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氮的固定有哪些化學方程式
1
雷電作用:N2+O2=(通電)=2NO;
2NO+O2=2NO2;
H2O+3NO2=2HNO3+NO
正是,「雷雨肥莊稼」。
2
細菌固氮:大豆根部的根瘤菌可以使氮轉化為氨(NH3)的形式。
原理大概是:N2+3H2==細菌作用==2NH3
應該主要就是這三種形式吧
2. 什麼是固定氮作用 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學反應是.. 總這個固定氮作用是什麼意思
分子態氮被還原成氨和其他含氮化合物的過程.自然界氮(N2)的固定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非生物固氮,即通過閃電、高溫放電等固氮,這樣形成的氮化物很少;二是生物固氮,即分子態氮在生物體內還原為氨的過程.大氣中90%以上的分子態氮都是通過固氮微生物的作用被還原為氨的.生物固氮是固氮微生物的一種特殊的生理功能,已知具固氮作用的微生物約近50個屬,包括細菌、放線菌和藍細菌(即藍藻),它們的生活方式、固氮作用類型有較大區別,但細胞內都具有固氮酶.不同固氮微生物的固氮酶均由鉬鐵蛋白和鐵蛋白組成.固氮酶必須在厭氧條件下,即在低的氧化還原條件下才能催化反應.固氮作用過程十分復雜,目前還不完全清楚.各種固氮微生物進行固氮作用的總反應可用以下簡式表示
N2+6H++nATP+6e-2NH3+nADP+nPi
3. 氮的固定的方程式
氮的固定有化學固氮(合成氨) 和自然固氮兩種。化學固氮的方程式 :
N2+3H2=高溫高壓催化劑=2NH3,自然固氮的方程式很復雜,是靠植物來完成的。
4. 如何寫氮的固定化學方程式
N₂+O₂=(通電)=2NO;2NO+O₂=2NO₂;H₂O+3NO₂=2HNO₃+NO。
氮是空氣中最多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十分廣泛,在生物體內亦有極大作用,是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之一。
氮在地殼中的重量百分比含量是0.0046%,動植物體中的蛋白質都含有氮。土壤中有硝酸鹽,例如KNO₃。在南美洲智利有硝石礦(NaNO₃),這是世界上唯一的這種礦藏,是少見的含氮礦藏。宇宙星際已發現含氮分子,如NH₃、HCN等。
(4)化學中如何固定氮擴展閱讀:
氮氣為無色、無味的氣體。氮通常的單質形態是氮氣。它無色無味無臭,是很不易有化學反應呈化學惰性的氣體,而且它不支持燃燒。
若沒有孤電子對時,則分子構型為三角形,例如HNO₃分子或NO₃-離子。硝酸分子中N原子分別與三個O原子形成三個σ鍵,它的π軌道上的一對電子和兩個O原子的成單π電子形成一個三中心四電子的不定域π鍵。
在硝酸根離子中,三個O原子和中心N原子之間形成一個四中心六電子的不定域大π鍵。
5. 氮的固定方式有哪些原理分別是什麼
氮的固定有生物固氮與化學固氮,化學固氮既工業固氮,生物固氮是以固氮微生物的固氮作用,工業固氮是將空氣冷凝分離出氮氣,氮氣在與氫氣生成氨氣,氨氣氧化生成一氧化氮,然後應該知道吧
6. 氮的固定有哪些化學方程式
化學固氮(合成氨)
反應原理:
N2+3H2==(可逆,高溫高壓催化劑)2NH3(正反應為放熱反應),這是一個氣體總體積縮小的、放熱的可逆反應。 原料氣的製取:
N2:將空氣液化、蒸發分離出N2或者將空氣中的O2與碳作用生成CO2,然後除去CO2,得到N2。
H2:用水和燃料(煤、焦碳、石油、天然氣等)在高溫下製取。用煤和水製取H2的主要反應為
C+H2O(g)=△=CO+H2;CO+H2O(g)=△催化劑=CO2+H2O
製得的N2、H2需凈化、除雜質。在用高壓機縮壓至高壓。
(6)化學中如何固定氮擴展閱讀
合成氨適宜條件的選擇
催化劑:雖不能改變化學平衡,但可以加快反應速率,提高單位時間內的產量。
溫度:升高溫度可加快反應速率,但從平衡移動考慮,此反應溫度不宜太高。使催化劑的活性最大也是選擇溫度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壓強:增大壓強既可以加快反應速率又可以使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但生產設備能不能承受那麼大的壓強,產生壓強所需的動力、能源 又是限制壓強的因素。
濃度:在生產過程中,不斷補充N2和H2,及時分離出NH3,不但可以加快反應速率,還能使平衡右移,提高NH3的產量。 d。合成氨的適宜條件
壓強:20~50MPa
溫度:500℃左右(此時催化劑的活性最大)
催化器:鐵觸媒(以鐵為主體的多成分催化劑)
7. 氮的固定的相關化學方程式有哪些
將氮氣轉化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氮的固定的相關化學方程式有:
1.N2+3H2==(高溫,高壓,催化劑,可逆)==2NH3
2.N2+O2==(高溫,放電)==2NO
滿意望採納,謝謝,祝你學習進步,天天開心。
8. 氮的固定三種形式
有三種將游離態的N2(大氣中的氮氣)轉化為化合態氮的方法:
生物固定 – 一些共生細菌(主要與豆科植物共生)和一些非共生細菌能進行固氮作用並以有機氮的形式吸收。
工業固氮 – 在哈伯-博施法中,N2與氫氣被化合生成氨(NH3)肥。
化石燃料燃燒 – 主要由交通工具的引擎和熱電站以NOx的形式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