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化學如何判斷能否發生反應

化學如何判斷能否發生反應

發布時間:2022-09-27 20:55:38

⑴ 怎樣判斷任意兩個物質能不能發生化學反應

一般符合下面幾種條件即可發生反應:
①金屬 + 氧氣金屬氧化物
除Ag、Pt、Au外的金屬,一般都可與氧氣發生化合反應,金屬越活潑與氧化合就越容易,反應就越劇烈.金屬氧化物大多數是鹼性氧化物.
②鹼性氧化物 + 水可溶性鹼
可溶性鹼對應的鹼性氧化物能與水反應生成對應的鹼,K2O、Na2O、BaO都能跟水反應.Ca(OH)2微溶於水,它對應的CaO也能與水反應.其餘的鹼性氧化物一般與水不反應或不易反應.
③鹼鹽
由鹼轉化成鹽的途徑有三個:
鹼 + 酸性氧化物鹽 + 水
鹼 + 酸鹽 + 水
鹼 + 某些鹽另一種鹼 + 另一種鹽
④鹼鹼性氧化物 + 水
不溶性的鹼在加熱的條件下,一般可分解為對應的鹼性氧化物和水.鹼中的金屬越不活潑,則該鹼越容易分解.
⑤非金屬 + 氧氣非金屬氧化物
除F2、Cl2、Br2、I2外的非金屬,一般都可直接與O2反應生成非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大多數是鹼性氧化物.
⑥酸性氧化物 + 水含氧酸
除不溶性的SiO¬2外,常見的酸性氧化物都可與水反應生成對應的含氧酸.
⑦酸鹽
由酸轉化成鹽的途徑有四個:
某些金屬 + 某些酸鹽 + 氫氣
酸 + 鹼性氧化物鹽 + 水
酸 + 鹼鹽 + 水
酸 + 某些鹽另一種酸 + 另一種鹽
⑧酸酸性氧化物 + 水
在一定條件下含氧酸分解可生成酸性氧化物(酸酐)和水.
⑨金屬 + 非金屬無氧酸鹽
此處的非金屬H2、O2除外.當金屬越活潑,非金屬也越活潑時,反應就越容易進行.
⑩酸性氧化物 + 鹼性氧化物含氧酸鹽
強酸(H2SO4、HNO3)的酸酐與活潑金屬的氧化物在常溫下即可反應,其餘的需在加熱或高溫條件下才能發生反應.
11 鹼性氧化物 + 酸鹽 + 水
強酸(H2SO4、HNO3、HCl)可與所有鹼性氧化物反應,弱酸(H2CO3、H2S等)只能和活潑金屬的氧化物反應.
12 酸性氧化物 + 鹼鹽 + 水
酸性氧化物在一般條件下都可與強鹼溶液反應,但SiO2與NaOH固體(或KOH固體)需在強熱條件下才發反應.
13 酸 + 鹼鹽 + 水
參加反應的酸和鹼至少有一種是易溶於水的.
14 鹼 + 鹽另一種鹼 + 另一種鹽
參加反應的鹼和鹽必須都能溶於水,同時生成物中必須有難溶物或容易揮發的鹼(NH3•H2O).
15 酸 + 鹽另一種酸 + 另一種鹽
酸和鹽反應的前提條件比較復雜,在現階段應掌握以下幾點:
這里所說的酸和鹽的反應是在水溶液中發生的復分解反應,必須符合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酸與鹽才能發生反應.
如果反應物中的鹽是難溶物,那麼生成物必須都是可溶的,否則反應將不能繼續進行.在實驗室用石灰石製取CO2時,只能選用鹽酸而不能用硫酸,就是這個道理.
必須掌握弱酸鹽(如Na2CO3、CaCO3)跟強酸HCl、H2SO4、HNO3的反應,和生成BaSO4、AgCl的反應.
16 鹽 + 鹽另兩種鹽
參加反應的兩種鹽必須都能溶於水,若生成物中有一種是難溶性的鹽時,則反應可以進行.
17 金屬 + 鹽另一種金屬 + 另一種鹽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排在前面的金屬(K、Ca、Na除外)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里置換出來.
17金屬 + 酸鹽 + 氫氣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排在氫前的金屬能從酸溶液中把氫置換出來.這里的酸主要是指鹽酸和稀硫酸.濃硫酸和硝酸因有強氧化性,跟金屬反應時不會生成氫氣,而是生成鹽、水和其它氣體.

⑵ 如何判斷一個反應能否進行

第一種方法:最簡單的初級判斷方法。

初中的時候,老師常說,判斷一個反應能否發生,就看反應後是否生成沉澱,氣體,水。如果有,則證明反應能夠發生。

另外,往往還普遍遵循強制弱的原則。

例如:





第二種方法:上高中後,除了普通的四大基本反應類型以外,我們又學習了氧化還原反應。

判斷一個氧化還原反應是否能發生,不能光靠看產物是否有沉澱,氣體,水了。而要根據反應物的氧化性,還原性的強弱而定。

如果,氧化劑的氧化性強於氧化產物的氧化性,還原劑的還原性強於還原產物的還原性,也則該反應能夠發生。





第三種方法,一個反應是否能發生的終極判斷方法。

以上兩種判斷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並不是最完美的判斷方法。

接下來我們認識用焓變和熵變判斷反應是否發生的方法。

首先需要知道焓變和熵變是怎麼回事。

焓變,指的是一個反應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它描述了一個反應是吸熱還是放熱。吸熱,焓變大於零。放熱,焓變小於零。

在自然界中,萬事萬物總是自發的向放熱方向進行,即焓變小於零可自發。

例如:午飯不及時吃,放涼了,這是自發的過程。即焓變△H<0,可自發進行。



2.生命體的死亡,放熱,自發進行的。



熵變,指的是混亂度的變化。熵變增大,體系變得越混亂。熵變減小,體系變得越整齊。

在自然界中,萬事萬物總是趨向於變亂。也就是混亂度增大是可自發進行的。

例如:秋天來了,大樹的落葉凌亂的布滿院子。這種變亂的過程是自發進行的。



2.同學們解散之後,操場頓時變得凌亂。這個現象是自發的。



焓變和熵變共同決定了一個反應是否能發生。



如果焓變小於零,同時熵變大於零,(即不但放熱,而且變亂),那麼這個反應無論什麼溫度,一定會發生,也就是會自發進行。

在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一個條件是自發,一個條件是非自發,此時由溫度來決定。

由此又引入吉布斯自由能。



如果代入反應相應的開爾文溫度,用吉布斯自由能計算,若數值小於零,則該反應一定能自發進行,也就是說,在該溫度下,這個反應一定能發生。

⑶ 高中生該如何判斷某個化學反應能否發生

反應能否發生可以有兩個參照物(實際上是一個原理):

  1. 看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一般認為平衡常數小於10^(-5)的不能發生,平衡常數小於10^(-3)的反應傾向很小。平衡常數大於10^5的反應可以直接視為不可逆反應。

  2. 看反應的吉布斯自由能(ΔG=ΔH-TΔS,綜合判據),ΔG>0表示在該溫度下不能自發地發生。

實際上,兩者可以通過等式ΔG = -RTlnK來聯系(化學熱力學內容)。

由於部分高中可能沒有傳授吉布斯自由能的概念,通過焓變和熵判斷也是可以的。一般焓變為正值且反應熵為負(無序度減少)的反應都不能自發發生。

對於兩者信息都沒有給出且化學方程式無明顯提示的,如果是氧化還原反應,可以按照強氧化劑+強還原劑-->弱氧化劑+弱還原劑等的規律來尋找。

實際上幾乎沒有完全不發生的反應,但是有很多反應在有限的時間和受限的觀測精度下可以認為不發生。

⑷ 如何判斷化學反應能否進行

首先考慮熱力學。沒有其他功的情況下,△G可以作為判據。題主說的電解水就屬於引入了其他功——電功。很多有前景的反應其實都是△G>0的反應,怎樣實現呢?上帝說,要有光。例如光解水就是目前的研究熱點之一,光能清潔,而且是從太陽獲取,屬於根源上的收益……扯遠了。光能的引入也是引入了其他功。另外△G反映的是反應進行程度,△G正值越大,反應程度越小,一般△G>40kJ/mol可以認為不反應了。其次要考慮動力學。其實有很多反應熱力學判據會發現反應應該很徹底,但是普通情況下(如常溫常壓沒有其他引發條件)很難發生。比如氫氣氧氣混合,一般需要「點火」等條件(引發自由基式爆炸反應)才能劇烈的生成水。這是因為反應不是一步到位的,中間要經過許多步驟。比如發生起始步驟需要很高的能量來活化,就產生了動力學的阻力,也就是說,以氫氣氧氣混合為例,這個體系是熱力學不穩定的(熱力學上來看會生成水),但是動力學穩定(混合很難發生反應)。形象的來看,可以用爬山的模式來說明。還是以氫氣氧氣混合為例,這個體系初始呆在一個小山包上,最終生成水可以看做是跌入了馬里亞納海溝,所以總的來看一路滾下坡應該是很有利的。但是由於常溫擱置,這個反應需要經過一個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所以沒有其他點燃等條件,很難發生。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一言以蔽之,化學反應能否進行需要熱力學判據和動力學判據。
滿意請採納

⑸ (化學)如何判斷兩種物質能否發生反應生成什麼物質

看兩種物質水解產生的離子能否共存,若能共存,則不會發生化學反應;若不能共存,則會發生化學反應。

發生反應生成難溶性或微溶性的物質、難電離的物質、揮發性物質、配合物(舊稱絡合物)等。

以下離子發生反應,不能共存:

1、生成難溶性或微溶性的物質

如果溶液中的某些離子之間能夠反應有難溶性或微溶性的物質生成, 則溶液中的這些離子就不能大量共存。

常見易生成難溶物質的離子如下:

如SO42-與Ba2+、Ag+;OH-與Cu2+、Fe2+、Fe3+、Mg2+、Al3+;Ag+與Cl-、Br-、I-、CO32-、SO32-、S2-;Mg2+、Mn2+、Zn2+、Ba2+、Ca2+與CO32-、SO32-、PO43-;S2-與Cu2+、Pb2+;Ca2+與SO42-等不能大量共存

原理:金屬陽離子能夠結合酸根離子或者陰離子生成難溶性或者微溶性的物質。

2、生成難電離的物質

如果溶液中的某些離子間結合有難電離的物質生成, 則溶液中的這些離子之間就不能大量共存。

常見易生成難電離的離子如下:

(1) H+與OH-、ClO-、CH3COO-、F-、S2-、HCO3-、CO3 2-、HSO3-、SO3 2-、HS-、S2-、H2PO4-、HPO4 2-、PO4 3-、F-、HSiO3-、SiO3 2-.因生成水和弱酸而不能共存。

(2) OH-與H+、Cu2+、Fe2+、Fe3+、Mg2+、Al3+、HCO3-、CO3 2-、HSO3-、SO3 2-、HS-、H2PO4-、HPO4 2-、F-、HSiO3-、SiO3 2-.因生成弱鹼和水, 所以不能大量共存。

3、生成揮發性物質

如果溶液中離子間能結合有揮發性的物質生成, 則溶液中的這些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4、生成配合物(舊稱絡合物)

如果溶液中離子間能結合有絡合物生成, 則這些離子不能共存。

例如:Fe3+和SCN-。

原理:3SCN-+Fe3+=Fe SCN3生成絡合物硫氰化鐵等。

5、離子間發生雙水解

如果溶液中存在弱酸和弱鹼, 則弱酸對應的酸根離子和弱鹼對應的金屬陽離子或銨根離子反應, 相互促進發生雙水解。

6、離子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如果溶液中有還原性較強的離子, 則溶液中不能存在較強氧化性的離子, 兩類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例如:H+和NO3-同時存在, 則不能與S2-、Fe2+、I-共存等。

原理:H+與NO3-結合生成的硝酸, 硝酸有強氧化性與還原性較強的S2-、Fe2+、I-等離子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不能共存。

(5)化學如何判斷能否發生反應擴展閱讀:

離子不能共存的隱藏條件總結

1、顏色

離子共存題干中經常會有一些隱含的條件, 需要我們仔細地閱讀題意, 當題中說明溶液為無色時則溶液中一定不存在有色離子。

常見的有色離子如下:

Cu2+藍色、Fe2+淺綠色、Fe3+黃色、Mn O4+紫紅色[5]等。

2、狀態

若題中說溶液為透明則不代表溶液無色, 透明是溶液的狀態, 也可代表溶液有顏色。

3、性質

(1)溶液呈酸性

如果題中溶液 (1) 呈酸性、 (2) 滴加石蕊試劑呈紅色、 (3) 滴加甲基橙呈紅色、 (4) p H<7符合以上四個條件中的任意一個, 則溶液中一定沒有OH-或弱酸根陰離子 (CO32-、S2-、Cl O-、Al O2-) 。

(2) 溶液呈鹼性

如果溶液 (1) 呈鹼性、 (2) 向溶液中滴加酚酞呈紅色、 (3) 滴加石蕊呈藍色、 (4) 滴加甲基橙呈黃色、 (5) p H>7符合以上五個條件中的任意一個[6], 則溶液中一定沒有H+或弱鹼陽離子 (Mg2+、Al3+、Fe3+、NH+4) 。

(3) 酸鹼性皆不能共存

(4)酸鹼性

(1) 與金屬Al反應能放出H2, 則溶液可能呈酸性或鹼性。

(2) 水電離出的c (H+) =1×10-12mol/L, 則溶液可能呈酸性或鹼性。

(3) 在酸性的條件下Mn O4+和Cl O-等離子具有氧化性, 則具有還原性的離子不能共存。

⑹ 在化學中,怎樣判斷兩種物質是否發生反應

判斷化學反應是否發生的方法就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多數時候化學反應都會伴隨若干現象 例如:發光發熱 燃燒 顏色變化 有氣泡 沉澱等等 多數的時候根據這些現象可以判斷出是否發生化學反應 但是也有的反應是幾乎沒什麼現象的 如酸鹼中和反應 只是溶液溫度會增加其他現象幾乎沒有 但是多數物質在溶於水的時候也會放熱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硫酸 單從某一項無法判斷是否發生化學反應 還得根據長期的經驗 對未知物體要藉助儀器檢測了

⑺ 化學如何 判斷兩種 物質是否 發生 化學反應

①金屬
+
氧氣金屬氧化物
除Ag、Pt、Au外的金屬,
一般都可與氧氣發生化合反應,
金屬越活潑與氧化合就越容易,
反應就越劇烈。金屬氧化物大多數是鹼性氧化物。
②鹼性氧化物
+
水可溶性鹼
可溶性鹼對應的鹼性氧化物能與水反應生成對應的鹼,
K2O、Na2O、BaO都能跟水反應。Ca(OH)2微溶於水,
它對應的CaO也能與水反應。其餘的鹼性氧化物一般與水不反應或不易反應。
③鹼鹽
由鹼轉化成鹽的途徑有三個:

+
酸性氧化物鹽
+


+
酸鹽
+


+
某些鹽另一種鹼
+
另一種鹽
④鹼鹼性氧化物
+

不溶性的鹼在加熱的條件下,
一般可分解為對應的鹼性氧化物和水。鹼中的金屬越不活潑,
則該鹼越容易分解。
⑤非金屬
+
氧氣非金屬氧化物
除F2、Cl2、Br2、I2外的非金屬,
一般都可直接與O2反應生成非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大多數是鹼性氧化物。
⑥酸性氧化物
+
水含氧酸
除不溶性的SiO¬2外,
常見的酸性氧化物都可與水反應生成對應的含氧酸。
⑦酸鹽
由酸轉化成鹽的途徑有四個:
某些金屬
+
某些酸鹽
+
氫氣

+
鹼性氧化物鹽
+


+
鹼鹽
+


+
某些鹽另一種酸
+
另一種鹽
⑧酸酸性氧化物
+

在一定條件下含氧酸分解可生成酸性氧化物(酸酐)和水。
⑨金屬
+
非金屬無氧酸鹽
此處的非金屬H2、O2除外。當金屬越活潑,
非金屬也越活潑時,
反應就越容易進行。
⑩酸性氧化物
+
鹼性氧化物含氧酸鹽
強酸(H2SO4、HNO3)的酸酐與活潑金屬的氧化物在常溫下即可反應,
其餘的需在加熱或高溫條件下才能發生反應。
11
鹼性氧化物
+
酸鹽
+

強酸(H2SO4、HNO3、HCl)可與所有鹼性氧化物反應,
弱酸(H2CO3、H2S等)只能和活潑金屬的氧化物反應。
12
酸性氧化物
+
鹼鹽
+

酸性氧化物在一般條件下都可與強鹼溶液反應,
但SiO2與NaOH固體(或KOH固體)需在強熱條件下才發反應。
13

+
鹼鹽
+

參加反應的酸和鹼至少有一種是易溶於水的。
14

+
鹽另一種鹼
+
另一種鹽
參加反應的鹼和鹽必須都能溶於水,
同時生成物中必須有難溶物或容易揮發的鹼(NH3•H2O)。
15

+
鹽另一種酸
+
另一種鹽
酸和鹽反應的前提條件比較復雜,
在現階段應掌握以下幾點:
這里所說的酸和鹽的反應是在水溶液中發生的復分解反應,
必須符合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
酸與鹽才能發生反應。
如果反應物中的鹽是難溶物,
那麼生成物必須都是可溶的,
否則反應將不能繼續進行。在實驗室用石灰石製取CO2時,
只能選用鹽酸而不能用硫酸,
就是這個道理。
必須掌握弱酸鹽(如Na2CO3、CaCO3)跟強酸HCl、H2SO4、HNO3的反應,
和生成BaSO4、AgCl的反應。
16

+
鹽另兩種鹽
參加反應的兩種鹽必須都能溶於水,
若生成物中有一種是難溶性的鹽時,
則反應可以進行。
17
金屬
+
鹽另一種金屬
+
另一種鹽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
排在前面的金屬(K、Ca、Na除外)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里置換出來。
17金屬
+
酸鹽
+
氫氣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
排在氫前的金屬能從酸溶液中把氫置換出來。這里的酸主要是指鹽酸和稀硫酸。濃硫酸和硝酸因有強氧化性,
跟金屬反應時不會生成氫氣,
而是生成鹽、水和其它氣體。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229843801.html

⑻ 怎麼判斷化學反應能進行

化學反應的自發性的判斷
1、自發過程:在一定的條件下,不需要外力就可以自動進行的過程。
2、焓變判斷:一個自發的過程,體系趨向是由能量高的狀態向能量低的狀態轉化。對化學
反應而言,放熱反應有自發的傾向。但是,吸熱反應也有自發的,發熱反應也有不自發的。
3、熵變判斷:在與外界隔離的體系中,自發過程將導致體系的熵增加。
4、自由能變△G的的判斷方法 △G=△H-T△S
△G<0,反應正向自發進行。 △G=0,反應處在平衡狀態。 △G>0,反應逆向自發進行。
①一個放熱的熵增加的反應,肯定是一個自發的反應。
△H<0,△S>0,△G<0
②一個吸熱的熵減少的反應,肯定是一個不自發的反應。
△H>0,△S<0,△G>0
③一個放熱的熵減少的反應,降低溫度,有利於反應自發進行。 △H<0,△S<0,要保證△G<0,T要降低。
③一個吸熱的熵增加的過程,升高溫度,有利於反應自發發生。 △H>0,△S>0,要保證△G<0,T要升高得足夠高。

⑼ 如何判斷化學方程式的兩種物質能否發生化學反映

兩種物質能否發生化學反應的標志是:看他們的生成物中是否含有以下物質:水、氣體、沉澱、弱酸、弱鹼、反應物中是不是氧化劑和還原劑反應,上述條件只要含有一種便能反應。
至於硫酸鈉和二氧化硫,因為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但是它不能在氧化硫酸鈉了(因為硫酸鈉中的S元素已經呈最高價態),因此二者是不會發生化學反應的。

閱讀全文

與化學如何判斷能否發生反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