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國高中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 省級1等獎是什麼獎項 有沒有報考自主招生的資格
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一等獎是全國一等獎,具有保送資格。並且有參加全國決賽的權利。根據省的不同,高考加10~20分 省級一等獎是安慰獎,沒什麼用。全國初賽分成6類獎項:全國一等、全國二等、全國三等、省一等獎、省二等獎、省三等獎 。決賽分為決賽一等獎、決賽二等獎、決賽三等獎,都具有保送資格
Ⅱ 高中生化學競賽獎項
這是全國競賽的省級二等獎
我們一般說誰誰誰競賽得了一等獎就是指的全國競賽省級賽區一等獎。
教育部規定要省級賽區一等獎以上(包括省級賽區一等獎)才有報送資格。所以二等獎沒有。
如果要得真正的全國獎,需要進入全國高中生化學競賽冬令營,一般選拔的辦法是各省從該省的一等獎獲得者(有的省包括部分排名靠前的二等獎)中進行筆試+實驗考試的復試選拔前幾名(依各省的情況給的名額不同)組成省隊參加全國冬令營,然後在冬令營中進行培訓和復試(這個復試就主要看你實驗能力強不強了)。在冬令營中就可以決出真正的全國獎了。然後又可以從中間選拔前幾名,組成國家隊參加世界級的奧林匹克化學競賽。
真是懷念高中時候懶懶的生活啊~~
Ⅲ 綜合評價認可的理科競賽獎項和文科競賽獎項有哪些呢
理科競賽獎項:五大學科競賽獎項,一般情況下,高校要求省級及以上獎項可報名。少部分省屬高校認可省級初賽獎項。
1. 認可市級以上表彰
典型案例如江蘇省多所省屬高校認可思想道德品質優秀的考生報考,主要表現為獲得地級市(含)以上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共青團員、三好學生等稱號的考生。
2. 藝術特長
高中階段獲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個人項目三等獎(含)以上;或高中階段在省級教育部門舉辦的中學生藝術賽事中獲個人項目二等獎(含)以上;或獲得音樂類、舞蹈類專業考級6級(含)以上證書的考生。
3. 體育特長
獲得國家二級(含)以上運動員證書,且高中階段在省級(含)以上比賽中獲得集體項目前8名的主力隊員或個人項目前三名的考生。
Ⅳ 第30屆化學競賽省二等獎為什麼分兩種
根據等級劃分初級獎項和高級的獎項。
競賽分為初賽和決賽。第一階段、省級預賽:由省級化學會命題,面向高一和高二的在校生,根據競賽成績分為省級預賽一二三等獎。第二階段,分為省級一二三獎,也可說是全國初賽一二三等獎。第三階段,面向獲得省級賽區一等獎前幾名的選手。省級賽區省一等獎(包括省級賽區省一等獎)以上就具有教育部規定的保送資格,當然每個學校的規定不一樣,那個保送是申請保送,也就是自己寫書面申請寄往你想的學校(每個學校規定不一樣),省級省三等以上可以參加自主招生,每個學校規定不一樣,有些學校要省二等以上。第四階段,通過培訓測試選拔出4名國家隊選手代表中國參加國際高中生奧林匹克化學競賽。
Ⅳ 化學競賽初賽三等獎的含金量
獲得奧林匹克化學初賽的三等獎含在自主招生中是有用的。
學生所獲得的獎項及特長分別對自主招生起到的作用做如下解釋:
中國化學奧林匹克(初賽)的獎為省一等獎、省二等獎、省三等獎,中國化學奧 林匹克(決賽)的獎是國家一等獎、國家二等獎、國家三等獎。
獲得省二省三在申請部分大學時,可以直接通過初審獲得自招資格。僅憑借獲得省二省三是不會獲得清華北大等一流高校的自招資格的,獲得省二省三加學校排名比較高,可以獲得清華北大等一流高校的自招資格。
國際化學奧林匹克(IChO)
是世界上規模和影響最大的中學生化學學科競賽活動。它起源於捷克斯洛伐克。自1968年在捷克舉行第一屆競賽以來,除1971年停賽一年外,每年一屆。第一屆Icho競賽僅有三個國家參加,後來參賽國不斷增加,現今已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這項活動。
Ⅵ 化學競賽,這是什麼獎
化學奧賽,全國高規格比賽,對自主招生有很大幫助,這個是初賽,還得參加復賽,如果在復賽中獲得省二等獎以上,對你的升學有不小的幫助
Ⅶ 化學競賽中拿到什麼級別的獎項獲得北大自主招生資格機率大
全國高中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 省級1等獎是非常有用的獎勵
憑借這個獎勵,報考絕大多數學校的自主招生,都能通過審核參加考試,國家一等獎有省賽區國家一等獎和決賽一等獎兩種
省賽區國家一等獎,獎狀的右上角有編碼,這個就可以保送了
如果是化學決賽一等獎,這個獎勵是可以進清華的,北大也可以吧,祝你好運
Ⅷ 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一等獎是什麼獎項
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一等獎
是全國一等獎,具有保送資格。並且有參加全國決賽的權利。
根據省的不同,高考加10~20分
省級一等獎是安慰獎,沒什麼用。
全國初賽分成6類獎項:全國一等、全國二等、全國三等、省一等獎、省二等獎、省三等獎 。
決賽分為決賽一等獎、決賽二等獎、決賽三等獎,都具有保送資格
Ⅸ 國際奧林匹克化學競賽的獎項介紹
國際奧林匹克化學競賽1968年由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個東歐國家發起,第一屆競賽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舉行,只有三個發起國參加。以後除1971年外,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輪流在各參加國舉辦。
國際奧林匹克化學競賽的參加國逐年擴展,從最初的幾個東歐國家,1974年開始發展到西歐、美洲、亞洲,一直到全世界范圍,美國1984年參加比賽,中國1987年開始參加。
舉辦這一競賽的目的是強調化學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生對於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思考與創造能力,同時也是為了在青少年中選拔優秀人才。競賽內容包括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和1984年起增加的生物化學。競賽題分理論題與實驗題兩部分,理論題60分,實驗題 40分。按總分成績,授予金質獎章、銀質獎章、銅質獎章和獎狀。此外,還有特別獎,授予答案有創造性者、絕對優勝者和最佳參賽者。每個國家的代表團由兩名團長和四名學生組成,參賽學生年齡不得超過20歲。競賽的工作語言是英語、法語、德語和俄語。
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的評選工作由評委會負責,評委會由所有參賽國代表組成,主席由主辦國選出,副主席由上屆主辦國選出。評委會下設執行秘書處,在非競賽期間代表評委會開展工作。評委會的職責包括指導和監督競賽按規則進行;審查參賽者的參賽資格;制定評分標准;評卷;確定最後名次、獎章等級的和獎金數目等等。
Ⅹ 學科競賽有哪些啊
如下:
1、數學競賽。
數學競賽可以說是五大學科競賽中最難、歷史最久、競爭最激烈、也是發展最為成熟的一個。
能在數學競賽中獲得省一等獎及以上的學生,幾乎都有豐富的數學競賽學習經歷,即使天賦很好,想在數學競賽中取得成績也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但相應的,在自主招生中數學競賽成績被認可的程度也最高。
2、物理競賽。
物理競賽的思維難度、知識難度也很大,與數學接近,但不像數學對基礎有一定的要求。
不少高二之後才開始接觸物理競賽的同學,經過專業的培訓,最後也能獲得省級一等獎,甚至全國金銀銅牌的好成績。雖然物理競賽沒有數學那麼激烈,但高校自主招生對於物理競賽成績的認可度卻不差數學多少。
3、化學競賽。
化學競賽對思維的要求比物理略低一點,但是對於知識點的背誦記憶能力的要求明顯強於物理,學習的過程中也要學習很多大學化學的內容。
在自主招生中,化學競賽獎項雖不像數學物理獎項有極高的說服力,但也能得到大部分高校的認可。對於在數學物理競賽中思維能力有一定欠缺,同時又想走競賽、自主招生捷徑來沖擊名校的同學來說,鑽研化學競賽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決定。
學科競賽不要盲目參加
准備一個賽事,少則半年,甚至更長時間。為了在賽事中獲勝,學生必須翹課,甚至組織部門特批可以不上課。有的學生,從大一到大三,每年都參加各種各樣的學科競賽,幾乎很少有時間學習專業知識。獎杯、獎狀拿到手軟。
高校和大學生都熱衷組織和參加科學競賽,一旦學生取得好的名次,不論對學校、對個人,各種榮譽將紛沓而至。學生有競賽經歷,綜合成績排名有加分,有利於推免保研,對就業找工作、出國深造等也有一定的競爭力。
所以,四年大學階段有參與學科競賽的經歷是很重要的。但如果把學科競賽作為大學階段的全部,長遠來說,可能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