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機化學里的分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實驗式,都是什麼呀
分子式
又稱化學式
結構式
用短線代替共用電子對寫出的原子間平面分布式
結構簡式
即結構式的簡化書寫式,將結構式中部分短線省些,保留關鍵部分,例如官能團與其他基團
實驗式
即組成給物質的原子數目最簡個數比
⑵ 有機化學中結構簡式如何書寫
原子團
在許多化學反應里,作為一個整體參加反應,好像一個原子一樣,這樣的原子集團叫做原子團。原子團又叫做根或基團,如氫氧根OH- 、硝酸根NO3- 、碳酸根CO32-、硫酸根SO42-、氯酸根ClO3-、磷酸根PO43-、碳酸氫根HCO3-、銨根NH4+等。值得注意的是:原子團不能獨立存在,只是化合物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溶液中原子團作為一個整體參加反應。各種原子團都有自己的特性反應,如CO32 -遇酸變成CO2, SO 42-遇Ba2+產生不溶於稀硝酸的白色沉澱,OH-使酚酞試液變成紅色等。利用特性反應可以檢驗根的存在。注意區分錳酸根MnO42-和高錳酸根MnO4-,兩者組成相同,但其中錳元素的化合價不同,所以根價不同。原子團的化合價等於根內各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
原子團簇獨特的性質源於其結構上的特點,因其尺寸小,處於表面的原子比例極高,而表面原子的幾何構型、自旋狀態以及原子間作用力都完全不同於體相內的原子。材料的性質與內部單元的表面性質息息相關。例如僅僅通過調節團簇的大小,物質特性就有極大的不同,10 個鐵原子的團簇在催化氨合成時要比17個鐵原子的團簇效能高出1000倍。
伴隨著尺寸而來的另一效應是量子效應,原子團簇的研究即證明了許多量子力學的假設和預言,提出了無數更有趣的新問題。例如在由純金屬原子組成的多面體團簇中,只有當原子數是「幻數系列」,即為2、8、20、28、50、82、126……時,結構才是穩定的,甚至在加熱到液態時也不會被破壞。同樣的「幻數系列」在元素周期律中早已為人所知,但其理論解釋至今仍無定論。
團簇的科學研究正處於蓬勃發展的階段,除去理論上的極大意義之外,原子團簇在聲、電、光、磁等方面的實際應用更是人們努力的方向。
認識原子團要注意:
(1)原子團是分子中的一部分。在三種或三種以上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分子常含有某種原子團。
(2)原子團不是在任何化學反應中都保持不變。在有些化學反應中,原子團會發生變化,如:反應中,氯酸鉀中的氯酸根發生了變化。
(3)原子團通常稱作「根」或「根離子」。書寫原子團符號時應註明它所帶的電荷,如:ClO3-、SO42-、OH-、NH4+等,不要把原子團符號當成化學式,如把硫酸根(SO42-)誤認為是四氧化硫。
KMnO4中的原子團MnO42-和K2MnO4中的原子團MnO42-是不同的原子團。前者叫高錳酸根,後者叫錳酸根。
⑶ 化學有機物的最簡式怎麼求
C2H4與C3H6
;C2H2與C6H6這兩組的最簡式其實是不相同的。最簡式又叫實驗式,它是僅能表示化合物組成中各元素原子數目的比例的化學式。與C3H6
的最簡式是CH2,C2H4是乙烯,C3H6是
丙烯。C2H2是,C6H6則是苯,最簡式是CH當然乙炔與苯並不是同一類物質。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⑷ 有機化學的化學方程式怎麼寫
有機化學方程式一般都寫結構簡式,因為化學式體現不出它的結構,同一種化學式可以有不同的結構,在有機中存在很多同分異構現象。但有機物的燃燒方程式一般寫分子式就行了。關於水,可以寫成H2O的,不是一定寫H-OH.
⑸ 有機物的結構簡式怎麼寫
結構式會寫,那麼簡式書寫就簡單了啊。
先寫出結構式,然後按著結構式書寫簡式,甲基:CH3
亞甲基:CH2
羥基:OH(如果在左邊可以寫成HO)
羧基:COOH
氨基:NH2。
主鏈上將基團連起來是不用「—」
而支鏈上需要
其實多看看有機化學題目中的結構簡式書寫也可以慢慢學會簡式的書寫,重在積累。
還有一點我很是奇怪,為什麼結構式會寫而簡式卻不會寫了呢?
⑹ 有機化學中結構簡式如何書寫
1.省略「C-H」鍵
2.省略「C-C」鍵(但官能團不能省略)
CH3CH2CH2CH=CH2
3.縮寫某些原子團
4.工業上常有一些不太規范的寫法,如把CH2=CH2寫成CH2CH2,這種習慣甚至在中學化學的某些資料中也偶有出現.但對於中學生,應按規范方式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