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有機化學有哪些規則定理

有機化學有哪些規則定理

發布時間:2022-10-18 07:22:55

有機化學次序規則

官能團次序規則:


即羧酸>磺酸>羧酸酯>醯鹵>醯胺>酸酐>腈>醛>酮>醇>硫醇>酚>硫酚>胺>炔烴>烯烴>醚>硫醚>鹵代烴>烷烴>硝基化合物>亞硝基化合物。


當有機化合物含有多個官能團時,要以最優先的官能團為主官能團,其他官能團作為取代基。


這里這兩個不能作比較。後者命名先列出羥基最後列出主官能團羧基。



有機化學課程體系


有機化學主要是介紹化學物質的科學(高中化學學習當中也會涉及部分有機化學的課程)。有機化學物質的分類主要是按照其決定性作用,能代表化學物質的基團也就是官能團的不同來進行分類的。


可分為:烷烴,烯烴,炔烴,芳香烴(以上為烴類);鹵代烴,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胺類,硝基化合物,腈類,含硫有機化合物(如硫醇,硫醚,硫酚,磺酸,碸與亞碸等),含磷有機化合物等元素有機化合物,雜環化合物等(以上為烴衍生物)。


具體主要是介紹這些化學物質的系統命名,化學反應,反應機理,制備方法。其中化學反應基本上為基團的取代,能否進行一個反應,取決於熱力學和動力學兩個方面的因素。而制備方法主要是通過無機物,石油提取物,以及容易制備或成本低的物質製得難以得到的物質。反應機理也為基團之間的進攻和離去傾向之間的競爭。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次序規則;網路-有機化學

⑵ 有機化學 簡述加成法則和消除法則,各舉兩例

加成法則:馬氏規則——不對稱烯烴與鹵化氫加成是氫原子總是加到含氫較多的雙鍵碳原子上,鹵素總是加到含氫較少的雙鍵碳原子上。
消除法則:查依采夫規則——鹵代烴脫鹵化氫時,氫原子總是從含氫較少的碳原子上脫去,生成的總是雙鍵上取代基多的烯烴。

⑶ 有機化學中的次序規則具體內容是什麼

官能團次序規則

即 羧酸>磺酸>羧酸酯>醯鹵>醯胺>酸酐>腈>醛>酮>醇>硫醇>酚>硫酚>胺>炔烴>烯烴>醚>硫醚>鹵代烴>烷烴>硝基化合物>亞硝基化合物

當有機化合物含有多個官能團時,要以最優先的官能團為主官能團,其他官能團作為取代基。

這里這兩個不能作比較。後者命名先列出羥基最後列出主官能團羧基。

(3)有機化學有哪些規則定理擴展閱讀:

次序規則其主要內容是: 由雙鍵碳上直接相連的兩個原子或原子團的原子序數的大小來決定,原子序數大者為優。若原子序數相同時,則比較相對原子質量數大小。若與雙鍵碳原子直接相連的第一個原子相同,要依次比較第二個甚至第三個原子,依此類推,直到比較出優先順序為止。

⑷ 有機化學加成反應的馬氏規則和反馬規則是怎麼回事

馬氏規則規定:在烯烴的親電加成反應中,加成試劑的正性基團將加到烯烴雙鍵 ( 或叄鍵 )帶取代基較少 (或含氫較多 )的碳原子上 .它闡明了在加成試劑與烯烴發生反應中,如可能產生兩種異構體時,為何往往只產生其中的一種.
反馬氏規則指:不對稱烯烴與鹵化氫等親電試劑發生加成反應的取向與按馬氏規則預測的取向不一致時,稱為反馬爾可夫尼可夫規則.反馬氏規則的情況大致有兩種:(1)在光及過氧化物作用下,發生了游離基加成反應(參見過氧化物效應);(2)當親電試劑中氫原子的電負性大於所連的原子或原子團時,從形式上看加成的取向是違反馬氏定則的.(3)三氟乙烯和氯化氫加成違反馬氏定則.(4)烯與次鹵酸加成是反馬氏規則!

⑸ 有機化學的七大反應規律

1、取代----取而代之,1+1=1+1
烷烴上的H可以與鹵素單質發生光鹵代,生成鹵代烴和鹵化氫
苯環上的H可以與液溴在鐵催化下發生溴代,生成溴苯和溴化氫
苯環上的H還可以與硝酸發生硝化反應
苯環上的H還可以與濃硫酸發生磺化反應
鹵代烴水解得到醇
醇和氫鹵酸反應得到鹵代烴
羧酸與醇在濃硫酸催化下發生酯化反應,生成酯和水
酯的水解反應
2、加成----1+1=1,一般加小分子H2、X2、HX、H2O
碳碳雙鍵、碳碳叄鍵四個都可以加成
苯環加H2、X2
醛、酮中的羰基可以加H2、HCN
3、消去----1=1+1,一般消去的小分子是H2O、HX
某些醇可以消去得相應的烯烴
某些鹵代烴可以消去得相應的烯烴
4、氧化----有加氧氧化、去氫氧化兩種
有機物的燃燒屬於完全氧化
醇被催化氧化生成醛或酮,屬於去氫氧化
醛被氧化成酸屬於加氧氧化
苯環的側鏈烷基被高錳酸鉀酸性溶液氧化成苯甲酸(阿爾法碳上必須有H原子,才可以被氧化)
碳碳雙鍵、碳碳叄鍵被高錳酸鉀酸性溶液氧化
5、還原----與氫氣的加成反應也屬於還原反應
此外,硝基苯與鐵、鹽酸反應,生成苯胺也是還原反應
6、加聚----在加成基礎上的聚合反應
一般是碳碳雙鍵的性質
烯烴的加聚反應,生成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
二烯烴的加聚反應,生成天然橡膠、順丁橡膠、氯丁橡膠、丁苯橡膠等
7、縮聚----縮合聚合反應,除了生成高分子之外,還得到小分子產物,一般是水
苯酚與甲醛縮聚成酚醛樹脂
乙二酸與乙二醇縮聚成聚酯(二元酸與二元醇都可以發生類似反應)
氨基酸縮聚成胎,並進一步縮聚成蛋白質

⑹ 有機化學中馬氏規則和反馬氏規則的是什麼,什麼定義啊,詳細點謝謝

1、馬氏規則:(又稱馬爾科夫尼科夫規則,Markovnikov規則或Markownikoff規則),是一個基於扎伊采夫規則的區域選擇性經驗規則,是由俄國化學家馬爾科夫尼科夫在1870年提出的。

其內容即:當發生親電加成反應(如鹵化氫和烯烴的反應)時,親電試劑中的正電基團(如氫)總是加在連氫最多(取代最少)的碳原子上,而負電基團(如鹵素)則會加在連氫最少(取代最多)的碳原子上。

2、反馬氏規則:不對稱烯烴與鹵化氫等親電試劑發生加成反應的取向與按馬氏規則預測的取向不一致時,稱為反馬爾可夫尼可夫規則。反馬氏規則的情況大致有兩種:

(1)在光及過氧化物作用下,發生了游離基加成反應(參見過氧化物效應);

(2)當親電試劑中氫原子的電負性大於所連的原子或原子團時,從形式上看加成的取向是違反馬氏定則的。

(6)有機化學有哪些規則定理擴展閱讀

馬氏規則的產生原因:

馬氏規則的原因是親電加成反應中生成了較為穩定的碳正離子。加上一個H+的碳原子會使其他碳原子上引入一個正電荷,形成一個碳正離子。由於誘導效應和超共軛效應,取代基(碳上連接的碳或給電子基團)越多的碳正離子越穩定。

而加成反應的主要產物會由一個更加穩定的中間體產生。所以烯烴加溴化氫時,溴化氫中的氫總是加在連氫最多的碳上,而鹵素基團加在連氫最少的碳上。然而,其它比較不穩定的碳正離子仍然存在,通過它們生成的產物是不符合馬氏規則的,通常是反應的副產物。

這個規則可以概括為「氫多加氫」或「富者愈富,而窮者愈窮」:連氫多的碳會得到另外的氫,而連氫少的碳會得到另外的取代基。對於其他不對稱親電試劑也是如此。正電基團加到取代少的碳上,負電基團加到取代多的碳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氏規則

網路-反馬氏規則

⑺ 有機化學順序規則

是的,依次比較大的原子。
部分歸納如下:
次序規則是各種取代基按照優先順序排列的規則(1)原子:原子序數大的排在前面,同位素質量數大的優先.幾種常見原子的優先次序為:I>Br>Cl>S>P>O>N>C>H

(2)飽和基團:如果第一個原子序數相同,則比較第二個原子的原子序數,依次類推.常見的烴基優先次序為:(
CH3
)3C->(CH3)
2CH
->CH3
CH2
->CH3-

(3)不飽和基團:可看作是與兩個或三個相同的原子相連.不飽和烴基的優先次序為:-C
CH>-CH=CH2>(CH3)2CH-

按照次序規則,烷基的優先次序為:叔丁基>異丁基>異丙基
>丁基>丙基>乙基>甲基

⑻ 有機化學的系統命名法有哪些規則。

IUPAC命名法
IUPAC命名法是一種有系統命名有機化合物的方法。該命名法是由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規定的,最近一次修訂是在1993年。其前身是1892年日內瓦國際化學會的「系統命名法」。最理想的情況是,每一種有清楚的結構式的有機化合物都可以用一個確定的名稱來描述它。它其實並不是嚴格的系統命名法,因為它同時接受一些物質和基團的慣用普通命名。

中文的系統命名法是中國化學會在英文IUPAC命名法的基礎上,再結合漢字的特點制定的。1960年制定,1980年根據1979年英文版進行了修定。

一般規則

取代基的順序規則

當主鏈上有多種取代基時,由順序規則決定名稱中基團的先後順序。一般的規則是:

取代基的第一個原子質量越大,順序越高;

如果第一個原子相同,那麼比較它們第一個原子上連接的原子的順序;如有雙鍵或三鍵,則視為連接了2或3個相同的原子。

以次序最高的官能團作為主要官能團,命名時放在最後。其他官能團,命名時順序越低名稱越靠前。

主鏈或主環系的選取

以含有主要官能團的最長碳鏈作為主鏈,靠近該官能團的一端標為1號碳。

如果化合物的核心是一個環(系),那麼該環系看作母體;除苯環以外,各個環系按照自己的規則確定1號碳,但同時要保證取代基的位置號最小。

支鏈中與主鏈相連的一個碳原子標為1號碳。

數詞

位置號用阿拉伯數字表示。

官能團的數目用漢字數字表示。

碳鏈上碳原子的數目,10以內用天干表示,10以外用漢字數字表示。

各類化合物的具體規則

烷烴

找出最長的碳鏈當主鏈,依碳數命名主鏈,前十個以天干(甲、乙、丙...)代表碳數,碳數多於十個時,以中文數字命名,如:十一烷。

從最近的取代基位置編號:1、2、3...(使取代基的位置數字越小越好)。以數字代表取代基的位置。數字與中文數字之間以 - 隔開。

有多個取代基時,以取代基數字最小且最長的碳鏈當主鏈,並依甲基、乙基、丙基的順序列出所有取代基。

有兩個以上的取代基相同時,在取代基前面加入中文數字:一、二、三...,如:二甲基,其位置以 , 隔開,一起列於取代基前面。

烯烴

命名方式與烷類類似,但以含有雙鍵的最長鍵當作主鏈。

以最靠近雙鍵的碳開始編號,分別標示取代基和雙鍵的位置。

若分子中出現二次以上的雙鍵,則以「二烯」或「三烯」命名。

烯類的異構體中常出現順反異構體,故須註明「順」或」反」。

炔烴

命名方式與烯類類似,但以含有叄鍵的最長鍵當作主鏈。

以最靠近叄鍵的碳開始編號,分別標示取代基和叄鍵的位置。

炔類沒有環炔類和順反異構物。

分子中既有雙鍵又有三鍵時,名字以烯先炔後,分別標注位置號,碳數寫在「烯」前面。

鹵代烴·醚

鹵代烴命名以相應烴作為母體,鹵原子作為取代基。

如有碳鏈取代基,根據順序規則碳鏈要寫在鹵原子的前面;如有多種鹵原子,列出次序為氟、氯、溴、碘。

醚的命名以碳鏈較長的一端為母體,另一端和氧原子合起來作為取代基,稱烴氧基。



醇的命名,以含有醇羥基的最長碳鏈為主鏈;

由這條鏈上的碳數決定叫某醇,編號時讓醇羥基的位置號盡量小;

其他基團按取代基處理。

主鏈上有多個醇羥基時,可以按羥基的數目分別稱為二醇、三醇等。



醛的命名,以含有醛基的最長的碳鏈為主鏈,其他部分作為取代基;

決定名稱的碳數包括醛基的一個碳。

如果有多個醛基,則以含有2個醛基的最長碳鏈為主鏈,稱二醛。

醛基作取代基時稱甲醯基(或氧代)。



以含有酮羰基最長的碳鏈為主鏈,按此鏈上的碳數(包括該羰基)稱為「某酮」;並把羰基的位置號標在前面,盡量使位置號最小。

如果主鏈上有多個羰基,可稱為二酮、三酮等。

羰基作取代基時稱「氧代」。

羧酸

以含有羧基的最長碳鏈為主鏈,依照碳數(包括羧基)稱為某酸。

主鏈上有2個羧基時,稱為二酸。

羧酸酐

以形成酸酐的酸的名稱稱呼酸酐,再加「酐」字。

(如:CH3CO-O-CO-C2H5——乙酸丙酸酐)

若形成酸酐的兩分子酸相同,直接稱為「某酸酐」。



以形成酯的酸和醇的名稱命名,稱為某酸某(醇)酯或某醇某酸酯。

若有多個醇或酸分子參與成酯,那麼要在相應的醇或酸前面加上數目。

胺類

以與氮原子相連的最長碳鏈為主鏈,按照該鏈上的碳原子數稱為「某胺」;

若是亞胺,氮原子上的較短烴基視作取代基,命名時稱「N-某基」(N表示取代基連在氮上)

⑼ 有機化學命名規則是什麼

有機化學命名規則是取代基的順序規則。當主鏈上有多種取代基時,由順序規則決定名稱中基團的先後順序,一般的規則是取代基的第一個原子質量越大,順序越高,如果第一個原子相同,那麼比較它們第一個原子上連接的原子的順序,如有雙鍵或三鍵,則視為連接了2或3個相同的原子。

有機化學命名原則口訣

只含CH稱為烴,結構成鏈或成環,雙鍵為烯叄鍵炔,單鍵相連便是烷,脂肪族的排成鏈,芳香族的帶苯環,異構共用分子式,通式通用同系間,烯烴加成烷取代,衍生物看官能團,羧酸羥基連烴基,稱作醇醛及羧酸,羰基醚鍵和氨基,衍生物是酮醚胺。

苯帶羥基稱苯酚,萘是雙苯相並聯,去氫加氧叫氧化,去氧加氫叫還原,醇類氧化變酮醛,醛類氧化變羧酸,羧酸都比碳酸強,碳酸強於石碳酸,光照鹵代在側鏈,催化鹵代在苯環,烴的鹵代衍生物,鹵素能被羥基換,消去一個小分子,生成稀和氫鹵酸。

鉀鈉能換醇中氫,銀鏡反應可辨醛,氫氧化銅多元醇,溶液混合呈絳藍,醇加羧酸生成酯,酯類水解變醇酸,苯酚遇溴沉澱白,澱粉遇碘色變藍,氨基酸兼酸鹼性,甲酸是酸又像醛,聚合單體變鏈節,斷裂π鍵相串聯。

閱讀全文

與有機化學有哪些規則定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7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2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3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5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