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課堂教學中如何更有效轉化學困生
當前,素質教育像暖風一樣吹遍祖國的每一處校園。素質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既是對過去傳統教育觀念的弘揚,又是著眼現代,面向世界,憧憬未來進行的創新教育的基礎工程。課堂,是教學的基本形式,也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如果每個學生都能夠按質保量地完成學習任務,做到課課懂、題題明,就可以成功地促進學困生轉化。學困生之所以成為學困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也與教師在教學中忽視學困生的特點,採用不適合學困生的教學方法有關,所以改革課堂教學是轉化學困生的工作重點。 一、對學困生重新作出認真審視評價。 對他們認真觀察之後,根據他們的表現及特點做出合理評價。這是激發學困生上進,調節他們的行為,指給他們努力的方向所非常重要的因素。不合理的評價,不僅不能促進學困生的學習,甚至會妨礙他們的學習。 二、確保課堂教學最優化 1.坐前面學困生坐在前面,便於授課老師直接看到學生的筆記,演算作業情況,直接了解其成績差的原因:是不願學還是不會學,是知識缺漏,還是學習習慣差,了解了原因,有利於採用針對性的措施,提高學生成績。另外,學困生坐前面有利於聽清、看清,而處於老師眼皮子底下又有利於集中注意力。 2.多提問不要害怕提問學生,耽誤課堂時間,其實,多讓學困生回答問題不僅能夠促進其思維,增強其膽識,而且能夠使教師及時發現問題,從而更好地服務於教學。 3.多板演詳細、美觀、有價值的板書設計,學困生更容易接受,學困生的知識功底不牢固,板演的知識內容更能夠給他們的思維留足想像的時間。 4、多表揚學困生的情感帶有很大的矛盾,從內心裡不願意落後,非常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們的贊許、家長的鼓勵。如果對於學困生的點滴進步,教師及時給與表揚,將會激發他們潛在的積極性,促使他們萌發上進的生機。 5、降低提問的要求。 一般學困生由於基礎較差,思維反應較緩慢,加上難得體驗成功、參與學習,久而久之,便心安理得地任自己的思維游離於課堂之外,心甘情願地充當課堂學習的陪客。設計一些他們獨立思考後能回答的問題,讓他們主動參與回答,體驗成功,不斷給他們灌輸我能行的意識,從而激發他們主動參與的學習慾望。 6、布置一些自由選擇性作業。 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他們之間存在差異,所以對學困生要求他們與其他同學一樣,每天一定要完成作業,但作用內容、題數可以自由選擇 。 三、抓反復,反復抓 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遺忘率高,一聽就會、一做就錯、一忘就問。 抓反復是通過多次再現已學知識的方法。對一般好學生一次可接受的知識,對學困生要多次反復,通過連續性強化,在他們腦中打深記憶的烙印。同時也應注意,反復並不等於單純的補課、反復,而應是在全面掌握重點內容的同時,注意舊知識在新知識中的應用和聯系 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第一、做好課堂實驗,特別是學生較感興趣的小實驗。知識是從實踐中來的,為了使學生更好掌握知識,教師在教學中要應盡量多安排一些實驗,並注意實驗效果。除課本要求的實驗外還應增加一些可以讓學生動手的實驗或教師演示的小實驗,既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也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然後再通過分析,與學生一起得出正確的結論。 第二、課堂教學要聯系實際,聯系生活。能讓學生認識到某一學科的作用、地位及其與人類生活的關系,那麼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無疑具有積極的意義。並且在課堂上能舉出一些與現實生活相關的習題來讓學生討論,使學生在感到知識有用的同時又能提高學好知識的願望,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 第三、指導學生了解學科知識的發展歷史,提高其科學思維能力,以激發他們對學習知識的興趣。學科知識發展的歷史進程闡明了其學科體系形成過程的各個方面的情況,如物理學家的偉大的構思和重大發現,他們的成功與失敗。讓學生了解物理發展的歷史,有利於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與物理學的興趣。 第四、通過討論會、辯論會方式,讓學生自己去找方法,這樣更能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適當加一些討論課,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五、培養學困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所有的學困生並不是一開始就非常厭學,只是他們的基礎沒有打好,進而日積月累造成他們的成績越來越差,自己也對學習越來越沒有信心。例如老師布置的各項作業大多數學困生都不能認真、按時地完成;課堂上他們也不能認真聽講,喜歡做小動作等。我認為他們之所以成為學困生最大的原因就是學習習慣不好造成的,所以,要提高學困生最為關鍵的一步就是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我們要經常和他們談心,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成績不好是因為沒有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了解到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同時讓他們感覺到老師是多麼的關心他、愛護他,老師對他的嚴格要求都是為他好的。還要告訴他老師很喜歡他,這樣他也會很喜歡你這個老師,你再對他嚴厲的批評都能接受還能認識到你這是在關心他。 其次,學困生的自覺性不是很好,即使他們認識到了自己的學習習慣不好想改正但總是三分鍾熱度,這就要老師監督,來幫他們改正。我們的課堂上要時刻盯著他們,保證他們能認真聽講,作業我們要盯緊,保證我們布置的作業他們都能按時完成。 最後,作為教師應和學困生的家長保持聯系。有的學困生在學校在我們老師的監督下各個方面都表現很好,但一回到家就又放任自由,這樣即使我們教師再用力去抓效果都不會很好,所以我們讓家長在家中也能在學習習慣方面緊他們,讓他們時刻都能保持良好的學習慣。 六、多與學生接觸,進行感情交流 親其師,信其道。當學生喜歡一位教師時,就會喜歡他所教的學科,就會盡最大的努力去學好這門學科。師生進行感情交流的途徑是很多的,從學習上到生活上。平時教師要注意多用和藹和激勵性的語言。目的都是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感到他的老師是一個可依賴的人,老師布置的工作都樂於完成。 總之,讓學生取得好的成績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對此,教師不僅要教好本職教學,還要關心、熱愛學生,使師生之間形成情感共振,從而使學生喜愛學習。教師要充分利用每個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並注重在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② 如何撰寫教學反思
1、從身邊的故事、教學後記寫起
教師自身的獨創教學以及課堂效果,包括尋求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疑難問題所採取的辦法、對策等。學生的獨到見解,包括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獨特解法、獨創思維等。精彩的教學片斷,包括課堂中有亮點的教學情節與過程,精彩的答問、語言等。自己課堂教學中不足之處的反思與分析。
2、學會尋找視角
帶有問題性。有價值的教學案例記錄的應是一些含有問題或疑難情景在內的事件,包含著一些深刻的教學問題,它能夠引發人們的思考。
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這些事例能針對教學存在的問題說明一些道理,或驗證某些理論,解決某一實際問題。
典型性。教學案例所選擇實例應是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事件,這也是教學案例的生命。
3、多思、多寫,才有提高
教師初寫教學案例,要求不宜過高。
要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有價值的教學案例一般應圍繞一個鮮明的主題,通過一個或多個教學事例或故事的啟示,提出某一有價值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
故事過程的描述要具體、生動。教學案例「講」的應是教師自己身邊的故事,要用描述性的語言或一種易於理解的方式(如教學實錄)來敘述。要有相對完整的情節,反映事件發生的過程,特別是教師與學生的復雜的內在的心理活動。要具體、生動,故事情節讓人讀起來感到一種娓娓道來的感覺。
對問題及有分析、思考。應多角度地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評述、分析,提出自己的見解(問題歸因;總結出規律;解決的途徑或方法;改進的意見)。
撰寫教學案例已成為一線教師的自發性的行為,平時要對自己身邊發生的教學故事,多思、多記,及時抓住靈感。
4、有理論素養,才有文章質量
寫好教學案例,教師自身的理論素質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一線教師普遍存在的比較薄弱的一個環節。沒有一定理論素養,往往就難於發現和抓住有價值的事例;沒有一定理論素養,對一些教學事例的歸因往往缺少理論的支撐。
只有具有較高的理論素養,才能使自己身邊發生的教學故事擦出問題的火花,對發生的教學問題能作深刻的的反思,對事例中啟示的道理進行有理有據的分析,提出可行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教學反思的基本特徵
1、真實性:以客觀的情境作為資料。
2、敘事性:追求以教育敘事的方式反思。
3、主題性:有一個統帥整篇文章的主題性。
4、典型性:所敘述的教學事件具有典型性。
5、價值性:能提供基於問題的解決辦法提供結論性意見。
反思的作用和意義:
1、教學反思為教師提供了一個記錄自己教育教學經歷的機會。
2、教學反思可以促使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
3、教學反思可以促使教師對自身行為的反思,提升教學工作的專業化水平。
4、教學反思為教師之間分享經驗,加強溝通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式。
③ 淺談小學生學習困難的表現原因及對策
小學生學習困難的成因及對策研究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1、素質教育的需要
素質教育的基本要義就是面向全體學生,保證義務教育的全面實施。但在我校由於生源素質的差異或學生入學後自身發展的差異等原因,導致同一年級、同一班級中的學生學習產生分化現象,從而出現一部分學習困難學生(以下簡稱「學困生」),這是一種普遍的教育現象。我校的學困生課題研究就是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舉措。
2、課程改革的需要
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緒,學習情感,但隨著學生年級的變化,學科知識的要求、能力不斷提高,在班級中出現了一部分對學習態度消極、興趣淡薄,缺乏信心的「學困生」。要改變這一現狀,就有必要對這些「學困生」特點、成因、轉化策略進行研究。
3、學校提高整體教學質量的需要
我校是一所農村中心小學,復雜的社會原因和家庭氛圍造成學困生日益增多。要提高我校的辦學質量,必須研究學困現象,採取有效措施改變現狀。長期以來,我校廣大教師在轉化學困生工作上進行了多種嘗試,但由於沒有形成理論體系,效果不太明顯。因此,我校把學困生課題研究作為學校教育教學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二、課題的界定
1、本課題限定在我市農村小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對策的研究上。
2、對學困生定義的界定。學困生,即學習困難學生,指的是智商在正常水平,由於非智力因素學習成績不合格而影響或無法進入下一階段學習的學生。
3、對非智力型學困生定義的界定。非智力型學困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因社會、家庭、心理障礙、學習方法等非智力因素造成學習成績低於智力潛能的期望水平、遠未到教學目標要求的學生。本課題的研究對象主要是非智力型學困生。
4、本課題預定研究小學語文、數學學科的學困生,找出成因,實踐轉化對策,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5、本課題擬重點研究怎樣在課堂教學中轉化學困生。建構不影響優生學習的前提下,加強學困生的轉化,從而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課堂教學模式。
三、課題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1)、前蘇聯的霍姆林斯基「矯治」「難教兒童」的理論和實踐、贊科夫關於轉化「學困生」的理論和實踐,有利於大面積的學困生轉化,為實驗對象探索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改變差生的學習習慣、品行表現以及心理素質,為學生今後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美國心理學家在有關社會知覺和人際關系認識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歸因論」中關於學困生的論述及美國心理學家贊德和福華特的「角色理論」中關於學困生的論述。有利於提高教師轉化學困生的積極性。
2、實踐價值:
(1)、通過研究探索轉化學困生的教學對策,有可能改變我校乃至我市低分率嚴重存在的狀況,從而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2)、有利於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真正體現平等教育和均衡教育。
(3)、通過研究促進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有利於教師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四、研究的目標及要解決的問題生的認知特點及規律,尋求有效的教學對策,豐富當前教學理論。
1、把握生的認知特點及規律,尋求有效的教學對策,豐富當前教學理論。
2、探索我市農村小學學困生的成因,探索學困生轉化的目標、內容、途徑和方法體系。
3、構建有利於學困生轉化的課堂教學模式
4、通過對現代農村小學學困生的成因和轉化策略的研究,促使教師重視並研究學困現象,提高教師對學困生的教育能力,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五、本課題在國內外同領域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學困生的成因和轉化是既古老又不斷推陳出新的永恆的命題。課題組已經進行了大量的資料查詢,我們對國內外關於學困生的研究進行了分類整理,主要有以下一些成果。
(一)關於學困生的分類
關於學困生的分類,主要有以下幾種角度:
1、按學習困難程度分類有:嚴重學習困難學生、中度學習困難學生、輕度學習困難學生;
2、按心理特徵分類有:慢智型、懶惰型、自卑型、逆後型、模糊型、遲鈍型;
3、按學習動機分類有:被動型、隨波型、混日型、虛榮型。
4、學習困難學生綜合分類有:智力型差生、非智力型差生。
(二)、關於學困生的成因
關於學困生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一些理論或研究成果:巴班斯基(蘇聯)對學業不良原因的分類,蓋里蒙特的分類,波里索夫的圖式,翟特林的分類,何家鏗的差生成因分析,萬智儒的差生個案研究,蘇霍姆林斯基的成因分析,陳仙梅的結論,金星明、郭迪的調查,科爾曼報告,王敬國分層抽樣調查等。這些理論和成果分別從不同角度考察了學困生的成因。
1、從非學校教育因素方面考察,學困生的成因主要有:
生理因素;早期教育不良因素,智力因素,動力因素等等。
從家庭因素教育的因素方面考察,學困生的成因主要有:父母文化程度低,父母的不良行為影響,家庭教育不當,家庭氣氛不良,家庭經濟困難,家庭環境惡劣,家庭缺乏溫暖,不當激勵、過分期望等。
從社會環境因素方面考察,學困生的成因主要有: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不良文化環境關系的影響等;
2、從學校教育的因素方面考察,學困生的成因主要有:
辦學思想不端正,高考指揮棒導致學校機制的形變,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學困生的發展;教育者自身的缺陷,教師職業道德有待加強,教育觀念陳舊,教學水平不高,教育方法欠妥,對學生壓抑有餘理解不足;學校內部各種教育力量沒有形成合力,致使學困生的產生;教學方面的問題,教材要求偏高,課業負擔過重,班級人數多教師工作量過大導致輔導學生不足等等。
3、從對學習困難學生自身的特點進行分類,主要有:
缺乏學習的動機。缺乏動機,學習沒有干勁是學習不良學生最突出的心理特徵。研究發現,大約一半的學習不良學生學習意願弱。
情感上存在障礙。學習不良學生遇到挫折容易焦慮、抑鬱,有時面對小小的冒犯就情緒失控,頂撞老師,違反校規。
六、完成本課題的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的條件分析
1、人才條件優越
學校百分之六十以上是中青年教師,他們朝氣蓬勃具有開拓精神,積極投身各項教改實驗,科研氛圍比較濃郁,課題組的核心成員都是從事教學的骨幹,主要來自於語文、數學學科,他們教學的經驗豐富,教科研能力較強。
2、地理位置適合
我校的地理位置正處於農村,所招收的學生皆來自於我校附近的及個自然村,學生所具備的認知特點即為農村小學生所具有的認知特點,有區域的代表性。
3、教學條件比較完善,有微機室、遠程教育收視室等先進教學設施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給我們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二)研究的保障措施
1、加大領導力度。學校成立研究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研究工作。
2、充分發揮專家組的學術引領作用。聘請市、鎮教科所、教研室的老師作為課題研究顧問,充分發揮專家組的把關作用、指導作用和輔導作用。
3、加大教師的培訓力度,提高參與教師的研究素質。
4、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時間、定地點、定研究內容,保證研究落到實處。
5、學校對本課題的研究大力支持,在課題使用經費方面提供6000元經費充分的保障。
七、研究對象、內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研究的對象是我校所有的學困生。他們主要表現為學習態度不端正,缺乏自信,學習方法欠妥,學習被動,學習習慣較差,在正常的教學要求下,對學習感到困難,對完成學習任務有一定的困難。
(二)研究內容
1、學困生的認知特點及規律,尋求有效的教學對策。
2、造成農村小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包括社會文化對學困生影響、家庭教育氛圍與家庭結構對學困生影響、學困生與家長關系等。
3、怎樣在語文、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的轉化學困生。
4、對學困生進行個案輔導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5、如何通過密切家校聯系轉化學困生。
(三)研究方法
1、文獻法:了解國內此類研究狀況及成果,搜集相關理論與資料,為課題提供理論支持。
2、調查法:有問卷調查和跟蹤調查,分析學生學習現象,確保研究對策,進行定量定性分析。
3、實驗法:注重案例分析,採用教育激勵,心理疏導,學習輔導等措施促進學習順利克服學習障礙,進行有效學習。
4、個案研究:對具有典型特點的學生,進行調查、跟蹤,從個性到共性揭示一般規律。
5、經驗總結:從感性材料中注意提煉,及時總結,以形成有價值的成果。
④ 對學困生的轉化有什麼好的想法和措施
我們當教師的,尤其是做班主任的,不能迴避「學困生」這個詞。在我們所教學生中,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思想素質」或者「學習成績」與一般同學相比有著一定差距的學生。他們需要的不是我們的忽略、冷落、歧視、拋棄,而是我們的關心、親近、呵護、幫助。要做好他們的轉化工作,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一、要深究成「困」的原因 「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復雜的、長期的。只有找到病源,從源頭挖起,病才可能根除。我們要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接觸,仔細、深入地觸及其內心深處,感知學生的靈魂。要與學生多談心、多交流、多勾通,多站在未成年人的角度想一想,本著理解的原則,摸清其犯錯誤的原因和動機。同時,想辦法接觸他的同學和朋友,從側面了解其活動的環境和背景。還可直接同家長聯系,採用通電話、寫信、約會、家訪等形式,更深層次的了解其小學、初中時的學習生活背景、家庭教育背景、人際關系背景、心理發展變化過程、成長經歷等等。只要我們為轉化工作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就能針對不同類型的「學困生」,採取不同的轉化策略及手段。 二、要講究解「困」的方法 無論是「思想素質」不夠好還是「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我們都要尊重其人格和情感,要把愛心無私地奉獻給他們,並與他們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知心朋友的關系,多關心他們、誘導他們、親近他們、幫助他們,並用良好的師德影響他們、以精湛的教育藝術啟發他們,讓他們真正樂於接受你的教育,主動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和不恰當的學習方法,並樹立起學習的信心,逐步提高其思想素質和學業成績。 對「思想素質」不夠好的學生,我們要切忌「恨鐵不成鋼」而操之過急。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的思想素質、行為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轉化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們要耐心抓、反復抓、時時抓,並針對不同類型的學困生採用不同的轉化方式。大多數學困生往往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對這種學生大可不必大發雷霆,更不能罰站、掃地、跑圈等,因為他們受到批評時自尊心很容易受到傷害,極有可能不接受,反而會頂撞,所以平時在做學生工作時最好是少批評多鼓勵,應該真心、細心、耐心、心平氣地與他交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其實人都怕繁,對於個別學困生,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經常「纏」著他,與他談話,有朝一日他感到繁時,或者是他被我們的真誠所感動,他就會乾脆安下心來認真讀書,省得老師成天找自己麻煩。這樣一個學困生就得到了一定的轉化。對部分「學困生」,我們要引導他們多讀一些品德高尚的名人傳、思想積極向上的課外讀物,多組織學生聽英雄模範事跡、法制教育報告;要多在是非觀、人生價值趨向、集體觀念、勞動觀念上給予新的指導,使他們知道那些事情可做,那些不可做;懂得人的行為、意願絕不能只顧自己不顧別人,從而形成大局、集體觀念,改變自私利己的行為;要使他們記住:只有做一個正直的公民,助人為樂,作風正派,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同時採用家長與學校聯合教育的方式,讓家長在自己的思想、言談中注意對孩子的影響,並控制這類學生的人際交往。對行為習慣不好的學生,要注意規范教育,讓他們養成有規律的生活、學習習慣。對惰性造成的懶散、遲到等行為,要讓學生明白:人戰勝不了惰性,就被惰性戰勝,鼓勵其挑戰自我;對精力過剩自製力差,上課說話做小動作的學生,要在班內為其設定客觀的約束,如調整座次, 課堂上重點提問等,還要注意將其過剩的精力引導到能發展自己的特長上來。這樣,「金石」就會悄然開啟,「頑石」也會慢慢溶化。 對「學習成績」不夠好的學生,要培養其學習興趣,激發其學習動力。興趣是人的一種心理現象,在非智力結構中,興趣是一個最活躍,最現實的構成要素,對人的個性發展和事業的成就有著深遠的影響。在教學上,要給學困生制定合理、科學的學習計劃,明確目標,端正態度,改進方法,提高效率,注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可建立「結對子」的促學小組對其進行幫助,同時,我們做老師的要多給他們開「小灶」,選取不同的教育場所,運用靈活的教育方式,採用多種教育手段。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第一,在備課時認真考慮學困生,精心設計適合學困生的教學內容和教法;第二,在課堂上把學困生放在優先的位置上,做到優先提問,優先發言;第三,在教學過程中,重點教會學困生思維方法;第四,輔導時多留意他們,鼓勵他們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第五,批改作業時,盡量運用面批面改的方式,發現錯誤時要幫助他們找出其差距,分析其原因,並耐心細致地給他們補充養料;第六,評價時把學困生放在重點位置上,激勵他們上進,增強信心。總之,要讓他們真正學懂某個知識點,嘗到些許甜頭,從而產生學習慾望,主動迎接新的挑戰。 三、要鞏固解「困」的成果 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說服教育,情理感化後,思想上會出現一定的波動,有的會強烈的反思自己的思想行為,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
⑤ 淺談如何轉化學困生
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由於諸多因素導致每個學生在掌握知識的程度上參差不齊,部分學生更是顯得尤為吃力,久而久之由於所掌握的知識較少或者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較差,在教師心目中成為所謂的「學困生」。「學困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分散於各個年級,各個教學班,成為老師的一塊「心病」,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真正體現「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思想,因此,加強對「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就成為每一位教師的責任,筆者經過長時間的教學實踐認為,通過以下一些嘗試可轉化「學困生」,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一、反思教師態度,讓每個孩子感受教師的溫暖和學習的樂趣 「親其師,信其道」告訴我們,學生對教師的情感是學好該教師所任學科的動力和前提,試想:學生對教師「敬而遠之」,甚至猶如老鼠怕貓一般,對老師產生恐懼、害怕心理,於情於理都不可能有興趣積極主動參與該教師所組織的教學活動,特別是在自己有疑惑的時候,更不可能會大膽發揮自己思維想像或者請教老師,而是很自然地步入了一種惡性循環。作為教師,面對這部分學生,我們需要做的不是抱怨,更多時候需要我們反思自己的態度,要麼是態度過於嚴厲,要麼是潛意識里存在歧視他們而根本忽略了這部分學生的存在……不管是哪種情況,我們都應該秉承「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接受學生個體差異的客觀事實,尊重學生的人格,多給孩子們一份關懷,一個微笑,一種理解和信任……讓他們切實感受到老師的溫暖和學習的興趣,放飛他們想像的翅膀,將學習視為一件快樂的事情。 二、准確定位,為其提供恰當的實踐機會 對學困生的轉化,應該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發展規律, 切忌操之過急。 任何一種急功近利,期待立竿見影的思想都是不現實和不實際的。我們在為學生創制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環境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找准每一個學困生的突破口,准確定位,制定切實可行的輔導計劃,加強輔導措施的落實,重點可以通過課堂觀察、作業完成等形式,了解他們的實際情況。在具體的輔導過程中,可以先充分聽取學生對某些疑惑的自我見解,再有針對性地指出他們的理解錯誤所在,多選擇與生活聯系緊密的事例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同時可選擇符合學生實際的練習題讓學生鞏固練習,讓他們在練習的過程中增強自信,切忌過早用明顯高於學生現有能力的題目去檢驗學生的進步,這樣不但會讓教師對自己的輔導感到茫然,更重要的是會再次挫敗有進步學生的「雄心壯志」,滋生「我不可能有進步了」的消極思想,從而影響整個輔導計劃的落實。 三、加強與家庭的聯系,共同關注學生的進步 教育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等方面的積極影響和配合,學生的學習也如此,而這部分學困生由於基礎差等方面的原因,絕大多數存在自覺性差,自我約束能力不強等特點,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對他們的輔導要爭取家長的積極支持和配合,採取定期家訪或通信聯系等方式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共同參與對學生的管理,在與家長的溝通和交流中應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選擇學生能接受的教育方法,盡量多肯定學生的進步,避免將與家長的交流變為「告獎」「揭短」等過程,引起學生逆反心理,從而影響學生的輔導效果。 總之,對學困生的轉化過程是一個愛心過程、長期過程,我們教師要在愛心的前提下,選擇符合學生實際的方式,時常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持之以恆,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達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⑥ 如何撰寫學困生轉化案例或小故事
找一些平凡人的例子吧,那些具備某一方面知識的普通人怎樣一步一步依靠自己的知識成功起來,或者因為缺乏某些知識而導致自己失去什麼機會的例子。身為學生,我堅信~~「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一類的口號已經遠不能激起學生真正的興趣了。 ——名人的在網上可以搜到很多的。不過吧,估計沒什麼太大效果,通常會讓大家覺得那些離自己太遙遠,沒什麼太大感觸……
⑦ 如何轉化初中學困生課題結題報告
如何轉化初中學困生
課題結題報告
山東省沂水縣諸葛一中 劉磊常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我們農村中學,不可避免地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很好地適應初中的學習,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知識的不斷豐富和延伸,這些學生在學習上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困難。各年級中「學困生」的人數明顯增長,學困生的比例呈不斷上升趨勢。從近兩年的調查表明,有15%左右的學生在學習上跟不上教學進程,表現為學習效率低,學習不得要領,厭學情緒嚴重,學習成績相當差,達不到教學要求。學困生的大量存在不僅影響這一群體學生自身的成長,而且給教師增加了工作難度,學困生問題已成為學校大面積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瓶頸因素,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發展進入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新的歷史時期。這要求我們的教育教學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要面向全體學生,進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又要求我們的教師必須從實際出發,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因人而宜的教育,既要有統一性,又要有針對性,能讓每一位學生充分地更好地發展。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在我們的初中教學過程中,如何轉化好學習困難學生一直是教師面臨的難題,也是教師工作必須面對的重要任務之一。學困生教育轉化問題,長期以來備受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的關注。學困生的教育轉化研究工作一直以來多以個案呈現,就其形成的原因和教學策略也存在不同的看法,隨著時代的發展又出現了許多新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探討、去研究。「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實行「公平教育」,建設「和諧校園」的有效途徑之一。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的基礎教育事業成就巨大。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逐步得到鞏固和落實,義務教育進入到全面普及和鞏固提高的新階段。教育公平已成為社會公平的基石,要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使義務教育成為面向人人的教育,學困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群體。當前新課程改革成就頗豐,學困生的存在,依然是困擾教師教學的重要方面。「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是我們每一個教育者應當積極思考的,因而研究學困生的成因及其轉化策略顯得更為迫切。
所謂「學困生」,通常指那些在學習方面暫時落後的學生。他們個性不同、習慣不一。這一概念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其相對性,「學困生」是相對優等生而言的;二是其發展性。「學困生」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教育教學措施得力,他們是可以轉化並不斷進步的。學困生的轉化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個永恆的話題,也是當前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一個薄弱環節。根據以人為本的教育宗旨,當代教育者必須更加關心「學困生」這個特殊群體的成長,我們有義務關注他們,給他們更多的關愛,呵護學困生心靈,使學困生能愉快地學習課程,學好課程,並由學困生轉化為合格生甚至優秀生。如果忽視「學困生」的教育與研究,推卸學校的責任,無異向社會輸送了一批不合格的產品,必將阻礙社會的進步。
我們針對在實施素質教育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將日常教學與科研工作相結合,提出「幫助初中生學困生樹立信心的實踐研究」的課題研究申請,旨在新課程背景下研究解決學困生問題的途徑,尋求初中義務教育階段英語教育質量提升的措施;對教師專業發展、實施新課程、推進素質教育、實現教育公平都有積極意義。
1.解決好學習困難學生學習問題,大面積提高學困生的學業成績,全面提高學校的整體教育教學質量,這是「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實行「公平教育」,建設「和諧校園」的有效途徑。
2.探索適合農村初中學困生輔導策略和方法。
3、培養和鍛煉一批有責任心、有能力、能勝任新時期教育教學的高素質創新型教師。建立學習共同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4、高揚素質教育的大旗,積極推進新課程改革;全面更新教育觀念,堅定幫扶學困生的意志;營造人人愛學生、個個教學生,整體育學生的良好風氣;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為主的教育原則。
5、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興趣性。
6、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樹立一種永不服輸的精神,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
三、課題實施的可行性分析
1、根據現實條件,從多方面探尋學困生產生的原因。
(1)從非學校教育因素方面考察;
(2)從學校教育的因素方面考察;
(3)從社會環境因素方面考察;
2、本項研究主要從農村初中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入手,調查形成學困生的不同原因,了解學困生的行為特徵,個性及心理特徵,了解學困生形成的個性心理原因,探尋其個性心理特徵和形成其個性心理的規律,並逐步總結提煉對農村初中學困生開展個性心理輔導的策略。
3、符合當今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為我們提供了有利條件。
4、符合新課標的要求,要面向全體,共同發展,共同提高。
5、現在市教研室的三五X教學策略,提倡關注差異,注重學困生。
四、課題實施的原則及方法
1、原則:
(1)堅持以愛換愛的原則。一般說來,學困生與教師之間都有一堵無形的牆,這就要求教師用愛心來拆除,用愛心來換取學生對老師的愛,促使他們「親其師,信其道」,喜歡聽他的課,積極回答他提出的問題,努力完成他布置的作業。
(2)堅持堅持以學生為主、增強學習信心的原則。可以說自卑感在每個初中學困生身上都普遍存在,在教學中要遵循分類要求,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其自信心。
(3)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由於學困生存在著個別差異,教師針對每個學困生各自的薄弱環節,提出不同的要求,採取不同的措施。
(4)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初中學困生的轉化提高是一個過程,學困生的進步,往往進步緩慢或有反復現象,教師要多鼓勵,少訓斥,激發其積極性,增強其上進心。
2、方法
(1).問卷測試、調查法:通過測試了解「學困生」發展情況,檢驗轉化成果;追蹤調查「學困生」的家庭狀況、行為、能力、心理、表現等發展狀況;
(2)資料和文獻法:收集、檢索國內國際相關理論成果,提供必要的理論學習和研究基礎。
(3)調查研究法:追蹤調查「學困生」的心理、行為、能力表現、成績等發展狀況,為研究提供可靠依據。
(4)個案分析法:把轉化模式中的對子「教師+學困生」「優生+學困生」形成個案,逐一分析,找出前後差距,總結經驗。
(5)行動研究法:全體參研教師、參驗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研究水平,總結經驗,提高學業成績,逐步轉化。
(6)經驗總結法:實驗探索、提煉成果、理論創新、推廣成果
(7)觀察法:觀察「學困生」上課參與教學活動情況,了解其發展狀態
(8)測試法:通過小測驗了解「學困生」發展情況,檢驗轉化成果。
本實驗以自然實驗法為主,同時綜合使用觀察法、調查法、行為分析研究法等方法。
五、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
正確的學習態度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學習態度端正的學生一般學習較為持久、認真,即使是自己不感興趣的科目和內容,他也可以對它持比較積極的態度,克服困難,堅持學習。所以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要注重學生學習態度的培養。
2、加強思想教育
許多學困生在與同學的相處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所以要幫助他們克服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如果認為從主科學習中樹立自信心比較困難,可以從副科入手。經常找幫扶對象談心,平均每周談話一次,幫助學生樹立自己能學好、能進步的信心。
3.優化課堂教學的手段
學習困難學生的形成有一個過程。因此他們的轉變也只能是逐步進行的,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教學由易到難,使學生層層有進展,處於積極學習狀態。師生活動交替進行,多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對學生進步及時鼓勵,發現問題即刻糾正。對待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4、加強關注程度
在平時的教學中,多關注這些學生,做到勤觀察、勤發現、勤表揚、勤糾正,對他們進行正面引導和必要的輔導。
5.培養學習習慣
(1)課前准備
每天准備好第二天的學慣用品,或下節課的准備工作,上課之前要求他們把教材讀一遍,把問題找出來,把教師預留知識點、重點、難點找出來,並通過自己的歸納把它總結出來。起初可以放寬要求,只要完成其中的部分內容,循序漸進逐步完成。
(2)上課環節
首先要告訴他們應該精神飽滿進課堂,把所有與課堂內容無關的事情都拋在一邊,認真聽講,做到邊聽邊想邊記,養成手腦並用的好習慣。
(3)練習環節
課堂練習要認真對待,如果不會可以請小組成員幫助解決,不懂就問而不是不懂裝懂,但絕不能不會就算了,當然難一點的題可以放過。課後練習也就是作業要認認真真地完成,按時完成,時間觀念強,不拖拉、最好要獨立完成,絕不能抄作業。
6.鼓勵學生幫助
通過鼓勵組內優秀生的方法,來幫助學困生。教師與學生的接觸時間總是比學生們在一起的時間短,所以應該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條件來幫助學困生,讓優秀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多幫助這些學生。同時可以從這些同學中間了解學困生的各種情況。
7、建立學生的學習檔案,依此進行分層,設立不同層次的學習幫扶小組,確立學習目標,在班級里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改變以前老師補課,留課的陋習,把問題交給學生去獨立解決,老師起指導作用;其次,依據學生的能力,對各層次的學生分別有不同的完成目標,由易而難,逐層推進。
8、加強個別輔導,提高個別輔導的質量
幫助學習困難學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在課堂教學中要能照顧到這些學生,針對他們的實際情況提出不同的要求,採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對在課堂上沒有解決的問題,老師幫助補缺。為了補缺補差,我們要利用空堂課、自習課對學習困難學生進行補課。作業要做到區別對待。還應積極開展同桌教學,夥伴教學,合作教學,以優帶差,幫助他們一起進步。
9、實行「低、小、多、快」的教法改革
摸清學生相關准備知識,基礎,能力和心理准備的實際,把起點放在學生努力一下就可以達到的水平上,使新舊知識產生聯結,形成網路。根據學生實際、確定能達到的實際進度,把教學的步子放小,把教學內容按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分解成合理的層次、分層推進。
10、通過內化教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困生都能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不是為別人,而是為自己;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通過不斷的加強訓練,老師幫助學生獲取一個個小成功,使學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較大的提高。
11、學困生考評獎勵措施
根據每月單元測試的成績,對這些學困生的成績的高低按順序進行排列,然後與上一次成績進行比較,提高位次的按比例分出一二三等獎,沒有進步的不予評價。有進步的學生,進行表彰,頒發「進步獎」,以示鼓勵。
12、樹立正確的學困生觀
首先教師要正確看待學困生,學困生並不是什麼都很差的學生,學困生並不是無可救葯的學生,學困生也有他們一片施展才華的天空,差學困生也得需要成功人士所擁有的一切,為此教師不要岐視差生,與學困生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正確評價差生,公平對等差生,要把機會留給差生,讓他們感到老師正期盼他的進步。
13、用愛心溫暖差生
愛,可以產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愛的效應」在學困生身上尤為明顯。經常與差生談心,用愛心溫暖差生,用心靈的溫暖去醫治他們心靈的創傷,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滌他們精神的污染,使他們感到老師時時刻刻關心著他,從而使他們克服自卑感,樹立自信心,勇於與困難挑戰,對學習語文充滿著熱情。
14、深入了解,對症下葯
要轉化學困生,需要對他們進行深入了解,針對不同學困生的情況,解除他們的疙瘩。盡量用他們喜歡的方式來幫他們耐心輔導,一步一個腳印,逐步提高他們的成績。
15、捕捉亮點,正面教育
要用發展的眼光認識學困生,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創設情境,挖掘他們的閃光點,並合理利用「閃光點」,堅持正面教育為主,多表揚,少批評做好教育轉化工作。要善於克服以點代面,正確評價,消除偏見。
16、抓准時機,因材施教
A、對待學困生循循善誘,因勢利導,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提高自我認識,促使自我反省,實行自我控制,使其內心深處認錯,做到心悅誠服,樂意改正。
B、給學困生提出適當的目標,結合其實際情況,根據可接受性和發展性原則,由易到難,由小到大,由少到多,使之做到「跳一跳能把桃子摘下來」。發現進步及時表揚,使其享受成功感,促使他們積極向上。
C、善於抓住教育契機,做好轉化工作。契機恰當,教育時感情融洽,學生才能敞開心扉,鼓勵學困生大膽創新,多提寶貴意見和獨立見解,這樣教育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17、加強家訪,促使轉化
學困生的轉化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必須求得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密切配合。與家長經常聯系家訪,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同家長共同商議教育方法,及時了解學困生學習情況,以便與家長共同教育好學生。
18、持之以恆,勤抓不懈
轉化學困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工作,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反復抓,抓反復」,因勢利導,使其始終維持不斷前進的勢頭。
六、課題研究實施階段內容和措施
課題研究全面開展階段的總體時間安排為一年,即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具體分為3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研究准備階段(2011年1月至3月)
1、成立課題研究小組,組建研究人員,建立健全制度。
2、組織課題研究人員學習有關文獻資料。通過學習和討論掌握「五個有效」的相關理論,深刻領會課題研究內涵和精神實質,統一思想認識,理清研究思路;
3、組織問卷調查,分析調查材料,找准學困生。
4、確立課題分工,做好宣傳發動。
5、建立合理的平價策略。
第二階段:研究實施階段(2011年4月至2011年11月)
1、學困生的確定:以班級為單位建立學困生檔案。通過設計有效的調查問卷,依據平時表現,通過對學生本人、家長、任課教師的訪談,綜合分析,找出學困生的成因,對學困生的發展狀況進行及時地反饋,積累資料,積極做出調整,控制研究效果。
2、教師對學困生增加感情投資,用愛心哺育差生,而耐心教育學困生。
3、雙向選擇,「一幫一,一對紅」,安排特殊座位,以優帶差,給學困生指出切實可行的目標。
4、抓學困生的「閃光點」,激勵他們進步多表揚,鼓勵增強他們的上進心。
5、採取傾斜政策,對學困生給以「偏愛和厚愛」。理解、尊重、寬容,善待學困生,作業實行「一抄、二讀、三背」
6、抓學困生特點,「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7、定期做好家訪,及進了解後進行的學習和思想狀況,努力形成學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促進學困的轉化。
8、「學困生轉化」工作中,要全面滲透激勵教育,多鼓勵、多表揚,少批
評、少指責。
9、善於抓住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教育,因勢利導,因材施教。
10、重視學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從根本上轉變學困生的思想,活躍課堂氣氛,激起學困生的興趣。
11、班主任和科任教師要善於總結「學困生轉化」的典型經驗。
12、幫助學困生做好預習工作,「笨鳥先飛」。
13、督促學困生課後復習,對學困生的作業面批最好。
14、爭取學困生家長的配合,實行家校聯合。
15、學生要及時進行總結;找出自己進步了多少,今後努力的目標。
第三階段:總結驗收和結題階段
(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
1、收集並整理課題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進行分類、存檔,為總結做好准備。
2、分析研究實驗過程中的問題,撰寫結題報告。
3、學生寫出個人總結。
4、召開教師總結實驗課題,撰寫論文,上報結題。
5、課題組寫出總結論論文,展示研究成果。
6、如果驗收合格,積極推廣課題成果。
七、研究成果
1、課題組的教師思想得到了根本性的轉變,真正了落實「以人為本」新課程理念。
2、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師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提高自身心理素質,正確認識學生,提高了課堂教學水平。
3、我們要與學生多談心、多交流、多勾通,多站在未成年人的角度想一想,本著理解的原則,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
4、要培養學困生學習興趣,激發其學習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的一種心理現象,在非智力結構中,興趣是一個最活躍,最現實的構成要素,對人的個性發展和事業的成就有著深遠的影響。
5、教師要尊重學困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贊賞他們的興趣、愛好、特長和微小的進步,是轉化的關鍵。尋找和發現並肯定他們的每一個優點,及時表揚其在學習中的每一個微小進步,與他們談心,成為知心朋友,讓他們從自己的優點、興趣、…… 通過談心、家訪等方式,積極發掘後進生的閃光點,給他們以自信,促進後進生的轉變,我們深知博愛是基礎,平等是關健,激勵是成功。
6、消除了學困生心理障礙,樹立學習信心,培養了積極的自我意識。學困生心理素質差,自尊心脆弱,自卑感強,經不起老師、同學、家長等方面的冷落和剌激,教師要根據他們的心理特點,給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捕捉學困生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和表揚,使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經過扎實有效的活動的開展,學生逐漸從心理上克服了個人的學習畏難情緒,基本上能按教師的要求,逐步有效地對化學科的學習有了興趣並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這種積極情感積累有助於在心理上形成良性循環,增強學困生的學習自信心,從而增強學習進取心、競爭力。
7、培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創設問題情景,改變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灌輸模式,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自主探索模式;教學內容從易到難,降低坡度,起點低,復習回顧多,重點處放慢速度,及時釋疑;教法上適用學生分層、目標分層、課堂分層、練習和作業分層、測評分層、激勵分層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考慮學困生的實際情況,分類推進,因材施教。這樣會使學生採取積極進取態度,主動學習,積極參與,改變對原有的厭學態度,學習成績提高會很快,進一步使學困生更加積極主動學習,形成良性循環。
8、加強了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構建新的高效教學課堂,提高學習效率。
方法比知識更重要,學習方法是否科學、正確,直接影響學習效率的高低。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不失時機地創造機會,指導學生如何學習,使他們不但能「學會」而且能「會學」。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認識所學知識發生、發展過程,進行思維訓練、探究性活動訓練,並進行解釋和應用,達到以學習和問題解決為載體,盡可能地讓學困生掌握較多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9、端正了學生人才觀、教學質量觀,教師家長形成合力。
初中教學具有基礎性、普及性、發展性,其教學質量觀是培養高素質、創造力強、和諧發展的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和家長必須把握好對學困生的期望值,對他們的期望值過高或過低,都會導致學困生學習信心不足或不穩定。教師和家長有意識地給予他們主動鍛煉的機會,給予他們更多的贊許和信任,都將會內化為學困生的自信心,一旦成功或進步,會得到更多的情感體驗,就會更加自信,進入良性循環軌道。
10、採取了多種方法對學困生進行輔導。
在學困生的轉化過程中,在課堂上我們繼續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繼續採用生教生、師教生、小組內合作學習、家庭輔導等幫扶方法,使學困生能學會,在課後,我們也抓緊一切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
11、優化了課堂教學手段,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在課堂上體現三個優先:優先回答問題、優先板演、優先批改作業。作業布置上適當降低難度,減少作業量,使其掌握最基本的知識,達到最基本的要求。指導「學困生」將平時練習、考試中出現的錯題匯集到錯題本上,加強鞏固,並針對易錯點,設計二次過關試卷。
12、改變了評價方式,對學困生適時鼓勵評價。
除了在課堂上尋找時機,對學困生的課堂表現及時予以肯定鼓勵,讓他們增加自信心;在練習批改時,採用一些富有針對性、指導性、鼓勵性強的語言評價他們,並給他們一定的獎勵。每次測試後繼續幫助他們分析試卷,肯定好的地方,找出不足,點出下一步奮斗的目標等,通過對他們給予關注、幫助,促使他們不斷進步。
八、存在問題
1.教師思想仍滯後,不能與課題研究相適應。認為課題研究是表面形式的東西,與具體教學教育工作無多大關系的觀念仍在部分老師的心裡存在,缺乏耐心,方法簡單隨意。
2.理論學習不夠,教師研究工作缺少理論支撐,對學生的一些心理特點在理論上掌握不夠。課題研究工作中由於考慮教師的時間有限,理論學習以個人分散學習為主。這使得次項工作失去了監管,顯得隨意,其作用大打折扣。
3.對學困生跟蹤不到位,沒有對學困生各階段的變化進行及時調查分析,對比,失去對課題研究的成效分析的一些重要參數。
4.在研究過程中,學困生的學習方法指導不夠科學,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情況。
5.有急功近利思想,研究不夠深入,對課題研究的長期性認識不足。
6、如何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具體怎樣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學困生轉困工作是一項實踐周期長,涉及因素多,工作難度大的教育教學改革,許多實踐我們還停留在表面上,還有待於進一步深化、提高,今後我們會發揮學科特點,加大實踐力度,繼續進行探索,從根本上轉化學困生。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做出應有的貢獻。
九、下一步課題研究工作打算
1.加強理論學習,徹底轉變教師觀點。
2.完善學困生跟蹤服務。對學困生轉化情況及時進行分析,認真反思前期研究情況,分析各階段學困生情況,做好學困生轉化個案分析。
3.做好經驗總結和交流工作,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形成研究成果,並進行及時的交流推廣。
4、進一步分析學困生的特點,幫助學生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⑧ 如何讓學困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習慣是經過反復練習而形成的較為穩定的行為特徵,學習習慣是指學生為達到好的學習效果而形成的一種學習上的自動傾向性。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學困生不良學習習慣是多方面因素長期形成的,轉化學困生首先應對其形成的原因進行分析,找准根源,對症下葯,
一、 學困生群體不良學習習慣的表現及成因分析
學習基礎差的學生:這類學生進入學校時,幾乎一無所知,在與人的交往中,顯得被動、壓抑、不願、自卑、不談學習、不議論他人。在教師走訪中知道,在小學時因不完成作業,經常挨批,在家挨打、挨罵,提起學習,便覺茫然無措,完全沒有學習意識,對批評教育無所謂,對考試成績不關心。智力差的學生:這類學生表現為一問三不知,說話、表達不清楚,但對人有禮貌,做作業很認真,規規矩矩,不拖欠,只是幾乎是全錯。上課時表現為盯住教師,面無表情,平時守紀律,聽老師的話。行為習慣差的學生:這類學生大多因為缺少正常、健全的家庭教育,在學校表現差,又經常受批評,或因不良行為習慣沒有得到認真的幫助教育愈演愈烈,不思學習,不認真反思自己的錯誤,使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都不朝好的方向發展。但該類學生往往熱愛勞動,樂於助人,常做好人好事。
思想意識差的學生:這類學生是教育過程中最不好「對付」的一類,表現為不守紀律,經常遲到、曠課,不完成作業,發怪聲擾亂課堂秩序,對女生動手動腳,早戀,喜歡染發、塗指甲,穿奇裝異服,上課傳遞紙條等。這些學困生不良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除去個性形成的原因外,家庭、社會等外界因素是形成他們不良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重要原因。
二、確定轉化學困生不良學習習慣的原則
1、循序漸進原則。轉化學困生的不良習慣,不能操之過急。
2、全面性原則。轉化學困生的不良學習習慣,要和學困生的不良行為習慣結合起來分析,不孤立看問題。
3、針對性原則。對個別表現突出,經多次教育幫助,仍無改變的學困生,問題突出,性質嚴重的學困生,遵循個別現象,個別對待。
4、「愛」的原則。學困生客觀上缺少感情慰藉,渴望得到愛的滋潤,教師的愛心,會使他們重新燃起希望的火焰,起著積極的、至關重要的作用。
5、鼓勵性原則。學困生的不良習慣很大程度上來自學習的缺陷得不到彌補,日積月累而成空洞,破罐子破摔,教師應善於發現他們細微的成功與進步,適時鼓勵。
6、分層分類原則。要把學習習慣差和思想品質差區別開來,把單科學習狀態與全科學習狀態區別開來,把一貫和偶然區別開來,「因差施教」。
7、尊重人格原則。即使對做了許多工作,而成效不大,或反復很大的學困生,也不採取簡單粗暴的辦法,要尊重其人格,盡最大可能地不造成他們在教師教育問題上的逆反心理,讓他們隨時有配合學習的認識和行動。
三、具體的做法:
1、創設愉悅的課堂氛圍,培養學困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學困生上課時往往因聽不懂而失去興趣,注意力不夠集中。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設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感到語文學習不僅有趣而且有益,願意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毫無顧慮地提出問題,爭先恐後地回答問題,興趣盎然地讀書、討論。使每個同學都能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讓課堂上充滿平等、合作、相互探討的氣氛。這樣,學困生就容易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來。由於羞怯和畏懼心理往往使他們害怕開口,所以,難一點的問題盡量讓他們先小聲交流後再回答,簡單的問題盡量留給學困生,並耐心地引導他們把問題回答正確,把話說完整。當學困生回答正確時,教師要把贊許的目光投向他們,把表揚和鼓勵的話送給他們。他們往往因得到表揚而顯得激動。這樣學困生開口的習慣慢慢地養成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學困生的參與意識也會大大地加強,消除了畏懼心理,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2、課堂上注意觀察觀察學困生,及時提醒他們專心聽講,克服自己的不良習慣。
教師在上課時要注意用眼睛與每一位同學對視交流,尤其是學困生。竇桂梅老師說她的眼睛能勾魂。我想,只要我們也有意識地與每一位學生對視交流,讓他們從老師的目光中讀出熱情,讀出鼓勵,讀出贊許,讀出提醒,讀出批評,讀出期待,他們一定會及時調整自己的情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來。有些學困生有消極性,也有積極性;有逆反心理,也有求知慾;有違反紀律的行為,也有守紀律的願望。教師一個寬容的微笑,一句體貼的話語,一個會意的眼神,一個輕微的觸摸都會使他們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
3、課堂上要偏愛學困生,善待他們。
課堂教學中,教師管理學生的方法要恰當,尤其對於學困生,批評他們很容易,但真正讓他們從心底接受批評卻並非易事。所以,在批評學生時應該做到兩點:一是要實事求是,二是要講究方法。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不僅取決於學習者的智力因素,還取決於他們情緒,態度、學習動力等,因此教師在任何時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遷怒、不急躁,切忌使用訓斥,侮辱人格和傷害自尊心的語言。盡量少發火,避免過激的言行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和自信心。這些學困生由於在班級中常被同學鄙視,心理上就會有壓抑感、厭學情緒,有時甚至會產生抵觸心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理解、尊重、善待學困生,要能更加寬容他們的過錯。要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鼓勵增強他們的上進心,滿足他們的表現欲,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4、課堂學習中,多給學困生指導學習的方法。 引導學困生勤於動手,養成使用工具書解決學習困難的習慣 ;引導學困生形成認真傾聽、互相交流的習慣 ;引導他們不懂就問,培養學困生質疑問難的習慣;交流資料,培養學困生廣泛搜集、吸收信息的習慣等等 。只要我們長期關注學困生,多給予學習方法上的指導,相信他們會有好的轉變。
⑨ 學困生的表現及原因
所謂學困生,顧名思義是指學習上屢屢受阻的學生,是指那些在品質、知識、能力、方法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著偏離常規的結構性缺陷,智力和學力得不到正常開發,不能達到教學大綱規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過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措施給予補償和矯治的學生。
一、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困生之所以存在諸多的問題,是因為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
家長教育方法不當,有的家長相信「棍棒底下出尖子」,孩子考試不理想,就破口大罵,或者棍棒加身,以為這樣孩子就會聽話,用心學習,拿個全班第一。殊不知,現在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強,他用學習成績差和滿不在乎來回敬大人。像棍棒型、訓斥型、管束型、溺愛型。這樣的家長管教的孩子都會產生厭學心理。另外父母離異、生病、去世等突發事件,致使學生學習中斷及心靈可能遭受重創,使學生出現心理偏差,造成學生的突然學習困難,若不及時從思想上解決,也會導致這部分學生喪失學習信心,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二)社會環境方面的原因
現在的小學生天真活潑,但對社會、人生的認識易流於表面化、直觀化和過分理想化。黃色報刊、游戲廳、網吧、色情影片等等,大量的不良影視作品等對學生的不良影響,吞噬學生純凈的心靈,造成學生厭學、棄學等。社會上個別帶有「黑社會」性質的小青年的行為也被部分學生加以摹仿。這些都是容易使小學生滋生逆反和敵對心理的土壤。
(三)學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在社會對人才需求越來越多樣化、通用化的今天,學校應試教育的影響有增無減,社會及一些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只重分數,對學習困難生缺乏引導;學校生活枯燥,加之教師的教育方法單一粗暴,不究犯錯原因,只是一味責罰,公開揭短,漠視學生的尊嚴,結果學生厭惡學校 生活、抵觸老師的教育,產生厭學情緒。
(四)學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一是智商不高直接造成學習成績落後。二是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方法呆板,缺乏上進心。三是學習方法策略運用不當,學習馬虎,知識殘缺,成績不穩。四是自卑心理嚴重,缺乏自信心,五是驕傲自滿、放任自流。六是學習態度不端正,學風不正。
二、轉化學困生的教育教學對策
通過對學困生形成原因的分析,我認為,學困生並非是無葯可救,只要運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定會是學困生得到轉化。
(一)積極與家長溝通,加強指導,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
家庭是青少年成長的第一環境,家庭教育對子女身心影響巨大。在對學困生的研究中發現,學生家長在外工作的多,離異的多,做小生意的多,文化程度低的多。他們大多忙於工作、生意而無暇顧及子女的教育,而一旦發現自己的子女學業荒廢或行為差錯,往往不反思自身原因,卻一味打罵子女乃至對其喪失信心,放任自流。落後的家庭教育觀念,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這種家庭教育環境下的學生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甚至自暴自棄,逐步淪為學困生。學校要主動與家長取得聯系,採用多種方法對學生家長進行指導,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為防止學困生的產生和學困生的轉化創造有利條件。
(二)利用社會環境,加強引導,優化社會環境的影響
社會環境無所不在,時刻對學生產生影響。社會向學生傳遞的信息魚目混珠,夾雜著大量對學生具有毒害作用的消極因素,影響了學生的學業。怎樣引導學生正確利用社會環境積極的一面,消除社會環境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呢?
1.加強引導,提高學困生分辨能力。
學困生相比其他學生而言,受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更大,但我們不可能因此而將其與社會隔離。我們只有想辦法幫助他們認識各種社會因素的本質及其影響,提高其分辨能力,增強其免疫能力。如在學生中普及法制教育;經常利用班會舉辦社會公德知識講座等。
2.開展寓教於樂的社會實踐活動,吸引學困生的注意力。
為了充分利用社會環境中的積極因素,防止不良社會風氣、丑惡社會現象的消極影響,學校要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多種活動,吸引學困生積極參與,在幫助學困生遠離不良社會影響的同時,開闊了他們的眼界,豐富了他們的社會知識。
(三)老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和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1.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與竅門,樹立學好的「心理優勢」,如教給學生循環記憶法,演練技能等,使他們首先樹立起信心。
2.要使學生不斷看到成績,看到進步,不斷強化「心理優勢」。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看到成績在上升,因而逐步就有了信心,就有了學習積極性。有了積極性,就肯學習。肯學習,成績必然會提高。成績進步了,心理優勢就得到加強,形成良性循環。
3.實施分層教學,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為了便於向學習困難者施教,可根據班上學困生所佔的比例來實施分層教學。
4.建立新的評價體系,對學困生進行鼓勵性評價,「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避免用一把尺子衡量,只從分數高低對所有學生進行分等。對學困生,應按他們的實際,進行激勵性評價,使評價有利於他們的發展進步,有利於發展學困生的某些長處。
5.抓好學困生的課外個別輔導。課外輔導是教學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對於學困生的課外輔導,可以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解決他們在堂上存在的困難。常用的輔導方法有 目的輔導,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從而產生強烈願望,推動他們積極學習,為下一步的輔導打好基礎; 學法輔導,學困生碰到困難就會怨恨自己「笨」,從而產生心理障礙;所以要向他們介紹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記憶法,讓他們親自實驗與總結,還可召開學習方法討論會,使學生互相交流,讓學困生從同學處得到學習方法指導;書面輔導,書面作業與試卷,最能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水平。對於學困生,當面指出他們的錯誤並要求其訂正,最好再出一些補充題讓他們練習鞏固,增強信心;及時跟蹤檢查。
綜上所述,學困生有不同的心理發展水平,不同的知識基礎及不同的學習態度、個性特點,要轉化他們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但只要各位同仁積極探索,不斷積累經驗,針對不同類型的學困生實施不同的教育教學對策,並多給後進生一份關愛,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最終將使學困生昂首跨入先進行列之中。
⑩ 淺談如何輔導學困生
在我們的教學中,每個班都會有學困生,如何提高他的學習成績是我們最為頭痛的問題。這些學困生他們有的是因為智力原因,而有的並不是智力方面有問題,他們學習成績差大部分是由於家庭、學校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學困生的成功轉化並非易事,因此,哪怕轉化一名學困生,都凝聚著我們老師很多的的艱辛。因此,了解和研究學困生,做好學困生的輔導工作是現代教師的必備能力。那麼,怎樣才能更好的輔導學困生呢?下面我來談談自己在平時教學中的輔導方法。 一、查究原因,對症下葯。學生學習困難的是多種原因造成的,有些老師喜歡把學生學習成績不好都歸咎為學生的「懶、愚、笨」。其實並不那麼簡單,除了「懶、愚、笨」之外,還有學習習慣不好,方法不對頭,某些基礎不扎實、缺漏多或性格內向,甚至孤僻。不肯發問,體格不佳,都很有可能造成學習成績不良。另外學生所處的集體風氣不好,教師的教學方法不適應,家庭、社會的影響,師生關系緊張,也可能造成學生學習成績的不良。針對以上情況,教師在輔導學困生之前,務必了解其主次原因,分析其造成成績不佳的演變過程,而且應根據學生的智力、性格、基礎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家庭的背景等對症下葯,針對性地提出所輔導學生的輔導方案。二、尊重人格,奉獻愛心。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他們的體驗是比較多的。比如每次作業或考試後受家長或老師的批評指責較多;他們自尊心和自信心經常受到挫折,在心理上出現害怕或厭惡老師,與老師便有一定的距離。因而對他們的輔導的辦法是:1、尊重人格、奉獻愛心,縮短師生心理距離,使學生能信其師,尊其道,喜歡你,親近你,也才能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輔導。否則厭其煩,起不到輔導效果。2、教師要從學習、生活上去多關心有困難的學生,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和他們在一起活動,交知心朋友。3、在學生某些方面出現不合格時,應採取寬容和熱情的態度,做到動情曉理、持之以恆。這樣一來我認為絕多數的學困生是能趕上去,或達到合格水平的。4、發掘「閃光點」,樹立學困生自信心。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一股強烈的勝利慾望,都希望得別人的肯定或認可。有時一個嘉許的目光,一個鼓勵的微笑,往往能激勵其奮發向上,甚至改變他的一生。尤其是學困生,他們的缺點較多,經常給學校、老師或同學帶來麻煩,故此常常會受到學校的處罰、老師的批評或同學的歧視,他們的心理比較脆弱,對問題較敏感,所以適當的贊許或鼓勵對他們來就顯得更為重要。其實後進生也往往有其各自的「閃光點」,只要我們留心他們的言行,用心去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及時鼓勵他們,讓他們嘗試和體驗成功,樹立他們的信心,使他們重新認識自我,肯定自我。三、訓練有方,培養習慣,教會方法。不良的學習習慣和不正確的學習方法,也是學習成績差的原因所在,比如課堂上沒有留心聽課,眼睛東張西望、手腳亂動,一個問題聽明白就感到懂而心滿意足,不會提出疑難問題;數學科中的應用題不懂得分析其數量關系,及解題的思路;沒有先復習後做作業的習慣,有的邊玩邊做作業、書寫馬虎應付了事……所有這些都應該加強對其行為習慣,學習方法的培養與訓練。其訓練方法:1、專注老師講課,聆聽學生的發言,勤於思考,積極回答問題;2、及時編寫數學日記反思學習情況,按時完成作業;3、制定學習公約,互相監督實施;4、教會學習方法,養成成良好的學習習慣;5、以鼓勵、表揚為主,對表現較突出的及時給予獎勵。這樣,相信他們的學習成績是會迅速提高。四、補缺補漏,給予機會體驗成功。依個別學生心理的通病,是基礎知識不扎實,遺忘率高,學過的舊知識在頭腦中是零碎的不系統的很難的很難內化。在學習新知識時,缺少了認知的前提條件,找不到與新知識相聯系的相應知識。因而對舊知識必須補缺補漏,然而有的老師喜歡放學後把學生留下來補課。這樣一來有的學生對此產生一種被「留堂」受罰的思想。效果也就不大好了。 那麼補缺補漏的方法應該是靈活的多樣,為了讓他們順利地學習新的知識,課前輔導:1、在學習新知識前及時彌補與新知相關的知識;2、布置預習,其方式幫助學生弄懂一些重點問題,第二天課前使之流利回答老師的提問,有著成功的感覺;3、留意學困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適當表揚,從而激勵學習興趣,有信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從學生的智力來說,其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有的學生對某些知識的學習;時間要比另一些學生多花,盡管老師的努力去教學,努力去輔導,每次測試成績不理想,這也是正常的事。老師不得過分的指責或全班排隊,這對學困生的學習不但不起作用,反之喪失學習的信心,可採取再補測,在補測前先給予輔導。這樣在學生學習失敗後再次給予學習的機會,爭取好成績的機會,點燃學生學習的希望之火,樹立學習信心,發揮學習潛力。五、激發興趣。教師的教學水平是決定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應努力、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根據小學生的特點,教材的內容,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努力提高課堂四十分鍾的教學效益,這樣可以防止或避免學困生的再度出現。但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理想的教學方法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自主合作探索學習在教學上:1、應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動口、動手、動腦的學習活動,教師應為精講才能達到這一條件2.當堂反饋及時矯正學習信息,特別是學困生的學習信息。3、教學應面向全體學生在課堂上應注重學困生的潛力,之在課堂上有自我表現或爭取成功的機會。四、對學困生的轉化要有耐心,持之以恆。 轉化學困生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在教育轉化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反復的現象。對此我們要有和寬容的態度,除了用愛心去感化他們外,還要耐心地教育和期待他們,最終使他們轉化成為一位好學生。 學困生的轉化方法還有很多,這只是我平時工作中的教育方法,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還要努力尋找、探究更好的教育方法,把班中的學困生都轉化成優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很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