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體驗數字化學習的內容和步驟
數字化學習的內容是:
在教育領域建立互聯網平台,學生通過網路進行學習的一種全新學習模式。又稱為網路化學習或E-learning。以數字化學習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不同於傳統的學習方式。
Ⅱ 信息社會的數字化學習有哪些具體表現
摘要 您好,很高興能夠為您解答!1.基於搜索探究 2.互動虛實嘗試越來越多的富媒體,學習應用程序,互動式電子書,虛擬現實,用一種非線性的方式。 3.多維度可視化一個事實,一個事物,一個概念,一個猜想,一個實驗,一個場景,一個觀念等等,數字化正在讓所有的一切具備更多的表現形式,更多維度的可視化。
Ⅲ 談你對數字化的理解
一些人是把數字化的手段、工具當成了數字化。像電商、直播這樣的數字化手段,他是藉助了數字化工具,成為一種數字化的表現形式。本質上講,電商、直播最多是一種數字化的營銷手段,不能稱為數字化體系。
也有一些人糾結於大數據、小數據。從根本上講,數字化所講的數據,很難劃分所謂的大數據、小數據。
也有的企業期望找到一套數字化軟體系統,藉助這樣的數字化技術完成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其實,數字化轉型難點並不在軟體、技術一端,核心是要理解數字化轉型的基本邏輯。
准確理解數字化轉型,需要從數字化的兩個基本邏輯著手。
一個基本邏輯是數字化的形成邏輯。也就是數字化體系是怎麼形成的?
綜合目前各方的觀點,數字化體系的形成是這樣的一個邏輯:
在線產生鏈接--鏈接產生數據--數據產生智能。
數字化基於在線這樣一個特別環境,在在線化環境下,要實現企業有關主要營銷要素的在線化鏈接。
從營銷的角度講,要實現五個在線:用戶在線、商品在線、交易在線、營銷在線、團隊在線。
並且這五大核心營銷要素要藉助在線,建立全面的在線化鏈接。各個營銷要素之間是相互打通的,目標指向是一致的。
在在線、鏈接的基礎上,產生在線化數據。
這些數據是以在線、鏈接產生的數據為主體,其他的數據形式為輔助。
這些數據是多維度的數據。如果講要有大數據、小數據之分主要應該是講數據維度。越能形成更廣泛維度的數據越是大數據。否則就是小數據。
Ⅳ 數字化學習的目的
(1)以學習者為中心,學習個性化,能夠達到個人需求。
以數字化學習者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習者的主導性,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習者的主觀意願,努力為創新型人才的成長提供優質的生存環境。
Ⅳ 3、信息社會的數字化學習有哪些具體表現
數字化學習資源,按其呈現方式不同,大致可以分為數字視頻、數字音頻、多媒體軟體、CD-ROM、網站、電子郵件、在線學習管理系統、計算機模擬、在線討論、數據文件、資料庫等。
數字化學習資源:是指經過數字化處理,依據學習者特徵進行編輯的,可以在多媒體計算機上或網路環境下運行的供學習者自主、合作學習的,且可以實現共享的多媒體材料。
與數字化學習資源相對應的是非數字化學習資源,包括印刷材料、幻燈片、投影片、電影、電視、錄像等。數字化學習資源能夠激發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創造的方式來尋找和處理信息,從而使數字化學習成為可能。
數字化學習資源的特點:
我們都知道數字化學習不僅僅局限於教科書的學習,它還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多媒體電子讀物、各種類型的網上資源、網上教程進行學習,故其特點如下。
1. 獲取的便捷性
利用數字化學習資源的學生可以不受時空和傳遞呈現方式的限制,通過多種設備,使用各種學習平台獲得高質量課程相關信息,可以實現隨意的信息的傳送、接收、共享、組織和儲存。
2. 形式的多樣性
數字化學習資源以電子數據的形式表現信息內容,其主要的媒體呈現形式有文本、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極大地豐富了信息內容的表現力。除此之外,其友好的交互界面、超文本結構極大地方便了學習者的學習,虛擬模擬的應用也更有助於學習者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
Ⅵ 什麼是數字化教學
教學所用的資源全部進行數字化。
教學實踐表明,有效地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對於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問題意識的培養乃至懷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義。學生通過對數字化教學資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與發現的興趣,是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業能力極佳的路徑。數字時代年輕一代所具有的優勢通常超過年長者,這種並非個體性因素造成的優越,已越來越得到認同,這也是人類在數字化革命中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收獲之一。數字文化所自然生成的DIY學習理念已成為一種網路的標識性的文化符號。這種文化理念培養的往往是一種互動精神,而互動能協助孩子成長,培育其開發本身的價值,訓練其判斷分析力,評估力,批判力及幫助他人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及時地引導學生開發和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並由此培養學生的發現、思考、分析及判斷能力。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背景和思維結構,根據學業的需要,自行斟選、組織相關教學資料和學術信息,並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得出自己的觀點見解。
學生通過接觸數字化教學資源,不僅可以獲得建構知識的能力,而且還能得到信息素養的培養。建構知識的能力首要是自主學習能力的獲得。通過對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選取與利用等環節的實踐,學生的學習從以教師主講的單向指導的模式而成為一次建設性、發現性的學習,從被動學習而成為主動學習,由教師傳播知識而到學生自己重新創造知識,研究表明,在數字化時代和信息社會,學生達到能夠自主學習的重要的前提還取決於具有怎樣的信息素養。讓學生直接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無疑是鍛煉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的大好機會,也是檢驗其學習能力、學習收獲的最佳方式和途徑之一。
相對於學生,教師面對數字化教學資源所感受到的不僅是便利,更多的是挑戰。
首先,數字化時代,對教師的角色觀念必須有新的認識和定位。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受制於條件,教學大都以教師為中心,教學結構是線性的,以教師的單向傳播為主,多數情況下學生是被動的接收者,學習的自主性難以體現。教師的專業背景,知識取向和個人喜好等因素均對教學內容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教師在教學中處於中心和權威地位,掌握著主要的話語力。應該說,在信息化和數字化技術尚不發達的時代里,傳統的單向傳播式(也稱廣播式)的教學模式,幾乎稱得上是最佳選擇,並在人類的教育史和文明史上起過並還在起著重要作用。但數字化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對以往的教與學的結構模式形成巨大的挑戰,學習知識的渠道和媒介也不再是單一的,不僅有紙媒文化,還有電子媒介尤其是網路上的各種數字化知識和資源,都對教師的中心地位形成挑戰。網路和信息面前人人平等,教師和學生具有同等的信息條件,面對同樣的信息資源,這無疑給教師提出新課題。學生在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方面所表現出的優越性,教師不僅不能迴避和視而不見,更應給予鼓勵和激發,「弟子不必不如師」,教育的本質重在超越,這才是教育的本質性的目的和訴求。
其次,面對數字化時代教學的新挑戰和新課題,教師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同時也必須思考和實施新的對策與方法。面對新的教學形勢和教學條件,教師一方面要積極激發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和創新創業能力,另一方面更應重新確立教育教學的側重點。由於教師與學生面對的是同樣的數字信息資源,教師必須將教學內容重點定位在學科和課程的前沿性和前瞻性上,在教學中適度加入自己通過研究分析歸納,對學科與課程的重點問題做出自己的整理、評價和前瞻,並將本學科中出現的前沿性問題加以介紹講解,這不僅有利於學生形成敏感的問題意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對其未來的發展也提供了知識系統的延伸和引導,益於專業素質的培養。
此外,教學內容重點還應錨定在知識的深度性方面,即教學必須向深度開掘。在教學中加強內容的深度性不僅是信息時代使然,更是高等學校教學的重要目標。教師在課堂上針對某一問題應盡可能的提供有見地的,有科研含量的個人見解,這也是學生異常歡迎的和希望聽到的。這無疑會使教師的教學與科研形成良性的鏈接與互動,真正實現以教學帶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深化的良好局面,這無疑是教師這一職業的理想境界
Ⅶ 什麼是數字化教學方式
數字化教學是指教師和學習者在數字化的教學環境中 ,遵循現代教育理論和規律 ,運用數字化的教學資源,以數字化教學模式進行培養適應新世紀需要的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的教學活動。
簡單的說,數字化教學就是利用多媒體教室、電腦等現代化多媒體載體進行的教學。數字化校園是以數字化信息和網路為基礎,在計算機和網路技術上建立起來的對教學、科研、管理、技術服務、生活服務等校園信息的收集、處理、整合、存儲、傳輸和應用,使數字資源得到充分優化利用的一種虛擬教育環境。通過實現從環境(包括設備,教室等)、資源(如圖書、講義、課件等)到應用(包括教、學、管理、服務、辦公等)的全部數字化,在傳統校園基礎上構建一個數字空間,以拓展現實校園的時間和空間維度,提升傳統校園的運行效率,擴展傳統校園的業務功能,最終實現教育過程的全面信息化,從而達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