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化學德育滲透內容有哪些

化學德育滲透內容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19 12:33:28

❶ 德智體美勞如何與化學學科相融合

摘要 你好,一、上好第一節化學課

❷ 高二化學選修四德育滲透教案或法制滲透教案,急!!!!!!!!在線等

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案一例
課題 高中化學②必修 第二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 第三節 化學反應速率與限度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理解和掌握用濃度的變化量所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單位及實際意義。
2)了解反應速率變化與化學方程式系數的關系掌握反應速率的計算方法。
3)理解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內因是反應物的性質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因是外界條件如濃度、溫度、催化劑、固體表面積等並能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觀察、對比分析和思考與交流等學習方法學會從實驗中驗證化學原理從物質結構上分析物質的性質並能應用化學原理在生活和生產實際中調控反應速率。
3.情感態度德育目標
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內因是反應物的性質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因是外界條件。它充分體現了「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這一哲學原理說明一個人的成長、成功、成才取決於自身的努力但家庭、學校、社會等環境條件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 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單位影響反應速率的外界條件是本節課的重點。
2. 化學反應速率的變化與化學方程式系數的關系及計算方法是本節課的難點。
三、教學儀器
教材實驗25、實驗26中的有關實驗儀器和葯品
四、教學方式
通過實際情景引出課題通過實驗觀察、對比分析驗證課題通過思考與交流使學生能運用課題原理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五、教學過程
1.引入 世間的物質千千萬萬物質的變化奧秘無窮。化學變化即化學反應有兩個根本問題即物質變化產生新物質和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但還有兩個實際問題即化學反應速率快慢和化學反應的限度程度。
2.提問 在生活、生產的實際中有哪些是「快」的反應離子反應、燃燒反應、炸葯爆炸哪些是「慢」的反應金屬腐蝕、食物腐敗、塑料老化、溶洞形成化學反應快慢進行的定量描述———「反應速率」。
3. 板書課題 一化學反應的速率
1 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少量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量來表示。
2 反應速率的單位mol /L·min或mol /L·s固體、純液體無濃度作為1的常數。
3 反應速率的意義是平均反應速率同一反應用不同的反應物或生成物表示的反應速率的數值可能不同但意義相同。
4 反應速率比等於化學方程式系數比。
二、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內因是反應物的性質
1內因金屬性、非金屬性還原性、氧化性酸性、鹼性等
2外因溫度、濃度、氣體壓強、催化劑等
4.滲透德育
從哲學原理可知「內因是變化的根據」。事物的變化取決於事物的內部即內因在已學過的鹼金屬Na、K、Rb、Cs分別與水反應的劇烈程度不同F2、Cl2、Br2、I2分別與H2化合的條件不同及生成的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不同說明反應速率的大小決定於反應物的金屬性或非金屬性的強弱。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說明一個人的成長、成功、成才取決於自身的努力同學們看到的、身邊的古代的、現代的例子很多從中可以得到那些啟發和自醒呢 「人的差異在於業余時間」愛因斯坦這句名言說明什麼道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外因是變化的條件」。一個人的成長、成功、成才取決於自身的努力之外但家庭、學校、社會等環境條件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和諧家庭、和諧校園、和諧社會外界條件對每個人的成長發展對國家的發展壯大、繁榮富強是何等重要。 結合學生中的事實說明學習成績的好壞與學習努力程度有關。
三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條件———溫度、濃度、催化劑、反應物接觸面積、氣體反應的壓強、紫外線、電磁波等。
5.學生實驗教材『實驗25』『實驗26』
①溫度不同對雙氧水分解速率的影響
②催化劑不同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6.思考與交流
見教材p45頁學生回答、老師點評
7.小結
升高溫度可增大反應速率增大反應物濃度可增大反應速率使用催化劑正催化劑可增大反應速率增大固體表面積z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可增大反應速率有氣體參加的反應增大壓強可增大反應速率。但並不是所有反應都必須增大反應速率有些反應需要減慢反應速率如金屬腐蝕、食物腐敗、塑料老化它可以使用負催化劑。
五、練習與作業
1.練習 ① 在一個2 L的容器里盛入8.0 mol某氣態反應物5 min後測得這種氣態反應物 還剩餘6.8 mol這種反應物的化學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的合成極大地提高了糧食的產量解決了人類生存的基本問題若在的密閉容中加入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分鍾後測得N2的物質的量為03 mol則此反應的平均速率νx表示不正確的是 νNH3mol·-1·min-1 νmol·-1·min -1 νmol·-1·min -1 νNH3mol·-1·min -1
2.作業教材P50頁習題1、2、3、

❸ 淺談如何在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淺談如何在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職業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新的課程標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指出:「結合教育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化學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它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就是說明,德育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而目前中學化學教學中卻普遍存在「重視知識傳授,忽視德育教育」的現象。在化學課堂如何將德育教育滲透其中,會使化學課堂活起來,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達到智育和德育雙贏的效果,下面我結合教材和教學實際談點自己的看法:一、教師的人格魅力是德育教育的最好素材「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德育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的自身形象和教師體現出來的精神,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師的言語表達、儀表都在無形中給學生美的感染,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的成長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的每一堂課老師教師用自己的人格來熏陶學生的場合。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引導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培養良好的個性。二、按照《大綱》要求,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中學化學教學大綱》明確提出:中學化學教學的目的之一是: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在現實的化學教科書中,蘊含著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觀的素材,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把辯證唯物主義教育與化學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例如:在分子、原子、離子的教學中,讓學生在搞清概念的基礎上樹立物質無限可分的觀點,物質的可分與在某一層次的不可分組成了無窮變化的化學世界。在講授物質的分解與化合、氧化與還原、陰離子與陽離子、溶解與結晶等概念時,運用對立統一規律去闡述。在進行質量守恆定律教學時,闡明這一規律,正好驗證了哲學上物質永恆不變的規律。通過硫酸的由於濃度不同而性質不同等內容,使學生理解量變引起質變的規律。總之,只要細心地去挖掘教材內容,就可以將辯證唯物主義內容滲透到教學過程中,不僅能使學生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而且有助於學生正確世界觀的形成。三、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是人們對自己的民族及其文化、優良傳統的熱愛之情,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覺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在化學教材中,介紹中國是世界上對化學工藝發明和使用最早的國家之一,許多發明創造對推進世界文明和科學技術是有卓越貢獻的,造紙術是我國的古代發明之一,我國的造紙工業很發達時,歐洲還在用羊皮作書寫材料。黑火葯的發明和運用,是一種工業的也是經濟的進步,不僅具有實際意義,而且充實了化學理論。此外,1965年我國成功地合成了牛胰島素,是世界上第一個合成蛋白質的國家。目前我國的納米技術也走在世界的前列等。實踐證明,化學教學中,愛國主義有機插入,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助於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培養頑強刻苦的意志品質。四、結合化學史,培養學生勇於探索、不怕困難的品質目前的學生就像溫室里的花朵,怕吃苦,學習上不努力,承受能力都比較差。對於這種現象,結合化學教材中一些化學家的奮斗史,開設第二課堂,培養學生勤奮學習、勇於探索、不怕困難的品質。例如:英國化學家道爾頓,出生在工,出生在英格蘭北部一個窮鄉僻壤,父親是一位織布工人,母親生了6個小孩,有3個因貧窮而夭折。道爾頓讀完小學就因貧窮而輟學,但是他酷愛讀書,在幹完農活空隙還堅持自學,後來在教學中擔任助理教師。工作之餘發憤讀書。在學校的12年,他讀的書比他以後50年的還多,也為他後來的科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針對目前學生學習惰性的情況,有效的學習一下化學家們的奮斗史,激發他們的鬥志,讓他們能夠主動地去學習。五、在化學教學中,增強環境保護意識環境問題是人類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全球惡化以及自然災害和社會問題直接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解決環境問題從化學教學入手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初中的教材中,《空氣》、《水》、《燃料與熱量》以及《化學與生活》等許多章節都涉及到環境保護,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例如:初中化學教材第七章「燃料燃燒時對環境的影響」一節中,汽車排放的尾氣造成空氣污染,使人患呼吸道疾病;煤燃燒形成酸雨,使土壤酸化,農作物減產,河流中生物大量死亡,以及對建築物腐蝕,又如《化學與生活》中涉及到的「白色污染」,實際是聚乙烯製成的塑料袋,使用量大而且難分解。在教學中,通過大量圖書的對比,讓學生懂得環境污染的危害性,教育學生從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飯盒,使用布袋來代替塑料袋,不踐踏小草等,做好帶頭和宣傳作用,帶動整個家庭甚至社會共同關注環境問題。總之,中學化學教材中有大量的德育教育素材,只要我們仔細地挖掘,將德育教育與化學教育有機地

❹ 如何在化學課堂中滲透德育

如何在化學課堂中滲透德育
隨著教學的不斷發展,老師傳授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應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教育加強滲透。當前人們常常探討教書育人,實則指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發展的加強,讓學生各方面素質都可以獲得發展,成為符合當前社會需求的人才。育人的實質就是培養健全的人格,因此,不僅要加強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還要加強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化學教育不只是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更應是傳播文化,化學老師在教學過程里應隨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不斷滲透人文教育,將知識、能力、人文相結合,為社會的發展輸送不同能力的合格型人才。
一 人文教育的含義
人文教育是指在人文精神的感染下,通過人文學科為基準實施的教育;人文教育的宗旨是為了提升學生在人文方面精神、文化方面的素養。人文教育指在人文學科的范疇里執行,傳統意義上的人文教育指通過學科的形式存在。人文教育具備了以下特點:(1)人文教育不再是古典人文主義時期對精英教育的意義,也不只是通過古典教育的內容作為價值取向;(2)人文教育培養的是完整的人;(3)人文教育應積極開發人的左腦、右腦。
二 初中化學教學中人文教育的現狀
長久以來,受到只注重升學率的應試教育影響,初中化學教學長期以來都是將知識教學當作教學重心。由於教學目標的偏差,初中化學教學較少涵蓋人文精神的培養,人文教育被不斷淡化,具體體現為教學內容過於重視邏輯性、系統化及網路化的化學知識結構設定,將學生對社會、生活乃至就業方面的化學素質需求過於忽略,也對化學在科技研究乃至社會應用層面上的問題過於忽略。在教學過程里,局限於加強掌握化學知識、解題技能的理性思維訓練,忽略了人們在情感、心願等方面非理性因素的需求及發展。在教學方法上,推崇理性,追尋規范化、統一化,忽略學生獲得個性解放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每天雖然都處在豐富的化學世界中,但是欠缺通過已掌握的知識對周圍相關現象及問題處理的能力。老師始終將教給學生化學知識當作自身唯一的教學目標,學生如果沒有掌握好知識,老師就會有挫敗感。可當前倡導的是令所有人都發展的教育,而非經營式教育。化學教育承擔的是令所有人都具備化學素養的責任。學生也應具有一定的化學素養,這也是教學的終極目標。所以,化學教學應將精力放在化學基本知識及和化學相關的人文教育方面,而非對學生而言較難的專業問題方面。
三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的策略
1.進行豐富多彩的活動,展現化學美的育人功能
審美教育是人們在人文素質方面不可欠缺的構成部分,美育不但可以提升素質、陶冶情操,並且有利於智力的開發,是一種崇高的精神活動,對加快學生整體發展具有無法取代的作用。化學美屬於科學美,化學在展現物質內部豐富的運動方式和規律時,體現了化學范疇中具備的豐富的美育素材,所以,具有特殊的美學意義。
2.透過化學科學研究實驗,養成學生求真務實的人文精神
初中教學的人文精神中心思想為讓學生全面發展,也就是讓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建立科學素養的同時,培養其具備積極、向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初中化學探究實驗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主要依據,在這一過程里,不但是探索化學知識的過程,還是令學生了解科學家如何進行科學探索的過程,感受科學研究所經受的困苦,養成學生嚴謹的實驗態度、勇敢探索、堅毅的科學品質以及求真務實的人文精神。
3.充分探尋化學哲理,培養學生堅強的奮斗精神及毅力
在以往的化學教學中,老師會竭盡所能地運用化學史及科學家的奮斗過程、人格魅力來激發學生,讓學生對學習勇敢追求,為事業勇於奉獻,從而感受人文教育。在教學過程里,應將傳授知識及德育的最佳結合點確定好,在潛移默化中進行滲透。化學中富含的哲理,一線老師應積極開發這些資源。
4.大量實施探究活動,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
懂得如何合作是教育的目標之一,也是化學大綱中的新要求。由於經濟的不斷提高,知識的不斷進步,國家間的經濟、科技往來的不斷擴大,人們相互間的合作和交流也十分頻繁,以自我為中心的學習、生活方式會對人際往來、生活品質造成嚴重的影響,只有具備合作精神、和睦相處的品質,才可以在當前時代站穩腳跟。學生在實驗中,需要進行分工合作,一定要具備團結互助的精神,才可以將實驗的任務完成。
四 結束語
要建立具有現代化、高品質的社會主義人才,只加強學術能力是不夠的,人文精神的滲透是不可欠缺的。老師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還應有效地運用當前的教材,有計劃地將人文因素滲透進去,為社會提供更全面的人才。

❺ 如何在化學教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

淺談如何在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職業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新的課程標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指出:「結合教育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化學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它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就是說明,德育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而目前中學化學教學中卻普遍存在「重視知識傳授,忽視德育教育」的現象。在化學課堂如何將德育教育滲透其中,會使化學課堂活起來,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達到智育和德育雙贏的效果,下面我結合教材和教學實際談點自己的看法:

一、教師的人格魅力是德育教育的最好素材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德育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的自身形象和教師體現出來的精神,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師的言語表達、儀表都在無形中給學生美的感染,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的成長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的每一堂課老師教師用自己的人格來熏陶學生的場合。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引導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培養良好的個性。

二、按照《大綱》要求,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中學化學教學大綱》明確提出:中學化學教學的目的之一是: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在現實的化學教科書中,蘊含著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觀的素材,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把辯證唯物主義教育與化學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例如:在分子、原子、離子的教學中,讓學生在搞清概念的基礎上樹立物質無限可分的觀點,物質的可分與在某一層次的不可分組成了無窮變化的化學世界。在講授物質的分解與化合、氧化與還原、陰離子與陽離子、溶解與結晶等概念時,運用對立統一規律去闡述。在進行質量守恆定律教學時,闡明這一規律,正好驗證了哲學上物質永恆不變的規律。通過硫酸的由於濃度不同而性質不同等內容,使學生理解量變引起質變的規律。總之,只要細心地去挖掘教材內容,就可以將辯證唯物主義內容滲透到教學過程中,不僅能使學生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而且有助於學生正確世界觀的形成。

三、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人們對自己的民族及其文化、優良傳統的熱愛之情,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覺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在化學教材中,介紹中國是世界上對化學工藝發明和使用最早的國家之一,許多發明創造對推進世界文明和科學技術是有卓越貢獻的,造紙術是我國的古代發明之一,我國的造紙工業很發達時,歐洲還在用羊皮作書寫材料。黑火葯的發明和運用,是一種工業的也是經濟的進步,不僅具有實際意義,而且充實了化學理論。此外,1965年我國成功地合成了牛胰島素,是世界上第一個合成蛋白質的國家。目前我國的納米技術也走在世界的前列等。實踐證明,化學教學中,愛國主義有機插入,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助於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培養頑強刻苦的意志品質。

四、結合化學史,培養學生勇於探索、不怕困難的品質

目前的學生就像溫室里的花朵,怕吃苦,學習上不努力,承受能力都比較差。對於這種現象,結合化學教材中一些化學家的奮斗史,開設第二課堂,培養學生勤奮學習、勇於探索、不怕困難的品質。例如:英國化學家道爾頓,出生在工,出生在英格蘭北部一個窮鄉僻壤,父親是一位織布工人,母親生了6個小孩,有3個因貧窮而夭折。道爾頓讀完小學就因貧窮而輟學,但是他酷愛讀書,在幹完農活空隙還堅持自學,後來在教學中擔任助理教師。工作之餘發憤讀書。在學校的12年,他讀的書比他以後50年的還多,也為他後來的科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針對目前學生學習惰性的情況,有效的學習一下化學家們的奮斗史,激發他們的鬥志,讓他們能夠主動地去學習。

五、在化學教學中,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環境問題是人類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全球惡化以及自然災害和社會問題直接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解決環境問題從化學教學入手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初中的教材中,《空氣》、《水》、《燃料與熱量》以及《化學與生活》等許多章節都涉及到環境保護,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例如:初中化學教材第七章「燃料燃燒時對環境的影響」一節中,汽車排放的尾氣造成空氣污染,使人患呼吸道疾病;煤燃燒形成酸雨,使土壤酸化,農作物減產,河流中生物大量死亡,以及對建築物腐蝕,又如《化學與生活》中涉及到的「白色污染」,實際是聚乙烯製成的塑料袋,使用量大而且難分解。在教學中,通過大量圖書的對比,讓學生懂得環境污染的危害性,教育學生從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飯盒,使用布袋來代替塑料袋,不踐踏小草等,做好帶頭和宣傳作用,帶動整個家庭甚至社會共同關注環境問題。

總之,中學化學教材中有大量的德育教育素材,只要我們仔細地挖掘,將德育教育與化學教育有機地結合,一定能豐富課堂,達到一個好的教學效果。

❻ 如何將德育教育滲透於高中化學教學活動中

德育教育涵蓋內容很廣,滲透到高中化學中也很容易,因為化學與生產生活聯系密切,在聯系生活的時候便很方便將德育滲透。例如:霧霾與膠體引申到環境保護人人有責;汽車尾氣處理與氣體除雜引申到節能減排從我做起;將幫助別人快樂自己聯繫到催化劑的作用;將化學平衡的觀念引申到為人處事之中可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內涵。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❼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在教學的同時,列舉一些與教學相關的事例,如某些化學物質對人類的幫助,某些科學家努力研究的精神,以增加學生的奉獻意識。又如某些化學物質對人類的危害,提醒學生化學用來造福世界,而非迫害人類。

❽ 求問談如何在化學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

1. 加強德育,義不容辭 教人要教心,育才先育德。教書與育人必須並重。尤其中小學的教學更是如此,這是由中小學生的年齡段和自身特點所決定的。
以我們電廠子校為例。初中學生一般十三四歲,年齡小,知識少,好奇、貪玩,辨別能力差,處於半幼稚、半成熟的生長發育期,這種自身特點,相應形成了很強的可塑性,處於人生道路上的十字路口,是人生歷程中世界觀形成的重要階段,也是一生事業的基礎。
當前改革開放的大潮,一方面為這些天真可愛的中學生創造了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和優越的學習條件,但另一方面由於「拜金主義、金錢萬能」的影響,使一些學生產生了輕讀書、重經商的思想苗頭,致使有的學生學習不刻苦,成績上不去。
中等生和差生就本身而言,天資並不十分差,大多數聰明伶俐。經調查了解,他們中一部分認為學習不好照樣可以賺大錢,有的學生在日記中寫道,自己的理想是將來當美容店的女老闆,既神氣又闊氣;有的學生講,他要像電視劇《年輪》中的劉振興那樣沒有很高的文化照樣耍闊氣,帶上女秘書,坐上豪華小車做大生意。而相當多的學生認為考大學還不如在電廠當工人,掙錢又多又省力。
可以看出,這些學生學習差的根本原因,一是受經商熱、下海熱的影響,認為有錢就有一切;二是讀書無用論沖擊了年輕一代,認為「教書的不如賣飯的,造原子彈的不如販雞蛋的」;三是當前大中型企業改革中,在相當一部分企業不景氣的情況下,我們電廠比其他企業,甚至行政單位效益好,福利待遇高。因而相當多的學生家長不想讓孩子離開電廠,而有些學生自己也不想讀書繼續升學,因而錯誤地認為不費氣力就可以在電廠工作。只要有一碗飯吃就行了。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這一代學生最缺乏的不是物質條件而是老一輩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憂國憂民的憂患意識、承擔歷史責任的理想和抱負。這一切都必須通過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來實現。無論學校行政領導還是教師,都應把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融化在教學過程中,落實在課堂上。這樣做不僅是貫徹執行教育法所要求的,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
2. 貫徹《大綱》,辯證思維 《中學化學教學大綱》明確提出:中學化學教學的目的之一是:對學生進行辨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在現行化學教科書中,蘊含著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素材,只要努力挖掘,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插入,就能夠把辯證唯物主義教育與化學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分子、原子、離子知識的教學中,要讓學生在搞清概念的基礎上樹立物質無限可分的觀念,物質的可分與在某一層次的不可分組成了變化無窮的化學世界。在講授物質的分解與化合、氧化與還原、陰離子與陽離子、溶解與結晶、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等概念時運用對立統一規律去闡述,使學生初步理解這一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通過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化學性質;同素異形體中由於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而引起性質不同;硫酸由於濃度不同而性質不同等內容使學生理解量變引起質變的規律。總之,只要有機地適當地結合化學課的內容,將辯證唯物主義內容滲透到教學過程中,不僅能使學生加深對課程內容的深刻理解,把知識融匯貫通,而且有助於學生正確世界觀的形成,發展學生辯證思維的能力。
3. 愛國愛民,增強自尊 通過化學課緒論及第三章、第五章的學習,給學生重點介紹中國是世界上對化學工藝發明和使用最早的國家之一,許多發明創造對推進世界精神文明和科學技術進步是有卓越貢獻的,這是使學生樹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最好素材。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東漢蔡倫造紙術推廣後,我國造紙工業已很發達,而歐洲人還在用非常厚重而又昂貴的羊皮作書寫材料,他們為寫一部《聖經》用了三百張羊皮。由於中國紙的發明,文化讀物日益增多,文盲減少,文化科學才日益繁榮起來。黑火葯也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恩格斯高度評價為:「火葯和火器的應用,決不是一種暴力行為,而是一種工業的,也是經濟的進步。」黑火葯的發明和運用,不僅具有實際意義,而且充實了化學理論。此外,我國的瓷器工藝,釀造技術,冶金技術都在世界上居於領先地位。
在現代,我國的化學和科技都取得了偉大成就,隨著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之後,我國又成功地爆炸了氫彈,發射了洲際導彈和人造衛星。現在不僅能發射自己的衛星,而且還為其他國家發射衛星。這些都躋身於世界先進行列。
實踐證明,在化學教學中,愛國主義素材有機插入,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助於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培養頑強刻苦的意志品質。
4. 弘揚先驅,精神永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結合化學教學內容,向學生介紹中國和世界上有重大發明的化學家,頌揚他們經歷艱辛,百折不撓,搞發明創造的精神,不僅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有益於他們勇於探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的培養和訓練。
初中化學課本上介紹了不少世界著名的化學家的事跡。如自學成才,發現多種氣體的英國化學家普里斯特利,被稱為「近代化學之父」的英國化學家道爾頓,瑞典化學家舍勒,法國化學家拉瓦錫等等,結合電廠學生思想實際,重點向他們介紹了英國化學家卡文迪許,他雖然出生於貴族家庭,是英國巨富之一,但他從不涉足貴族社會的社交活動,不過腐化墮落的生活。生活儉朴,學習刻苦,全身心地投身於化學研究。用這些名人軼事啟發引導學生要克服滿足現狀的思想,要懂得為人類進步做貢獻,才是人生最有價值和最有意義的。五、課外活動,增趣添樂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深化,也是培養學生多種能力的好方法。
4.1 舉辦化學晚會。在學完化學課前三章後,適時安排一次小型化學晚會,可使學生深化運用學過的知識,提高他們學習化學課的興趣。用鹼液噴霧使酚酞變紅顯示「化學晚會」的開始,接著由學生表演「魔棒點燈」,「今夜星光燦爛」,用擊鼓傳花讓他們猜化學謎語等,使大家在歡聲笑語中領略化學知識的無窮魅力和趣味。
4.3 組織參觀,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電廠化學實驗室擔負著全廠生產過程中的化學分析任務,條件、設備比較先進,當教完課程後組織學生去參觀現場,實際考察化學知識的作用,從而對提高他們學習化學的自覺性有一定的作用。
總之,貫徹執行「教育法」,是全體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任務,只要我們努力挖掘教材,積極滲透,既要傳授知識,發展培養各種能力,又不放鬆思想教育,才能達到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的。

閱讀全文

與化學德育滲透內容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