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石油期刊
這是國內中文核心一些石油相關期刊,供您參考一下:
1. 石油勘探與開發2. 石油學報3. 天然氣工業 4.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5. 石油化工 6. 石油實驗地質7. 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8. 石油鑽采工藝9. 油田化學10. 新疆石油地質 11. 西南石油學院學報(改名為:西南石油大學學報) 12.石油機械 13.鑽采工藝 14. 石油煉制與化工15. 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16.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7.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8. 油氣地質與採收率19. 油氣儲運20. 石油天然氣學報21.中國海上油氣22. 石油鑽探技術 23. 大慶石油學院學報24. 石油物探25. 油氣田地面工程26.天然氣地球科學27. 石油學報.石油加工28.測井技術29.斷塊油氣田
其中石油學報是EI部分收錄。
國外SCI收錄期刊主要有:
1. AAPG BULLETIN 《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通報》美國
2. BULLETIN OF CANADIAN PETROLEUM GEOLOGY 《加拿大石油地質學通報》加拿大
3.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OF FUELS AND OILS 《燃料與石油化學和工藝學》美國
4.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中國煉油與石油化工》中國
5. GEOARABIA 《中東石油地球科學雜志》巴林
6. HYDROCARBON PROCESSING 《烴加工》美國
7. INTERNATIONAL GA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國際天然氣工程與管理》英國
8. JOURNAL OF CANADIAN PETROLEUM TECHNOLOGY 《加拿大石油技術雜志》加拿大
9. JOURNAL OF GEOPHYSICS AND ENGINEERING 《地球物理學與工程學》英國
10. JOURNAL OF PETROLEUM GEOLOGY 《石油地質學雜志》英國
11.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石油科學和石油工程雜志》荷蘭
12. JOURNAL OF THE JAPAN PETROLEUM INSTITUTE 《日本石油學會志》日本
13. OIL & GAS JOURNAL 《石油與天然氣雜志》美國
14. OIL & G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UE DE L INSTITUT FRANCAIS DU PETROLE 《石油、天然氣的科學與技術;法國石油研究所雜志》法國
15. OIL GAS-EUROPEAN MAGAZINE 《歐洲石油氣雜志》德國
16. OIL SHALE 《油頁岩》愛沙尼亞
17. PETROLEUM CHEMISTRY 《石油化學》美國
18. PETROLEUM GEOSCIENCE 《石油地質科學》英國
19. PETROLEUM SCIENCE 《石油科學》德國
20.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石油科學與技術》美國
21. PETROPHYSICS 《岩石物理學》美國
22. SPE DRILLING & COMPLETION 《石油工程師協會鑽井與完井》美國
23. SPE JOURNAL 《石油工程師協會雜志》美國
24. SPE PRODUCTION & OPERATIONS 《石油工程師協會生產和操作》美國
25. SPE RESERVOIR EVALUATION & ENGINEERING 《石油工程師協會油藏評估與工程》美國
26. VISION TECNOLOGICA 《技術視野》委內瑞拉
SPE相對容易一些
⑵ 請問油田化學類國家期刊,哪個比較容易發文章,周期較短
etalibaba(站內聯系TA)核心期刊有這些,具體哪個快不知道,希望有用 1. 石油勘探與開發2. 石油學報3. 天然氣工業 4.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5. 石油化工 6. 石油實驗地質7. 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8. 石油鑽采工藝9. 油田化學10. 新疆石油地質 11. 西南石油學院學報(改名為:西南石油大學學報) 12.石油機械 13.鑽采工藝 14. 石油煉制與化工15. 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16.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7.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8. 油氣地質與採收率19. 油氣儲運20. 石油天然氣學報21.中國海上油氣22. 石油鑽探技術 23. 大慶石油學院學報24. 石油物探25. 油氣田地面工程26.天然氣地球科學27. 石油學報.石油加工28.測井技術29.斷塊油氣田tangbohejin(站內聯系TA)石油天然氣學報相對好投一些。。。。
⑶ 徐僖的主要成就
長期從事高分子材料成型基礎理論、高分子力化學、輻射化學等領域的研究。
開拓高分子材料
徐僖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即明確提出要重視力學與高分子化學兩個學科交叉領域,研究高分子材料在應力作用下的化學過程和現象,為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成型和改性開拓新的途徑。當時國外在這一邊緣領域的研究亦處於探索階段。徐僖在這方面開展的工作,首先受到美國著名專家R.S.Porter和A.Casele 的重視,在他們的專著《Polymer stress Reaction》(Academic Press,1979)中摘錄轉載了徐僖20世紀60年代的全部研究成果。在長期的工作中,徐僖和他的助手採用超聲波、振盪磨、高速攪拌等多種手段製得了10餘種難以用一般化學方法合成、具有應用前景的新型高分子材料,並提出了許多新的論點。研究成果「超聲輻照下聚合物的降解和嵌段(接枝)共聚」被公認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這一成果對三次採油所需高效高分子表面活性劑的合成與應用提供了新途徑。
採用共混和復合的方法開發多組分高分子材料,可以彌補單組分材料的缺陷,挖掘材料的潛在性能。在國內徐僖最早從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理論的高度,系統地研究了聚乙烯、聚丙烯、聚氧化乙烯、聚氯乙烯和丙烯酸類樹脂等10餘種共混體系的有關化學反應,結構形態和流變行為,提供了一系列有實用價值的理論依據。聚烯烴的世界年產量約占塑料總產量的1/3,但由於韌性較差,影響了在工程領域的使用。多年來,聚烯烴增韌成了國際高分子學術界注目的課題。通過加入彈性體可以實現增韌,但材料的強度和熱變形溫度會大幅度下降。徐僖採用高聚物增韌聚烯烴,能在保持材料強度基本不變和良好加工性能的基礎上,使韌性提高5~20倍。這一成果引起了國內外有關專家學者的極大興趣。
導電性是高分子材料學科的一個研究熱點。徐僖借鑒結晶度對金屬材料導電性能影響方面的報導,提出可以通過氫鍵復合降低結晶性聚電解質的結晶度,提高其導電率。他指導他的學生研究了聚氧化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體系的氫鍵復合,實現了這一設想,使材料的結晶度大幅度降低,導電率提高1~2個數量級。這項成果對推動快離子導體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先後發表研究論文200餘篇,出版著作、譯著4種,申請專利20餘項;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等20餘項,
1982年至1992年間,徐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20餘次,發表論文40餘篇。
1960年徐僖撰寫出版了中國高等學校第1本高分子專業教科書《高分子化學原理》。該書成為當時國內各校高分子專業普遍採用的教材,深受廣大師生歡迎,結束了該專業全部採用國外書籍,沒有中文書可閱讀的局面。「文化大革命」後,徐僖參加了《中國大網路全書》的編寫工作,擔任化工卷高分子化工分支主編和化學卷高分子化學分支副主編。這兩卷已相繼於1987年和1989年出版。他還主譯出版了《聚合物降解過程化學》和《聚合物加工流變學》。1988年他受聘擔任美國Hanser出版社《國際聚合物叢書》顧問編委。1984年和1985年,他受石油部和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委託,先後創辦了《油田化學》和《高分子材料學與工程》兩種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雜志,且擔任主編。
1.徐僖,五棓子塑料,重慶人民出版社,1954。
2.徐僖,高分子物的回彈、回縮及抗沖擊性能,高分子通訊,1959,3(5):278~282。
3.徐僖,高分子物化學原理,高等學校高分子專業教學用書,化學工業出版社,1960。
4.Xi Xu,Ye Shen et al,Studies on Ultrasonic Degradation and Block/Graft Copolymerization of Polymers,Joint Meeting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IESC and AICHE,Sep1982,Beijing,China.
5.Xi Xu,Jiayao Zhao et al,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Ethyl Cellulose Based Lubricant for Cold Pressure Working of Ferrous Metal,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lid Lubrication,Aug.1984,Colorado,USA.
6.Xi Xu,Qi Wang,Huilin Li,A Study of the Compatibilizing Effect of High-Speed Stirring on Poly(Ethylene Oxide)/Polyacrylamide System,JMacromolSci-Chem ,1986,A23(12):1433~1441.
7.Xi Xu,Xiande Meng,Keqiang Chen,A Study on Poly(Vinyl Chloride) Blended with Chlorinated Polyethylene and Polyethylene,PolymEngand Sci,1987,27(6): 391~396.
8.Xi Xu,Liwu Zhang,Huilin Li,A Study on Poly(Vinyl Chloride)Blended with Chlorinated Polyethylene and Acrylic Resin,PolymEngand Sci,1987,27(6): 398~401.
9.Xi Xu,Xiaoyi Gong,Effect of Dispersion of Mica in Matrix on Youngs Molus of Mica Filled Polyethylene,Acta Polymeric Sicina,1991,9(2):108~112.
10.Xi Xu,Zhiwei Xia,Huilin Li,A Study on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PP/SBR Blends,Polymers and Biomaterials,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V,1991,79~ 84.
11.Xi Xu,Qi Wang,Structure & Properties of P(MMA-MAA)/PEO Intermacromolecular Complex Formed through Hydrogen Bonding,Science in China,Series B,1991,34(12) :1410~1417.
12.Xi Xu,Qi Wang,A Study in Ionic Conctivity of P(MMA-MAA)/PEO-LiClO4 System,Chinese Sicence Bulletin,1991,36(14):1171~1173.
13.Xi Xu,Shaoyun Guo,Huilin Li,A Study on Morphology and Properties of IPP/Zinc Neutralized Sulfonated EPDM Blends,Polym-PlastTechnEng,1991, 30(7):751~760.
14.Xi Xu,Qi Wang,Studies on Hydrogen Bonds in P(MMA-MAA)/PEO-LiClO4 Intermacromolecular Complex through FT-IR and XPS,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1991,1(2):146~153.
15.Xi Xu,Xiangsheng Zeng,Huilin Li,Morphology and Properties of HDPE/ZincNeutralized Sulfonated EPDM Blends,JApplPolymSci,1992,44 :2225~2231.
16.Weiwei Xiao,Xi Xu et al,Spinnability of Ultrasonically Synthesized Poly(vinyl alcoholbacrylonitrile) Emulsions,PolymEngSci,1994,34(12): 957~980.
17.Xi Xu,Weiwei Xiao,et al,Morphology and Crystallinity of Particles Formed from Dilute Solutions of Poly(vinyl alcohol-b-acrylonitrile),Poly(Vinyl Alcohol) and Polyacrylonitrile,EurPolymJ,1994,30(12):1439~1442.
18.Xi Xu,Shaoyun Guo,Plasticizing Effect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PVC Prepared by Vibromilling Degradation on PVC,PolymPlastTechnEng,1995,34(5):679~688.
19.Xi Xu,Xiangsheng Zeng et al,Ionomer Toughened Polyolefine,JMaterSci & Technol,1995,11(6):391~397.
20.Xi Xu,Shaoyun Guo,Zeqiong Wang,The Effect of Machanochemical Degradation on Processability and Properties of PVC,JPolymer Research,1995,2(4):233~ 238.
21.Xi Xu,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in Properties of Polymers ring Mechanical Degradation,The 36th IUPAC Macro Seoul,Aug1996,Korea.
22Xi Xu,Qi Wang,Xiangan Kong et al,Pan-mill Type Equipment Designed for Polymer Stress Reactions,Plastics,Rubber & Composites Processing & Applications,1996,25(3):152~158.
23.曹亞、李惠林、徐僖,羧甲基纖維素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劑在溶液中膠束行為的研究,油 田化學,1997,14(4):361~364。
24.Xi Xu,Structure Development of Change in Properties of Polymers ring Mechanical Degradation,MacromolSym,1997,118:189~194.
25.Xi Xu,Shaoyun Guo,Zeqiong Wang,Effect of Mechanochemical Degradation on Gela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VC,JApplPolymSci,1997,64:2273~ 2281.
26.Xi Xu,Effect of Irradiation o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olyolefine,IUPAC 3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cromolecules,July 1998,Gold Coast,Australia.
27.Xi Xu,Synthesis of Some Innovative Block/Graft Copolymers through Ultrasonic Irradiation,The 15th Annual Meeting of Polymer Processing Society,May 1999,Netherlands.
28.Xi Xu,Stress-Inced Reactions of Polymers,The 16th Annual Meeting of Polymer Processing Society,June 2000,Shanghai,China.
29.Xi Xu,Irradiation Processing Technique and Stress-inced Reactions Adopted for Making High Performance Polymers from Commodity Polymers,ISPMC, 2000,Beijing,China.
30.徐僖,廢舊輪胎變「黑色污染」如黑金,中國粉體技術,2005,(01):34。 1959年,徐僖開始招收研究生。1964年,他創辦了中國高等學校第一個高分子研究所。1981年,他被批准為中國首批博士生導師。1987年,他率領的高分子材料學科點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點。1989年,他負責籌建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1991年建立高分子材料博士後流動站,成為中國高分子材料領域第一個四位一體的科研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在他主持下,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先後與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俄國、澳大利亞、荷蘭、加拿大、瑞典、捷克等12個國家的26個研究機構、高校和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科技合作。
徐僖的這些學術活動,與他創建和發展學科、培育科技人才的事業相輔相成。通過將近50年的辛勤耕耘,徐僖主持的學科點累計已培養研究生、本科生、進修生7000餘名,學生貴州大學校長鄭強, 中國工程院院士瞿金平教授,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副所長王琪教授,四川大學高分子學院鄒華維副教授。 吳盛全。
徐老主持的學科點累計已培養研究生、本科生、進修生近8000名,可謂桃李滿天下。 為學術交流,徐僖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活動。除在國內參加有關學術會議,到有關單位講學外,還常應邀赴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加拿大及瑞典、荷蘭、法國、印度、韓國等國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講學和訪問,還邀請許多國外同行專家來華參加學術會議。他每年邀請一些著名專家來華講學。通過互訪和學術交流,他與加拿大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工業材料研究院、多倫多大學、拉瓦爾大學、美國羅威爾大學、美國杜邦公司、德國斯圖加特大學、日本京都大學等單位許多著名學者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聯合培養博士生和博士後研究生,進行科研合作,交流科技信息。
⑷ 石油化工類審稿比較快的中文核心期刊有哪些要一個月內能給結果的。
核心的是公認的速度慢,
不過一個月給結果還是有的,如;
石油勘探與開發
油田化學。
⑸ 請問長江大學主辦的《石油天然氣學報》是CSCD期刊嗎
長江大學主辦的《石油天然氣學報》是CSCD期刊。是2015年4月通過評審被正式收錄。
《石油天然氣學報》由湖北省教育廳主管,長江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類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刊載石油地質、石油物探與測井、油田工程、油田化學、石油機械、電子工程與計算機應用、土木工程、基礎科學與應用等領域內有創新性的學術論文、科研成果和研究簡報等。
2015年4月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簡稱CSCD)公布2015-2016年來源期刊目錄。經專家嚴格評審,長江大學《石油天然氣學報》被正式收錄。
⑹ 石油化工類核心期刊有那些,
石油勘探與開發
油田化學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油氣地質與採收率
油氣儲運
中國海上油氣
石油鑽探技術
大慶石油學院學報
石油物探
油氣田地面工程
石油學報.石油加工
測井技術
斷塊油氣田
⑺ 石油化工類核心期刊有哪些
推薦《石油化工》,中文核心期刊,簡介如下:
《石油化工》為學術與技術相結合的科技期刊,1970年創刊,由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和中國化工學會石油化工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主管單位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國內外公開發行,月刊。報道我國石油化學工業領域的科技成果,介紹石油化工的新技術、新進展及國內外科技、生產動態。本刊主要欄目有:特約述評、研究與開發、精細化工、石油化工新材料、環境與化工、工業技術、分析測試、進展與述評。文章發表時滯4~5個月。 由於本刊刊登的文章具有新穎性、實用性、啟發性和指導性,在讀者中有廣泛的影響,被選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核心期刊。 據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報道,2008年《石油化工》期刊評價指標為:總被引頻次 1524,影響因子0.827,總被引頻次在能源類期刊中名列第5位,影響因子名列第10位;總分在能源類期刊中排第4名,在統計源期刊中的總排名為220名。
⑻ 請教石油類的核心期刊,3個月之內可以被收錄
1.石油鑽探技術
《石油鑽探技術》(雙月刊)創刊於1973年,由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石油鑽井研究所主辦。 《石油鑽探技術》辦刊宗旨是:面向石油鑽探科研和生產,促進鑽井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普遍提高,...
主管主辦:中國石化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石油鑽井研究所
快捷分類:工業石油天然氣工業工程科技I
出版發行:北京雙月刊A4
期刊刊號:1001-0890, 11-1763/TE
創刊時間:1973影響因子 1.033
審稿時間:1-3個月
期刊級別:CSCD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統計源期刊
2.東北石油大學學報
《東北石油大學學報》(雙月刊)創刊於1977年,由黑龍江省教育廳主管,東北石油石油大學(原大慶石油學院)主辦。 《東北石油大學學報》主要報道東北石油大學及全國各油田石油科技最新成果,傳播新的科技信息,促...
主管主辦:黑龍江省教育廳東北石油大學
快捷分類:石油石油天然氣工業工程科技I
出版發行:黑龍江雙月刊A4
期刊刊號:2095-4107, 23-1582/TE
創刊時間:1977影響因子 0.826
審稿時間:1-3個月
期刊級別:北大核心期刊統計源期刊
3.石油化工設備
《石油化工設備》(雙月刊)創刊於1972年,由中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工業協會、蘭州石油機械研究所主辦。獲獎情況:全國機械行業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優秀期刊一等獎,甘肅省優秀期刊. 《石油化工...
主管主辦:蘭州石油機械研究所中國石油和石油化;設備工業協會;蘭州石油機械研究所
快捷分類:化工無機化工工程科技I
出版發行:甘肅雙月刊A4
期刊刊號:1000-7466, 62-1078/TQ
創刊時間:1972影響因子 0.583
審稿時間:1-3個月
期刊級別:統計源期刊
4.石油勘探與開發
《石油勘探與開發》是我國石油勘探開發界著名專業技術期刊,聘請權威專家組成編輯委員會,以促進石油勘探、開發科學技術發展為辦刊宗旨,以傳播、交流最新石油科研信息為辦刊目的,側重於報道石油勘探地持、油藏...
主管主辦: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股份有限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中國石油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
快捷分類:工業石油天然氣工業工程科技I
出版發行:北京雙月刊A4
期刊刊號:1000-0747, 11-2360/TE
創刊時間:1974影響因子 3.000
審稿時間:1-3個月
期刊級別:CSCD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統計源期刊
5.石油學報
是中國石油學會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石油及天然氣科學技術方面的綜合性學術期刊。 《石油學報》主要刊載石油和天然氣地質勘探、油氣田開發技術與工藝、石油與天然氣鑽井、海洋油氣工程、油氣儲運、石油礦場機械...
主管主辦:中國科協中國石油學會
快捷分類:工業石油天然氣工業工程科技I
出版發行:北京雙月刊A4
期刊刊號:0253-2697, 11-2128/TE
創刊時間:1980影響因子 2.030
審稿時間:1-3個月
期刊級別:CSCD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統計源期刊
6.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是由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國地質學會石油地質專業委員會主辦,期刊榮譽為: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石油與天然氣地質》是一份刊載我國石油勘探、科...
主管主辦: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中國地質學會石油地質專業委員會
快捷分類:工業石油天然氣工業工程科技I
出版發行:北京雙月刊A4
期刊刊號:0253-9985, 11-4820/TE
創刊時間:1980影響因子 2.732
審稿時間:1-3個月
期刊級別:CSCD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統計源期刊
7.石油物探
《石油物探》(雙月刊)創刊於1962年,由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主辦。是一份最早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石油物探專業技術期刊。 《石油物探》創刊40年來,堅持既定的辦刊宗旨和辦刊方針,...
主管主辦: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
快捷分類:工業石油天然氣工業工程科技I
出版發行:江蘇雙月刊A4
期刊刊號:1000-1441, 32-1284/TE
創刊時間:1962影響因子 0.842
審稿時間:1-3個月
期刊級別:CSCD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統計源期刊
⑼ 中石油 核心期刊 有哪些
1.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新疆石油地質
3. 油田化學
4. 油氣儲運
5. 石油機械
6. 石油勘探與開發
7. 石油學報
8.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9. 石油實驗地質
10. 油氣地質與採收率
11. 石油物探
12. 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
13. 石油化工
14. 石油鑽探技術
15. 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6. 石油學報(石油加工)
17.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8. 石油鑽采工藝
19. 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 石油煉制與化工
21. 中國海上油氣
22. 斷塊油氣田
23. 鑽采工藝
24. 測井技術
25. 大慶石油學院學報
26. 石油天然氣學報
27. 油氣田地面工程
⑽ 石油行業的CSCD期刊來源有哪些
自己整理的:
1、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石油學報 3、油田化學 4、新疆石油地質 4、石油勘探與開發 5、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6、天然氣工業 7、油氣地質與採收率8、應用化工 9、石油與天然氣學報 10、石油與天然氣化工 11、石油鑽采工藝 12、石油鑽探技術13、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 14、石油化工 15、特種油氣藏 16、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7、岩性油氣藏 18、油田化學 19、中國海上油氣20、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以上是擴展加核心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