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體的化學組成是什麼
組成人體的化學物質很多,如果我們將性質相近的物質歸在一起,大致有糖類、脂類、蛋白質、水、無機鹽等等。這些化學物質在人體內的功能各異,它們構成了人體的各種細胞和細胞間質,並供給細胞活動的能量。任何一種物質的缺乏,都會導致人體的障礙和損傷。
糖類:糖類又稱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糖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要燃料。糖在人體內進行生物氧化作用,能產生二氧化碳和水,並釋放出能量以供人體內組織細胞利用。人體內的糖類一般占體重的0.5%左右,主要是葡萄糖和糖原。
脂類:人體內的脂類包括脂肪、磷脂和膽固醇等。脂肪也是人體的燃料,與糖類相比,脂肪只供給人體所需能量的一小部分;磷脂和脂肪的結構類似,它容易和其他物質結合。例如:磷脂和蛋白質結合,能夠形成構成細胞膜成分的脂蛋白;人體皮膚內的膽固醇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可以生成維生素D,同時膽固醇也是性腺激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合成的原料。脂類物質難溶於水,它們約占體重的巧%。
蛋白質:蛋白質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也是生物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和各種組織,都有蛋白質的存在。機體的生長、增殖、消化、分泌等一切生命活動都有蛋白質的參與。組成人體蛋白質的是多種氨基酸。蛋白質約占人體體重的18.3%0
水:在人體的組成成分中,水的含量最高,成人體內的水分佔體重的60。人體內的水分可分成三部分,一種是細胞內的水分,稱作細胞內液,約占體重的45;一種是存在於細胞間的間隙內,稱作組織間液,約占體重的11%;一種是血漿中的水分,約占體重的4%0
無機鹽:人體內的無機鹽主要有鈉、鉀、氯、鈣、磷等。它們都以離子形式存在。其中含鈉約80克,含鉀約150克。
此外,人體內還有核酸、維生素等物質。它們都是人體組織細胞的組成、生長和人體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組成人體的細胞體積非常小,平均直徑只有10一30微米。人體里最大的細胞是成熟的卵細胞,它的直徑可達100-300微米,是肉眼剛剛能辨出來的針尖大小的一個點。最小的細胞是小淋巴細胞,它的直徑只有約6微米。細胞是這樣的微小,以至於我們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必須藉助於顯微鏡才能看到它們的形狀和結構。
組成人體里的細胞種類不同,其形狀多種多樣,功能也各不相同。例如:上皮細胞(包括腺細胞)呈鱗片狀或柱狀;肌肉細胞像纖維一樣細長;紅細胞(紅血球)呈圓餅狀;神經細胞是多突起的;卵細胞是圓球形的;精子有一個大頭和一條長長的尾巴;人的眼睛有1.3億個感光細胞,無論在光亮或黑暗的環境都能執行任務等等。人體里的種類不同、功能各異、形狀多樣的各種細胞組成了人體的各種組織。如上皮組織、薪膜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和神經組織等。幾種不同的組織結合起來構成人體的各種器官。若干器官又結合起來構成了以完成某些功能的系統,這些系統構成了整個人體。
Ⅱ 人體必不可少的化學物質有哪些
人體含有20多種化學物質,人體也需要其中許多化學物質。例如,鈣、鎂、鉀、鈉、磷、硫、氯、鐵、鋅、銅、碘、錳等等,它們和人體的生長發育關系密切,而其中有些化學物質缺少便會生病,例如鈣、鐵、碘、鋅。
鈣是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人體99%的鈣集中在骨骼和牙齒中,其餘1%存在於細胞外液和血液中。如果血液中鈣量下降,會使神經系統興奮性增多,可引起抽搐。小兒長期缺鈣會引起骨骼畸形而致佝僂病,表現為方顱,肋骨外翻,雞胸,O型腿或X型腿等。食物中鈣只有20%~30%可被吸收,其中維生素D最能促進鈣的吸收,但谷類食物會影響鈣的吸收。
含鈣最多的食物有蝦皮,牛奶、海帶,黑木耳、魚松;豆類、黑芝麻、蔬菜含鈣也較高。
鐵是合成血紅蛋白和肌蛋白的原料。血紅蛋白的鐵占人體鐵總量的65%~72%。缺鐵會影響血紅蛋白的合成,引起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嬰兒從母體帶來的鐵只夠用3~4個月,奶類含鐵較少,如不及時補充鐵,小兒會貧血。即使沒有貧血,也會影響認知和記憶能力。
含鐵最多的食物是豬肝、雞肝、雞血、鴨血、黑木耳、黑芝麻、紫菜、海帶、蘑菇和豆類等。維生素C可促進鐵吸收,治療小兒貧血常用硫酸亞鐵或枸櫞酸鐵,但效果最好的是維鐵糖漿(含硫酸亞鐵和維生素C)。
鋅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它參與人體70多種酶的合成,能促進細胞的正常分裂,生長及再生,有人稱之為「生命之花」,可促進小兒生長發育,維持正常的食慾。有助於保持男性活力。
缺鋅的兒童生長發育停滯,性功能減退,影響性成熟和性功能障礙(如:20歲的青年看上去僅如10歲!)。缺鋅還會影響味覺素的合成,使味覺遲鈍,食物無味,得厭食症或異食癖,並會影響創傷癒合,免疫功能降低,夜盲症,抑鬱症和脫發等等。
含鋅最多的食物是牡蠣,鯡魚、烤麩、牛肉、羊肉和海產品。
碘主要功能是參與甲狀腺素的合成。人體中20%的碘存在於甲狀腺中。孕婦、乳母和兒童需要攝入更多的碘。孕婦或小兒缺碘,孩子會得克汀病(呆小症),成人缺碘會得甲狀腺腫病。
含碘最多的是海帶、紫菜、發菜,其次是海參、海蜇和蛤類。而用食鹽加碘的碘鹽補碘是既方便又經濟的方法。
鉻元素對於男性至關重要,它有助於男性體內膽固醇保持正常水平,促進肌肉生長,增強肌肉耐力。一名成年男子每天至少需要50微克鉻,但一般食品中較難獲得,需從補加的礦物元素中獲取。
鎂對保證心臟的正常運行不可或缺。它有助於降低血壓、減少患心臟病的危險,增強精子活力,從而增加受孕成功率。
香蕉、豆類、土豆、燕麥、葉菜、海產品等食品中均含有鎂元素。
Ⅲ 人體內主要有幾種化學元素阿
人體是由化學元素組成的,組成人體的元素有60多種。其中有鈣、鈉、鉀、鎂、碳、氫、氧、硫、氮、磷、氯等11種屬必需的定量元素,集中在元素周期表頭20個元素內,另有鐵、銅、鋅、錳、鈷、釩、鉻、鉬、硒、碘等十餘種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鈣、鈉、鉀、鎂四種元素約占人體中金屬離子總量的99%以上。它們大多以絡合物形式存在於人體之中,傳遞著生命所必須的各種物質,起到調節人體新陳代謝的作用。當膳食中某種元素缺少或含量不足時,會影響人體的健康。下面介紹幾種元素在人體中的作用: 氮是構成蛋白質的重要元素,占蛋白質分子重量的16%~18%。蛋白質是構成細胞膜、細胞核、各種細胞器的主要成分。動植物體內的酶也是由蛋白質組成。此外,氮也是構成核酸、腦磷脂、卵磷脂、葉綠素、植物激素、維生素的重要成分。由於氮在植物生命活動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因此人們將氮稱之為生命元素。植物缺氮時,老器官首先受害,隨之整個植株生長受到嚴重阻礙,株形矮瘦,分枝少、葉色淡黃、結實少,子粒不飽滿,產量也降低。蛋白質是生物體的主要組成物質,有多種蛋白質的參加才使生物得以存在和延續。例如,有血紅蛋白;有生物體內化學變化不可缺少的催化劑——酶(一大類很復雜的蛋白質);有承擔運動作用的肌肉蛋白;有起免疫作用的抗體蛋白等等。各種蛋白質都是由多種氨基酸結合而成的。氮是各種氨基酸的一種主要組成元素。 鈉和氯在人體中是以氯化鈉的形式出現的,起調節細胞內外的滲透壓和維持體液平衡的作用。人體每天必須補充4~10g食鹽。 鈣是一種生命必需元素,也是人體中含量最豐富的大量金屬元素,含量僅次於C、H、O、N,正常人體內含鈣大約1~1.25kg。每千克無脂肪組織中平均含20~25g。鈣是人體骨骼和牙齒的重要成分,它參與人體的許多酶反應、血液凝固,維持心肌的正常收縮,抑制神經肌肉的興奮,鞏固和保持細胞膜的完整性。缺鈣會引起軟骨病,神經鬆弛,抽搐,骨質疏鬆,凝血機制差,腰腿酸痛。人體每天應補充0.6~1.0g鈣。 鐵是構成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鐵的攝入不足會引起缺鐵性貧血症。 磷是人體的常量元素,約占體重的1%,是體內重要化合物ATP、DNA等的組成元素。人體每天需補充0.7g左右的磷。 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缺碘,會影響兒童的生長和智力發育,造成呆小症;會引起成人甲狀腺腫大。 為了人體的健康,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的平衡,特別是要注意上述元素和其它一些微量元素(如銅、鉀、鎂、氟、硒、鋅等)的補充,以保證某些生理功能的正常。 下面是各種元素與其生理功能及日常來源的對照表: 元素 生理功能 來源 鈉 維持血漿的酸鹼平衡 食鹽。 鉀 酶的激活劑 蔬菜(植物生長需要鉀,在植物中含有較多的鉀)。 鈣 骨骼等硬組織不可缺少的元素,還與肌肉的收縮有密切的關系,它參與人體的許多酶反應、血液凝固,維持心肌的正常收縮,抑制神經肌肉的興奮,鞏固和保持細胞膜的完整性 食物中含有較豐富的鈣(但要注意不要與會與鈣生成不溶於水的物質一起食用):動物骨、雞蛋、魚蝦和豆類等含鈣豐富。 鎂 酶的激活劑 綠色蔬菜(葉綠素中含有較豐富的鎂),豆類,蝦蟹 鋅 缺鋅會引起營養不良,生殖系統失調,還對酶有一定的活性作用和對蛋白質有一定的穩定作用。 豆類、瘦肉、米、面 銅 銅是很多酶的活性元素,可促進細胞成熟、催化體內氧化還原反應,促進鐵的吸收和利用,並協同造血,缺銅會引起貧血和發育不良。銅的另外一個更重要的作用是協助DNA的復制。 動物肝臟、綠葉蔬菜、軟體動物等都含有較豐富的銅 鐵 鐵是構成血紅素的主要成分,主要功能是把氧氣輸送到全身各個細胞並把CO2排出體外,缺鐵會引起貧血症。 動物肝臟、蛋黃、海帶、紫菜、菠菜(吃含鐵高的物質忌飲茶)。 磷 磷在人體內主要分布於骨骼、牙齒、血液、腦、三磷酸腺苷中,其中三磷酸腺苷是人體能量倉庫。 肉、蝦、魚、奶、豆等。 碘 甲狀腺素的組成成分,缺碘會引起粗脖子病。 海帶、紫菜、海參。 氟 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缺氟會引起齲齒,但氟過量會引起「氟骨病」和「斑釉病」 含氟牙膏 硒 是某些酶的成分,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缺硒會導致心血管病,還會導致溶血性貧血和克山病。 海米、肉類、動物肝臟、大米、大蒜、芥菜等。
Ⅳ 人體內有幾種物質
水溶性維生素主要包括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脂溶性維生素主要包括維生素A、D、E、K等。
維生素A:維生素A有兩種。一種是維生素A醇(retionl),是最初的維生素A形態(只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另一種是胡蘿卜素(carotene),在體內轉變為維生素A的預成物質(provitaminA,可從植物性及動物性食物中攝取);
維生素A的效用 防止夜盲症和視力減退,有助於對多種眼疾的治療(維生素A可促進眼內感光色素的形成);有抗呼吸系統感染作用;有助於免疫系統功能正常;生病時能早日康復;能保持組織或器官表層的健康;有助於祛除老年斑;促進發育,強壯骨骼,維護皮膚、頭發、牙齒、牙床的健康;外用有助於對粉刺、膿包、癤瘡、皮膚表面潰瘍等症的治療;有助於對肺氣腫、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的治療。
維生素A缺乏時的表現: 乾眼症,夜盲症。長期對脂肪的吸收不良往往會導致缺乏維生素A,這種情況常常發生在5歲以下的小孩身上,主要是因為飲食的攝取量不足所致。
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魚肝油、動物肝臟、胡蘿卜、黃綠蔬菜、蛋類、牛奶、奶製品、奶油、黃色水果。
維生素A副作用: 成人連續幾個月每天攝取50000 IU以上會引起中毒現象;幼兒如果在一天內攝取超過18500 IU則會引起中毒現象。中毒徵兆有脫發、胃痛、嘔吐、腹瀉、皮疹、骨痛、生理功能紊亂、疲勞、頭痛、肝臟腫大、皮膚剝落、視力模糊等。
B族維生素:
B1:維生素B1又稱硫胺素或抗神經炎素。由嘧啶環和噻唑環結合而成的一種B族維生素。維生素B1主要存在於種子的外皮和胚芽中,如米糠和麩皮中含量很豐富,在酵母菌中含量也極豐富。瘦肉、白菜和芹菜中含量也較豐富。目前所用的維生素B1都化學合成的產品。在體內,維生素B1以輔酶形式參與糖的分解代謝,有保護神經系統的作用;還能促進腸胃蠕動,增加食慾。
維生素B1缺乏時,可紀起多種神經炎症,如腳氣病菌。維生素B1缺乏所引起的多發性神經炎,患者的周圍神經末梢有發炎和退化現象,並伴有四肢麻木、肌肉萎縮、心力衰竭、下肢水腫等症狀。
B2:又叫核黃素。核黃素(維生素B2)為黃素酶類的輔酶組成部分,在生物氧化的呼吸鏈中起遞氫作用,對神經細胞、視網膜代謝、腦垂體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釋放和胎兒的生長發育亦有影響;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氨基酸的代謝與核黃素密切相關。若缺乏時,可出現舌炎、口角炎、脂溢性皮炎和陰囊炎、眼結膜炎、畏光等。核黃素的缺乏主要是因為機體攝取維生素B2量不足所致,成人每天需要量是15~20mg,腸道細菌雖能合成維生素B2,但量少,故主要靠食物提供。機體貯存有限,多餘部分隨尿排出。
b3:又稱煙酸、尼克酸、維生素PP。在體內轉化為煙醯胺後,發揮葯理作用,後者是輔酶Ⅰ和輔酶Ⅱ的組成部分,參與體內脂質代謝,組織呼吸的氧化過程和糖無分解的過程。煙酸還可降低輔酶A的利用;通過抑制密度蛋白的合成而影響膽固醇的合成,大劑量尚可降低血清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的濃度,且有周圍血管擴張作用。
尼克酸缺乏病又叫煙酸缺乏病(nicotinic acid deficiency),也稱糙皮病。臨床上以皮膚、胃腸道、神經系統症狀為主要表現。本病的發生與尼克酸的攝入、吸收減少及代謝障礙有關,尤其在以玉米等谷類為主食,又缺乏適當付食品地區,有時可以地方性疾病表現。本病同時可有色氨酸和其他維生素的缺乏。在消化道吸收障礙和慢性消耗性疾病中,例如類癌綜合征等也可見到。 【臨床表現】尼克酸缺乏患者在早期階段臨床表現可不明顯,往往有食慾減退、倦怠乏力、體重下降、腹痛不適、消化不良、容易興奮、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非特異性病徵。當病情進展時,可以出現較典型症狀表現為夏秋季日光照射時發作,有時也可因輻射及皮膚物理性損傷而誘發。
B4:又稱膽鹼。膽鹼和肌醇(另一種維生素B)一起合作來進行對脂肪與膽固醇的利用;
膽鹼是少數能穿過「腦血管屏障」的物質之一。這個「屏障」保護腦部不受日常飲食的改變的影響。但膽鹼可通過此「屏障」進入腦細胞,製造幫助記憶的化學物質。膽鹼似乎可以乳化膽固醇,避免膽固醇積蓄在動脈壁或膽囊中。
效用 控制膽固醇的積蓄;幫助傳送刺激神經的信號,特別是為了記憶的形成而對大腦所發出的信號;有防止年老記憶力衰退的功效(每天服用1~5g); 因為有促進肝臟機能的作用,可幫助人體的組織排除毒素和葯物; 有鎮定作用;有助於治療老年痴呆症。 缺乏症
可能引起肝硬化、肝臟脂肪的變性、動脈硬化,也可能是引起老年痴呆症(Alzheimer,s disease)的原因。富含膽鹼的食物 蛋類、動物的腦、動物心臟與肝臟、綠葉蔬菜、啤酒酵母、麥芽、大豆卵磷脂。
B5:泛酸是B族維生素的一種,又名「遍多酸」,也稱為維生素B5。這個名稱來源自希臘語,意思是無所不在的酸類物質。 其無所不在,是指:①普遍存在於生物體內;②生物無不需要,缺乏時會生病致死;③體內參與廣泛的代謝活動。
幫助細胞的形成,維持正常發育和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對於維持腎上腺的正常機能非常重要;是脂肪和糖類轉變成能量時不可缺少的物質; 在抗體的合成、人體利用對氨基苯甲酸和膽鹼的必需物質; 效用 有助於傷口痊癒; 可製造抗體抵抗傳染病; 治療手術後休克; 防止疲勞; 緩解多種抗生素的毒副作用。缺乏症 低血糖症,十二指腸潰瘍、血液和皮膚異常症狀。 富含泛酸的食物 肉、未精製的谷類製品、麥芽與麩子、動物腎臟/心臟、綠葉蔬菜、啤酒酵母、堅果類、雞肉、未精製的糖蜜。
B6:維生素B6實際上是由幾種物質——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的集合,彼此之間有密切的關系和相互的作用。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啤酒酵母、小麥麩、麥芽、動物肝臟與腎臟、大豆、美國甜瓜、甘藍菜、廢糖蜜(從原料中提煉砂 糖時所乘的糖蜜)、糙米、蛋、燕麥、花生、胡桃。 維生素B6效用:能適當地消化、吸收蛋白質和脂肪。防止各種神經、皮膚的疾病。緩解嘔吐(為防止早晨起床時的嘔吐感,醫生的處方中都開有維生素B6)。可促進核酸的合成,防止組織器官的老化。減緩夜間肌肉的痙攣、腳的抽筋、手的麻痹等各種手足神經炎的病症。維生素B6的缺乏症:可引起貧血、脂溢性皮膚炎、舌炎等。
B7:又稱生物素、輔酶 R、維生素 H。是合成維生素C的必要物質;對於脂肪和蛋白質的正常代謝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物質。
防止白發;對謝頂症有預防治療作用;緩解肌肉的疼痛;減輕濕疹、皮炎症狀
缺乏症 臉部和身體的濕疹、極度疲勞、有礙於脂肪的代謝、食慾不振、脫發、抑鬱。
富含生物素的食物 牛奶、水果、啤酒酵母、牛肝、蛋黃、動物腎臟、糙米。
B11:亦稱為葉酸、維生素BC或維生素M
葉酸是由喋啶,對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殘基組成的一種水溶性B族維生素,為機體細胞生長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質。並與維生素B12共同促進紅細胞的生成和成熟。在體內葉酸以四氫葉酸的形式起作用,四氫葉酸在體內參與嘌呤核酸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和轉化。葉酸缺乏時,脫氧胸苷酸,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及氨基酸的互變受阻,細胞內DNA合成減少,細胞的分裂成熟發生障礙,引起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葉酸缺乏的主要臨床表現有二:一是巨幼細胞貧血,一是舌炎。這些表現與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細胞貧血須加區別。葉酸引起者沒有神經系統的症狀、體征;胃液中鹽酸也可消失,但經葉酸治療後可再出現;胃液中內因子存在。
B12:又稱鈷胺素。維生素B12間接參與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合成。在體內需轉化為甲基鑽胺和輔酶B12使其具有活性,甲基鑽胺參與葉酸代謝。缺乏時可致葉酸缺乏,而葉酸參與DNA的合成,因而導致DNA合成受阻,導致巨幼細胞貧血。本品還促使甲基丙二酸轉變為琥珀酸,參與三羧循環,故缺乏時亦可影響神經髓鞘脂類的合成,維持有鞘神經纖維的正常功能。促進紅血球的形成和再生,防止貧血;促進兒童發育,增進食慾; 增強體力;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 能使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適宜地為體內所利用;消除煩躁不安; 促使注意力集中,增進記憶力與平衡感。
維生素B12缺乏時,主要影響造血系統和神經系統。這是因為造血系統的敏感性與細胞更新速率高。特別是紅細胞系統表現得最為明顯。主要特徵是在外周血液中出現許多細胞碎片,變形細胞和高色素性巨大細胞。此外神經系統表現在脊髓和腦皮層中皆可見到有髓神經元的進行性腫脹,脫髓鞘的細胞死亡,從而引起廣泛的神經系統症狀和體征。如手足感覺異常,振動和體位感覺減退,以致站立不穩,深部腱反射減弱,晚期可出現記憶喪失,神志模糊,憂郁,甚至中樞視力喪失等。表現為妄想,幻覺,以至發展成一種明顯的精神病。
維生素C:又叫抗壞血酸。
維生素C的主要生理功能是:①維持細胞的正常代謝,保護酶的活性;②對鉛化物、砷化物、苯以及細菌毒素等,具有解毒作用;③使三價鐵還原成二價鐵,有利於鐵的吸收,並參與鐵蛋白的合成;④參與膠元蛋白合成羥脯氨酸的過程,防止毛細血管脆性增加;⑤促進心肌利用葡萄糖及心肌糖元的合成,有擴張冠狀動脈的效應。
維生素C在膠原質的形成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膠原質對於人體的組織細胞、牙齦、血管、骨骼、牙齒的發育和修復是一種重要的物質; 幫助人體內鐵的吸收;常被推薦為預防嬰兒猝死症(SIDS)物質;抽煙者和老人需要更多的維生素C。(一支香煙可以破壞25~100mg的維生素C)。
效用 治療受傷、灼傷、牙齦出血; 增強治療尿道感染的葯物之療效; 加速手術後的恢復; 幫助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 預防濾過性病毒和細菌的感染,並增強免疫系統功能; 具有抗癌作用;有助防止亞硝基胺(致癌物質)的形成;可當做天然的瀉葯;減少靜脈中血栓的發生; 可治療普通的感冒,並有預防效果;可使蛋白質細胞互相牢聚,從而能延長壽命;增加對無機鐵的吸收;可減弱許多能引起過敏症的物質的作用;預防壞血病。
過量使白細胞的抗病能力明顯下降。 服用過量的維生素C可能會引起草酸及尿酸結石的形成(攝取鈣、維生素B6及每天喝充足的水可以予以調整)。攝取過量時,會引起一些不舒服的副作用,如腹瀉、多尿、皮疹等。有以上症狀時,必須減量。 正在接受放射線或化學葯物治療的癌症患者不宜服用維生素C。
維生素C缺乏
維生素C缺乏可以引起壞血病。主要表現是全身有廣泛的出血點,毛囊角化,關節腫脹。重者還有皮下、肌肉、關節出血及血腫形成,粘膜部位也有出血現象,常有鼻鈕、月經過多以及便血等。牙齦也可腫脹、萎縮而引起牙根外露,甚至脫落。還可導致骨鈣化不正常及傷口癒合減慢等。嚴重的維生素C缺乏可以出現內臟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主要食物來源為蔬菜與水果,如青菜、韭菜、塌棵菜、菠菜,柿子椒等深色蔬菜和花菜,以及柑桔、紅果、柚子等水果含Vit C量均較高。野生的莧菜、苜蓿、刺梨、沙棘、獼猴桃、酸棗等含量尤其豐富
維生素D:又稱鈣化醇,麥角甾醇,麥角骨化醇,「陽光維生素」,抗佝僂病維生素。脂溶性。種類很多,以維生素D2(麥角鈣化醇)和維生素D3(膽鈣化醇)較為重要。 來自食物和陽光(紫外線可以作用於皮膚中的油脂以製造出維生素D,然後被吸收入人體內)。 從口中所攝取的維生素D由小腸壁與脂肪一起吸收。 煙霧會遮斷製造維生素D的太陽光線;在強烈的日曬灼傷後,皮膚將停止製造維生素D。
維生素D能促進小腸對鈣的吸收,其代謝活性物促進腎小管重吸收磷和鈣,提高血鈣,血磷濃度,或維持及調節血漿鈣,磷正常濃度。一般認為,只有鈣與磷酸鹽的血漿濃度適宜理,才呈現骨形成的正常速率。維生素D缺乏時人體吸收鈣,磷能力下降,鈣,磷不能在骨組織內沉積,成骨作用受阻。在嬰兒和兒童,上述情況可使新形成的骨組織和軟骨基質不能進行礦化,從而引起骨生長障礙,即所謂佝僂病。鈣化不良的一個後果是佝僂病患者的骨骼異常疏鬆,而且由於支撐重力負荷和緊張而產生該病的特徵性畸形。 在成人,維生素D缺乏引起骨軟化病或成人佝僂病,最多見於鈣的需要量增大時。如妊娠期或哺乳期。該病特點是骨質密度普遍降低。它與骨質疏鬆症不同,該病骨骼的異常在於包含過量未鈣化的基質。而骨骼的顯著畸形反見於疾病的晚期階段。
維生素E:又名生育酚或產妊酚,在食油、水果、蔬菜及糧食中均存在。維生素E最突出的化學性質是抗氧化作用,它能增強細胞的抗氧化作用,有利用維持各種細胞膜的完整性;參加整體的某些細胞組織的多方面的代謝過程;保持膜結合酶的活力和受體等作用。有人認為,維生素E具有許多重要的生理功能。譬如:抗衰老作用、抗凝血作用、增強免疫力、改善末稍血液循環、防止動脈硬化,維持紅細胞、白細胞,腦細胞、上皮細胞的完整性,從而保持肌肉、神經血管和造血系統的正常功能等。經研究還發現,維生素E有類似人參的生理作用,如對胃潰瘍有保護作用;能促進DNA和蛋白質的合成;延長紅細胞壽命;增強免疾活性;延緩血管和組織的衰老等,尚待研究。
人類長期缺乏維生素E可發生巨細胞性溶血性貧血,病人血液中維生素E含量降低。
長期服用大劑量維生素E可引起各種疾病。其中較嚴重的有:血栓性靜脈炎或肺栓塞,或兩者同時發生,這是由於大劑量維生素E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和形成;血壓升高,停葯後血壓可以降低或恢復正常;男女兩性均可出現乳房肥大;頭痛、頭暈、眩暈、視力模糊、肌肉衰弱;皮膚豁裂、唇炎、口角炎、蕁麻疹;糖尿病或心絞痛症狀明顯加重;激素代謝紊亂,凝血酶原降低;血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血小板增加與活力增加及免疫功能減退。
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 麥芽、大豆、植物油、堅果類、芽甘藍、綠葉蔬菜、菠菜、有添加營養素的麵粉、全麥、未精製的谷類製品、蛋。 無機鐵(硫酸亞鐵)會破壞維生素E,所以不能同時服用。假如服用含有少量硫酸亞鐵的營養補品而又服用維生素E時,必須前後相隔8小時
維生素F:不飽和脂肪酸——亞麻油酸,花生油酸
脂溶性;從食物中的不飽和脂肪酸製造而成; 效用 防止動脈中膽固醇的沉積; 助長健康的皮膚和毛發; 在某種程度上,可防止X光線的有害影響; 幫助腺體發揮作用,並使鈣能被細胞所利用,從而增進健康和成長;治療心臟病;能轉化飽和脂肪酸,可幫助減肥。
過量 攝取過量時易肥胖。
缺乏症 濕疹、粉刺。
食物來源 富含維生素F的食物 植物性油(由麥芽、亞麻種子、向日葵、紅花、大豆、花生等榨取的油)、花生、葵花子、胡桃、美洲胡桃、核桃、鱷梨
維生素K:又叫甲萘醌
維生素K是肝臟合成凝血酶原(因子Ⅱ)的必需物質。還參與凝血因子Ⅶ,Ⅸ,Ⅹ以及蛋白C和蛋白S的合成。缺乏維生素K可致上凝血因子合成障礙,影響凝血過程而引起出血,此時給予維生素K可達到止血作用。維生素K2尚具有鎮痛作用,其鎮痛作用機制可能與阿片受體和內源性阿片樣物質介導有關。維生素K是機體必需營養素之一,也是臨床用於止血的葯物之一。此外,它還可以對抗血管平滑肌痙攣,對抗組胺、腎上腺素及乙醯膽鹼引起的血管舒縮功能紊亂,從而使得偏頭痛症狀改善,有效控制其發作。
一般作用 是促進血液凝固的化學物質之一,是形成凝血酶原不可缺的物質。 效用 防止內出血和痔瘡;治療月經過量; 促進血液正常的凝固
缺乏症 小兒慢性腸炎、熱帶性腹瀉、結腸炎。維生素K缺乏症 維生素K作為凝血因子,有天然與人工合成之分。天然的為脂溶性,存在於苜蓿,菠菜之中的稱為維生素K1(phylloquinone);由動物腸道內細菌合成的為維生素K2(menaquinone)。人工合成的為水溶性,即維生素K3與K4。一旦維生素K吸收,利用出現障礙,將影響一系列凝血因子生成。嚴重時出現出血症狀,此系維生素K缺乏症。 【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為輕重不一的出血症狀。常見有鼻衄、牙齦滲血,皮下青紫,黑糞,月經過多,痔瘡出血,創面與術後滲血等。深部組織血腫與關節腔積血較少見。偶可見顱內出血危及生命。新生兒維生素K缺乏所致的出血症狀常常很突然,無預兆。
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 酸乳酪、紫花苜蓿、蛋黃、紅花油、大豆油、魚肝油、海藻類、綠葉蔬菜。
維生素P
由黃酮(flavones、flavonals、citrin)、芸香素(rutin),橙皮素(hesperidin)所構成;水溶性。
在對維生素C的消化、吸收功能上是不可缺少的物質;黃酮在柑橘類中提供黃色和橙色的物質;
一般作用
是維持毛細血管通透性的要素。(P是通透性的意思,Permeability的第一個字母。)生物類黃酮(Bioflavonoids)主要的機能是增強毛細血管壁、調整其吸收能力;幫助維生素C維持結締組織的健康;
效用 防止維生素C被氧化而受到破壞;增強毛細血管壁,防止瘀傷; 增加對傳染病的抵抗力; 有助於牙齦出血的預防和治療;增加維生素C的效果; 有助於對因內耳疾病所引起的浮腫或頭暈的治療。
缺乏症 毛細血管變弱。
富含維生素P的食物 柑橘類(檸檬、橙、葡萄柚)的白色果皮部分和包著果囊的薄皮。杏、蕎麥粉、黑莓、櫻桃、玫瑰果實等都含有維生素P。
維生素T
關於這種維生素,至今的了解仍然有限。只知道它能夠幫助血液的凝固和血小板的形成。因為有這種作用,維生素T對貧血症和血友病的預防是很重要的。建議每日攝取量尚未確定。市面上沒有維生素T出售。維生素T存在於芝麻和蛋黃中。未發現有副作用。
維生素U
對於維生素U的了解,比對維生素T更少。聽說這種維生素在治療潰瘍上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對於這點,有的醫生有異議。生甘藍菜中含有維生素U。維生素U沒有副作用。
Ⅳ 人體中的化學成分百分比
常量元素:
人體含氧65%、碳18%、氫10%、氮3%、鈣1.5%、磷1%、鉀0.35%、硫0.25%、鈉0.15%、氯0.15%、鎂0.05%,它們被稱為人體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
【鐵】鐵在人體中含量約為4—5克。鐵在人體中的功能主要是參與血紅蛋白的形成而促進造血。在血紅蛋白中的
含量約為72%。鐵元素在菠菜、瘦肉、蛋黃、動物肝臟中含量較高。
【銅】正常成人體內含銅100—200毫克。其主要功能是參與造血過程;增強抗病能力;參與色素的形成。
銅在動物肝臟、腎、魚、蝦、蛤蜊中含量較高;果汁、紅糖中也有一定含量。
【鋅】對人體多種生理功能起著重要作用。參與多種酶的合成;加速生長發育;增強創傷組織再生能力;增強抵抗力;促進性機能。鋅在魚類、肉類、動物肝腎中含量較高。
【氟】是骨骼和牙齒的正常成分。可預防齲齒,防止老年人的骨質疏鬆。含氟量較多的食物有糧食(小麥、黑麥粉) 、水果、茶葉、肉、青菜、西紅柿、土豆、鯉魚、牛肉等。但是,過多吃進氟元素,又會發生氟中毒,得「牙斑病」。體內含氟量過多時,還可產生氟骨病,引起自發性骨折。
【硒】成年人每天約需0.4毫克。硒具有抗氧化,保護紅細胞的功用,並發現有預防癌症的作用。硒在小麥、玉米、 大白菜、南瓜、大蒜和海產品中含量較豐富。
【碘】通過甲狀腺素發揮生理作用,如促進蛋白質合成;活化100多種酶;調節能量轉換;加速生長發育;維持中 樞神經系統結構。碘在海帶、紫菜、海魚、海鹽等中含量豐富。
【鈷】是維生素B12的重要組成部分。鈷對蛋白質、脂肪、糖類代謝、血紅蛋白的合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並可擴 張血管,降低血壓。但鈷過量可引起紅細胞過多症,還可引起胃腸功能紊亂,耳聾、心肌缺血。
【鉻】可協助胰島素發揮作用,防止動脈硬化,促進蛋白質代謝合成,促進生長發育。但當鉻含量增高,如長期吸入鉻酸鹽粉,可誘發肺癌。
(5)男性人體內總共有多少種化學物質擴展閱讀:
根據機體對微量元素的需要情況又分為必需微量元素和非必需微量元素。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元素稱為必需微量元素。所謂不可缺少,並非指缺少將危及生命不能生存,而是指缺少時會引起機體生理功能及結構異常,導致疾病發生。
目前多數人公認的必需微量元素有:鐵(Fe)、銅(Cu)、鋅(Zn)、鈷(Co)、鉬(Mo)、錳(Mn)、釩(V)、錫(Sn)、硅(Si)、硒(Se)、碘(I)、氟(F)、鎳(Ni)13種。目前尚未明確其生物學作用亦未發現有毒性的元素稱為非必需微量元素。
將微量元素分為必需與非必需、有毒或無害,只有相對的意義。因為即使同一種微量元素,低濃度時是有益的,高濃度時則可能是有害的。同時亦不意味著以任何濃度使用該元素都是安全的。
因此,今後應對微量元素的生物學作用及其安全濃度進行更深入的探討,以防止盲目攝入過多的必需微量元素或從膳食中去除某種可能必需的「有毒」元素。隨著研究的深入,將會發現一些「非必需元素」「有害元素」具有一定的生物學作用,甚至可能是必需的元素。
參考資料:網路-人體元素
Ⅵ 構成人體的11種基本化學物質
氧:65%;碳:18%;氫:10%;氮:3%;鈣:2%;磷:1%;鉀:0.35%;硫:0.25%;鈉:0.15%; 氯:0.15 %;鎂:0.05%。
Ⅶ 人的身體里有多少種元素
至今都沒有科學的統計過。
按重量百分比計算,人體內的主要化學元素碳、氫、氧和氮,占人體重量的96%。這四種化學元素是有機化學的基礎物質,所以可以說人體的96%是有機物。其中氧佔65%,碳18%,氫10%,氮3%。
人體的剩餘部分由其他有機物和無機物組成,其中大部分是礦物質。碳、氫、氧=氮和鈣(1.5%)加在一起,總共占人體的97.5%。其餘的2.5%包括40多種元素。如磷、硫、鉀、鈉、氯、鎂、鐵、鋅、氟、銣、鍶、銅、碘等。其中前六種占體重的1%-0.5%。從第七種以後,在人體里的含量分別只佔0.1%以下,被稱為人體里的微量元素。
一般都認為,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由9種:鐵、氟、鋅、銅、鉻、錳、碘、鉬、鈷。
人體里必須的微量元素,對生命的正常新陳代謝是重要的,缺了不可,多了也會出現病態。所以,人體的元素組成和環境有密切的關系。注意攝入食物的元素組成,消除環境污染。
此外,還有許多種元素是污染元素,如鉛、汞、鎘、鐳等,是隨著工業化進程而滲入人體的。這些元素的量必須嚴格控制在一定水平范圍內。
Ⅷ 人體內有多少種化學元素
111種
1 H氫1.0079
2 He氦4.0026
3 Li鋰6.941
4 Be鈹9.0122
5 B硼10.811
6 C碳12.011
7 N氮14.007
8 O氧15.999
9 F氟18.998
10 Ne氖20.17
11 Na鈉22.9898
12 Mg鎂24.305
13 Al鋁26.982
14 Si硅28.085
15 P磷30.974
16 S硫32.06
17 Cl氯35.453
18 Ar氬39.94
19 K鉀39.098
20 Ca鈣40.08
21 Sc鈧44.956
22 Ti鈦47.9
23 V 釩50.94
24 Cr鉻51.996
25 Mn錳54.938
26 Fe鐵55.84
27 Co鈷58.9332
28 Ni鎳58.69
29 Cu銅63.54
30 Zn鋅65.38
31 Ga鎵69.72
32 Ge鍺72.5
33 As砷74.922
34 Se硒78.9
35 Br溴79.904
36 Kr氪83.8
37 Rb銣85.467
38 Sr鍶87.62
39 Y 釔88.906
40 Zr鋯91.22
41 Nb鈮92.9064
42 Mo鉬95.94
43 Tc鍀(99)
44 Ru釕161.0
45 Rh銠102.906
46 Pd鈀106.42
47 Ag銀107.868
48 Cd鎘112.41
49 In銦114.82
50 Sn錫118.6
51 Sb銻121.7
52 Te碲127.6
53 I碘126.905
54 Xe氙131.3
55 Cs銫132.905
56 Ba鋇137.33
57-71La-Lu鑭系
57 La鑭138.9
58 Ce鈰140.1
59 Pr鐠140.9
60 Nd釹144.2
61 Pm鉕(147)
62 Sm釤150.3
63 Eu銪151.96
64 Gd釓157.25
65 Tb鋱158.9
66 Dy鏑162.5
67 Ho鈥164.9
68 Er鉺167.2
69 Tm銩168.9
70 Yb鐿173.04
71 Lu鑥174.967
72 Hf鉿178.4
73 Ta鉭180.947
74 W鎢183.8
75 Re錸186.207
76 Os鋨190.2
77 Ir銥192.2
78 Pt鉑195.08
79 Au金196.967
80 Hg汞200.5
81 Tl鉈204.3
82 Pb鉛207.2
83 Bi鉍208.98
84 Po釙(209)
85 At砹(201)
86 Rn氡(222)
87 Fr鈁(223)
88 Ra鐳226.03
89-103Ac-Lr錒系
89 Ac錒(227)
90 Th釷232.0
91 Pa鏷231.0
92 U鈾238.0
93 Np鎿(237)
94 Pu鈈(239,244)
95 Am鎇(243)
96 Cm鋦(247)
97 Bk錇(247)
98 Cf鐦(251)
99 Es鎄(252)
100 Fm鐨(257)
101 Md鍆(258)
102 No鍩(259)
103 Lr鐒(260)
104 Rf釒盧(257)
105 Db釒杜(261)
106 Sg釒喜(262)
107 Bh釒波(263)
108 Hs釒黑(262)
109 Mt釒麥(265)
110 Ds釒達(266)
111 Rg釒侖(272)
Ⅸ 人體內含有的所有化學元素是什麼各多少!
組成人體的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氧,為65%。但是,由於在人體組成成分中,主要以有機物為主,因此,由於水的含量高從而導致含量最高的氧元素,並不是研究人員的主要考慮對象。碳在人體元素成分表中,含量為18%,居第二位。由於碳是有機物的骨架元素,所以,人們往往花很大氣力去分析和探討它的存在。
人體元素中,碳、氧、氮、氫約佔了96%,在成分表中具有絕對的多數。在人體中,元素的存在形式主要為水和含碳有機物兩種。
人體內所含有的元素,目前已知的達到60多種。現在認為,維持生命的必需元素為:氧、碳、氫、氮、鈣、磷、鉀、鈉、氯、硫、鎂、鐵、硅、鋅、銅、錳、鈷、碘、鉬、共19種。關於氟的必需性,目前尚存疑問。另外,硼、鋁、金、銀、汞等元素的必需性也存在疑問。有不少人認為這幾個元素是偶然進入人體內的,而並不是人體所必需的。
人體的構成元素,從周期表來看,廣泛地分布於第I族到第Ⅷ 族。大多數元素屬於第1周期到第4周期,原子序數比較小,因此,大多數是比較輕的元素。
除碳、氧、氮、氫外,對於其他元素成分而言,鈣、磷在骨質中很多,鉀在細胞內液中比較多,鈉在細胞外液中也就是血液和組織間液中比較多。硫是蛋白質成分,氯和鎂是存在於體液中的鹽類,鐵是血紅素的成分,銅是酶的成分,錳是輔酶的成分,碘含於甲狀腺素中,鈷含於維生素B12中(表2-2)。
表2-2 人體的組成元素
元素
質量分數/%
主要含有的分子
氧
65
水,有機物
碳
18
碳水化合物,脂質,蛋白質,核酸
氫
10
碳水化合物,脂質,蛋白質,水
氮
3
蛋白質,核酸
鈣
1.5
骨無機質
磷
1.0
碳水化合物中間體,核酸,骨無機質
硫
0.25
蛋白質
鉀
0.2
細胞內液
鈉
0.15
細胞外液(血漿、組織液)
氯
0.15
細胞內外液
鎂
0.05
細胞內外液
鐵
0.006
血紅素
銅
0.0002
銅蛋白質
錳
0.00003
輔酶
碘
0.00004
甲狀腺激素
鈷
—
維生素B2
二、人體所含的主要化合物
人體化合物的分類形式一般如下:
各種成分在人體中的比例,隨著人體的年齡、性別、營養狀況以及個體差別等而有不同,其中脂質尤為明顯。脂質多的人,水分變少。其他的成分則大多數比較穩定。蛋白質的含量一般約為15%~18%(表2-3)
表2-3 人體所含的主要化合物
化合物
含量(占體重的百分數)/%
化合物
含量(占體重的百分數)/%
水
60~75
碳水化合物
<1
蛋白質
15~18
無機質
2~6
脂質
16~58
構成人體的成分,依人體的部位、器官、組織、細胞等的不同也有差別,例如,血液中的水含量為77%~81%,牙齒的琺琅質中只有2%;就蛋白質而言,在筋肉中其含量達到17%~22%,而在血清中只有7%。
1、水
人體中的水含量及其分布,與年齡直接相關。一般年齡越小,水含量越高,細胞外液中的水分布越多(表2-4)。
另外,人體的水含量與機體內的脂肪含量也存在有一定的關系。由於脂肪組織含水很少,所以胖人機體內的水含量一般比較少。從水對生命體的重要性來講,同樣體重的瘦人和胖人,如果丟失同樣重量的水分,則對胖人的損害將更大。
表2-4 不同年齡組的小兒與成人體內水的含量與分布(占體重%)
足月新生兒
1歲
2~14歲
成人
體液總量
80
70
65
60
細胞內液
35
40
40
40
細胞
外液
細胞間液
40
25
20
15
血漿
5
5
5
5
2、無機質
一個體重65㎏的健康男子的化學組成上,無機質的總量約為4㎏,占整個體重的6%。在這4㎏無機質的分布中,骨骼部分佔80%以上,筋肉部分佔約10%(表2-5)。
表2-5 4.0㎏無機質的體內分布
組織部位
質量分數/%
組織部位
質量分數/%
骨骼
83.1
腦
0.7
筋肉
10.4
血液
0.7
皮膚
1.0
腸
0.6
肝臟
0.8
肺
0.5
另外,在組織的細胞內液與細胞外液中,無機質的構成也存在著差別。其中,細胞內液主要含鉀離子,細胞外液主要含鈉離子。
3、碳水化合物
機體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有糖原及粘多糖類成分。糖原是人體的主要碳水化合存在,是維持人體正常血糖值的重要成分,但一般其含量不足1%。
Ⅹ 人體中有哪些化學元素
宇宙萬物都是由化學元素構成的,人體也不例外。構成人體的元素有六十多種,其中最主要的元素是氧、氫、碳、氮四種,它們佔了人體重量的96%左右。除此之外,還有鈣、磷、硫、鎂、鈉、氯等。其他在人體中含量極少的元素叫微量元素,有鐵、碘、硼、硅、氟、銅、錳、鈷、鋅、硒、鉻、釩、鎳、鉬等。盡管這些微量元素在人體中的含量很小,但卻是人體健康所不可缺少的。
氧和氫兩種元素組成了水。我們身體中,水分佔了70%,幼兒身體中的水分高達80%。可以說,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的身體是由一個個細胞組成的,細胞中就含有水。血液、唾液、胃液中,大部分也是水。就連頭發、骨頭、指甲中,也都含有水。我們身體中有各種消化腺,如腮腺、頜下腺、舌下腺、胃腺、腸腺、胰腺及肝臟。它們不斷分泌出人體必需的各種消化液,將人們吃進的食物分解為人體能夠直接吸收的營養。這些消化液就是人體中的「泉水」。一個正常人,一天一夜能分泌消化液8500毫升,一年則有300萬毫升。
人體中的各種化學反應,都是在水的幫助下完成的。通常,一個成年人每天通過出汗和大小便排出大約2000毫升的水。同時,每天必須吸收同樣多的水,才能保持體內水分的平衡。一個人如果失水20%左右,又得不到補充,就會危及生命。在劇烈運動出了大汗後,要多喝些水就是這個道理。
有些元素在人體中的含量很少,但作用卻很大。人體中如果缺了它們,就可能得病。人體中鈉的含量約有80克,主要分布在細胞外的液體中。人的汗水、淚水帶些鹹味,就是其中含有鈉的緣故。鉀元素在人體中約有150克,大部分藏在細胞里。鈉和鉀對維持生命起著重要作用,它們能保持身體內正常的滲透壓,調節體內的酸鹼度和神經、肌肉活動。醫院里給病人打吊針,常常就是補充鈉、鉀。當然,鈉在人體中並不是越多越好,含鈉過多或者含鉀過少,會產生心血管疾病。所以,在飲食中,最好能少吃含鈉的食鹽,多吃含鉀高的食物,如香蕉、土豆、橘子、柚子、甜瓜、蘑菇和新鮮蔬菜。
在內地的山區和鄉村,常見有一些人得一種「大脖子病」,醫生們叫它甲狀腺腫大。得這種病的原因是因為身體里缺乏碘。科學研究還證明,缺碘能引起人的智力低下。在海產品中含有大量的碘,如海帶、紫菜等。現在,我國政府提出要消滅由缺碘引起的各種疾病,而補充碘的最方便的途徑,就是食用加碘的食鹽。
鎂的作用是激活人體中的各種酶,參與能量的代謝活動。如果長期缺鎂,會引起心肌和心血管壁肌肉的損害。多吃粗糧、糙米、花生等可以補充鎂。
鐵是人體中氧氣的輸送者。人們每天要吸進大約10000公升氧氣,如此巨大數量的氣體交換,都是靠結合在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中的鐵來完成的。而身體中如果缺少了鐵,就會影響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合成,引起缺鐵性貧血。其實,一般人體中鐵的含量不過4~5克。動物肝臟、瘦肉、蛋黃、魚類、豆類、芹菜、豆芽等食物中都含有豐富的鐵,常吃這些食物,可以預防缺鐵性貧血。
鋅是構成各種蛋白質分子的重要元素,缺乏鋅可以導致嬰兒發育不良、創傷不易癒合等。如果我們常吃些海蠣子、魚、羊肉、蛋黃、牛奶、菠菜、葵花子、花生、核桃等,就不會缺鋅了。
人體中的銅是氧化還原體系中的催化劑。缺了它,人會得上低蛋白血症和營養不良症。在我國一些山區,有的人會患一種地方病叫「克山病」。因為這些地方土壤、農作物中硒的含量很低。缺硒還會影響人的生育機能。鉬在人體中的含量也很少,但如果缺了它,就可能產生低血色素性貧血症和消化道癌症。
當然,微量元素在人體中的含量並不是越多越好。有的元素如果過量,人體不需要,就會被排出去;有的元素過多或過少,都會引起身體的異常。比如鉻元素,人體中少了它會造成動脈粥樣硬化,還會影響身體發育,影響視力;但如果太多了則又會產生鼻中隔穿孔。再如元素釩,過多過少都會影響膽固醇和脂肪酸的代謝。
還有一種重要的元素就是鈣。鈣在人體中的重量約為體重的2%。人的骨骼、牙齒的主要成分就是鈣。缺鈣不僅會影響骨骼和牙齒的生長,還會導致神經緊張、脾氣急躁等等。而攝取足夠的鈣,有助於降低血壓,防止心臟病、老年人骨質疏鬆症、動脈硬化等。鈣的最好來源是乳製品。我們還可以從許多食物中攝取鈣,如蝦、蟹、魚、豆腐、黑木耳、花椰菜、芹菜、紅棗、山楂、花生等等。
人體里有這么多化學元素,就好像是一座化學工廠。這些元素主要是從我們吃的食物中獲得。所以,我們平時要注意飲食多樣化,不挑食、偏食,才能平衡身體的需要,保持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