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法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哪個城市最多

法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哪個城市最多

發布時間:2022-10-09 11:37:29

㈠ 歷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和其基本情況。

第一個諾貝爾化學獎獲得主范霍夫研究化學動力學和溶液滲透壓的有關定律。

雅可比·亨利克·范霍夫,荷蘭化學家,他關於分子的空間立體結構的假說,不僅能夠解釋旋光異構現象,而且還能解釋諸如順丁烯二酸和反丁烯二酸、順甲基丁烯二酸和反甲基丁烯二酸等另一類非旋光異構現象。

分子的空間結構假說的誕生,立刻在整個化學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一些有識之上看到了新假說的深刻含義,紛紛稱贊范霍夫這一創舉。



從1877年之後,范霍夫開始注意研究化學動力學和化學親合力問題。1884年,他出版了《化學動力學研究》一書。書中他不僅闡明了反應速度等化學動力學問題,而且還專門論述了化學平衡理論和以自由能為基礎的親合力理論。

這本書首先著重討論了化學反應速度及其變化規律。他創造性地把反應速度分為單分子、雙分子和多分子反應三種不同類型來研究。其次,范霍夫對於兩個方向相反的反應(即可逆反應)採用了化學平衡的觀點來研究。他首倡以雙箭頭符號來表明化學平衡的動態特性。

最後,他還給化學親合力下了明確的定義,並對它進行了研究。在物理化學領域中,范霍夫重點研究的另一個課題是稀溶液的滲透壓及有關規律。他做了許多關於溶液滲透壓的實驗,提出了一個能普遍適用的滲透壓公式。

PV=iRT i>1

式中P是溶液的滲透壓,V是其體積;R是理想氣體常數,T是溶液的絕對溫度。

范霍夫還證明,對許多物質來說:i值均為1,即滲透壓關系式為PV=RT。同時,他還對此式的應用以及i不等於的體系(電解質溶液)進行了大量研究。范霍夫從化學動力學開始,進而廣泛地研究了熱力學,特別是有關稀溶液的滲透壓問題。

他把化學動力學、熱力學和物理測定統一起來,建立了物理化學的基礎。正如范霍夫在創建立體化學時的遭遇一樣,物理化學的誕生也遇到了不少挫折。

瑞典有一位大學畢業不久的年輕人,名叫斯特萬·阿累尼烏斯。他根據自己對溶液導電性的研究,提出了關於溶液的電離假說。但這一新理論的出現立即遭到國內不少學者的強烈反對。為了尋求理解與支持,阿累尼烏斯把自己的論文寄給范霍夫請求詣正。

想不到身處異國的范霍夫一口氣讀完了論文後,不僅馬上領會了阿累尼烏斯的基本觀點,並且由此受到了極大啟迪。他的腦子豁然開朗:電離作用!對,電離作用!這正是電解質溶液i>=1的原因。范霍夫認為,如果溶液中的電解質確實分解為離子,那麼溶液中的粒子數就會增多。

同樣地,如果是由於粒子撞擊半透膜隔層而引起的滲透壓力,則很容易理解測量壓力為什麼會高於計算壓力值。他把自己的想法寫成論文並寫信告訴了阿累尼烏斯,表示完全贊同電離學說。

范霍夫關於電解質溶液的滲透壓的文章在斯德哥爾摩發表後,引起了德國科學家威廉·奧斯特瓦爾德的極大興趣。幾個月後,他專程來到阿姆斯特丹,同范霍夫進行了長時間的交談。他倆一致認為阿累尼烏斯的電離學說是一種了不起的創造。

奧斯特瓦爾德對范霍夫說:「我認為,這是一個新理論的開端,它將會成為研究溶液特性的基礎。而您本人的研究,將會證實和發展這個理論。」他還倡議道:「事業需要大家更緊密地進行合作,把一切力量都聯合起來。」

當他得知阿累尼烏斯已決定要來阿姆斯特丹同范霍夫一起進行實驗,隨後還要去里加拜訪他時,非常高興。

1887年8月初,他們共同創辦的《物理化學雜志》第一期在萊比錫問世。這標志著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一物理化學的誕生。范霍夫同阿累尼烏斯、奧斯特瓦爾德的友誼與協作,使他們突破了國界和學科的局限,共同為新學科的創立奠基、為新興的基本理論的確立進行了頑強的戰斗。

固此,他們被譽為「物理化學的三劍客」。

范霍夫畢生從事有機立體化學與物理化學的廣泛研究,取得了累累碩果,使他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1901年12月10日,他來到斯德哥爾摩,「在瑞典科學院舉行的隆重的授獎儀式上,發表了演講,他著重講到了關於溶液的理論方面的科學成就。

㈡ 世界上獲得諾貝爾獎最多的國家是哪個

是美國。

截止至2017年,美國總共有356人獲得諾貝爾獎,全球排名第一

諾貝爾獎(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的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葯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895年創立的獎項。 在世界范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有頒獎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

諾貝爾獎最初分設物理(Physics)、化學( Chemistry)、生理學或醫學(Physiology or Medicine)、文學(Literature)、和平(Peace)等五個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

1968年,瑞典國家銀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際,捐出大額資金給諾貝爾基金,增設「瑞典國家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科學獎」(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該獎於1969年首次頒發,人們習慣上稱這個額外的獎項為諾貝爾經濟學獎。

㈢ 諾貝爾化學獎的歷屆獲獎者

年份 獲獎者 國籍 獲獎原因 1901年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 荷蘭 「發現了化學動力學法則和溶液滲透壓」 1902年 赫爾曼·費歇爾 德國 「在糖類和嘌呤合成中的工作」 1903年 斯凡特·奧古斯特·阿倫尼烏斯 瑞典 「提出了電離理論」 1904年 威廉·拉姆齊爵士 英國 「發現了空氣中的惰性氣體元素並確定了它們在元素周期表裡的位置」 1905年 阿道夫·馮·拜爾 德國 「對有機染料以及氫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進了有機化學與化學工業的發展」 1906年 亨利·莫瓦桑 法國 「研究並分離了氟元素,並且使用了後來以他名字命名的電爐」 1907年 愛德華·比希納 德國 「生物化學研究中的工作和發現無細胞發酵」 1908年 歐內斯特·盧瑟福 英國 「對元素的蛻變以及放射化學的研究」 1909年 威廉·奧斯特瓦爾德 德國 「對催化作用的研究工作和對化學平衡以及化學反應速率的基本原理的研究」 1910年 奧托·瓦拉赫 德國 「在脂環族化合物領域的開創性工作促進了有機化學和化學工業的發展的研究」 1911年 瑪麗·居里 波蘭 「發現了鐳和釙元素,提純鐳並研究了這種引人注目的元素的性質及其化合物」 1912年 維克多·格林尼亞 法國 「發明了格氏試劑」 保羅·薩巴捷 法國 「發明了在細金屬粉存在下的有機化合物的加氫法」 1913年 阿爾弗雷德·維爾納 瑞士 「對分子內原子連接的研究,特別是在無機化學研究領域」 1914年 西奧多·威廉·理查茲 美國 「精確測定了大量化學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里夏德·維爾施泰特 德國 「對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別是對葉綠素的研究」 1916年 未頒獎 1917年 未頒獎 1918年 弗里茨·哈伯 德國 「對從單質合成氨的研究」 1919年 未頒獎 1920年 瓦爾特·能斯特 德國 「對熱化學的研究」 1921年 弗雷德里克·索迪 英國 「對人們了解放射性物質的化學性質上的貢獻,以及對同位素的起源和性質的研究」 1922年 弗朗西斯·阿斯頓 英國 「使用質譜儀發現了大量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並且闡明了整數法則」 1923年 弗里茨·普雷格爾 奧地利 「創立了有機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頒獎 1925年 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 德國 「闡明了膠體溶液的異相性質,並創立了相關的分析法」 1926年 特奧多爾·斯韋德貝里 瑞典 「對分散系統的研究」 1927年 海因里希·奧托·威蘭 德國 「對膽汁酸及相關物質的結構的研究」 1928年 阿道夫·溫道斯 德國 「對甾類的結構以及它們和維他命之間的關系的研究」 1929年 阿瑟·哈登 英國 「對糖類的發酵以及發酵酶的研究」 漢斯·馮·奧伊勒-切爾平 德國 1930年 漢斯·費歇爾 德國 「對血紅素和葉綠素的組成的研究,特別是對血紅素的合成的研究」 1931年 卡爾·博施 德國 「發明與發展化學高壓技術」 弗里德里希·貝吉烏斯 德國 1932年 歐文·蘭米爾 美國 「對表面化學的研究與發現」 1933年 未頒獎 1934年 哈羅德·克萊頓·尤里 美國 「發現了重氫」 1935年 弗雷德里克·約里奧-居里 法國 「合成了新的放射性元素」 伊倫·約里奧-居里 法國 1936年 彼得·德拜 荷蘭 「通過對偶極矩以及氣體中的X射線和電子的衍射的研究來了解分子結構」 1937年 沃爾特·霍沃思 英國 「對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C的研究」 保羅·卡勒 瑞士 「對類胡蘿卜素、黃素、維生素A和維生素B2的研究」 1938年 里夏德·庫恩 德國 「對類胡蘿卜素和維生素的研究」 1939年 阿道夫·布特南特 德國 「對性激素的研究」 拉沃斯拉夫·魯日奇卡 瑞士 「對聚亞甲基和高級萜烯的研究」 1940年 未頒獎 1941年 未頒獎 1942年 未頒獎 1943年 喬治·德海韋西 匈牙利 「在化學過程研究中使用同位素作為示蹤物」 1944年 奧托·哈恩 德國 「發現重核的裂變」 1945年 阿爾圖里·伊爾馬里·維爾塔寧 芬蘭 「對農業和營養化學的研究發明,特別是提出了飼料儲藏方法」 1946年 詹姆斯·B·薩姆納 美國 「發現了酶可以結晶」 約翰·霍華德·諾思羅普 美國 「制備了高純度的酶和病毒蛋白質」 溫德爾·梅雷迪思·斯坦利 美國 1947年 羅伯特·魯賓遜爵士 英國 「對具有重要生物學意義的植物產物,特別是生物鹼的研究」 1948年 阿爾內·蒂塞利烏斯 瑞典 「對電泳現象和吸附分析的研究,特別是對於血清蛋白的復雜性質的研究」 1949年 威廉·吉奧克 美國 「在化學熱力學領域的貢獻,特別是對超低溫狀態下的物質的研究」 1950年 奧托·迪爾斯 西德 「發現並發展了雙烯合成法」 庫爾特·阿爾德 西德 1951年 埃德溫·麥克米倫 美國 「發現了超鈾元素」 格倫·西奧多·西博格 美國 1952年 阿徹·約翰·波特·馬丁 英國 「發明了分配色譜法」 理查德·勞倫斯·米林頓·辛格 英國 1953年 赫爾曼·施陶丁格 西德 「在高分子化學領域的研究發現」 1954年 萊納斯·鮑林 美國 「對化學鍵的性質的研究以及在對復雜物質的結構的闡述上的應用」 1955年 文森特·迪維尼奧 美國 「對具有生物化學重要性的含硫化合物的研究,特別是首次合成了多肽激素」 1956年 西里爾·欣謝爾伍德爵士 英國 「對化學反應機理的研究」 尼古拉·謝苗諾夫 蘇聯 1957年 亞歷山大·R·托德男爵 英國 「在核苷酸和核苷酸輔酶研究方面的工作」 1958年 弗雷德里克·桑格 英國 「對蛋白質結構組成的研究,特別是對胰島素的研究」 1959年 雅羅斯拉夫·海羅夫斯基 捷克 「發現並發展了極譜分析法」 1960年 威拉得·利比 美國 「發展了使用碳14同位素進行年代測定的方法,被廣泛使用於考古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以及其他學科」 1961年 梅爾文·卡爾文 美國 「對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研究」 1962年 馬克斯·佩魯茨 英國 「對球形蛋白質結構的研究」 約翰·肯德魯 英國 1963年 卡爾·齊格勒 西德 「在高聚物的化學性質和技術領域中的研究發現」 居里奧·納塔 義大利 1964年 多蘿西·克勞福特·霍奇金 英國 「利用X射線技術解析了一些重要生化物質的結構」 1965年 羅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 美國 「在有機合成方面的傑出成就」 1966年 羅伯特·S·馬利肯 美國 「利用分子軌道法對化學鍵以及分子的電子結構所進行的基礎研究」 1967年 曼弗雷德·艾根 西德 「利用很短的能量脈沖對反應平衡進行擾動的方法,對高速化學反應的研究」 羅納德·喬治·雷伊福特·諾里什 英國 喬治·波特 英國 1968年 拉斯·昂薩格 美國 「發現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倒易關系,為不可逆過程的熱力學奠定了基礎」 1969年 德里克·巴頓 英國 「發展了構象的概念及其在化學中的應用」 奧德·哈塞爾 挪威 1970年 盧伊斯·弗德里科·萊洛伊爾 阿根廷 「發現了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所起的作用」 1971年 格哈德·赫茨貝格 加拿大 「對分子的電子構造與幾何形狀,特別是自由基的研究」 1972年 克里斯蒂安·B·安芬森 美國 「對核糖核酸酶的研究,特別是對其氨基酸序列與生物活性構象之間的聯系的研究」 斯坦福·摩爾 美國 「對核糖核酸酶分子的活性中心的催化活性與其化學結構之間的關系的研究」 威廉·霍華德·斯坦 美國 1973年 恩斯特·奧托·菲舍爾 西德 「對金屬有機化合物,又被稱為夾心化合物,的化學性質的開創性研究」 傑弗里·威爾金森 英國 1974年 保羅·弗洛里 美國 「高分子物理化學的理論與實驗兩個方面的基礎研究」 1975年 約翰·康福思 英國 「酶催化反應的立體化學的研究」 弗拉迪米爾·普雷洛格 瑞士 「有機分子和反應的立體化學的研究」 1976年 威廉·利普斯科姆 美國 「對硼烷結構的研究,解釋了化學成鍵問題」 1977年 伊利亞·普里高津 比利時 「對非平衡態熱力學的貢獻,特別是提出了耗散結構的理論」 1978年 彼得·米切爾 英國 「利用化學滲透理論公式,為了解生物能量傳遞作出貢獻」 1979年 赫伯特·布朗 美國 「分別將含硼和含磷化合物發展為有機合成中的重要試劑」 格奧爾格·維蒂希 西德 1980年 保羅·伯格 美國 「對核酸的生物化學研究,特別是對重組DNA的研究」 沃特·吉爾伯特 美國 「對核酸中DNA鹼基序列的確定方法」 弗雷德里克·桑格 英國 1981年 福井謙一 日本 「通過他們各自獨立發展的理論來解釋化學反應的發生」 羅德·霍夫曼 美國 1982年 阿龍·克盧格 英國 「發展了晶體電子顯微術,並且研究了具有重要生物學意義的核酸-蛋白質復合物的結構」 1983年 亨利·陶布 美國 「對特別是金屬配合物中電子轉移反應機理的研究」 1984年 羅伯特·布魯斯·梅里菲爾德 美國 「開發了固相化學合成法」 1985年 赫伯特·豪普特曼 美國 「在發展測定晶體結構的直接法上的傑出成就」 傑爾姆·卡爾 美國 1986年 達德利·赫施巴赫 美國 「對研究化學基元反應的動力學過程的貢獻」 李遠哲 美國 約翰·查爾斯·波拉尼 加拿大 1987年 唐納德·克拉姆 美國 「發展和使用了可以進行高選擇性結構特異性相互作用的分子」 讓-馬里·萊恩 法國 查爾斯·佩德森 美國 1988年 約翰·戴森霍費爾 西德 「對光合反應中心的三維結構的測定」 羅伯特·胡貝爾 西德 哈特穆特·米歇爾 西德 1989年 悉尼·奧爾特曼 加拿大 「發現了RNA的催化性質」 托馬斯·切赫 美國 1990年 艾里亞斯·詹姆斯·科里 美國 「發展了有機合成的理論和方法學」 1991年 理查德·恩斯特 瑞士 「對開發高解析度核磁共振(NMR)譜學方法的貢獻」 1992年 魯道夫·馬庫斯 美國 「對化學體系中電子轉移反應理論的貢獻」 1993年 凱利·穆利斯 美國 「發展了以DNA為基礎的化學研究方法,開發了聚合酶鏈鎖反應(PCR)」 邁克爾·史密斯 加拿大 「發展了以DNA為基礎的化學研究方法,對建立寡聚核苷酸為基礎的定點突變及其對蛋白質研究的發展的基礎貢獻」 1994年 喬治·安德魯·歐拉 美國 「對碳正離子化學研究的貢獻」 1995年 保羅·克魯岑 荷蘭 「對大氣化學的研究,特別是有關臭氧的形成和分解的研究」 馬里奧·莫利納 美國 弗蘭克·舍伍德·羅蘭 美國 1996年 羅伯特·柯爾 美國 「發現富勒烯」 哈羅德·克羅托爵士 英國 理查德·斯莫利 美國 1997年 保羅·博耶 美國 「闡明了三磷酸腺苷(ATP)合成中的酶催化機理」 約翰·沃克 英國 延斯·克里斯蒂安·斯科 丹麥 1998年 沃爾特·科恩 美國 「創立了密度泛函理論」 約翰·波普 英國 發展了量子化學中的計算方法 1999年 亞米德·齊威爾 埃及 「用飛秒光譜學對化學反應過渡態的研究」 2000年 艾倫·黑格 美國 「發現和發展了導電聚合物」 艾倫·麥克德爾米德 美國 白川英樹 日本 2001年 威廉·斯坦迪什·諾爾斯 美國 「對手性催化氫化反應的研究」 野依良治 日本 巴里·夏普萊斯 美國 「對手性催化氧化反應的研究」 2002年 約翰·貝內特·芬恩 美國 「發展了對生物大分子進行鑒定和結構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軟解析電離法對生物大分子進行質譜分析」 田中耕一 日本 庫爾特·維特里希 瑞士 「發展了對生物大分子進行鑒定和結構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利用核磁共振譜學來解析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維結構的方法」 2003年 彼得·阿格雷 美國 「對細胞膜中的離子通道的研究,發現了水通道」 羅德里克·麥金農 美國 「對細胞膜中的離子通道的研究,對離子通道結構和機理的研究」 2004年 阿龍·切哈諾沃 以色列 「發現了泛素介導的蛋白質降解」 阿夫拉姆·赫什科 以色列 歐文·羅斯 美國 2005年 伊夫·肖萬 法國 「發展了有機合成中的復分解法」 羅伯特·格拉布 美國 理查德·施羅克 美國 2006年 羅傑·科恩伯格 美國 「對真核轉錄的分子基礎的研究」 2007年 格哈德·埃特爾 德國 「對固體表面化學進程的研究」 2008年 下村脩 日本 「發現和改造了綠色熒光蛋白(GFP)」 馬丁·查爾菲 美國 錢永健 美國 2009年 文卡特拉曼·拉馬克里希南 英國 「對核糖體結構和功能方面的研究」 托馬斯·施泰茨 美國 阿達·約納特 以色列 2010年 理查德·赫克 美國 「對有機合成中鈀催化偶聯反應的研究」 根岸英一 日本 鈴木章 日本 2011年 達尼埃爾·謝赫特曼 以色列 「准晶體的發現」 2012年 羅伯特·萊夫科維茨
布萊恩·克比爾卡 美國 「對G蛋白耦聯受體的研究」 2013年 馬丁·卡普拉斯 美國 給復雜化學體系設計了多尺度模型 邁克爾·萊維特(英國)亞利耶·瓦謝爾2014年埃里克·白茲格美國超解析度熒光顯微技術領域取得的成就 斯特凡·W·赫爾德國威廉姆·艾斯科·莫爾納爾美國2015年托馬斯·林達爾瑞典DNA修復的細胞機制研究 保羅·莫德里奇美國阿齊茲·桑賈爾土耳其

㈣ 歷屆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名單

瑞典皇家科學院2020年10月7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埃瑪紐埃爾·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杜德納,以表彰她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兩人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2萬美元)獎金。

埃瑪紐埃爾·沙爾龐捷,1968年生於法國奧爾日河畔瑞維西,1995年從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她目前擔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病原體科學研究所主任。

珍妮弗·杜德納,1964年生於美國華盛頓,1989年從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她目前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以及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調查員。

諾貝爾化學獎是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該獎旨在獎勵在化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科學家,歷屆(1901年-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名單具體如下

1901年,范特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Hoff) 荷蘭人(1852–1911)

1902年,埃米爾•費雷(Emil Fischer)德國人(1852–1919)

1903年,阿列紐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 瑞典人(1859–1927)

1904年,威廉•拉姆賽(William Ramsay) 英國人(1852–1916)

1905年,阿道夫•馮•貝耶爾(Asolf von Baeyer) 德國人(1835–1917)

1906年,亨利•莫瓦桑(Henri Moissan)法國人(1852–1907)

1907年,愛德華•畢希納(Eard Buchner) 德國人(1860–1917)

1908年,歐內斯特•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英國人(1871–1937)

1909年,威廉•奧斯持瓦爾德(F.Wilhelm Ostwald) 德國人(1853–1932)

1910年,奧托•瓦拉赫(Otto Wallach) 德國人 (1847–1931)

1911年,瑪麗•居里(Marie S.Curie) 法籍波蘭人(1867–1934)

1912年,維克多•格林尼亞(Victor Grignard) 法國人(1871–1935)

1913年,保爾•薩巴蒂埃(Paul Sabatier) 法國人(1854–1941);西奧多•威廉•理查茲(Theodore William Richards)美國人 (1868–1928)

1914年,阿爾弗雷德•維爾納(Alfred Werner) 瑞士籍法國人(1866–1919)

1915年,理查德•威爾斯泰特(Richard Willstatter) 德國人 (1872–1942)

1916-1917年,空

1918年,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德國人(1868–1934)

1919年,空

1920年,瓦爾特•能斯脫(Walther Nernst) 德國人(1864–1941)

1921年,弗雷德里克•索迪(FREDERICK SODDY) 英國人 (男) (1877-1956)

1922年,弗朗西斯•威廉年,阿斯頓(FRANCIS WILLIAN Aston) 英國人 男 (1877-1945)

1923年,弗里茨•普端格 (FRITZ PREGL)奧地利人 (1869-1930)

1924年,空

1925年,理查德•席格蒙迪(Richard Zsigmondy) 德國人(1865-1929)

1926年,西奧多年,斯維德伯格 (Theodor Svedberg) 瑞典人(1884-1971)

1927年,海因里希•O•魏蘭德(Heinrich.O.Wieland)德國人(1877-1957)

1928年,阿道夫•O•R•溫道斯(Adolf .O.R.Windaus)德國人(1876-1959)

1929年,阿瑟•哈登(Arthur Harden)英國人(1865–1940);漢斯年,馮年,奧伊勒一歇爾平(Hans von Euler-Chelpim)德國人(1873–1964)

1930年,漢斯•菲舍爾(Hans Fischer)德國人(1881–1945)

1931年,卡爾•波斯(Carl Bosch)德國人(1874-1940);弗里鎔里希•貝吉烏斯 (Friedrich Bergius) 德國人 (1884–1949)

1932年,歐文•蘭茂爾(Irving Langmuir) 美國人 (1881–1957)

1933年,空

1934年,哈羅德•克榮頓•尤里( Harold Clayton Urey) 美國人(1893– )

1935年,弗雷德里克•約里奧一居里(Frderic Joliot-Curie)法國人(1900–1958);伊倫•約里奧一居里(Irene Joliot-Curie)法國人(1897–1956)

1936年,彼得•J.W•德拜 (Peter J.W.Debye) 美籍荷蘭人(1884–1966)

1937年,瓦爾特•N.霍沃恩(Walter N.Haworth) 英國人(1883–1950);保羅•卡雷(Paul Karrer) 瑞士人(1889–1971)

1938年,理查德•庫恩 (Richard Kuhn) 德國人 (1900–1967)

1939年,阿道夫•布泰南特 (Adotf Butenandt) 德國人(1903一 );利奧波德•魯齊卡 (Leopold Ruzicka)瑞士藉南斯拉夫人 (1882–1976)

2015年,瑞典科學家托馬斯•林道爾(Tomas Lindahl)、美國科學家保羅•莫德里奇(Paul Modrich)和和擁有美國、土耳其國籍的科學家阿奇茲•桑卡(Aziz Sancar),

2016年,法國化學家讓-皮埃爾•索維奇(Jean-Pierre Sauvage)、美國化學家J•弗雷澤•斯托達特(J. Fraser Stoddart)和荷蘭化學家伯納德•L•費林加(Bernard L. Feringa)

2017年,瑞士科學家雅克•杜本內(Jacques Dubochet)、美國科學家喬基姆•弗蘭克(Joachim Frank)和英國科學家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

2018年,美國科學家弗朗西斯·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美國科學家喬治·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英國格雷戈里·溫特爾(Gregory P. Winter)

2019年,美國科學家約翰·古迪納夫(John Goodenough)、英國科學家斯坦利·惠廷厄姆(Stanley Whittingham)和日本科學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

㈤ 諾貝爾獎獲獎的國家有哪些,我國有幾個人

有美國,英國,中國,印度,德國,法國,瑞典,荷蘭,義大利,奧地利,比利時等國家,我國目前來說有4人,分別是楊振寧和李政道,莫言還有屠呦呦

㈥ 歷屆諾貝爾化學獎

1914年 西奧多·威廉·理查茲 美國 「精確測定了大量化學元素的原子量」

1932年 歐文·蘭米爾 美國 「對表面化學的研究與發現」

1934年 哈羅德·克萊頓·尤里 美國 「發現了重氫」

1946年 詹姆斯·B·薩姆納 美國 「發現了酶可以結晶」

1946年 約翰·霍華德·諾思羅普 美國 「制備了高純度的酶和病毒蛋白質」

1946年 溫德爾·梅雷迪思·斯坦利 美國

1949年 威廉·吉奧克 美國 「在化學熱力學領域的貢獻,特別是對超低溫狀態下的物質的研究」

1951年 埃德溫·麥克米倫 美國 「發現了超鈾元素」

格倫·西奧多·西博格 美國

1954年 萊納斯·鮑林 美國 「對化學鍵的性質的研究以及在對復雜物質的結構的闡述上的應用」

1955年 文森特·迪維尼奧 美國 「對具有生物化學重要性的含硫化合物的研究,特別是首次合成了多肽激素」

1960年 威拉得·利比 美國 「發展了使用碳14同位素進行年代測定的方法,被廣泛使用於考古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以及其他學科」

1961年 梅爾文·卡爾文 美國 「對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研究」

1965年 羅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 美國 「在有機合成方面的傑出成就」

1966年 羅伯特·馬利肯 美國 「利用分子軌道法對化學鍵以及分子的電子結構所進行的基礎研究」

1968年 拉斯·昂薩格 美國 「發現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倒易關系,為不可逆過程的熱力學奠定了基礎」

1972年 克里斯蒂安·B·安芬森 美國 「對核糖核酸酶的研究,特別是對其氨基酸序列與生物活性構象之間的聯系的研究」

1972年 斯坦福·摩爾 美國 「對核糖核酸酶分子的活性中心的催化活性與其化學結構之間的關系的研究」

1972年 威廉·霍華德·斯坦 美國

1974年 保羅·弗洛里 美國 「高分子物理化學的理論與實驗兩個方面的基礎研究」

1976年 威廉·利普斯科姆 美國 「對硼烷結構的研究,解釋了化學成鍵問題」

1979年 赫伯特·布朗 美國 「分別將含硼和含磷化合物發展為有機合成中的重要試劑」

1980年 保羅·伯格 美國 「對核酸的生物化學研究,特別是對重組DNA的研究」

1980年 沃特·吉爾伯特 美國 「對核酸中DNA鹼基序列的確定方法」

1980年 羅德·霍夫曼 美國

1983年 亨利·陶布 美國 「對特別是金屬配合物中電子轉移反應機理的研究」

1984年 羅伯特·布魯斯·梅里菲爾德 美國 「開發了固相化學合成法」

1985年 赫伯特·豪普特曼 美國 「在發展測定晶體結構的直接法上的傑出成就」

傑爾姆·卡爾 美國

1986年 達德利·赫施巴赫 美國 「對研究化學基元反應的動力學過程的貢獻」

1986年 李遠哲 美國

1987年 唐納德·克拉姆 美國 「發展和使用了可以進行高選擇性結構特異性相互作用的分子」

1987年 查爾斯·佩德森 美國

1987年托馬斯·切赫 美國

1990年 艾里亞斯·詹姆斯·科里 美國 「發展了有機合成的理論和方法學」

1992年 魯道夫·馬庫斯 美國 「對化學體系中電子轉移反應理論的貢獻」

1993年 凱利·穆利斯 美國 「發展了以DNA為基礎的化學研究方法,開發了聚合酶鏈鎖反應(PCR)」

1994年 喬治·安德魯·歐拉 美國 「對碳正離子化學研究的貢獻」

1994年 馬里奧·莫利納 美國

1994年 弗蘭克·舍伍德·羅蘭 美國

1996年 羅伯特·柯爾 美國 「發現富勒烯」

1996年 理查德·斯莫利 美國

1997年 保羅·博耶 美國 「闡明了三磷酸腺苷(ATP)合成中的酶催化機理」

1998年 沃爾特·科恩 美國 「創立了密度泛函理論」

2000年 艾倫·黑格 美國 「發現和發展了導電聚合物」

2000年 麥克德爾米德 美國

2001年 威廉·斯坦迪什·諾爾斯 美國 「對手性催化氫化反應的研究」

2001年 巴里·夏普萊斯 美國 「對手性催化氧化反應的研究」

2002年 約翰·貝內特·芬恩 美國 「發展了對生物大分子進行鑒定和結構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軟解析電離法對生物大分子進行質譜分析」

2003年 彼得·阿格雷 美國 「對細胞膜中的離子通道的研究,發現了水通道」

2003年 羅德里克·麥金農 美國 「對細胞膜中的離子通道的研究,對離子通道結構和機理的研究」

2003年 歐文·羅斯 美國

2003年 羅伯特·格拉布 美國

2003年 理查德·施羅克 美國

2006年 羅傑·科恩伯格 美國 「對真核轉錄的分子基礎的研究」

2006年 馬丁·查爾菲 美國

2006年 錢永健 美國

2006年 托馬斯·施泰茨 美國

2010年 理查德·赫克 美國 「對有機合成中鈀催化偶聯反應的研究」

2012年 羅伯特·萊夫科維茨 美國 「對G蛋白耦聯受體的研究」

2012年 布萊恩·克比爾卡

2013年 馬丁·卡普拉斯 美國 給復雜化學體系設計了多尺度模型

2013年 亞利耶·瓦謝爾 美國

2014年 埃里克·白茲格 美國 超解析度熒光顯微技術領域取得的成就

2014年 威廉姆·艾斯科·莫爾納爾 美國

2014年 保羅·莫德里奇 美國

2018年 弗朗西斯·阿諾德 美國 酶的定向演化以及用於多肽和抗體的噬菌體展示技術

2018年 喬治·史密斯 美國

2019年 約翰·古迪納夫 美國 在鋰離子電池研發領域的貢獻

㈦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名單

瑞典當地時間2021年10月6日11時55分(北京時間10月6日17時55分),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德國科學家Benjamin List和美國科學家DavidW.C. MacMillan,以表彰他們對「發展不對稱有機催化」的貢獻。

歷屆(1901年-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名單如下:

1、1901年,范特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Hoff) 荷蘭人(1852–1911)

2、1902年,埃米爾•費雷(Emil Fischer)德國人(1852–1919)

3、1903年,阿列紐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 瑞典人(1859–1927)

4、1904年,威廉•拉姆賽(William Ramsay) 英國人(1852–1916)

5、1905年,阿道夫•馮•貝耶爾(Asolf von Baeyer) 德國人(1835–1917)

6、1906年,亨利•莫瓦桑(Henri Moissan)法國人(1852–1907)

7、1907年,愛德華•畢希納(Eard Buchner) 德國人(1860–1917)

8、1908年,歐內斯特•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英國人(1871–1937)

9、1909年,威廉•奧斯持瓦爾德(F.Wilhelm Ostwald) 德國人(1853–1932)

10、1910年,奧托•瓦拉赫(Otto Wallach) 德國人 (1847–1931)

11、1911年,瑪麗•居里(Marie S.Curie) 法籍波蘭人(1867–1934)

12、1912年,維克多•格林尼亞(Victor Grignard) 法國人(1871–1935)

13、1913年,保爾•薩巴蒂埃(Paul Sabatier) 法國人(1854–1941);西奧多•威廉•理查茲(Theodore William Richards)美國人 (1868–1928)

14、1914年,阿爾弗雷德•維爾納(Alfred Werner) 瑞士籍法國人(1866–1919)

15、1915年,理查德•威爾斯泰特(Richard Willstatter) 德國人 (1872–1942)

16、1916-1917年,空

17、1918年,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德國人(1868–1934)

18、1919年,空

19、1920年,瓦爾特•能斯脫(Walther Nernst) 德國人(1864–1941)

20、1921年,弗雷德里克•索迪(FREDERICK SODDY) 英國人 (男) (1877-1956)

21、1922年,弗朗西斯•威廉年,阿斯頓(FRANCIS WILLIAN Aston) 英國人 男 (1877-1945)

22、1923年,弗里茨•普端格 (FRITZ PREGL)奧地利人 (1869-1930)

23、1924年,空

24、1925年,理查德•席格蒙迪(Richard Zsigmondy) 德國人(1865-1929)

25、1926年,西奧多年,斯維德伯格 (Theodor Svedberg) 瑞典人(1884-1971)

26、1927年,海因里希•O•魏蘭德(Heinrich.O.Wieland)德國人(1877-1957)

27、1928年,阿道夫•O•R•溫道斯(Adolf .O.R.Windaus)德國人(1876-1959)

28、1929年,阿瑟•哈登(Arthur Harden)英國人(1865–1940);漢斯年,馮年,奧伊勒一歇爾平(Hans von Euler-Chelpim)德國人(1873–1964)

29、1930年,漢斯•菲舍爾(Hans Fischer)德國人(1881–1945)


30、1931年,卡爾•波斯(Carl Bosch)德國人(1874-1940);弗里鎔里希•貝吉烏斯 (Friedrich Bergius) 德國人 (1884–1949)

31、1932年,歐文•蘭茂爾(Irving Langmuir) 美國人 (1881–1957)

32、1933年,空

33、1934年,哈羅德•克榮頓•尤里( Harold Clayton Urey) 美國人(1893– )

34、1935年,弗雷德里克•約里奧一居里(Frderic Joliot-Curie)法國人(1900–1958);伊倫•約里奧一居里(Irene Joliot-Curie)法國人(1897–1956)

35、1936年,彼得•J.W•德拜 (Peter J.W.Debye) 美籍荷蘭人(1884–1966)

36、1937年,瓦爾特•N.霍沃恩(Walter N.Haworth) 英國人(1883–1950);保羅•卡雷(Paul Karrer) 瑞士人(1889–1971)

37、1938年,理查德•庫恩 (Richard Kuhn) 德國人 (1900–1967)

38、1939年,阿道夫•布泰南特 (Adotf Butenandt) 德國人(1903一 );利奧波德•魯齊卡 (Leopold Ruzicka)瑞士藉南斯拉夫人 (1882–1976)

96、2001年,野依良治 日本人 、威廉•諾爾斯 美國人 、巴里•夏普萊斯 美國人

97、2002年,美國科學家約翰•芬恩、日本科學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學家庫爾特•維特里希

98、2003年,美國科學家彼得•阿格雷和羅德里克•麥金農年,

99、2004年,以色列科學家阿龍•切哈諾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國科學家歐文•羅斯

100、2005年,法國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萬、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羅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理查德•施羅克

101、2006年,美國科學家羅傑•科恩伯格因

102、2007年,德國科學家格哈德•埃特爾

103、2008年,美國的Osamu Shimomura(下村修),Martin Chalfie(馬丁•查爾菲),Roger Y. Tsien(錢永健)


104、2009年,美國科學家Venkatraman Ramakrishnan、Thomas A. Steitz及以色列科學家Ada E. Yonath

105、2010年,美國科學家理查德•赫克和日本科學家根岸榮一和鈴木章

106、2011年,以色列科學家Daniel Shechtman(丹尼爾•舍特曼)

107、2012年,美國科學家羅伯特•洛夫科維茨(Robert J. Lefkowitz)以及布萊恩•克比爾卡(Brian K. Kobilka)年,

108、2013年,猶太裔美國理論化學家馬丁•卡普拉斯(Martin Karplus)、美國斯坦福大學生物物理學家邁克爾•萊維特(Michael Levitt)和南加州大學化學家亞利耶•瓦謝爾(Arieh Warshel)

109、2014年,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埃里克•本茨格(Eric Betzig),德國馬克斯普朗克 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的史蒂芬•赫爾(Stefan W. Hell)以及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威廉•默爾納(William E. Moerner)

110、2015年,瑞典科學家托馬斯•林道爾(Tomas Lindahl)、美國科學家保羅•莫德里奇(Paul Modrich)和和擁有美國、土耳其國籍的科學家阿奇茲•桑卡(Aziz Sancar),

111、2016年,法國化學家讓-皮埃爾•索維奇(Jean-Pierre Sauvage)、美國化學家J•弗雷澤•斯托達特(J. Fraser Stoddart)和荷蘭化學家伯納德•L•費林加(Bernard L. Feringa)

112、2017年,瑞士科學家雅克•杜本內(Jacques Dubochet)、美國科學家喬基姆•弗蘭克(Joachim Frank)和英國科學家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

113、2018年,美國科學家弗朗西斯·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美國科學家喬治·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英國格雷戈里·溫特爾(Gregory P. Winter)

114、2019年,美國科學家約翰·古迪納夫(John Goodenough)、英國科學家斯坦利·惠廷厄姆(Stanley Whittingham)和日本科學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

115、2020年,瑞典皇家科學院2020年10月7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埃瑪紐埃爾·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杜德納,以表彰她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

㈧ 法國獲得哪種諾貝爾獎最多

1901年(第一屆):
法國作家蘇利·普呂多姆因詩《命運》、《幸福》、《眼睛》等散文;《論藝術》、《詩句的斷想》等著作獲諾貝爾文學獎。

1903年:
法國科學家貝克勒爾因發現天然放射性現象、居里夫婦因發現放射性元素鐳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06年
法國科學家穆瓦桑因分離元素氟、發明穆瓦桑熔爐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07年
法國科學家因發現瘧原蟲在致病中的作用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08年
法國科學家李普曼因發明彩色照片的復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1年
法國科學家瑪麗·居里(居里夫人)因發現鐳和釙,並分離出鐳獲諾貝爾化學獎。

1912年
法國醫生卡雷爾因血管縫合和器官移植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13年
法國科學家裡歇特因對過敏性的研究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15年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因小說《約翰·克里斯朵夫》獲諾貝爾文學獎。

1920年
法國人布爾茨瓦因在創立國際聯盟中做了大量工作獲諾貝爾和平獎。

1921年
法國作家法郎士因小說《現代史話》獲諾貝爾文學獎。

1926年
1)法國科學家佩林因研究物質結構的不連續性,測定原子量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2)法國人白里安因促進《洛迦諾和約》的簽訂、德國人施特萊斯曼因對歐洲各國的諒解作出貢獻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1927年
1)法國哲學家柏格森因哲學著作《創造進化論》諾貝爾文學獎。
2)法國人比松因多方謀求和平與法德和好、德國人奎德因反對非法軍事訓練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1928年
法國科學家尼科爾因對斑疹傷寒的研究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29年
法國科學家德布羅意因提出粒子具有波粒二項性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35年
法國科學家約里奧·居里因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獲諾貝爾化學獎。

1937年
法國作家馬丁·杜加爾因小說《若望·巴魯瓦》獲諾貝爾文學獎。

1947年
法國作家紀德因小說《蔑視道德的人》、《田園交響曲》獲諾貝爾文學獎。

1952年
1)法國作家莫里亞克因小說《給麻瘋病人的親吻》獲諾貝爾文學獎。
2)法國人施韋澤在為非洲人民服務中表現出自我犧牲的精神獲諾貝爾和平獎。

1957年
法國作家加繆因小說《陌生人》、《鼠設》等獲諾貝爾文學獎。

1960年
法國科學家佩斯因詩歌《幻想的形式》反映了當代場景獲諾貝爾文學獎。

1964年
法國作家薩特因作品「思想豐富,充滿…探求真理的精神」獲諾貝爾文學獎,但他拒絕了該獎。

1965年
法國科學家雅各布、利沃夫、莫洛因發現體細胞的規律性活動而共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66年
法國科學家卡斯特勒因發現、研究原子中赫茲共振的光學方法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68年
法國人卡森因抗擊法西斯侵略保衛世界和平獲諾貝爾和平獎。

1969年
法國作家貝克特因在荒誕派戲劇中的貢獻獲諾貝爾文學獎,但其拒絕了該獎。

1985年
法國作家西蒙因小說《佛蘭德公路》獲諾貝爾文學獎。

1988年
法國經濟學家阿蘭因市場理論和高效利用資源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1991年
法國科學家熱納因把研究簡單系統有序現象的方法,應用到更為復雜物質、液晶和聚合體的組合上作出貢獻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2年
法國科學家夏帕克因發明多線路正比探測器,推動粒子探測器發展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7年
美籍華裔科學家朱棣文、美國科學家菲利普斯、法國科學家科昂·塔努吉因發明了用激光冷卻和俘獲原子的方法,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2005年
74歲的法國人伊夫·肖萬、63歲的美國人羅伯特·格拉布和60歲的美國人理查德·施羅克,因在烯烴復分解反應研究方面的貢獻而榮獲2005年度諾貝爾化學獎。

㈨ 獲得諾貝爾獎最多的國家

截至2015年10月12日,獲得諾貝爾獎最多的國家是美國。

各大洲下列國家出現最多的諾貝爾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1、美國327人

2、英國 98 人

3、德國 76 人

4、法國 48 人

5、瑞典 27人

6、日本 27人

7、俄羅斯 19人

8、瑞士 17人

9、荷蘭 14人

10、義大利 14人

主要設置的獎項: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

評選流程:

根據諾貝爾遺囑,在評選的整個過程中,獲獎人不受任何國籍、民族、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的影響,評選的第一標準是成就的大小。

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生理學或醫學獎由瑞典皇家卡羅林醫學院(卡羅林斯卡學院)評定,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評定,和平獎由挪威議會選出。經濟獎委託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每個授獎單位設有一個由5人組成的諾貝爾委員會負責評選工作,該委員會三年一屆。

㈩ 2013諾貝爾化學獎的獲獎者簡介

2013年10月9日,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在瑞典揭曉,猶太裔美國理論化學家馬丁·卡普拉斯(Martin Karplus)、美國斯坦福大學生物物理學家邁克爾·萊維特(Michael Levitt)和南加州大學化學家亞利耶·瓦謝爾(Arieh Warshel)因給復雜化學體系設計了多尺度模型而分享獎項。

瑞典皇家科學院發表的公告指出,化學家們在做實驗的時候,過去常常會用塑料棒和小球來展示化學模型,今天化學家們開始使用計算機來展示各種模型,而且當今化學領域里的重要進展都離不開計算機的幫助。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卡普拉斯、萊維特和瓦謝爾等科學家所做的研究工作為今天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幫助人們加深了對化學過程的理解和預測。

閱讀全文

與法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哪個城市最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7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2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3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5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