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分為幾類多少種
分為10類,115種;
1)粉塵(13)
2)放射性物質(12)
3)化學性物質(56);
4)物理因素(4)
5)生物因素(3)
6)導致職業性皮膚病的危害因素(8)
7)導致職業性眼病的危害因素(3)
8)導致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3)
9)職業性腫瘤的職業危害因素(8)
10)其他職業危害因素(5)
『貳』 職業危害因素分為那幾類
摘要 1)
『叄』 危險化學品作業現場職業危害因素有哪些
工作場所中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按其來源可分為下列三類:
(1.)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學因素:生產性毒物,如鉛、苯系物、氯、汞等;生產性粉塵,如矽塵、石棉塵、煤塵、有機粉塵等
(2)物理因素:主要為異常氣象條件如高溫、高濕、低溫等;異常氣壓如高氣壓、低氣壓等;雜訊及振動;非電離輻射如可見光、紫外線、紅外線、激光、射頻輻射等;電離輻射如X射線等
(3)生物因素:如動物皮毛上的炭疽桿菌、布氏桿菌;其他如森林腦炎病毒等傳染性病原體。
(2.)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
(1)勞動組織和制度不合理,勞動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心理)性職業緊張;
(3)勞動強度過大或生產定額不當,不能合理地安排與勞動者身體狀況相適應的作業;
(4)別器官或系統過度緊張,如視力緊張等;
(5)長時間處於不良體位或姿勢,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勞動。
(3.)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環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熱季節高溫輻射,寒冷季度因窗門緊閉而帶通風不良等;
(2)廠房建築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與無毒工段安排在一個車間;
(3)由不合理生產過程所致環境污染。
『肆』 化學性危害因素有哪些
家庭裝修,服裝印染中甲醛、苯、甲苯等有毒有機物的污染;
汞、鉛等重金屬離子對水體的污染;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對大氣的污染。
化學因素是引起職業病的最常見的職業性有害因素
它主要包括生產性毒物和生產性粉塵.生產性毒物是指生產過程中形成或應用的各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生產性毒物包括窒息性毒物,如一氧化碳、氰化物、甲烷、硫化氫、二氧化碳等;
刺激性毒物,如氯氣、氨氣、二氧化硫、光氣、氯化氫、苯及其化合物、甲醇、乙醇、硫酸蒸氣、硝酸蒸氣、高分子化合物等;
血液性毒物,如苯、苯的硝基化合物、氮氧化物、亞硝磷鹽、砷化氫等;
神經性毒物,如鉛、汞、錳、四乙基鉛、二硫化碳、有機磷農葯、有機氯農物、汽油、四氯化碳等.
生產性粉塵是指能夠較長時間懸浮於空氣中的固體微粒.
『伍』 職業危害因素主要有哪些
定義:
工作場所中存在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理、生物等對人體產生健康損害的因素稱之為職業危害因素。
職業危害因素主要分類:
按其來源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生產工藝過程中的有害因素
1.化學因素
(1)生產性毒物。如鉛、苯、汞、一氧化碳、有機磷農葯等。
(2)生產性粉塵。如矽塵、煤塵、水泥塵、石棉塵、有機粉塵等。
2.物理因素
(1)異常氣象條件。如高溫、高濕、低溫等。
(2)異常氣壓。如高氣壓、低氣壓。
(3)雜訊、振動。
(4)非電離輻射。如紫外線、紅外線、射頻輻射、微波、激光等。
(5)電離輻射。如α、β、γ、X射線等。
3.生物因素
如炭疽桿菌、布氏桿菌、森林腦炎病毒等傳染性病源體。
(二)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
1.勞動組織和勞動休息制度不合理。
2.勞動過度精神(心理)緊張。
3.勞動強度過大,勞動安排不當,不能合理安排與勞動者的生理狀況相適應的作業。
4.勞動時個別器官或系統過度緊張。如視力緊張等。
5.長時間用不良體位和姿勢勞動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勞動。
(三)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環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熱季節的太陽輻射。
2.廠房建築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與無毒的工段安排在同一車間。
3.來自其他生產過程散發的有害因素的生產環境污染。
『陸』 職業危害因素有哪些
1、生產過程有關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如不良的氣象條件(高溫、高濕、低溫等)、異常的氣壓(高氣壓、低氣壓)、輻射(高頻電磁場、微波、紫外線、紅外線、放射線)、雜訊、振動等;化學因素,如工業毒物、粉塵等;生物因素,如某些寄生蟲、微生物等。
2、勞動過程中產生的因素。如勞動組織和制度不合理,精神緊張,勞動強度過大、頻度過密等。
3、生產環境中固有的因素。如自然環境中的不良因素、廠房建築不合理等。
相關規定
根據規定,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內容主要包括:生產經營單位的基本情況,產生職業危害因素的生產技術、工藝和材料,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的種類、濃度或強度,作業場所接觸職業危害因素的人數及分布情況,職業危害防護設施及個人防護用品的配備情況,對接觸職業危害因素從業人員的管理情況。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職業危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職業危害因素
『柒』 職業有害因素有幾種
職業有害因素,一般有有害氣體,有害化學材料,有對與身體產生強烈危害的化學物質。
『捌』 職業危害因素分為哪些類型
(1)化學性因素。
生產性粉塵,如矽塵、煤塵、有機粉塵等。作業人員長期在超過國家規定的最高容許濃度條件下作業,加上其他因素的影響,就有可能發生塵肺病。粉塵中的主要危害化學因素為游離二氧化硅、硅酸鹽等。
生產性毒物,如生產性化學毒物可引起急、慢性職業中毒。作業人員可能接觸到的生產性毒物類型很多,取決於實際生產條件。
(2)物理性因素。
不良的氣象條件:生產場所的氣溫、氣濕、氣流及熱輻射構成了生產環境的氣象條件。在強烈熱輻射、高氣溫、氣濕等不良氣象條件下作業,可能引起中暑。在寒冷氣候條件下工作,不僅會引起凍傷,還會增加感冒等的發病率。
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電磁輻射按其生物學作用的不同可分為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是指引起物質原子電離的射線或微粒子,如α、β、γ射線和中子等,可引起生物分子結構的破壞。而非電離輻射引起的傷害是灼效應,如紫外線、紅外線、高頻電磁場、無線電波電磁場等。
(3)生物性因素。
主要是指在工作環境中接觸到的一些生物或微生物。
防治職業病,就要改善作業環境中這些化學、物理和生物的有害因素,盡最大可能減少這些因素對健康和安全的傷害,降低職業危害,防範職業病,保證健康和安全。
(4)社會經濟因素。
經濟全球化、國民生產總值(GNP)、財富分配、文化教育水平、生態環境、勞動立法、醫療衛生制度,都可影響職業人群的健康。如生產管理水平低、廠房建築或設備簡陋、過重體力負荷、生產布局不合理等。
(8)職業危害化學因素有多少種擴展閱讀
不論是室內作業還是室外作業,地面作業還是井下作業,勞動者都面臨不同的環境條件,如冶煉作業的高溫,井下作業的高濕,露天作業的嚴寒,鉚接作業和鑿岩作業的雜訊和振動,破碎作業的粉塵,化學作業的有毒有害氣體,某些作業的電磁輻射以及作業空間的照明、色彩等。
這些環境條件直接或間接對勞動者作業產生不同程度影響,輕則降低工作效率,重則影響整個系統的運行和危害人體安全和健康。
作業環境的主要影響因素有:照明、色彩、雜訊、振動、溫度、濕度、空氣成分、電磁輻射等。只有改善這些環境因素才能保證人的安全與健康,保證系統的正常、高效運行。
作業環境管理最基本的任務是使作業環境保持整潔有序,消除職業危害因素,防止職業病發生,因此,其管理的核心內容是如何改善作業環境條件,如何預防職業病。
『玖』 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分為幾類多少種
6種。職業危害因素是造成職業病的原因。2015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安全監管總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全國總工會《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進行修訂,將主要的職業危害因素分為6類:
1、粉塵:包括矽塵、煤塵(煤矽塵)、石墨塵、電焊煙塵、其他粉塵等。
2、化學因素:包括鉛、汞、錳、鎘、磷、砷及其化合物等;以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氣、硫酸、硝酸、鹽酸、氫氧化鈉等。
3、物理因素:包括高溫、高氣壓、低氣壓、局部振動、雜訊危害等。
4、放射性因素:包括紫外線、放射性物質、紅外線等。
5、生物因素:包括炭疽桿菌、森林腦炎、布氏桿菌等。
6、其他因素:包括氧化鋅、二異氰酸甲苯酯、嗜熱性放線菌等。
危害產生的原因:
所有危險、危害因素盡管表現形式不同,但從本質上講,之所以能造成危險、危害後果(傷亡事故、損害人身健康和物的損壞等)均可歸結為存在能量、有害物質和能量、有害物質失去控制兩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並導致能量的意外釋放或有害物質泄漏、散發的結果。
1、能量有害物質
能量、有害物質是危險、危害因素產生的根源,也是最根本的危險、危害因素。一般地說,系統具有的能量越大、存在的有害物質的數量越多,系統的潛在危險性和危害性也越大。
另一方面,只要進行生產活動,就需要相應的能量和物質(包括有害物質),因此所產生的危險、危害因素是客觀存在的,是不能完全消除的。
2、失控
在生產中,人們通過工藝和工藝裝備使能量、物質(包括有害物質)按人們的意願在系統中流動、轉換,進行生產;同時又必須約束和控制這些能量及有害物質,消除、減弱產生不良後果的條件,使之不能發生危險、危害後果。
如果發生失控:(沒有控制、屏蔽措施或控制、屏蔽措施失效),就會發生能量、有害物質的意外釋放和泄漏,從而造成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
『拾』 危險化學品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有哪些
1)生產過程中的有害因素
①化學因素(工業毒物、粉塵等)
②物理因素(高溫、低溫、雜訊、振動、輻射等)
③生物因素(炭疽桿菌、黴菌、布氏桿菌、森林腦炎病毒和真菌等)
(2)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
①勞動組織和勞動制度的不合理
②勞動中緊張度過高
③勞動強度過大或勞動安排不當
④不良工作體位
(3)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
①生產場所設計或安裝不符合衛生要求或衛生標准
②車間布局不合理
③通風條件不符合衛生要求,或缺乏必要的通風換氣設備
④車間照明、採光不符合衛生要求
⑤車間內缺乏必要的防塵、防毒、防暑降溫措施、設備,或已經安裝但不能正常 使用等
⑥安全防護措施或個人防護用品有缺陷或配備不足,造成操作者長期處於有毒有 害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