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麼區別酚和醇
1)從結構上:當羥基直接連在苯環上,那麼這時羥基稱為酚羥基,該物質稱為酚類;當苯環連在烴基上、不直接看連在苯環上,那麼這時羥基成為醇羥基,該物質為醇類。 2)醇可以與金屬鈉反應放氫氣,而酚不能。 3)特殊顏色反應,酚能與FeCl3反應生成紫色物質。 4)酚是酸性,醇呈中性。
❷ 用化學的方法鑒別乙醇和苯酚
向溶液中滴加溴水,有沉澱生成的是苯酚。
分別加入氯化鐵溶液,顯紫色的為苯酚。
方程式:FeCl3 + 6 C6H5OH = H3[Fe(C6H5O)6] + 3 HCl
加入氫氧化銅,顯特殊深藍色的是甘油。
方程式:HOCH2CHOHCH2OH+Cu(OH)2→(加熱)(OCH2CH(OH)-CHO)Cu(甘油銅)+2H2O
深藍色就是由甘油銅顯示的。
與氯化鐵和氫氧化銅均沒有反應的是乙醇。
(2)區分醇與酚的化學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苯酚共振結構如圖。酚羥基的氧原子採用sp2雜化,提供一對孤電子與苯環的6個碳原子共同形成離域鍵。大π鍵加強了烯醇的酸性,羥基的推電子效應又加強了O-H鍵的極性,因此苯酚中羥基的氫可以電離出來。
可吸收空氣中水分並液化。有特殊臭味,極稀的溶液有甜味。腐蝕性極強。化學反應能力強。與醛、酮反應生成酚醛樹脂、雙酚A,與醋酐;水楊酸反應生成醋酸苯酯、水楊酸酯。
還可進行鹵代、加氫、氧化、烷基化、羧基化、酯化、醚化等反應。苯酚在通常溫度下是固體,與鈉不能順利發生反應,如果採用加熱熔化苯酚,再加入金屬鈉的方法進行實驗,苯酚易被還原,在加熱時苯酚顏色發生變化而影響實驗效果。
❸ 怎麼區別酚和醇
醇是有機化合物的一大類,是脂肪烴、脂環烴或芳香烴側鏈中的氫原子被羥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在化學中,醇是任何有機化合物,其中羥基官能團(-OH)被綁定到一個飽和碳原子。通常意義上泛指的醇,是指羥基與一個脂肪族烴基相連而成的化合物;羥基與苯環相連,則由於化學性質與普通的醇有所不同而分類為酚;羥基與sp2雜化的雙鍵碳原子相連,屬烯醇類,該類化合物由於會互變異構為醛(只有乙烯醇能變乙醛)或酮,因此大多無法穩定存在。
在有機化學中,酚類化合物(英語:phenol)是一類通式為ArOH,結構為芳烴環上的氫被羥基(—OH)取代的一類芳香族化合物。酚類化合物中最簡單的酚為苯酚(C6H5OH,亦稱石炭酸)。
雖然結構與醇類似,但酚的性質相對獨特而與醇不屬同類化合物,這主要因為酚羥基連接於不飽和碳原子上。由於酚類的芳香環緊密的與羥基氧原子結合,而相對使羥基的氧原子與氫原子之間的化學鍵不是那麼牢固,因此酚比起醇類化合物具有更強的酸性。酚上的羥基酸性通常間於脂肪醇與羧酸之間(它們的pKa通常在10-12之間)。
酚與普通的醇不同,由於受到芳香環的影響,酚上的羥基(酚羥基)有弱酸性,酸性比醇羥基強。主要原因取自於非定域化(共振態)的存在,導致醇類與它的pKa值有段落差。
酚易被氧化。
取代反應
一級鹵代烴與NaOH水溶液或KOH水溶液反應,可通過親核取代反應制備伯醇。二級或三級鹵代烴由於會發生副反應:消除反應而得不到相應的仲醇或叔醇,只能獲得消除產物:烯烴。格氏試劑與羰基化合物發生親核加成反應,可制備二級或者三級醇。其他的相關反應如:Barbier反應和Nozaki–Hiyama–Kishi反應。:)
還原反應
醇可通過羰基化合物(如:醛或酮)與氫化物(如:硼氫化鈉或四氫鋰鋁)還原後,經酸後處理獲得。還有一種還原反應可通過異丙烯醇鋁還原醛酮以制備醇,即Meerwein–Ponndorf–Verley還原反應。Noyori不對稱氫化則是針對β-酮酯以制備不對稱的醇分子。
❹ 如何鑒別醇和酚
羥基連在苯環上的才是酚,否則就是醇。醇和酚在分子中都有一個羥基。醇的通式是ROH,酚的通式是ArOH,也就是說,醇的羥基是接在碳鏈上的,而酚的羥基是接在芳環上的(可以是苯環,也可以是其他芳香烴類雜環)。
1、加入FeCl3,呈紫色的是酚,不呈紫色的是醇。
2、加入濃溴水,有白色沉澱的是酚,沒有沉澱的是醇。
醇,有機化合物的一大類,是脂肪烴、脂環烴或芳香烴側鏈中的氫原子被羥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 一般所指的醇,羥基是與一個飽和的,sp3雜化的碳原子相連。若羥基與苯環相連,則是酚;若羥基與sp2雜化的烯類碳相連,則是烯醇。酚與烯醇與一般的醇性質上有較大差異。
酚,羥基(-OH)與芳烴核(苯環或稠苯環)直接相連形成的有機化合物。
低級醇的熔點和沸點比碳原子數相同的碳氫化合物的熔點和沸點高得多,這是由於醇分子間有氫鍵締合作用的結果。實驗結果顯示,氫鍵的斷裂約需要21~30KJ/mo1,這表明它比原子間弱得多(105~418KJ/mol)。
醇在固態時,締合較為牢固;液態時,氫鍵斷開後,還會再形成;但在氣相或非極性溶劑的稀溶液中,醇分子彼此相距甚遠,各個醇分子可以單獨存在。
多元醇分子中有兩個以上位置可以形成氫鍵,因此沸點更高,如乙二醇沸點197℃。分子間的氫鍵隨著濃度增高而增加,分子內氫鍵卻不受濃度的影響。
酚(phenol),通式為ArOH,是芳香烴環上的氫被羥基(-OH)取代的一類芳香族化合物。最簡單的酚為苯酚。酚類化合物是指芳香烴中苯環上的氫原子被羥基取代所生成的化合物,根據其分子所含的羥基數目可分為一元酚、二元酚和多元酚(三個或三個以上酚羥基)。
酚的羥基直接與苯環的sp2雜化的碳原子相連,這與脂肪族化合物中的烯醇很相似。
另外,由於 酚的羥基氧原子的未共用電子對與苯環的共軛作用,不但使苯酚成穩定化合物,而且也有利苯酚的離解。值得注意的是,酚的羥基氧原子雜化類型為不等性sp2雜化,不同於醇羥基氧原子的不等性sp3雜化。
(4)區分醇與酚的化學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化學性質
醇的酸性和鹼性
醇羥基的氧上有兩對孤對電子,氧能利用孤對電子與質子結合。所以醇具有鹼性。在醇羥基中,由於氧的電負性大於氫的電負性,因此氧和氫共用的電子對偏向於氧,氫表現出一定的活性,所以醇也具有酸性。
醇的酸性和鹼性與和氧相連的烴基的電子效應相關,烴基的吸電子能力越強,醇的鹼性越弱,酸性越強。相反,烴基的給電子能力越強,醇的鹼性越強,酸性越弱。烴基的空間位阻對醇的酸鹼性也有影響,因此分析烴基的電子效應和空間位阻影響是十分重要的。
酚比醇的酸性強,是由於酚式羥基的O-H鍵易斷裂,生成的苯氧基負離子比較穩定,使苯酚的離解平衡趨向右側,而表現弱酸性。酚式羥基的氫除能被金屬取代外,還能與強鹼溶液生成鹽(如酚鈉)和水。
若在苯酚鈉的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即有游離苯酚析出。這是因為苯酚酸性比碳酸弱,所以酚鹽能被碳酸所分解。
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由於酚的酸性弱於碳酸,所以酚只能溶於氫氧化鈉而不溶於碳酸氫鈉。實驗室里常根據酚的這一特性,而與既溶於氫氧化鈉又能溶於碳酸氫鈉的羧酸相區別。此方法也可用於中草葯中酚類成分與羧酸類成分的分離。
❺ 怎麼分別醇和酚
醇和酚在分子中都有一個羥基。醇的通式是roh,酚的通式是aroh,也就是說,醇的羥基是接在碳鏈上的,而酚的羥基是接在芳環上的(可以是苯環,也可以是其他芳香烴類雜環)。
❻ 區別醇與酚的化學方法
1
加FeCl3溶液,顯紫色的是酚,不顯色的是醇。
2
加濃溴水,生成白色沉澱的是酚,不生成沉澱的是醇。
❼ 用化學方法,如何鑒別醇,酚,乳酸和酒石酸
1、加入碳酸氫鈉,醇、酚(芳環上無吸電子基)無現象,乳酸和酒石酸能與之反應產生CO2。
2、對於不反應的兩種物質,加入三氯化鐵,酚能產生顏色反應。
3、乳酸分子量90.08,含1個活潑氫;酒石酸分子量150.09,含2個活潑氫。可以稱取等質量兩種酸,分別用NaOH進行滴定,酒石酸消耗NaOH較多。
此外,用核磁與紅外也是不錯的方法,鑒於提問是化學方法,在此僅推薦上述三步。
❽ 醇和酚的區別醇和酚如何區分
1、酚是羥基跟苯環上的碳原子直接相連的化合物;而醇是羥基跟烷烴基或芳香烴側鏈上的碳原子相連的化合物。酚與脂肪烯醇有相似之處,故也會發生互變異構,稱為酚式結構互變。但是,酚的結構較為穩定,因為它能滿足一個方向環的結構,故在互變異構平衡中苯酚是主要存在形式。
2、酚類化合物種類繁多,有苯酚、甲酚、氨基酚、硝基酚、萘酚、氯酚等,而以苯酚、甲酚污染最突出。
❾ 如何用化學方法區分苯酚溶液和乙醇
用化學方法區分苯酚溶液和乙醇的方法有以下兩種:
一、苯酚可用溴(生成白色沉澱2,4,6-三溴苯酚,十分靈敏)及FeCL3 (生成〔Fe(C6H5O)6]3-絡離子呈紫色)檢驗,剩下的就是乙醇。
二、還可以加NaOH,苯酚和NaOH溶液作用生成苯酚鈉,而乙醇不反應(苯酚鈉溶於水,則苯酚和NaOH混合液由渾濁變澄清)。
苯酚的危害:
苯酚對皮膚、粘膜有強烈的腐蝕作用,可抑制中樞神經或損害肝、腎功能。
急性中毒:吸入高濃度蒸氣可致頭痛、頭暈、乏力、視物模糊、肺水腫等。
誤服引起消化道灼傷,出現燒灼痛,呼出氣帶酚味,嘔吐物或大便可帶血液,有胃腸穿孔的可能,可出現休克、肺水腫、肝或腎損害,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可死於呼吸衰竭。
眼接觸可致灼傷。
可經灼傷皮膚吸收經一定潛伏期後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慢性中毒:可引起頭痛、頭暈、咳嗽、食慾減退、惡心、嘔吐,嚴重者引起蛋白尿。
環境危害:對環境有嚴重危害,對水體和大氣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險:該品可燃,高毒,具強腐蝕性,可致人體灼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