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鏡子是用玻璃做的嗎如果是,那為什麼不像其他玻璃一樣透明呢
是的。以前的是塗水銀的!不過塗水銀的鏡子反射光線的能力還不很強,製作費時,水銀又有毒,所以後來被淘汰了.現在的鏡子,背面是薄薄的一層銀.這一層銀不是塗上去的,也不用電鍍,它是靠化學上的「銀鏡反應」塗上去的.在硝酸銀的氨水溶液里加進葡萄糖水,葡萄糖把看不見的銀離子還原成銀微粒,沉積在玻璃上做成銀鏡,最後再刷上一層漆就行了.看到這里,你會說:「鏡子背面發亮的東西不是水銀,是銀.」
這個結論又落後於時代啦!近年來,百貨商店裡已有不少鏡子是背面鍍鋁的.鋁是銀白色亮閃閃的金屬,比貴重的銀便宜得多.製造鋁鏡,是在真空中使鋁蒸發,鋁蒸氣凝結在玻璃面上,成為一層薄薄的鋁膜,光采照人.這種鋁鏡價廉物美,很有前途
② 關於有機化學的銀鏡反應
銀鏡反應是銀(ⅰ)化合物的溶液被還原為金屬銀的化學反應,由於生成的金屬銀附著在容器內壁上,光亮如鏡,故稱為銀鏡反應。常見的銀鏡反應是銀氨絡合物(又稱吐倫試劑)被醛類化合物還原為銀,而醛被氧化為相應的羧酸根離子的反應,不過除此之外,某些銀(ⅰ)化合物(如硝酸銀)亦可被還原劑(如肼)還原,產生銀鏡。
銀鏡反應通常是中學化學實驗之一。實驗室中用這個反應來鑒定含有醛基的化合物,工業上則用這個反應來對玻璃塗銀制鏡和制保溫瓶膽。
(一)實驗步驟
在潔凈試管中加入少許稀硝酸銀(2%)溶液,再加入一滴至兩滴氫氧化鈉溶液,這時會生成白色的氫氧化銀沉澱,但氫氧化銀不穩定,很快分解為黑色的氧化銀沉澱。然後向試管中逐滴加入稀氨水(2%),直至沉澱恰好溶解為止。這時的溶液稱為銀氨溶液,其中的銀主要以
[ag(nh3)2]+
配離子的形式存在,有弱氧化性。
③ 鏡子的製作原理是什麼那背後塗的是什麼啊
玻璃形成反射成像面的表面加工有化學鍍銀和真空蒸鍍兩種方法,最常用的是化學鍍銀法。這種方法是將硝酸銀溶於水中,加氨水和氫氧化鈉溶液並稀釋成氫氧化銀氨復鹽,製成鍍銀液。以轉化糖或甲醛、酒石酸鉀鈉溶液為還原液。
玻璃經裁切、磨邊(必要時還經研磨拋光)、表面洗凈後,用氯化亞錫稀溶液敏化,然後洗凈,再用鍍銀液和還原液混合立即浸注表面,鏡面形成後洗凈,隨後可鍍銅和塗防護漆。
(3)化學制鏡效果怎麼樣擴展閱讀:
一、成像原理:
不論是平面鏡或者是非平面鏡(凹面鏡或凸面鏡),光線都會遵守反射定律而被面鏡反射,反射光線進入眼中後即可在視網膜中形成視覺。在平面鏡上,當一束平行光束碰到鏡子,整體會以平行的模式改變前進方向,此時的成像和眼睛所看到的像相同。
二、光學特性:
鏡面對於光線的反射服從反射定律,其反射能力取決於入射光線的角度、鏡面的光滑度和所鍍金屬膜的性質。與鏡面垂直的假想線稱為法線,入射線與法線的夾角和反射線與法線的夾角相等。平面鏡前的物體在鏡後成正立的虛像,像與鏡面的距離與物體與鏡面的距離相等。
如果想從鏡中看到本人整個身長,由於入射角等於反射角,鏡子至少須有本人身長的一半。凹面鏡的反射面朝向曲率中心。
④ 鏡子怎麼制的,用什麼制的,含貢嗎詳解,謝!
制鏡工藝可以含汞,也可以不含汞。古老工藝使用溜銀手段製作鏡子含汞。現在使用真空鍍膜,或者電鍍,化學鍍不含汞。
⑤ 怎樣自製鏡子
這個應該是化學問題,你問錯地方了。
我估計你要問的是怎麼製作銀鏡是么?
首先是原料問題,玻璃是必須的,如果不是平面鏡的話,用試管就可以。然後是硝酸銀溶液,稀氨水,葡萄糖溶液。
還需要一些實驗器材,比如燒杯,酒精燈。。。。
先配製一定量的銀氨溶液。具體方法是向硝酸銀溶液中滴加稀氨水。一開始會生成沉澱(AgOH)繼續滴加會發現沉澱逐漸消失。當沉澱恰好完全消失時停止滴加(此時溶液中為Ag(NH3)2OH)。(注意,當沉澱完全消失時,不要再繼續滴加了。這樣會生成疊氮化銀,這種物質極易發生爆炸。所以看到溶液中沉澱恰好消失時就要停止滴加。)
把配製好的銀氨溶液加入試管中。再滴入3--4滴葡萄糖溶液(高中化學講得是用乙醛,但其中主要是用到了醛基,所以葡萄糖也可以,而且葡萄糖更加環保也更安全。制鏡工業也用的是葡萄糖)。
把試管放入燒杯中,水浴加熱。注意,此時,要保證試管的穩定,不能讓裡面的液體振盪。否則制出的銀鏡不能整齊的鍍在玻璃的表面。加熱5分鍾左右,你就會發現試管的內壁鍍上了一層銀。這就是銀鏡的製作過程。
剛看到你的補充,如果是凸面鏡就用一個突的玻璃器皿代替試管就可以了
⑥ 葡萄糖制鏡效果為什麼比乙醛效果好
葡萄糖含有多個羥基,使銀離子穩定分散,均勻沉降,鍍層緻密均勻,效果好。
⑦ 鏡子是怎麼做成的
玻璃形成反射成像面的表面加工有化學鍍銀和真空蒸鍍兩種方法,最常用的是化學鍍銀法。這種方法是將硝酸銀溶於水中,加氨水和氫氧化鈉溶液並稀釋成氫氧化銀氨復鹽,製成鍍銀液。以轉化糖或甲醛、酒石酸鉀鈉溶液為還原液。
玻璃經裁切、磨邊(必要時還經研磨拋光)、表面洗凈後,用氯化亞錫稀溶液敏化,然後洗凈,再用鍍銀液和還原液混合立即浸注表面,鏡面形成後洗凈,隨後可鍍銅和塗防護漆。
真空蒸鍍法是將玻璃洗凈,置於0.1~10Pa真空度的蒸鍍裝置中,將螺旋狀鎢絲通電,產生的高溫使螺旋中鋁合金蒸發成氣態,沉積在玻璃表面形成鏡面。亦可用電子槍代替鎢絲加熱。真空蒸鍍法還可將光滑的金屬表面加工成鏡面。
鏡子的由來及發明者:
古代用黑曜石、金、銀、水晶、銅、青銅,經過研磨拋光來製成鏡子 ;公元前3000年,埃及已有用於化妝的古銅鏡;公元 1世紀,開始有能照出人全身的大型鏡;
中世紀盛行與梳子同放在象牙或貴金屬小盒中的便攜小鏡;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出現以銀片或鐵片為背面的玻璃鏡;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為制鏡中心,所產鏡子因質量高而負有盛名。
16世紀發明了圓筒法製造板玻璃,同時發明了用汞在玻璃上貼附錫箔的錫汞齊法,金屬鏡逐漸減少。17世紀下半葉,法國發明用澆注法制平板玻璃,制出了高質量的大玻璃鏡。
⑧ 鏡子是怎麼製作的要詳細過程.
看到那麼多答非所問的智者,真是無語了!只想盡快幫你解決實際問題。玻璃制鏡,有化學鍍銀和真空蒸鍍兩種方法,最常用的是化學鍍銀法。
這種方法是將硝酸銀溶於水中,加氨水和氫氧化鈉溶液並稀釋成氫氧化銀氨復鹽,製成鍍銀液。以轉化糖或甲醛、酒石酸鉀鈉溶液為還原液。
將玻璃表面洗凈,用氯化亞錫稀溶液敏化,然後洗凈,再用鍍銀液和還原液混合立即浸注表面,鏡面形成後洗凈,隨後可鍍銅和塗防護漆。
真空蒸鍍法是將玻璃洗凈,置於0.1~10Pa真空度的蒸鍍裝置中,將螺旋狀鎢絲通電,產生的高溫使螺旋中鋁合金蒸發成氣態,沉積在玻璃表面形成鏡面。亦可用電子槍代替鎢絲加熱。真空蒸鍍法還可將光滑的金屬表面加工成鏡面,但是不適合個人家庭操作。
日照潔麗日化,最簡單製作鏡子的方法:
鍍制0.5平方米的鏡子,需用硝酸銀5克、氨水(25%)10~15毫升、氫氧化鈉2克、葡萄糖1.3克、酒精25毫升、氯化亞錫少許。先配製甲溶液;取硝酸銀置於干凈無油的500毫升玻璃杯中,加100毫升蒸餾水溶解,滴入氨水,邊加邊攪拌。最初有灰色沉澱出現;繼續加氨水至沉澱完全溶解。溶液澄清後將2克氫氧化鈉加50毫升水溶角後倒入,冷卻即可。
原料及要求;
玻璃應是平整無缺,中間無氣泡的透明玻璃;
硝酸銀,含量在99.5%以上;
氨水,濃度為25—28%;
酒石酸鉀鈉,要化學分析純;
前期製作;
按規格裁好玻璃後,先用自來水沖洗正反兩面,然後將鐵紅粉帶水塗在要鍍的一面,待干後擦去鐵紅 粉,水洗干凈。再用微量的氯化亞錫溶液擦洗玻璃要鍍的面。洗後用水沖凈殘余的氯化亞錫,最後用干凈的水沖一下玻璃。
鍍銀程序;
將洗干凈的玻璃平放在水平的木架或木條上,取銀液一份和還原液一份攪拌勻倒上。葯液以不流掉為度。約每平方米2分升左右。待其漸漸在玻璃上反應出銀鏡,將多餘的葯液倒掉,用水沖洗,倒上千分之十的明膠晾乾。干後再在上面塗一層鐵紅底漆或其它防銹漆,1塊完美的鏡子就製作成了。
銀液配製;
蒸餾水(冷開水也可代替)2500毫,硝酸銀25克,氨水18.5毫升(經化學反應澄清為止)。
還原液體;
蒸餾水(冷開水也可)2500毫升,酒石酸鉀鈉25克,上液加熱澄清後再放入硝酸銀0.5%,葯液守濾後備用。
明膠液體;水1000毫升,明膠10克,隔水蒸化。
鐵紅底漆加適量香蕉水作為稀釋液攪拌成漆液。
我是日照潔麗日化 技術研發人員 李宇傑,相關不明白的,可以微信SDJLRH。
當然,也可以淘小寶店「日照網」隨時幫你解答,打字很費事,用了我好多時間,希望這次能幫到你。
⑨ 古人用銅鏡梳妝,銅鏡真的能照出人嗎
銅鏡跟現在用的鏡子清晰度差不多,都能夠很清楚的照清楚鏡中人的五官。
古銅鏡多為圓形,一面為鏡,另一面刻有各種圖案,象徵吉祥,從模具中取出第一件產品後,會有專門的工匠對圓銅工具的一面進行物理拋光,直到從鏡面可以看到光線為止。曾經有人試著打磨現代銅幣的五邊形,磨出來的小圓片非常清晰,在中國的一些地方,仍有一些工匠被稱為「壺匠」,他們在街上走來走去,從那些需要扔罐子的人那裡提供鋁材料。
現在的博物館里有很多古代的銅鏡,背面圖案流暢、色彩鮮艷,具有研究價值,有人根據書中的古代方法製作的銅鏡,這與現代鏡子的清晰度相當。
⑩ 我國古代銅鏡是怎樣做的
銅鏡鑄造製作工藝
所謂銅鏡鑄造製作工藝,是指將純紅銅和錫,或鉛或鋅,通過嚴格配比,進行冶煉溶化,再灌入模範,冷卻後取出毛坯,最後進行機械加工,表面塗錫汞,成為可照容的日用品的工藝過程。
生產銅鏡要進行許多道程序,而每一道工序都有嚴格標准。如某一道工序發生缺陷,都會影響銅鏡的質量,甚至出次品,帶來損失。在銅鏡產生的四千多年歷史過程中,戰國、兩漢、隋唐銅鏡製作最精美,是當時社會經濟繁榮的產物,為收藏者孜孜追求。而宋以後精品少缺,其歷史原因應與一些鑄造製作的關鍵工藝的失傳有關。雖然明人宋應星《天工開物》一書有介紹,但不詳細,難於掌握,並且是宋以後之事了。近年來,隨著收藏熱的升溫,對古銅鏡研究的深入,逐步對古人銅鏡鑄造製作工藝有了全面科學分析與了解。作為一名收藏銅鏡愛好者必須全面了解銅鏡的鑄造製作工藝,掌握銅鏡生產全過程的知識,用理論指導實踐。在恆心的支撐下,才能慢慢的進入收藏的佳境,從而實現對銅鏡實物,無論是理論上與實踐上,對鑒定、斷代、修復、鑒別偽品,都能夠有一個正確的判斷。
(一)采礦和冶煉:
青銅是紅銅和錫、鉛等金屬的合金。地面可採集的自然銅很少,銅鏡大量的鑄造必須依靠銅礦的大規模開采和冶煉。中國銅礦資源的開發是商周鑄造業發展的物質基礎。中國青銅器遺存數量很多,說明古代銅礦的開采和冶煉具有相當的規模。由於采礦遺跡深埋地下,不容易被發現,到目前為止,考古工作者發現大型的和比較大的礦冶遺址只有幾處:如湖北省大冶銅綠山礦冶遺址;遼寧省林西縣大井古銅礦遺址;湖北省麻陽古礦井遺址;安徽銅陵銅礦井遺址等。
(二)各個時期的銅鏡合金成分:
《考工記》是先秦古籍中的重要科學技術著作,它是春秋末齊國人記錄手工業技術的官書。是我國,也是全世界關於銅鏡及其他器物合金配比的最早記載。青銅是金屬中最早的合金。人類由石器時代進入青銅時代,距今約5000年左右。先民們已開始掌握了製造合金的技術方法。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經過高溫使它熔合在一起,製造成為另一種金屬,從而具備了新的物理和化學性能,這就是合金。合金在鑄造方面是屬於金屬再創造,青銅是合金的首創。
青銅作為一種合金,與純銅相比,它的優點是硬度高、光澤好、能發出青光,可照容,以及抗腐蝕性能好。中國古代的錫青銅中常含有少量的鉛,使得銅液在灌鑄時流暢性能好,不易阻塞,但鉛分子唯溶解於銅內,只能在銅液中均勻地分布作滴狀浮懸。紅銅的溶點是1084.5℃,若加上15%的鉛,熔點降到960℃,若加上25%的錫,熔點則為810℃。然而,加鉛或加錫,其意義不僅在於降低熔點,更重要的是使合金的物化性能得到極大的改善。在距今3000年的西周時代,我國先民已熟練地掌握了復雜的合金製造技術,並創造出令現代人嘆為觀止的、精美絕倫的青銅藝術品。如雄渾重器銅方鼎、玲瓏剔透的雲紋鏡、鋒利無比的吳王夫差矛等。
對此,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周禮·考工記》上有大量的記載。周朝設有冬官司空掌管百工事宜,負責「營城郭,建都邑,造車服器械」。具體就冶金鑄造而言,百工中又產生了十分細密的產業分工,即「攻金之工,築氏執下齊,冶氏執上齊,鳧氏為聲,
氏為量,段氏為鎛器,桃氏為刃。」明確由專業匠人分別專造樂器、量器、農具和刀器。對此現象,漢代鄭司農解釋道:「其曰某氏者,官有世功,若族有世業,以氏名官者也。」由此可知,在周代,冶金鑄造業已成為重要的社會經濟產業,並歷史性地形成了專造某一類器物的家族,並因世襲而成為官名,這是其一。
其二,由於實踐經驗的日積月累,先民們能從不同的礦石中分別提煉出金(即紅銅)、鉛、錫、鋅等金屬,通曉不同的金屬各自的理化性能,並在此基礎上,按照自己的意願,根據不同器物的特殊用途要求,創造出分門別類的合金。「六齊之論」即是合金製造的理論總結。《周禮·考工記》記載:「金有齊: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鍾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這清楚地告訴我們,當時的工匠不僅清楚青銅中含錫量越高,質地越硬的原理,還把握住了硬度和韌度、光亮度在工具不同部位各自的特殊要求,按需製作。如採用復合技術製造劍時,用含錫較低的青銅做劍脊,用含錫高的青銅做劍刃,如此造出的劍,劍鋒銳利,劍身堅韌,殺傷力大且經久耐用。具體就銅鏡而言,光亮度是其重要特徵,銅錫各半,能使光潔度恰到好處。故先賢總結「金錫半」為製造鑒燧最合適的配比劑量。但各個時代鑄造的銅鏡,因各種因素的影響,它的金屬配比有所不同,加工方式亦不同,所以銅鏡斷代,主要應藉助於先進的現代化科學儀器進行測試。對於無法確切斷代的銅鏡,如果我們掌握各時期金屬配比的知識,再結合銅鏡其它方面的特點,也是可以做出准確的判斷的。
齊家文化銅鏡的銅錫比例是1:0.096。商周鏡含錫量稍高,但質地遠不如同時期的青銅禮器,對鏡面缺乏必要的防銹處理。戰國銅鏡中銅、錫、鉛的比例已較穩定,銅大多在68%上下浮動,多的達74.8%,少的也在56.6%以上,但錫的比例一般在20%左右。另外,鉛的比例在0.45%—3%。戰國鏡中有一種表面黑里透亮似塗有一層厚厚的黑漆,被稱之為「黑漆古」的,這類鏡保存完好,尤其是它的防銹技術令現代人嘆為觀止,這與當時制鏡的金屬配比是直接相關的。
漢鏡的合金配比較為穩定,銅佔60—70%左右,錫佔20—24%,鉛佔4—6%左右的配比最為普遍。漢鏡保存稍好的鏡面仍可反光,有的精品還能反射出青褐色的光。魏晉南北朝銅鏡的合金配比不穩定,較易銹蝕,色以黑褐居多。
唐鏡,尤其是盛唐時期的鏡子,呈銀白色,其金屬成分中,大體銅平均69%,錫25%,鉛5%,配比較為穩定。在唐代,已採用了向鏡中加入微量或一定量的銀的新工藝,使得典型的盛唐時期銅鏡泛銀白色光,很少有銅綠銹色,似乎不是青銅鑄成,給人以厚重、富態之感,加之紋飾絢麗多彩、內容豐富,實為難得之藝術珍品。明《天工開物》記述:「唐開元宮中鏡盡以白銀與銅等分鑄成,每口值銀數兩者以此故。硃砂斑點乃金銀精華發現……,唐鏡、宣爐皆朝廷盛世物雲。」唐鏡珍貴,因銀而貴。
宋、西夏、遼、金、元銅鏡,合金成分發生了變化,含錫量僅有10%左右,含鉛量卻增至8%以上,最多達23.7%,大大高於漢唐鏡平均5%的數量,鋅含量也增多,最高達8%,所以,這時期的銅鏡呈黃銅色,一般都布滿銅銹。雖形制較薄,但因含鉛多,反比漢鏡為重。
明代是我國古代銅業比較發展的一個階段,采銅業興盛,當時冶銅及其合金技術的主要成就有三:一是火法煉銅技術有了進一步提高;二是直接使用金屬鋅配製了黃銅;三是製造了宣德爐,它在合金配製方面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銅鋅合金一般都是黃色的,故名黃銅。銅鋅合金顏色與含鋅量關系是:含鋅10%左右時赤帶黃,15%左右時黃帶赤,25%左右呈黃色,30%左右為深黃色。明、清銅鏡大多呈黃色,其合金配比是銅70—75%,鋅25—30%。因黃銅流動性較好,有利於改善合金的鑄造性能。(三)造型陶范、石范和泥范的製作:
學術界已知有鏡范出土,大約是清末以後的事,從報道和著錄情況看,這些鏡范始見於春秋晚期,多屬戰國至西漢時期,計約30多片。
1、鏡范的製作:製作陶范的基本成分是粘土和細砂。但陶模和陶范在鑄造青銅鏡時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前者決定器物的造型,而後者卻需要承受上千度高溫的銅液的沖擊,並在其中冷卻。因此陶范除了耐高溫以外,還要有良好的機械強度,經得起液灌澆沖刷而不致損壞,同時還要有一定的透氣性。因為銅液灌入後,會在范中產生程度不同的氣體,這些氣體大部分通過澆口和冒氣口排出范體外,少量的需要通過范的毛細孔滲透出去,以保證所鑄器物在外觀上看不出氣孔之類的鑄造缺陷。因此製作陶范的泥土必須是很細膩的,在既能夠清晰反映出銅鏡上的銘文和花紋的同時,又要有很好的吸收性。
陶范要達到耐熱性能優良,機械強度也相當好,用來制范的泥土必須精心淘洗。淘洗的目的一方面是把泥料按粒度分級,另一方面將泥料中所含碳酸鈣、硫酸鹽等有機物溶於水中,以減少這種鹽類的危害,否則會造成降低耐火度、燒結溫度和增加發氣性。
制范時先用粗「真土」製成范的雛形,然後再依次加上較細的「中真土」、「造型真土」,及至到了范面,再加上極細的「肌真土」。製作一枚直徑約25厘米的鏡子,范厚約需12厘米,其中「粗真土」層厚約8厘米,「肌真土」是最薄的,大約只有0.1厘米。這種分層用料法的優點是既可保證生產對鑄型的各項性能要求,亦可節省較細的優質「真土」。《天工開物》指出:「凡鑄鏡,模用灰沙,銅用錫和,不用倭鉛。」倭鉛,即鋅,對銅鏡質量有影響,故不能用。灰沙是用稻穀殼灰之類透氣性和保溫性較好的材料,和顆粒很細的細砂伴和而成。這樣的材料才適合做鏡模。
石范今見於著錄和報道的有通化漢代博局四神石質鏡范。范體呈瓢形,范徑
約20.5厘米,有澆口一個,下寬5.3厘
米,范面圖紋清晰。另一片鏡徑約17厘
米,范面內容為柿蒂座。座外方格內有
十二地支銘,主題紋飾為四神及規矩符
號。主紋區外有一周銘帶:「尚方作鏡 (見圖1—18)
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
食棗,浮游天下敖四海,壽如金石為國保。」計35字。上海市博物館還藏滑石質「鏡范」1片(見圖1—18)。在石范中,有的大約是可以用來澆鑄的,如「通化石范」等。有的則可能是用來制范的陰模,如「上海石范」,它的優點是能耐高溫及能多次反復使用,線條式紋飾尤其特出,盡顯風采,但出土實物少,需要深入研究。
石范鑄鏡工藝當與泥范有些相似,但有一些區別,主要差別是其范為石料直接雕成,屬半永久型。
泥范鑄鏡的優點是:造型較易,並可製作出許多細如發絲、纖毫無失、形態各異的鏡背圖紋來,特別是製作大鏡、定做器尤為方便,缺點是通常一范只能用一次,不能批量生產。
以上是鏡范出土和著錄的大概情況,有重大價值的陶范和石范,多屬戰國至西漢時期,主要出於今河北、山東、山西、陝西、吉林等北方省區,南方迄今未見,大約與其地潮濕,陶范又是易碎之物有關。
(四)陶范的翻制:
大凡一般青銅器造型,皆須先制模,後制范。此「模」可用木塊、陶泥雕成,也可用范土製成。若器物形制較為簡單,所需產品較少,此「模」便可直接用來制范,若器物形制較為復雜,花紋較為繁縟,需對其多次修整;或產品需要量較大,祖模需長期保存備用,則須由「祖模」(一次陽模)制出「一次陰模」,再用「一次陰模」 制出「二次陰模」,再用「二次陰模」來制范。對花紋圖案的修整,通常宜在陽模上進行,對於高浮雕花紋,則可通過堆砌、按壓、雕刻等方式,在泥質陽模上制出。官方作坊所鑄之鏡,都是依朝廷提供的某種標准鏡模來製作的。銅鏡的成熟技術在我國沿用了二千餘年,歷代銅鏡的花紋、形制不同,對產品的需要量亦不一樣,故其對陶范的翻制也就千差萬別。有關研究認為,我國古代銅鏡陶范的翻制常用的是整范整模復制,這應是我國古代鏡范製作使用最普遍的傳統方法。
鏡背范的製作:做法是先用木料、陶片或金屬等製成了整個鏡背圖紋的模子,後再在一個造型框內用夯填法復制,只需一次操作便可得到一塊完整的鏡背范。這實際上就是一種整范整模復制。「夯填法」在古代金屬鑄造型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許多銅鐵鑄范都是使用此法製成的,否則,便很難獲得清晰的稜角和花紋,就是現代,某些場所還在應用。另外,還有整范分模復制,分范分模復制等方法。
面范的製作:製作面范與背范的造型材料應大體一致,造型方法大同小異。但面范有它的要求,即銅液接觸的表層和支撐表層的厚厚的基體層的要求不同。表層的陶土緻密,滲有勻凈的細砂,有的厚度約在0.5厘米左右。基體層除了同樣摻和細砂以外,還包含有豐富的孔洞,主要是在土中拌和切碎的植物莖葉和麥秸等草料,使陰干時不致開裂變形,澆鑄時易出氣體。
(五)銅鏡澆鑄的基本(工藝)操作:
1、頂式澆鑄法:
我國古代金屬鑄造的傳統工藝一般主要是泥型,石型也佔有一定的比例。范片經焙燒,涼透後,便可合范澆鑄。澆鑄前,鑄范需要預熱,以防止產生廢品。澆鑄溫度不宜過高,這不但可減少金屬吸氣等弊端,而且可避免范面燒結,保證順利脫范和鏡面質量。一般而言,內澆口是設計好的,是不會澆不到的。在此有幾點值得注意的是:
(1)因錫青銅的樹枝狀晶甚為發達,此枝晶間的小液池最後冷凝時並無金屬液填補,鑄件在固態收縮時常被拉裂,故澆鑄過程中要切忌金屬內部再產生自張力,否則容易炸裂。
(2)因錫青銅的冷凝收縮主要表現為分散性收縮,疏鬆傾向很大,故銅鏡設計時,應盡量考慮這一因素,避免疏鬆大量出現於鏡面。
(3)范和芯皆應燒透,避免重新吸氣,尤其是鈕芯,否則會極大地影響背紋的清晰度。組織疏鬆和芯子發氣在古銅鏡實物收藏中,常可看到。
從現有鏡范的外形看,我國古銅鏡澆鑄主要是採用頂式澆鑄法的(圖1—19)。一套范(即一片面范,一片背范)組成一個澆鑄系統,每套范可單獨澆鑄,也可疊在一起。頂式澆鑄的優點是:澆鑄過程較為簡單,從而減少了製作工作量和金屬損失,缺點是易引起金屬飛濺。
2、透雕鏡特殊澆鑄法:
特殊澆鑄法主要用於鑄造雙層透雕鏡。其鏡面和鏡背系由兩種成份不同的合金復合嵌鑄而成,通常是鏡背部分嵌到了鏡面部分中,即「鏡面」包「鏡背」。雙層透雕鏡始見於春秋晚期、戰國中後期和西漢初期仍有使用,直至到唐、宋、元代。其正背兩部分金屬一般嵌合較好,很少看到分離開了的,一般說來,這類鏡子應當是先澆鏡背,之後才澆鏡面,金屬冷凝後,與鏡面部分連在一起的鏡緣同樣會產生一個緊箍力,從而加強了兩部分金屬嵌合。
3、夾鏡特殊澆鑄法:
我國古代文獻中,關於夾鏡有詳盡的記載。夾鏡具有如下幾個特點:1、鏡面與鏡背分為兩層,而且中空。2、「正面部分」較薄,與普通鏡子同樣,「背面」亦可有圖紋凸起。3、沒有焊跡。4、其聲冷然纖遠。關於夾鏡的材料,同樣是高錫青銅,因為只有清晰高錫青銅花紋,才能達到此種效果。夾鏡成型工藝比較復雜,不是鑄的,也不是焊的,是使用一種與前述雙層透雕紋鏡相近,而又不完全相同的特殊方法加工而成的。其工藝要點是:1、先分別鑄成了「鏡面部分」和「鏡背部分」,並且「鏡面部分」要向後凸出一個圓環狀的背緣來,使之最後能夠夾住「鏡背」;2、將鑄好的「鏡背」、「鏡面」兩部分金屬分別進行一次淬火處理;3、把「鏡面部分」加熱到β相區,即稍高於586℃的范圍,保溫後趁熱以強力使之與「鏡背部分」套合、候冷,兩部分金屬便緊密粘合在一起了;4、用錫汞齊把接合部位抹平並打光,把接縫遮蓋住。「鏡面」與「鏡背」兩部分的尺寸必須十分准確,不能失之纖毫,接合面須光潔干凈,不得殊留任何氧化物、易揮發物。「夾層空腔」的大小要選擇得當,套合火候要適宜,否則便難以達到長久不分離的效果。夾鏡難得,看來主要是難制之故。
4、銅鏡熱處理技術:
高錫青銅是既硬且脆的,為改善銅鏡的加工和使用性能,戰國、漢唐時人們經常對它進行一些淬火和回火處理,這操作大約是鑄造成形後,並稍經簡單清理後,始才著手進行。從現代技術原理上看,鑄態高錫青銅淬火前,其性硬且脆。淬火後其塑性好,使材料強度、塑性都有了明顯提高,硬度卻下降了,回火溫較低時,硬度又復回升,回火溫度提高後,硬度又復下降。這主要是指強度而言的。我國古代銅鏡淬火術,約發明於春秋戰國時期,從戰國到漢唐間使用得較普遍。從文獻記載和現代技術原理看,古鏡淬火、回火的技術效果大約有3個方面:1、強度和塑性提高了,從而改善了它的切削加工性能,回火溫度稍高時亦同此理;2、因強度、塑性的提高,便減少了銅鏡損壞的機會,延長了使用年限;3、回火後,顏色皆近於青灰,而「青近白」故宜於鏡。今見一般戰國、漢唐鏡斷口皆潔白如銀,當與此有關。可見銅鏡淬火後既保存了錫態,錫青銅原有的一些優點,又改善了加工性能,延長了使用年限,是一項相當合理、科學的工藝。
青銅淬火是我國古代金屬技術的一項傑出成就,它使用得如此之早,如此之廣,在古代世界其它地方是很少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