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淺談如何上好化學復習課
一、依綱扣本,狠抓雙基,構建知識網路
認真分析歷年以來的理綜高考試題,我們不難發現,化學試題緊依中學教學大綱,遵循考試說明,立足課本,非常重視對考生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難題比例很小,學科間綜合題很少。因此,在近年高考中,凡是基礎扎實,思維靈活,答題規范的考生,一般都能取得較好的成績。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基礎復習階段,務必做到抓綱務本,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引導學生自主構建完整的知識網路,做到有序儲存,靈活應用,從而使雙基教學真正落到實處。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做到「三研」,讓學生明確復習目標
在每章節復習前,教師一定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本章節的主幹知識是什麼,各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如何;研究考綱,明確高考考什麼,考到什麼層次,是要求了解,還是要求理解掌握,還是要求達到熟練運用;研究考題,明確高考是如何考查這些主幹知識的。並要將這些信息明白地告訴學生,讓學生在復習本章節時能做到心中有數,脈絡清楚。
2、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克服死記硬背
化學知識碎、散、繁、多,記憶量很大,好多學生在復習時一味採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其結果收效甚微,為此,教師應改變以往重結論,輕過程的教學傾向,在教授每一個知識點時,教師應盡可能地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揭示知識形成過程上,引導學生通過(具體)感知-(抽象)概括-(實際)應用的思維過程去發現真理掌握規律 。
3、縱橫串聯,讓學生構建知識網路
「獲得的知識,如果沒有完滿的知識結構把它聯系起來,那是一種多半會被遺忘的知識。」在高考復習中,引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網路,使學生對主幹知識脈絡清楚,做到有序儲存,這是高考復習應完成的一個重要任務。
其次,還要引導學生對不同章節的相關知識作橫向聯系,設立「小專題」,進行歸納總結 ,使貫穿在不同章節的零散知識得以整理。如學完了有機化學,可以引導學生自己設置問題並對零散的相關知識作專題歸納。在構建知識網路 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經過示範教給學生方法後,就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構建屬於他們自己的知識網,決不能輕易包辦代替,把現成結論給予學生,造成消化不良。
4、教給學生記憶方法,讓學生克服遺忘
一切思維是從記憶開始的。學生如果不能准確而持久地記下所復習過的雙基知識,那麼要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便成為一句空話。為此,在化學復習中就一定要教給學生記憶的方法,明確每天的記憶內容,並加強督促和檢查,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理得清,記得牢。
二、深研考題,確立專題,力求各個擊破
在基礎復習完成後,就應該在深入研究近年高 考試題的基礎上,打破原教材的編排,選擇教材中基礎的、核心的知識內容,確立專題,目的在於深化雙基,進一步梳理知識結構,強調和突出重點,解決基本思想和方法的落實,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另外在訓練時,要給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讓學生體驗解題過程,體驗雙基知識的靈活應用;同時要讓學生感受到,盡管高考綜合題高於課本,但都源於課本,消除對高考試題的恐懼感。講評時,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再現;注重化學思想方法的運用;同時教師要借題發揮,多方發散,引導學生進行一題多聯,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及多題一解訓練,使學生能舉一反三。並要做好分類指導,使學生能對錯題進行綜合分析,歸類整理。
總之,通過專題復習,要力求使學生做到「五個轉化」,即從單一到綜合;從分割到整體;從記憶到應用;從慢速模仿到快速靈活;從縱向知識到橫向方法。
三、科學訓練,注重講評,提高綜合解題能力
在模擬訓練階段,教師應在吸納各地高考信息的基礎上,兼顧各個考點,精選4~5套模擬題,進行定時訓練,以提高答題速度和准確率為主要目的。學生訓練後,教師要組織好每套試卷的講評,講評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從知識、思維、答題習慣諸方面對自己的答卷情況進行積極的反思,並在試卷上做好記錄。我認為最好的講評辦法就是讓學生「說題」,即對套題中的一些重點習題,教師可先給學生提出以下問題:①你認為本題考查了哪些知識點?是怎樣考查這些知識點的?②做這道題時你是怎樣思考的?為什麼要按這個思路去想?③解這道題時用到了哪些方法和技巧?關鍵步驟在哪裡?④你認為這道題你主要錯在什麼地方了?通過對上述問題的陳述,讓學生再度體驗知識的應用,發現自己的誤區,感受考題的精妙。這樣的講評,就容易使學生發現問題,為高考前的查缺補漏提供依據。
㈡ 如何上好初中化學復習課
一、把握復習內容,講究復習策略
新課程將生活和社會融入化學;空氣、水、食品、材料、燃料、葯物、環境等內容已成為初中學生學習化學和研究化學的素材進入課堂.因此,新課程的實施,中考化學試題也有如下一些變化.
1、試題的覆蓋面有一定幅度的降低.
2、考試的重點發生了較大的變更,體現在考試的重點由過去的酸鹼鹽知識的應用轉移到與生活、生產密切相關的內容,而這部分知識的難度雖然都不大,但現在的學生卻了解不多;
3、綜合計算難度要求降低,且多與生活、生產相結合.綜合計算難度把握不好,很容易挫傷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積極性,對化學產生厭煩心理.
4、推斷題的難度顯著降低,在復習過程中不要把舊教材的推斷要求移植到新課程復習中,不然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興趣.
5、實驗題的份量在試題中顯著增加.一些省市的中考化學試題在簡答題甚至填空題中都有實驗小題.實驗的分值已超過總分的一半,凸現實驗的份量.這就要求在復習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要注意實驗內容的滲透,實驗的復習在整個復習備考中應占據核心位置.面對新的標准、新的教材、新的要求,教師應擯棄多年來習以為常的復習模式,而應征對中考化學試題的變化,在復習中使教師的觀念和思維方式與新課程標准「接軌」應准確把握復習內容,講究復習策略,制定有效的、高效的復習方案.
二、制定有效的、高效的復習方案.
1、精選習題,示範講解,充分發揮例題的作用.
例題教學不僅有助於學生理順解題思路,復習鞏固知識和明確解題規范,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但由於課堂時空有限,化學習題類型繁多,不可能面面俱到.為此,教師必須對例題進行篩選,精選典型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習題作范題,從方法步驟著眼,從解題思路入手,注意引導學生認真分析題意,弄清要求和條件,找出例題所涉及的知識點,以及要求解答的問題與已知條件的關系,抓住解題關鍵,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案,並適當列出解題格式、要點和注意事項,使學生從解題思路、方法、層次和規范要求等方面受到啟發.通過對典型例題的剖析,不僅可以收到以題及類舉一反三、的效果,更重要地是可以達到明確概念、掌握方法、啟迪思路、培養能力的目的.
2、加強解後評析,注重思路啟迪,提高解題效率.
習題評析,不僅能及時清理學生的解題思路,引導學生反思解題過程,同時對訓練思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特殊的功效.解後評析可採取「一題一評析」的策略,可先讓一位學生匯報結果或上講台作解答,並要求其作適當的講解,然後師生共同分析、討論,鼓勵學生提出不同見解,補充不同的解法,但絕不能將習題的評析變成「就題論題」,而應該引導學生深化習題,挖掘習題內涵,進一步拓寬知識,做到融會貫通.方法可採用「一題多解」、「變題討論」、「錯例分析」等.通過評析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把知識講活,從而達到培養思維變通性、創造性,開拓學生解題思路,提高解題效率的目的.
3、注重實驗貫穿章節復習
在章節復習中以實驗為主線貫穿各章知識點,實驗應以教師指導學生動手實驗和回憶為主.在復習實驗過程中,還可培養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和創新能力,更可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復習效果.
三、提高學生閱讀、處理化學信息和化學表述的能力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各地的中考化學試題的閱讀量、表述題普遍增加.應對新課程的中考,要在抓好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加強閱讀和表述的訓練.在復習過程中我們應特別重視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提高.我們採用簡答題專項練習、結合生活、生產中的化學方程式書寫專項練習、圖表圖像的閱讀與理解數據處理能力的專項練習、推斷題的專項練習、實驗探究和實驗綜合的歸類訓練等,從而使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書面表達能力和處理實驗數據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另外在中考化學綜合復習階段,除了注意化學基礎知識的綜合考查,還要側重於組織學生廣泛接觸不同角度的新題型,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教師首先是自己明確,進而要告誡學生,不應抱有希望通過大量做題,碰運氣撞到現成中考題目的僥幸心理,而應立足於自己解題能力的提高.這種能力概括起來,就是「讀懂信息—整理信息—篩選信息—使用信息」的一般性本領,面對一道看來面目全新的考題,先不要怕它,靜下心來讀懂題意,理出頭緒,運用自己掌握的化學基礎知識積極求解,這即所謂以不變應萬變.總之在復習過程中應始終把提高學生閱讀、處理化學信息和化學表述能力作為復習工作中的重點來抓.
四、主動反思復習方法和效果
中考結束,教師應及時地按照「教學大綱」及「考試說明」對中考化學復習過程中所實施的各種教學活動的效果以及學生的復習質量與發展水平進行全面、科學、系統的總結,這種總結的目的在於使教師對復習效果作出准確恰當的估量,進而總結經驗教訓,以便更有效地改進和指導今後的復習工作,深化中考復習.
以上就是我們在實施新課程兩年來的復習備考過程中,對新課程化學中考的認識和體會及在化學復習過程中的應對策.俗話說「教無定法」,復習工作也不例外.我們還會進一步探索中考復習的優秀方法
㈢ 初中化學教學策略有哪些
一、重視化學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實驗是化學教育的一種最有效的教學形式,它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和鞏固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獲取化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教材在內容上有許多有趣的實驗,都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完成以後,自行歸納總結物質的性質、用途。例如水的凈化原理,通過自製的簡易的凈水器,既了解了污水中含有的主要污染物,又掌握了凈水的一般方法,更切身感受了污水帶給人類的危害。不少學生還利用身邊的廢棄物創造發明了各種各樣的簡易凈水器。教材上還安排了到附近的工廠、農村去實地參觀學習,參加實踐活動,這樣使許多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都得到較大的提高。
1、鼓勵學生走進實驗室。
在新課程標准下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習策略,就要從化學實驗教學入手,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實驗和合作實驗。學校可以開放實驗室,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化學實際問題,鞏固和運用課堂中所學的化學知識,養成自主的學習習慣。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有高度的情感投入,有明確的目標追求,能積極地尋找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途徑,通過這些學生內存動力的支持去達成目標的實現,這樣的學習就是非常有效的。在合作式學習中,個體與同伴的合作與交流中,把自己與別人的做法相互比較,從而認識到自己與別人做法的不同,對別人的做法提出疑問或修改意見,在這種交往中,他們學會擺脫權威的束縛,相互尊重,互相協作,發展自己獨立的評判能力,逐步融入到社會中去。
2、老師和學生的角色定位轉換。
實驗課上,作為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參與、組織交流等活動,建設一個生動直觀的學習情境,和諧平等的交往場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課堂,營造一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適當減少課堂講授時間,增加學生自主動手的時間,營造課堂教學的創新情景。讓學生在現代化環境中學習。通過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和開發,不斷地提供給學生以新的環境,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合作的學習環境,學生由傳統教學的單純聽講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轉變為自主學習與積極探索知識的主體地位。這樣既有利於成績好的學生進行超前學習和競爭性學習,發揮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鍛煉和提高其自學能力;也有利於基礎差的部分學生,讓他們能按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能力層次來選取知識內容,進行選擇性學習和合作化的學習,以便養成良好的學習化學的習慣,防止其產生厭學情緒而失去學化學的信心。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會逐漸增強。
3、 教師要細致的指導學生學會觀察。
對於初三學生來說,他們對化學實驗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很容易被突如其來的新現象所吸引,從而忽略了真正的觀察。為此,教師一開始就注意當好領航員,告訴學生應該觀察什麼。其實,所謂觀察實驗現象,就是要觀察實驗過程中物質的狀態和顏色的變化以及是否伴有發熱、發光,產生氣體,生成沉澱等。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領」,使學生逐步形成獨立觀察習慣。其次,教師在實驗教學中指導學生怎麼觀察。實驗前,我們要求學生觀察葯品的狀態、顏色、儀器的形狀和連接。實驗中,我們要求學生集中精力觀察,力爭做到看準、看細,避免感知信息的片面性,同時還要善於帶著問題去觀察,抓重點,抓本質,對一些異常現象也不放過。例如,做鎂帶的燃燒實驗,學生指導實驗現象簡單描述為「劇烈反應,發出耀眼的強光」,其實伴隨鎂帶的燃燒,還向上升起了一鏤白煙,更重要的現象是燃燒前物質是銀白色,有金屬光澤,有彈性,而燃燒後物質是白色,無光澤,鬆脆粉米狀固體。這一現象說明反應變化後,生成了新的物質,這正是此實驗的本質。我們抓住此實驗的本質,進一步指導學生學會觀察。
4、教師引導學生學會探究。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曾經說過:「記錄在紙上的思想就如同像某人留在沙漠上的腳印。我們也許能看到了走過的路線,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見了什麼東西,就必須用自己的眼睛。」因此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宜把結論直接告訴學生,而應合理創設情景,指導學生自己去參與,自己去探索,即教會學生學會探究。探究性學習是學生從問題或任務出發,通過形式多樣的探究活動,以獲得知識和技能、發展能力、培養情感體驗為目的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我們的教師對一些知識,盡力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尋找問題,解決一些疑難。
㈣ 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上課)常規要求有哪些
化學學科教學常規
一、學習教學大綱,刻苦鑽研教材
大綱和教材是進行教學的依據,要全面完成教學任務,要遵循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必須做到:
1、認真學習考綱,深刻領會其基本精神,寫出授課計劃。
2、嚴格執行部里對教師的備課要求,認真鑽研教材,聯系學生實際,認真寫好教案,適當進行檢查與交流。
3、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內容,寓教育於教學之中,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二、改革教學方法,加強雙基,重視智力發展和能力培養,運用啟發式教學,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精講多練的教學思想,要善於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雲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1、認真學習教學大綱和廣東省中考考綱,抓好初三化學的起始教學:
①、要通過加強實驗,聯系生活,生產實際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按教學目的要求,處理好教材,使學生易於理解掌握。
②、學生學習中最易出差錯的是化學用語,最難理解的是氧化物、酸、鹼、鹽及其互相轉化,最靈活綜合的計算是溶解度、溶質的質量分數、密度等的計算,也是容易引起兩極分化的知識點。
2、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向45分鍾教學要質量:
3、重視抓好雙基教學,重視培養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各章結束後要及時檢查學生掌握基本技能與能力的程度。
4、教研組經常進行討論、聽課、評課活動
①、積極參加每學期的研究課(1~2節)。
②、每位教師每月聽課四節以上,寫好記錄,每月檢查一次聽課記錄。
③、備課組堅持每周同頭備課,隨時討論。
三、重視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
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方法,要研究學習化學的規律性,要注意培養提高學生的能力與素質。
1、發現和總結學生不同類型的學習方法,及時推廣。(優等生及進步快的學生)
2、深入學生之中,了解學生的思想、心理、情感。
3、熱情幫助中差生,指導學習方法。
四、加強改進實驗教學
1、完成大綱和教材規定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並按大綱要求盡可能補充一些實驗。
2、積極提倡邊講邊實驗的教學。
3、實驗中重點培養學生觀察力,實驗操作能力,嚴格要求學生培養好作風。
具體要求有:
A、培養良好實驗習慣;
B、學習大綱要求的儀器使用;
C、學習觀察實驗現象;
D、填寫實驗報告。
五、加強課外作業的目的性與計劃性,抓好知識的落實,學生做好作業是消化,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
1、新課後作業半小時為宜,每章後的練習60~90分鍾為宜。
2、教師及時認真批改作業並講評,使教學信息迅速反饋。
3、對差生面批,個別輔導,抓好知識落實。
4、精選習題,嚴格訓練,規范解題。
六、抓好復習工作:
通過復習達到在原有基礎上對知識的綜合和提高,抓好以下幾點:
1、緊扣大綱,以課本為主,加強基礎,培養知識,面向全體,大面積提高。
2、避免知識簡單重復,要使知識系統化、網路化,從中培養學生總結、分析、歸納,對此推理能力,反對題海戰術。
3、精選例題,舉一反三,講清思路,提高解題能力。
七、組織指導學生積極開展課外活動,認真做好每年一次的全國初中生奧林匹克化學競賽輔導工作。
㈤ 化學課課型分哪幾種
1、依據化學新課程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認知心理的不同特徵,可以把化學課課型分為元素化合物、化學概念和化學理論、化學計算和化學用語及復習課等四種課型。
2、化學是自然科學的一種,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律;創造新物質的科學。世界由物質組成,化學則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學科,它的成就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化學中存在著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兩種變化形式。
3、課堂教學的課型泛指課的類型或模型,是課堂教學最具有操作性的教學結構和程序。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學過程結構是課型分類的主要依據之一,特定的課型必然有特定的教學過程結構。
4、課型的分類因基點的選擇不同而區別。如果以教學任務作為課的分類基點,課可劃分為:新授課、練習課、復習課、講評課、實驗課等,統稱單一課。如果以教學內容的不同性質作為課的分類基點,課可劃分為自然科學課、人文科學課、思維科學課、藝術科學課等,每一類課型又可再分為若干個亞型。如果以課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作為分類基點,課可劃分為講授課、討論課、自學輔導課、練習課、實踐或實習課、參觀或見習課等。
㈥ 常見的課堂教學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幾種化學教學方法:如講授、演示、實驗、練習、討論和自學輔導等.
根據初中化學教材內容,可採取下以教學方法:
1.提倡以實驗為主的「引導發現法」或「邊講邊實驗法」進行概念、理論知識的教學.
課堂上一般以實驗創設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問題意識,以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以探究問題為學習動力,在老師的引導啟發下進行分析問題、揭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對實驗現象和事實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從而發現、形成概念.例如,在學習質量守恆定律時,首先由教師演示測定白磷燃燒前後質量變化的實驗,然後由學生分組測定白磷燃燒前後質量的變化.通過多組學生的實驗事實導出質量守恆定律的內容.教師還可以藉助現代化教學技術和手段,從微觀去分析化學反應,揭示質量守恆定律的原理.這樣,從宏觀到微觀,從實踐到理論,自然形成,學生學習起來興趣高,學習內動力大,對理論問題認識清楚.
2.提倡採用「邊講邊實驗法」及「對比遷移法」進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
在教學中教師盡可能把一些實驗引入課堂中,採用「邊講邊實驗法」進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這種方法是教師在傳授某種物質的性質時都要盡可能多地讓學生接觸實物,教師演示實驗時,要求學生注意觀察,提出問題,啟發學生自覺觀察的積極性,並要求觀察時認真細致,逐步培養觀察能力.有條件的要在演示實驗後,再讓學生親自做一遍實驗.例如在「氧氣的性質」的教學中,教師做好C,S,P和Fe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是學生認識氧氣化學性質的關鍵.當教師演示實驗後,可讓學生把學生實驗「氧氣的性質」放在課堂上做,以增強感性認識.當學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以後,教師可用「對比遷移法」引導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內在聯系,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質、製法和用途間的聯系.
3.提倡用「講練結合法」進行化學用語、化學計算等的教學.
化學用語是學生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化學用語和化學計算是初中的難點,教材在編排上注重難點的分散.因此對這些難點的教學適宜採用分散教學,宜採用教師精講、學生勤練的「講練結合法」,這種教學法避免教師「滿堂灌」的「注入式」教學,強調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邊教學活動.在化學用語的教學中,教師精講,提出練習任務,說明練習的目的和要求,並經常地讓學生寫每一個元素符號或化學方程式時要會聯想相應的實物和化學反應現象.在化學計算的教學中,教師要講明練習的方法並作出必要的示範,由學生獨立練習,教師進行分別輔導,練習之後學生相互交流或討論,相互啟發,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最後教師要在檢查練習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糾正和講解.另外化學計算的練習還要目的明確,題目由淺入深,由單一到綜合,使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鞏固,技能逐步完善.
4.提倡用以自學為主的「導讀法」、「討論法」進行敘述性內容的教學.
新教材中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文字表述生動活潑,通俗易懂,且圖文並茂,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可以自己學懂,對於這種類型的教材內容,採用以自學為主、閱讀、討論、演講相結合的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事先編制自學提綱,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學提綱自行閱讀,讀後解答自學提綱中提出的問題、練習題,然後學生互相討論矯正,教師在學生自學時巡迴輔導、重點指導、釋疑解難、收集信息.在學生相互矯正後,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對共性問題進行點拔、啟發或講解,最後也可讓學生演講、小結.這種方法,教師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進行閱讀訓練.通過不斷地培養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可得到逐步提高.
5.靈活處理「家庭小實驗」和「選做實驗」、「常識性介紹」和「選學內容」等內容.
由於學校及家庭的實際條件限制,使一些「家庭小實驗」學生在家做時會產生困難.在教學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採取課內、學生與家庭相結合的方法,克服了困難,充分發揮「家庭小實驗」及「選做實驗」的優勢,又發揮了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
㈦ 如何進行初中化學的有效復習
把初三的化學書,邊看邊思考,不懂的就找老師或看輔導書,再做些題,然後還要記一些實驗現象,方程式,這樣基本就沒問題了,初中化學還是蠻簡單的,加油。
㈧ 初中化學總復習方法
初中化學中復習的方法有很多,各大網站中也有不少文章是講學習方法的,你可以到vcm模擬實驗看看,我覺得裡面的復習方法比較不一般,有趣,而且也挺好學習的,重點是有實驗做,並且還有很多學習上的資料。
㈨ 舉例談一談高中化學概念教學的常用策略有哪些
化學概念教學策略的使用應充分考慮教學目的和要求、學生學習的需要和教師教學的特點,本著「適應性、可行性、有效性」的原則來選擇。我們認為,新課程教學理念下的化學概念教學策略應該以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為基調,以學生主動和有效學習的學習策略為基礎,注意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體能力,注意引導、促進學習主體形成和掌握合理的學習策略。以下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高中化學概念的教學策略進行闡釋。
一、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參與化學概念的形成過程
(一)引入概念。通過學生實驗和教師語言,創設問題情境,激活原有知識,啟迪學生積極思維。「我們知道,酸的水溶液呈酸性,鹼的水溶液呈鹼性,那麼,鹽的水溶液呈什麼性?」此時不必評論學生的判斷,而是設計一個學生實驗,測定純水、NaCl,CH3C00Na,NH4Cl溶液的pH值,學生通過自己親自動手實驗,發現鹽的水溶液也有酸鹼性,與原有認知結構產生矛盾,探求知識的慾望被激發出來,從而進入了認真分析、積極思考的學習過程。
(二)建立概念。當學生的思路被教師引入矛盾之中時,思維高度活躍,急於尋求答案,但是受知識水平、思維方式、心理素質等因素影響,不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此時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給學生一套事先設計好的由表及裡、層層深入,能夠揭示事物本質的思考題,啟發、誘導學生自己進行分析、推理和判斷。例如,當學生尋求CH3COONa溶液呈鹼性的原因時,可以設計這樣一組問題,為學生提示思維的方向,從而減少思維的盲目性。(1)醋酸鈉溶液中有哪些離子?溶液中有哪些電離過程?(2)它們能否結合成難電離物質?(3)離子相互作用時對水的電離平衡有何影響?(4)最終會引起溶液中CH+與CoH一如何變化?學生通過對這組問題的探討和分析,找到CH3COONa溶液呈鹼性的原因,初步形成鹽的水解的概念。
二、突出概念中關鍵字、詞的理解,加深記憶
概念的理解是概念教學的中心環節,所以要注意取一切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概念。
(一)剖析概念中關鍵詞語的真實含義。關鍵字詞規定著概念的內涵及使用范圍。學生只有對關鍵詞語的真實含義弄清楚了,才會對所學概念有深刻的理解。例如在學習「電解質」概念時,「水溶液或熔化狀態」、「能導電"和「化合物」等關鍵字詞,即可勾勒出電解質概念的特徵信息,學生通過辨別、提取和概括,即可將「能導電的單質」(如金屬單質)、「溶於水形成另一種化合物溶液的物質」(如S02,CO2,Cl2等)之類的干擾因素排除在外。這有助於學生用語言清晰地表述和有序的記憶這些特徵,有助於學生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二)變式訓練。在學生對概念的關鍵特徵有了基本的理解之後,教師可以通過變式訓練來幫助學習者辯明概念的無關特徵,更精確地理解概念的含義。而且,更重要的是,通過各種變式,學習者可以看到概念應用情境的各種變化,這可以促進他們對概念的靈活應用。具體說,變式訓練就是從多個側面將概念的關鍵特徵設計成問題,要求學習者仔細辨別。例如,對強弱電解質概念可設計這樣的問題從以下幾方面比較學習:對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等體積的鹽酸、醋酸兩種電解質溶液比較(1)溶液中CH+大小;(2)溶液的pH大小;(3)與Zn反應的平均速率大小;(4)溶液導電能力大小:(5)稀釋相同倍數後CH+的變化大小;(6)分別與等濃度、等體積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後,溶液的酸鹼性判斷。通過以上變式練習討論,使學生從各方面理解概念的本質特徵,學生對強弱電解質概念內涵的認識更精確,形成的認知結構更清晰穩定。
三、循序漸進,引導學生逐步深化和發展概念
概念本身有自己嚴密的邏輯體系。在一定條件下,一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是固定不變的,這是概念的確定性。但由於客觀事物的不斷發展和變化,同時也由於人們認識的不斷深化,因此,作為人們反映客觀事物本質屬性的概念,也是在不斷發展和變化的。所以,教師要根據概念的系統和概念發展的脈絡,隨著學生知識的積累,引導他們改造、豐富和完善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使概念的內涵日益豐富,外延不斷精確。
(一)豐富和發展對有關概念的認識。隨著學生對元素化合物和物質結構理論知識的積累,學生的認知過程發生了變化,一方面發現自己對概念的內涵理解不深刻,另一方面,知識的積累豐富了學生對原有概念的感性認識,使概念的外延擴展。例如,初中學生在剛學完「元素」這一概念時,只知道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對「類"字理解是膚淺的,進而學了「離子"概念,了解離子也包含在元素概念之內,具有類屬關系,當學了「同位素」概念之後,又明白了同一元素中還可能存在不同種的原子等等。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以後續知識來豐富和發展概念,學生才能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內涵與外延。
(二)在新的理論層次上加深有關舊概念的理解。許多化學概念往往不是一次掌握的,隨著學生所掌握物質結構原理知識的加深,原來形成的概念,可以通過概念同化和重組的方式獲得高一層次的概念。概念學習的層次性必然要求概念教學的層次性。例如「化學變化」的概念:在初中階段只能從宏觀上認識其本質屬性——有新物質生成;當學了化學鍵、鍵能後,就可以從微觀物質結構的角度認識新物質的生成實際是化學鍵的破壞與重建。又如「氧化還原反應」概念:在初中階段是從「得氧」、「失氧」開始認識「氧化」、「還原」這兩個概念,現階段則要求從電子轉移的微觀角度去認識並揭示反應的本質。在教學復習時可採用下列教學模式進行這一概念的復習鞏固。
結語
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在教學中滲透科學精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創新精神。因此,在化學概念教學策略的選取時,應考慮教學策略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滲透科學精神,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