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初中金屬的化學性質
初中金屬化學性質分以下幾點
一、金屬材料:
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以及它們的合金。
二、金屬的物理性質
1、在常溫下一般為固態(汞為液態),有金屬光澤(大多數金屬呈銀白色,銅呈紫紅色,金呈黃色);
2、導電性、導熱性、熔點較高、延展性、能彎曲、硬度較大、密度較大。
三、金屬之最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鋁
2、人體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鈣
3、目前世界年產量最多的金屬——鐵(鐵>鋁>銅)
4、導電、導熱性最好的金屬——銀(銀>銅>金>鋁)
5、熔點最高的金屬——鎢
6、熔點最低的金屬——汞
7、硬度最大的金屬——鉻
8、密度最大的金屬——鋨
9、密度最小的金屬——鋰
四、金屬的分類
五、金屬的應用
物質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物質的用途,但這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在考慮物質的用途時,還需要考慮價格、資源、是否美觀、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廢料是否易於回收和對環境的影響等多種因素。
1、銅、鋁——電線——導電性好、價格低廉
2、鎢——燈絲——熔點高
3、鉻——電鍍——耐腐蝕性
4、鐵——菜刀、鐮刀、錘子等
5、汞——體溫計液柱
6、銀——保溫瓶內膽
7、鋁——「銀粉」、錫箔紙
六、合金
1、合金: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經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合金是混合物。目前已製得的純金屬只有90多種,而合金已達幾千種。
2、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的硬度大,抗腐蝕性強。
3、合金的熔點一般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的熔點低。
4、常見的合金:
5、鈦和鈦合金:被認為是21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鈦合金與人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用來造人造骨。
鈦和鈦合金的優點:①熔點高、密度小;②可塑性好、易於加工、機械性能好;③抗腐蝕性能好。
6、生鐵和鋼性能不同的原因:含碳量不同。
初三化學知識
物質構成的奧秘
1. 分子
(1)概念: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最小的微粒,化學變化中可分。
(2)三個基本性質(一小二動三間隔)。
(3)影響因素(溫度、壓強)。
2. 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學變化中不可分 。
(2)三個基本性質(一小二動三間隔)。
(3)構成:原子核(質子〔+〕、中子)和核外電子〔-〕。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3. 離子
(1)概念: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2)表示方法及意義:如Fe3+:一個鐵離子帶3個單位正電荷。
4. 元素
(1)概念:具有相同核電荷數(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2)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
(3)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密切相關。
註: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其化學性質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層電子數為2)。最外層電子數不同其化學性質有可能相似(He,Ne均為穩定結構)。
5. 化合價和化學式
(1)化合價
a. 寫法及意義:
MgCl2:氯化鎂中鎂元素化合價為+2價。
b. 幾種數字的含義:
Fe2+:每個亞鐵離子帶兩個單位正電荷。
3 Fe2+:3個亞鐵離子。
c.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單質中元素化合價為零。
(2)化學式
① 寫法:
a. 單質:金屬、稀有氣體及大多數固態非金屬通常用元素符號表示它們的化學式;而氧氣、氫氣、氮氣等非金屬氣體的分子由兩個原子構成,其化學式表示為O2、H2、N2。
b. 化合物:正價在前,負價在後(NH3、CH4除外)。
② 意義:
如化學式H2O的意義:4點;
化學式 Fe的意義:3點。
③ 計算:
a. 計算相對分子質量=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和。
b. 計算物質組成元素的質量比: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
c. 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
初中化學知識重點
1.化學變化中一定有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中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2.金屬常溫下不一定都是固體(如Hg是液態的),非金屬不一定都是氣體或固體(如Br2是液態的)注意:金屬、非金屬是指單質,不能與物質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團一定是帶電荷的離子,但原子團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團(如Cl-叫氫氯酸根)
4.緩慢氧化不一定會引起自燃。燃燒一定是化學變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學變化。(例如高壓鍋爆炸是物理變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會有中子(如H原子就無中子)。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說「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別是: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也可能是幾種單質的混合物。
8.最外層電子數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陽離子或陰離子。
9.穩定結構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不一定是8。(第一層為最外層2個電子)
10.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種元素。
(因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離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構成的分子或原子團)只有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單核粒子(一個原子一個核)一定屬於同種元素。
11.溶液中不一定:
(1)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對不同溶質而言)
(2)同一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因為溫度沒確定,如同溫度則一定)
(3)析出晶體後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質的飽和溶液。飽和溶液降溫後不一定有晶體析出。
(4)一定溫度下,任何物質的溶解度數值一定大於其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數值,即S一定大於C。
13.有單質和化合物參加或生成的反應,不一定就是置換反應。但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
14.分解反應和化合反應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置換反應中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復分解反應中一定沒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注意:氧化還原反應,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
15.單質一定不會發生分解反應。
16.同種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顯示一種化合價。如NH4NO3 (前面的N為-3價,後面的N為+5價)
17.鹽的組成中不一定有金屬元素,如NH4+是陽離子,具有金屬離子的性質,但不是金屬離子。
18.陽離子不一定是金屬離子。如H+、NH4+。
19.在化合物(氧化物、酸、鹼、鹽)的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鹼;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鹽;一定含有氫元素的是酸和鹼;不一定含氫元素的是鹽和氧化物;鹽和鹼組成中不一定含金屬元素,(如NH4NO3、NH3·H2O);酸組成可能含金屬元素(如:HMnO4 叫高錳酸),但所有物質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屬元素。
20.鹽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溶液顯鹼性。
『貳』 金屬的化學性質有哪三條
金屬的化學性質有:
1、大部分金屬都可與氧氣反應。如鋁箔和氧氣的反應,其反應方程式為4Al + 3O2 = 2Al2O3,反應條件為加熱,反應現象鋁箔熔化,表面失去光澤,熔化的鋁並不滴落。
再如鐵和氧氣在常溫下能緩慢發生反應,在鐵的表面生成疏鬆的紅棕色氧化鐵。反應方程式為4Fe + 3O2 =2 Fe2O3。
2、部分金屬可以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排在H元素前面的金屬元素能置換出酸中的氫離子生成氫氣.如鐵和鹽酸的反應.Fe + 2HCl = FeCl2 + H2↑,反應中有氣泡產生,反應後溶液呈淺綠色.
3、可以與鹽溶液反應生成新的鹽和金屬。金屬之間的置換,排在前面的金屬能將排在其後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如在氯化銅溶液中放入鐵釘,可以看到鐵釘表面逐漸有紅色的銅附著在上面.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 + CuCl2 = FeCl2 + Cu。
金屬的特性簡介
金屬是一種具有光澤,即對可見光強烈反射、富有延展性、容易導電、導熱等性質的物質。金屬的上述特質都跟金屬晶體內含有自由電子有關。
在自然界中,絕大多數金屬以化合態存在,少數金屬例如金、鉑、銀、鉍以游離態存在。金屬礦物多數是氧化物及硫化物。其他存在形式有氯化物、硫酸鹽、碳酸鹽及硅酸鹽。
金屬之間的連結是金屬鍵,因此隨意更換位置都可再重新建立連結,這也是金屬延展性良好的原因。金屬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只顯正價。相對原子質量較大的被稱為重金屬。
『叄』 金屬的化學性質怎麼學習
我們中學討論金屬,一般討論①金屬的還原性。②某些金屬的兩性(鋁,很重要)。此外,一些金屬還有催化作用,如鐵,銀,鉑等。
具體考慮涉及到金屬的氧化還原反應。把每個類型熟知。鋁的比較特殊,也要牢記。
其實我們大多都討論金屬與其他無機物的反應。拓寬思維,把一些金屬與有機物的反應也加入到金屬化學性質的行列,如鈉與乙醇,乙酸的反應、制備銀氨溶液的反應等。
『肆』 金屬的化學性質
1.與氧氣進行反應。比如: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產生的化學反應是放出大量熱氣,伴隨有星光,逐漸產生黑色固體狀,這也是燃燒盡鐵絲後的效果。此過程會有難聞的氣味。
3.銅與酒精反應。銅在酒精上加熱進行反應。由紅色變成黑色,過程請耐心等待,在反應過程中要小心放置相關物品,不要在反應過程中移動酒精,小心濺到皮膚,可能會燒傷,要注意。
『伍』 金屬的化學性質。
金屬的化學性質:
1多數金屬能與氧氣反應
如:4Al+3O2=2AI2O3
2活潑金屬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
如:Zn+H2SO4=ZnSO4+H2Î
3金屬和鹽溶液反應
如:Fe+CuSO4=FeSO4+Cu
『陸』 金屬的化學性質初中
1、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大多數金屬都能與氧氣發生反應,但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序不同。鎂、鋁、鐵、銅、金與氧氣的反應條件、現象及化學方程式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大多數金屬都能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物。但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金屬的活潑程度,鎂、鋁較活潑,鐵、銅次之,金最不活潑。
二、金屬與鹽酸、稀硫酸的反應
金屬與鹽酸、稀硫酸的反應伴隨的現象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表所示:
實驗結論:
①鋁、鐵兩種金屬都能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 說明鋁、鐵是較活潑金屬;銅不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說明銅是不活潑金屬。
②鋁、鐵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不同,反應速率越快,說明金屬越活潑;銅與酸不反應,屬於不活潑金屬。則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鋁>鐵>銅。
三、金屬與金屬化合物溶液的反應
由以上實驗可知,較活潑金屬能把不如它活潑的金屬從其化合物溶液中 置換出來,鋁和鐵都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銅不能與硫酸鋁溶液反應,從而得出金屬的活動性為Al>Cu>Ag。
說明:
1、鐵和某些金屬化合物溶液反應生成的化合物中鐵元素為十2價。
2、 在描述金屬與金屬化合物溶液的反應現象時要注意兩點:一是置換出的金屬附著在原金屬的表面;二是溶液顏色的變化。
3、此類反應必須在溶液中進行,即金屬化合物要能溶於水,不溶於水的金屬化合物一般不與金屬反應,如Fe和AgCl(AgCl不溶於水)不反應。
『柒』 金屬的化學性質是什麼
金屬分為活性金屬和鈍性金屬兩種。
純金屬在常溫下一般都是固體(汞除外),有金屬光澤(即對可見光強烈反射),大多數為電和熱的優良導體,有延展性,密度較大,熔點較高。
地球上的金屬資源廣泛地存在於地殼和海洋中,除少數很不活潑的金屬如金、銀等有單質形式存在外,其餘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金屬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在生活中應用極為普遍,在現代工業中是非常重要和應用最多的一類物質。
相關信息:
通常將具有正的溫度電阻系數的物質定義為金屬。金屬元素位於「硼-砹分界線」的左下方,在s區、p區、d區、f區等5個區域都有金屬元素,過渡元素全部是金屬元素。
在固態金屬導體內,有很多可移動的自由電子。雖然這些電子並不束縛於任何特定原子,但都束縛於金屬的晶格內;甚至於在沒有外電場作用下,因為熱能,這些電子仍舊會隨機地移動。但是,在導體內,平均凈電流是零。挑選導線內部任意截面,在任意時間間隔內,從截面一邊移到另一邊的電子數目,等於反方向移過截面的數目。
『捌』 金屬的化學性質說課稿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准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准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金屬的化學性質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1、本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節課是在上一節介紹金屬物理性質的基礎上,側重介紹金屬的化學性質,重點介紹金屬與氧氣的反應,以及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金屬材料與人類生活的關系非常密切。
教材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驗事實出發,採用對比的方法,引導學生親自感受金屬與氧氣以及鹽酸等反應的不同,加深學生對物質的性質與物質用途關系的了解,認識到金屬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教材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如置換反應、金屬活動性的順序認識都採用探究的方式,通過實驗,層層引導,深入討論,並歸納得出結論。在活動與探究的過程中,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習能力,同時使他們獲得新知識。
2、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通過實驗探究認識金屬活動性的順序是本節課的重點;
2)難點: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是本節課的難點。
二、教學目標:
根據初中化學課程標准和本地學生的實際。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通過實驗探究金屬鎂.鋁、鋅.鐵.銅的化學性質,認識金屬化學活動性順序,記住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並能用它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2.過程與方法:進一步學習實驗探究,培養觀察.歸納能力.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金屬的活動性的探究,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讓他們更加樂於探究物質的奧秘.
三、教材處理與學法指導:
教材處理:首我提出一個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問題-「新買的鋁壺用了一陣子表面會變黑?」引入新課。對於金屬與氧氣反應的教學,本人採取了再次做鎂條、鋁箔、鐵絲、銅絲等與氧氣反應的實驗,以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對觀察到的實驗現象進行認真的對比和分析,從中得出金屬與氧氣反應的一些規律性知識。
讓學生們懂得大多數金屬都能與氧氣反應,但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義上反映金屬的活潑程度:如鎂、鋁比較活潑,鐵、銅次之,金最不活潑。我把教學重點放在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究上,採用實驗—討論的教學模式,通過對實驗事實的分析,層層誘導,由學生自己歸納得出置換反應的特點,並通過對某些金屬的活動性的比較,進而引出金屬活動性順序。
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應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處理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最後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設計「辨別戒指的真假」實驗方案並實施,回應本節課開始時提出的問題。
學法指導:
1.我個人認為本課題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討上,不僅僅是為了獲得金屬活動性順序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
2.置換反應的概念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歸納得出的,即通過對鎂、鋅、鐵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的分析,從反應物和生成物類別的角度歸納得出的`。這樣的方法比較直觀,學生容易接受。置換反應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主要是通過練習來感受的。我為此補充一些本地種植有關的聯系實際的習題,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金屬活動性順序是通過實驗,並在置換反應概念和其他一些實驗事實的基礎上分析得到的。
探究分三步進行:
(1)從金屬與鹽酸或硫酸反應是否有氫氣生成,可以把金屬分為兩類,能生成氫氣的金屬其活動性比較強,不能生成氫氣的金屬其活動性比較弱。
(2)從一種金屬能否把另一種金屬從它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換出來,可以比較出這兩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能置換出來的,則這種金屬比另一種金屬活潑。
(3)經過了很多類似實驗的探究過程,人們歸納和總結出了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在整個探究過程中,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非常重要。尤其要注意在實驗的基礎上組織好討論,這是有關金屬活動性順序探究活動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證。
4.為了讓學生感受金屬活動性順序在工農業生產的重要應用,我根據經常使用硫酸銅溶液的實際,設計了「用鋁桶裝硫酸銅溶液這一案例」。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就在身旁。
四、課堂教學設計:
本節課我設計了六個環節來完成我的教學:分別為一、復習-激趣、二、創境-設疑、三、操作-體驗、四、討論-深化、
五、小結-反思
六、實踐-應用
具體過程如下:
(一)復習-激趣首先,我用幻燈片展示幾幅色彩明快的金屬材料照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入新課。一方面復習上節課有關金屬材料的知識,另一方面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我們總嘆息找不到適當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我認為思想教育應該是潛移默化的,是潤物細無聲的。我如此設計的理由是:我的學生絕大多數是農村的孩子,他們的知識面相對較窄,對外面的世界充滿著好奇與渴望,「地鐵、飛機、飛船」的照片很容易激發學生的想像,產生學習的興趣。
(二)創境-設疑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穿金戴銀」在農村也成為一種時尚。在我們那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幾件金銀手飾,他們最擔心買到假的金銀手飾。為此,本節課我採用「辨別戒指的真假?」這一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事例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來體現「化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這一理念,讓學生帶著探究的疑問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
(三)、操作-體驗雖然學生已做過鎂條、鋁箔、鐵絲、銅絲等與氧氣反應的實驗,但這些實驗,是分散在不同的章節中的,由於觀察的側重點不同,學生對與氧氣反應的條件可能注意不夠。因此本節課我安排學生再次做鎂條、鋁箔、鐵絲、銅絲等與氧氣反應的實驗,把它作為本課的第一個分組探究實驗。
探究實驗一、鎂條、鋁箔、鐵絲、銅絲分別與氧氣反應。這樣做可以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從反應條件、實驗現象等進行認真的對比和分析,為什麼鎂條在空氣中就能點燃,燃燒時發出耀眼的白光;鋁箔要加熱後,放入氧氣瓶中才出現強光;鐵絲光加熱放入氧氣瓶中無法燃燒,還必須要綁上一根火柴助燃,才有火星四濺的現象;銅絲加熱後,只是變黑,綁上火柴也無法燒。這樣學生就很容易得出這四種金屬的活潑性是Mg>Al> >Fe>Cu。
同時,也讓學生再次了解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和方法。並得出可以根據金屬與氧氣反應的難易程度或者反應現象的劇烈程度判斷金屬的活潑性,然後出示兩道思考題讓學生討論。接下來,引導學生按照上面的步驟和方法繼續完成以下的三個探究實驗。在這些探究實驗中,結論的可靠性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師要提醒學生控制相似的實驗條件,選用金屬片大小要相近,溶液濃度要統一,反應時間也應該一致。
探究實驗二、 A:鎂、鋁、鋅、鐵、銅與稀鹽酸的反應
探究實驗三、B:鎂、鋁、鋅、鐵、銅與稀硫酸的反應
(四)討論-深化
在這一環節中,要組織好小組間的討論。引導學生注意分析上述五種金屬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的實驗現象及結論,練習書寫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總結出五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Mg>Al>Zn>Fe>Cu。
1、大多數金屬能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
2、可根據金屬是否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或反應的劇烈程度判斷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接下來讓學生觀察上述四個化學反應的特點,得出上述反應的共同點:1、反應物和產物都只有兩種2、反應物是單質和化合物,產物也是單質和化合物;引出置換反應的概念與特點和表達式。接著讓學生繼續完成探究實驗四。1、鋁絲浸入CuSO4溶液中;2、鐵釘浸入Al2(SO4)3溶液; 3、鐵釘浸入CuSO4溶液中,4、銅絲浸入硝酸銀溶液中,5、銅絲浸入硫酸鋁溶液中。
要求學生分析為什麼鋁絲浸入硫酸銅溶液中有紅色物質析出,但銅絲浸入硫酸鋁溶液卻沒有什麼現象?鐵釘浸入硫酸銅溶液有紅色物質析出,浸入硫酸鋁溶液中就沒有紅色的東西出現了。分析以上反應的共同點,形成小組意見。結論:部分金屬能與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反應;1、可根據金屬能不能把另一種金屬從金屬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換出來,判斷金屬活動性的強弱。
(五) 小結-反思
本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在操作-體驗和討論-深化的基礎上,以小組匯報的形式對以上四組探究實驗進行小結。教師給予適當的點撥和歸納。
板書如下:1、置換反應特點:單質+化合物→單質+化合物字母表示法:A + BC → B + AC2、金屬的化學性質;
(1)大多數金屬能與O2反應;
(2)大多數金屬能與稀HCl或稀H2SO4反應;
(3)部分金屬能與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反應。
3、判斷常見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方法;
(1)金屬與氧氣反應的難易程度。
(2)金屬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
(3)金屬與能否與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反應;
4、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了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有必要在這一環節對學生進行相關習題的訓練,除了教科書和相配套的練習冊上的習題外,我又補充了兩個案例。A案例、「酸菜鮮魚湯」是藤橋「召君飯店」的「招牌菜」,店主反映盛湯的鋁鍋很不耐用,鋁鍋沒用多久,鍋底就漏洞了。請你分析一下這是為什麼?B案例、同學們家裡大多種有芒果樹,每年芒果樹修枝後,都要噴灑濃度為0.2%的硫酸銅溶液。去年椰林村的王大力用鐵桶配好農葯後,第二天才噴葯,結果發現害蟲沒殺死,鐵桶壁上有紅色的東西沾在上面。為什麼按要求配好的農葯殺不死害蟲?鐵桶壁上的紅色物質是什麼?這兩個案例就發生在身邊,很容易激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真真確確感受到:「生活中有化學」。
(六)、實踐-應用
本環節主要是指導學生設計實驗鑒別金戒指、銀戒指的真假,一方面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另一方面是回應解答課前學生的疑問。為避免學生設計實驗的盲目性,可事先指出市場上的騙子一般用銅、鋅合金假冒金戒指;用金屬鋁假冒銀戒指,主要是兩者的外形色彩相似。
學生分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時,教師要及時傾聽各小組的方案,及時糾正一些錯誤的設計,要特別注意當地一些民間的錯誤傳說,例如,當地有用戒指在石灰牆上劃線,根據線的深淺來判定戒指的真假,或用雞蛋白包裹戒指,看雞蛋白是否變黑來判定戒指的真假。這些方案都應該讓同學們自己嘗試一下。
『玖』 金屬的化學性質
金屬的化學性質在初中階段要求掌握三個:
金屬能與氧氣反應
金屬能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
金屬能與金屬化合物溶液(即鹽溶液)反應
『拾』 金屬的物理化學性質
金屬是一種具有光澤(即對可見光強烈反射)、富有延展性、容易導電、導熱等性質的物質。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金屬的物理化學性質,一起來看看吧。
金屬的物理性質
1.金屬光澤:
(1)金屬都具有一定的金屬光澤,一般都呈銀白色,而少量金屬呈現特殊的顏色,如:金(Au)是黃色、銅(Cu)是紅色或紫紅色、鉛(Pb)是灰藍色、鋅(Zn)是青白色等;
(2)有些金屬處於粉末狀態時,就會呈現不同的顏色,如鐵(Fe)和銀(Ag)在通常情況下呈銀白色,但是粉末狀的銀粉或鐵粉都是呈黑色的,這主要是由於顆粒太小,光不容易反射。
(3)典型用途:利用銅的光澤,製作銅鏡;黃金飾品的光澤也是選擇的因素。
2.金屬的導電性和導熱性:
(1)金屬一般都是電和熱的良好導體。其中導電性的強弱次序:銀(Ag)>銅(Cu)>鋁(Al)
(2)主要用途:用作輸電線,炊具等
3.金屬的延展性:
(1)大多數的金屬有延性(抽絲)及展性(壓薄片),其中金(Au)的延展性最好;也有少數金屬的延展性很差,如錳(Mn)、鋅(Zn)等;
(2)典型用途:金屬可以被扎製成各種不同的形狀,金屬金打成金箔貼在器物上
4.金屬的密度:
(1)大多數金屬的密度都比較大,但有些金屬密度也比較小,如鈉(Na)、鉀(K)等能浮在水面上;密度最大的金屬──鋨,密度最小的金屬──鋰
(2)典型用途:利用金屬鋁(Al)比較輕,工業上用來製造飛機等航天器
5.金屬的硬度:
(1)有些金屬比較硬,而有些金屬比較質軟,如鐵(Fe)、鋁(Al)、鎂(Mg)等都比較質軟;硬度最高的金屬是鉻(Cr);
(2)典型用途:利用金屬的硬度大,製造刀具,鋼盔等。
6.金屬的熔點:
(1)有的金屬熔點比較高,有的金屬熔點比較低,熔點最低的金屬是汞(Hg);熔點最高的金屬是鎢(W);
(2)典型用途:利用金屬錫(Sn)的熔點比較低,用來焊接金屬
金屬的化學性質
1.金屬與氧氣反應
大多數金屬在一定條件下,都能與氧氣發生反應,生成對應的金屬氧化物,也有少數金屬很難與氧氣發生化合反應。如:“真金不怕火煉”,就是指黃金很難與氧氣反應。
(1)金屬鎂與氧氣發生反應
實驗現象:在空氣中點燃鎂帶後,鎂帶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白光,放出白煙,生成一種白色固體。
化學方程式:2Mg+O2點燃===2MgO
注意事項:在做點燃實驗之前,應先用砂紙將其打磨。
相關問題:某同學在做鎂帶燃燒實驗過程中,反應前稱得固體的質量為m1,完全燃燒後,稱得剩餘的固體殘留物的質量為m2,發現m1>m2,難道這個反應不符合質量守恆定律?請你幫這位同學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
分析: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參加反應的鎂帶質量與氧氣的質量總和等於生成物氧化鎂的質量,即反應後的固體剩餘物應該大於反應物的質量。由於在這個實驗中,會產生白煙,而此白煙就是氧化鎂粉末,容易擴散到空氣中,這部分的質量就散失了。因此就使反應後固體剩餘物的質量就減少了。另外,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在稱量中,存在錯誤操作,如砝碼與被稱物放反等情況。
(2)金屬鐵與氧氣發生反應
反應現象:金屬鐵在空氣中是不能被點燃的,在純氧中,被引燃後能夠劇烈燃燒,火星四射,鐵絲熔成小球,生成一種黑色的固體。
化學方程式:3Fe+2O2點燃===Fe3O4
注意事項:
①反應前在集氣瓶中留有少量的水或沙,以防高溫生成物濺落瓶底,使瓶底破裂。 ②將鐵絲繞成螺旋狀,有利於聚熱,同時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
③在鐵絲的一端綁上一段火柴,目的是為了預熱鐵絲,有利於鐵絲達到著火點
有關問題:某同學在做鐵絲在空氣中燃燒實驗中,沒有發現有火星四射的現象。請你幫助他一起來分析一下可能存在的問題。
分析:在實驗中沒有看到火星四射的現象,就說明沒有真正的燃燒起來。因此我們應該從燃燒的三個條件開始考慮:第一,燃燒需要有可燃物。鐵絲是可燃物,但是其表面容易形成一層氧化物,這樣的話,就有可能導致實驗失敗,所以,我們認為有可能在實驗前,該同學可能沒有充分的打磨鐵絲去除氧化膜;第二,燃燒需要有充足的氧氣。我們知道,在做鐵絲燃燒實驗中,對氧氣的濃度要求是比較高的,如果達不到某某濃度,鐵絲就不能燃燒起來,因此,可能是氧氣的濃度不夠高;第三,燃燒時需要溫度要達到該物質的著火點以上。可能火柴預熱的溫度不夠,沒有使之達到鐵絲燃燒的著火點。
(3)金屬鋁與氧氣發生反應
反應現象:在空氣中,鋁條不能被點燃,在酒精燈上加熱後,失去金屬光澤;若改成鋁箔在氧氣中,則能被點燃。
△2AlO 化學方程式:4Al+3O2===23
注意事項:鋁表面容易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一種結構緻密的氧化物,形成保護膜。因此,我們在做鋁條性質實驗之前,務必要將其保護膜打磨去除。
(4)金屬銅與氧氣發生反應
反應現象:銅不能在空氣中或氧氣中點燃,在酒精燈上加熱後,在紅色的銅表面形成一層黑色的物質。
△2CuO 化學方程式:2Cu +O2===
2.金屬與水發生反應
大部分的金屬不能與水發生反應,但少量金屬能與水發生反應,如Na、K、Mg、Fe等。 ①在冷水中,金屬鈉、鉀等能與水發生化學反應,如:2Na+2H2O==2NaOH+H2↑
②在熱水中,金屬鎂等能與水發生化學反應,如:Mg+2H2O==Mg(OH)2+H2↑
③在高溫條件下,金屬鐵等能與水蒸氣發生化學反應,如:3Fe+4H2O==Fe3O4+4H2↑
3.金屬與酸發生反應
【提問】寫出鐵跟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注意強調鐵跟鹽酸反應後的生成物為+2價鐵的化合物。)
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鉀(K)鈣(Ca)鈉(Na)鎂(Mg)鋁(Al)鋅(Zn)鐵(Fe)錫(Sn)鉛(Pb)[氫(H)]銅(Cu)汞(Hg)銀(Ag)鉑(Pt)金(Au)
(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氫(H)前面的金屬,能與某些酸發生置換反應生成氫氣;而排在氫後面的金屬不能與酸發生置換反應生成氫氣;
(2)排在越前面的金屬就越容易與酸反應,即在相同情況下,反應速率越大。
如: Fe+2HCl==FeCl2+H2↑;
實驗現象:鐵絲表面出現氣泡,鐵絲逐漸溶解,一段時間後,無色溶液變成淺綠色溶液。 其他反應:2Al+3H2SO4==Al2(SO4)3+3H2↑;Zn+H2SO4==ZnSO4+H2↑;Cu不能與稀硫酸反應
(3)置換反應: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4)有關問題:
①某同學在做鋁條與稀硫酸反應時,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當他將一小段鋁條放入試管中,
再向其中加入約5mL的稀硫酸,發現反應後並沒有現象,一段時間後,鋁條表面的氣泡開始逐漸增多,可是再過一段時間後,鋁條表面的氣泡又開始逐漸減少。請你來解釋出現以上現象的原因。
分析:鋁在空氣中就容易與氧氣發生反應,生成一層結構緻密的氧化物,這樣的話,反應前未進行打磨,鋁就很難與酸反應產生氫氣;隨著該氧化物與酸的反應,Al2O3+3H2SO4==Al2(SO4)3+3H2O,氧化膜也逐漸變薄,消失,使鋁逐漸裸露出來,就能與酸發生反應產生氣泡;在反應過程中,硫酸在不斷消耗,稀硫酸的濃度也在不斷變小,反應速率就會減少,氣泡即逐漸減少。
②金屬鐵與濃硫酸接觸後,能與其發生反應並在鐵表面生成一層結構緻密的氧化物,阻止反應的進一步進行,該現象稱為金屬的鈍化。正因為具有這樣的性質,我們可以利用鐵桶來盛放濃硫酸。某硫酸廠中的一位工人,將一盛放過濃硫酸鐵桶稍做沖洗,一段時間後,用氧炔焰來切割鐵桶,突然鐵桶就發生了猛烈的爆炸,請你來解釋爆炸的原因。
分析:鐵與濃硫酸能發生鈍化,但是在沖洗的過程,對其中的濃硫酸起了一個稀釋的作用,稀硫酸就能很輕易的與該氧化物及其裸露出來的金屬鐵發生反應,並放出氫氣。鐵桶是一個相對密封的容器,當用氧炔焰進行切割時,就可能發生爆炸了。
4.金屬與某些鹽溶液發生反應
【提問】寫出鐵跟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注意強調鐵硫酸銅溶液反應後的生成物為+2價鐵的化合物。)
排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前面的金屬能與鹽溶液反應,置換出排在順序表後面的金屬,如:
Fe+ CuSO4==FeSO4+Cu
實驗現象:在鐵絲表面出現紅色物質,一段時間後,溶液由藍色轉變為淺綠色。 主要用途:古代濕法煉銅的原理“曾青得鐵則化為銅”,現代濕法鍍銅
又如:Cu+Hg(NO3)2==Cu(NO3)2+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