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告訴我一些化學的基本知識,能讓我更家了解化學!!!!!!!
化學(chemistry)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化學則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學科,它的成就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
「化學」一詞,若單從字面解釋就是「變化的科學」之意。化學如同物理皆為自然科學之基礎科學。很多人稱化學為「中心科學」(Central science),它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 化學對我們認識和利用物質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化學則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學科,它與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關系非常密切,它的成就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 從開始用火的原始社會,到使用各種人造物質的現代社會,人類都在享用化學成果。人類的生活能夠不斷提高和改善,化學的貢獻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化學是重要的基礎科學之一,在與物理學、生物學、自然地理學、天文學等學科的相互滲透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也推動了其他學科和技術的發展。例如,核酸化學的研究成果使今天的生物學從細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建立了分子生物學;對各種星體的化學成分的分析,得出了元素分布的規律,發現了星際空間有簡單化合物的存在,為天體演化和現代宇宙學提供了實驗數據,還豐富了自然辯證法的內容。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古代
(1)約公元前1700年,中國開始冶煉青銅(青銅是銅和錫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合金) (2)漢代發明的造紙術 (3)唐朝末年運用於軍事的火葯 (4)10世紀,宋代運用水法煉銅(又稱濕法煉銅和膽銅法)大量生產銅。
近現代
(1)20世紀20年代,侯德榜用「聯合制鹼法」生產出了「紅三角」牌純鹼。 (2)21世紀初,趙貢柯教授製得金屬銨。 學科分類 化學在發展過程中,依照所研究的分子類別和研究手段、目的、任務的不同,派生出不同層次的許多分支。在20世紀20年代以前,化學傳統地分為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和分析化學四個分支。20年代以後,由於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化學鍵的電子理論和量子力學的誕生、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興起,化學研究在理論上和實驗技術上都獲得了新的手段,導致這門學科從30年代以來飛躍發展,出現了嶄新的面貌。現在把化學內容一般分為生物化學、有機化學、高分子化學、應用化學和化學工程學、物理化學、無機化學等五大類共80項,實際包括了七大分支學科。 根據當今化學學科的發展以及它與天文學、物理學、數學、生物學、醫學、地學等學科相互滲透的情況,化學可作如下分類: 無機化學:元素化學、無機合成化學、無機高分子化學、無機固體化學、配位化學(即絡合物化學)、同位素化學、生物無機化學、金屬有機化學、金屬酶化學等 有機化學:普通有機化學、有機合成化學、金屬和非金屬有機化學、物理有機化學、生物有機化學、有機分析化學。 物理化學:結構化學、熱化學、化學熱力學、化學動力學、電化學、溶液理論、流體界面化學、量子化學、催化作用及其理論等。 分析化學:化學分析、儀器和新技術分析。 高分子化學:天然高分子化學、高分子合成化學、高分子物理化學、高聚物應用、高分子物力。 核化學:放射性元素化學、放射分析化學、輻射化學、同位素化學、核化學。 生物化學:一般生物化學、酶類、微生物化學、植物化學、免疫化學、發酵和生物工程、食品化學等。 表面化學:凡是在相界面上所發生的一切物理化學現象統稱為界面現象(interfase phenomena)或表面現象(surfase phenomena)。研究各種表面現象實質的科學稱為表面化學。 其它與化學有關的邊緣學科還有:地球化學、海洋化學、大氣化學、環境化學、宇宙化學、星際化學等。
綠色化學又稱「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綠色化學是近十年才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是一個 「新化學嬰兒」。它涉及有機合成、催化、生物化學、分析化學等學科,內容廣泛。綠色化學的最大特點是在始端就採用預防污染的科學手段,因而過程和終端均為零排放或零污染。世界上很多國家已把「化學的綠色化」作為新世紀化學進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定義
用化學的技術,原理和方法去消除對人體健康,安全和生態環境有毒有害的化學品,因此也稱環境友好化學或潔凈化學。實際上,綠色化學不是一門全新的科學。 綠色化學不但有重大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而且說明化學的負面作用是可以避免的,顯現了人的能動性。綠色化學體現了化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是化學科學高度發展以及社會對化學科學發展的作用的產物,對化學本身而言是一個新階段的到來。作為新世紀的一代,不但要有能力去發展新的、對環境更友好的化學,以防止化學污染;而且要讓年輕的一代了解綠色化學、接受綠色化學、為綠色化學作出應有的貢獻
核心內容
1、「原子經濟性」,即充分利用反應物中的各個原子,因而既能充分利用資源,又能防止污染。原子經濟性的概念是1991年美國著名有機化學家Trost(為此他曾獲得了1998年度的總統綠色化學挑戰獎的學術獎)提出的, 用原子利用率衡量反應的原子經濟性,為高效的有機合成應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個原子,使之結合到目標分子中,達到零排放。綠色有機合成應該是原子經濟性的。原子利用率越高,反應產生的廢棄物越少,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也越少。 2、其內涵主要體現在五個「R」上:第一是Rection一一「減量」,即減少「三廢」排放;第二是Reuse——「重復使用」,諸如化學工業過程中的催化劑、載體等,這是降低成本和減廢的需要;第三是Recycling——「回收」,可以有效實現「省資源、少污染、減成本」的要求;第四是Regeneration——「再生」,即變廢為寶,節省資源、能源,減少污染的有效途徑;第五是Rejection ——「拒用」,指對一些無法替代,又無法回收、再生和重復使用的,有毒副作用及污染作用明顯的原料,拒絕在化學過程中使用,這是杜絕污染的最根本方法。
編輯本段教育
我國化學教育從初中開始,高中成為理科之一,除兩本必修教材外,又有《化學與生活》、《化學與 初中化學
技術》、《物質結構與性質》、《化學反應原理》、《有機化學基礎》、《實驗化學》六個選修課程。 淺談化學知識的趣味記憶 趣味的東西能引起興趣,導致神經興奮,激起學習動機,創造最佳的記憶心理狀 高中化學必修一教科書
態,易於記憶,並能牢固保持。因此,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應該把一些枯燥無味難於記憶的化學知識盡可能 初中化學
趣味化。如編選歌訣、利用諧音、形 高中化學必修二
象比喻等方法,可以幫助記憶。 一、歌訣記憶法 歌訣記憶法就是針對需要記憶的化學知識利用音韻編成,融知識性與趣味性於一體,讀起來朗朗上口,利記易誦。如從細口瓶中向試管中傾倒液體的操作歌訣:「掌向標簽三指握,兩口相對視線落。」「三指握」是指持試管時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緊試管;「視線落」是指傾倒液體時要觀察試管內的液體量,以防傾倒過多。再如氨氧化法制硝酸可編如下歌訣:「加熱催化氨氧化、一氨化氮水加熱;一氧化氮再氧化,二氧化氮呈棕色;二氧化氮溶於水,要制硝酸就出來」。 高中化學選修四 化學反應原理
高中化學選修六 實驗化學
象元素符號、化合價、溶解性表等都可以編成歌訣來進行記憶。歌訣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確實可以用來幫助記憶,使你輕松愉快地鞏固學習成果。 二、諧音記憶法 諧音記憶法就是要把需要記憶的化學內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諧音結合起來進行記憶。如地殼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鋁」,可諧北方音為「養閨女」。再如,金屬活動順序為:鉀、鈣、鈉、鎂、鋁、錳、鋅、鐵;錫、鉛、銅、汞、銀、鉑、金可諧音為:「加個那美麗的新的錫鉛統共一百斤。」 三、會意記憶法 會意記憶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進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處理,然後去巧記。如氫氣或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操作是:實驗開始時,先通氣後加熱,實驗結束時,先停止加熱後停止通氣,因此可會意記作,「氣體早出晚歸,酒精燈遲到早退。」再如把四種基本反應類型分別會意成「一分為多 高中化學選修二 化學與技術
」(分解反應)「合多為一」(化合反應)、「取而代之」(置換反應)、「相互交換」(復分解反應)。 四、聯想記憶法 聯想記憶法就是把一些化學實驗或概念用聯想的方法進行記憶。聯想法是帶有驗證性的記憶方法,是新舊知識建立聯系的產物。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應抓住問題特徵,由此及彼發展聯想。如記憶氫氣、碳、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過程可用實驗聯想,對比聯想,再如將單質與化合物兩個概念放在一起來記憶:「由同(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做單質(化合物)。 對於文字較少而又零亂的難以記憶的小問題要抓住關鍵字詞進行奇特聯想,如氫氧化鈉的用途是:用於肥皂、石油、造紙、紡織、印染等工業上,可記為:「紙(織)上染了肥油」。 五、濃縮記憶法 濃縮記憶法就是針對一類化學知識或規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可選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詞縮略成提綱挈須的骨架進行記憶。如實驗室制氧氣的七個實驗步驟記為;「查、裝、定、點、收、移、熄。」「查」指檢查裝置氣密性;「裝」指往試管里裝葯品;「定」指把試管夾在鐵架台上;「點」指點燃酒精燈;「收」指收集氣體;「移」指把導 高中化學選修一 化學與生活
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滅酒精燈。再如過濾操作中的注意點濃縮為:「一貼、二低、三靠」。巧記:「茶莊定點收利息」。 六、猜謎記憶法 猜謎記憶法就是把一些化學知識編成富有知識性、趣味性、生動形象幽默的謎語進行記憶。如記憶一氧化碳性質的謎語是:」左側月兒彎,右側月兒圓,彎月能取暖,圓月能助燃,有毒無色味,還原又可燃。」 七、形象比喻記憶法 形象比喻記憶法就是藉助於形象生動的比喻,把那些難記的概念形象化,用直觀形象去記憶。如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是:「能量低的電子通常在離核較近的地方出現的機會多,能量高的電子通常在離核較遠的地方出現的機會多。」這個問題是比較抽象的,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理解的。 如果我們打這樣個比方就可以理解了,也易於記憶了。把地球比作原子核,把能力高的大雁、老鷹等鳥比作能量高的電子,把能力低的麻雀、小燕子等鳥比作能量低的電子。能力高的鳥常在離地面較高的天空飛翔,能力低的鳥常在離地面很低的地方活動。再如有機化學烯烴中有雙鍵,易發生加成反應和聚合反應,乙烯發生聚合反應時生成聚乙烯,可形象地運用手插尹「C=C」和手拉手「-C-C-」作比喻,這樣較易記祝總之,趣味記憶的方法很多,諸如圖示記憶、歸納記憶、借曲填詞記憶等。 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總結適合於自己的記憶方法。只要記得快、記得准,記得牢,就不失為一種好的記憶方法。
編輯本段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用表格表達的具體形式,它反映元素原子的內部結構和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的規律。元素周期表簡稱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很多種表達形式,目前最常用的是維爾納長式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7個周期,有16個族和4個區。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反映該元素的原子結構。周期表中同一橫列元素構成一個周期。同周期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等於該周期的序數。同一縱行(第Ⅷ族包括3個縱行)的元素稱「族」。族是原子內部外電子層構型的反映。例如外電子構型,IA族是ns1,IIIA族是ns2 np1,O族是ns2 np4, IIIB族是(n-1) d1·ns2等。元素周期表能形象地體現元素周期律。根據元素周期表可以推測各種元素的原子結構以及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的遞變規律。當年,門捷列夫根據元素周期表中未知元素的周圍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質,經過綜合推測,成功地預言未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現在科學家利用元素周期表,指導尋找製取半導體、催化劑、化學農葯、新型材料的元素及化合物。 現代化學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國科學家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 )首先整理,他將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依原子量大小並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就是元素周期表的雛形。利用周期表,門捷列夫成功的預測當時尚未發現的元素的特性(鎵、鈧、鍺)。1913年英國科學家莫色勒利用陰極射線撞擊金屬產生X射線,發現原子序越大,X射線的頻率就越高,因此他認為核的正電荷決定了元素的化學性質,並把元素依照核內正電荷(即質子數或原子序)排列,經過多年修訂後才成為當代的周期表。
化學的歷史淵源非常古老,可以說從人類學會使用火,就開始了最早的化學實踐活動。我們的祖先鑽木取火、利用火烘烤食物、寒夜取暖、驅趕猛獸,充分利用燃燒時的發光發熱現象。當時這只是一種經驗的積累。化學知識的形成、化學的發展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道路。它伴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而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而它的發展,又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歷史的前進。化學的發展,主要經歷以下幾個時期:
萌芽時期
從遠古到公元前1500年,人類學會在熊熊的烈火中由黏土製出陶器、由礦石燒出金屬,學會從穀物釀造出酒、給絲麻等織物染上顏色,這些都是在實踐經驗的直接啟發下經過長期摸索而來的最早的化學工藝,但還沒有形成化學知識,只是化學的萌芽時期。
煉丹和醫葯化學時期
約從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化學被煉丹術、煉金術所控制。為求得長生不老的仙丹或象徵富貴的黃金,煉丹家和煉金術士們開始了最早的化學實驗,而後記載、總結煉丹術的書籍也相繼出現。雖然煉丹家、煉金術士們都以失敗而告終,但他們在煉制長生不老葯的過程中,在探索「點石成金」的方法中實現了物質間用人工方法進行的相互轉變,積累了許多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條件和現象,為化學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當時出現的「化學」一詞,其含義便是「煉金術」。但隨著煉丹術、煉金術的衰落,人們更多地看到它荒唐的一面,實際上,化學方法轉而在醫葯和冶金方面得到正當發揮,中、外葯物學和冶金學的發展為化學成為一門科學准備了豐富的素材。
燃素化學時期
這個時期從1650年到1775年,是近代化學的孕育時期。隨著冶金工業和實驗室經驗的積累,人們總結感性知識,進行化學變化的理論研究,使化學成為自然科學的一個分支。這一階段開始的標志是英國化學家波義耳為化學元素指明科學的概念。繼之,化學又借燃素說從煉金術中解放出來。燃素說認為可燃物能夠燃燒是因為它含有燃素,燃燒過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過程,盡管這個理論是錯誤的,但它把大量的化學事實統一在一個概念之下,解釋了許多化學現象。在燃素說流行的一百多年間,化學家為解釋各種現象,做了大量的實驗,發現多種氣體的存在,積累了更多關於物質轉化的新知識。特別是燃素說,認為化學反應是一種物質轉移到另一種物質的過程,化學反應中物質守恆,這些觀點奠定了近代化學思維的基礎。這一時期,不僅從科學實踐上,還從思想上為近代化學的發展做了准備,這一時期成為近代化學的孕育時期。
定量化學時期
這個時期從1775年到1900年,是近代化學發展的時期。1775年前後,拉瓦錫用定量化學實驗闡述了燃燒的氧化學說,開創了定量化學時期,使化學沿著正確的軌道發展。19世紀初,英國化學家道爾頓提出近代原子學說,接著義大利科學家阿伏加德羅提出分子概念。自從用原子-分子論來研究化學,化學才真正被確立為一門科學。這一時期,建立了不少化學基本定律。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德國化學家李比希和維勒發展了有機結構理論,這些都使化學成為一門系統的科學,也為現代化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科學相互滲透時期
這個時期基本上從20世紀初開始,是現代化學時期。20世紀初,物理學的長足發展,各種物理測試手段的涌現,促進了溶液理論、物質結構、催化劑等領域的研究,尤其是量子理論的發展,使化學和物理學有了更多共同的語言,解決了化學上許多未決的問題,物理化學、結構化學等理論逐步完善。同時,化學又向生物學和地質學等學科滲透,使過去很難解決的蛋白質、酶等結構問題得到深入的研究,生物化學等得到快速的發展。 誠然,科學的發展是沒有止境的,因而化學的發展也決不會停滯不前。
❷ 大學無機化學
前言《無機及分析化學》(第四版)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是《無機及分析化學》(第三版)的修訂本。
《無機及分析化學》(第四版)於2002年初被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項目後,即由編寫組籌劃編寫工作,制訂編寫大綱並著手教材的編寫工作。2003年8月在長沙召開的「教育部非化學化工類專業化學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會:生物、醫葯學類教材建設研討會」上,向與會的全國高等學校代表做了關於《無機及分析化學》(第四版)教材修訂工作的大會發言,並分發了「編寫大綱」和部分教材初稿,以便聽取廣大教師的意見。會後,對收集的意見進行了認真分析和研究,力爭在教材編寫中有所體現。
當前,生命科學的發展已步入分子水平,化學在生命科學中的重要性將更為突出。為適應當前教學改革的形勢,以符合21世紀生物和醫葯科學發展的需要,在修訂過程中將努力遵循「加強基礎,趨向前沿,反映現代,注意交叉」的現代課程建設理念。這次修訂,編者主要做了如下工作:1.對原書各章節進行補充、調整和修改;2.無機化學部分增加了第十四章環境污染和環境化學,第十五章核反應和放射性同位素的應用;3.分析化學部分由於考慮到目前儀器分析已成為高等學校的獨立課程,故刪除原第三版的儀器分析內容,但仍然保留並加強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4.為適應那些學有餘力的讀者需要,在大多數章中附有相關的「拓展知識」以開闊視野。
參加本書第四版的編寫者有:黃孟健教授(第一、二、三、四、五、九、十、十一、十二和十五章),薛德平副教授(第六和七章),陳榮三教授(第八、十三和十四章),袁婉清教授(第十八和十九章,合編第十六、十七、二十和二十一章),杜岱春教授(合編第十六、十七、二十和二十一章)。全書由陳榮三教授策劃和統稿,分析化學部分由袁婉清教授參加統稿。
懇請讀者對本書的錯誤和不妥之處,提出批評和指正。
前言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是一門獨立的基礎實驗課程,是化學實驗的重要分支,也是學習其他化學實驗的重要基礎。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是學生進入大學後的第一門實驗課程,因而它對奠定學生良好的實驗基礎特別重要,是必須熟練掌握的基本功。它雖是一門獨立開設的課程,但在內容上又與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密切配合,使實驗課與理論課二者既相互獨立設課、自成教學體系,又互為依託,相輔相成,各有特色,構成了未來自然科學工作者的無機及分析化學知識基礎。
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是以實驗為手段,研究無機及分析化學中的重要理論,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以及相關儀器、裝置、基本操作和有關原理的一門課程,是學生化學實驗技能與化學素質培養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本書本著寬領域、漸進式、互動式、開放式來編排實驗,所選實驗共分三大類。
第一類為基本實驗:包括化學熱力學、化學動力學初步知識、電解質溶液、沉澱溶解平衡、氧化還原平衡、配位解離平衡、物質結構理論以及元素部分、誤差理論、滴定分析原理等內容,以及一些物理化學參數的測定。通過該部分實驗,使學生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使化學實驗的基本訓練系統化。
第二類為提高型實驗:涵蓋了綜合性、半設計性、設計性和應用性實驗項目,盡可能結合化學領域的新反應、新理論、新技術和新試劑的應用,篩選了一些重要的、典型的反應,包括無機制備、常數測定、物性測定、組成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儀器分析等,通過從原料的選擇、中間產物以及目標產物的分析鑒定,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受到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的綜合素質訓練,初步具備一定的實驗設計、科學研究及應用研究的能力。
第三類為研究創新型實驗:與開放式實驗教學和科研訓練相結合,融多樣化教學形式於一體,學生在導師指導下自行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完成研究內容,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該類實驗給學生創造了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重在科研能力的訓練和創新思維的培養,為在化學及相關的科學技術和其他領域從事科研、教學及相關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根據上述實驗內容和選取原則,共選編了36個實驗,任課教師可根據實驗室具體情況選取。
本書的編寫參考了相關教材、國家標准和互聯網上有關內容,主要參考文獻列在相關內容參考文獻部分,在此向文獻原作者深表謝意。
本書可作為綜合性大學化學、生命科學、材料、環境等專業,農林院校及醫學院校相關專業本科生的實驗教材。
本書由李志林主編,並負責全書統稿,馬志領、翟永清同志參加了本書部分編寫工作。感謝河北大學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給予的大力支持,感謝無機化學教研室同志們的熱忱幫助。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本書的不足與疏漏,懇切希望讀者批評指正,我們將不勝感激。
前言隨著經濟和科技的飛速發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高等院校的教學內容和體系改革也有了更高的要求。21世紀,我國高等院校教育以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為主要目標。作為高等院校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無機及分析化學,是對學生進行素質和能力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在無機及分析化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方面受到良好培訓,並能將其很好地運用到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去。
本教材面向新世紀的化學課程,以適應高等院校對本科生人才化學素質、知識結構和創新能力的要求以及我國經濟、科技和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在編寫過程中,我們除了注意分析化學知識的覆蓋面以外,盡可能的聯系實際,給學生留下一些回味的東西,使其體會化學的奧妙和涵義,對基本原理產生更深一步的認識,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對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素質的培養有所幫助,使學生能夠很好地掌握無機及分析化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及其在生產實際、科學研究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綜合解決問題和創新思維的能力,為後繼課程的學習及將來的工作奠定基礎。
參加本書編寫的作者均是長期從事無機及分析化學教學和科研的一線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和較高的學術水平。在編寫過程中,查閱了大量的相關資料,吸取了近年來國內外出版的同類教材的優點,使之具有以下特點:
1.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重視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文字敘述簡明扼要,注意啟發性。力求削枝強干、優化內容、突出重點、加強基礎,以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強化早期滲透應用的意識,』聯系當前普遍關注的資源、能源、環境、材料、生物技術、生命科學等實際問題,有利於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2.立足於本課程的基本知識點,結合工、農、林、生物、食品、醫學等專業學生的特點,為適應化學學科的發展和21世紀教學改革的要求,反映最新科技進步與發展動態,增加新的科技信息並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教材中增加了儀器分析、無機及分析化學中常用分離方法的應用等內容。為學生將來在學科交叉領域進行創新打下基礎。
❸ 如何上好高中化學第一節課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但對學校而言,卻是一年之計在於秋,秋季一開學,學校就進入了一個新的學年,新陳代謝已經完成,一批新教師走上工作崗位,一撥新學生升入高一級學校讀書,這時,對教師來說,最重要的是第一節課,而對學生來說,最盼望的也是第一節課,那麼,如何上好第一節課呢?我認為,對於高中化學的第一節課來說,關鍵的是設計好三個精彩的亮相。
一.為自己設計一個精彩的亮相
師生見面,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因為一個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師對於自己的亮相一定要精心設計,力圖給學生留下一個最深刻的第一印象。
一般來說,教師的亮相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外表,一定要干凈利落,顯得精神飽滿。但僅有外表是不夠的,還要把自己最突出的教學優勢表現出來,盡量在第一次上課就能贏得學生的尊敬甚至崇拜,這能為將來的師生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那麼,該如何設計下一步的亮相呢?最重要的是分析自己的長處,根據自己的特點量身定做。比如,有的老師,尤其是現在剛畢業的年輕老師,英語功底不錯,那麼,你就可以用英語設計自己的開場白,讓學生從佩服你的流利英語開始,對你和你所教的科目感興趣;有的老師,擅長繪畫,那就可以事先畫上一張化學家的頭像或者火箭升空、陶瓷寫生的作品,從精美的圖畫開始講述化學發展的歷程從而引入話題;還有的老師,寫得一筆好字,那就可以在黑板上龍飛鳳舞地寫上自己的大名或自己最想與學生分享的一句話,從與學生的交往開始進入課堂教學;如果沒有別的特長,也可以就從學科本身的特點出發,設計幾個引人入勝的實驗,把學生對化學的興趣激發起來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亮相設計。
有這樣一位老師,字寫得不怎麼樣,但電腦水平不錯,他就用電腦製作了一個漂亮的課件,帶著學生到多媒體教室上了第一節課,精緻的畫面、悠揚的音樂、豐富的內容都讓學生大開眼界,興致勃勃,他成功地揚長避短,給了學生一個最佳的第一印象,後來再上課的時候,他在寫字上的缺陷也被淡化了很多。對他來說,這就是最聰明最精彩的亮相設計了。
二.為高中化學知識設計一個精彩的亮相
教師自身的亮相雖然重要,但卻不應該是第一節課的重頭戲,而僅是一個引子,接下來要完成的,則是為高中化學知識設計一個精彩的亮相了。
學生從初中進入高中學習,不論是從心理上還是學習方法上,都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那麼,在第一節課里,教師就要讓學生對高中的化學知識有一個大體了解,使他們在心理上做好准備,然後才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加速適應過程的完成。
高中化學知識主要是分成無機和有機兩大塊,而無機化學又是以元素周期表為主線來編排的,對於每一主族的元素,又研究了它們的性質變化規律等,再穿插一些理論知識,形成了一個立體交叉的網路,那麼,要讓學生對這個知識網路有個初步的了解,就必須藉助一些輔助教學手段,比如多媒體課件、錄象帶、VCD碟等,條件有限的可以自製一些圖片和幻燈片等,幫助學生在頭腦里構建一幅知識網路圖。
這個網路圖不宜設計得太復雜,因為學生畢竟還是剛剛從初中升上來的,此時他們的思維特點還是以具體為主,如果把圖設計得太復雜,就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反而不可能對高中化學知識有多少了解,這樣是費力不討好的。
在講解這個化學知識網路時,還要注意對學生的學法進行初步的指導,比如:學元素化合物知識時,要注意實驗現象與化學性質之間的關系,靈活記憶;在學習物質的量時,要抓住概念和公式,勤思多練等。避免學生在以後摸索學習方法的過程中走太多彎路。
三.為研究性學習設計一個精彩的亮相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研究性學習是一個亮點,而且從試點地區近年的高考來看,研究性學習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了,但現在的學生因為小學初中並沒有這方面的鍛煉,所以,在第一節課里,教師為研究性學習設計一個精彩的亮相就顯得尤為重要。
研究性學習既是一門課程,也是一種學習方法,那麼,在前一個部分對知識網路的介紹中,就要對作為課程的研究性學習和作為一種學習方法的研究性學習進行一點說明。在這一部分里,則可以側重在以一個課題為例,闡述一下如何對它進行研究性學習,這個課題可以很小,主要是讓學生體會一下什麼是研究性學習。比如,你可以說:現在我們來研究紙,那麼,可以研究些什麼呢?可以查找資料研究紙的種類、用途,可以去調查居民生活中用得最多的紙是哪幾種、平均月耗紙量多大,可以去工廠了解造紙原料的來源、成本、原料與紙質的關系,還可以去造紙廠檢測污水排放的情況等等,從很多方面來進行研究,可以做出很多不同的課題,也要運用到很多科目的知識以及各種能力。整個過程,包含查資料、調查、實驗、數據分析等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象這樣以研究的形式進行學習的過程就叫做研究性學習。這樣,學生對研究性學習就有了最初步的認識。
最後,教師應該趁熱打鐵,就緒言中的相關內容,留一個小的研究性課題,比如,你可以從化學史的角度,讓學生去查找中國化學發展對世界化學發展的影響的資料,目的主要是讓學生學會運用網路、圖書館等得到需要的資料;還可以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材料的實物或拍攝材料的照片,然後編輯成冊,目的在於鍛煉學生的交往能力、取證能力和審美能力等。
在高中化學的第一節課上,如果上述三個亮相都很精彩的話,可以想像,將來的化學教學就會較順利地走上師生和諧協作的道路,而學生們也大多會回報給教師一個同樣精彩的亮相。
❹ 化學的學習方法
「讀」,要有課前預讀的習慣,能根據預習提綱帶著問題讀懂課文,歸納含義;「劃」,要劃出重點、要點、關鍵詞、句。在課本上圈圈點點。「寫」,把自己的想法、疑點寫下來,帶著想不通的,不理解的問題去聽課,「記」,要把重要的概念、定義、性質、用途、製法多讀幾遍,記在腦子里。古人說,疑者看到無疑,其益猶淺,無疑者看到有疑,其學方進。
教師要教給學生怎樣發現問題,怎樣提出問題,不斷解決問題,認識能力就會提高,在預習中不僅要求學生能回答老師提出問題,能質疑問題,而且要指導學生逐步學會確定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安排學習過程,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聽課階段:
課堂聽講,在中學時代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因為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啟發學生的思維,系統地講解化學概念和規律,指導學生或演示實驗、組織討論、探索新知識,解答疑難問題,點撥思路,糾正錯誤,並在科學方法的運用上作出規范。因此在課堂上學生一定專心聽講,開動腦筋,在老師的誘導下,對所學知識深入理解。同時還要學習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方法,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少走彎路。
學生在課堂上聽講,還要做到邊聽、邊想、邊記。主要精力放在聽和講上,必要時也可標標,劃劃或寫寫。
1 聽好課的三要素:(1)恭聽:上課聽講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嚴肅的學習態度,全神貫注,做到眼、耳、手、腦並用,自覺遵守課堂紀律,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聽講的效率。(2)思維:聽課時要積極開動腦筋思維,注意聽老師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解題的規范要求。思索老師從現象、事實到結論的分析、歸納得到結論的過程,或演繹、推理的過程,以及說理論證過程或操作過程、裝置原理。其關鍵是要發展思維能力,理解所學的內容,而不是只記結論。(3)記憶:思維的同時也在進行記憶。記憶要及時,並注意反復鞏固,記憶也要講究方法。
2 聽講的方法:聽講方法主要包括檢查復習、講授新課和總結鞏固這三個環節的學習。和其它學科一樣,聽化學課應全神貫注,做到眼到、心到(即思想集中)、耳到和手到,關鍵是心到,即開動腦筋,積極思維,想懂所學內容,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這四到各有其特點。對於眼到,除以演示實驗等直觀教學看得全面外,重要的是在教師指導下,分清主次現象,能迅速捕捉一瞬即逝或現象不夠突出和不夠明顯,而又屬於反映物質及其變化的本質屬性的現象。這就要求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時要記住這些現象。不論好看有趣與否,都有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學習態度,自覺提高和發展觀察能力。關於耳到、心到,著重點是開動思維器官,聽清和思索教師從現象、事實到結論的分析、歸納得出結論的過程,或演繹推理過程,以及說理、論證過程和操作及裝置的原理等,也就是那些屬於理解的內容。切實克服和改變不注意聽和想的過程,而只記住結論的不正確的學習方法。耳到、心到的關鍵是發展思維能力,理解所學的內容。當然,在此前提下該記住的內容,還是要記住的。手到,主要的是按要求和規范,認真進行實驗操作,掌握實驗技能。至於筆記,要學會記要點、記提綱,不要因記筆記而影響看、聽和想。在檢查復習時,要認真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注意聽同學的回答,看同學的操作。不要因沒有檢查到自己而不認真想、不注意聽和看。當同學的回答、操作與自己的認識不一樣時,更要想一想有無道理。總結鞏固階段,主要是會小結歸納,使一堂課所學的內容在頭腦中條理分明有個系統,同時回憶看或所做的實驗。
復習階段:
復習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教學環節之一,是學生進一步獲得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學程序。在復習過程中,要針對知識、技能上存在的問題,根據大綱要求和教材的重點,對知識進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識點串成線成網,使之系統化,結構化。
1 復習的種類:復習的種類、方法各一,但復習的種類,大致可分為新課中的復習、階段復習和學年總復習三種。(1)新課中的復習:這種復習是把新課有聯系的已學知識在新課教學中進行復習。目的是「溫故知新」。從已知引出未知,由舊導出新,降低新課的教學難度。這可採用課前提問,或邊講新內容邊復習舊知識的方法。(2)階段復習。這種復習一般分為單元復習、每章復習和學期復習。①單元復習就是馬每章按內容劃分為幾個單元,每一單元講完後復習一次。如第一章可分為一至三節和四至八節兩個單元。②每章復習是在上完了一章內容後進行的。它的作用是把整章進行歸納、綜合並進行一次小測試。其方法可根據每章後面的「內容提要」有所側重地進行,並結合學生實際,做每章後面的復習題或選做適量的課外練習題進行消化、鞏固。③學期復習是在學期期未考試前集中兩周時間,把一學期學過的知識進行一次綜合復習。通過復習及學期考試檢查,將暴露出來的問題通過寒暑假作業彌補,為學習後面的知識打好基礎。以上各階段復習,按課本的順序進行為宣。這樣可以充分發揮課本的作用,便於學生掌握。(3)學年總復習。它是在上完全冊教材後進行的,不受章節或階段知識的限制。通過總復習,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比較系統化、條理化,有較好的綜合運用的能力。學年總復習一般可分為系統復習和綜合訓練兩個階段。
2 復習的基本步驟:(1)在每次復習前必須要有計劃做好復習准備。例如,一個晚上自學兩小時,就應根據一天學習的學科和學科的性質,做科學安排,即內容相似的不要前後相連復習,應間隔復習。這是因為從心理學上講,相似的學科相連復習往往引起干擾,降低復習效果。(2)復習時最好先回憶,或根據聽課所記要點,進行回憶當天學習了哪些內容,主要教材是什麼,進行了哪些實驗,等等。然後再復習課文。在這個時候,可根據回憶,有困難或不明確的地方多復習,理解了沒有問題的少復習,這樣既可節省時間,而且可集中力量來弄通困難教材,掌握重點。最後,再合上書本思考一遍,特別要明確教材的重點、難點部分,然後才做作業。(3)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因此,在復習時,要十分注意這一特點。對每一項實驗,必須注意它的變化、現象,儀器裝置、操作手續,從現象到本質去認識它、理解它。同時,在復習時必須對所做過的實驗已觀察到的變化,從現象到本質地進行回憶、復習,並且還要注意實驗裝置及操作手續。
3 復習的操作方法:復習是對知識的識記、掌握、鞏固、深化、提高和遷移的過程。通過復習進行總結,歸納章節內容,列出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有助於知識的條理化、系統化,有助於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及綜合能力的提高。根據不同的內容,可選擇不同的方法:
(1)實例法:對物質的性質、製法、存在、用途必須有機地聯系起來進行復習。通過實例,認識物質的製法、用途、存在決定於它的性質,它們之間是有機的內在聯系的。因此,在復習某一物質的性質的同時,應根據此性質認識它的製法與用途,聯系它的存在。同樣,復慣用途與製法,也必須充分了解它們所根據的是該物質的哪些性質。如復習銨鹽與鹼反應放出氨氣的特性時,便應注意聯系氨的實驗室製法。因為氨的實驗室製法,就是根據銨鹽這一特性。
(2)對比法:化學知識點之間存在異同,復習時若能進行一些對比分析,可加深理解和記憶。元素間、化合物間、同族元素與異族元素間,以及一些概念不同,復習時均可進行對比。對比的方法不僅加深、擴大、鞏固新舊知識,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分析、綜合及概括能力的過程。如物質的溶解度和溶液的百分比濃度,可以從定義、條件、范圍、計算公式等方面來對比分析,找到聯系與區別,以便靈活運用。
(3)聯想法:復習時要善於將前後知識進行聯想,使之系統化如復習H2的性質時,可聯想到H2的製法、用途,有關的實驗現象、裝置,注意事項等。聯想法是復習化學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4)歸納法:歸納是一種重要的復習方法,它把零散的知識,復雜的內容整理成提綱或圖表。如氧化物、酸、鹼、鹽之間,通過學習就可摸索出它們相互間的轉化規律,歸納成圖表,成為全章及全書的知識概括和小結。
(5)聯系實際法:要反復通過實例,聯系實際,究竟聯系什麼和如何聯系,逐步學會聯系實際。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聯系實際的重要方面,按上面所述,重視復習實驗,對生產和社會主義建設,對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和現象,要結合教學加以聯系,使學生逐步學會聯系。
完成作業:
化學學科的課後作業及解題過程也有其自己的規律:(1)認真審題,明確要求。首先要認真理解題意,弄清題目給出什麼條件,需要回答什麼問題,也就是明確已知和求解。(2)回憶知識點,確定解題方案。在審清題意的基礎上,回憶有關的化學概念,基本理論,計算公式等化學知識,設計一條解題途徑,制訂出解題的方案。(3)正確解題,完美答案。把解題的思路一步步表達出來,注意解題的規范性和完整性。解題結束時,要注意反復檢查,以提高解題的正確率。(4)展開思路尋找規律。這是最後一環,也是大多數學生最容易忽視而至關重要的一個步驟。一道題目做完以後,要結合己做好的題目聯系前後的思路,從中悟出帶規律性的東西來,就會事半功倍。反之就是做無數道練習題,也達不到鞏固知識、訓練技巧、提高能力的目的。
化學學習的過程是由一系列階段組成的,階段與階段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學生在學習時應掌握好各階段和各層次間的協調,只有這樣才能學好化學,用好書本知識,才能更好地理論聯系實際,將化學學習好,為我所用。
❺ 大學的無機化學這門課包括哪些內容
無機化學內容:
第一章 緒論氣體(2學時)
第二章 化學熱力學(5學時)
第三章 化學動力學基礎(3學時)
第四章 化學平衡(4學時)
第五章 酸鹼平衡(6學時)
第六章 沉澱-溶解平衡(4學時)
第七章 氧化還原反應 電化學基礎(6學時)
第八章 原子結構(簡介4學時)
第九章 晶體結構(選學)
第十章 分子結構(6學時)
第十一章 配合物的結構(4學時)
第十二章 s區元素、p區元素、d區元素、ds區元素和f區元素(自學)
本課程的理論教學一直遵循國家教委統一頒布的「無機化學教學大綱」安排教學內容(44學時),系統講授化學的基本原理、理論、現代化學研究的熱門領域等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採用了以課堂教學為主,學生自學為輔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所學的基本理論深刻理解和掌握,並了解本課程理論的應用發展現狀。
注重科學方法論的教育,使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創新、學會發展,並通過科學發展史的學習,讓學生學習前人為科學獻身的精神。由於教學改革的深化,為了加強素質教育,根據學校領導的意見,對教學大綱、教學內容進行了適當調整,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通過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如突出重點教授,加強自學內容的安排,採用討論,因專業需要施教等方法),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教師在課堂上注意引導學生在新知識新領域中的學習和探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並能夠及時了解化學學科發展的前沿。
❻ 大學基礎化學實驗總結
1. 獲准成為正式掛牌的國家級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1993年"大學基礎化學實驗課體系改革的研究及實踐"項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西北大學是獲獎單位之一。該成果提出"大改"、"中改"和"小改"三種模式,10多年來,"大改"方案一直引領國內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潮流。
1995年西北大學開始推行"大改"方案,所有實驗課程獨立設課,開設有無機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物理化學實驗、儀器分析實驗等5門實驗課。
1996年 "基礎化學實驗室"被陝西省教委授予"陝西省高校合格實驗室"稱號。
1997年成立"西北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實行實驗場地、實驗設施、實驗教學人員和實驗教學"四位一體"的統一管理體制。
2005年被授予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06年獲准成為西北、西南地區唯一一所正式掛牌的"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以實驗教學改革為基礎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成果分別榮獲2001年和2003年陝西省普通高校教學成果貳等獎和一等獎。
2. 以課程組建設為依託,建設穩定而優秀的教學隊伍,化學專業實驗課程教學團隊獲准成為省級教學團隊。
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是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針對在實驗教學隊伍中普遍存在的主要問題,如① 教師隊伍流動性大,教師投入精力少;② 教師基本只是滿足於完成實驗任務,很少開展教學研究;③ 新任課的青年教師較多,缺乏基本的教學經驗等,學院在三個方面開展工作以達到形成穩定的、一流的實驗教師隊伍的目的:
① 組建三個層面的教學隊伍。
發揮學院國家和省級教學名師的指導作用,成立三級教學隊伍,即實驗課程領導小組、課程組和督導評教組,形成老中青結合的師資隊伍,發揮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
實驗課程領導小組負責審定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大綱,負責組織開展教學研究。
課程組負責實施和建設課程,負責培養青年教師,負責開展教學研究。
督導組負責監督教學質量,組織"青年教師能力提高講座",發揮教學名師和骨幹教師的作用,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提高教學能力。
② 成立課程組,並依託課程組,落實青年教師的培養。
依託"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以下簡稱"國家理科基地")、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級化學特色專業、國家級和省級教學團隊、陝西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的建設,所有實驗課程成立課程組。
在實際工作中,學院教務委員會依託課程組主要開展三個方面的工作,即建設課程、培養青年教師、開展教學研究等。採取的措施主要有:
實行A+B+C崗。A崗為課程主持人,B崗為主講教師,C崗為輔導教師。A、B兩個崗位要求副教授以上人員,有三年以上教學經驗,並且一旦接受聘任,必須在崗位至少承擔三年以上的教學任務。此項措施確保了實驗教學隊伍的穩定,避免了部分教師只為獲得教學工作量而帶實驗所帶來的實驗教師人員流動大的問題。C崗為青年教師,第一次上崗時,必須提前跟隨A、B崗位的教師隨堂聽課並試講後方可擔任教學任務,而且採取新老教師搭班的方式安排實驗教學。此項措施保證了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的快速提高。
堅持集體備課和預作實驗制度,充分發揮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總結實驗中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方案,對青年教師進行全方位的培訓。
每月進行一次課程組教研活動,每位教師講解一堂課,由實驗課程領導小組和課程組人員講評,通過觀摩老教師的講課和對青年教師講課的點評,有效提高青年教師的講課水平。
每年組織一次青年教師講課比賽,專門設有實驗系列,由學院富有經驗的老教師評課,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已進行兩屆比賽。
組織"名師講課教學觀摩系列講座活動",邀請校內外著名的教學能手來學院講授示範課,提供優秀教學案例。已成功召開三次。
每學期組織召開"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講座",邀請學院骨幹教師給青年教師講授教學心得。已成功召開三次講座。
組織青年教師參加實驗教材編寫工作,在固化教學成果的過程中,幫助青年教師理論水平的提高。正在編寫9本實驗教材。
組織青年教師參加課程網頁的建設工作,在搜尋各種教學素材和案例的過程中,幫助青年教師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講課水平。已完成所有課程課件的製作。
組織青年教師主持與參加各類教學改革項目,在開展教學研究的過程中,幫助青年教師活躍教學思想,創造性的開展教學工作。青年教師主持的與實驗有關的教學研究項目6項,其中省級1項、校級5項。
督導組對所有教師的教學過程都進行隨機檢查,學生評教組對每次課程進行意見反饋。督導組匯總意見,每月向學院匯報一次教學情況,隨時對青年教師進行指導。
③充分發揮已有教學平台和項目的作用,提供充足經費,通過各種途徑提高教師水平。
以國家和省級各類教學平台,以及西北大學"211"重點建設學科、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項目等為依託,提供充足的經費用於教師培養,主要包括:組織撰寫系列實驗教材、建設實驗課程網站、針對實驗教學自主設立教學研究項目、組織一線教師發表教學論文並外出參加國家級教學會議、轉化科研成果為學生實驗等。
3. 積極探索教學工作管理模式,構建"兩層面三體系本科教學管理新模式"。
科學有效的管理措施,是促進教學工作高效優質的基本要素。實驗課程一般的管理模式都是由實驗主持人聘任教師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模式存在的主要弊端是① 沒有專門的機構從事教學目標、教學大綱等理論問題的研究,只能完成一般的教學任務;② 不利於開展教學改革,當根據學科發展需要縮減課時或調整課程時,各個課程組從自身利益出發,很難接受調整;③ 實驗主持人難於獨攬培養青年教師的職責,青年教師的培養不能落到實處。
針對這些問題,學院建立"兩層面三體系實驗教學管理新模式",此研究獲准為2009年西北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管理新模式見圖1。
圖1 兩層次四體系本科教學管理新模式 兩層面圖1
第一層面,成立管理機構-學院教務委員會,統管全院的實驗課程教學。
這一做法的優點是:
① 可以根據學科發展趨勢,在全院范圍內,對課程進行調整。
② 組織全院人力、物力、財力,開展教學改革與研究,承擔大型教學研究項目。
③ 強化過程管理,使青年教師培養落到實處。
第二層面,成立執行機構,由四個體系構成。
① 本科專業建設體系,由本科專業建設委員會分別負責四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和教學大綱的制定,以及師資培養的總體規劃和大型研究項目的組織與實施。該委員會同時承擔實驗課程領導小組的職責。
② 理論課程實施體系,由學院教務委員會在全學院范圍內聘任9門骨幹理論課程的課程負責人,由課程負責人組建理論課課程組。課程組將負責課程建設,培養青年教師和開展教學研究等工作。學院以教學研究項目和教學成果獎勵的方式提供教學經費。
③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負責實驗課程組的建設和"中心"平台的建設。實驗課主持人聘任以及課程組建設與理論課相同。平台的建設將為全系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師提供科研條件。
④ 督導與評教體系。由教學名師和責任心強的骨幹教師從教師角度,各班3名共60名學生從學生角度監督課堂教學質量。
4. 明確辦學指導思想、人才培養目標和實踐教學理念,強化基礎、突出創新、體現特色,改革完善實驗課程體系。"具有工學和醫學背景的化學拔尖創新復合人才培養模式"獲准成為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項目。
科學合理、體現學科發展方向和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實驗課程體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也是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的重點內容。為了制定符合上述條件的課程體系,學院首先明確辦學指導思想、人才培養目標和實踐教學理念,以此為基礎,制訂新的課程體系。
① 辦學指導思想
育人為本、加強基礎、注重交叉、突出創新、提高素質、體現特色。以培養具有生命科學和材料科學背景的化學復合型拔尖創新人才為主要目標,為國家輸送優秀的科學研究人員。
② 人才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扎實的化學基礎和一定的生命科學與材料科學知識背景、實驗技能強、綜合素質高、得到系統科研訓練,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探索精神、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高素質本科生。
③ 實踐教學理念
育人為本,以創新人才和復合人才培養為工作核心,注重學生知識結構的合理分布,在保證化學優勢的前提下掌握一定的生命科學與材料科學的知識背景,注重科研優勢對實驗教學的帶動作用,注重學生知識、能力、思維、素質的全面協調發展,構建三層次雙體系多途徑實踐教學平台,全面實施開放式創新性實驗教學,培養綜合素質較高的化學復合型拔尖創新人才。
④實驗課程新體系
2007年,對原有實驗課程進行了重新整合與建設。原有實驗課程主要包括6門,分別為:無機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物理化學實驗、儀器分析實驗、綜合化學實驗等。為了切實落實辦學指導思想,即強化基礎、突出創新、體現特色,並且實現分級管理,學院對實驗課程體系進行了重新整合與建設,具體工作包括:
第一,將實驗課程整合為基礎化學實驗平台、綜合化學實驗平台、創新研究實驗平台三個層次,並明確三個層次的主要任務,實現培養目標的分級管理。
第一層次,基礎化學實驗平台,包括基礎化學實驗Ⅰ(大一化學實驗)、基礎化學實驗Ⅱ(有機化學實驗)、基礎化學實驗Ⅲ(物理化學實驗)、基礎化學實驗Ⅳ(儀器分析實驗)等,主要訓練學生單元操作的能力,對基本技能進行訓練。
第二層次,綜合化學實驗平台,主要訓練學生連接單元操作、設計實驗、分析未知物等能力,對研究方法和思維能力進行訓練。
第三層次,創新研究實驗平台,主要訓練學生科學研究的能力。
第二,三層次課程體系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三項。
一是將無機化學實驗和分析化學實驗整合為基礎化學實驗Ⅰ(大一化學實驗),並將內容整合為基本操作技能訓練、無機合成訓練、分析與表徵訓練和元素實驗四個部分,將無機化學實驗與分析化學實驗進行了全面融合,減少了重復實驗,增強了分析表徵實驗的目的性,將技能訓練與實際應用相結合,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基礎實驗的興趣。
二是將儀器分析實驗課程整合為基礎化學實驗Ⅳ,建立大型儀器實驗室,使多門基礎化學實驗課程共享大型儀器,極大的提升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水平。
三是新建兩門創新研究實驗課程,為所有學生開設體現科研全過程的化學前沿領域實驗,強化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
新課程體系可以概括為"三層次雙體系多途徑"實驗教學平台,如圖2示。
圖2 三層次雙體系開放式培養模式
第三,三層次課程體系的具體安排和功能如下:
第一層次,基礎實驗課程,共計468學時,約占總學時的57.8 %,由3/4基礎型實驗和1/4設計與開放型實驗項目組成,包括基礎化學實驗Ⅰ(大一化學實驗)、基礎化學實驗Ⅱ(有機化學實驗)、基礎化學實驗Ⅲ(物理化學實驗)、基礎化學實驗Ⅳ(儀器分析實驗)等,主要訓練學生單元操作的能力,進行基本技能的訓練。
第二層次,綜合實驗課程,共計198學時,約占總學時的24.4 %,由2/6基礎型實驗、3/6設計與開放型實驗和1/6創新研究型實驗項目組成,包括綜合化學實驗、化工原理實驗等,主要訓練學生連接單元操作、設計實驗、分析未知物等能力,進行研究方法和思維能力的訓練。
第三層次,創新研究實驗課程,共計144學時,約占總學時的17.8 %,全部由創新研究型實驗項目組成,包括化學生物學創新研究實驗課程(開設與生命科學交叉的化學前沿領域實驗)、材料化學創新研究實驗課程(開設與材料科學交叉的化學前沿領域實驗)等,主要訓練學生科學研究的能力。
5. 以教育部高等學校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制定的"化學類專業指導性專業規范"為指導,結合學院辦學目標,改革實驗課程內容。
為了科學合理的安排實驗教學,學院依託"國家理科基地"、"國家特色專業"的建設,自主設立教學研究項目"化學學科中課程體系知識點分配研究",由國家教學名師唐宗薰教授掛帥,組織學院核心課課程主持人參加,從兩個方面開展課程內容的研究:
第一,重新研究確定各門基礎實驗課程的實驗項目,既要保證"專業規范"所要求的所有內容,又要體現學院特色,高於"專業規范"的要求開設實驗內容。
第二,研究考慮各實驗課程的相互銜接問題。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研究的關注,在各門基礎化學實驗中增加了實用型實驗和綜合開放型實驗,並對三個不同層次實驗中的綜合開放型實驗進行了定位:
① 第一層次基礎實驗中,綜合開放型實驗側重於興趣的提高和實驗的延伸,為綜合實驗奠定基礎;
② 第二層次綜合實驗中,綜合開放型實驗側重於二級學科的融合和操作單元的銜接;
③ 第三層次創新研究實驗中,綜合開放型實驗注重學科前沿和科學研究能力的訓練。
三個層次的整體訓練,使得原來在分離的基礎化學實驗中學到的操作和知識得到整合,訓練了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增強了綜合素養和科學精神的熏陶,更能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6. 固化教學成果,積極進行教材建設。
凝聚課程體系改革成果的《現代化學實驗叢書》正在編寫之中,已與科學出版社簽署出版協議,計劃2010年出版6本,2011年出版3本。該叢書包括9本書和1個習題庫。9本書分兩類:一類與整合後的三個層次的課程內容相匹配,為實驗配套教材,共7本;一類是實驗手冊,分別為《化學實驗操作技能手冊》和《常用分析儀器使用手冊》,旨在強化學生基本技能、開拓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習題庫包括化學實驗操作技能的各項要求。
7. 夯實教學過程的質量控制,所有實驗課程通過集體討論製作課件的方式固化教學要求。
學院堅持15人一個實驗班,30人配置2名實驗專任指導教師。對於儀分實驗,每名教師限定指導人數為8人,實驗項目為4個,即每個實驗2個學生獨立完成。所以每年從事實驗課程教學的教師人員眾多。為了切實落實教學任務,夯實教學過程管理,學院依託"國家理科基地"、"國家特色專業"和"省級教學團隊"的建設,自主設立另一個教學研究項目"化學學科精品課程建設研究",由省級教學名師、國家級精品課主持人高勝利教授掛帥,召集實驗中心主管課程建設的副主任和所有實驗課程主持人,以課程組為單位,通過集體備課的方式,製作實驗課件,並建設網路課程平台,保證所有實驗的基本要求都通過ppt課件的教學方式得到保證。
8. 網路資源的建設。
以2009年參加的分別由南京大學和四川大學牽頭的兩個教育部項目-"使用信息技術工具改造課程"為契機,將實驗中心網路進行了全面重建。除建設了所有課程的網頁外,目前正在安裝大型儀器網上預約系統和儀器實驗室門禁系統,為開辟第二課堂和學生開展創新研究實驗提供保證。
9. 實驗室建設。
依託國家理科基地、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和省級特色專業、國家和省級教學團隊、西北大學"211"重點學科建設、陝西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等平台與項目的支持,建設了一流水平的原子光譜、分子光譜、色譜和結構測定儀器室,儀器資產達到1600萬元,服務於基礎化學實驗、綜合化學實驗和創新研究實驗等三個層次的課程。學生單次實驗實現大中型儀器2人一台,大大提升了學生實驗儀器的佔有率,極大地發揮了儀器設施的作用。
10. 發揮示範輻射作用。
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教育部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委託,2007年承辦了"西部高校化學實驗骨幹教師培訓班"。來自全國西部32所高校的70多名中青年骨幹教師參加了綜合化學實驗的培訓。作為陝西省化學實驗教學聯席會秘書處單位,2007年組織陝西省高等學校化學實驗教學中心聯席會,期間組織"東西部院校手拉手座談會"和"化學實驗教學研討會",11所陝西省高校和15所國內著名高校派代表參加了會議。2007年主辦第二屆陝西省大學生化學實驗競賽,2009年組織第三屆陝西省大學生化學實驗競賽。接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山西大學、延安大學、渭南師院等十數所大學參觀考察。已成為中國西部化學實驗教學的示範與輻射源。
❼ 如何有效運用化學教學方法
如何有效運用化學教學方法
全國統考,初中教師資格證考試《化學》考試內容:(一)學科知識運用
1. 化學專業知識
(1)掌握與中學化學密切相關的大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高中化學知識與技能。
(2)掌握初中化學知識和技能,具備化學學科的實驗技能和方法,能夠運用化學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決有關問題。
(3)了解化學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化學研究的專門性方法,化學學科認識世界的視角及思維方法;了解化學發展史及化學發展動態。
2. 化學課程知識
(1)理解初中化學課程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和課程目標。
(2)熟悉《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2011年版)》所規定主題內容的標准和要求。
(3)理解初中化學教材的編寫理念、編排特點及知識呈現形式,能夠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使用教材。
3. 化學教學知識
(1)了解化學教學理念、教學原則、教學策略及教學方法等一般知識。
(2)認識化學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及其規律,掌握中學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等核心知識教學的基本要求及教學方法。
(3)知道化學教學活動包括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作業批改與考試、課外活動、教學評價等基本環節,能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組織化學教學活動。
(二)教學設計
1. 化學教材分析能力
(1)根據《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2011年版)》及教材的編寫思路和特點,理解初中化學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確定課時內容在教材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化學教學內容與化學課程內容、化學教材內容和化學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能對化學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選擇和組織。
(3)通過教材內容分析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分析確立教學重點與難點,並闡述相應的教學解決方案。
2. 確定化學教學目標
(1)領會「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教學目標的含義。
(2)能夠根據《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2011年版)》、教材和學生的認知特徵,確定具體課程內容的教學目標並准確表述。
3. 選擇教學策略和方法
(1)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和初中學生認知特點,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確定學生的學習起點,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
(2)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起點,明確教學內容與學生已有知識之間的關系,確定教學內容的相互關系和呈現順序。
(3)了解化學資源的多樣性,能根據所選教學內容合理開發、選擇和利用教學資源。
4. 設計化學教學程序
(1)理解化學教學內容組織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夠設計合理的教學流程。
(2)通過研究典型的化學教學設計案例,掌握教學設計的方法,評價教學案例的合理性。
(3)能夠在規定時間內應用化學課時教學設計的一般步驟,完成所選教學內容的教案設計。
(三)教學實施
1. 課堂學習指導能力
(1)了解化學情境創設、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的方法,掌握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幫助學生有效學習。
(2)掌握初中學生化學學習的基本特點,能夠根據化學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特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
2. 課堂組織調控能力
(1)掌握化學教學組織的形式和策略,具有初步解決化學教學過程中各種沖突的能力。
(2)了解對化學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教學活動因素進行調控的方法。
3. 實施有效教學能力
(1)能依據化學學科特點和學生的認知特徵,恰當地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有效地進行化學課堂教學。
(2)掌握化學實驗教學的功能、特點和方法,強化科學探究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能恰當選用教學媒體輔助化學教學,整合多種教學資源,提高化學教學效率。
(四)教學評價
1. 化學學習評價
(1)了解化學教學評價的知識和方法,具有正確的評價觀,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正確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能夠結合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教師評價,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化學學習的狀況,調整學習策略和方法。
2. 化學教學評價
(1)能夠依據《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2011年版)》倡導的評價理念,發揮教學評價的檢查、診斷、反饋、激勵、甄別等功能。
(2)了解教學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和評價,提出改進的思路。
❽ 應用化學畢業論文
應用化學是介於理科與工科之間的一門理工結合型學科,應用化學專業的畢業生可服務的社會領域非常廣泛。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應用化學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摘要:在完善應用化學實驗教學內容改革的同時,繼續加大了對實驗教學設備的調研與采購。著重按照現行企業運行模式中的方式,採用一些先進的小型化設備與儀器,讓學生在實驗操作技能鍛煉的同時,熟悉設備與儀器的使用,這為學生進入企業能盡快投入到工作中奠定一定的基礎。
關鍵詞:應用化學;實驗
1應用化學實驗課程現狀
從實驗教學內容來看,大體上分為三個部分:其一,典型的物質合成,占實驗教學內容的13.3%,從教學范疇上屬於有機化學實驗教學內容,不利於學生應用化學實驗的開展;其二,系列產品的配製實驗偏多,占實驗教學內容的46.7%,咋一眼看上去,內容較為豐富,但都屬於同一范疇,造成實驗類型單一;其三,提取類實驗,占實驗教學內容的20%,操作方法基本上相同,很難體現出應用化學實驗的真正目的。另外,從學科與地方經濟發展的角度考慮,包頭隸屬於稀土產業的主產地,國家中長期發展綱要中,把內蒙古定位成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尤其是在化工行業中尤為突出。然而,從應用化學實驗教學內容來看,並沒有突出化工行業中典型流程的分離,脫離了地方產業的發展,違背了應用化學實驗在人才培養方法中的重要地位。同時,從大的環境來看,高校從事應用化學專業相關的人員很多,但在這個領域中具有技術型的人才偏少,往往因設備、技術和資金等原因只停留在理論階段,很難實現校企合作,時間長了,理論就會偏離實踐。鑒於以上原因,我校化學學院在12版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同時,著重對應用化學實驗教學內容進行了改革,強化高校與地方產業的聯系,重點突出校企合作平台建設,豐富應用化學實驗教學內容。
2應用化學實驗課教學內容改革
2.1實驗教學課時的變動
按照化學學院12版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對於應用化學實驗教學內容修訂正處於嘗試與完善階段,在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同時,兼顧多方面考慮,將原有應用化學實驗90課時,縮減為35課時,並且由原來的兩學期變成一學期。在應用化學實驗教學內容完善並走向正常化運行時,進一步修訂補充應用化學實驗教學課時,真正實現應用化學實驗教學對應用化學專業學生走向社會的需求。
2.2實驗教學內容的轉換
對於應用化學實驗教學內容的改革,我們在吸收原有實驗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積極與周邊化工企業、煤化工企業和環保局等多次接觸,一方面了解這些企業崗位群體的實際需求以及對畢業生的要求,另一方面積極學習這些企業對化工原料、煤化工以及環境監測等方面的技術,組織相關專業任課教師依據應用化學實驗課程改革要求,結合企業生產環節,充分調研,再通過相關文獻檢索與其他院校開設應用化學實驗教學內容進行對比,初步對應用化學實驗教學內容梳理為四個方面。就稀土元素分離與提取模塊而言,學生在掌握基本無機化學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分層次教學手段,強化學生實驗技能的培養,建立與地方稀土企業的密切聯系,如與當地金蒙稀土集團有限公司和稀土研究院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讓學生形成實驗—實踐—再實驗三者循環模式(見圖1),杜絕因課堂實驗教學的單一性和程序化給學生實驗造成不良的慣性學習習慣。煤化工實驗模塊,也是應用化學實驗嘗試引入教學環節的新舉措。最近幾年來,隨著包頭新型煤化工企業相繼入駐,對煤化工類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多,學校也非常重視與這些企業的聯系,每年利用化工專業見習和專業實習機會,加大拓展實習基地的建設,目前已經與內蒙古烏海化工、鄂爾多斯大陸新區的煤制天然氣和煤制油等大型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有必要盡快將煤化工實驗模塊引入到課堂教學中,除建立以理論教學促進實驗教學體系以外,還應建立以實踐基地建設來完善實驗教學的新模式。既豐富學生教學實驗內容,又能為相關用人企業培養具有專業背景的人才,實現學校與企業,企業與學生,學生與學校互利雙贏的金三角格局。環境檢測與分析模塊是結合當前國家重視環境保護,促進生態環境建設而提出的。包頭具有豐富的煤炭資源,新型的能源化工企業規模正在逐步擴大,對節約資源、實現環境與效益雙贏的意識也越來越高,環境治理與檢測相關專業的人才也逐步受到重視。但從現實來看具有這方面的專業人才相對匱乏。為此我們在應用化學實驗教學中加大環境監測與分析方面的教學內容,進一步拓寬學生視野,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為社會輸送可用人才。
2.3實驗教學設備的完善
在完善應用化學實驗教學內容改革的同時,繼續加大了對實驗教學設備的調研與采購。著重按照現行企業運行模式中的方式,採用一些先進的小型化設備與儀器,讓學生在實驗操作技能鍛煉的同時,熟悉設備與儀器的使用,這為學生進入企業能盡快投入到工作中奠定一定的基礎。對於一些大型的、一時無法滿足教學實驗的儀器,採取積極與臨近科研院所溝通的形式,轉移課堂教學,通過現場學習的方式進一步完善應用化學實驗教學體系。目前,按照我校12版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結合多方面的努力,應用化學實驗教學內容已經修訂完成。以11級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正在實施運行當中,根據學生的反饋與實際教學效果,反響很理想。當然,在實際實驗教學中也發現一些問題,正在積極總結經驗,爭取進一步完善應用化學實驗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應用化學專業建設與實踐研究張群正化工高等教育2004-09-30
2、走理工融合之路 培養應用化學專業高素質創新人才楊屹; 陳詠梅; 白守禮; 許家喜; 李蕾; 李保山中國大學教學2013-07-15
摘要:經過近幾年的建設,我們制定了明確的課程建設目標和規劃,建立了較為完善、科學的課程體系,做到了理論聯系實際,課內課外結合,既傳授知識和技能,又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
關鍵詞:應用化學;儀器
1儀器分析實驗課程設置
1.1課程設計理念
“儀器分析實驗”是應用化學專業必修的基礎課程之一,它是分析化學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儀器分析的基本理論和操作,能根據不同儀器的性能、不同分析對象選擇合適的分析方法。能夠運用分析技術解決生產和科研的實際問題,並初步具備從事儀器分析方面研究工作的方法與能力。為此,我們的設計理念是“夯實基礎,綜合訓練,創新提高,實踐應用”。“夯實基礎”要求所有學生都要完成基礎性實驗,加深理解儀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大型儀器的使用方法;“綜合訓練”是指每個學生必須完成部分綜合性實驗,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各種儀器分析測定實際樣品,掌握常用的樣品前處理方法;“創新提高”是指學生自主選擇1-2個創新性實驗,課下完成,針對生產生活實際中的某個問題,查閱文獻,設計實驗方案,優化實驗條件,得到產品,進行表徵或測定,並評價其使用效果,無論成功與否,都要給出合理的解釋。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能力,為下一步畢業論文和今後的研究生學習奠定基礎。“實踐應用”是指學生通過見習實習,加深理解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利用學到的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去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增強綜合應用能力。
1.2課時安排
在2011版應用化學專業培養方案中,儀器分析實驗在第5學期與儀器分析課同時開設,安排在無機化學及實驗、有機化學及實驗、分析化學及實驗等基礎課程之後,48學時,開設12個實驗項目,教學大綱提供了26個項目,其他實驗項目作為開放實驗,供有興趣的學生課下完成。
1.3課程體系
近年來,我們緊緊圍繞應用型人才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按照儀器分析實驗的要求,課程組以教育部精品課程建設宗旨為指導,以學生實驗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為切入點,對儀器分析實驗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形成了相對獨立的由基礎性、綜合性與創新性實驗以及實踐實訓構成的課程新體系,體現了從易到難、從簡單到綜合、從基本技能訓練到創新能力養成的認知發展規律。
(1)基礎性實驗
共有8個基礎性實驗,其中6個為必做實驗。該類實驗針對基本的分析方法,選擇常用的儀器,開設較為簡單的實驗,目的是讓學生學習和掌握大型儀器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了解儀器的基本結構,學會記錄和分析處理數據,為養成良好的科學素養打下基礎。通過第一層次的實驗,強化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操作技能,並為後續實驗奠定了基礎。
(2)綜合性實驗
2個綜合性實驗為學生必做實驗,其餘10個為選做實驗。綜合性實驗包括樣品前處理和分析測定兩部分。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熟悉原有儀器的使用,學習新型儀器的操作,如氣質聯用儀、液質聯用儀、X-射線衍射儀等,掌握常用的樣品前處理方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創新性實驗
該類實驗難度較大,教師精選生產生活實際中的問題,只給出實驗要求。學生必須進行社會調查、查閱文獻、設計方案、獨立完成實驗、分析數據、得出結論。這類實驗以開放性實驗開出,與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教師科研課題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科研意識。
(4)實踐實訓
為了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課程組非常重視學生的實踐實訓工作,積極開展第二課堂。結合環保主題開展臨沂市水質調研、土壤中重金屬污染情況的調查,對水質的各種指標和土壤中重金屬離子的含量進行測定。學生查閱文獻設計方案,不同小組可以選用不同的儀器進行測定,進一步熟悉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ICP-OES光譜儀、原子吸收光度計和原子熒光光度計的使用,掌握樣品的前處理方法。比較不同小組的測定結果,並與國家標准對照,確定水或土壤是否被污染。2011年,我們組織的臨沂大學沂河水質調研團獲山東省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服務隊。充分利用現有的實習基地組織學生進行參觀學習或實習,在實踐中開闊視野,學習了解先進的分析儀器。學生在學習儀器分析之前,接觸到的分析儀器都是玻璃儀器,復雜一點的就是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所以對於大型儀器非常陌生。開始新課前,我們組織學生分組到儀器分析實驗室和分析測試中心,見識將要用到的大型儀器,對於學校沒有的較先進的儀器,就帶學生去實習單位參觀,了解分析化學的應用領域,大型儀器在現代分析中的重要地位,明確儀器分析要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實際問題學習,增強學習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提高學習效果。教學結束時,部分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再去實習基地見習或實習1~2周,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對實際樣品進行處理和測定,深刻體會學有所用、學有所成的道理。大四下學期,所有的學生都要去基地實習2-3個月,實習期間,學生進行系統的訓練,從設計方案,到優化條件,最終建立一種靈敏度較高、選擇性較好的分析方法,或者對已有的方法進行改進,在校內教師和基地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畢業論文。
2儀器分析實驗課程內容
為了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社會需求和人才培養需要,我們積極吸收行業企業參與課程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臨沂市環境監測站、臨沂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臨沂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臨沂市葯品檢驗所等監測部門、山東金正大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魯南制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葯明康德新葯開發有限公司、山東濰坊潤豐化工有限公司等企業對儀器分析實驗項目的設置提出了修改建議。我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對實驗內容進行了修訂。
2.1從生產生活實際出發選擇實驗內容
儀器分析實驗教學的內容要貼近生活、生產實際,強調知識的應用和內容的開放性,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引起對實驗的興趣。討論問題不能一味地從理論知識開始,應注重從與知識相關的應用和技術以及社會的角度進行思考,從項目(主題)及應用性的問題出發,根據需要合理選擇實驗內容。例如: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就可以選擇頭發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測定,雙波長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復方磺胺甲惡唑片中磺胺甲惡唑含量,循環伏安法可以選擇各種飲料中葡萄糖含量的測定,既保證了實用性,又增加了前處理的內容。對於社會上出現的一些熱點問題將其有選擇性地融入儀器分析實驗教學中,如假葯的檢測、蘇丹紅及三聚氰胺的分析等此類探索研究性實驗,作為開放性實驗,對一些有濃厚興趣且基礎較好的學生單獨開放。學生通過實驗可以體會到儀器分析實驗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以及給社會生活帶來的便利,並且認識到,如果不合理地利用科學技術,它會給人類帶來危害,甚至是災難,讓學生關注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增強社會責任感。
2.2刪除陳舊的內容,增加新技術新方法
傳統的儀器分析實驗內容多是一些驗證性和低層次的常規實驗,與現代實驗方法技術和現實應用等相差較遠,無法調動學生學習實驗課的興趣和積極性。在實驗課的教學過程中,必須結合科學發展前沿介紹本學科的新理論、新方法,以及本學科與其他相關學科的關系。以基礎理論為主線,以典型的實驗為重點,以實際操作為核心,在集中講授研究成熟、應用性廣泛的儀器方法的同時,要讓學生通過查閱文獻,掌握現代儀器理論的最新動態,了解本學科涌現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使學生受到現代科學技術的熏陶。基於這一想法,我們增加了有關新儀器、新方法、新技術的實驗,如“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譜法測定水中苯系物的組成”、“松果菊中組分的LC/MS分析”、“流動注射化學發光法檢測DNA”、“基於納米金比色分析法測定中葯材中的汞離子”等。
2.3提高綜合性實驗和創新性實驗的比例
不少學生希望老師把更多的思維空間留給他們,讓他們有獨立思考的機會。為此我們嘗試把學生的一些基礎實驗設計成研究型實驗,把科學前沿領域的知識引入學生實驗中來,增加創新性實驗,旨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HPLC法測定中葯材提取物和克林黴素磷酸酯注射液中抑菌劑含量”、“葉綠素的提取分離及葉綠素金屬絡合物的合成與鑒定”、“固相萃取-HPLC檢測土壤中的三嗪類除草劑”等。通過實驗,學生很好的掌握了樣本的提取與預處理,以及氣相色譜、液相色譜、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等儀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項,初步具備了實驗方案制定的能力,並對現代儀器的原理、結構和操作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2.4及時將教師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驗內容
課程組教師堅持以教學為中心,教學與科研相互促進,積極開展科研工作,形成了幾個較為穩定的研究方向:生命化學分析、納米改性與感測、環境分析、天然產物分離與分析。課程組充分利用科研優勢推動教學改革和實驗內容的更新,部分教師的研究成果已經成為儀器分析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流動注射化學發光法檢測DNA”來源於生命化學分析研究方向,“毛細管電泳法測定阿司匹林中水楊酸的含量”、“松果菊中組分的LC/MS分析”等實驗項目來源於天然產物分離與分析方向,“基於納米金比色分析法測定水中的汞離子”、“稀土摻雜TiO2光催化劑制備及光催化活性的研究”來源於納米改性與感測方向,“土壤中砷的形態分析”,“金屬離子印跡聚合物的制備及水中鎘離子的測定”等實驗項目來源於環境分析化學方向。這些實驗項目的實施,既完善了實驗教學體系,又充實了實驗內容,有助於學生了解科學研究的過程,激發參與教師科研課題的熱情。
3結語
經過近幾年的建設,我們制定了明確的課程建設目標和規劃,建立了較為完善、科學的課程體系,做到了理論聯系實際,課內課外結合,既傳授知識和技能,又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緊跟學科發展前沿,力求教學內容科學先進,及時把新型的儀器手段、分析方法和教師的教學科研成果引入教學。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增強,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顯著提高,在各種大賽和科技活動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山東省大學生化學實驗技能大賽中獲一等獎4人、二等獎7人、三等獎1人;在“挑戰杯”山東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二等獎5人、三等獎6人;6名學生獲山東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27人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12年,14人獲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16人獲校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
參考文獻
1、淺談應用化學專業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李凡修; 孫首臣; 鄧仕英; 李克華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04-15
❾ 中學化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科學態度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本文為深圳市教育科學九五規劃課題《中學化學素質教育中進行學生科學的態度教育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是本期首篇。從此開始得到《中學化學教學參考》各位主編的特別厚愛與關照,特別是楊建華老師、王軍翔老師,這是一段佳話,我很珍惜。
中學化學素質教育中
進行學生科學的態度教育的實踐研究
作者 黃積才
一、課題的提出
「中學化學素質教育中進行學生科學的態度教育的研究」(深圳市教科所九五規劃課題;以下簡稱態度教育)課題的提出,有其時代背景:
1.<<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要求:「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辦出各自的特色。」這段話的核心是:提高全體學生全面的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出特色。如何圍繞這一核心,順利實現轉軌,大力開展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發展出特色呢?
2.珠江三角洲地區(特別是深圳),市埸經濟日益發展,「正謀求實現三大戰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由單純的經濟增長轉向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經濟結構從『小』、『粗』、『低』向『大』『優』、『高』轉變;經濟規模從小經濟區向大經濟圈轉變」①。基礎教育如何適應這種轉變,並且為其服務?
3.社會環境日益復雜,「沒有錢萬萬不行」的功利思想流行;「知識越多越無用」論抬頭;行風不正,行業態度低劣的現象比比皆是。這不是世界潮流的主旋律。1996年 4月「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報告中,指出教育的四個支柱是: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其中「學會共同生活」所強調的是一種「協作態度」和「互助精神」。「共同生活」需要的是一種高尚的態度素養,人們之間需要的是一種協作、互助、奉獻、幸福的生活(生存),而不是互相排斥、互相詆毀、痛苦的生活(生存)。教育如何克服社會對教育的負面作用,發揮教育的教化功能,正本清源?
4.在當前的基礎教育中,應試教育思想還時刻影響教育教學行為。中小學還存在著片面追求升學率的辦學思想;課堂教學還存在著老師講,學生聽的「一言堂」、「滿堂灌」現象;還把考試分數的高低作為學生學習水平的衡量標准,忽視思想品德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負擔越來越重,學習興趣越來越低。這些都嚴重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
5.<<化學教學大綱>>(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試用)首次將激發學習興趣,培養科學態度,科學方法,創新精神,關心自然、社會及愛國愛他人的情感等,作為初中化學教學目的的內容加以明確提出,要求既要培養學生的智力素質,又培養學生的非智力素質。中學化學教學如何適應這一轉變,是中學化學教育工作者重大而又迫切的研究課題。
本研究根據我區社會總體發展的實際水平,結合我區化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從素質教育觀和教育方法論角度,提出在中學化學教學中開展態度教育的實踐研究,旨在探討素質教育的實踐模式以及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方法與途徑。
二、主要理論依據
1.素質教育理論 素質教育理論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素質教育三要素(柳斌語)為:①全體發展:促進全體學生發展,而不是少數學生的發展;②全面發展:促進學生全面素質(德、智、體諸方面)的協調發展,而不是片面發展;③主動發展:促進學生主動、生動活潑、全面基礎上的特色發展,而不是被動、完全均一的發展。
………………………………………………………………
(3)態度教育態度教育是研究科學的態度養成規律以及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教育。通過化學知識的傳授,發展學生識商;通過化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化學方法的訓練,發展學生智商;通過顯性的化學能力的隱性內化為化學科學的態度,發展學生的情商。從而達到發展全體學生全面的素質,促進全體學生主動、生動活潑地發展出特色。其理論模型圖如右:
此外,還廣泛運用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心理學理論以及其他教育理論來指導本課題的研究。
三、課題的研究內容
態度教育以系統論作為考察教育過程的方法論基礎,著眼於教育的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整體與外部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關系,綜合地考察教育的內容構成。
1.化學心理(興趣與情感)態度教育: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進學生學習化學的情感體驗,構建樂學氛圍。變學海無涯「苦」作舟為「趣」作舟、「樂」作舟,克服厭學心理,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發展。
2.化學學習態度教育: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學生化學學習的自覺性、克服化學學習困難和承受化學學習挫折的忍耐力、提高自製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會學」,做到樂學與苦學的辯證統一。從而養成良好的化學學習態度和習慣,使學生終身受用。
3.化學創新態度教育:在化學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濃厚的創新意識,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品質和創造性個性品質,養成一種內在的創新態度和創新精神,防止學生「高分低能低創造」,為學生的潛能得以最大發拙作準備。
4.化學思想品德態度教育:在化學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道德觀念、道德情感、道德修養;培養學生愛化學、學化學、用化學、獻身化學的科學精神;培養學生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防止學生「高分低德」、「高知低德」、「高能低德」發展。做到多出人才和出好人才的辯證統一。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務。
四、課題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做法
(一).研究思路:1995年9月開始在我區進行的中學化學態度教育的研究,實驗依據自然狀態下的教育實驗思想,在明確實驗目標、構建理論模型、確定實驗變數與操作原則、擬定實驗計劃等工作的基礎上,點面結合,分步實施,分段評估,動態調控。模型圖如右:
(二)主要做法:
1.確定實驗的突破口、主渠道:實驗的突破口是化學心理(興趣與情感)態度教育,切入點是興趣教學;實驗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重在構建課堂教學態度教育模式。
2.確定實驗對象:為我區初三年級的學生。
3.確定實驗階段。因為初中只初三學年開化學,所以以一學年為一階段。
第一階段:
………………………………………………………………
第三階段:全面推廣階段。
1997年9月開始,在全區中學推廣。計劃在98年10月將舉行龍崗區中學化學課堂教育教學改革研討會,對本課題進行全面的總結、宣傳,主要內容有二:中學化學態度教育論文評比交流;分層次四段式協作學習模式課堂教學優秀錄像課例評比交流。
4.培訓教師,提高教師素質。三年來已上培訓課13次,通過教材教法的培訓學習,更新了教師的教學觀念,轉變了教師的教學思想,提高了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加強了課堂教與學的針對性,講與練的適時性、實效性。
5.理論聯系實際,及時評估調控。分定期與不定期評估調控。定期評估調控是指每周定一日為下學校檢查課時教學設計,指定課題聽課評課,堂後抽查,了解課題進展情況;不定期評估調控是指根據課題進展需要,採取隨時隨堂聽課,與實驗教師交談,開實驗學生座談會,了解情況,及時反饋補救。
五、課題研究的主要階段性成果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我區初中化學升中考試成績有明顯的進步,標准分平均分由原來較落後的學科上升為排名第二(六個文化科目排名)的學科,並於96年、98年超過寶安區。以標准分 600分以上人數(優良率)統計為例:
年 度
全區參考人數
600分以上人數
600分以上比例
實驗前95
2507
240
9.6%
實驗後96
2622
318
12.1%
實驗後97
2635
345
13.1%
實驗後98
2786
417
15%
2.97年深圳市中學化學教學論文評比中我區有17人獲獎,獲獎人數為各區最多,獲獎等級為各區最好。值得一提的是:全市有8篇興趣教學題材的獲獎論文中,我區佔六篇。
3.階段性成果「分層教學四段式協作學習模式」公開課(由本人設計、學校老師授課),在97年深圳市化學優秀教學錄像課比賽中獲一等獎。
4.階段性成果<<激趣·激思·激情──中學化學教法與學法優化談>>一文
(原文發表在<<廣東教育>>1996年第1·2合期),獲1997年深圳市化學教學論文評比一等獎,獲「廣東省第二屆青年教師優秀教學論文」徵文三等獎。
5.階段性成果<<小議態度教育>>一文發表在<<廣東教育>>1997年第 5期,該文被國內數家大型文獻叢書(國家級)收編,有一定影響。
6.階段性成果<<開展態度教育,促進學生健康發展>>一文被收入由中共中央黨校等三家單位主編的大型文獻<<中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寶典>>(中央級)。由團結出版社出版。
7.階段性成果<<構建中學課堂教學素質教育模式,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發展>>(一般課堂模式)一文獲1997年中央教科所主辦的「全國素質教育大家談」徵文三等獎。
8.階段性成果<<中學化學素質教育分層教學四段式協作學習模式的研究與實踐>>一文在1997年「廣東省中學化學教學改革研討會」上交流、宣讀。
9.階段性成果<<構建中學課堂教學素質教育模式,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發展>>(中學化學課堂模式)一文獲1998年國家教委「九五」規劃重點課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會學習」研究>>一等中期科研成果。
10.階段性成果<<協作學習模式談>>一文發表在廣東教育1998年第7·8合期
六、課題研究的體會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轉變了我區化學教師的教育教學思想,基本樹立向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要質量、向教育科研要質量的觀念。可以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發展。
在本課題的研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①有一部分教師還不能在思想上真正重視教育科學研究,認為常規做法省事;②有些參與研究的教師還不能持之以恆,認為教學研究只是在公開課中,有時僅是「三分鍾」熱情。這些都嚴重製約著課題研究的真正落實,我們將在今後的研究中盡力克服,爭取早出多出成果。
註:
①梁永豐《珠三角教育現代化認識誤區及其超越》,廣東教育1997年第5期第23頁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指出,中小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文化水平、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這就為素質教育的基本理論探討指明了方向。科學文化素質作為人的整體素質教育的一個方麵包括哪些構成要素,人們進行過探究。筆者認為,科學素質內涵比科學文化素質的內涵窄,科學素質主要由科學知識、科學能力、科學方法、科學意識和科學品質五大要素構成。在對學生進行科學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科學知識是發展學生科學素質的基礎,科學教育的過程,能逐漸培養、發展學生的科學能力,使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培養良好的科學品質,同時促使學生逐步形成科學意識。
中學化學教學應以提高和發展學生的科學素質為中心,這是時代的要求。本文試就中學化學教學中的科學素質教育的內容作一初步探討。
1.讓學生牢固地掌握化學學科的基本知識
科學知識在構成科學素質五要素中起著基礎作用,它是人類世世代代積累和傳遞下來的寶貴遺產,它是今後學生從事科學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基矗因此,在中學階段通過化學課程的教與學的活動,要讓學生牢固地掌握化學的基本知識。
化學知識是發展學生科學素質的基礎,但化學知識總量大,應該選擇那些對學生認識世界、面向社會以及自身發展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最典型的關鍵性知識讓學生學習。這些知識主要有:①最基本的化學現象和事實、最普遍的化學常識及科學史知識。②化學計量系統,化學用語,命名法。③最重要的化學概念和最根本的化學原理,包括溶液理論、氣體定律、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化學反應熱力學、化學反應動力學。④典型金屬、典型非金屬、過渡元素、稀有氣體以及有關的化合物知識。⑤無機化學、有機化學、核化學、生物化學、環境化學、地球化學、化學分析、化學合成。⑥化學與社會、化學科學新進展、化學的未來發展方向。包括化學在日常生活與生產中的重大應用以及與當前社會發展與生活密切關聯的問題。
2.培養、發展學生的科學能力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科學素質教育的第二個方面應該強調培養、發展學生的科學能力。科學能力應是科學素質教育的核心。因為,從社會的生存和進步來看,這種能力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對具體科學概念的掌握,不論這些概念有多麼重要。筆者認為,科學能力應是獲取科學知識和探索科學新知識的能力,自然科學方法論是培養學生科學能力的依據,科學能力的形成過程是在科學知識的教與學的過程中形成的,教師採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手段組織學生學習各種科學知識,訓練學生的科學能力。
科學能力是一個屬於能力范疇的概念,其包括的內容比較廣泛,如有觀察、思維、想像、實際操作和創造能力等,但在中學化學教學中應著重注意以下五個方面的能力培養。
(1)實驗能力(包括觀察能力)
觀察與實驗能力是科學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一種全面的綜合能力,包含相當高的獨立探索能力和創造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把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具體化為以下幾個方面:①按一定的認知目的安排觀察或實驗的活動。②讓學生獨立地完成觀察與實驗。③使學生學會如何記錄、分析、觀察和實驗所得的資料及數據,導出正確合理的結論並進行報告。
(2)思維能力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思維能力包含的范圍很廣,化學學科知識的特點非常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也非常有利於培養他們對事物進行對比、類比、邏輯推理的能力。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利用有關化學知識的特點,進行相關的思維能力的培養。例如,進行鹼金屬族元素教學時,利用該族元素具有相同核外電子數的特點,在已知鈉元素的性質後,可以演繹推理出其他元素的性質,培養學生演繹思維能力。同時,利用它們具有不同的電子層數,又可以進行各元素性質的對比,找出它們性質的異同點,培養學生的對比能力和分析能力等。
(3)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是一種較高要求的科學能力,是建立在觀察、理解、思維、記憶等能力基礎上的一種比較綜合的獨立學習的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綜合。使學生具有自學能力,能獨立地獲得和探求新知識,這是教育的最終目標之一。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可以具體化為以下兩個方面:①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教給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②著重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訓練。
(4)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能反映學生科學能力好壞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學生學習、消化知識,不斷擴大知識范圍和增大知識深度,以及提高自學能力所必不可少的能力。在中學化學的教學實際中,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應幫助學生和要求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時能做到:①掌握所學化學概念和規律產生的背景或實驗條件和現象。②掌握所學化學概念和規律的確切含義,會分析物質發生變化時的原因。③掌握所學的化學知識和其他化學知識的聯系、區別。④掌握所學的化學概念和規律的成立條件和應用范圍,且會依據對基本概念和規律的解釋作出正確的推斷。
(5)創造能力
培養學生創造力也是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未來社會需要更多的創造型人才。人人都具有創造能力,只是程度高低不同而已,創造能力能通過教育和訓練予以提高。創造性的思維能力是創造能力的核心,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在教學實踐中,應該有意識地使用創造教育的教學模式,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活動,從而培養創造性的思維能力。②注意創造性思維的發散性特點,培養學生善於對已知事物進行懷疑和再思考,能夠打破習慣性思路,提出幾種另外的解決問題的辦法。③注意聯想能力的培養。由於化學學科知識的特點,有利於培養學生類似聯想、對比聯想、因果聯想等能力。④注意利用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在豐富多彩的興趣小組活動中,讓他們有機會充分施展才能和創造性。
3.教給學生科學方法
科學方法是人們在科學研究中所遵循的途徑和所運用的各種方式及手段的總稱。掌握科學方法無論從學習知識的角度或者從發展能力的角度來看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學階段,要求學生掌握科學方法是有一定難度,但教給學生普通的自然科學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通過採用下列程序來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
(1)搜集有關資料、文獻和數據
觀察,實驗,條件控制,測定,記錄。
(2)分析、研究和處理有關資料、文獻和數據
資料和數據的處理(表格化、方程化和圖線化),分類。
(3)得出規律性結論
科學抽象,發現規律,模型化,提出假設,驗證假說(得出結論、形成概念)。
4.促使學生逐漸形成科學意識
筆者認為,科學意識包括兩重意義,一是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自然科學觀。二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實際問題,要有科學意識的進行對待、處理或解決。
辯證唯物主義的內涵豐富,在化學教學過程中,不要求學生系統掌握辯證唯物主義的原理,但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時,可以促使學生形成很多唯物主義的觀點,這是化學科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具有的特點。例如,可以促使學生逐漸樹立起物質第一性的觀點,樹立起尊重事實的觀點,樹立相信科學、反對迷信的觀點,樹立為科學而不斷探索、不斷奮斗的觀點等。
促使學生形成化學科學意識,這也是化學素質教學的一個應重點加強的方面。我們的教育最起碼應做到:一個受過中學化學教育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化學問題時,不要求他們能說出問題的原因,但應具有知道這是化學現象的化學科學意識。就好比說,一個公民走在大街上,看到汽車後面排出尾氣,他應該意識到這些氣體會污染空氣。
要促進學生形成化學科學意識,最主要的手段應該是讓學生參與實踐,理論聯系實際。可以採取活動課的形式,讓學生親身經歷周圍環境中存在的化學問題,讓學生形成化學能給人類帶來利益的觀點。同時也應告訴學生,如果不合理地利用科技成果也會給人類的生存環境及社會生活帶來消極影響。
5.培養良好的科學品質
科學品質是一種非智力因素,它主要包括興趣、情感、意志、作風、態度等方面。因為這些品質具有強化學習過程的驅動力的作用,又對學生學習科學具有控制調節的反作用。所以,我們把這些品質稱為科學品質。良好的科學品質能使人們樂於參與科學的學習與實踐活動並從中得到樂趣和滿足,能使人們有堅強的意志,表現出高度的自覺性、頑強性和自製性,能堅持實事求是的作風,謙虛謹慎、勤奮努力。在中學化學教學中,通過多種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科技活動,逐漸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對發展學生科學素質有重要意義。
文 章
來源蓮山
❿ 化學老師或大學生請幫幫忙
高校化學專業實驗教學綜合改革研究與實踐
(項目總結報告)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自從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頒布以來,作為培養基礎教育人才的高校院校在教育觀念,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方面也進行了改革,以適應現代基礎教育發展的需求.
目前,我國高校化學專業實驗教學與管理存在較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 在課程體繫上,一是簡單"照方抓葯"的驗證性實驗內容較多,例如現在高校無機化學實驗課中的驗證實驗課時占總課時的80%.二是各門實驗課缺少相互配合,不能使化學實驗教學形成一個有機體系.現在高校化學專業實驗課程基本上都是一年級開設無機,二年級開設分析和有機,三年級開設物化等實驗課程.三是許多實驗內容與現代分析方法及合成制備途徑的距離較大.四是綜合訓練性的實驗內容偏少,培養學生能力和個性的力度不夠.(2)申請者多年參加省內外高校化學教學研討會,了解到高校實驗技術人員嚴重缺乏,多數為實驗教師兼任,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實驗技術和實驗室管理工作.(3)多年來實驗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單一,不能體現以學生為本的實驗教學思想,缺乏一個科學,規范的考核體系.國家教委召開的面向二十一世紀和加強高素質教育高校教學工作會議的要求,要通過重組課程,加強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和融合等方式,改變原有教學內容劃分過細,各門課程過分強調各自的系統性,完整性的狀況,要推進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的現代化進程.因此,在深化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改革中,高校化學實驗教學體系非改不可.
為適應現代基礎教育的發展,深化高等院校教育改革,近年來我系一直致力於實驗條件的改進和實驗教學改革與研究,我系現有一座2800平方米的實驗教學樓,固定資產200萬元.現在我校東區新建設了一座3200平方米的化學實驗大樓,基礎化學實驗室八口,新實驗室寬敞明亮,通風好,噪音低,各類管線布局合理,規范,維護方便.學生實驗檯面為耐酸,耐鹼,阻燃的理化板,檯面上水,電,風配套到位,實驗時人均使用面積達到3平方米.我系分析測試中心現有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液相色譜儀,極譜儀等分析儀器,准備購買CHI電化學工作站,氣相色譜儀等儀器,這些儀器設備為以基本技能,綜合能力,創新能力,為主線的能力培養目標得以實現提供了保證.每門基礎實驗課程均增設了綜合實驗,並注意實驗教學方法的改進,力求通過省基礎課實驗室評估促進我系的實驗教學綜合改革.
《高校化學專業實驗教學綜合改革研究與實踐》申請立項具有一定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基礎.首先,我系1996至1998年承擔了世行貸款"師范教育改革"項目--三年制師專化生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綜合改革研究項目,對化學實驗教學進行了初步改革,積累了一些經驗,初步形成了一些改革思路.其次,1999年我系化生教育專業作為省教委重點課程建設資助項目,經過幾年來的課程建設,現已初具規模.第三,本項目的主持人和主要參加者具有一定的教學研究經驗,參加或主持過省級和校級教研項目,並且分別主持了兩個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項目(99J10211和2001kj245zc),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二,本課題的主要研究內容:
(1)改革實驗課程體系
改變了原有各門實驗課內容劃分過細,各門實驗課過分強調各自的系統性,完整性的狀況.通過改革,整個實驗分為 基礎化學實驗 和 綜合化學實驗 .在基礎化學實驗的無機,有機,分析,物化,教法等內容中,增加少量本專業方向的綜合實驗.在 基礎化學實驗 完成後,開設 綜合化學實驗 課程, 綜合化學實驗 的實驗是基礎化學實驗中各種實驗方法,相互交融,重整而形成的新實驗,更有利於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2)改革實驗教學方法
針對不同實驗教學內容,採用不同的實驗教學方法.
(3)加強實驗課教學管理
通過整個實驗過程,培養學生尊重實驗事實的科學態度,以及具有一定的科學實驗理念.
(4)重視考試改革
建立科學,嚴謹的實驗考核體系,改變過去只根據平時實驗情況定成績的單一考核方式.
(5)實驗室教輔人員隊伍建設
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對他們從備課,撰寫教案,聽課,評課,科研等方面全程指導.通過參加各種實驗技能培訓班的學習,提高實驗技術人員的實驗室管理能力.
本項目的目標:
(1)在知識結構上,拓寬學生專業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採用現代教育技術,改進教學方法,建立科學,嚴謹的實驗考核體系,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以促進學生的認知能力,綜合素質的提高.
(3)加強實驗技術人員隊伍建設,提高其維修簡單儀器等實驗技能的能力.
本項目要解決的問題:
(1)籌建兩口綜合化學實驗室,使用綜合實驗教材,形成實驗教學新體系.
(2)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建立系化學葯品,儀器管理資料庫,玻璃儀器,化學葯品及器材的使用實行電腦管理.
(4)培養和引進專職實驗技術人員.
三,項目運作情況概述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實驗既是化學理論產生的直接源泉,又是檢驗化學理論是否正確的重要途徑,還是提高化學科學認識能力,促進化學科學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基於對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的認識和對化學實驗教學實踐的總結,我們認為可以將化學實驗教學的目的歸納如下:
(1)幫助學生獲得,驗證並擴展化學知識;(2)培養學生的驗能力和分析,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3)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4)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現在化學實驗教材內容選材不夠全面,教學模式單一,表達形式較呆板,學生根據實驗教材做完了實驗,也不能全面達到實驗教學的目標.
本項目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化學實驗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方案:
第一階段開設化學基礎實驗.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是各類實驗的基礎.基本操作的規范,方法由易到難,由簡及繁地貫穿於各類具體實驗的過程中,或單獨編制以練習單項基本操作為重點的實驗內容.
第二階段開設化學綜合實驗.讓學生獨立設計的實驗是一類帶有研究性的實驗,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發展學生的認識和實踐操作能力,揭示有關生產和生活中典型的化學反應機理,而不宜去追求其中的技術細節.這類實驗結合生產和生活實際,我們盡可能選擇那些既能讓學生靈活運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能讓他們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實驗主題.
四,本課題的主要成果
我們實施了本課題.本課題實施兩年來,取得了一些成果:
(1)實驗課教學分為 基礎化學實驗 和 綜合化學實驗 兩個階段.建立了一口綜合化學實驗室(西區實驗樓四樓),編寫了綜合實驗講義,在00,01,02化學教育班中開設了綜合實驗.
(2)引進了專職實驗技術人員,充實了實驗室教輔人員隊伍,現有一名專職保管員,兩名專職實驗技術人員.
實驗教師外出參加各種實驗技能培訓班(紅外光譜,差熱分析等)的學習,提高了實驗教師的實驗技能和實驗室管理能力.
(3)強化了實驗室的規范管理,編寫了 系實驗室規章制度匯編 ,建立系化學葯品,儀器管理資料庫,玻璃儀器,化學試劑及器材的使用實行電腦管理.
化學實驗室的玻璃儀器,化學試劑及器材種類繁多,以前是人工統計各實驗室和整個系每一年的耗用量,再提出下一學期采購計劃,工作量大,費時費力.現在保管員使用電腦管理,建立儀器,葯品資料庫.工作量減輕了,數據也准確.
(4)改革實驗教學方法,針對不同實驗教學內容,採用不同的實驗教學方法.建立了科學,嚴謹的實驗考核體系.
通過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培養學生基本實驗素質方面進行了探討,教師的實驗教學法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5)本項目實施兩年來在省級刊物上公開發表了2篇實驗研究論文,還有3篇待發表.
本課題在高校化學專業實驗課教學中具有推廣價值.
本項目的主要特色:
本項目最突出的成果是打破傳統實驗課開設模式,對實驗課程體系的改革,實驗課教學分為 基礎化學實驗 和 綜合化學實驗 兩個階段.基礎實驗中調整驗證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的比例,加大設計性實驗的比例,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綜合實驗強調綜合實驗能力的訓練,每個實驗包括兩個二級學科的實驗操作技能.這樣的課程體系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學生今後做本科畢業論文打下了良好的實驗技能基礎,可使全系學生受益.編寫了綜合化學實驗講義,並在01,02,03化學班實施.00化學教育班許秀麗同學,02化學教育班的王選同學參加了教師的科研活動,其實驗技能在科研中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在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 阜陽師范學院學報 上發表了多篇論文.
五,教學研究與教學效果
學生學習化學,不僅要掌握人類從生產實踐和科學實驗中總結出來的規律性知識,還要在思想觀點,意志品德方面受到熏陶,從終生教育的意義看,更為重要的是還必須掌握科學方法,即如何進行觀察,並通過觀察來發現和分析問題;如何搜集文獻資料;如何設計和進行實驗;如何整理數據和撰寫報告等等.
本課題經過兩年來的實施,大多數學生具有了以下實驗能力:
(1)增強了實驗意識,重視並善於通過化學實驗來解決實際問題.能通過對實驗的分析,從中提煉出恰當的化學實驗課題;能用科學的語言准確,完整,清晰和具體地闡明課題.
(2)能靈活的運用化學知識技能選擇科學,有效和巧妙的實驗方法,周密地設計可行和合理的化學實驗方案.
(3)能根據實驗方案恰當的選擇,裝配,使用化學實驗儀器和化學試劑;合理的選擇,組織並有效的完成全部實驗的各種操作,有效地控制實驗條件;妥善地處理實驗中出現的問題.
(4)能獨立地,系統的和有條不紊地進行化學實驗觀察,完整地和規范地記錄實驗的過程,條件,現象和結果;能獨立地查閱有關的化學文獻.
(5)能對獲取的化學實驗事實,數據,資料進行適當的思維加工,形成科學的化學概念,判斷和推理,發展規律,解決問題.並且概括成化學知識經驗.
(6)能准確,清晰,全面地表達和概括實驗的全部內容及其結果,簡明,扼要和規范地撰寫實驗報告.
通過本課題的實踐,提高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促進了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教學效果顯著.本課題在高校化學專業實驗課教學中具有推廣價值.今後在教學改革的實踐中,將進一步深化改革,不斷探索進取,形成更加完善的化學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