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離度計算公式是什麼
電離度(α)= (已電離弱電解質分子數/原弱電解質分子數)*100%。
電離度是指在一定條件下,當電解質在溶液中達到電離平衡時,溶液中已經電離的電解質分子數占原來電解質分子數的百分數;相同濃度(硫酸要考慮1分子中有2個氫離子電離),酸的強弱看其電離度就可以。
影響水的電離程度的因素:
1、溫度:由上述可知,溫度升高,水的電離程度增大,即電離度α增大。
2、酸或鹼性:
當在純水中加入酸或鹼時,水的電離平衡均逆向移動,使水的電離程度減小,即電離度α減小;且當c(H+)與c(OH-)相等時,影響程度相當。
3、能水解的鹽:當在在純水中加入能水解的鹽時,鹽電離出的弱酸根陰離子或弱鹼的陽離子就會跟水電離出H+或OH-結合,促使水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使水的電離度α增大。
Ⅱ 電離度的定義是什麼怎麼計算
電離度的定義:電離度弱電解質在溶液里達電離平衡時,已電離的電解質分數占原來總分子數(包括已電離的和未電離的)的百分數。
計算方式:電離度(α)=
(已電離弱電解質分子數/原弱電解質分子數)*100%弱電解質的電離=
(分子、分母同除以阿氏常數)=
(分子、分母同除以溶液體積)
電離常數又叫電離平衡常數,用Ki表示。如醋酸,碳酸和硼酸。其定義為,當弱電解質電離達到平衡時,電離的離子濃度的乘積與未電離的分子濃度的比值叫做該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常數。一種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而與該弱電解質的濃度無關。因為弱電解質通常為弱酸或弱鹼,所以在化學上,可以用Ka、Kb分別表示弱酸和弱鹼的電離平衡常數。
用HA表示弱酸,則其電離方程式為HA--H+A,則電離常數Ka=[H]*[A]/HA
電離常數K與電離度α的關系可近似的表示為K=cα2(α平方)其中c為弱電解質溶液的濃度。
Ⅲ 電離度怎麼算,高中化學
已電離的氟化氫為0: α=0.2mol,每10000個醋酸分子里有136個分子電離成離子;2=10% 答。求該溶液中氟化氫的電離度。電離度(α)= (已電離弱電解質分子數/電離度——弱電解質在溶液里達電離平衡時.8)=0.36%。即電離度表示弱酸;L醋酸溶液里.1mol/原弱電解質分子數)*100%= (分子。 [例]在氟化氫溶液中.36% 答: 它的電離度是1.2/、分母同除以阿氏常數) [例] 25℃時.2+1、弱鹼在溶液中離解的程度。它的電離度是多少.8mol?解: 該溶液中氟化氫的電離度為10%.2/。解: α=136/10000=1,未電離的氟化氫為1;(0,已電離的電解質分子數占原來總分子數(包括已電離的和未電離的)的百分數,在0
Ⅳ 電離度是怎麼計算的啊
電離度
不同的弱電解質在水中電離的程度是不同的,一般用電離度和電離常數來表示。這里我們只學習電離度。
1、電離度的定義和計算:
電離度——弱電解質在溶液里達電離平衡時,已電離的電解質分數占原來總分子數(包括已電離的和未電離的)的百分數。
電離度(α)=
= (分子、分母同除以阿氏常數)
= (分子、分母同除以溶液體積)
[例1] 25℃時,在0.1mol/L醋酸溶液里,每10000個醋酸分子里有132個分子電離成離子。它的電離度是多少?
解:
[例2]在氟化氫溶液中,已電離的氟化氫為0.2mol,未電離的氟化氫為1.8mol。求該溶液中氟化氫的電離度。
解:
2、影響電離度的因素:
內因:電解質的本性。
外因:溫度和溶液的濃度等。
(1)濃度的影響:
醋酸稀釋時電離度變化的數據:
濃度(mol/L) 0.2 0.1 0.001
電離度(%) 0.948 1.32 12.4
可見,電離度隨濃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濃度越稀,離子互相碰撞而結合成分子的機會越少,電離度就越大。)
(2)溫度的影響:
因為電離過程是吸熱的,因此溫度升高離子化傾向加強,又因大多數電解質電離時沒有顯著的熱量變化,這就導致溫度對電離度雖有影響,但影響並不大的必然結果。一般情況下,溫度對電離度影響不大,但水的離解過程顯著吸熱,所以溫度升高可以增大水的電離度。
因此,用電離度比較幾種電解質的相對強弱時,就當注意所給條件,即濃度和溫度,如不註明溫度通常指25℃。
在相同溫度和濃度時,電離度的大小可以表示弱電解質的相對強弱。
[例3]下列關於電離度α的敘述正確的是( D )
①α與濃度無關;②α值隨溫度升高而增大;③在相同條件下,α值的大小可以表示弱電解質的相對強弱;④α值增大,相應離子濃度一定增大;⑤α值增大相應離子物質的量增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
Ⅳ 電離度計算公式是什麼
電離度(α)= (已電離弱電解質分子數/原弱電解質分子數)*100%
電離度是表示弱電解質在水中電離程度的物理量。不同的弱電解質在水中電離的程度是不同的,一般用電離度和電離常數來表示。電離度——弱電解質在溶液里達電離平衡時,已電離的電解質分子數占原來總分子數(包括已電離的和未電離的)的百分數。即電離度表示弱酸、弱鹼在溶液中離解的程度。
引起電離的原因很多。例如,氣體粒子受電子或離子的撞擊或受電磁波(光、X射線等)的輻照,固體表面受電子或離子轟擊,固體受到高熱等,都有可能產生電離現象。
Ⅵ 電離度計算公式是什麼
電離度(α)=(已電離弱電解質分子數/原弱電解質分子數)*100%。
1、電離度的大小由電解質本身的性質及外界條件決定。對於同一種電解質,溫度越高、溶液越稀電離度越大。在溫度和濃度相同的條件下,可根據電離度的大小比較不同弱電解質的相對強弱——電離度大的電解質相對較強。電離度常用於弱酸、弱鹼的pH值計算。
2、對於弱電解質來說,用相同溫度和相同濃度的電解質的電離度數據可以量度和比較弱電解質的相對強弱。一般電離度都是在25C的值。
3、弱電解質的電離度和電離常數K可以通過下式換算:
k=Cα2 ÷(1-α)
式中C是溶液的濃度。如果電解質很弱,電離度α很小,則分母1-α=1,上式可以簡化為K=Cα2 ,可見,電離度隨溶液的稀釋而增大。這種變化規律叫做稀釋定律,它不適用於強電解質;對於多元弱酸或多元弱鹼,稀釋定律只適用於它們的一級電離。
4、強電解質在稀溶液中完全電離(α=100%)。但是,由於離子濃度大,離子間距離小,強烈的靜電作用限制離子的自由移動。再加上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使正離子周圍有很多負離子,在負離子的周圍有很多正離子,使它們在通電時向電極方向移動的速度要比無「牽掛」的離子小。
所以實際測得的電離度並非100%。這種小於100%的電離度叫做強電解質的表觀電離度。它不能真正反映強電解質在溶液中的電離程度。
Ⅶ 電離度的電離度的定義和計算
電離度的定義:電離度弱電解質在溶液里達電離平衡時,已電離的電解質分數占原來總分子數(包括已電離的和未電離的)的百分數。
計算方式:電離度(α)= (已電離弱電解質分子數/原弱電解質分子數)*100%弱電解質的電離= (分子、分母同除以阿氏常數)= (分子、分母同除以溶液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