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一化學 怎樣區分可溶性鹼與難溶性鹼
(1)鹼金屬的鹼都是可溶性鹼
主要是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鋰等。
(2)鹼土金屬部分可溶如氫氧化鋇
也有的難溶,比如氫氧化鎂
(3)過渡金屬等其他金屬所對應的鹼是難溶性鹼
比如氫氧化鐵、氫氧化亞鐵、氫氧化鋁
❷ 給你一個化學式 怎麼才能容易區分酸和鹼
如果是無機化合物的話是比較容易確定的.
一般來說可以分為下面幾類
1:單純的酸鹼 比如NaOH Ba(OH)2 HCI 這種可以一眼就看出來.
2:鹽類:此時的判斷教你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比如NaCI 是中性的,因為NaOH和HCI分別是強酸和強鹼,完全中和.NaHCO3是鹼性的,因為NaOH是強鹼,H2CO3是弱酸,所以生成的鹽是鹼性
.相對的(NH4)2SO4 因為NH3*H20是弱鹼,而HSO4離子是強酸,所以生成的鹽是酸性.
3:特殊類,比如NaHSO4是酸性的,雖然NaOH和H2SO4是強鹼和強酸,但是HSO4離子仍然酸性很強可以電離出H離子,使得溶液呈酸性.
❸ 化學學科里怎麼判斷物質溶於水
1、鹽的溶解性
含有鉀、鈉、硝酸根、銨根的物質都溶於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於水,其他都溶於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於水,其他都溶於水。
含CO32- 的物質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於水,其他都不溶於水。
2、鹼的溶解性
溶於水的鹼有:氫氧化鋇、氫氧化鉀、氫氧化鈣、氫氧化鈉和氨水,其他鹼不溶於水。
難溶性鹼中Fe(OH)3是紅褐色沉澱,Cu(OH)2是藍色沉澱,其他難溶性鹼為白色。(包括Fe(OH)2)
注意:沉澱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於稀硝酸, 其他沉澱物能溶於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CO3 等。
3、硅酸不溶,其他酸都溶。
4、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於水,(酸性氧化物+水→酸)
大部分鹼性氧化物不溶於水,能溶的有: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鈣、氧化鈉。(鹼性氧化物+水→鹼)
口訣:
硝酸鹽入水無影蹤,硫酸鹽難容硫酸鋇,碳酸鹽除三沉水中。
鉀鈉銨鹽水中容,氯化物難容銀(亞汞)硅酸不溶,其他酸都溶。
(3)化學容解法怎麼區分擴展閱讀:
如果一種溶質能夠很好地溶解在溶劑里,我們就說這種物質是可溶的。如果溶解的程度不多,稱這種物質是微溶的。如果很難溶解,則稱這種物質是不溶或難溶的。
實際上,溶解度往往取決於溶質在水中的溶解平衡常數。這是平衡常數的一種,反映溶質的溶解-沉澱平衡關系,當然它也可以用於沉澱過程(那時它叫溶度積)。因此,溶解度與溫度關系很大,也就不難解釋了。
達到化學平衡的溶液便不能容納更多的溶質(當然,其他溶質仍能溶解),我們稱之為飽和溶液。在特殊條件下,溶液中溶解的溶質會比正常情況多,這時它便成為過飽和溶液。
利用溶解性可有以下應用:
a、判斷氣體收集方法
可溶(易溶)於水的氣體不能用排水取氣法
如:CO2
而H2,O2溶解性不好,可用排水取氣法。
b、判斷混合物分離方法
兩種物質在水中溶解性明顯不同時,可用過濾法分離。
如:KNO3(易溶)與CaCO3(難溶)可用過濾法分離;
而C與MnO2二者均不溶NaCl、KNO3均易溶,都不能用過濾法分離。
溶解度演算法:溶質質量/溶劑質量(通常為水)
單位: g/100g水
❹ 初中化學中怎麼區分化合物和混合物
區分化合物和混合物,首先你要了解它們各自的定義!
混合物
:由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
物質
混合而成的物質!
化合物
:含有不同種
元素
的純凈物
混合物是說
多種物質
,而化合物是
多種元素
另外
混合物是沒有化學符號
的,而
化合物是
屬於純凈物中的一種,是
有專門的化學符號
比如(1)空氣是混合物,因為空氣中有氧氣,氮氣,二氧化碳,稀有氣體等,是多種物質混合而成,
(2)氧化鎂是化合物,因為它有兩種元素,一是氧元素,一是鎂元素
❺ 在、化學中怎樣判斷一種物質容不溶於水
對於離子化合物,需要背誦溶解性表,而對於共價化合物,一般只需判斷其極性,強極性的可溶。
❻ 化學平衡中常用的幾種解題方法
化學平衡中常用的幾種解題方法
一.等價轉化(等效平衡)法 (一)等效平衡的概念和含義
體積為1L的兩個密閉容器中均發生反應:CO(g)+ H2O(g)≒CO2(g)+ H2(g),在一個容器中充入0.01molCO(g)和0.01molH2O(g),在另一個容器中充入0.01molCO2(g)和0.01molH2(g), 在溫度為800℃,均達到化學平衡。
恆溫恆容 CO(g) + H2O(g) ≒ CO2(g) + H2(g) 途徑1:起始 0.01mol 0.01mol 0 0
平衡 0.004mol 0.004mol 0.006mol 0.006mol
途徑2:起始 0 0 0.01mol 0.01mol
平衡 0.004mol 0.004mol 0.006mol 0.006mol
恆溫恆壓可逆反應N2(g)+3H2(g)≒2NH3(g)
第一種投料開始 1mol 3mol 0 平衡態Ⅰ 第二種投料開始 1.5mol 4.5mol 1mol 平衡態Ⅱ
在每個平衡狀態中,NH3在平衡混合物中都有個百分含量,這兩個百分含量在平衡Ⅰ和平衡Ⅱ中相等。
在相同條件下,同一可逆反應,不管從正反應開始,還是從逆反應開始或從正反應和逆反應同時開始達到平衡時,同種物質的百分含量....(體積分數、質量分數或物質的量分數)相同的化學平衡互稱等效平衡,
(二)建立等效平衡應滿足的條件以及等效平衡的特徵
可逆反應mA(g)+nB(g)≒ pC(g)
第一種投料開始 a b 0 平衡態Ⅰ 第二種投料開始 x y z 平衡態Ⅱ
x+mz/p y+nz/p 0
採用極限轉化法,將兩種不同起始投料,根據化學計量,轉換成方程式同一邊物質的用量. 第一種類型,恆溫恆容條件,對於不等體積(反應前後氣體化學計量數和不等)的可逆反應。 (1)建立等效平衡,兩種起始投料應滿足的條件:
若同種物質的用量相等即x+mz/p=a 同時,y+nz/p=b,可逆反應達到的兩個平衡屬於等量平衡。
(2)其特點是:
在這兩個平衡中,同種物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百分含量對應相等(反應起始的溫度等的,容積是等的,同種物質的濃度是等的)。
第二種類型,恆溫恆容條件時,對於等體積(反應前後氣體化學計量數和相等)的可逆反應。 (1)建立等效平衡,兩種起始投料應滿足的條件:
若對應物質用量的比值相等即(x+mz/p):(y+nz/p)=a:b,可逆反應達到的兩個平衡屬於比例平衡(相當於恆溫恆壓下的等效平衡,其原因是平衡不受壓強影響). (2)其特點是:
在兩個平衡中,同種物質的百分含量相等,同種物質的物質的量和濃度成比例存在倍數關系或相等(反應起始的溫度等的,壓強是等的,對應物質的濃度是存在倍數關系)。
例1.在一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發生反應2A(g)+B(g)≒xC(g),達平衡後,C的體積分數為W%,若維持容器容積和溫度不變,按0.6molA、0.3molB和1.4molC為起始配比投入,達平衡後,C的體積分數也為W%,則x的值為 ( ) A.1 B.2 C.3 D.4 【解析】看題意多數學生認為這是「恆溫恆容」條件下的等效平衡問題,常用極端假設法,即完全推算到A、B這兩種反應物一端,即有0.6+1.4×2/x=2,或0.3+1.4×1/x=1,得x=2,應選B。然而還應考慮到等效平衡的另一種情況,即定溫、定容條件下對於反應前後氣體
化學計量數不變的可逆反應,只要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物質的量之比與原起始量之比對應相同,則兩平衡等效,即為當x=3時的情況,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應為B、C。
例2.在恆溫恆容的條件下,有反應2A(g)+2B(g)≒C(g)+3D(g),現從兩條途徑分別建立平衡。途徑I:A、B的起始濃度均為2mol·L-1;途徑II:C、D的起始濃度分別為2mol/L和6mol/L,則以下下敘述正確的是( )
A.兩途徑最終達到平衡時,體系內混合氣的百分組成相同 B.兩途徑最終達到平衡時,體系內混合氣的百分組成不同
C.達平衡時,途徑I的反應速率v(A)等於途徑II的反應速率v(A)
D.達平衡時,途徑I所得混合氣的密度為途徑II所得混合氣密度的1/2. 【解析】在恆溫恆容下,對於反應前後氣體分子數不變的可逆反應,只要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物質的量比例與原平衡的相同,途徑Ⅰ、Ⅱ所建立的兩平衡就是等效平衡(相當於恆溫恆壓下的等效平衡,其原因是反應前後氣體體積不變,壓強對該平衡無影響)。
第三種類型,恆溫恆壓時,任意(不論反應前後氣體化學計量數是否相等)的可逆反應。 (1)建立等效平衡,兩種起始投料應滿足的條件:
若對應物質用量的比值相等,即(x+mz/p):(y+nz/p)=a:b,可逆反應達到的兩個平衡時屬於比例平衡, (2)其特點是:
在兩個平衡中,同種物質的含量、物質的量濃度相等。同種物質的物質的量存在倍數關系。 例3.(03年全國)某溫度下,在容器可變的容器中,反應2A(g)+B(g)≒2C(g)達到平衡時,A、B和C的物質的量分別為4mol、2mol和4mol。保持溫度和壓強不變,對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質的量作如下調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
A.均減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1mol D.均減小1mol 【解析】本題考查了上述規律中「定溫定壓」條件下的等效平衡問題,選項A、B中均減半、均加倍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的比值不變,三者比例為2:1:2,與題中比例一致,故為等效平衡,平衡不移動。選項C均增加1mol時,可把B物質分成兩次增加,即先增加0.5mol,第一次加入1molA、0.5molB、1molC,則A、B、C按物質的量5: 2.5:5=4:2:4,故與已知條件等效,此時平衡不移動,再在此基礎上再增加0.5molB,提高反應物B的濃度,則平衡右移。選項D中均減少1mol時,可把B物質分成兩次減少,即先減少0.5mol,將A減小1mol,B減小0.5mol,C減小1mol,則A、B、C按物質的量3: 1.5:3=4:2:4,故與已知條件等效,此時平衡不移動,再在此基礎上再減少0.5molB,降低反應物B的濃度,平衡向左移動,故本題應選C。 【歸納總結】
1.判斷兩種起始投料所建立的平衡是否為等效平衡的方法
一是看外界條件是恆溫恆容,還是恆溫恆壓;二是看反應前後氣體分子化學計量數是否相等;三是使用極限轉化的方法將兩種不同起始投料按化學計量數轉換為方程式同一半邊的物質的用量,再觀察相關物質的用量是否相等或成比例。 2.平衡等效,轉化率不一定相同.
①若是從不同方向建立的等效平衡,物質的轉化率一定不同,如在某溫度下的密閉定容容器中發生反應2M(g)+N(g)=2E(g),若起始時充入2molE,達到平衡時氣體的壓強比起始時增大了20%,則E的轉化率是40%;若開始時充入2molM和1molN,達到平衡後,M的轉化率是60%。
②若是從一個方向建立的等效平衡,物質的轉化率相同,如恆溫恆壓容器中發生反應2E(g)=2M(g)+N(g),若起始時充入2molE,達到平衡時M的物質的量為0.8mol,則E的轉化率是40%;若開始時充入4molE,達到平衡後M的物質的量為1.6mol,則E的轉化率仍為40%。 (三).等效平衡的應用(運用等效平衡解決非等效平衡的問題)
可以先虛構一個等效平衡,在等效平衡的基礎上再回到題設條件,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❼ 化學中飽和溶液那張內容中,溶質溶液溶劑 怎麼區分
首先溶液=溶劑+溶質,是個混合物
溶劑是某物質溶進的那個液體,溶質么就是溶解掉的那個物質
❽ 化學中,如何區分溶於水或不溶於水。 如:氧氣不易溶於水。怎麼講
不容於水就是,在水中沒有溶解;
難溶於水,就是一般不容:
不易容於水,就是在特殊情況下還是能溶解的。
易溶於水,就是很容易溶解到水中!
溶於水,就是一般狀況啦;
程度上,易溶於水最大!
氧氣的溶解度自己去查表看看吧!這些界限都是有標準的,你看一下那個表就知道了
❾ 化學兩句求解釋,恆容恆壓怎麼區分,啥意思,求形象概括
恆容就是容器體積是一定的,沖入惰性氣體後,容器內壓強增大,但由於惰性氣體對反應無影響,所以反應速率不變。恆壓時,沖入惰性氣體,體積變大,否則壓強會變大,所以反應速率會減慢。
❿ 中考化學推斷題的常見類型與解法
中考化學推斷題的常見類型與解法
推斷題是每年各地中考的經典題型,它不僅能考查學生對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的掌握情況,更能考查學生的分析、推理、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具有很強的區分度與選拔功能。下面我為大家搜索整理了關於化學推斷題的常見類型與解法,歡迎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它的特點是題面容量大,覆蓋面廣。常涉及物質的組成、性質、用途和制備等知識內容。擁有清晰的思路是解題的前題,選擇合適的突破口是解題的關鍵,應用合理的方法是解題的保障。
一、把握重要的突破口
1.重要物質的顏色
(1)固體顏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紅色);Cu2(OH)2CO3(綠色);CuSO4·5H2O(藍色)。
(2)溶液顏色:CuCl2、CuSO4(藍色);FeCl2、FeSO4(淺綠色);FeCl3、Fe2(SO4)3(黃色)。
(3)火焰顏色:S在O2中燃燒(藍紫色);S、H2在空氣中燃燒(淡藍色);CO、CH4在空氣中燃燒(藍色)。
(4)沉澱顏色:BaSO4、AgCl、CaCO3、BaCO3(白色);Cu(OH)2(藍色);Fe(OH)3(紅褐色)。
2.常見物質的狀態
常見固體單質有Fe、Cu、C、S;氣體單質有H2、N2、O2;無色氣體有H2、N2、O2、CO、CO2、CH4、SO2;常溫下呈液態的物質有H2O。
3.重要的反應條件
點燃(有O2參加的反應);通電(電解H2O);催化劑(KClO3分解制O2);高溫(CaCO3分解,C、CO還原CuO、Fe2O3);加熱[KClO3、KMnO4、Cu2(OH)2CO3等的分解,H2還原CuO、Fe2O3]。
4.關鍵的反應特徵
(1)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無味氣體是CO2。
(2)能使黑色CuO變紅(或紅色Fe2O3變黑)的氣體是H2或CO,固體是C。
(3)能使燃燒著的木條正常燃燒的氣體是空氣,燃燒得更旺的氣體是O2,熄滅的氣體是CO2或N2;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是O2。
(4)能使白色無水CuSO4粉末變藍的氣體是水蒸氣。
(5)在O2中燃燒火星四射的物質是Fe。
(6)在空氣中燃燒生成CO2和H2O的物質是有機物,如CH4、C2H5OH等。
(7)能溶於鹽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澱有CaCO3、BaCO3;不溶於稀HNO3的白色沉澱有AgCl、BaSO4。
5.特徵元素和物質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Al。
(2)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3)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
(5)質子數最少的元素是H。
(6)相對分子質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氣體是H2。
(7)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8)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質是金剛石。
二、常用思路方法
1.順推法:通常以題首為突破口,按照物質的性質,以及物質間的相互反應為依託逐步深入下去,直至順利解題。
2.逆推法:通常以題給的結論或實驗現象為突破口,從題尾入手依次向前逆推,從而獲得問題的答案。
3.分層法:將整個推斷過程分層進行,先得出每層的結論,再統攝整理。
4.剝離法:根據已知條件把推斷過程中存在的有明顯特徵的未知物質先剝離出來,再將其作為已知條件來逐個推斷其他物質。
三、主要解題流程
1.閱讀題目:要求通閱全題,統領大局。關鍵點要反復讀,讀得它「原形畢露,真相大白」。
2.尋找突破:要求在讀題的過程中找出明顯條件,挖掘隱含條件,尋找解題的突破口。
3.正確推斷:要求從突破口入手將明顯條件與隱含條件相結合,運用合理的方法正確推斷。
4.驗證答案:要求將推出的結果代入題中逐步檢驗。
四、經典習題例析
1.文字敘述型
例1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由碳酸鈣、硫酸鉀、硝酸鈉、氯化鐵、氯化鋇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做實驗得到以下結論:
(1)將此固體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澱,上層溶液為無色。
(2)該白色沉澱部分溶於稀硝酸,且有氣體放出。
從實驗可判斷出,該粉末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
解析該類題中往往會有明顯的現象特徵,解題時就以此為突破口。
(1)中「上層溶液為無色」可推得無「氯化鐵」;「白色沉澱」有兩種可能:碳酸鈣或硫酸鉀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的硫酸鋇。
(2)中「白色沉澱部分溶於稀硝酸」中的「部分溶於」可知既有「碳酸鈣」,又有「硫酸鋇」;而有硫酸鋇時,則一定含有硫酸鉀與氯化鋇。但整個推斷過程中,始終無法確定硝酸鈉的存在與否。
所以,原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鈣、硫酸鉀和氯化鋇,一定不含有氯化鐵,可能含有硝酸鈉。
2.框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