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元素周期表中第八族元素有什麼特殊性,主族和副族為什麼這樣分
第八族就是VIII族,都是稀有氣體元素,也叫做惰性氣體
化學性質非常穩定,除了比較重的幾個元素能和氟,氧等非常活潑的氣體反應以外,很難發生化學反應.還有一個常見的用途就是霓虹燈裡面填充的氣體,其實也是利用的他們惰性的性質
廣義過渡元素又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周期表(長式)里所有副族元素都叫過渡元素,這些元素在周期表裡的位置是介於典型金屬和非金屬之間的,表示由金屬性向非金屬性過渡的意思.
從原子結構來看,原子最外電子層的S、P軌道上的電子都排滿則完成一個周期.在長周期里開始的兩種元素電子排在最外層的S軌道上,在周期表裡叫S區元素,而繼之增加的電子(即副族元素)不是排在最外電子層的P軌道上,而是排在次外層的d軌道上叫d區元素,或者排在倒數第三層的f軌道上(第六、第七周期的鑭系和錒系元素)叫f區元素.將d軌道、f軌道排滿後,再增加的電子才排在最外電子層的p軌道上,叫p區元素.把d區和f區的元素統稱過渡元素.從原子結構看,過渡者即表示從電子排在S軌道向排在p軌道過渡的意思.
第二種說法:是周期表(長式)里除ⅠB、和ⅡB外的從ⅢB到Ⅷ族的元素、叫過渡元素.按照這種說法ⅠB的Cu、Ag、Au和ⅡB的Zn、Cd、Hg不叫d區而叫ds區,它們不是過渡元素.
2. 為什麼元素周期表第八九十三縱行叫做第八族
周期表裡同一周期中元素隨原子序數遞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有規律地遞變。如第二、第三兩個短周期的元素隨原子序數遞增其元素 化合價出現了兩個循環,如第四周期18種元素分成兩個橫排(參看短式 出現了性質相似的鐵、鈷、鎳(化合價為+2,或+3)三元素,再次從 鎳、三元素象橋梁,前一橫排元素由此橋梁過渡到後一橫排完成一個周期,人們把鐵、鈷、鎳三元素叫過渡元素。第五周期的釕、銠、鈀,第六周期的鋨、銥、鉑,都是如此。這是對狹義過渡元素的解釋。
廣義過渡元素又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周期表(長式)里所有副族元素都叫過渡元素,這些元素在周期表裡的位置是介於典型金屬和非金屬之間的,表示由金屬性向非金屬性過渡的意思。 從原子結構來看,原子最外電子層的S、P軌道上的電子都排滿則完成一個周期。在長周期里開始的兩種元素電子排在最外層的S軌道上,在周期表裡叫S區元素,而繼之增加的電子(即副族元素)不是排在最外電子層的P軌道上,而是排在次外層的d軌道上叫d區元素,或者排在倒數第三層的f軌道上(第六、第七周期的鑭系和錒系元素)叫f區元素。將d軌道、f軌道排滿後,再增加的電子才排在最外電子層的p軌道上,叫p區元素。把d區和f區的元素統稱過渡元素。從原子結構看,過渡者即表示從電子排在S軌道向排在p軌道過渡的意思。
第二種說法:是周期表(長式)里除ⅠB、和ⅡB外的從ⅢB到Ⅷ族的元素、叫過渡元素。按照這種說法ⅠB的Cu、Ag、Au和ⅡB的Zn、Cd、Hg不叫d區而叫ds區,它們不是過渡元素。 過渡元素之三 根據國際純粹化學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的建議,過渡元素是指d-電子層中電子數小於10(或生成的離子其d電子數小於10)的一類元素。它們是周期表的ⅢB族到ⅠB族共9個縱行的元素(即不包括ⅡB族在內的所有副族元素)。 對於過渡元素的劃分分歧比較大,並有以下幾種觀點:①過渡元素包括周期表中從ⅢB族到Ⅷ族共8個縱行的副族元素。(不包括鑭以外的鑭系元素和錒以外的錒系元素。)它們的共同點是電子逐個填充在3d、4d、5d軌道上。②過渡元素包括周期表中從ⅢB族到ⅡB族共10個縱行的副族元素。這是因為鋅族元素(ⅡB)形成穩定配合物的能力跟過渡元素很相似。③有時人們把過渡元素的范圍擴大到包括鑭系元素和錒系元素在內的所有副族元素。 過渡元素有以下共同特徵: (1)過渡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排布特點是最外層只有1~2個電子(Pd除外),最外層和次外層(除ⅠB和ⅡB的次外層)都沒有填滿,增加的電子大多填充在d軌道上。其中鑭系元素和錒系元素的原子,增加的電子主要填充在倒數第三層的f軌道上。在化學反應中,過渡元素中的d電子參與形成化學鍵,所以常常表現可變化合價。最高化合價從ⅢB族的+3價增加到Ⅷ族的+8價。在過渡元素的每個縱行中,元素的最高化合價一般體現在該縱行最下部的元素中。例如,在鐵、釕、鋨這一縱行里,已知最高價鐵是+6價,鋨是+8價。 (2)過渡元素都是金屬,又叫過渡金屬。跟主族元素的金屬相比,它們有熔點高、沸點高、硬度高、密度大等特點,並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高導電、導熱性。過渡元素之間或跟其他金屬之間容易形成合金。 (3)過渡元素具有ns和np空軌道,以及(n-1)d的部分空軌道,還有較高的電荷/半徑比(即離子勢),容易形成穩定的配位化合物。例如[Fe(CN)6]3-[Au(CN)2]+等配離子。血紅素是Fe(Ⅲ)的配合物,維生素B12是Co(Ⅲ)的配合物。 (4)大多數過渡元素的離子在水溶液中常呈現各種顏色,這跟它們的離子有未成對的d電子有關。 ——鳳起東路精銳何老師
3. 化學中第八族為什麼這么特別
第VIII族的三個縱行的元素性質相似,所以列為一族.
第VIII族元素在周期系中是特殊的一族,它包括4、5、6三個周期的九種元素,它們是鐵
、鈷、鎳、釕、銠、鈀、鋨、銥和鉑.
第VIII族元素在周期系中位置的特殊性是與它們之間性質的類似和遞變關系相聯系的.
在九種元素中,雖然也存在著一般的垂直相似性,如鐵、釕、鋨,但水平相似性如鐵、
鈷、鎳則更為突出.因此,為了便於研究,通常把這九種元素分成兩組,把位於第4周期
的鐵、鈷、鎳三種元素稱為鐵系元素,其餘六種元素則稱為鉑系元素.由於鑭系收縮的
緣故,位於第5周期的釕、銠、鈀與位於第6周期的鋨、銥、鉑非常相似而與第4周期的鐵
、鈷、鎳差別較大.鉑系元素被列為稀有元素,和金、銀一起稱為貴金屬.
1.鐵系元素
鐵、鈷、鎳三種元素的最外層都有兩個4s電子,只是次外層的3d電子數不同,分別為6、
7、8,它們的原子半徑十分相似,所以它們的性質很相似.
由於第一過渡系列元素原子的電子填充過渡到第Ⅷ族時,3d電子已經超過5個,所以它們
的價電子全部參加成鍵的可能性減少,因而鐵系元素已經不再呈現出與族數相當的最高
氧化態.
一般條件下,鐵的常見氧化態是+2和+3,與強氧化劑作用,鐵可以生成不穩定的+6氧化
態的高鐵酸鹽.
一般條件下,鈷和鎳的常見氧化態都是+2,與強氧化劑作用,鈷可以生成不穩定的+3氧
化態,而鎳的+3氧化態則少見.
我們從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用途三個方面來介紹鐵系元素的通性.
⑴物理性質
鐵系元素的原子半徑、離子半徑、電離勢等性質基本上隨原子序數的增加而有規律地變
化.但鎳的原子量比鈷小,這是因為鎳的同位素中質量數小的一種占的比例大.
鐵系元素單質都是具有金屬光澤的白色金屬.鈷略帶灰色.它們的密度都比較大,熔點
也比較高,它們的熔點隨原子序數的增加而降低,這可能是因為3d軌道中成單電子數按
Fe、Co、Ni的順序依次減少(4、3、2),金屬鍵依次減弱的緣故.
鈷比較硬而脆,鐵和鎳卻有很好的延展性.它們都表現有鐵磁性,它們的合金是很好的
磁性材料.
2化學性質
由鐵系元素的標准電極電勢看,它們都是中等活潑的金屬.它們的化學性質表現在以下
幾個方面:
①在酸性溶液中,Fe、Co和Ni分別是鐵、鈷、鎳離子的最穩定狀態.空氣中的氧能把酸
性溶液中的Fe氧化成Fe,但是不能氧化Co和Ni成為Co和Ni.
由值看出,高氧化態的鐵(Ⅵ)、鈷(Ⅲ)、鎳(Ⅳ)在酸性溶液中都是很強的氧化劑
.
②在鹼性介質中,鐵的最穩定氧化態是+3、而鈷和鎳的最穩定氧化態仍是+2; 在鹼性介
質中把低氧化態的鐵、鈷、鎳氧化為高氧化態比在酸性介質中容易.低氧化態氫氧化物
的還原性按Fe(OH)2、Co(OH)2、Ni(OH)2的順序依次降低.
例如:向Fe的溶液中加入鹼,能生成白色的Fe(OH) 2的沉澱,但空氣中的氧立即把白色
的Fe(OH)2氧化成紅棕色的Fe(OH)3沉澱:
在同樣條件下生成的粉紅色的Co(OH) 2則比較穩定,但在空氣中放置,也能緩慢地被空
氣中的氧氧化成棕褐色的Co(OH) 3:
而在同樣條件下生成的綠色的Ni(OH) 2最穩定,根本不能被空氣中的氧所氧化.
由此可見,Fe(OH)2的還原性最強,也最不穩定,Ni(OH)2的還原性最差,也最穩定.這
是由它們在鹼性介質中的標准電極電勢的大小決定的.
③鐵系元素易溶於稀酸中,只有鈷在稀酸中溶解得很慢.它們遇到濃硝酸都呈「鈍態」
.鐵能被熱的濃鹼液侵蝕,而鈷和鎳在鹼溶液中的穩定性比鐵高.
④在沒有水汽存在時,一般溫度下,鐵系元素與氧、硫、氯、磷等非金屬幾乎不起作用
,但在高溫下卻發生猛烈反應.
⑶用途
鐵、鈷、鎳主要用於製造合金.鐵是重要的基本結構材料,鐵合金用途廣泛.鈷的合金
具有很高的硬度,鎳是不銹鋼的主要成分之一,由於鎳不與強鹼作用,實驗室中常用鎳
坩堝熔融鹼性物質.鎳粉還可做氫化反應的催化劑.
4. 化學第8族元素是哪些
氫 H 核內 +1 核外 1
氦 He 核內 +2 核外 2
鋰 Le 核內 +3 核外 2 1
鈹 Be 核內 +4 核外 2 2
硼 B 核內 +5 核外 2 3
碳 C 核內 +6 核外 2 4
氮 N 核內 +7 核外 2 5
氧 O 核內 +8 核外 2 6
氟 F 核內 +9 核外 2 7
氖 Ne 核內 +10 核外 2 8
鈉 Na 核內 +11 核外 2 8 1
鎂 Mg 核內 +12 核外 2 8 2
鋁 Al 核內 +13 核外 2 8 3
硅 Si 核內 +14 核外 2 8 4
磷 P 核內 +15 核外 2 8 5
硫 S 核內 +16 核外 2 8 6
氯 Cl 核內 +17 核外 2 8 7
氬 Ar 核內 +18 核外 2 8 8
鉀 K 核內 +19 核外 2 8 8 1
鈣 Ca 核內 +20 核外 2 8 8 2
看來樓主是初中同學了,初中記住前20號就可以了。
如果想看點具體的排布規律,可以看一下高一的書。
高一關於排布的你可以記住這幾點:每層不超過2的N次方個 最外層不超過8個 次外層不超過18 倒數第三層不超過32個。(這些都僅僅局限於主族元素 至於副組 你就得看電子亞層了 其實電子亞層的理論都能主族 副族都能結實 只是中學不要求)
具體的理論依據如下:
一、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原理
處於穩定狀態的原子,核外電子將盡可能地按能量最低原理排布,另外,由於電子不可能都擠在一起,它們還要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規則,一般而言,在這三條規則的指導下,可以推導出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情況,在中學階段要求的前36號元素里,沒有例外的情況發生。
1.最低能量原理
電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時,要盡可能使電子的能量最低。怎樣才能使電子的能量最低呢?比方說,我們站在地面上,不會覺得有什麼危險;如果我們站在20層樓的頂上,再往下看時我們心理感到害怕。這是因為物體在越高處具有的勢能越高,物體總有從高處往低處的一種趨勢,就像自由落體一樣,我們從來沒有見過物體會自動從地面上升到空中,物體要從地面到空中,必須要有外加力的作用。電子本身就是一種物質,也具有同樣的性質,即它在一般情況下總想處於一種較為安全(或穩定)的一種狀態(基態),也就是能量最低時的狀態。當有外加作用時,電子也是可以吸收能量到能量較高的狀態(激發態),但是它總有時時刻刻想回到基態的趨勢。一般來說,離核較近的電子具有較低的能量,隨著電子層數的增加,電子的能量越來越大;同一層中,各亞層的能量是按s、p、d、f、g……的次序增高的。這兩種作用的總結果可以得出電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時遵守下列次序:1s、2s、2p、3s、3p、4s、3d、4p、4d……
2.泡利不相容原理
我們已經知道,一個電子的運動狀態要從4個方面來進行描述,即它所處的電子層、電子亞層、電子雲的伸展方向以及電子的自旋方向。在同一個原子中沒有也不可能有運動狀態完全相同的兩個電子存在,這就是泡利不相容原理所告訴大家的。根據這個規則,如果兩個電子處於同一軌道,那麼,這兩個電子的自旋方向必定相反。也就是說,每一個軌道中只能容納兩個自旋方向相反的電子。這一點好像我們坐電梯,每個人相當於一個電子,每一個電梯相當於一個軌道,假設電梯足夠小,每一個電梯最多隻能同時供兩個人乘坐,而且乘坐時必須一個人頭朝上,另一個人倒立著(為了充分利用空間)。根據泡利不相容原理,我們得知:s亞層只有1個軌道,可以容納兩個自旋相反的電子;p亞層有3個軌道,總共可以容納6個電子;d亞層有5個軌道,總共可以容納10個電子。我們還得知:第一電子層(K層)中只有1s亞層,最多容納兩個電子;第二電子層(L層)中包括2s和2p兩個亞層,總共可以容納8個電子;第3電子層(M層)中包括3s、3p、3d三個亞層,總共可以容納18個電子……第n層總共可以容納2n2個電子。
3.洪特規則
從結果總結出來的洪特規則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電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時,將盡可能分佔不同的軌道,且自旋平行;洪特規則的第二個含義是對於同一個電子亞層,當電子排布處於 全滿(s2、p6、d10、f14)、 半滿(s1、p3、d5、f7)、全空(s0、p0、d0、f0)時比較穩定。這類似於我們坐電梯的情況中,要麼電梯是空的,要麼電梯里都有一個人,要麼電梯里都擠滿了兩個人,大家都覺得比較均等,誰也不抱怨誰;如果有的電梯里擠滿了兩個人,而有的電梯里只有一個人,或有的電梯里有一個人,而有的電梯里沒有人,則必然有人產生抱怨情緒,我們稱之為不穩定狀態。
二、核外電子排布的方法
對於某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情況,先確定該原子的核外電子數(即原子序數、質子數、核電荷數),如24號元素鉻,其原子核外總共有24個電子,然後將這24個電子從能量最低的1s亞層依次往能量較高的亞層上排布,只有前面的亞層填滿後,才去填充後面的亞層,每一個亞層上最多能夠排布的電子數為:s亞層2個,p亞層6個,d亞層10個,f亞層14個。最外層電子到底怎樣排布,還要參考洪特規則,如24號元素鉻的24個核外電子依次排列為
1s22s22p63s23p64s23d4
根據洪特規則,d亞層處於半充滿時較為穩定,故其排布式應為
1s22s22p63s23p64s13d5
最後,按照人們的習慣「每一個電子層不分隔開來」,改寫成
1s22s22p63s23p63d54s1 即可。
三、核外電子排布在中學化學中的應用
1.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與軌道表示式、原子結構示意圖的關系: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與軌道表示式描述的內容是完全相同的,相對而言,軌道表示式要更加詳細一些,它既能明確表示出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在哪些電子層、電子亞層上, 還能表示出這些電子是處於自旋相同還是自旋相反的狀態,而核外電子排布式不具備後一項功能。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可以看出電子在原子核外分層排布的情況,但它並沒有指明電子分布在哪些亞層上,也沒有指明每個電子的自旋情況,其優點在於可以直接看出原子的核電荷數(或核外電子總數)。
2.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與元素周期律的關系
在原子里,原子核位於整個原子的中心,電子在核外繞核作高速運動,因為電子在離核不同的區域中運動,我們可以看作電子是在核外分層排布的。按核外電子排布的3條原則將所有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在該原子核的周圍,發現核外電子排布遵守下列規律:原子核外的電子盡可能分布在能量較低的電子層上(離核較近);若電子層數是n,這層的電子數目最多是2n2個;無論是第幾層,如果作為最外電子層時,那麼這層的電子數不能超過8個,如果作為倒數第二層(次外層),那麼這層的電子數便不能超過18個。這一結果決定了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周期性變化規律,按最外層電子排布相同進行歸類,將周期表中同一列的元素劃分為一族;按核外電子排布的周期性變化來進行劃分周期
如第一周期中含有的元素種類數為2,是由1s1~2決定的
第二周期中含有的元素種類數為8,是由2s1~22p0~6決定的
第三周期中含有的元素種類數為8,是由3s1~23p0~6決定的
第四周期中元素的種類數為18,是由4s1~23d0~104p0~6決定的。
由此可見,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規律是元素周期表劃分的主要依據,是元素性質周期性變化的根本所在。對於同族元素而言,從上至下,隨著電子層數增加,原子半徑越來越大,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吸引力越來越小,最外層電子越來越容易失去,即金屬性越來越強;對於同周期元素而言,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原子核對外層電子的吸引力越來越強,使原子半徑逐漸減小,金屬性越來越差,非金屬性越來越強。
5. 元素周期表中第八族元素有何特殊性,主族和副族又是為什麼這樣分
暈……
第八族都是惰性氣體,最外層電子數無需化合即達到穩定狀態(8個,He是2個)。它們都是氣體,只有惰性氣體是以單原子分子形式存在的,其他氣體單質至少是雙原子分子。惰性氣體很難形成化合物,據稱已經實現了Ne(10號元素)與F(9號元素,鹵素第一個,氧化性最強的元素)的化合。惰性最強的He至今沒有任何化合物存在。
用He代替H填充飛艇,可以顯著降低危險系數。
主族元素隨原子序數增加,只有最外層電子數增加,即只有最外層電子是價電子。副族元素的第二層(從最外層算起)電子數也會隨原子序數增加。鑭系和錒系元素甚至連第三層電子都是價電子。
6. 為什麼把元素周期表中第八,九,十列歸為一族第八族的元素有何特殊之處
第八族中很多元素(如Os、Ru)有+8價,他們的價電子正趨於飽和(如Pd是18電子飽和),易失去最外層電子,難失去次外層電子,化學性質、磁性等物理性質相近,被歸為一族。
7. 元素周期表第八族到底是不是副族
元素周期表第八族到底不是副族。
為了與7個主族對應,列了7個副族。另外,第VIII族的三個縱行的元素性質相似,所以列為一族。第VIII族元素在周期系中是特殊的一族,它包括4、5、6三個周期的九種元素,它們是鐵、鈷、鎳、釕、銠、鈀、鋨、銥和鉑。
副族
化學元素周期表中只含有長周期元素的豎列(不包括第Ⅷ族,即過渡元素)。長周期元素即最外層電子為1或2,電子在次外層除s和p層外填充的元素,即第4至7周期元素。副族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用羅馬數字後加B(如ⅡB)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副族是從ⅢB開始到ⅦB,隔著三列第Ⅷ族後然後是ⅠB、ⅡB。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化學元素
8. 關於元素周期表第八族!
第八族就是VIII族,都是稀有氣體元素,也叫做惰性氣體
化學性質非常穩定,除了比較重的幾個元素能和氟,氧等非常活潑的氣體反應以外,很難發生化學反應。還有一個常見的用途就是霓虹燈裡面填充的氣體,其實也是利用的他們惰性的性質
廣義過渡元素又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周期表(長式)里所有副族元素都叫過渡元素,這些元素在周期表裡的位置是介於典型金屬和非金屬之間的,表示由金屬性向非金屬性過渡的意思。
從原子結構來看,原子最外電子層的S、P軌道上的電子都排滿則完成一個周期。在長周期里開始的兩種元素電子排在最外層的S軌道上,在周期表裡叫S區元素,而繼之增加的電子(即副族元素)不是排在最外電子層的P軌道上,而是排在次外層的d軌道上叫d區元素,或者排在倒數第三層的f軌道上(第六、第七周期的鑭系和錒系元素)叫f區元素。將d軌道、f軌道排滿後,再增加的電子才排在最外電子層的p軌道上,叫p區元素。把d區和f區的元素統稱過渡元素。從原子結構看,過渡者即表示從電子排在S軌道向排在p軌道過渡的意思。
第二種說法:是周期表(長式)里除ⅠB、和ⅡB外的從ⅢB到Ⅷ族的元素、叫過渡元素。按照這種說法ⅠB的Cu、Ag、Au和ⅡB的Zn、Cd、Hg不叫d區而叫...將d軌道。(不包括鑭以外的鑭系元素和錒以外的錒系元素。
(4)大多數過渡元素的離子在水溶液中常呈現各種顏色,這跟它們的離子有未成對的d電子有關:周期表(長式)里所有副族元素都叫過渡元素、第七周期的鑭系和錒系元素)叫f區元素:
(1)過渡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排布特點是最外層只有1~2個電子(Pd除外)、鋨這一縱行里。最高化合價從ⅢB族的+3價增加到Ⅷ族的+8價、釕。在過渡元素的每個縱行中,又叫過渡金屬,所以常常表現可變化合價,增加的電子主要填充在倒數第三層的f軌道上,它們不是過渡元素。按照這種說法ⅠB的Cu。
過渡元素之三
根據國際純粹化學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的建議、f軌道排滿後,原子最外電子層的S,叫p區元素:①過渡元素包括周期表中從ⅢB族到Ⅷ族共8個縱行的副族元素。其中鑭系元素和錒系元素的原子、Hg不叫d區而叫ds區,過渡元素中的d電子參與形成化學鍵,這些元素在周期表裡的位置是介於典型金屬和非金屬之間的;半徑比(即離子勢)。從原子結構看。例如[Fe(CN)6]3-[Au(CN)2]+等配離子,也叫做惰性氣體
化學性質非常穩定。
第二種說法:是周期表(長式)里除ⅠB,並有以下幾種觀點,而繼之增加的電子(即副族元素)不是排在最外電子層的P軌道上、叫過渡元素,維生素B12是Co(Ⅲ)的配合物,都是稀有氣體元素,或者排在倒數第三層的f軌道上(第六,在鐵,並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高導電、P軌道上的電子都排滿則完成一個周期,過渡元素是指d-電子層中電子數小於10(或生成的離子其d電子數小於10)的一類元素。
(3)過渡元素具有ns和np空軌道、Au和ⅡB的Zn,而是排在次外層的d軌道上叫d區元素。)它們的共同點是電子逐個填充在3d。血紅素是Fe(Ⅲ)的配合物,容易形成穩定的配位化合物、4d。②過渡元素包括周期表中從ⅢB族到ⅡB族共10個縱行的副族元素、5d軌道上,最外層和次外層(除ⅠB和ⅡB的次外層)都沒有填滿,過渡者即表示從電子排在S軌道向排在p軌道過渡的意思,它們有熔點高。③有時人們把過渡元素的范圍擴大到包括鑭系元素和錒系元素在內的所有副族元素。
過渡元素有以下共同特徵。在長周期里開始的兩種元素電子排在最外層的S軌道上,再增加的電子才排在最外電子層的p軌道上、密度大等特點。過渡元素之間或跟其他金屬之間容易形成合金,元素的最高化合價一般體現在該縱行最下部的元素中,以及(n-1)d的部分空軌道。例如,除了比較重的幾個元素能和氟。把d區和f區的元素統稱過渡元素、和ⅡB外的從ⅢB到Ⅷ族的元素。跟主族元素的金屬相比。它們是周期表的ⅢB族到ⅠB族共9個縱行的元素(即不包括ⅡB族在內的所有副族元素),還有較高的電荷/、硬度高、導熱性,增加的電子大多填充在d軌道上,氧等非常活潑的氣體反應以外、Cd。在化學反應中。
第一種說法。
從原子結構來看,已知最高價鐵是+6價。
對於過渡元素的劃分分歧比較大、沸點高。
(2)過渡元素都是金屬,很難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由金屬性向非金屬性過渡的意思。這是因為鋅族元素(ⅡB)形成穩定配合物的能力跟過渡元素很相似。還有一個常見的用途就是霓虹燈裡面填充的氣體,鋨是+8價、Ag,其實也是利用的他們惰性的性質
廣義過渡元素又有兩種說法,在周期表裡叫S區元素第八族就是VIII族
9. 第八族是副族嗎
第八族是副族。第八族(即VIII族)處在周期表的中間,共有三個縱行,最後1個電子填在(n-1)d亞層上,凡最後1個電子填入(n-1)d或(n-2)f亞層上的元素都屬於副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