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如何理解物理化學的

如何理解物理化學的

發布時間:2022-08-13 14:34:55

A. 如何理解物理化學中的「可逆」概念

答:1 熱一 就是能量守恆定律,只不過在表達式上有所不同,在熱學中強調,做功和熱傳遞是改變內能的2個方面,但系統總能量不變 熱二,就是想告訴我們能量的傳遞具有方向性,有2種表述: 從高溫到低溫(不引起其他的變化) 做功可以完全轉化內能,但內能不能完全轉化做功 熱3 宇宙的絕對0k,任何物體不能達到 2 概念就不說了,是想說的是模型,模型的應用,所以大學有很多建模比賽的初衷吧

B. 怎樣學好物理化學

1、首先建立正確的概念、對概念應舉一反三、正確理解物理化學含義;
2、進行相關的試驗、詳細觀察實驗現象、總結試驗規律,並結合理解書本上的現象規律;
3、多看習題、總結歸納。

C. 物理化學中的「可逆」該怎麼理解

如果系統從某一狀態出發,經歷一個過程到達另一個狀態,若存在另一過程使系統回到原來的狀態,並且使外界恢復原狀,則原來的過程稱為可逆狀態。
就是說,存在可以使系統和外界環境都回到最初 狀態的過程,就為可逆,否則就不可逆。這里,系統的狀態比較好恢復,外界環境的狀態不好恢復,就引出了熱力學第二定律。

D. 如何理解物理化學無處不在

我們身處的周圍環境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物體,這些物體都處於各不相同的狀態,如靜止的、直線運動的、曲線運動的,還有生活中的各種現象比如看到顏色、發出和聽到聲音、用電器用電等等,這些都涉及物理。世界由各種各樣的物質組成,物質會發生變化,人需要吃各種食物,食物的生產加工和烹飪、消化、吸收,身體的能量供應,人的穿著所需布料生產等等都涉及化學知識

E. 物理化學_物理化學的特點和學習方法

做好預習、認真聽課、注重應用(作業)、及時復習。
1、課前認真預習:首先把新課的內容都要仔細地閱讀一遍,通過閱讀、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識體系,重點、難點、范圍和要求。
2、主動提高聽課的效率:課堂上,當老師講到自己預習時的不懂之處時,就非常主動、格外注意聽,力求當堂弄懂。
3、注重應用,物理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要注重經常做實驗,現在很多學校都用VCM模擬實驗做實驗的軟體,同學們可以課後反復做實驗,做的時候多動腦想想,聯系實際生活應用。
4、復習總結提高。要經常通過對比、鑒別,弄清事物的本質、內在聯系以及變化發展過程,並及時歸納總結以形成系統的知識。通過分析對比,歸納總結,便可以使知識前後貫通,縱橫聯系,並從物理量間的因果聯系和發展變化中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這樣既能不斷鞏固加深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歸納總結的能力。

F. 物理化學到底在研究什麼

理化學是使用物理的手段去解釋化學現象和過程的原因。他是一個基礎理論。物理化學中熱力學根本問題並不是為了關注能量變化,而是關注反應的自發性和方向限度問題。比如你設計一個反應和過程,你得確保它理論可行。憑什麼,憑借熱力學判斷。統計熱力學是試圖在微觀層面解釋宏觀過程。電化學是熱力學的一個應用,是專門研究化學電源和電解池系統的問題,表面上是能量問題實際還是關注電化學反應發生可能性,需要提供多大電壓促使反映發生,等等。判斷氧化還原過程是它最重要的應用之一。膠體與界面化學是一個應用很廣泛的分支。它主要在於研究新材料領域。很多不沾水的東西原理都是這方面,包括表面活性劑,溶膠凝膠合成。研究物質吸附的方式有助於研究解吸過程,降解過程,固定合成過程。化學動力學是在微觀層面上解釋反應的速率問題,一個反應可以發生不代表就可以用。反應幾百年跟不反應沒什麼區別。選擇合適催化劑,找到反應活性中間體,探究反應機理推廣到類似反應的開發設計。以及現在很新的分子穩態和分子反應動態學,飛秒化學。等等。結構化學關注分子過程的模擬,理論上的可能性。具體物質的結構和性質關系,意在改良結構提高性能。四大化學的基礎武斷地說都是物理化學。無機化學中的各種雜化,結構,各種反饋配鍵,配合物晶體場理論等等。有機化學中各種結構,共軛,反應機理,各種活性中間體,自由基化學,碳正離子化學本質都是物理化學。

G. 學習物理化學需要理解,那如何去學這兩門科目才可以達到理解的地步最好有親身經歷的人回答一下。謝謝!

最好的理解方法就是能與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經常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生活中積累的常識相結合,相對照。如果沒有日常生活經驗和簡單的常識,可能理解起來非常難。
平時要多注意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要有一些簡單的常識。比如東西如何才能放穩,如何不掉到地上。汽油遇炮就會燃燒、燒火做飯需要燃料,可以是煤氣、液化,也可以是煤、柴火等。食用鹼與醋混合會有什麼現象,鐵會生銹等,這些都是日常能看到的現象。要問一個為什麼就能有目的的雲看書和理解了。

如果一個人根本就不知道東西沒有支撐會掉到地上,那和他說自由落體就是說天書。
如果不知道如何能把東西放穩,那和他說力的平衡也是天書。
不接觸生活和初中的人學起天書就難了,這也是為什麼農村的生活學習環境不如城市,但家村的孩子大多更喜歡學習的原因,書本上的內容對他們來說是知識,是對生活現象的總結和梳理。
而缺乏日常生活經驗的人則天天上課就是聽念經,看天書,肯定非常枯燥難懂。

物理化學都是對自然現象的總結和梳理。找出規律,反過來指導生活、生產和科學實驗的課程,是現代人類學習自然掌握自然的基本能力的來源。是最貼近日常生活的課程。

日常的生活經驗積累及常識是必須有的前提,這在小學的常識課上應該也講過一些,但是大自然是知識的汪洋大海,小學課堂上的一點點內容只是蒼海一粟。所以兒童時不要禁固在課堂上,而應該快快樂樂的在大自然中玩,在玩中感受大自然的萬種變化,積累無數的經驗和感性認識。這是中學、大學的學習的極大資源。

但凡物理和化學不太好的學生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貪玩不願意學,一種是想學但是學不會。
我的經驗中,前一種問題不大,不學當然就不會,一旦想學了就會馬上學會了。後一種的情況就比較麻煩,因為氣管太多的常識了,學習只能像背經書一樣的去背,無法與經驗相結合,永遠不能變成自己的知識。即便是通過努力考試考了,考過後馬上就忘記了。

我遇到一個(其實還有很多)例子。一學生5歲就因為家裡情況特殊無人管他而被迫早早上小學了,5歲時每天上學前要自己做早飯,下放自己做晚餐。有時候也到同學家或鄰居家吃一點。因為沒人管,孩子貪玩的天性就體現得非常淋漓盡至,上課不聽講,跑到外面玩螞蟻,玩各種東西。放學回家想吃什麼了就得自己做,想吃罐頭時要自己想辦法開。曾經為了吃一瓶玻璃瓶裝的蘋果罐頭,打不開,他竟然用東西把瓶打碎。他的學習成績可想而知,從沒進過班裡的前20名。常常考試是班裡的倒數第一。

但是,就這樣一直到了高中畢業,他怎麼考上的高中也沒人知道。他說他的理想是考中國傳媒大學,同學和老師都說他異想天開。但是他僅僅用了兩個月左右的時間一口氣把從初中到高中的課程全部重學了一遍,竟然真的就考上了中國傳媒大學,令所有的同學和老師感到不可思議。
他自己說,其實那些東西他都會,他只是愛玩,不喜歡天天在課堂上聽老師講那些誰都知道的事。特別是對於不喜歡的老師,就乾脆不上課,不做作業。考試就不寫,讓他得不到好的業績,得不到先進。

但是他之所以能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把全部的課程趕上,和他小的時候充足的玩是分不開的。對於缺乏生活經驗的人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就是現在為什麼要減輕小學生的負擔,取消小學考試的重要原因。小學時期的孩子是接受知識的最佳階段,把這段時間牢牢的禁固在課堂上無疑對孩子的能力和時間的極大浪費。也是造成後來的學習吃力,難理解的重要原因。

如果已經到了中學階段了,這些東西是不可能再回到兒童時代去補,補救的方法就是多做實驗,不要放過任何一個實驗,還要自己想辦法設計一些實驗來做。要認真的總結實驗中的每個細節。對於實驗結果要進行認真分析,將實驗結論與所學內容進行對比。

H. 如何理解物理化學熵的定義

熵,熱力學中表徵物質狀態的參量之一,用符號S表示,其物理意義是體系混亂程度的度量。
克勞修斯(T.Clausius) 於1854年提出熵(entropie)的概念, 我國物理學家胡剛復教授於1923年根據熱溫商之意首次把entropie譯為「熵」。A.Einstein曾把熵理論在科學中的地位概述為「熵理論對於整個科學來說是第一法則」。查爾斯·珀西·斯諾(C.P.Snow)在其《兩種文化與科學革命》一書中寫道: 「一位對熱力學一無所知的人文學者和一位對莎士比亞一無所知的科學家同樣糟糕」.熵定律確立不久,麥克斯韋(J.C.Maxwell)就對此提出一個有名的悖論試圖證明一個隔離系統會自動由熱平衡狀態變為不平衡。實際上該系統通過麥克斯韋妖的工作將能量和信息輸入到所謂的「隔離系統」中去了。這種系統實際是一種「自組織系統」。
以熵原理為核心的熱力學第二定律, 歷史上曾被視為墮落的淵藪。美國歷史學家亞當斯H.Adams(1850-1901)說:「這條原理只意味著廢墟的體積不斷增大」。有人甚至認為這條定律表明人種將從壞變得更壞,最終都要滅絕。熱力學第二定律是當時社會聲謄最壞的定律。社會實質上不同於熱力學上的隔離系統,而應是一種「自組織系統」。

I. 如何理解化學勢的物理意義

從定義上看,「化學勢」和粒子數有關,具體來說,是粒子數目的變化導致的Gibbs自由能的變化。但這還是不能更直觀的理解它到底是什麼。在具體的例子中,特別是涉及到粒子數目變化的例子中理解「化學勢」,會很直觀。

兩個子系統間存在能量交換,那麼可以定義一個量溫度,溫度相等時兩邊平衡。如果兩個子系統之間除了能量交換還能進行體積交換(比如兩部分氣體中間連一個活塞),那麼就算溫度相同也不一定平衡。我們可以再定義一個量叫壓強,壓強相同時兩邊就平衡了。如果兩個子系統還可以交換粒子數,那麼相應的可以再定義一個東西。這東西就叫化學勢。

(9)如何理解物理化學的擴展閱讀:

化學勢在處理相變和化學變化的問題時具有重要意義。

在相變過程中,由於物質在不同組元間的轉移是在恆溫和恆壓下進行的,故可以通過比較兩相中物質化學勢的大小來判斷物質在各組元間轉移的方向和限度,即物質總是從化學勢較高的相轉移到化學勢較低的相。當物質在兩相中的化學勢相等時,則相變過程停止,系統達到平衡態(見相和相變)。

化學勢就是吉布斯自由能對成分的偏微分,化學勢又稱為偏摩爾勢能。偏摩爾量都是系統的強度性質,強度性質在物理化學中也常可以寫成偏微商的形式,比如溫度T=dE/dS。

若在恆壓下將分子依次加入系統,為驅動其中每一個分子,需要完全相同的努力,此過程體積變大而系統的密度和壓強保持不變,這樣單個分子的熱力學狀態可以用吉布斯自由能G除以分子數N來恰當描述。

閱讀全文

與如何理解物理化學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