;在農葯工業中用於生產許多殺蟲劑、殺菌劑如敵敵畏、除草醚、毒草胺等。
2、苯胺是橡膠助劑的重要原料
可用於製造防老劑,也可作為醫葯磺胺葯的原料,同時也是生產香料、塑料、清漆、膠片等的中間體;並可作為炸葯中的穩定劑、汽油中的防爆劑以及用作溶濟;其它還可以用作製造對苯二酚、2-苯基吲哚等。
3、苯胺是生產農葯的重要原料
苯胺衍生的N-烷基苯胺、烷基苯胺、鄰硝基苯胺、環己胺等,可作為殺菌劑敵銹鈉、拌種靈、殺蟲劑三唑磷、噠嗪硫磷、喹硫磷,除草劑甲草胺、環嗪酮、咪唑喹啉酸等的中間體。
⑤ 苯胺有哪些危害 如何應急處理
一、苯胺的危害:
1、急性中毒表現
主要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血症和肝、腎及皮膚損害。
短期內皮膚吸收或吸入大量苯胺者先出現高鐵血紅蛋白血症,表現為紫紺,舌、唇、指(趾)甲、面頰、耳廓呈藍褐色,嚴重時皮膚、黏膜呈鉛灰色,並有頭暈、頭痛、乏力、胸悶、心悸、氣急、食慾不振、惡心、嘔吐,甚至意識障礙。高鐵血紅蛋白10%以上,紅細胞中出現赫恩茲小體。可在中毒4天左右發生溶血性貧血。中毒後2-7天內發生毒性肝病。口服中毒出上述症狀外,胃腸道刺激症狀較明顯。
眼睛接觸:可出現結膜角膜炎。
皮膚接觸:可引起皮炎。
2、慢性中毒表現
長期低濃度接觸可引起中毒性肝病。
健康危害:該品主要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血症、溶血性貧血和肝、腎損害。易經皮膚吸收。急性中毒:患者口唇、指端、耳廓紫紺,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手指發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時,皮膚、粘膜嚴重青紫,呼吸困難,抽搐,甚至昏迷,休克。出現溶血性黃疸、中毒性肝炎及腎損害。可有化學性膀胱炎。眼接觸引起結膜角膜炎。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經衰弱綜合征表現,伴有輕度紫紺、貧血和肝、脾腫大。皮膚接觸可引起濕疹。
3、環境危害
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可造成污染。
4、燃爆危險
該品可燃,有毒。
二、應急處理: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鍾。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噴霧狀水或泡沫冷卻和稀釋蒸汽、保護現場人員。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⑥ 標題 實驗中,不慎將化學試劑弄到衣物和身體上,該怎麼辦
如果沾到得少,記得一定馬上用大量水沖,不要先用布擦。 因為一般這種事故都是在化學實驗室中發生的,灼燒面積不會太大,迅速用大量的水沖洗,可減少硫酸灼燒的時間,能有效地去除濃硫酸,且濃硫酸稀釋放出的熱量會很快被水帶走,不會造成更嚴重的灼燒。
如果是大面積灼燒,不能立即用水沖洗。應用干布擦拭,再用大量水沖,再塗少量碳酸氫鈉。這取決於濃硫酸稀釋過程中放出的熱量的散去程度。
擴展知識:
化學品是指各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和混合物,無論是天然的還是人造的。
據美國化學文摘登錄,全世界已有的化學品多達700萬種,其中已作為商品上市的有10萬余種,經常使用的有7萬多種,每年全世界新出現化學品有1000多種。
污染
日用化學品污染
家庭中廣泛使用著各種日用化學品。如除蟲劑,消毒劑,洗滌劑,乾洗劑,它們是有作用的,但同時也在散發出有毒氣體。毒性很高的苯胺有少量用於生產家用化學品,如塗料,除蟲劑,殺菌劑.廣泛用做溶劑,滅火劑,乾洗劑的CCl4,用做去油劑的CH3CCl3,用做製冷劑,發泡劑的CHF2Cl等是主要的氯代烴污染源。
室內化學品污染
除了室外的大氣污染物能經空氣流通進入室內之外室內各種建築裝飾材料,廚房炊事,化妝品,日用化學品和化學製品,復印機、列印機,放射性污染物、空氣清新劑、殺蟲劑、吸煙、食品添加劑、農村使用的農葯和化肥等都是重要的室內化學污染物。人們已從室內空氣中鑒定出300多種揮發性化學物質。醫學研究表明,上述污染可造成呼吸道,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疾病。
⑦ 聯苯胺有毒,在實驗中應怎麼使用要注意那些問題
聯苯胺固體和蒸氣都能通過皮膚迅速進入體內,引起惡心、嘔吐,損害肝和腎臟。聯苯胺及它的鹽都是致癌物質。操作時要注意帶上口罩和膠皮手套,在通風處進行實驗。一、泄漏應急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周圍設警告標志,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學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避免揚塵,小心掃起,置於袋中轉移至安全場所或按致癌物處理。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無害處理後廢棄。
廢棄物處置方法:用焚燒法。焚燒爐排出的氮氧化物通過洗滌器除去。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較高時,佩帶防毒面具。緊急事態搶救或逃生時,應該佩帶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 :戴安全防護眼鏡。
防護服:穿緊袖工作服,長統膠鞋。
手防護: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及時換洗工作服。工作前後不飲灑,用溫水洗澡。進行就業前和定期的體檢。
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及清水徹底沖洗。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困難時給輸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誤服者給漱口,飲水,洗胃後口服活性炭,再給以導瀉。就醫。
滅火方法: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乾粉、砂土。
⑧ 在實驗室里中毒要如何做
二硫化碳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吞食時,給患者洗胃或用催吐劑催吐。將患者躺下並加保暖,保持通風良好。
甲醛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吞食時,立刻飲食大量牛奶,接著用洗胃或催吐等方法,使吞食的甲醛排出體外,然後服下瀉葯。有可能的話,可服用1%的碳酸銨水溶液。
有機磷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使患者確保呼吸道暢通,並進行人工呼吸。萬一吞食時,用催吐劑催吐,或用自來水洗胃等方法將其除去。沾在皮膚、頭發或指甲等地方的有機磷,要徹底把它洗去。
三硝基甲苯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沾到皮膚時,用肥皂和水,盡量把它徹底洗去。若吞食時,可進行洗胃或用催吐劑催吐,將其大部份排除之後,才服瀉葯。
苯胺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如果苯胺沾到皮膚時,用肥皂和水把其洗擦除凈。若吞食時,用催吐劑、洗胃及服瀉葯等方法把它除去。
氯代烴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把患者轉移,遠離葯品處,並使其躺下、保暖。若吞食時,用自來水充分洗胃,然後飲服於200毫升水中溶解30克硫酸鈉製成的溶液。不要喝咖啡之類興奮劑。吸入氯仿時,把患者的頭降低,使其伸出舌頭,以確保呼吸道暢通。
⑨ 生物課做實驗二苯胺沾在手上一天了還有酸味怎麼辦用什麼能洗掉洗手液沐浴露都試過了
你好,二苯胺溶於酒精的哦,用酒精擦擦不僅能夠去處,還可以掩蓋臭味哦,希望能採納
⑩ 苯胺有什麼性質,危害是什麼。污染怎麼處理
物理性質:
外觀與性狀:無色或微黃色油狀液體,有強烈氣味。熔點(℃):-6.2;相對密度(水=1):1.02;沸點(℃):184.4;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3.22;飽和蒸氣壓(kPa):2.00(77℃);
燃燒熱(kJ/mol):3389.8;臨界溫度(℃):425.6;臨界壓力(MPa):5.30;辛醇/水分配系數的對數值:0.94;折光率1.5863;爆炸上限%(V/V):11.0;爆炸下限%(V/V):1.3;溶解性:微溶於水,溶於乙醇、乙醚、苯。
化學性質:
有鹼性,能與鹽酸化合生成鹽酸鹽,與硫酸化合成硫酸鹽。能起鹵化、乙醯化、重氮化等作用。遇明火、高熱可燃,燃燒的火焰會生煙。。與酸類、鹵素、醇類、胺類發生強烈反應,會引起燃燒。
危害:
1、急性中毒表現
主要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血症和肝、腎及皮膚損害。
2、慢性中毒表現
長期低濃度接觸可引起中毒性肝病。
3、環境危害
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可造成污染。
4、燃爆危險
該品可燃,有毒。
污染處理:
1、應急處理:迅速撤離至安全區。切斷火源。應急處理人員穿防毒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
2、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3、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噴霧狀水或泡沫冷卻和稀釋蒸汽、保護現場人員。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