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九年級化學有哪些重要的問題

九年級化學有哪些重要的問題

發布時間:2022-08-30 01:53:09

❶ 九年級化學知識點歸納有哪些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化。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顏色、狀態、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鹼性、穩定性等)。

5、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

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

❷ 初三化學重點難點有哪些

第1章 開啟化學之門 第一節 化學給我們帶來什麼 知識導學 化學和生活的聯系非常密切。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可以從化學的角度進行解讀。



水、鋼鐵、空氣、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都是我們生活中主要的資源。鋼鐵的腐蝕,水源、大氣的污染、礦石資源的過度開采,使得人類面臨嚴峻的環境危機、資源匱乏等嚴重問題。」化學與前沿科學密不可分。



第二節 化學研究些什麼 知識導學 物理性質是從物質的密度、熔點、沸點、硬度等角度描述物質的基本性質;而化學性質則從物質生成新物質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性質中描述物質的基本性質的。有些物質只由一種元素組成,有些物質不同但組成元素卻相同,多數物質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



本實驗成功的關鍵:

①裝置不漏氣。因為若裝置漏氣,雖然裝置內氣體壓強減小,但是從外界又進入一些氣體,並不能使壓強減小很明顯,因而水並不能上升到集氣瓶中。



②燃燒匙里要放入過量的紅磷,目的是使紅磷燃燒,盡可能消耗盡鍾罩內的氧氣。



根據氮氣的性質得知其用途廣泛,

有: a.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

b.用作保護氣,如焊接金屬時常用氮氣作保護氣,燈泡中充氮氣以延長使用壽命,食品包裝里充氮氣用來防腐;

c.醫療上用液氮治療一些皮膚病和在液氮冷凍麻醉條件下做手術;

d.超導材料在液氮的低溫環境下能顯示超導性能。緩慢氧化也可以向劇烈氧化反應轉化。



利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注意問題:

①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葯品中的水分受熱後變成水蒸氣,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試管底部,使試管炸裂。

②增強大自然的自凈能力,如大力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伐森林等。這地方比較容易出錯。冬天,到了0 ℃就要結冰。各物質都有一定的爆炸極限(能引起爆炸的濃度范圍)。



參考資料: 初中化學三年級上冊-精英音像電器發展有限公司日誌-網易博客。化學實驗中,手上不小心沾上濃硫酸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後塗上3%~5%的NaHCO3;不小心沾上燒鹼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後塗上硼酸溶液;灑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燒,應立即用濕抹布或沙土撲蓋;水銀灑在桌面上,可灑上硫粉進行回收;誤食重金屬離子,可服用大量雞蛋、牛奶等含蛋白質的食物進行解毒;誤食鋇鹽溶液,可服用Na2SO4(不可用Na2CO3)解毒。

實驗中要做到「五防」:防爆炸,防倒吸,防暴沸,防失火,防中毒。有毒、有腐蝕性的葯品取用時做到「三不」,即不能用手接觸葯品、不能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葯品的氣味、不能嘗葯品的味道。把混合物中的各組分開的操作叫混合物的分離,把某物質中所含雜質除去的操作叫提純。使用的裝置叫過濾裝置。它常由漏斗、燒杯、玻璃棒、鐵架台、濾紙組裝而成。

應注意:加入蒸發皿的液體不應超過蒸發皿容積的2/3;在加熱過程中,用玻璃棒不斷膠棒,防止由於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接近蒸干前應停止加熱,利用余熱把溶劑蒸發完。寫出裝置中各儀器的名稱(編號和名稱要對應):①酒精燈、②蒸餾燒瓶、③鐵架台、④溫度計、⑤冷凝管、⑥尾接管(牛角管)、⑦錐形瓶、⑧石棉網。簡稱摩,符號為mol。



4.相同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數,這個規律叫做阿伏加德羅定律。在上述步驟中,洗滌液應轉移到轉移到容量瓶中;混勻後發現液面低於刻度線,該不該再加水至刻度線?_________。霧是液-氣分散系;煙是是固-氣分散系。放電影時,放映室射到銀幕上的光柱的形成就是丁達爾現象。一般說來,按上述順序,金屬性越來越強,反應得越來越激烈。

我國最早使用的合金是青銅,常見的銅合金還有黃銅,商代後期製作的司母戊鼎是青銅製品。二氧化硅具有空間網狀結構。在自然界中氯元素以化合態存在。關閉活塞a,打開活塞b,裝置左邊集氣瓶中的有色布條不褪色。

❸ 九年級化學知識點整理

下面是我整理的九年級化學重要知識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復習,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一個滿意的成績!

溶液知識點

1.酸、鹼、鹽的溶液能導電,因為溶液中有較多自由移動的離子;蔗糖溶液、酒精溶液等不能導電,因為溶液中沒有自由移動的離子。

2.溶質可以有多種,溶劑只能一種。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作為溶質。同樣,溶劑也有固體、氣體、液體狀態。比如潔凈的空氣,其溶質、溶劑都是氣體。

3.物質溶解於水時,通常伴有能量的變化。這種能量變化可以用手觸摸感知,也可以藉助溫度計測量。

(1)有些物質溶解時會使溶液的溫度升高,如:氫氧化鈉;

(2)有些物質溶解時會使溶液的溫度降低,如:硝酸銨;

(3)有些物質溶解時溶液的溫度變化不大,如食鹽、蔗糖。

4.同一溫度下,同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度要大。某物質的飽和溶液只是不能溶解該物質,但是還能溶解其他易溶物。

5.配製一定質量、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分為兩種情況

(1)固體溶質配溶液:

步驟:①計算②稱量③溶解(④裝瓶貼標簽)。

儀器:托盤天平、葯匙、量筒、膠頭滴管、燒杯、玻璃棒。

(2)濃溶液稀釋:

步驟:①計算②量取③稀釋(④裝瓶貼標簽)。

儀器:量筒、膠頭滴管、燒杯、玻璃棒。

注意:需要選擇與回答時,一定要先辨別是上述兩種配製中的哪一種,進行有針對地回答。

(3) 分析所配製溶液濃度偏大或者偏小的原因

固體溶質配溶液時濃度偏小的可能原因:

固體不純;稱量固體時,左物右碼放反了(使用了游碼);轉移固體時有殘留;取水時仰視讀數等。

(4)將溶液稀釋或者濃縮的計算:依據溶質質量不變。

計算式:

濃溶液濃度X濃溶液質量=稀溶液濃度X稀溶液質量。

稀釋加水(或蒸發水)質量=m(稀溶液)-m(濃溶液)。

6.某物質的飽和溶液改變溫度結晶時,其溶質質量分數變小(僅溶質減少,溶劑不變);恆溫蒸發結晶時,溶質質量分數不變(得到的仍是該溫度的飽和溶液)。所以出現結晶現象,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一定發生變化。

注意:結晶後得到的母液,一定是晶體物質的飽和溶液。

電子層知識點整理

1.在原子結構示意圖中,每層最多容納電子數為2n2個(n代表電子層數),即第一層不超過2個,第二層不超過8個,第三層不超過18個;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只有1個電子層時,最多可容納2個電子)。

2.把原子最外電子層有8個電子(只有一個電子層的具有2個電子)的結構,稱為相對穩定結構。稀有氣體元素,如氖、氬等,它們的最外層電子都是8個(氦為2個),屬於相對穩定結構(不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有通過得失電子或共用電子,趨向達到相對穩定結構。

3.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

離子

1.概念:帶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叫離子,如Na+、等。

2.離子的形成:陽離子原子陰離子(1)陽離子:金屬元素的原子易失去最外層電子,使原子核外電子所帶的負電荷比原子核帶的正電荷少,原子帶上正電荷,變成了陽離子。(陽離子中: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2)陰離子:非金屬元素的原子易得到電子,使原子核外電子所帶的負電荷比原子核帶的正電荷多,原子帶上負電荷,變成了陰離子。(陰離子中: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水的組成

水的電解實驗 實驗現象:

正、負電極上都有氣泡產生,一段時間後正、負兩極所收集氣體的體積比約為1∶2(質量比為8:1)。而且將負極試管所收集的氣體移近火焰時,氣體能燃燒呈淡藍色火焰;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正極試管中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實驗結論:

⑴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發生分解反應產生氫氣和氧氣。2H2O 通電 2H2+ O2

⑵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⑶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關於水的正確說法:(1)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2)水由水分子構成(3)每個水分子由二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4)水在4℃時,密度最大為1克/厘米3。(5)電解水產生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質量比為1:8。

❹ 九年級化學概念教學,應注意哪些問題

九年級學生初次接觸化學這門學科,對於這一未知領域,學生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要學好化學就要從最基本概念知識開始,化學基本概念的教學,一直認為是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基本概念幾乎每節都有,而化學概念是學習化學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准確地理解概念對於學好化學是十分重要的。概念學習決不僅是記住概念的名稱和定義,而是需要通過積極的思維活動,對各種各樣的概念實例進行分析、概括,從而把握同類事物的共同關鍵特徵。這是一個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對概念實例的選擇和分析,概念關鍵特徵的突出是影響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我認為九年級化學概念的學習應該注意幾個問題: 一 從實驗教學中引出概念 對於一些簡單的、理解性的概念,可以用實驗方法幫助學生形成概念,例如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概念,首先我拿出一張紙一分為二,然後把半張紙放在酒精燈上點燃,然後讓學生觀察發生了什麼變化,而另一半張紙用手把它撕成紙條,再讓學生觀察又發生了什麼變化。通過用一張紙,使之發生了兩種不的變化,引出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概念,然後再通過教材中的實驗來加深了學生對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概念的理解和認識。二 概念中關鍵的字和詞的講解 為了深刻領會概念的含義,教師不僅要注意對概念論述時用詞的嚴密性和准確性,同時還要及時糾正某些用詞不當及概念認識上的錯誤,這樣做有利於培養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習慣。例如,在講氧化反應的概念時,一定要強調概念中"氧"這個字。因為很多學生會認為只有物質與氧氣反應才是氧化反應,所以就理解為這里的"氧"就是指氧氣。還要准確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學性,有利於培養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習慣。三 從正反兩方面講清概念在概念教學中,既要使用正例,有時也要使用反例。反例雖然不具有概念的關鍵特徵,但在無關特徵方面卻可能和正例有許多相同點。在學習置換反應的概念時,為了有助學生的理解和判斷,通過舉例,例如2CuO+C= 2Cu +CO2是置換反應的一個正例,而CuO+CO=Cu+CO2是置換反應的一個反例。兩者生成物是完全相同的,反應物也都是兩種且一種為CuO。象這樣極為相近的正例和反例,正是學生學習中感到混淆而需要教師加以指導的。研究表明,在教學中使用與正例相近的反例,並將他們進行比較,有利於突出概念的關鍵特徵,提高概念學習的效果。 有些概念,從正面講完後,學生懂而不易理解,運用效果不佳,如果從反面講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不容易混淆。例如在講「氧化物」的概念時,教師首先學習概念的條件「兩種元素」「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這樣形成了「氧化物」的概念,學生懂了意思,可少數學生不會判斷NaOH等類似化合物是不是氧化物,此時教師提出問題: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嗎?為什麼?這樣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地參加思考,讓學生學會抓住概念中的關鍵詞句。對學生學習氧化物概念的理解,不會模糊不清,為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四 通過對具體問題的分析,加強概念的理解對於一些意義比較深刻,內容又比較復雜的概念進行剖析、理解,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澄清學生頭腦中的錯誤認識,使學生掌握「質量守恆定律」的條件,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然後再從微觀結構上進行分析,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質量守恆定律的實質,最後通過練習運用解決實際問題。就是說,要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恆定律,必須經過這四個層次: 通過實驗建立正確概念→分析具體問題澄清學生錯誤認識→從微觀上理解概念的實質→運用概念解決問題, 在概念教學中還要盡可能通過實驗、圖表、板書等直觀手段突出概念的關鍵特徵。例如將概念的關鍵特徵以表式板書列出,比冗長的定義能使學生加深印象。概念的關鍵特徵越明顯,學習越容易;無關特徵越多,學習越難。 總之,化學概念是化學知識運用的基本工具,是知識結構的貫通點,是學生學習的核心組成部分。化學概念是用簡練的語言高度概括出來的,常包括定義、原理、反應規律等。其中每一個字、詞、每一句話、每一個注釋都經過認真推敲並有其特定的意義,以保證概念的完整性。

❺ 初中化學主要知識點

15條初中化學重要知識點.pdf

化學是自然科學的一種,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律;創造新物質的科學。世界由物質組成,化學則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❻ 初中化學教學中常見的問題有哪些

1.教材變化較大,教師不適應
新教材打破了傳統的注重學科知識體系的結構,而注重化學與社會和生活的聯系,以話題為切入點開展學習。在許多過程中蘊含許多的化學原理和知識,科學的研究方法以及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老師們由於傳統教學的習慣也由於它們的突出地位,因此對重點知識,教學必然會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從而不知不覺中淡化了科學方法的教學。為此,由於新教材結構的重建,由過去的學科主義轉變為現在比較重視人文主義,多數教師不甚習慣,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適應。
2.教學內容難以把握,「夾生飯」現象普遍存在
新課程化學必修教材內容涉及面廣,幾乎涵蓋了初中化學教材中的方方面面;教學要求高,由一維目標、兩維目標到現在的三維目標。內容多課時緊,一節課可能在多個學習點中切換,而每個學習點在舊教材中都有其系統,現在淺嘗輒止,不深不透。新課程要求學生敢於質疑,多問幾個為什麼,但因為課時緊,教師往往無法展開,加上課外習題普遍要求高於教材,因此造成學生「夾生飯一鍋」的現象。時間和理論基礎的不足,教師無法展開。無法滿足學生的求知慾。
教材不僅內容多,而且有些題目設置偏難。考察學生綜合性的比較多,一般的學生是無法達到要求的,即使經過同學之間的交流討論和老師的啟發,沒有足夠的過渡鋪墊是無法完成。
3.不能運用新的教學方法,課堂缺乏創新
新課程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建立平等、和諧、寬松的課堂文化,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新課程實施伊始,布滿熱情的老師們放下尊者的架子,鼓勵學生共同參與、平等互動,紛紛嘗試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針對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設計了許多探究的課題,但是一段時間的實踐,發現慢慢又走回到老路。因為學生沒有預期的互動能力,因為探究沒有預設的學習效果,因為時間不答應。因此組織交流和討論、合作和探究次數越來越少,課堂學習的氣氛又歸於平靜。對教材中設計得「觀察與思考」和「活動與探究」欄目,設計的表格,學生答不上來,只好教師代辦。
4.教學評價不科學
從目前來看,教師主要採取的是以考試評價、作業評價作為學生的學習評價。大部分學校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課堂表現、活動探究、實驗等都規定了評價的要求,但在實際的操作中重視對知識、技能目標的評價。重視考試、筆試和作業檢查,而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評價放在一邊,致使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無法落實。
5.觀念轉變不大
由於教師對新課程的實施有一個適應過程,由於傳統的教學方法根深蒂固。由於部分教師對新課程持觀望態度,對課程思想、內容體系缺乏了解,仍然在舊課程框架下,用舊的知識系統、教學方式、評價方式來實施新的課程。

❼ 初三化學總復習階段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初中化學總復習時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抓「基礎點」

在總復習時採用以「知識點」為線索,實施專題復習,貫徹「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快反饋,勤鼓勵,細幫助」的成功教學原則會使復習收到比較好的效果。這一方法的具體操作步驟:(1)確定各個單元的復習專題(2)精編專題復習的訓練題組進行課堂鞏固練 (3)編寫專題復習後的檢查驗收題(4)做好題組訓練和檢查驗收題的講評

2、抓「能力訓練點」

必須跳出「題海」,通過變式練習達到鞏固雙基,提高能力的目的。其中的五個層次是:1.此題怎麼做?2.為什麼這樣做?3.怎樣想到這樣做?4.還有哪些方法能解此題?5.改變一下條件或設問角度,此題還能變換什麼形式?又能出現什麼樣的類型?是容易了還是更難了?這樣通過對題型結構的分析消化有關的知識內容,通過解題規律的總結,實現知識點的系統化,學會解一類題的程序、方法和技巧。

3、抓學生的「疑難點」,建立錯題「糾錯本」

4、必須進一步優化總復習課的復習模式和復習策略

(1)化學基本概念的復習可採用「識記概念——組織問題——分析討論——歸納小結——題組訓練——反饋矯正——檢查驗收」的復習模式。

(2)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復習可採用 「抓知識的積累、抓知識的區別和聯系、抓知識的應用」的復習模式;

(3)化學計算的復習可採用「示範——實踐」的課堂復習模式,注意題目的變式,注意進行一題多解和多題一解的訓練;

(4)化學實驗的復習可採用「實驗探究」式的復習模式,注意與元素化合物知識的聯系,同時,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通過讓學生大膽設計實驗方案,並通過實驗證明設計的合理性,從而優化出合理的實驗方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5、必須強化總復習中課堂復習教學的主渠道作用,一定要把學生知識和技能形成的重要環節放在課堂上來完成。要特別注意增加師生互動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要注意講練結合,杜絕一張試卷一堂課,只講不練或只練不講的現象。加強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即時反饋,加強檢查驗收工作,做好檢查驗收後的反饋矯正工作。同時,要使學生存在的疑難問題在課堂上能有充足的時間來解決。

初中物理總復習應注意的問題

初中物理總復習是物理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學生對整個初中物理知識進行系統全面整合及再認識的過程。只有很好地抓住這一環節,才能將老師的勞動成果有效地轉化為自己頭腦中的財富,所以物理總復習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初中物理總復習,涉及的內容多,時間短,要在短時間內取得好的復習效果,取得滿意的成績,我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明確總復習的目的
初中物理總復習的目的是:通過對整個初中物理知識的整合及復習,搭建初中物理知識體系框架,對兩年學到的物理知識應有個整體認識。把握基本知識,強化基本技能(主要是實驗探究的能力),深化物理研究的方法。培養自己概括、分析問題和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要通過聽老師的講解及查閱相關資料,明確重點考查的、一般考查的、可考可不考的各有哪些?通過復習過程中的強化訓練,提高自己的成績,為進入高一級學校進一步學習物理打下一定的基礎。另外,還要根據老師的復習安排和計劃制訂相應的適合自己的復習計劃,正確地把握自己的長處與不足。(附:老師的復習指導計劃安排)
二、認真看書,及時解疑
在老師的指導下,應該認真閱讀教材(特別是有的同學在課本上記錄了很多新課學習時老師補充及說明的一些內容)和做一些老師選定的習題,在看書的過程中要注意課本的內容涉及了哪些基本概念、規律、技能、技巧,這些技能和技巧是怎樣在課本中的例題、練習題中體現出來的,在初步記憶理解物理概念、規律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發現自己尚不理解或理解不深的問題。一些相關知識的串聯關系,在有關教材或復習資料中的一些疑難問題,在復習課進行中要及時向老師提出,或向同學請教,以達到真正理解知識和解決問題的目的。
三、提高解題的准確程度和熟練程度
由於總復習時間短,內容多,所以在復習中老師選取的例題都是有較強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復習時要注意一題多解,舉一反三,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培養解題的靈活多變性。練習題都是精心設計的,通過每道題來達到解決一類問題的目的,既要照顧各個知識點,又要有層次要求。
四、重視傾聽老師和同學的評講,及時糾錯
評講是我們發現錯誤、糾正錯誤,達到正確理解的手段之一,老師重點講規律、講方法、講思路,同學們交換試卷相互討論、評價。正確的得到充分肯定,錯誤的或混淆不清的通過相互討論,在頭腦中打下較深的烙印。傾聽講評應注意:一、老師對同學帶有創

❽ 初三化學知識重點有哪些

九年級化學重點知識很多:

一、基本概念
1. 物質的變化及性質
(1)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
① 宏觀上沒有新物質生成,微觀上沒有新分子生成.
② 常指物質狀態的變化、形狀的改變、位置的移動等.
例如:水的三態變化、汽油揮發、乾冰的升華、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也叫化學反應.
① 宏觀上有新物質生成,微觀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 化學變化常常伴隨一些反應現象,例如:發光、發熱、產生氣體、改變顏色、生成沉澱等.有時可通過反應現象來判斷是否發生了化學變化或者產物是什麼物質.
(3)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
① 物理性質也並不是只有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時才表現出來的性質;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質,並不要求其改變形狀時才表現出來.
② 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質主要有:顏色、狀態、氣味等.
③ 需要藉助儀器測定的物理性質有:熔點、沸點、密度、硬度、溶解性、導電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只有在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
例如:物質的金屬性、非金屬性、氧化性、還原性、酸鹼性、熱穩定性等.
2. 物質的組成
原子團:在許多化學反應里,作為一個整體參加反應,好像一個原子一樣的原子集團.
離子:帶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3. 物質的分類
(1)混合物和純凈物
混合物:組成中有兩種或多種物質.常見的混合物有:空氣、海水、自來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氣、爆鳴氣及各種溶液.
純凈物:組成中只有一種物質.
① 宏觀上看有一種成分,微觀上看只有一種分子;
② 純凈物具有固定的組成和特有的化學性質,能用化學式表示;
③ 純凈物可以是一種元素組成的(單質),也可以是多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2)單質和化合物
單質:只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可分為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及稀有氣體.
化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3)氧化物、酸、鹼和鹽
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其中有一種元素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為金屬氧化物和非金屬氧化物;還可分為酸性氧化物、鹼性氧化物和兩性氧化物;
酸:在溶液中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為氫離子的化合物.酸可分為強酸和弱酸;一元酸與多元酸;含氧酸與無氧酸等.
鹼:在溶液中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鹼可分為可溶性和難溶性鹼.
鹽:電離時電離出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 鹽可分為正鹽、酸式鹽和鹼式鹽.
4. 化學用語
(1)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分子—原子運動論、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
(2)元素符號的意義
① 某一種元素.
② 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
③ 若物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則組成該物質的元素也可表示這種單質,例如: 、S、P等.
(3)化合價: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數目決定這種元素的化合價.
化合價與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密切相關;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規定為零價.
(4)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5)化學方程式: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注意書寫原則、步驟、配平、反應條件、箭頭的正確使用.
(6)化學反應類型
(7)質量守恆定律
5. 溶液
(1)定義: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組成:溶質、溶劑.在溶液中,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
(3)特徵:溶液是均一性、穩定性.
(4)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及其相互轉化
一般規律: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
(5) 溶解度、影響固體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溶解度曲線的應用
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影響固體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 溶質、溶劑本身的性質.同一溫度下溶質、溶劑不同,溶解度不同.② 溫度.大多數固態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數物質(如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小;也有極少數物質(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影響氣體溶解度的因素:① 溫度:溫度越高,氣體溶解度越小;② 壓強:壓強越大,氣體溶解度越大.
6.四種化學反應基本類型:(見文末具體總結)
①化合反應: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
如:AB = A + B
③置換反應: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 + BC = AC + B
④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B + CD = AD + CB
7.還原反應:在反應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奪去的反應(不屬於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生的化學反應(不屬於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
緩慢氧化:進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覺的氧化反應.
自燃:由緩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發燃燒.
8.催化劑:在化學變化里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變化前後都沒有變化的物質(一變二不變)
9.質量守恆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物質的質量總和.
(反應的前後,原子的數目、種類、質量都不變;元素的種類也不變)
10.溶液: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組成:溶劑和溶質.(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固、氣溶於液體時,固、氣是溶質,液體是溶劑;兩種液體互相溶解時,量多的一種是溶劑,量少的是溶質;當溶液中有水存在時,不論水的量有多少,我們習慣上都把水當成溶劑,其他為溶質.)
11.固體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就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12.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鹼: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NaOH==Na+ + OH-
Ba(OH)2==Ba2+ + 2OH-
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1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屬於非金屬氧化物如七氧化二錳):凡能跟鹼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鹼性氧化物(屬於金屬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14.結晶水合物:含有結晶水的物質如:Na2CO3·10H2O、CuSO4·5H2O FeSO4·7H2O
27.潮某物質能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而變潮的現象.
風化:結晶水合物在常溫下放在乾燥的空氣里,能逐漸失去結晶水而成為粉末的現象.
15.燃燒:可燃物跟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燃燒的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可燃物的溫度要達到著火點.
二、基本知識、理論
1.空氣的成分
氮氣佔78%, 氧氣佔21%, 稀有氣體佔0.94%, 二氧化碳佔0.03%,其他氣體與雜質佔0.03% .
2.主要的空氣污染物
NO2 、CO、SO2、.H2S、NO等物質 .
3.其他常見氣體的化學式
NH3(氨氣)、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氫)、HCl(氯化氫).
4.常見的酸根或離子
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根)、 MnO4-(高錳酸根)、MnO42-(錳酸根)、PO43-(磷酸根)、Cl-(氯離子)、 HCO3-(碳酸氫根)、HSO4-(硫酸氫根)、HPO42-(磷酸一氫根)、 H2PO4-(磷酸二氫根)、OH-(氫氧根)、HS-(硫氫根)、S2-(硫離子)、 NH4+(銨根或銨離子)、K+(鉀離子)、Ca2+(鈣離子)、Na+(鈉離子)、 Mg2+(鎂離子)、Al3+(鋁離子)、Zn2+(鋅離子)、Fe2+(亞鐵離子)、 Fe3+(鐵離子)、Cu2+(銅離子)、Ag+(銀離子)、Ba2+(鋇離子)
各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與上面離子的電荷數相對應:
一價鉀鈉氫和銀,二價鈣鎂鋇和鋅;
一二銅汞二三鐵,三價鋁來四價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為 -1,氟-1,溴為-1)
(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
5.化學式和化合價
(1)化學式的意義
①宏觀意義
a.表示一種物質;
b.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
②微觀意義
a.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
b.表示該物質的分子構成;
③量的意義
a.表示物質的一個分子中各原子個數比;
b.表示組成物質的各元素質量比.
(2)單質化學式的讀寫
①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的:
a.金屬單質.如:鉀K 銅Cu 銀Ag 等;
b.固態非金屬.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氣體.如:氦(氣)He 氖(氣)Ne 氬(氣)Ar等
②多原子構成分子的單質:其分子由幾個同種原子構成的就在元素符號右下角寫幾.
如:每個氧氣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則氧氣的化學式為O2
雙原子分子單質化學式:O2(氧氣)、N2(氮氣)、H2(氫氣) F2(氟氣)、Cl2(氯氣)、Br2(液態溴)
多原子分子單質化學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學式的讀寫:先讀的後寫,後寫的先讀
①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讀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鎂)、NaCl(氯化鈉)
②酸根與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讀成「某酸某」,如:KMnO4(高錳酸鉀)、K2MnO4(錳酸鉀) MgSO4(硫酸鎂)、CaCO3(碳酸鈣)
(4)根據化學式判斷元素化合價,根據元素化合價寫出化合物的化學式:
①判斷元素化合價的依據是: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
②根據元素化合價寫化學式的步驟:
a.按元素化合價正左負右寫出元素符號並標出化合價;
b.看元素化合價是否有約數,並約成最簡比;
c.交叉對調把已約成最簡比的化合價寫在元素符號的右下角.
6.核外電子排布:1-20號元素(要記住元素的名稱及原子結構示意圖)
排布規律
①每層最多排2n2個電子(n表示層數)
②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最外層為第一層不超過2個)
③先排滿內層再排外層
註:元素的化學性質取決於最外層電子數
金屬元素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4,易失電子,化學性質活潑.
非金屬元素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4,易得電子,化學性質活潑.
稀有氣體元素 原子的最外層有8個電子(He有2個),結構穩定,性質穩定.
7.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
①以客觀事實為依據; ②遵循質量守恆定律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寫」、「配」、「注」「等」.
8.酸鹼度的表示方法——pH
說明:(1)pH=7,溶液呈中性;pH 7,溶液呈鹼性.
(2)pH越接近0,酸性越強;pH越接近14,鹼性越強;pH越接近7,溶液的酸、鹼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
說明:(1)越左金屬活動性就越強,左邊的金屬可以從右邊金屬的鹽溶液中置換出該金屬出來;
(2)排在氫左邊的金屬,可以從酸中置換出氫氣;排在氫右邊的則不能.
三、物質俗名及其對應的化學式和化學名
⑴金剛石、石墨:C
⑵水銀、汞:Hg
(3)生石灰、氧化鈣:CaO
(4)乾冰(固體二氧化碳):CO2
(5)鹽酸、氫氯酸:HCl
(6)亞硫酸:H2SO3
(7)氫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鈉、火鹼、燒鹼:NaOH
(10)純鹼:Na2CO3 碳酸鈉晶體、純鹼晶體:Na2CO3·10H2O
(11)碳酸氫鈉、酸式碳酸鈉:NaHCO3 (也叫小蘇打)
(12)膽礬、藍礬、硫酸銅晶體:CuSO4·5H2O
(13)銅綠、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種氧化物的物質)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離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氣:NH3 (鹼性氣體)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為常見的鹼,具有鹼的通性,是一種不含金屬離子的鹼)
(19)亞硝酸鈉:NaNO2 (工業用鹽、有毒)

閱讀全文

與九年級化學有哪些重要的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7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1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2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3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0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6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6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6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5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2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