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判斷有機物熔,沸點的高低
有機物的晶體大多是分子晶體,它們的熔、沸點取決於有機物分子間作用力的大小,而分子間作用力與分子的結構(有無支鍵、有無極性基團、飽和程度)、分子量等有關。主要分為下面四個情況:
1、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分子量越大,其分子間作用力就越大。所以有機物中的同系物隨分子中碳原子個數增加,熔、沸點升高。在通常狀況下分子中含四個碳原子以下的烷烴、烯烴、炔烴是氣體,含四個碳原子以上的是液體,含更多碳原子的是固體。
2、分子式相同時,直鍵分子間的作用力要比帶支鍵分子間的作用力大,支鍵越多,排列越不規則,分子間作用力越小。如:分子間作用力:正戊烷>異戊烷>新戊烷。沸點:30.07℃>27.9℃>9.5℃。
3、分子中元素種類和碳原子個數相同時,分子中有不飽和鍵的物質熔、沸點要低些。如:硬脂酸油酸。熔點:-88.63℃>-103.7℃69.5℃>14.0℃ 。
4、分子量相近時,極性分子間作用力大於非極性分子間的作用力。分子中極性基團越多,分子間作用力越大。沸點:78.5℃>34.51℃12.27℃>0.5℃。另外,分子間形成氫鍵,分子內形成氫鍵的物質的熔、沸點也有一定的規律。
(1)有機化學如何判斷化合物沸點擴展閱讀:
有機物一般不易溶於水,而易溶於有機溶劑,這是因為有機物分子大多數是非極性分子或弱極性分子,含有憎水基。根據 「相似相溶」原理,水是極性分子,只有當某有機物分子中含有親水基團時,則該有機物就可能溶於水。能溶於水的有機物:
1、易溶於水的有:低級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鹽、氨基酸及鹽、單糖、二糖。(它們都能與水形成氫鍵)。
一般來說,低級醇、低級醛、低級酸,單糖和二糖水溶性好,即親水基佔得比重相對較大,憎水基佔得比重相對較小,故能溶於水。
2、不易溶於水的有機物:難溶於水的有:各類烴、鹵代烴、硝基化合物、酯、絕大多數高聚物、高級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數目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烷、稀、炔、芳香烴等烴類均不溶於水,因為其分子內不含極性基團;硝基化合物:硝基苯、TNT等。一般來說,液態烴、一氯代烴、苯及其同系物、酯類物質不溶於水且密度比水小;硝基苯、溴苯、四氯化碳、氯仿、溴代烴、碘代烴不溶於水且密度比水大。
3、有機物在汽油、苯、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中的溶解性與在水中的相反:如乙醇是由較小憎水基團-C2H5和親水基團-OH構成,所以乙醇易溶於水,同時因含有憎水基團,所以必定也溶於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中。
其它醇類物質由於都含有親水基團-OH,小分子都溶於水,但在水中的溶解度隨著憎水基團的不斷增大而逐漸減小,在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則逐漸增大。
⑵ 怎麼判斷化學物質沸點的大小
物質的熔點、沸點高低判斷:1、首先看物質的晶體類型:一般規律是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
2、同類晶體分別按照晶體中構成粒子間的作用力大小來判斷:原子晶體--看共價鍵的強弱,共價鍵越強,熔點越高。而共價鍵的強弱可以通過原子半徑來比較---原子半徑越小,共價鍵越強。例如金剛石>金剛砂(碳化硅)>晶體硅。離子晶體---看離子鍵(或晶格能)的強弱,離子鍵越強,熔點越高。而離子鍵的強弱可以通過離子半徑和離子所帶電荷數來比較----離子半徑越大,離子所帶電荷數越多,離子鍵越強。例如:mgo>nacl>kcl。分子晶體---看分子間作用力,分子間作用力越大,熔點沸點越高。分子作用力的大小比較規律: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例如:cf4>ccl4>cbr4>ci4。當分子中存在氫鍵時,分子鍵作用力增大,熔點沸點升高。例如:h2o>h2se>h2s。
物質的酸鹼性判斷:1、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看成酸元素的非金屬性,非金屬性越強,酸性越強。例如:hclo4>h2so4>h3po4。2、同一元素的不同價態含氧酸的酸性----看成酸元素的價態,價態越高,酸性越強。例如:hclo4>hclo3>hclo2>hclo。2、最高價金屬氫氧化物的鹼性---看金屬元素的金屬性強弱,金屬性越強,鹼性越強。例如:naoh>mg(oh)2>al(oh)3
⑶ 判斷有機物溶沸點高低的方法
有機物的沸點高低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液體沸點的高低決定於分子間引力的大小,分子間引力越大,使之沸騰就必須提供更多的能量,因此沸點就越高。分子間的引力稱范德華力,它包括取向力、誘導力和色散力。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力叫氫鍵,它的存在也對有機物的沸點有重要影響。
分子間引力的大小取決於分子結構,所以歸根到底,有機物沸點的高低取決於分子本身的結構,其變化規律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結構相似看分子量
對結構相似的有機物,其沸點高低主要由他子量的大小來決定。因為分子量越大,分子間的范德華力越大,沸點就越高。例如正烷烴系列:
名稱 分子式 狀態 沸點(℃)
甲烷 CH4 氣 —164
乙烷 C2H6 氣 —88.6
丙烷 C3H8 氣 —42.1
丁烷 C4H10 氣 —0.5
戊烷 C5H12 液 36.1
庚烷 C7H16 液 68.9
辛烷 C8H18 液 125.7
正烷烴是非極性分子,分子間主要存在色散力。正烷烴分子的分子量越大即含碳原子數越多,原子個數也就越多,色散力當然也就越大。因此,正烷烴的沸點隨著碳原子數的增多而升高。
2.同類同分異構體看支鏈
在有機物的同分異構體中,分子中所含的支鏈越多,其沸點越低。如戊烷的三種同分異構體的沸點如下:
名稱 正戊烷 異戊烷 新戊烷
結構 CH3CH2CH2CH2CH3 (CH3)2CHCH2CH3 (CH3)4C
沸點 36.1 27.9 9.5
(℃)
分子中支鏈的增多,使分子間相互靠近受到阻礙,分子間接近程度或者說分子間接觸面積減小。由於色散力只有近距離內方能有效地產生作用.因此隨著分子中支鏈的增多,分子之間距離增大,必然表現出有機物沸點的降低。
3.分子量相同看分子極性
如果有機物分子是極性分子,由於極性分子具有偶極,而偶極是電性的。因此,極性分子之間除了具有色散力外,還具有偶極之間的靜電引力。這樣,極性分子之間的分子間力比非極性分子要大得多,所以使沸點升高。例如分子量相同的丁烷和丙酮:
分子量 結構 沸點(℃)
丙酮 58 56.2
丁烷 58 CH3CH2CH2CH3 —0.5
丙酮分子中含有羰基,由於碳氧電負性不同,碳原子上帶有部分正電荷,氧原子上帶有部分負電荷。當這樣的極性分子相互接近時,勢必產生較大的分子間力,從而表現出沸點值較大程度地升高。
4.不要忘記看氫鍵
如果有機物分子間能形成氫鍵,在液態時,分子間就能通過氫鍵結合形成較大的締合體。這樣的液體沸騰氣化時,不僅要破壞分子間的范德華力,而且還必須消耗較多的能量破壞分子間的氫鍵,因此,含有氫鍵的有機物較之分子量相近的其它有機物,應具有反常的高沸點。例如甲醇和乙烷:
分子量 結構 沸點(℃)
甲醇 32 CH3OH 64.9
乙烷 30 CH3—CH3 —88.6
醇的沸點反常高就是由於其分子間有較強的氫鍵而發生締合。
除了醇之外,酚、羧酸和胺等也含有氫鍵,其沸點也相應較高。
⑷ 化合物熔沸點的高低是怎麼判斷的
1,首先要確定化合物種類。只有同種化合物種類才能以微觀的角度去判斷熔點或沸點。
2,針對離子化合物,他含有離子鍵的強度是決定熔點的主要因素,離子鍵的鍵能越高,則所需要的能量也越高,所以熔點也就高。
3,離子鍵強度取決與離子的半徑以及所帶電荷量。通常半徑大,熔點小。電荷量大,熔點高。
費點
有機化和物的沸點高低有一定的規律,現總結如下:
1、同系物沸點大小判斷,一般隨著碳原子數增多,沸點增大。
如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
2、鏈烴同分異構體沸點大小判斷,一般支鏈越多,沸點越小。
如:正戊烷>異戊烷>新戊烷
3、芳香烴的沸點大小判斷,側鏈相同時,臨位>間位>對位。
如:臨二甲苯》間二甲苯》對二甲苯
4、對於碳原子數相等的烴沸點大小判斷,烯烴<烷烴<炔烴
5、同碳原子的脂肪烴的衍生物沸點大小判斷,烯烴的衍生物沸點低於烷烴的同類衍生物。
如:油酸的沸點<硬脂酸
6、不同類型的烴的含氧衍生物的沸點比較,相對分子質量相近的脂肪羧酸>脂肪醇>
脂肪醛
7、酚和羧酸與它們對應的鹽沸點比較,酚和羧酸<對應鹽的沸點。如乙酸<乙酸鈉
8、分子量相近的烴的沸點一般低於烴的衍生物。
⑸ 怎麼判斷化學物質沸點的大小
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共價化合物相對分子質量大的熔沸點高;若分子間存在氫鍵的熔沸點升高
有機化合物沸點高低:
有機化和物的沸點高低有一定的規律,現總結如下:
一、同系物沸點大小判斷,一般隨著碳原子數增多,沸點增大。 如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戊烷....
二、鏈烴同分異構體沸點大小判斷,一般支鏈越多,沸點越小。 如:正戊烷 >異戊烷 >新戊烷
三、芳香烴的沸點大小判斷,側鏈相同時,臨位>間位>對位。 如:臨二甲苯>間二甲苯>對二甲苯
四、對於碳原子數相等的烴沸點大小判斷,烯烴<烷烴<炔烴
五、同碳原子的脂肪烴的衍生物沸點大小判斷,烯烴的衍生物沸點低於烷烴的同類衍生物。 如:油酸的沸點<硬脂酸 。
六、不同類型的烴的含氧衍生物的沸點比較,相對分子質量相近的脂肪羧酸>脂肪醇> 脂肪醛
七、酚和羧酸與它們對應的鹽沸點比較,酚和羧酸<對應鹽的沸點。如乙酸<乙酸鈉
八、分子量相近的烴的沸點一般低於烴的衍生物。
⑹ 如何判斷各種有機物的沸點
1,看狀態 氣態沸點肯定大於液態 液態肯定大於固態
2,看碳原子數 碳原子數越多 沸點越高
3,如果碳原子數相同 則看分子構型 分子構型越對稱的沸點越低..
⑺ 有機化學中如何辨別沸點
沸點實際是微觀結構與作用力決定的,比如乙醇C2H5OH,乙醚C2H5OC2H5和水H2O,乙醚是非極性分子,結構對稱,分子之間只存在分子間作用力的一種-色散力,所以氣化需要克服的力小,沸點較低。乙醇是極性分子,分子間作用力包含色散力,誘導力和取向力,以及氫鍵,沸點明顯升高78°C,水分子間作用力與乙醇相似,極性強作用力也強,沸點更高100°C。
物質的沸點一般的規律是與式量成正比。
⑻ 如何判斷有機物熔,沸點的高低
有機物的晶體大多是分子晶體,它們的熔、沸點取決於有機物分子間作用力的大小,而分子間作用力與分子的結構(有無支鍵、有無極性基團、飽和程度)、分子量等有關。主要分為下面四個情況:
1、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分子量越大,其分子間作用力就越大。所以有機物中的同系物隨分子中碳原子個數增加,熔、沸點升高。在通常狀況下分子中含四個碳原子以下的烷烴、烯烴、炔烴是氣體,含四個碳原子以上的是液體,含更多碳原子的是固體。
2、分子式相同時,直鍵分子間的作用力要比帶支鍵分子間的作用力大,支鍵越多,排列越不規則,分子間作用力越小。如: 分子間作用力:正戊烷>異戊烷>新戊烷。 沸點:30.07℃>27.9℃>9.5℃。
3、分子中元素種類和碳原子個數相同時,分子中有不飽和鍵的物質熔、沸點要低些。如:硬脂酸 油酸。熔點:-88.63℃>-103.7℃ 69.5℃>14.0℃
。
4、分子量相近時,極性分子間作用力大於非極性分子間的作用力。分子中極性基團越多,分子間作用力越大。沸點:78.5℃>34.51℃ 12.27℃>0.5℃。另外,分子間形成氫鍵,分子內形成氫鍵的物質的熔、沸點也有一定的規律。
(8)有機化學如何判斷化合物沸點擴展閱讀:
有機物一般不易溶於水,而易溶於有機溶劑,這是因為有機物分子大多數是非極性分子或弱極性分子,含有憎水基。根據
「相似相溶」原理,水是極性分子,只有當某有機物分子中含有親水基團時,則該有機物就可能溶於水。能溶於水的有機物:
1、易溶於水的有:低級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鹽、氨基酸及鹽、單糖、二糖。(它們都能與水形成氫鍵)。
一般來說,低級醇、低級醛、低級酸,單糖和二糖水溶性好,即親水基佔得比重相對較大,憎水基佔得比重相對較小,故能溶於水。
2、不易溶於水的有機物:難溶於水的有:各類烴、鹵代烴、硝基化合物、酯、絕大多數高聚物、高級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數目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烷、稀、炔、芳香烴等烴類均不溶於水,因為其分子內不含極性基團;硝基化合物:硝基苯、TNT等。一般來說,液態烴、一氯代烴、苯及其同系物、酯類物質不溶於水且密度比水小;硝基苯、溴苯、四氯化碳、氯仿、溴代烴、碘代烴不溶於水且密度比水大。
3、有機物在汽油、苯、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中的溶解性與在水中的相反:如乙醇是由較小憎水基團-C2H5和親水基團-OH構成,所以乙醇易溶於水,同時因含有憎水基團,所以必定也溶於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中。
其它醇類物質由於都含有親水基團-OH,小分子都溶於水,但在水中的溶解度隨著憎水基團的不斷增大而逐漸減小,在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則逐漸增大。
⑼ 如何判斷各種有機物的沸點
從狀態上最好判斷,常溫固態沸點肯定高,但是從相對原子質量上看,是不好看的,有化學式就可以了,看他的極性,對於有機物,是有碳原子為核心構架的,只看碳原子的數量就行了,碳原子的數量越多,極性越強,越不容易被分開,沸點就越高,反之亦然
⑽ 怎麼比較有機物沸點高低
何判斷有機化合物沸點高低
如何判斷有機化合物沸點高低
有機化和物的沸點高低有一定的規律,現總結如下:
一、同系物沸點大小判斷,一般隨著碳原子數增多,沸點增大。
如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戊烷<
.....
二、鏈烴同分異構體沸點大小判斷,一般支鏈越多,沸點越小。
如:正戊烷
>異戊烷
>新戊烷
三、芳香烴的沸點大小判斷,側鏈相同時,臨位>間位>對位。
如:臨二甲苯》間二甲苯》對二甲苯
四、對於碳原子數相等的烴沸點大小判斷,烯烴<烷烴<炔烴
五、同碳原子的脂肪烴的衍生物沸點大小判斷,烯烴的衍生物沸點低於烷烴的同類衍生物。
如:油酸的沸點<硬脂酸
。
六、不同類型的烴的含氧衍生物的沸點比較,相對分子質量相近的脂肪羧酸>脂肪醇>
脂
肪醛,
七、酚和羧酸與它們對應的鹽沸點比較,酚和羧酸<對應鹽的沸點。如乙酸<乙酸鈉
八、分子量相近的烴的沸點一般低於烴的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