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一化學:離子的物質的量怎麼算啊
自然是這樣。因為我們知道Nacl是有一個鈉離子和一個氯離子構成的,而在結構上每個鈉離子周圍有6個氯離子,每個氯離子周圍又有6個鈉離子,進而Nacl中鈉離子和氯離子最簡整數比我1:1,所以我們說Nacl是有一個鈉離子和一個氯離子構成的。我們將物質的量看成單位質量,那麼1單位質量的Nacl看成一單位質量的鈉離子和一單位質量的氯離子構成的,所以1mol
NaCl晶體含1mol
Na離子和1molCl離子,並不是說1mol
NaCl晶體中鈉離子和氯離子各一半,而是倆者和Nacl物質的量相同,那麼水也是一樣的道理。水是由倆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所以,和上面的一樣,氫原子應是水的物質的量的倆倍,而氧就應該和水一樣。這樣解釋,你懂嗎?不懂得話再追問我好了
Ⅱ 高一化學 離子,原子,分子,質子的物質的量
離子:1mol
CaCl2,有1molCa2+和2molCl+(+為所帶電荷)
原子看角標:1molCa
2mol
Cl
分子看整體:1mol
CaCl2就是1mol
CaCl2分子.
至於電子,看所帶電荷數有幾個電荷就再乘以分子的物質的量:如2molCaCl2有(2+2)*2=8mol
Ⅲ 物質的量中怎樣計算原子,電子,分子,質子
1個物質的量即為 1mol ,n個物質的量為n mol。
阿伏伽德羅常數NA=6.02×10^23 mol-1.粒子數N=n*NA
在1mol Na2CO3中,有粒子Na2CO3 1 mol,6.02×10^23 個。而鈉原子2mol,12.04×10^23 個;碳原子1mol,6.02×10^23 個;氧原子18.06×10^23個。
水化學式是H2O,他由2個H原子1個氧原子組成,H2O是水的分子式,H原子里有1個質子,沒有中子,氧原子是由8個質子和8個中子組成。
H2O電離成HO-(氫氧根離子)和H+(氫離子),電子帶負電,失去電子化合價升高,得到電子化合價降低。本身單質的氫氣化合價為0,在水中失去電子化合價+1價,氧分子單質為0,在水中得到2電子為-2價。
(3)高一化學物質的量離子電子怎麼算擴展閱讀:
原子在分子中的成鍵情形與空間排列:分子結構對物質的物理與化學性質有決定性的關系。最簡單的分子是氫分子,1克氫氣包含1023個以上的氫分子。一個水分子中2個氫原子都連接到一個中心氧原子上,所成鍵角是105.3°。
分子中原子的空間關系不是固定的,除了分子本身在氣體和液體中的平動外,分子結構中的各部分也都處於連續的運動中。因此分子結構與溫度有關。分子所處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溶解在溶液中或吸附在表面上)不同,分子的精確尺寸也不同。
Ⅳ 化學的電子。。離子。。質子怎麼算
對於分子和原子來說
質子數+電子數=原子序數
如O的電子數是8,C的電子數是6
那麼CO2的電子數是6+8*2=22
離子不相同
陽離子的電子數=質子數-離子電荷數
如:Na+ 電子數=11-1=10
陰離子的電子數=質子數+離子電荷數
如:O2- 電子數=8+2=10
Ⅳ 化學電子,離子 的 物質的量怎麼算
物質的量計算
根據質量來計算
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摩爾質量
根據溶液的濃度和體積來計算
物質的量=溶液的濃度X溶液的體積
Ⅵ 高一化學!關於「物質的量」這一部分所有的概念和計算公式!要詳細!
物質的量(要非常注意掌握幾個基本量的計算)
1、物質的量是一個物理量,符號為 n,單位為摩爾(mol)
2、1 mol粒子的數目是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數目,約為6.02×1023個。
3、1 mol粒子的數目又叫阿伏加德羅常數,符號為NA,單位mol-1。
4、使用摩爾時,必須指明粒子的種類,可以是分子、原子、離子、電子等。
5、N = n NA(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
三、摩爾質量
1、定義:1mol任何物質的質量,稱為該物質的摩爾質量。
用符號:M表示,常用單位為g•mol-1
物質的聚集狀態
1、物質的聚集狀態:氣態、液態和固態
決定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粒子數目、粒子大小和粒子間的距離
2、氣體摩爾體積
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佔的體積。符號:Vm表達式:Vm=V/n ;單位:L•mol-1
在標准狀況下,1 mol任何氣體(包括混合氣體)的體積都約是22.4 L。
n=N/NA=m/M=V/Vm=cV
祝學習順利哦~!
Ⅶ 化學中質子數 中子數 電子數怎麼計算
1、=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中子數≈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陽離子的核外電子數+陽離子的電荷數;質子數=陰離子的核外電子數-陰離子的電荷數。
2、中子數=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原子序數)。
3、電子數=原子序數=核內質子數=核電荷數(離子的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之和)-所帶電荷數)。
(7)高一化學物質的量離子電子怎麼算擴展閱讀:
電子數的排布規律:
1、各電子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目是2n^2(n為電子層序數)。
2、最外層電子數目不超過8個(K層為最外層時不超過2個)。次外層電子數目不超過18個,倒數第三層電子數目不超過32個。
3、核外電子總是盡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電子層里,然後再由里向外,排滿了L層才排M層。以上四條規律是相互聯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質子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子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子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