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德國化學家怎麼樣

德國化學家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10-09 07:16:27

1. 德國化學家施塔爾如何煉鋅(具體)

施塔爾(Georg Ernst Stahl 1660-1734)德國醫生和化學家,1660年10月21日生於德國的安斯巴赫,早年在耶拿學醫。他是燃素說的先驅貝歇爾的學生。23歲大學畢業後,當了醫學講師。1694年成為哈雷新建的大學的醫學和化學教授。1716年,離職去柏林做普魯士王的御醫,同時仍研究化學。1734年5月4日在柏林逝世。
施塔爾是燃素說的集大成者。1703年他重新編輯貝歇爾的著作時,加進了自己的很長的評注,在教學及教科書《化學基礎》中傳播修正過的貝歇爾的觀點。他明確提出「燃素」概念,用這個概念把當時已經發現的許多化學現象的普遍性學說,使化學「借燃素說從煉金術中解放出來」(恩格斯語)。後來,實驗證明燃素說是錯誤的。
燃素說是形成於17世紀末、18世紀初的一個解釋燃燒現象甚至整個化學的學說。燃素說認為,可燃的要素是一種氣態的物質,存在於一切可燃物質中,這種要素就是燃素(phlogiston);燃素在燃燒過程中從可燃物中飛散出來,與空氣結合,從而發光發熱,這就是火;油脂、蠟、木炭等都是極富燃素的物質,所以它們燃燒起來非常猛烈;而石頭、木灰、黃金等都不含燃素,所以不能燃燒。物質發生化學變化,也可以歸結為物質釋放燃素或吸收燃素的過程。例如,煅燒鋅或鉛,燃素從中逸出,便生成了白色的鋅灰和紅色的鉛灰;而將鋅灰和鉛灰與木炭一起焙燒時,鋅灰和鉛灰從木炭中吸收了燃素,金屬便又重生了出來。直到18世紀70年代,氧氣被發現之後,燃燒的本質終於真相大白,燃素說才退出了歷史舞台。
關於鋅的反應:Zn + O2 = 2ZnO(高溫),ZnO + C = Zn + CO↑(加熱)

2. 誰是你心目中最偉大的化學家

弗里茨·哈伯,理由天使與魔鬼的化身。
弗里茨·哈伯,德國化學家,1868年12月9日出生在德國西里西亞布雷斯勞(現為波蘭的弗羅茨瓦夫)的一個猶太人家庭。1909年,成為第一個從空氣中製造出氨的科學家,使人類從此擺脫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動局面,加速了世界農業的發展,因此獲得1918年瑞典科學院諾貝爾化學獎。一戰中,哈伯擔任化學兵工廠廠長時負責研製、生產氯氣、芥子氣等毒氣,並使用於戰爭之中,造成近百萬人傷亡,遭到了美、英、法、中等國科學家們的譴責。1934年1月29日,哈伯因突發心臟病逝世於瑞士的巴塞爾。 [1]

3. christian f schonbein是德國化學家,他的貢獻是什麼

發明硝酸纖維素(Nitrocellulose), 無煙火葯。

1799年10月18日,Schonbein生於德國南部斯圖加特(Stuttgart)附近的小城Metzingen。他的父親是個貧窮的染料工,共有八個孩子。Schonbein作為長子,不得不做些零活以貼補家用。13歲時,他就開始了最終使其成為一個經驗化學家的學徒生涯。後來他在Erlangen附近的一個化學工廠工作。因為無力支付大學費用,他就努力自修,並想方設法參加法拉第(Faraday)、大仲馬(Dumas)、安培(Ampere)和蓋-呂薩克(Gay-Lussac)的講座,Schonbein肯定從他們的天才思想和實驗方法中得到過啟示。在Erlangen,他也和後來成為著名化學家的Justus von Liebig(1830~1873)建立了深厚的友誼。1839年,當他在巴塞爾(Basel)自然科學協會的會議上,做題為「水解過程中陽極的氣味」講座時,極有可能從Liebig那裡得到過好的建議。在物理和化學領域,即電學、極化和電解方面,Schonbein都曾做過研究。他注意到,在氧氣存在的條件下,用伏打電堆工作時,出現了一種帶有「電味」的刺激性氣體,出於良好的直覺,他發現了也可以定義為「活性氧」的一種新型氧氣。在自然界,臭氧是在雷雨過程中產生的。由於閃電催化了大氣里的氧氣,生成臭氧。
1835年,巴塞爾大學任命他為物理化學教授,之後他又做出了其他的發現。其中最顯著的是,他證明鋅的電流沉澱物能使鐵免於腐蝕,以及用空氣和水合成氨來製作肥料。人們同樣應該記住,他發明了火棉。然而不像炸葯給Alfred Noble帶來了財富,火棉並未帶給他金錢方面的酬勞。Schonbein是一位具有多項目貢獻的科學家。在他發表343篇論文中,1861年一篇文章報道了採用濾紙來進行定性分析,這是一個全新的概念,第一次對色譜技術進行了描述。後來,他開始對生物化學,特別是對氫氰酸在防止肉類腐爛中所起作用產生了興趣。他成功地證實了肉類可以長期保存的可能性。在進行這項研究的過程中,他自己感染了極可能來自腐肉的炭疽桿菌,1868年8月29日,Schonbein在Baden-Baden逝世。為了表彰他在科學研究上建立的偉大業績,以及對巴塞爾大學的貢獻,人們將他安葬在巴塞爾。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雖然他預見了臭氧可能成為梅毒和淋病等病原的強消毒劑,他自己卻未能夠利用臭氧治療(Nolte,1999).
1999年3月11~13日,臭氧治療國際會議在Verona的葛蘭素威康(Glaxo-Well-come)研究中心舉行。開幕式上,我榮幸為紀念Schonbein誕辰200周年致辭。首先,我努力強調,重要發現通常像是幸運光顧的結果,或像我們所說的,是奇遇發現的結果。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只舉少數幾個革新者的例子如Jenner、Schonbein、Fleming、Furchgott、Isaacs、Levi-Montalcini。他們的關鍵性的發現,來自他們在特定領域,在解釋日常工作中出現的一個偶然結果時所具有的敏銳洞察力。
而且,Schonbein認識到,臭氧在自然界中無處不在。他還觀察到臭氧的濃度隨著緯度的增加而增大。1853年,他在奧地利的山裡,首次檢測了不同的空氣樣品,並且發明了一種簡單的臭氧測量計,由能與碘和澱粉反應的實驗試紙所組成。
我在講話中指出,作為一位大氣化學的先驅,Schonbein無法想像,地球表面上方20公里的同流層里,臭氧層(約10ppm)所起的作用。臭氧中和了幾乎全部的紫外線(帶C:100~280nm,帶B:281~315nm),從而使紫外線作用於生物的致遺傳突變效應最小化。他也不能想像,幾百年後,人類對氟氯化碳(CFCs)釋放入大氣的疏忽,導致了臭氧層的部分破壞,即著名的「臭氧洞」,就歸因於氯自由基(Harris和Bishop,1999)。Molina和Rowland(1974),因解釋平流層里臭氧的催化反應缺失,而在1995年獲得諾貝爾獎。今天,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了解到,臭氧濃度正在增加,並在一些大城市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而在過去,對流層中的臭氧濃度極低(大約0.03ppm,約比同流層中的臭氧濃度低300倍)。臭氧和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以及其他酸性化合物混合後,因為沒有足夠的中和物質來中和這些混合物殺手,形成對呼吸道有很大毒性的光化學煙霧。我們也悲傷地看到,在佛羅倫薩和威尼斯,令人驚嘆的大理石雕像和銅像,,由於酸霧而被腐蝕。就保護及修復它們的工作而言,我們似乎從來沒有做好過。
如果Schonbein參加國際臭氧協會組織的為紀念他而舉辦的巴塞爾論壇(1999年10月21~22日),一定會愉快地看到,在許多工業進程中以及我們日常生活中,如廢棄物和飲用水處理,臭氧已經變得多麼的重要。因為純化和保存水的需要正在增加,臭氧處理技術將變得更加重要。今天沒有人會懷疑,臭氧有多方面的抗氧化和殺菌的性質。在1893年,荷蘭第一個安裝了飲用水處理廠。現在,全世界已有3000多個市級飲用水處理設施。實際上,Rice在1999年的一個報告中推斷,「臭氧在這方面的抗氧化和殺菌的性質。在1893年,荷蘭第一個安裝了飲用水處理廠。現在,全世界已有3000多個市級飲用水處理設施。實際上,Rice在1999年的一個報告中推斷,「臭氧在這方面的前景十分光明」。

4. 化學家柯爾柏

阿道夫·威廉·赫爾曼·科爾貝(德語:Adolph Wilhelm Hermann Kolbe,又譯柯爾伯、柯爾貝、科爾被,1818年9月27日-1884年11月25日),德國化學家。生平科爾貝生於漢諾威王國格丁根附近的艾利豪森,是一名新教牧師的長子。13歲時,他進入格丁根中學學習,並借住在一名教授家中。6年後,他獲得畢業證書並於1838年春天進入格丁根大學學習化學,師從弗里德里希·維勒。1842年,他進入馬爾堡大學,成為羅伯特·威廉·本生的一名助手,並於 1843年獲得博士學位。1845年,他成為萊昂·普萊費爾的助理,並結識了愛德華·弗蘭克蘭德。1847年他開始參與編寫由尤斯圖斯·馮·李比希、維勒與約翰·克里斯蒂安·潑根多夫主編的《純粹與應用化學詞典》,同時還編寫了一些重要的教科書。1851年,科爾貝接替本生成為馬爾堡大學教授,並於1865年前往萊比錫大學。1853年,他與威廉·馮·巴德勒本少將的女兒夏洛特結婚。直至他的妻子於1876年過世,他們共度過了23年的美滿婚姻,並育有四子。他於1884年在萊比錫死於心臟病。研究工作 雖然維勒已於1828年成功合成了尿素,但直到19世紀40年代,許多化學家仍相信有機化合物只能以生物經「生命力」合成得到。科爾貝堅持有機物可由無機物通過直接或間接途徑合成並發展了這一觀點。他在1843至1845年間用二硫化碳通過幾步合成了乙酸證明了這一觀點。通過修改自由基理論,他對奠定結構化學的基礎做出了貢獻。他還預測了仲醇與叔醇的存在,這一猜想不久就由合成證明了。他研究了脂肪酸和其他有機羧酸鹽電解生成烴的反應,這一反應被稱為柯爾貝電解。他提出了一種合成水楊酸的反應,被稱作科爾貝-施密特反應,這一反應被廣泛用於阿司匹林的合成。還有一種合成腈的反應被稱作科爾貝腈合成反應。科爾貝最早使用「合成」(synthesis)這個詞表示現代意義上的有機合成。他與愛德華·弗蘭克蘭德一同發現腈可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為相應的羧酸。爭議 1870年到1884年間,作為《應用化學雜志》(Journal für praktische Chemie)的編輯,科爾貝嚴厲地評價其他人的工作,有人懷疑他是否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擾。他不能容忍他視為投機的現代結構理論,並試圖通過他的著作從他視為禍害的這一理論中把自己心愛的化學挽救出來。他拒絕接受結構化學,特別是凱庫勒提出的苯環結構,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的不對稱碳原子理論,以及阿道夫·馮·拜爾對化學命名法的改革,並在《應用化學雜志》上發表謾罵文章。他的一些言語表明了他與結構化學之間的矛盾:「……拜爾是一名出色的實驗化學家,但他是一個經驗主義者,缺乏判斷力與能力,他對他的實驗的解釋表明他缺乏對科學准則的基本了解……」科爾貝激烈的言辭損害了他的聲譽並對他死後的評價造成了不公正的影響。出生1818年9月27日(1818-09-27)出生地德國格丁根附近的艾利豪森逝世1884年11月27日 (66歲)逝世地萊比錫, 德國研究領域有機化學著名成就柯爾貝電解,
科爾貝-施密特反應
科爾貝腈合成反應國籍德國居住地德國/英國母校馬爾堡大學博士導師羅伯特·威廉·本生
弗里德里希·維勒博士學生彼得·格里斯
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扎伊采夫
西奧多·庫爾提斯
恩斯特·奧托·貝克曼
卡爾·格雷貝
康士坦丁·法爾伯
奧斯卡·勞
米科萊·門舒金
弗拉基米爾·瓦西里耶維奇·馬爾科夫尼科夫
雅可布�9�9佛爾哈德
路德維格·蒙德
亞歷山大·克倫·布朗
麥克斯韋·辛普森
費特里克·古特里

5. 德國化學家羅森蒙德的歷史成就

德國化學家羅森蒙德的歷史成就
Rosenmund還原反應(羅森孟還原法;羅斯曼得還原法)

醯氯在部分失活的鈀催化劑(Pd/BaSO4)作用下用氫氣進行還原,得到相應的醛。

反應由德國化學家 Karl Wilhelm Rosenmund (1884-1965) 首先報道。
該反應是通氫氣於懸浮有催化劑的醯氯溶液中來進行。是從羧酸合成醛的方法之一,一般應用於制備一元脂肪醛和一元芳香醛。反應的副產物有醇、烷烴、酸酐和酯。用三叔丁氧基氫化鋁鋰也可以將醯氯還原為醛。此外,芳香醯氯也可在鈀絡合物催化下用聚甲基氫硅氧烷(PMHS)還原為芳醛。 亦可用三丁基氫化錫來進行或在氫供體存在下用光照射來還原。
一般需要使催化劑中毒以防止進一步的還原作用,最常用的中毒劑是硫-喹啉(由硫在喹啉中迴流來制備)和硫脲。除了硫酸鋇,其他活性調節劑,如2,6-二甲基吡啶(Pd/C)也可使用。

6. 給幾個寫德國化學家李比希夜以繼日的工作態度的故事

李比希(1803~1873)
Liebig,Justus von

德意志化學家。1803年5月12日生於達姆施塔特,1873年4月18日卒於慕尼黑。他父親是醫葯、染料、顏料和化學葯品商人。李比希自幼就接觸到化學實驗。1818年曾當葯劑師的學徒。1820年在波恩大學學習,一年後轉學到埃朗根大學,1822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到巴黎,常聽J.-L.蓋-呂薩克和P.-L.杜隆等化學家的講演。不久就在蓋-呂薩克的實驗室中工作。1824年回到德國,任吉森大學化學教授,創立了吉森實驗室。1852年李比希任慕尼黑大學教授。1840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842年當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
李比希在有機化學領域內的貢獻多得驚人。他作過大量的有機化合物的准確分析,改進了有機分析的若干方法,定出大批化合物的化學式,發現了同分異構現象。他在化學上的重要貢獻還有:1829年發現並分析馬尿酸;1831年發現並製得氯仿和氯醛;1832年與F.維勒共同發現安息香基並提出基團理論,為有機結構理論的發展作出貢獻;1839年提出多元酸理論。1840年以後的30年裡,他轉而研究生物化學和農業化學。他用實驗方法證明:植物生長需要碳酸、氨、氧化鎂、磷、硝酸以及鉀、鈉和鐵的化合物等無機物;人和動物的排泄物只有轉變為碳酸、氨和硝酸等才能被植物吸收。這些觀點是近代農業化學的基礎。他大力提倡用無機肥料來提高收成。他還認為動物的食物不但需要一定的數量,還需要各種不同的種類,或有機物或無機物,而且須有相當的比例。他又證明糖類可生成脂肪。還提出發酵作用的原理。李比希一生共發表了318篇化學和其他科學的論文。著有《有機物分析》、《生物化學》、《化學通信》、《化學研究》、《農業化學基礎》、《關於近世農業之科學信件》等。他還和維勒合編了《純粹與應用化學詞典》。1831年創辦《葯物雜志》並任編輯,1840年後此雜志改名為《化學和葯物雜志》,他和維勒同任編輯。、
他幫他當時的大學教授寫了教學方案,和其他關於教育類的改革方面的建議針對他所讀的University,有評擊也有贊賞,或許是西方國家民主思維的關系這種挑戰和創新得到了肯定.
西方人的血統中擁有冒險精神的特質這是因為地域性導致的,哥倫布就是一個例子,遠航發現更多的島嶼和發展空間繪制地圖.
有一句話膽小的人永遠不會失敗 但肯定不會成功.
勇敢的人可能會失敗 但也可能成功. 維勒測定了氰酸的化學成分,指出它是由碳、氮、氫、氧4種元素組成的。22歲的維勒發表了平生第二篇論文,公布了他所定的氰酸的化學成分。緊接著,維勒又製得了氰酸銀和氰酸鉀,測定了它們的化學成分。
就在維勒發表第三篇論文時,格麥林教授提醒他:「請你注意一下德國化學家李比希剛發表的論文!」
那時候的李比希,才20歲。維勒趕緊查閱了李比希的論文。奇怪,李比希測定了一種「雷酸」的化學成分,竟跟氰酸差不多!
氰酸跟雷酸,化學性質截然不同,氰酸很安定,雷酸很易爆炸。不同的化合物,怎麼會具有相同的成分?

不久,維勒來到斯德哥爾摩,來到柏濟力阿斯身邊。維勒迫不及待地提出了自己的疑問。這時,李比希也看到了維勒關於氰酸的論文。他同樣感到疑惑不解。

於是,李比希拿來氰酸銀進行分析,發現其中含有氧化銀71%,並不象維勒所說的是77.23%。李比希發表論文,認為維勒搞錯了。
維勒又重做實驗,發現李比希搞錯了,因為李比希所用的氰酸銀不純凈。維勒進一步測定,認為氰酸銀所含氧化銀應為77.5%。

就這樣,維勒和李比希展開了熱烈的爭論。

1826年,李比希發表論文,說他提純了氰酸銀之後,所得結論與維勒一樣,同時也與他所測得的雷酸銀的化學成分一樣。

對此,他們無法解釋:兩種顯然不同的化合物,怎麼會有相同的成分呢?

他們談起了氰酸、雷酸,雷酸、氰酸。經過詳盡的討論,認為雙方都沒有錯。

1830年,柏濟力阿斯提出了一個嶄新的化學概念,叫做「同分異性」。意思是說,同樣的化學成分,可以組成性質不同的化合物。他認為,氰酸與雷酸,便屬於「同分異性」,它們的化學成分一樣,卻是性質不同的化合物。在此之前,化學界一向認為,一種化合物具有一種成分,絕沒有兩種不同化合物具有同一化學成分。

7. 化學界最厲害的化學家

人類化學的發展經歷了漫長而又曲折的道路,公元前1500年從煉丹術開始,有了化學的影子,經過了幾代科學家前赴後繼的不謝努力,終於使化學這門學科得以確立,化學的發展離不開這些熠熠生輝的名字,小析姐總結出了十位歷史上最偉大的化學家,快來看看有你的偶像嗎。

第一位 拉瓦錫



安托萬-洛朗·德·拉瓦錫,出生於1743年8月26日,是法國貴族,被廣泛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化學家。提出了元素的定義,命名了氧和氫,預測了硅,發表了第一個現代化學元素列表。

他為後人留下的傑作是《化學概要》,這篇論文標志著現代化學的誕生。在這篇論文中,拉瓦錫除了正確地描述燃燒和吸收這兩種現象之外,在歷史上還第一次開列出化學元素的准確名稱。名稱的確立建立在物質是由化學元素組成的這個基礎之上。

拉瓦錫的對化學的第一個貢獻便是從實驗的角度驗證並總結了質量守恆定律。這些劃時代的貢獻,足以讓他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被人們稱為「近代化學之父」。不幸的是,在法國大革命中被送上斷頭台而死,實在可惜!

第二位 道爾頓



約翰·道爾頓,生於1766年9月6日的英國。近代原子理論的提出者。化學中的新時代是隨著原子論開始的。1808年繼承古希臘樸素原子論和牛頓微粒說,提出原子學說 。最先從事測定原子量工作,提出用相對比較的辦法求取各元素的原子量,並發表第一張原子量表,為後來測定元素原子量工作開辟了光輝前景。

道爾頓患有色盲症,這種病的症狀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他開始研究這個課題,最終發表了一篇關於色盲的論文──曾經問世的第一篇有關色盲的論文。後人為了紀念他,又把色盲症叫做道爾頓症。道爾頓一生宣讀和發表過116篇論文,主要著作有《化學哲學的新體系》兩冊。

第三位 門捷列夫



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生於1834年2月7日,俄羅斯科學家,門捷列夫的最大貢獻是發現了化學元素周期律。今稱門捷列夫周期律。製作出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並據以預見了一些尚未發現的元素。

他的名著、伴隨著元素周期律而誕生的《化學原理》,在十九世紀後期和二十世紀初,被國際化學界公認為標准著作,前後共出了八版,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化學家。

第四位 波義耳



羅伯特·波義耳,生於1627—1691的英國,化學史家都把1661年作為近代化學的開始年代,因為這一年有一本對化學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著作出版問世,這本書就是《懷疑派化學家The Skeptical Chemist》,它的作者是英國科學家羅伯特·波義耳。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也同意這一觀點,他們譽稱「波義耳把化學確立為科學」。

推翻了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說,波義耳通過一系列實驗,對這些傳統的元素觀產生了懷疑。他指出:這些傳統的元素,實際未必就是真正的元素。固為許多物質,比如黃金就不含這些「元素」,也不能從黃金中分解出硫、汞、鹽等任何一種元素。

第五位 舍勒



卡爾•威爾海姆•舍勒,生於1742年12月19日,是瑞典著名化學家,氧氣的發現人之一,同時對氯化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多種氣體,都有深入的研究。

舍勒正式發現氧氣可以定在1773年以前,比英國的普利斯特列發現氧氣要早一年。舍勒著有《火與空氣》一書,介紹了製取氧氣的方法比較多,主要有:

(1)加熱氧化汞(Hg0);

(2)加熱硝石(KNO3);

(3)加熱高錳酸鉀 (KMnO4);

(4)加熱碳酸銀(AgCO3)、碳酸汞(HgCO3)的混合物。

舍勒1775年當選為瑞典科學院成員,他的工作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利益,為化學事業奉獻終生。

8. 幫我總結一下高中化學課本上的人物事例

侯德榜,侯氏制鹼法,改良了製取碳酸鈉的方法。

國外的門捷列夫,發明了元素周期表,還有個就是勒夏特列,發現了平衡移動的規律。這三個比較重要 其他的稍微了解下的就是合成氨的哈伯,貌似不怎麼考察他的。

人物生平

侯德榜(右二)與同學。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生於福建省閩侯縣一個普通農家。1903~1906年,得姑媽資助在福州英華書院學習。1907年,他曾到上海學習了兩年鐵路工程。畢業後,在當時正施工的津浦路上謀到了一份工作。1911年,侯德榜棄職並考入北平清華留美預備學堂。

以10門功課1000的優異成績譽滿清華園。

9. 世界著名化學家

門捷列夫

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俄語: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ев,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俄羅斯科學家,發現化學元素的周期性(但是真正第一位發現元素周期律的是紐蘭茲,門捷列夫是後來經過總結,改進得出現在使用的元素周期律的),依照原子量,製作出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並據以預見了一些尚未發現的元素。1907年2月2日,這位享有世界盛譽的俄國化學家因心肌梗塞與世長辭,那一天距離他的73歲生日只有五天。他的名著、伴隨著元素周期律而誕生的《化學原理》,在十九世紀後期和二十世紀初,被國際化學界公認為標准著作,前後共出了八版,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化學家。

道爾頓

約翰·道爾頓(John Dalton,1766年9月6日-1844年7月27日),英國化學家、物理學家。近代原子理論的提出者。他所提供的關鍵的學說,使化學領域自那時以來有了巨大的進展。 附帶一提的是道爾頓患有色盲症。這種病的症狀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他開始研究這個課題,最終發表了一篇關於色盲的論文──曾經問世的第一篇有關色盲的論文。後人為了紀念他,又把色盲症叫做道爾頓症。道爾頓一生宣讀和發表過116篇論文,主要著作有《化學哲學的新體系》兩冊。

拉瓦錫

安托萬-洛朗·德·拉瓦錫(法語: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法國貴族,著名化學家、生物學家,被廣泛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化學家。拉瓦錫被後世尊稱為"化學之父"(father of chemistry)、"現代化學之父"(father of modern chemistry)。他使化學從定性轉為定量,給出了氧與氫的命名,並且預測了硅的存在。他幫助建立了公制。拉瓦錫提出了「元素」的定義,按照這定義,於1789年發表第一個現代化學元素列表,列出33種元素,其中包括光與熱和一些當時被認為是元素的化合物。拉瓦錫的貢獻促使18世紀的化學更加物理及數學化。他提出規范的化學命名法,撰寫了第一部真正現代化學教科書《化學基本論述》(Traité lémentaire de Chimie)。他倡導並改進定量分析方法並用其驗證了質量守恆定律。他創立氧化說以解釋燃燒等實驗現象,指出動物的呼吸實質上是緩慢氧化。這些劃時代貢獻使得他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化學家。拉瓦錫曾任稅務官,因此他有充足的資金進行科學研究。不幸在法國大革命中被送上斷頭台而死。法國著名數學家拉格朗日痛心地說:「他們可以一眨眼就把他的頭砍下來,但他那樣的頭腦一百年也再長不出一個來了。」

居里夫人

瑪麗·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於華沙,世稱「居里夫人」,全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odowska Curie),法國著名波蘭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1903年,居里夫婦和貝克勒爾由於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1年,因發現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因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發明分離放射性同位素技術、發現兩種新元素釙和鐳。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癌症。由於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居里夫人於1934年7月3日因惡性白血病逝世。

戴維

漢弗萊·戴維,英國化學家、發明家,電化學的開拓者之一,1778年出生於英國彭贊斯貧民家庭。17歲開始自修化學,1799年他發現笑氣的麻醉作用後開始引起關注。在化學上他的最大的貢獻是開辟了用電解法製取金屬元素的新途徑:即用伏打電池來研究電的化學效應。電解了之前不能分解的苛性鹼,從而發現了鉀和鈉,後來又製得了鋇、鎂、鈣、鍶等鹼土金屬。他被認為是發現元素最多的科學家。1815年發明了在礦業中檢測易燃氣體的戴維燈。1820年當選英國皇家化學會主席。

波義耳

羅伯特·波義耳(Robert Boyle,1627—1691),英國化學家,化學史家都把1661年作為近代化學的開始年代,因為這一年有一本對化學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著作出版問世,這本書就是《懷疑派化學家The Skeptical Chemist》,它的作者是英國科學家羅伯特·波義耳。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也同意這一觀點,他們譽稱「波義耳把化學確立為科學」。

貝采里烏斯

瓊斯·雅可比·貝采里烏斯(Jons Jakob Berzelius ,1779年8月20日—1848年8月7日),又譯貝采尼烏斯。瑞典化學家、伯爵,現代化學命名體系的建立者、硅、硒、釷和鈰元素的發現者,提出了催化等概念,被稱為「有機化學之父」。

馮·李比希

尤斯圖斯·馮·李比希男爵(Justus von Liebig,1803年5月12日出生於德國達姆施塔特,1873年4月18日逝世於德國慕尼黑)是一位德國化學家,他最重要的貢獻在於農業和生物化學,他創立了有機化學。作為大學教授他發明了現代面向實驗室的教學方法,因為這一創新,他被譽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化學教育家之一。他發現了氮對於植物營養的重要性,因此也被稱為「肥料工業之父」。

鮑林

萊納斯·卡爾·鮑林(Linus Carl Pauling,1901年2月28日-1994年8月19日),美國著名化學家,量子化學和結構生物學的先驅者之一。1954年因在化學鍵方面的工作取得諾貝爾化學獎,1962年因反對核彈在地面測試的行動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成為獲得不同諾貝爾獎項的兩人之一。

霍奇金

英國化學家。1910年5月12日生於開羅。她曾入牛津大學薩默維爾學院學習 ,畢業後到劍橋大學工作(1932~1934),研究測定甾族化合物、胃蛋白酶和維生素B等的結構。霍奇金主要從事結構化學方面的研究。在1932年以前,X射線分析儀僅限於驗證化學分析的結果,但霍奇金將X射線分析技術發展成一個非常有用的分析方法。她在劍橋大學期間最先用 X 射線結晶學正確測定了復雜有機大分子的結構。1934年回到牛津大學後,研究了許多具有生理作用的化合物並做出第一幅蛋白質的 X射線衍射圖。1949年第一次成功地測定了青黴素的結構。1948年與同事拍攝出第一張維生素B12照片,1957年測定了維生素B12的結構。霍奇金因測定抗惡性貧血的生化化合物的基本結構而獲1964年諾貝爾化學獎。

閱讀全文

與德國化學家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7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2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3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5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