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高中化學蛋白質變性的有哪些

高中化學蛋白質變性的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12 10:00:22

Ⅰ 高中化學中使蛋白質變性的物質有

在紫外線,X射線,強酸,強鹼。鉛,銅,汞等重金屬鹽類。以及一些有機化合物,如甲醛,酒精,苯甲酸等作用下,均能使蛋白質變性。其他方法還可以用加熱。

Ⅱ 什麼能使蛋白質變性

一,蛋白質變性的定義
蛋白質變性(protein
denaturation):蛋白質在某些物理和化學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間構象被改變,從而導致其理化性質的改變和生物活性的喪失,這種現象稱為蛋白質變性。
二,蛋白質變性的原因
變性作用是蛋白質受物理或化學因素的影響,改變其分子內部結構和性質的作用。一般認為蛋白質的二級結構和三級結構有了改變或遭到破壞,都是變性的結果。能使蛋白質變性的化學方法有加強酸、強鹼、重金屬鹽、尿素、乙醇、丙酮等;能使蛋白質變性的物理方法有加熱、紫外線及X射線照射、超聲波、劇烈振盪或攪拌等。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81898.htm

Ⅲ 使蛋白質變性的因素有哪些變形後蛋白質有哪些特徵列舉蛋白質變性應用實例

蛋白質的變性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如熱、紫外線照射、高雅和表面張力等)和化學因素(如有機溶劑、脲、胍、酸、鹼等)
變性蛋白往往發生生物活性喪失、一些側鏈集團暴露、一些物理化學性質改變(如不對稱性增高、粘度增大、擴散系數降低、旋光和紫外吸收變化等)以及生物化學性質的改變
蛋白質的應用很多,比方說利用有機溶劑使蛋白質發生變形使之沉澱出來從而進行蛋白質的純化和分離,再復性

Ⅳ 引起蛋白質變性的因素有哪些

變性作用是蛋白質受物理或化學因素的影響,改變其分子內部結構和性質的作用。一般認為蛋白質的二級結構和三級結構有了改變或遭到破壞,都是變性的結果。能使蛋白質變性的化學方法有加強酸、強鹼、重金屬鹽、尿素、丙酮等;能使蛋白質變性的物理方法有加熱(高溫)、紫外線及X射線照射、超聲波、劇烈振盪或攪拌等。

(4)高中化學蛋白質變性的有哪些擴展閱讀:

蛋白質變性也正是牛奶不能加熱到過高溫度的原因。牛奶一旦被加熱到60℃以上,營養成分就開始被破壞。當加熱到100℃以上時,很多蛋白質成分會發生變性反應,維生素也會大量流失。特別是生物活性成分,堪稱牛奶中的精華,劇烈加熱後很容易被破壞殆盡。為了口感而犧牲營養,喝失去生物活性物質的「死牛奶」,得不償失。

牛奶中的很多營養物質,比如維生素、蛋白質和生物活性物質等成分,都對高溫比較敏感,容易在加熱的過程中被破壞。加熱的溫度越高、時間越長,破壞就越嚴重。特別是有些朋友會將牛奶倒入鍋中直接煮沸,或者放入微波爐中高溫加熱,這會導致牛奶的營養價值大打折扣。

Ⅳ 化學,能使蛋白質變性的物質都有哪些

強酸強鹼
重金屬鹽溶液,如銅、鉛
各類有機溶劑如乙醇、乙醛、丙酮等

Ⅵ 化學 蛋白質變性的方法及現象= =

蛋白質變性一般會凝固,有白色沉澱。變色的反應一般是某些氨基酸的特性反應,用於鑒定某種氨基酸的存在。比如蛋白遇硝酸變黃,是芳香族氨基酸的反應,不是變性引起的。一些常見顏色反應如下:
1.雙縮脲反應 雙縮脲是有兩分子尿素縮合而成的化合物。將尿素加熱到180℃,則兩分子尿素縮合,放出一分子氨。雙縮脲在鹼性溶液中能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紅紫色絡合物,稱為雙縮脲反應。蛋白質中的肽鍵與之類似,也能起雙縮脲反應,形成紅紫色絡合物。此反應可用於定性鑒定,也可在540nm比色,定量測定蛋白含量。
2.黃色反應 含有芳香族氨基酸特別是酪氨酸和色氨酸的蛋白質在溶液中遇到硝酸後,先產生白色沉澱,加熱則變黃,再加鹼顏色加深為橙黃色。這是因為苯環被硝化,產生硝基苯衍生物。皮膚、毛發、指甲遇濃硝酸都會變黃。
3.米倫反應 米倫試劑是硝酸汞、亞硝酸汞硝酸和亞硝酸的混合物,蛋白質加入米倫試劑後即產生白色沉澱,加熱後變成紅色。酚類化合物有此反應,酪氨酸及含酪氨酸的化合物都有此反應。
4.乙醛酸反應 在蛋白溶液中加入乙醛酸,並沿試管壁慢慢注入濃硫酸,在兩液層之間就會出現紫色環,凡含有吲哚基的化合物都有此反應。不含色氨酸的白明膠就無此反應。
5.坂口反應 精氨酸的胍基能與次氯酸鈉(或次溴酸鈉)及α萘酚在氫氧化鈉溶液中產生紅色物質。此反應可用來鑒定含精氨酸的蛋白質,也可定量測定精氨酸含量。
6.費林反應(Folin-酚) 酪氨酸的酚基能還原費林試劑中的磷鉬酸及磷鎢酸,生成藍色化合物。可用來定量測定蛋白含量。它是雙縮脲反應的發展,靈敏度高。

Ⅶ 那些有機物能使蛋白質變性高中化學

1、加熱、紫外線、強酸、強鹼、重金屬鹽、乙醇、甲醛等都能夠使得蛋白質變性。(不可逆過程)
2、向蛋白質中加入少量鹽如:硫酸鈉、硫酸銨時,能夠促進蛋白質溶解,但是加入這些鹽的濃溶液後,易發生鹽析,屬於物理變化,可逆過程。

Ⅷ 使蛋白質變性的因素有哪些

能使蛋白質變性的化學方法有加強酸、強鹼、重金屬鹽、尿素、丙酮等;能使蛋白質變性的物理方法有加熱(高溫)、紫外線及X射線照射、超聲波、劇烈振盪或攪拌等。

變性作用是蛋白質受物理或化學因素的影響,改變其分子內部結構和性質的作用。一般認為蛋白質的二級結構和三級結構有了改變或遭到破壞,都是變性的結果。

蛋白質變性後理化性質發生改變,如溶解度降低而產生沉澱,因為有些原來在分子內部的疏水基團由於結構鬆散而暴露出來,分子的不對稱性增加,因此粘度增加,擴散系數降低。

(8)高中化學蛋白質變性的有哪些擴展閱讀:

在熱、酸、鹼、重金屬鹽、紫外線等作作用下,蛋白質會發生性質上的改變而凝結起來.這種凝結是不可逆的,不能再使它們恢復成原來的蛋白質.蛋白質的這種變化叫做變性。蛋白質變性之後,紫外吸收,化學活性以及粘度都會上升,變得容易水解,但溶解度會下降。

蛋白質變性後,就失去了原有的可溶性,也就失去了它們生理上的作用.因此蛋白質的變性凝固是個不可逆過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蛋白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蛋白質變性

閱讀全文

與高中化學蛋白質變性的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