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宏觀角度怎樣理解一個化學反應是吸收能量還是放出能量
一個化學反應是釋放能量還是吸收能量取決於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
從能量的角度看,斷開化學鍵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學鍵要放出能量。
因化學發應中能量變化的宏觀表現是反應物總能量和生成物總能量不相等,若反應物總能量高於生成物總能量,為放熱反應,若反應物總能量低於生成物總能量,為吸熱反應。
2. 從宏觀方面去解釋物理及化學變化應該從哪些方面考慮
物理變化,指物質的狀態雖然發生了變化,但一般說來物質本身的組成成分卻沒有改變。例如:位置、體積、形狀、溫度、壓強的變化,以及氣態、液態、固態間相互轉化等。還有物質與電磁場的相互作用,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以及微觀粒子(電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間的相互作用與轉化,都是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是指相互接觸的分子間發生原子或電子的轉換或轉移,生成新的分子並伴有能量的變化的過程,其實質是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生成。
化學變化過程中總伴隨著物理變化。在化學變化過程中通常有發光、放熱、也有吸熱現象等。按照原子碰撞理論,分子間發生化學變化是通過碰撞完成的,要完成碰撞發生反應的分子需滿足兩個條件:(1)具有足夠的能量;(2)正確的取向。因為反應需克服一定的分子能壘,所以須具有較高的能量來克服分子能壘。兩個相碰撞的分子須有正確的取向才能發生舊鍵斷裂。
從微觀上可以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個數沒有變化,僅僅是原子與原子之間的結合方式發生了改變,原子是化學變化的最小微粒。例如對於分子構成的物質來說,就是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物質的分子。物質的化學性質需要通過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因此可以利用使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方法來研究物質的化學性質,製取新的物質。
3. 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原因從微觀和宏觀兩個角度如何解釋
微觀原因就是化學鍵形成和斷裂時釋放和吸收能量
宏觀角度,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差
4. 初中化學「宏觀與微觀探析」層次核心素養的內涵
宏觀辯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核心素養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層次,最具化學學科特色,是化學學習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其宏觀是用肉眼就可以觀察到的總體,微觀是不能直接被觀察到的,從分子、原子、離子等方面去探險尋物質本質規律。《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2011年版》指出: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應用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其特徵是研究分子和創造分子。可見,化學研究的對象是物質,區別於其他學科,強調不僅從宏觀角度,更要從微觀的角度認識物質及其變化的科學,在化學學習中「宏觀辯識與微觀探析」屬於不可或缺的一個層次。
「宏觀辯識與微觀探析」是從不同層次對物質結構、性質、能量轉變等及其相互關系的基本認識,既是重要的學科觀念,又是化學問題解決的思維視角。「宏觀辯識與微觀探析」的培養應包含三個層次:對必備知識的傳授;元素觀、微粒觀的形成;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徵思維的應用。根據三個培養層次,可將其內涵分為三個層次:知識層次、觀念層次、思維層次。
一、知識層次: 知識是形成學科核心素養的必要基礎。任何觀念、能力的培養都建立在掌握基礎知識、活動技能的基礎之上。知識在培養核心素養,建構觀念、訓練思維的過程中,發揮工具和載體作用,通過不斷的概括提煉知識可形成深層的、可內化、可遷移的學科觀念。
「宏觀辯識與微觀探析」素養目標的培養,要求學生必須達到了解常見物質的組成與性質、變化及現象、用途與制備等宏觀事實;建立物質是由微粒構成、微粒不斷運動、化學變化是分子破裂與原子重新組合等基本觀念;知道元素符號、離子、原子結構示意圖、離子結構示意圖、離子符號、化合價、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的含義及書寫等必備知識的基礎。這是該維度核心素養最基礎的內涵,是達到其他培養層次所必備的基礎。
二、觀念層次: 「宏觀辯識與微觀探析」沭陽目標的達成過程,實際上是建立在元素關,麗麗觀的建構過程之上的,培養學生化學核心素養,需要以知識為載體,以觀念的建構為線索和抓手,膠質前行,螺旋式上升發展,最終形成化學素養。
元素觀、微粒觀等學科觀念,內隱於知識體系當中並隨知識層次的推進而深化的,是概念、原理等具體知識思維加工後在學習者身上積淀下來的學識素養。元素觀、微粒觀會支配和影響著學生在獲取知識、解決問題時的思維方式和方法選擇。元素觀、微粒觀可以把已有知識組織成具有內在聯系和網路結構,有利於增進學生對知識理解。元素觀、微粒觀的形成意味著學生的認知在概括化、系統化水平層次上實現了知識、方法和經驗的一體化,形成了穩定的網路知識結構。
元素觀、微粒觀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而是滲透在整個九年級化學的教學中不斷深入。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元素觀應建構到以下水平:認識基本元素種類,能從元素的角度分析物質組成,了解各類物質的性質,並能預測相似物質的性質,建立元素與物質世界基本聯系。微粒觀應建構到如下水平:認識物質的微粒性,知道微粒的特性,能從分子、原子、離子的角度分析化學變化的本質,建立物質結構決定物質性質的基本探究思路。
三、思維層次: 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徵是認識化學物質和分析化學問題的思維方式,學生的化學三重表徵水平既體現了學生思維能力,也反映了學科素養。「宏觀辯識與微觀探析」素養目標的達成不應只停留在單一從宏觀視角和微觀視角分析物質及其變化,而是同時從宏觀、微觀、符號三個視角加以看待,並努力建立三者間聯系,進而自動轉化在不同層面上整體性看待物質及其變化。
三重表徵的思維模式是引導學生按研究化學基本問題的思路。通過具體的宏觀事實去進行宏微觀水平上的探究,從而理解知識內涵與本質;或者引導學生基於微觀層次推演,預測物質及其反應可能具有的宏觀表徵,通過一定途徑和方法收集相關證據,從而正式預測,揭示微觀與宏觀的聯系,並用符號表示。在此基礎上,或呈現宏觀事實,並進行宏觀微觀層面的分析探究。或先進行微觀分析預測,並獲取相關事實證實,並建立所學知識的符號表徵系統。
通過三重表徵的思維模式,學生能將獨特學科視角從單一學習情景遷移至生活情景、學術情景是對學生能力培養的最高層次。
用化學用語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來設計本專題教學,讓學生充分理解宏觀物質、微觀構成、化學用語(表達方式)之間的關系,對化學用語有深刻的理解認識,實現三者之間的自由轉化。如:當學生看到水時,眼睛就象顯微鏡,腦海中立即浮現出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一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眼前出現「H2O」映像。同理,當看到符號「H2O」時,立即從宏觀、微觀兩個層面理解符號表示的意義。
5. 化學中,例如原子、元素等,哪些是從宏觀上說,哪些是微觀
一般來說原子是描述微觀概念的,元素是描述宏觀概念的,如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可以說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或一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元素是對一類原子的總稱,是描述物質組成的,比如說水是由氫氧2種元素組成的,
但是有時原子也可以描述宏觀的物質,比如說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一般用原子描述的時候都用"構成"一詞,用元素描述時都用"組成"一詞
6. 化學中的宏觀和微觀的區別是什麼
化學中的宏觀和微觀的理解可以這樣理解,宏觀世界是人的肉眼能夠觀察到的,它包括固態、液態和氣態物質(能通過現象感知到),微觀世界是不能通過人的肉眼觀察到的,必須藉助化學儀器才能觀察到的世界。
具體說,化學中宏觀物質包括物質、元素;
圍觀物質包括分子、原子、離子(陰離子、陽離子)、原子核、質子、中子、
電子
我們通常感知到的各種變化實際上都是通過微觀粒子相互作用,發生反應,然後通過宏觀物質表現出來的。即變化的實質是微觀粒子的變化,宏觀物質表現。
7. 化學中的宏觀和微觀的區別是什麼
化學的鮮明特點之一,是從微觀角度揭示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的本質.因此,學習化學,要樹立微觀概念,善於把宏觀與微觀聯系起來,學會從宏觀和微觀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x0d化學中的「宏觀」通常是指我們的眼睛能夠直接看到的各種物質以及物質發生變化時所呈現的現象;\x0d「微觀」則是指眼睛不能直接看到的微粒(分子、原子和離子)和它們相互作用的情況.
8. 從宏觀角度分析氧氣氫氣反應的過程
氧氣和氫氣反應生成水這個過程,涉及到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
首先在外界條件(如點燃)的作用下,氧氣分子吸收能量變為兩個活性的氧原子,氫氣分子也吸收能量變為兩個活性的氫原子,由於氫氧原子的化學活性很高,所以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根據共價分子八偶律結合形成兩氫一氧的水分子這種穩定結構,同時放出大量熱能。
這就是用化學鍵來解釋氧氣和氫氣反應生成水的過程。
9. 化學反應中微觀角度和宏觀角度有什麼區別
微觀角度:在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原子個數、原子質量沒有變化;
化學反應的實質: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分子被破壞成原子,而原子又重新組成新的分子,簡單的說就是原子的重新組合過程。
宏觀角度:在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的種類、質量沒有變化或者說參加化學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宏觀解釋:化學反應就是有新物質生成。
10. 化學教材宏觀分析的主要方麵包括哪些
化學分析是基於物質的化學性質,也就是說分析過程一定是發生了化學反應的。包括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
分析化學是大學本科的主幹基礎課,包括「定量化學分析」理論課、定性化學分析,基本化學實驗課和「儀器分析」理論課、實驗課。授課對象為化學類專業和生物、醫學、地學類專業的本科生。分析化學有很強的實用性。
同時又有嚴密、系統的理論,是理論與實際密切結合的學科。學習分析化學有利於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作風,使學生初步掌握科學研究的技能並初步具備科學研究的綜合素質。分析化學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發展非常迅速。
在講授基本理論的同時,盡量穿插一些運用基礎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例子,包括葯物、環境、生物等各個領域中分析化學的新進展,新成果。保持化學分析理論的系統性並不斷充實新內容,保持儀器分析內容的相對穩定性並及時融進新發展、新技術,將經典分析化學與現代分析化學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