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化學酸鹼鹽怎麼能學好6

化學酸鹼鹽怎麼能學好6

發布時間:2022-09-06 22:25:22

❶ 怎樣學好初中化學的酸鹼鹽啊

首先要刻苦一點 可以把酸的五條通性,鹼的四條通性,鹽的四條通性,金屬活動性順序表,鹽的溶解性表背熟 這樣就基本沒什麼問題啦 了解一些反應的實質 背好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我其實感覺根本不用刻意的去背,題目做的多了也就自然的知道了) 上課要認真聽講把 做好復習鞏固工作

感覺其實方程式個人感覺也蠻容易的 掌握復分解反映生成物與反應物之間的關系就行了 在做題目中合理的運用

❷ 怎樣學初中化學酸鹼鹽這部分

1.通過溶液
導電性
實驗,了解某些化合物的乾燥晶體不導電,溶於水是可導電;了解酸、鹼、鹽的初步概念。
2.掌握鹽酸和
稀硫酸
化學反應及有關反應的
化學方程式
,了解它們的用途;常識性了解
濃硫酸
和硝酸;了解
復分解反應

3.了解酸的分類、命名、通性;了解
金屬活動性
順序,並能用它來判斷某金屬與酸能否發生
置換反應
;了解
中和反應
;了解pH與溶液酸、鹼性的關系,學會
pH試紙
的使用。
4.掌握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
的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了解它們的用途;了解
鹼的通性
和鹼的命名。
5.了解幾種常見的鹽(氯化鈉、
碳酸鈉

硫酸銅
),了解鹽的化學性質;會用金屬活動性順序來判斷金屬能不能跟
鹽溶液
發生置換反應;了解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
6.了解
化學肥料
的種類和特性。

❸ 怎麼學好酸鹼鹽

牢記酸鹼鹽的概念。

酸的性質
酸+鹼=鹽+水 即:中和反應。反應條件:無;反應類型:復分解反應
例:H2SO4(酸)+Mg(OH)2(鹼)= MgSO4(鹽)+ 2H2O(水)
酸+鹽=新酸+新鹽
反應條件:
有氣體或者水或者沉澱生成才能反應
鹽必須溶於酸:例如BaSO4、AgCl不能與酸反應,因為它不溶於酸 (初中化學不討論) 反應類型:復分解反應
例:2HCI(酸)+Na2CO3(鹽)= H2CO3(新酸)+ 2NaCl(新鹽)
但是碳酸不穩定:H2CO3=H2O+CO2↑這樣就有氣體和水生成了
酸+活潑金屬=鹽+氫氣 反應條件:金屬是活潑金屬 反應類型:置換反應
例:2HCl(鹽酸)+Fe(活潑金屬)= FeCl2(鹽)+H2↑(氫氣)
酸+金屬氧化物=鹽+水 反應條件:無 反應類型:復分解反應
例:H2SO4(酸)+CuO(鹼性氧化物)= CuSO4(鹽)+H2O(水)

酸的通性
⑴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不能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色。
⑵酸能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
⑶酸能與鹼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⑷酸能與鹼反應生成鹽和水
⑸酸能與某些鹽反應生成新的鹽和新的酸

鹼的性質
鹼+酸(見酸的性質)
鹼+鹽=新鹼+新鹽 反應條件:鹼和鹽必須都溶於水,有沉澱生成(二者同時滿足)
反應類型:復分解反應 條件:反應有沉澱或有水或有氣體生成。(簡記:上「↑」、下「↓」、水「H2O)
例:Ca(OH)2(鹼)+ K2CO3(鹽)= CaCO3↓(新鹽)+ 2KOH(新鹼)
鹼+一些非金屬氧化物=鹽+水 反應條件:非金屬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反應類型:復分解
例:Ca(OH)2(鹼)+ CO2(非金屬氧化物)= CaCO3↓(鹽)+ H2O(水)(此反應用於鑒別CO2。)

鹽的性質
鹽+酸-(見酸的性質)
鹽+鹼-(見鹼的性質)
鹽+鹽=新鹽+新鹽 反應條件:鹽必須都溶於水,生成物中有沉澱(二者同時滿足),反應類型:復分解
例:BaCl2+Na2SO4=BaSO4↓+2NaCl(這是一個沉澱的反應)
鹽+某些金屬=新鹽+新金屬 反應條件:鹽能溶於水,金屬的活動性比鹽中的大(二者同時滿足) 反應類型:置換
例:CuSO4(鹽)+ Fe(金屬)=FeSO4(新鹽)+ Cu(新金屬)
但是有些金屬無法實現此反應,即除鉀鈣鈉以外,因為其會和水反應。
酸性氧化物:
溶於水之後呈酸性的物質(一般是非金屬氧化物)
例CO2(二氧化碳)溶於水後是碳酸(H2CO3),碳酸是酸性的,所以CO2是酸性氧化物
鹼性氧化物:
同上類似,水合後是鹼性的物質(一般是金屬氧化物)
例CaO(氧化鈣)溶於水後溶液呈鹼性,故CaO(氧化鈣)是鹼性氧化物 關於酸鹼鹽的反應性質,需要知道什麼是可溶物,什麼是不溶物。

酸指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鹼指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鹽指電離時生成金屬陽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可以簡記為:氫頭酸、氫氧根結尾鹼、金屬開頭酸根結尾的是鹽。酸、鹼、鹽是化學學習中的重要知識點。

❹ 化學中的酸鹼鹽怎樣才可以學好

.掌握酸、鹼、鹽知識的關鍵是正確書寫方程式
酸、鹼、鹽相互反應的規律主要表現在復分解反應方程式的書寫規律上。只要掌握住酸、鹼、鹽相互反應的規律,步步深入就能取得好效果。
首先是分清酸、鹼、鹽、氧化物。氧化物只有兩種元素符號且有一種是氧元素,易於區分。酸、鹼、鹽在區分時抓住:酸看頭、鹼看尾。酸的化學式的第一個字母是H,鹼的化學式的尾部都是OH。其餘為鹽。
其次,要掌握復分解反應方程式的書寫規律:在字面上看是「兩種化合物互換頭尾」。在書寫過程中還要注意以下2點:
①要注意利用化學式中的角標進行配平(找方程式中化學式角標多的)如:Ba(OH)2+FeCl3———Fe(OH)3↓+BaCl2中反應物FeCl3角標「3」是生成物BaCl2的系數:反應物Ba(OH)2角標「2」是生成物Fe(OH)3的系數。配平結果為:
3Ba(OH)2+2FeCl3=2Fe(OH)3↓+3BaCl2
又如:HCl+Fe2O3———FeCl3+H2O中反應物Fe2O3角標「2、3」是生成物FeCl3和H2O的系數:據此HCl的系數為6。配平結果為:
6HCl+Fe2O3=2FeCl3+3H2O
②若是酸與其它物質發生反應(不包括BaSO4;AgCl),生成物中有沉澱、氣體或水即可發生反應。若反應物中沒有酸,則反應物必須可溶而生成物中有沉澱、氣體或水,才能發生反應。在書寫方程式的過程中,每寫完一個方程式都要注意用這2點去衡量。經常這樣做可以培養你在思考問題時不放過任何細節,每一細節的完美精確足以保證最後的成功。

❺ 化學酸鹼鹽怎麼學

1
區分:化合物
電離後
生成的
陽離子
都是氫離子的
那這種化合物就是

ph
=
0~6.9

hcl
電離後
生成的
陽離子
都是金屬離子的
那這種化合物就是

ph
=
7

nacl
kcn
電離後
生成的
陰離子
都是氫氧根離子
那這種化合物就是

ph
=
7`14

naoh

❻ 酸鹼鹽怎麼學啊

首先要把酸的五條通性,鹼的四條通性,鹽的四條通性,金屬活動性順序表,鹽的溶解性表背熟 這樣就基本沒什麼問題啦
第二了解一些反應的實質; 背好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我其實感覺根本不用刻意的去背,題目做的多了也就自然的知道了)
第三: 上課要認真聽講把 做好復習鞏固工作
第四:掌握常見的酸鹼鹽的化學方程式,同時掌握復分解反映生成物與反應物之間的關系就行了 在做題目中合理的運用

❼ 如何學好化學——酸鹼鹽

樓主的問題具體來說就三個問題,1.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有水沉澱或氣體生成。就初中而言,生氣體一般為CO2和NH3。
2.沉澱物:鹽沉澱:AgCl和BaSO4(既不溶於水也不溶於酸)
MgCO3、CaCO3不溶於水能溶於酸,並產生CO2氣體。
鹼沉澱:Mg(OH)2、Cu(OH)2、Fe(OH)3等。怎麼看有沉澱,沒什麼巧,只能去背常見沉澱,我說的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
3.推斷題的關系圖,抓住顏色、狀態等常見物質突破口。這要靠平常的積累了。如,三價鐵鹽溶液為黃色,銅離子溶液藍色、亞鐵離子淺綠色等等,這些都需要靠平常記憶,沒什麼巧方法。
希望我的答案能幫助到樓主,樓主的滿意是我的答題動力。

❽ 如何學好初中化學酸鹼鹽,舉一些典型題目,謝謝

酸鹼鹽部分雖然題型眾多,如:鑒別、推斷、除雜……,但是這些應用離不開最基礎的知識點:即:對酸鹼鹽化學性質的熟練記憶。
通過學習可知:酸的通性有五點、鹼和鹽的通性各有四點。對於這些化學性質必須加以強化記憶和靈活記憶。可採用圖表記憶法以及變式記憶法等。
如:將酸鹼鹽的化學性質濃縮為下圖記憶較好(圖表記憶法)
在此基礎上,再做變式練習,增加對化學性質的多角度記憶(變式記憶法)。如:
(1)生成鹽和水的規律,一定是中和反應嗎?
(2)在酸鹼鹽的化學性質中,生成鹽的規律有幾條等。
通過如上練習,即可起到加強知識的同化和異化的作用。
二、掌握「規矩」,可成「方圓」
記憶住以上規律就可以熟練應用了嗎?當然不能。在大量練習中同學們發現以上規律中有很多是有 「規矩」 有條件的。因此在記住規律的前提下,還要記住規律應用的條件,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應用。比如:可根據不同反應類型來靈活記憶有關反應的條件。歸納如下:
例如:寫出下列物質中兩兩之間能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鐵、氧化鐵、燒鹼溶液、稀硫酸、硫酸銅溶液、氯化鋇溶液、二氧化碳
思路點撥:
此類題目是考察酸、鹼、鹽、氧化物之間反應規律和反應發生條件的較好範例。解題時,為防止產生丟落現象,可採用以鐵為起點逐次向後延伸判斷反應是否發生,再以氧化鐵為新起點逐次順推……的方法。經判斷共發生8個反應。由以上可以看出:在判斷的過程中,自然強化了有關反應規律以及反應發生條件的記憶。這樣的習題同學們可多找一些,做成卡片常備左右,隨時加以練習,功到自然成。
三、抓重點題型,學會以點帶面
在復習中經常見到不少同學埋頭於題海之中,耗時長收效甚微。酸鹼鹽部分的題型雖形式多樣,但萬變不離其宗。綜合之下,可以說鑒別、除雜、推斷這三類題型是很具代表性的,它們的正確理解和掌握,對於提高其他相關題型的應變能力,必將起到很好的輻射作用。下面結合相關例題簡要歸納一下各自特點。
例一:分別選用一種試劑鑒別以下各組溶液:
A NaOH、NaCl溶液、稀HCl ()
B Na2CO3、AgNO3溶液、KNO3溶液 ()
C K2CO3、BaCl2溶液、NaCl溶液 ( )
D NaOH、Ca(OH)2溶液、稀HCl ( )
E NH4NO3、(NH4)2SO4、Na2CO3、NaCl溶液 ( )
思路點撥:
鑒別題的原則是:抓住不同物質的主要特徵,用最簡單的方法,最少的試劑,以最明顯的現象,達到鑒別的目的。所謂最簡單的方法是指能用物理方法鑒別的就不要用化學方法鑒別;能一次鑒別的就不用多次鑒別。所謂最少試劑,就是能用一種試劑鑒別開來的就不要用多種試劑。所謂最明顯的現象,就是通過實驗使各鑒別物質有明顯不同的現象。如:產生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澱等。
解析:A、通過物質分類,顯然依次符合鹼性、中性、酸性,當然加石蕊試液鑒別。
B、 通過觀察發現:Na2CO3遇酸(H+)產生氣體,而AgNO3遇CL-產生沉澱,而KNO3遇鹽酸無現象,故加鹽酸來鑒別。
C、由上可知:K2CO3遇酸(H+)產生氣體,BaCl2溶液遇SO42-有沉澱,而NaCl溶液遇稀硫酸無現象,故加稀硫酸來鑒別。
D、Ca(OH)2溶液遇CO32-有沉澱,稀HCl 遇CO32-有氣體,而NaOH 遇CO32-無明顯現象,故加Na2CO3或K2CO3鑒別。
E、觀察可知:NH4+遇OH-產生氨氣,而Ba2+遇CO32-、SO42-均有沉澱產生,取樣後分別滴加Ba(OH)2溶液,只有氣體產生的是NH4NO3,同時有氣體和沉澱產生的是(NH4)2SO4,只有沉澱產生的是Na2CO3,無現象的是NaCl。
在實際應用中,同學們還可以將鑒別題按一次性鑒別、多次性鑒別、不加其他試劑鑒別、兩兩混合鑒別等進行分類,根據各自獨有的特點,總結解題技巧,從而達到全面掌握不同鑒別類型的目的。
例二:選用合適的方法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
(1)除去生石灰中的碳酸鈣
(2)除去氯化鉀晶體中的碳酸鉀
(3)除去碳酸鈣固體中的碳酸鈉
(4)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5)除去氯化鈉溶液中的硫酸銅
(6)除去Cu粉中的Fe粉
思路點撥:
除雜的原則是:不增(不增加新雜質)、不減(不減少原物質的量)、不變(不改變原物質狀態)、易分(除雜後易於分離)、先物後化(物理方法優先,其次化學方法)。應用中有轉化法、沉澱法、吸收法、過濾法、溶解法等多種除雜方法。
解析:(1)通過高溫加熱或灼燒的方法,既能除去碳酸鈣,又能得到更多生石灰。
(2)可加入適量稀鹽酸充分反應後,再蒸發。
(3)可採用先加適量水溶解,再過濾的方法。
(4)可採用通過熾熱的碳層或通過燒鹼溶液的方法。但顯然通過燒鹼溶液的方法具有吸收雜質徹底、操作簡單快捷等優點。
(5)由於含有Cu2+、SO42-兩種雜質離子,故可採用同時沉澱法。加入適量氫氧化鋇溶液後,過濾即可得氯化鈉溶液。
(6)由於Fe、Cu分別排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H的前後,所以可採用加入足量稀鹽酸或稀硫酸溶解並過濾的方法來實現。也可採用加足量硫酸銅溶液並過濾的方法。
例三、有一固體混合物,可能含有K2CO3、K2SO4、CuSO4、CaCl2、KNO3等物質中的一種或幾種,將混合物溶於水,得無色溶液,當滴入硝酸鋇溶液時,有白色沉澱產生,再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澱部分溶解,則該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
思路點撥:
推斷題所用到的知識儲備有如下幾點:(1)物質的特殊色態、溶解性(包括物質在水或酸中的溶解性)。如:銅離子溶液為藍色,鐵離子溶液為黃色等,常見白色沉澱有碳酸鈣、碳酸鋇、碳酸銀、氯化銀、硫酸鋇、氫氧化鎂等。藍色沉澱有氫氧化銅,紅褐色沉澱有氫氧化鐵。初中不溶於酸的沉澱有氯化銀、硫酸鋇。(2)會判斷物質之間能否發生反應。(3)三種離子(硫酸根、碳酸根、氯離子)鑒定的正逆推理。(4)對於重點詞語的理解能力。如:「全部溶」、「部分溶」、「全不溶」等詞的理解。一道好的推斷題正是對於以上知識點掌握程度的綜合性考察。
解析:推斷題的解答依據是物質的特徵反應和典型的實驗現象。此題由溶於水得到「無色溶液」可知:CuSO4(藍色溶液)一定不存在;同時K2CO3、CaCl2由於相遇會產生沉澱,所以K2CO3、CaCl2或存其一或均不存在。由「滴加硝酸鋇溶液時,有白色沉澱產生」可知:沉澱有可能來自硝酸鋇與K2CO3或K2SO4反應生成的碳酸鋇、硫酸鋇沉澱中的一者或兩者。由「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澱部分溶解」可知:碳酸鋇、硫酸鋇均存在,進而推出K2CO3、K2SO4均存在。因為K2CO3存在,所以CaCl2一定不存在。而KNO3由於存在與否,均不會對以上鑒別推斷造成影響,所以KNO3可能存在,也可以說可能不存在。
此題,在練習過程中,完全可以略加改動。如:若「沉澱全部溶解」推斷結果怎樣?若「沉澱全不溶」推斷結果又會怎樣?……。同學們一旦掌握了這種一題多變、一題多做的學習方法,對於提高復習效果必然可以起到以點帶面的輻射作用。

❾ 怎樣學好酸鹼鹽

酸鹼鹽是初中化學中的重點、難點,知識點繁多,要求記憶的比較多,比如酸鹼鹽的溶解性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常見酸鹼鹽各自的性質等等,也是中考的重點和熱點部分。
1、以理解記憶為主。
酸鹼鹽的知識點、化學方程式、規律都非常多,如果沒有理解,只能囫圇吞棗,知識越學越混亂。比如酸鹼鹽組成的判斷,要求同學們在熟練掌握常見酸根離子的前提下,理解「解離」,從而進行判斷,否則學完寒假可能都不會區分酸鹼鹽;
2、總結規律,總結現象,總結原理,復雜的知識簡單化。
比如總結一些簡單的口訣,「氫頭酸尾是酸」「金頭鹼尾是鹼」「金頭酸尾是鹽」,比如復分解反應的原理可用「復分解要進行,溶液中才可行,生成水氣或沉澱。不溶物溶於酸,除了硫酸鋇和氯化銀」,這樣的口訣進行總結記憶。
3、抓住重點題型,做到以點帶面,舉一反三。
比如中考中有關變質的問題,有關廢液缸問題,有關離子鑒定的問題,都是圍繞「氫氧化鈉變質問題」拓展的。掌握解決「氫氧化鈉變質問題」的方法和原理,其他很多類型的問題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❿ 怎樣學好初中化學的酸鹼鹽、

1.認識酸鹼鹽的組成,一般都是兩部分組成:
酸:H+酸根 鹼:金屬+OH 鹽:金屬+酸根 (書寫化學式化合價很重要)
2.識記酸鹼鹽的特性,特別是化學性質:
酸的通性 鹽酸、 硫 酸
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使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 鹽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 硫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
金屬+酸→鹽+氫氣 Zn+2HCl=ZnCl2+H2↑ Zn+ H2SO4 =ZnSO4+H2↑
鹼性氧化物+酸→鹽+水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鹼+酸→鹽+水 NaOH+HCl=NaCl+ H2O Cu(OH)2+H2SO4= CuSO4+2H2O
鹽+酸→另一種鹽+另一種酸 AgNO3+HCl=AgCl↓+HNO3 BaCl2+H2SO4=BaSO4↓ +2HCl
鹼的通性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
鹼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氫氧化鈉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氫氧化鈣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酸性氧化物+鹼→鹽+水 2NaOH+CO2=Na2CO3+H2O Ca(OH)2+CO2=CaCO3↓+H2O
酸+鹼→鹽+水 NaOH+HCl=NaCl+H2O Ca(OH)2+H2SO4= CaSO4+2H2O
鹽+鹼→另一種鹽+另一種鹼 2NaOH+CuSO4=Na2SO4+Cu(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
鹽的性質 實例
鹽溶液+金屬→鹽ˊ+金屬ˊ CuSO4+Zn= ZnSO4+Cu
鹽+酸→鹽ˊ+ 酸ˊ BaCl2+H2SO4=BaSO4↓ +2HCl
鹽溶液+鹼溶液→鹽ˊ+鹼ˊ 3NaOH+FeCl3=3NaCl+Fe(OH)3 ↓
鹽溶液+鹽溶液→鹽ˊ+鹽ˊ AgNO3+NaCl=AgCl↓+NaNO3
復分解反應的定義是: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通式:AB+CD=AD+CB
發生的條件:兩種物質在溶液中相互交換離子,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澱析出、氣體放出或有水生成,復分解反應均可以發生。
記住7種沉澱就可以:五白一籃一紅褐色(都不溶與水)
五白:硫酸鋇 BaSO4 氯化銀 AgCl (這兩為頑固性沉澱不溶與稀硫酸和鹽酸)
碳酸鈣 CaCO3 碳酸鋇 BaCO3
氫氧化鎂 Mg(OH)2
一籃:氫氧化銅 Cu(OH)2
一紅褐:氫氧化鐵 Fe(OH)3
初中考的多的白色沉澱是CaCO3.

閱讀全文

與化學酸鹼鹽怎麼能學好6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7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1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2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3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0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6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6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6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5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2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