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如何兼顧個別化學習

如何兼顧個別化學習

發布時間:2022-09-12 20:33:05

㈠ 如何將個別化學習活動與集體教學

1、「個別化學習」教師可根據主題內容的需要,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提供給幼兒進行高效學習、獲得最佳發展而精心設計的環境,而在整個過程中,都是是孩子「個別化學習」;這種學習活動使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獲得相應的發展。因此個別化學習活動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在個別化學習活動中教師既能為幼兒提供在主題活動中對熱點問題的探索空間;又能支持幼兒在主題背景下自主地表達與表現;還能引導幼兒通過與材料的互動解決一些有關認知方面的問題。
2、要素:(1)個別化學習活動材料選擇。(2)活動材料呈現方式。學習中材料的呈現方式全面的、多變的和多樣化的,教師要正確靈活使用多種呈現方式並科學、適時指導。
3、個別化學習與自主游戲之間的區別。(1)游戲無個別性。(2)游戲沒有適時指導或啟發。(3)游戲的結果是虛擬成就,而學習是認知和知識成就。

㈡ 簡述個別化教學策略

個別化教學是為了適合個別學生的需要、興趣、能力和學習進度而設計的教學方法。個別化教學並不意味著獨自學習。當同一教材、教法不能針對班級教學中學生的程度差異時,為顧及個別能力、興趣、需要及可能遭遇的困難,教師須在教學過程中特別設計不同的教學計劃。

它與「個別教學」不同,個別教學僅是一種「一對一」的教學實施形態,它可能是個別化教學,也可能不是個別化教學,關鍵在於其是否為符合該生能力需要而特別設計的教學方案。個別化教學包括三個要素,具有四個特點,其教學模式主要有程序教學、掌握學習、獨立學習、適應性教學和個別輔導。

個別化教育的作用

個別化教育有利於實現中學生地理素養的全面提升,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現代教育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中學地理教師實現個別化教育提供了可能。

教師可以藉助計算機、手機、網路等媒體實現對學生學習的全程監督和指導,並給予學生個別化的建議。在個別化教育環境中,學生學習將更加輕松愉快,教學的效果也會更好。

㈢ 如何在班級或者學校開展個別化教學

如何在班級或者學校開展個別化教學

協同教學。我們在實行集體教學的同時,對溝通、認知等課採用了協同教學形式,一人主講一人輔助,輔助老師有三個任務:保證課堂秩序、輔導學習困難的學生、對能力較強學生進行鞏固和提高。主講老師與協同老師互相配合,共同提高教學水平。
個別訓練。我們針對那些在某些方面缺陷嚴重或有較好發展潛力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訓練。目前我們學校已經開設了肢體訓練、語言訓練等方面的個訓內容,並大力提倡老師們運用現有的科技含量較高的設備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訓練,像感統訓練器材、蒙太梭利玩教具、uw訓練儀以及啟音、啟聰、啟智設備等,我們還為此配備了相應的訓練室,保見個訓工作的順利進行

㈣ 如何將個別化學習與STEM學習有機結合

數學家華羅庚說過:"自學,就是一種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 學習能力比學習成績更加重要。學習能力就比如是「漁」,是學習的本領,而學習成績就比如是收獲的「魚」。對孩子我們要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只要掌握了打漁的本領,何嘗捕不到魚呢?
所以說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尤為重要,張永琪老師以「如何通過STEM教育提高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主題開始了本次講座:
「全國有很多家長和學生對於STEM的學習抱有很大的期待,其實STEM在中國的推廣時間也不是很長。我還不能代表公立教學體系和權威的教育機構來闡述STEM未來如何給孩子解決升學的問題,但是有一點很明確,在美國還有其他發達國家,STEM教育已經植入到義務教育中間的任何一個環節,甚至在幼兒園這個體系內。」

國內孩子動手能力弱於國外孩子
張老師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通過兩個孩子在國外的經歷給了各位家長一些意見。
「我的兩個孩子都是在國內上的小學,差不多九、十年級的時候到國外讀書。如果有家長想要送孩子出國留學,十年級的時候是比較合適的時間,如果十一年級的時候送出可能會有升學的壓力,所以一般孩子要麼選擇在國內讀完高中直接申請大學,要不在九到十年級的時候去國外。
我一直認為我的孩子尤其是兒子數學還挺好的,應該在科學、數學以及社會實踐這方面不會很弱,但他們在這方面都挺吃力的。後來我一問中國的孩子在動手能力相關的方面都比國外的孩子要弱。」
STEM教育對孩子能力提升有何幫助
張老師提到一個例子:有許多學生考雅思、托福等這樣的考試,都被做成考分的形式,大家都會奔著有目的性的學習。大家會注意到考分成績不錯,但是實際上英語能力的提高是很不足的,還不如到國外一次旅行獲得更多的語感。從這方面感覺到中國的孩子是不是需要能力方面的提升?STEM教育在其中有何幫助呢?
張老師首先對全球的教育做了個簡短分析:
「縱貫美國、加拿大這些發達國家的學科都是交叉、綜合性的,美國STEM教育是非常廣泛的,用三十多年的時間覆蓋了大學、小學甚至學前。而亞洲的日本不太強調STEM的教學理念,他們會提生存教育,更多的孩子一開始就用獨立自主動手能力這種教育,甚至他們希望孩子早期有挫敗感。」
STEM從表層來講就是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的綜合,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工作是和以上的學科相關的,對未來的崗位和人才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
對於現在中國教育和孩子未來工作發展,張老師這樣說道:
「大家會注意到現在我們課堂90%的老師的時間都在講定理、原理,其實這些理論知識在未來互聯網大數據上面都會被存儲在雲端或者互聯網隨手可得的地方,孩子對於這種知識的獲得是越來越容易,但是對於原理的來源和未來的發展並不是很清楚。
我們還發現自主招生越來越被重視,比如一些學校不緊看高考分數,還自己命題,有更多擇優的機會。這一方面與科學探究和自主學習的方法是非常吻合的,所以stem教育對於孩子的未來是潛移默化的,如果真的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就應該多加這方面的訓練。」
通過探究式學習提高孩子學習能力
主要是通過一種教學方法——探究式教學方式來提高孩子的能力。
「STEM教育方式更希望孩子們能夠通過老師提出一些問題的引導,讓孩子們通過提問、觀察、動手做一些實驗,和同學進行一些討論,獨立的進行探究,最終得到一個結論。
這種研究的方法和學習方式才是未來教學的方式,我相信在未來一兩年,中國的教學方式也會朝這個方向改,這也是為什麼孩子們需要學習STEM。」
「探究式教學的優點在於真正的解決了問題,提高了孩子的創造力並且讓孩子從自己的個性中找到學習方法。這種學習方法可以鍛煉孩子的分析能力、學習能力、語言能力、邏輯能力,這些能力比學多少知識都重要。」

㈤ 課堂教學如何兼顧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發展需求

」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數學新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教學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他們都能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發展,從而實現全體學生數學素質的提高。同時又必須正視學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課堂教學中,應體現在教師要想方設法讓不同層面的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增長技能,從而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一、讓不同層面的學生都愛上你的數學課1.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於一種真誠的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作為教師,要給學生營造一種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多與貧困生談心,給他們鼓勵,讓他們樹立起自信心。多與中間層交流,引其思進,讓他們覺得自己沒有被老師忽略。常與優等生談談新的目標,催其奮進。在日常交流中,給學生自由表現的機會,讓他們獲得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敢於接近你,樂於接近你,把你當作他生活中的朋友,學習中的向導,真正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2.設計精彩的課堂開頭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精彩的課堂開頭往往給學生帶來新異親切的感覺,不僅能使學生迅速地由抑制到興奮,而且還會使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自我需要,自然地進入新知的情境。因此新課導入的設計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在深入鑽研教材的基礎上,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可用精彩的故事,幽默的謎語,生活的情景,問題的情境等開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盡快地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二、讓不同層面的學生都感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教學中教師如何因材施教,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不同層面的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問題的設計具有層次性課堂上一些基本性的問題,學困生能夠回答的,要請他們答,給他們機會,不能讓學生覺得整堂課老師都沒有注意到我,有種被遺忘的感覺。教學中一些略有思考性的問題,在學困生回答不完整或不準確時,我就請中等生來回答,給中等生表現「我能行」的機會。一些思考性強的問題,就讓優等生回答,並說說是怎麼想的,這不僅滿足了優等生的表現欲,同時也能夠讓別的同學受到啟發。遇到答錯的,教師要耐心啟發、誘導並鼓勵學生答對為止。這樣,使學生覺得會學,自己能學,增強自信心,激發學習興趣,形成良性循環。2.練習的設計具有層次性課堂教學中要使學生牢固掌握某種知識或技能,必須重視課堂練習,但教師不能用劃一的練習題去要求不同層面的學生。這就要求分層練習,輔以適當的開放題,安排一些「必做題」和「選做題」,使全體學生練有所得。基礎性練習是每節課必有的。它是對基本知識、基本方法的訓練,較接近於例題。這樣的板演可讓學困生來完成。綜合性練習是為了培養學生准確靈活地運用知識的能力,有一定的靈活性,這類練習可讓中等生來示範完成。拓展性的練習是針對學有餘力的學生設計的,這種題練中有變,變中求深,使優等生有事可做,其他兩類學生也可以積極嘗試。3.學習的方式具有多樣性。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但教育社會學告訴我們:同輩團體的影響是課堂教學效率的一種重要的現實因素。如何發揮每個學生個性特長與群體合作,優勢互補的功效,關鍵是在教師如何把握時機,優化組建合作學習的小組。把大課堂變成學生自己的「小天地」,使不同層面的學生得到鍛煉,人人參與,學有所得。首先,要注意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無論是課堂練習還是課堂提問都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當一人發言時,要培養其他學生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其次,學習小組的組建可尊重學生自願原則,也可以按性格、成績、能力的差異,優化組合。即,可以是同質分組,也可以是異質分組。如統計等實踐活動,需要合作完成的可選擇同質分組,因為水平相近,學生心理沒有壓力,敢於發言,易於討論,也便於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再如一些開放性的練習,思考性強的問題可選擇異質分組,可以起到相互學習,討論,切磋,交流的效果。優等生能得到充分的施展,中等生能得到鍛煉,學困生也可以得到啟迪和幫助,使信息資源共同,成功喜悅共享。組長可以輪換,使不同層面的學生得到鍛煉,同時也促進競爭向上。三、讓不同層面的學生在評價中獲得不同發展評價是與教學過程並行的同等重要的過程。它是一種持續的過程,貫穿於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有效的評價方式能激發學生的信心和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效途徑。因此,評價應以《課標》所指出的「評價的手段和形式應多樣化,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為指導,應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內容的全面性和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教師在評價中,對不同層面的學生要求也應不同,對優等生應欣賞他們那獨特的感悟和個性化的理解,運用「標新式」的評價,對中等生應肯定他們那正確的解題思路,給予「肯定式」評價,對學困生應以鼓勵的目光,寬容的微笑傳遞信息,給予

㈥ 如何解決大班孩子在個別化學習活動中的「偏區」問題

解決大班孩子在個別化學習活動中的「偏區」問題,可採取以下幾個辦法:
1、發揮特長,採取「將特長帶入其它區域」的方法來糾正偏區。讓小朋友帶著自己的特長去另一個區域活動,這樣既參與了其它活動,又充分發揮了各自的特長,更培養了廣泛的興趣。例如:請愛在圖書區的小朋友到「娃娃家」當「爸爸」這角色,給自己的孩子講故事聽;請喜愛表演的小朋友去「甜心小屋」給大家演唱歌曲。
2、淡化性別,在同一區域內吸引不同性別的幼兒參與。在玩具材料的投放中,注意滿足男女幼兒的性別角色需求。例如,可在娃娃家內提供男孩子喜歡的小推車、自行車、將科學探索區內提供的材料略加裝飾,使其更符合女孩子的審美傾向等。
3、正面引導,採取「老師帶他們進區」的方法。由教師幫助小朋友共同選擇一個區域,帶著他們一起活動,有重點地給予幫助,讓他們逐步玩遍所有區域。待了解所有活動方法後,教師再放手讓孩子自己活動,就不會再出現因對其他區域不了解而偏區的情況。

㈦ 如何將班級授課制和個別化教學結合起來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萬物都有差異性,學生群體也不例外,由於先天素質和後天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家庭背景等因素造成了學生的差異。學生差異的特點表現為:客觀性、多樣性和發展動態性。客觀性即學生在學習速度上確實存在差異,同樣的內容,有的學生學的快,有的學生學的慢;多樣性可用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來解釋,不同學生表現出不同的多種智能傾向;發展動態性即中小學生還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變化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教育社會學的「互動原理」指出,在一個教學群體中保持一定的差異,有利於學生之間的互動,而適當的互動是維系人際關系促進交流和形成集體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課堂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差異,發展學生的個性,然而隨之產生的問題就是如何組織教學,這就要求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不能一成不變,要通過改革來適應學生的發展,即實施差異教學。由此也與新課改所強調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接軌。
教學組織形式就是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學組織形式就是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組織結構和相互作用的方式。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可分為班級集體授課、小組合作學習和個別化學習三種形態。課堂教學組織形式變革所要解決的,就是選擇何種結構和作用方式才能更有利於學生的學習。而教學組織方式的改革是指在仔細分析學生差異的基礎上,對現有的以班級授課制為主的教學組織方式進行改革,採用一種靈活多變的教學組織方式!
一、為適應學生差異的班級授課制的改革
班級授課制是最普遍、最長久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從古代的個別教學(即把不同年齡、不同知識基礎的學生組織到一起,教師分別對每一個人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到之後的穩定的班級授課制經歷了許多的改革。面對古代的個別教學的低下的教學效率,之後形成了有統一的開學時間、按教學計劃面向全體學生教學、統一教材和練習等特點的班級授課制。其雖彌補了個別教學的缺點,但卻表現著一些顯而易見的缺點:如機械、教師中心、教材中心,不利於因材施教,不適合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利於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這一消極面很快成了人們探究的問題。不久,許多改進措施相繼出台。
由於班級授課制不能照顧到學生的差異,學生學習成績出現分化,為彌補這一不足,出現巴塔維亞制(BataviaPlan)這種教學組織形式,它規定學生人數在50名以內,教師必須以一半的時間用於個別指導;學生人數超過50名,必須增設一名輔導教師,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該方法把差生納入視線,突出對差生的個別輔導和補救。為了更好地面對學生差異,出現了將學生按能力高低分班的分組教學,即按學生能力高低分班的分組教學。然而這類教學形式易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造成不良的心理影響,更何況學生的差異性是一個動態過程,要形成完全同質的班級只能是教育上的烏托邦。但它的最大優點是關注到了優生的發展。由於這種辦法對高智能學生的迅速成長仍有限制,於是出現了彈性升級制,即允許學習好的學生跳級。此形式的優點是對優生的極大關懷,缺點是不利於教師對每個學生總體情況的掌握。之後的導生制則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納入視線,導生優先得到教師的教授,再將教學內容教給其他學生。導生制既關注差生,又利於優生發展,在組織形式上利於陪優補差,有了質的進步。「活動課時制」主張不同的學科,不同的教學活動可以使用不同的單位時間,對班級授課制的統一時間進行了修正。
二、為適應學生差異應然而生的個別化教學
由於班級授課採取「著眼中間,兼顧兩頭」減少差異的整齊劃一的教學組織形式,這種教學形式使得學習困難的學生沒有得到切實的幫助,成為「自瀆生」,他們是傳統教學製造出的失敗者;而優秀的學生,永遠只是在等別人,在「陪讀」,學習的熱情與興趣也許在缺乏挑戰的學習中消磨殆盡,最終「泯然眾人矣」。其致命弱點是不能關注學生的差異性、自主性,顯然不適合新課改的要求。隨即針對其弊端的個別化教學產生,甚至出現了徹底否定班級授課的組織形式。克伯屈的設計教學法就是如此,它打破班級組織,實行小組組織,打破了固定的統一的課時,打破了課程體系,代之以一個個的設計活動。柏克赫斯特的道爾頓制對班級授課制也是徹底的否定,其突出特點是用作業室代替教室,每個學生從教師那裡接受作業,然後去作業室自習,學習有疑難時則請教各作業室的教師。個別化教學制針對班級授課制的不足之處進行了大膽改革。首先,它應用了繼續進步原理,這個原理認為,為了在有效的時間里完成可能完成的任務,每一個學生都應不斷向新的學習任務前進;學生不應在已經掌握的內容上浪費時間,學得快的不應該等待學習慢的學生。其次,個別化教學還應用了掌握學習理論,這種理論認為,如果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有利的條件,每一個學生都可以達到較高的目標,允許後進生用更多的時間達到目標,並給那些沒有獲得成功的學生補課,因為有統一的教學目標,有些「共同富裕」的味道。第三,個別化教學還採用了自我發展原理,每個人都有自我指導的潛能,每個人都可以按自我指導做出適當的選擇,從而實現自我發展。
個別化教學關注學生發展的自主性,尊重了學生的差異性。然而忽略了「情感、態度、過程目標」。在個別化教學中,學生單獨學習,集體活動少,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時間交流不多,使學生原有的樂趣減少了,學生個性容易出現障礙。顯然若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只採用個別化教學是行不通的,若仍按照傳統的班級授課制一成不變的組織教學也是不可取的,在現如今「以人為本」的大背景下,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將何去何從呢?
三、以分析學生差異為基礎的靈活多變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
從以上的分析來看,每一種單一的教學組織形式的應用都不能滿足如今具有豐富性、多樣性的差異的學生的發展。系統科學也告訴我們,某種結構對應某種功能,期待一種結構實現多種功能,只能是美好的願望。要實現教學發展學生的功能,一種單一僵化的組織形式是不可能達到的。我們應該改變原來的思維方式,努力形成彈性教學組織形式觀,我們選擇教學組織形式的態度應該是靈活的。所以,我們的選擇是:從全面系統的角度,分析研究影響教學活動的各種因素,尋求教學組織形式的最佳組合。
隨著。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當代社會對人才的培養規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重點從發展標准化的共性為主轉向發展多樣化的個性為主。所以教學組織形式改革應該是面向差異的教學。
學習的差異就像某些社會現象一樣無法預料,來自學生差異性的挑戰和促進學生發展正是推進教學組織形式改革的動力之源。將班級授課與個別化教學結合起來,以班級授課為基本框架,輔以個別化教學,將學生差異視為教學的組成要素,教學從學生的不同的准備水平、興趣和學習風格出發設計教學組織形式促進所有學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應有發展,使二者優勢互補。這樣,個別化在班級授課中就成為一種變數而不是一種常量,視需要而變。所以,應在在班級授課的框架內加入個別化這個變數,將二者巧妙的合流,構建個別化教學與班級授課互補,尋求既不失集體影響,又有個人獨立自學的教學組織形式。2000年華東師范大學熊川武教授提出的「自然分材教學」就是遵循這樣的一種思路。在課堂教學中,「自然分材教學」將各種教學組織形式的優勢兼容並收,成為教學組織形式的集大成者,使教學組織形式達到了成熟的發展狀態。「自然分材教學」在上課伊始就引導學生互相討論作業中的問題,讓優生幫助差生解決問題,利用了導生制的優點。然後進行班級授課,之後利用復式教學將直線式教學改為分枝式教學,分「知者先行」,「補讀」兩個分枝「,知者先行」就是讓已經學會的學生學習其他教師事先安排好的知識。「補讀」就是為沒有掌握學習內容的學生由教師當堂補一把火,給差生當堂解決問題的時間和機會,避免積重難返。其對優生、差生的區分不是固定的,而是讓學生根據學習任務「自然」分化,這就克服了分層教學由教師固定分層給學生劃標簽對學生造成的不良心理影響。在這方面進行實踐探索的學校有:杜郎口中學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山東臨淄朱台中學創建的「842」學習小組及山西太原市科技外語實驗中學的初一(5)班等等30多個學校的實踐。經過這一系列的實踐證實了經過改革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體現了「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個性發展等一系列的綜合素質。然而,面對樂觀的形勢我們並不能止步不前,由於學生的差異是永遠存在並不斷發展變化的。因此,理論探索者需要不斷探索和創新,使我們的課堂組織形式的改革從學生的差異中找到平衡點,讓每位學生都有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和發展的機會。

㈧ 如何做好特教中的個別化教學

一、 個別化教學的提出:
1、個別化教育是國際特殊教育發展的趨勢。
一部特殊教育發展史,是一個逐步尊重、適應、滿足殘疾兒童教育需要的過程。1994年國際特殊教育大會上發表的《薩拉曼卡宣言》中指出:每一個兒童都有獨一無二的特點、興趣、能力和學習需要,教育體系的設計和教育方案的實施應充分考慮到這些特點與需要的廣泛差異。2000年,第19屆國際聽障人士教育會議暨第七屆亞太地區聾教育會議宣言中也指出:我們極力提倡在主流學校、特殊學校或特教班,為聽障人士提供合適的教育機會和輔導服務,以便適合學員的個別需要。由此可見,尊重、適應、滿足每一個特殊兒童的需要是國際特殊教育界的共識。
英、美等特殊教育發達國家是個別化教育的成功實踐者。1957年美國國會通過《教育所有殘疾兒童法》,其中要求必須為每位殘疾學生制定一份個別教育計劃。個別教育計劃的實施,對美國特殊教育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例如英國聾人教育工作者為每個聾人制定個別教育計劃,並據此安排課程,年級、班級的劃分並不絕對化,學生可以跨年級、班級上課,完全照顧到學生對每門課程的興趣和接受能力,授課形式有集體、分組、個別等,其特點是課程適應學生,課程照顧差異。
2、個別化教學是特殊教育發展的內在要求。
① 個別化教學是特殊教育對象的差異性決定的。例如聾生,從整體上看,聾生是一個特殊群體,聾生的個體差異顯著。這種差異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個體間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不同的聾生在致聾原因、致聾時間、致聾程度、家庭環境、學前語言康復等方面的差異;不同聾生的興趣、個性、情感等心理素質有所不同;還有的聾生伴有多重殘疾。二十個體內差異。同一個聾生的各種心理特徵發展不平衡(如有的聾生善於思考但記憶力不好)。上述差異導致聾生群體在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思維方式、認知速度等方面差異顯著。所以,作為特殊教育學校,面對不同的教育對象,就要針對其特點,最大限度的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② 個別化教學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實施素質教育就要面
向每一個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充分大發展,提高每一個學生的整體素質。特殊教育只有最大限度的適應學生差異,滿足各類學生的個別教育需要,才能使學生得到較好的發展。
③ 個別化教學是克服過於單調的集體教學的需要。長期以來,由於受
應試教育的影響,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落後觀念的存在,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學還往往受普通教育的影響,強調學科教學,忽視學科之間的整合,教學內容脫離學生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能力成為空談而已。
3、個別化教學由過去的提倡到現在的綱性規定。
2001年教育部等九部委印發的《關於「十五」期間進一步推進特殊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中指出:要根據學生差異提出不同的教學內容,使不同類別、不同程度的殘疾學生都能通過教育得到發展;要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開展個別化教學等有效的實驗,切實提高教學質量。目前正在進行的新一輪特殊教育學校課程改革,也把促進個別化教學的事實和推廣作為重要的任務。
二、 個別化教學的概念、特徵:
1、個別化教學的概念、特徵:
個別化教學首先是一種教育思想,是人本主義思想和因材施教教育原
則在教育教學中的具體體現。它強調要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中心地位,承認並尊重學生的差異,根據學生的個別教育需要開展教學工作。其次,個別化教學是一種價值追求。它並不是要縮小或消除學生之間的差異,而更強調挖掘學生的潛能,發展每個人的個性。第三、個別化教學是一種教學策略和模式。它既肯定了集體教學的合理性,更注重克服集體教學過於強調統一的弊端。個別化教學是針對每個學生的個別教育需要,綜合運用集體教學、分組教學、個別教學等組織形式,彈性處理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教學因素,使每個學生都受到適合其特點的教學,都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進步,從而實現其個別化學習的目標。
個別化教學的特徵:
① 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目標和所要達到的結果有明確而詳盡的陳述;
② 對每個學生各方面的情況,如身心發展的現實情況、學業方面的所
長所短等有詳盡而全面的評價描述;
③ 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不統一。不同智力發展水平的學生或有不同的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學習不同的教學內容或達成不同的教學要求;
④ 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多樣化的學習材料,運用成功的教學
經驗;
⑤ 教學對象根據實際需要可多可少,而不僅僅是一對一的教學;
⑥ 運用適應學生個人能力的教學方法。
2、與個別化教學有關的幾個概念:
① 個別化教學與個別教學。
個別化教育與個別教學都是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特別需要而採取的適應個別差異的教育。但二者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個別教學是師生之間一對一的方式進行的教學,古已有之,而且在現代學校教育中也有使用。如課後的個別輔導,作業的面批,聾童的聽力語言個訓等;個別化教學是在班級授課形式下的為滿足學生個體特殊需要的一種因材施教,它以集體教學為主要形式,同時需要採用小組教學和個別教學形式。
個別化教育包含個別教學,但不等於個別教學。個別教學的針對性較強,但也有不足之處,如缺乏刺激和挑戰,不利於利用學生的團體作用促進群性的發展。而個別化教育可以是集體的,也可以是個別的、小組的或個別與小組一並實施的教學,它不僅可適應兒童的個別差異,而且還可以從彼此的互動學習中,促進群性的發展與進步。可以說,個別教學是個別化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形式, 在理解上我們常常混為一談,所以一提到制定個別教育計劃,老師們就有畏難情緒,認為我們實施不了,所以也就不用制定個別教育計劃了。
② 個別教育計劃與個別化教學。
個別教育計劃(IEP)又譯為「個別化教育方案」。要求由地方教育部門的代表、醫生、心理學家、教育學家、教師、學校負責人、社會工作者、學生家長或監護人和學生本人共同組成小組,為每個鑒定有殘疾的學生制定一份書面教育計劃,作為教育學生的工作依據。但必須徵得其家長或監護人的同意才能實施。個別教育計劃是個別化教學的依據,沒有個別教育計劃,就談不上真正意義的個別化教學。
三、 個別化教學的實踐:
1、確定個別化教學對象:
確定個別化教學對象的主要依據特殊學生間的顯著差異性。一般情況下,可以以一個班級大多數學生的基礎為參照,把與這一差異顯著的特殊學生作為個別化教學對象。例如:在某一弱智班級,智力障礙並伴有多重殘疾的需要特殊幫助的學生作為個別化教育對象。
2、制定個別化教學計劃:
這是實施個別化教學的基礎,直接決定著個別化教學實施的成敗。下面我就重點介紹如何制定個別化教學計劃的幾個問題:
①個別化教育計劃的起源:20世紀70年代,個別化教育計劃開始
在美國正式實行。到1978年,全美國3至21歲的殘疾兒童中已有80%接受特殊教育,其中95%有個別化教育計劃。因此,從淵源上說,個別教育計劃是從美國傳來的。美國的個別教育計劃是美國通過法律規定的殘疾兒童身心全面發展的一個總體構想,也是對殘疾學生進行特殊教育的具體方案。隨後,歐洲等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在特殊教育領域也相繼實施為殘疾兒童制定個別化教育計劃行動。個別教育計劃被看作是對殘疾兒童實施其所需要的特殊教育的一項管理工具,也是一種以適應並發展學生的差異為主導的教學策略與設計。多年來的特殊教育實踐證明,個別教育計劃是實施個別化教學的依據,沒有個別教育計劃,就沒有真正意義的特殊教育。
現在,為有特殊需要兒童制定個別化教育計劃,已是「大特殊教育」的一個首要特徵。
②個別化教學計劃的類型。個別劃教學計劃,英文簡稱IEP,在我國目前條件下,個別教育計劃是以適應兒童差異為前提,以兒童現有水平為基礎,以滿足兒童個體發展需要為目的,有明確的發展目標和具體的學習任務指標,操作性強,便於評價監控的書面形式的特殊需要兒童教育與訓練的管理工具,它既是對殘疾兒童教育和身心全面發展的一個總體構想,又是對其進行特殊教育的具體實施方案。也是著眼於同一教法不能適應班級教學中學生的程度和差異時,顧及學生的個別能力與需要而擬定的教育方案。
實際上個別教育計劃可分為兩種類型:
一是單一內容的個別教育計劃。這一類型的教育計劃只處理某一問題,或者計劃的內容是單一的,計劃的教學內容可以持續很長時間,可以使幾年,也可以是幾個月,目標達到了計劃就完成了。比如就是語言訓練方面。
二是綜合內容的個別教育計劃。這一類型的計劃是為某一學生同時制定兩項以上的個別教育計劃,當然包括對某生制定所有教育內容的教育計劃。這個計劃可以是階段性的,也可以是整個教育過程的。我們目前制定的基本屬於這一類型的個別教育計劃。
③個別化教學計劃的所包含的項目:
個別教育計劃通常是以表格形式出現的書面報告。就其主要內容來說,包括以下幾方面:
►學生的基本狀況,包括學生自然情況(姓名、性別、年齡、家庭狀況及聯系方式)、生理狀況(聽力情況、視力情況、特殊的疾病,以提示在教育中應該注意什麼、應該避免什麼);一般智力狀況:這是對學生最有判斷價值的資料,是學生基本情況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智利測量的結果,用什麼量表;記憶、注意、思維、想像等能力情況);主要身心缺陷或以長行為。
►學生學業成就現狀。主要指學生制定個別教育計劃時身心方面所達到的實際水平,尤其是在學科方面的能力及成就水平。這部分的具體描述方式多種多樣,可以從學科領域陳述學生的所長所短;也可以從運動能力、交際能力、自理能力、學術能力、康復訓練等方面進行描述。
►年度教學目標和短期教學目標。也就是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長期目標是根據學生學業成就現狀而規定的學年內應該達到的目標,它是一種較為概括性的目標,用詞較為籠統、不精確。例如:通過教學,使該學生掌握兩位數的加法,並能在日常教學中正確運用。在本學年結束,張三能正確辨認和區分不同的水果。短期目標是根據長期目標而制定的學生為達到長期目標所必須具備的知識和技能,它必須是具體的、明確的和可以測量的。如:正確認讀漢語拼音的韻母,正確率達90%以上,又如:能說出1---12等12個數字。一個長期目標通常需要若干個連續的短期目標才能實現。每個聾童的長期目標往往不止一個方面,在主要學科和主要技能方面都各自有長期目標。因此,每個學生都可能有幾個長期目標。如在語文、數學、生活能力三方面都要制定目標,因此他就要有三個長期目標。
►學生所需要的具體教育服務和其他相關服務。這個部分要求列出滿足該學生特殊需要的所有特殊服務,包括心理學服務、物理治療、職業治療、言語矯正、早期干預、休閑服務等。除此之外,還要把開展融合教育的計劃、時間、形式和內容列出。
►服務日期和評價標准。個別教育計劃必須明確規定每一教學目標開始和預期達成的日期,另外評價每一教學目標的標准和方法作以詳細說明。
►制定個別教育計劃的成員及簽名。
►父母或監護人同意執行個別教育計劃的簽名。
3、個別教育計劃的實施:
選擇正確的策略是確保個別化教學目標實施的關鍵。提供以下策略:
①彈性處理各項教學要素。包括:►教學目標的差異性。這個差異不僅體現在學期目標和單元目標上,還應把單元目標分解落實到每一課時中。►教學內容的選擇性。針對個別化教學對象的接受能力,對教學內容作適當的調整,凡是不符合其學習能力的內容不應列入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個別化教學反對單一的集體教學,然而一節課的時間又是有限的,如果一味的強調對個別對象的教學而犧牲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時間也是行不通的,因此,將集體教學、分組教學、合作教學和個別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是最有效的,教師要統籌兼顧,合理安排教學時間,使不同的學生都有充分的學習時間,以確保不同學生在一節課中都有所得。►教學方法的針對性。我們都知道多元智能理論,人有8種智能,這8種智能的不同組合導致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學習方式,如有的人擅長語言表達、有的人擅長邏輯思維、有的人擅長藝術等,教師就要針對個別教學對象的能力優勢(潛在智能),進行教學方法的合理選擇。►教學評價的個別性。學生學習目標不同,學習內容有差異,學習結果自然也就不同。這就要求教師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評價學生,而應該根據不同程度學生的目標進行評價。學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有了進步就應當給予肯定,就應該表揚。教學評價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等。
②課堂教學與課後教學相結合。實施個別化教學,課堂是主渠道,但也不能僅靠課堂教學。因為課堂上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這樣課後就成為課堂教學的延伸,與課堂教學相比,課後教學更有利於進行個別化教學。
③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實施個別化教學應該始終注重家長的參與,從制定計劃、確定目標、教學過程到教學評價,都要調動家長參與的積極性,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個別化教學的目標。
④成功教學策略。特殊學生也有獲得成功的喜悅,在教學中,就要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通過自主成功、幫助成功等方式,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從而激發學習的熱情,樹立學習的信心。
4、個別化教學效果的評估。
這是很重要的環節,也是極容易被忽視的環節。個別化教學是一個動態的漸進的過程,在實施的過程中需要進行經常性的評估,如單元評估、學期評估等,根據評估的結果及時修訂目標和方案,以使個別化教學計劃更加合理、更加科學。
在評估時可以思考:
1.)個別化教育計劃是否准確反映了學生的實際需要;
2.)短期目標能否如期實現;
3.)教學策略和方法是否有效;
4.)學生在發展進程中是否有新的情況出現;
5.)教師在執行個別化教學計劃過程中有無困難和建議。
以上與大家共同分享了有關個別化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的基本理念和操作策略。寄希望與大家在特殊教育給我們的殘疾孩子們的潛能開發、個性張揚提供綠色的空間。

㈨ 如何開展有效的個別化學習活動分享交流案例

近階段,我學習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覺得幼兒園個別化學習活動是指教師根據教育目標和幼兒的發展水平,有目的地創設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與環境、材料以及幼兒與幼兒之間進行有效互動的學習活動。因此教師要了解小班幼兒在個別化學習活動中的特點,這樣教師在創設環境、提供材料時,才能吸引小班幼兒的學習興趣,滿足小班幼兒的發展需求,讓他們自發、自主地進行個別化學習。通過本學期對小班個別化環境與材料創設的系列實踐活動,我對小班個別化學習活動中情境創設的策略有了些感悟。 (一)創設生活化的游戲情境
在個別化學習活動中,越是貼近幼兒生活的內容,幼兒越有興趣,學得越輕松。因此,教師應結合主題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經驗的內容和材料,創設生活化的游戲情境,幫助幼兒盡快融入角色,投入活動。
案例:給小動物穿花花衣
在「動物的花花衣」的主題下,教師在娃娃家創設了給小動物送花花衣的情境,幼兒根據小動物的皮毛特徵,尋找相應花紋的衣褲、襪子,並折疊整齊後送給小動物。於是,我在個別化活動中投放了些動物,我在活動前說:「我們已經認識了許多小動物,現在有許多小動物沒有穿好自己的衣服,請小朋友幫忙給動物穿上適合自己的衣服。」在活動中,我觀察陳涵鈺小朋友根據動物的特徵在幫小動物找匹配的花紋。當陳涵鈺拿著白色底紋的衣服時,我問:「白色底紋的衣服會是什麼動物的花紋呢?」他說:「奶牛和斑馬。奶牛的花紋是大塊的黑色底紋,斑馬的底紋是一條一條的。」當陳涵鈺拿著黃色底紋的衣服時,我問:「黃色底紋的衣服會是什麼動物的花紋呢?」他說:「老虎、獵豹和長頸鹿。老虎的花紋是條紋,豹的花紋是圓點的、長頸鹿是一塊一塊的。」
分析反思:
孩子們對動物非常感興趣,老師應該善於捕捉教育契機,發現孩子的興趣點,幫助他們把已有的經驗進行梳理,整合和建構。圍繞著孩子的興趣點的基礎上開展的個別化活動是適合孩子的活動,通過他們的探索和老師的引導,幫助幼兒提升對各種不同動物皮毛花紋的經驗,孩子們會在活動中找到規律,積累和提升知識經驗,同時也會感到快樂。
調整策略:
1、在投放材料時也可以適當增加一些難度,有的是可以通過探索找到規律的,有的是沒有規律的,比如孔雀的花紋、蛇的花紋等,可以供孩子選擇。
2、在活動結束時的講評應引起孩子的關注,引導孩子主動探索和發現規律,體驗快樂。
心得:
以上這些生活活動設計的具有情境性,將幼兒的學習、游戲與其生活緊密相連,既聯系了幼兒的生活經驗,又激發了幼兒的有效游戲行為,維持了幼兒的游戲興趣。
(二)創設故事化的學習情境
故事化的學習情境以其生動性、情節性將幼兒帶入一種較真實的情境中,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使孩子在學習的情景中進行學習。
案例:大森林
在「動物的花花衣」主題中,教師創設了「大森林」的故事情境,讓幼兒和森林裡的小動物玩捉迷藏的游戲。森林裡有許多小動物的影子,幼兒可以根據影子來拼圖,說說哪些小動物在森林裡,它們是怎樣捉迷藏的。可是這個個別化活動內容沒有投入幾天,孩子們就沒有了多大的興趣了。我觀察到能力強的孩子,比如:於夢涵、周梓浩、張嘉琳等三兩下就找到了動物的影子。
調整和分析:
這個個別化活動內容在設計上可能缺乏了趣味性和挑戰性。所以,我又做了一些調整,添畫了一下草叢,石頭,房屋等。以動物和影子捉迷藏的故事情節開展游戲:讓一些動物的影子躲在其中,只露出一些特徵,讓孩子們根據特徵來幫助小兔子尋找影子,比如:一個兔子的影子有長長的耳朵、大象露出長長的鼻子等等;其次根據圖形上的皮毛特徵,幼兒可以猜猜後面藏著什麼小動物,再用繩子拉一拉,看看究竟藏著誰,特別是當幼兒看到圖形里藏著的動物和自己的猜測完全一致時,幼兒非常的高興。在這樣的故事情境中,幼兒的認知、情感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我將這個游戲進行修改後,我再去觀察孩子們,發覺孩子們的興趣度明顯提高,來這個個別化玩的孩子也更加多了。
心得:
通過這個游戲,我覺得,雖然准備了情境物品,製作的也非常精緻,本以為孩子們會感興趣,可是恰恰相反。因此對於孩子是否對個別化內容有興趣,我覺得一定要從幼兒的角度出發。通過這次個別化活動內容修改的經驗中,我覺得在確定是否有興趣之前,一定要根據制定的這個內容先在幼兒之間玩一玩,看看他們對哪種比較感興趣。只有當孩子感到有興趣了,那麼所創設的學習情景才能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
(三)創設多維的游戲情景
孩子在多維的游戲情景中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
案例:誰的家
個別化游戲 「誰的家」,引來了許多小朋友的關注,今天來這兒玩的有四位寶寶,雖然游戲內容只有一個,但卻能讓四位寶寶都能得到游戲的滿足。
李國彬小朋友先是打開一扇門看小動物的影子,她一邊看一邊猜這是什麼小動物,她通過看小動物影子的輪廓,來猜小動物的名稱,並找到了相應的蛇,進行了配對。
張柏源小朋友在觀察門里的顏色,他一邊看一邊說:「黃色的,有黑色花紋的門里住的是老虎,黑白花紋的才是奶牛」……
熊心悅發現窗戶上有數字,他驚奇地發現有些小動物圖片的背面有小圓點,將小圓點的數量與門上的數字配上對後,小動物就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裘子冉把小動物的圖片拿在手裡,她在給小動物找鄰居,把小動物的圖片根據老師的提示,找到相應的位置擺放。
分析反思:
在「二期課改」中,老師設計的游戲材料只有一種或兩種玩法,或是只能一個小朋友玩,不能同時滿足多個小朋友游戲的願望。「誰的家」在設計游戲時充分考慮了一物多玩的游戲方法,讓幼兒能在多維的游戲情景中得到更多學習的機會;如數方面的知識:配對、上下、數量;如生活經驗方面的內容:動物的外性特徵、花紋皮毛的認識等。
心得:
在新課程的理念中,首先熟悉孩子的發展目標和年齡目標,其次不斷提升自己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最後只有自己掌握全面的知識更多的技能,才能實現靈活多變的整合。只要我們老師多挖掘自己設計游戲的利用價值,讓它充分發揮游戲的功能,孩子們游戲的機會會更多的,他們也會得到更大的發展。
總之,情境創設猶如小班個別化學習活動中的「助推器」,使幼兒的學習不僅是一種行為上的參與,更是一種心理上、智力上的積極互動。將個別化學習融入情境,可以讓幼兒獲得游戲體驗,呈現趣味性和互動性的學習過程,這樣才會顯示學習的活力和魅力,學習才能被幼兒喜愛和接受,從而讓幼兒獲得知識和發展能力。

閱讀全文

與如何兼顧個別化學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8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