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三化學需要記住的各種物質的溶液的ph值
請回答一下物質的PH值(實驗室用PH試紙測出的值,不需要計算)
稀鹽酸()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石灰水()糖水()肥皂水()自來水()唾液()洗潔精()
這些都要看濃度的高濃度時:
請回答一下物質的PH值(實驗室用PH試紙測出的值,不需要計算)
稀鹽酸(1)稀硫酸(1)氫氧化鈉溶液(14)石灰水(13)糖水(8)肥皂水(10)自來水(6)唾液(7.8)洗潔精(8~9)
低濃度是都約等於7
Ⅱ 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酸鹼性,一定要詳細說明
常見酸:硫酸 鹽酸 硝酸 碳酸 高錳酸 硅酸 磷酸
常見鹼: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澄清石灰水) 氫氧化鉀 氫氧化鎂 氫氧化銅 氫氧化鐵 氫氧化亞鐵
常見鹽:硫酸銅 硫酸鋅 碳酸鈉(溶液呈鹼性)碳酸氫鈉 碳酸鈣 硝酸銀 氯化鋇 氯化鈣 氯化鎂 氯化亞鐵 氯化鐵……
1. 酸鹼指示劑(石蕊、酚酞)遇酸、鹼溶液的變色情況;
稀鹽酸 氫氧化鈉溶液
紫色石蕊試液 紅 藍
無色酚酞試液 無 紅
2. 常見的酸
(1)常見酸的物理性質及用途:
物理性質 用途
鹽酸
(HCl) 濃鹽酸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易揮發,在空氣中冒白霧,有酸味。
重要化工產品。用於金屬表面除銹、製造葯物(如鹽酸麻黃素、氯化鋅)等;人體胃液中的鹽酸可幫助消化
硫酸
(H2SO4) 濃硫酸是無色、粘稠、油狀液體,有吸水性,溶於水時放熱。 重要化工原料。可用於生產化肥、農葯、火葯、染料以及冶煉金屬、精煉石油和金屬除銹等;在實驗室常用作乾燥劑
(2)酸的通性:(掌握稀鹽酸、稀硫酸的化學性質,知道它們的用途。)
① 酸能使酸鹼指示劑顯示不同的顏色;
② 酸能與多種活潑金屬反應,生成氫氣;
注意:活潑金屬指的是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排在(H)前面的金屬,但K、ca、Na等金屬可直接與水反應,Sn和Pb反應過於緩慢,所以,一般我們討論的是Mg、Al、Zn、Fe四種金屬,且與酸反應的速度依次減慢;而酸一般指鹽酸和稀硫酸,因濃硫酸和硝酸有氧化性,它們與活潑金屬反應時,不能產生氫氣。
與稀鹽酸反應 與稀硫酸反應
鎂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鋁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鋅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鐵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FeCl2 溶液、FeSO4溶液的顏色為淺綠色)
③ 酸能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水。
鐵銹 氧化銅
鹽酸 Fe2O3+6HCl=2FeCl3+H2O CuO+2HCl=CuCl2+H2O
硫酸 Fe2O3+3H2SO4=Fe2(SO4)3+3H2O CuO +H2SO4=CuSO4+H2O
(FeCl3溶液、Fe2(SO4)3溶液為黃色;CuCl2溶液為綠色;CuSO4溶液為藍色。)
3. 常見的鹼
(1)常見鹼的物理性質及用途:
俗名 物理性質 用途
氫氧化鈉
(NaOH)
苛性鈉、火鹼、燒鹼 純凈的氫氧化鈉是白色固體,極易溶於水、溶於水時放出大量的熱,能夠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而潮解。 重要化工原料,用於肥皂、石油、造紙、紡織和印染等工業,在生活中可用來除去油污。
氫氧化鈣
(Ca(OH)2) 熟石灰、消石灰 白色粉末狀固體、微溶於水、其水溶液俗稱石灰水。 用於建築材料、制漂白粉、氫氧化鈉,改良土壤,制波爾多液。
氫氧化鈣製取CaO+H2O=Ca(OH)2 (反應放出大量的熱)
(2)鹼的通性:(掌握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性質,知道它們的用途。)
①鹼能使酸鹼指示劑顯示不同的顏色;
② 鹼能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水。
比較:2NaOH+CO2=Na2CO3+H2O與 Ca(OH)2+CO2=CaCO3↓+H2O (可用於區別兩種鹼)
注意:氫氧化鈉的保存方法—密封保存。原因:易吸收水分潮解;能與空氣中的CO2反應。
4. 酸、鹼溶液的稀釋方法;
濃硫酸稀釋的正確操作:在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把濃硫酸沿器壁慢注入水裡,並不斷攪拌。切不可將水倒進濃硫酸里。
5. 酸和鹼有腐蝕性,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6. 中和反應:酸和鹼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中和反應。中和反應有廣泛的應用。
7. 溶液的酸鹼度可用pH表示。PH與溶液酸鹼性的關系:
pH<7,溶液為酸性;pH=7,溶液為中性;pH>7,溶液為鹼性。
用pH試紙可測定溶液的酸鹼度。
8. 鹽是在水溶液中能解離出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1.重要的酸——鹽酸.硫酸的物理性質及其用途;
2.酸的化學性質;
3.中和反應及應用;
4.濃硫酸的特性.稀釋及事故的處理;
5.重要的鹼——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物理性質.用途及腐蝕性;
6.溶液的導電性及原因;
7.溶液酸鹼度表示——pH及應用;
8.重要的鹽——氯化鈉.碳酸鈉.碳酸鈣的物理性質及用途;
9.粗鹽的提純;過濾和蒸發操作;
10.CO32-的鑒定;
11. 發生復分解反應的條件。
知識提要
1. 中常見的酸有鹽酸、硫酸、硝酸等。
(1) (1) 鹽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質
①鹽酸是氯化氫的水溶液,化學上也叫氫氯酸,化學式HCl,相對分子質量為36. 5。
純凈的鹽酸是無色有刺激性酸味的液體,有揮發性,和腐蝕性。
常用於制葯、試劑、金屬除銹及製造其他化工產品,是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幫助消化。
②硫酸H2SO4,相對分子質量98。
純凈的濃硫酸為無色粘稠油狀液體,有吸水性,易溶於水,溶解時放出大量熱,有強烈的腐蝕性。
可用作一些氣體的乾燥劑,廣泛用於生產化肥、農葯、火葯、染料及金屬除銹、蓄電池等。
稀釋濃硫酸時會放出大量的熱,很易使水和酸液沸騰飛濺出來而發生事故。因此,在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把濃硫酸沿著器壁慢慢地注入水裡,並不斷地用玻璃棒攪拌。
(2) (2) 鹽酸和硫酸的化學性質
HCl H2SO4
①跟指示劑的作用 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無色酚酞不變色 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無色酚酞不變色
②跟活潑金屬的反應 Mg+2HCl==MgCl2+H2↑
Fe+2HCl==FeCl2+H2↑ Zn+H2SO4==ZnSO4+H2↑
2Al+3H2SO4==Al2(SO4)3+3H2↑
③跟金屬氧化物的反應 Fe2O3+6HCl=2FeCl3+3H2O
CuO+2HCl= CuCl2+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CuO+H2SO4=CuSO4+H2O
④跟鹼的中和反應 NaOH+HCl=NaCl+H2O
Cu(OH)2+2HCl=CuCl2+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⑤跟某些鹽的反應 CaCO3+2HCl=CaCl2+H2O+CO2↑
HCl+AgNO3=AgCl↓+HNO3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H2SO4+BaCl2=BaSO4↓+2HCl
2. 生活中常見的鹼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等
(1) (1) 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物理性質
①氫氧化鈉化學式NaOH,相對分子質量是40,俗名叫火鹼、燒鹼、苛性鈉。
純凈的氫氧化鈉為白色固體,在空氣中易吸濕而潮解。極易溶於水且放熱。有強烈的腐蝕性。
可用作乾燥劑,廣泛用於制肥皂、石油、造紙、紡織和印染等。
②氫氧化鈣化學式Ca(OH)2,相對分子質量74,俗名熟石灰、消石灰等
氫氧化鈣是白色粉末,微溶於水,放熱,其澄清水溶液叫石灰水,有腐蝕性和吸濕性。
用於建築業、農業上的改良酸性土壤等。
(2) (2) NaOH和Ca(OH)2的化學性質
NaOH Ca(OH)2
①跟指示劑的反應 使紫色石蕊變藍色
使無色酚酞變紅色 使紫色石蕊變藍色
使無色酚酞變紅色
②跟非金屬氧化物的反應 2NaOH+CO2=Na2CO3+H2O
2NaOH+SO2=Na2SO3+H2O Ca(OH)2+CO2=CaCO3↓+H2O
③跟酸的中和反應 NaOH+HNO3=NaNO3+H2O Ca(OH)2+2 HCl=CaCl2+ 2H2O
3. 常見的鹽有氯化鈉、碳酸鈉、碳酸鈣等
①氯化鈉化學式NaCl,廣泛分布在海水、鹽湖、鹽井、鹽礦中,它是食鹽的主要成分,是一種白色有鹹味的固體,易溶於水,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大。對維持人體體液的平衡起著重要作用。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於製造燒鹼、氯氣、鹽酸、漂白粉、純鹼等,醫療上的生理鹽水、農業上的選種等用途。
②碳酸鈉化學式Na2CO3,俗名純鹼或蘇打,是白色易溶於水的固體。它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用於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等。
③碳酸鈣化學式CaCO3。它是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一種白色難溶於水的固體。石灰石、大理石是重要的建築材料。還可作人體補鈣劑。
4. 常見的化肥氮肥、磷肥、鉀肥和復合肥。
(1)常見的氮肥有銨鹽如NH4Cl、NH4HCO3,硝酸鹽如NH4NO3和NaNO3,還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等。氮是植物體內蛋白質、核酸和葉綠素的組成元素,能促進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
(2)常見的磷肥有磷礦粉Ca3(PO4)2、鈣鎂磷肥、過磷酸鈣〖Ca (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磷是植物體內核酸、蛋白質和酶等多種重要化合物的組成元素,可以促進作物生長,增強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3)常用的鉀肥有K2SO4和KCl等。鉀具有保證各種代謝過程的順利進行、促進植物生長、增強抗病蟲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4)時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營養元素的化肥叫復合肥料。如KNO3和NH4H2PO4等。
化肥對提高農作物產量有重要作用,但不合理的使用也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5. CO32-的鑒定:
取樣品與試管中,加入稀鹽酸,如有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產生,證明樣品中含有CO32-。
6. 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只有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澱或有氣體或有水生成時,復分解反應才可以發生。
Ⅲ 初中常見溶液 ph值
初中化學知識總結(識記部分)
一、物質的學名、俗名及化學式
⑴金剛石、石墨:C⑵水銀、汞:Hg (3)生石灰、氧化鈣:CaO(4)乾冰(固體二氧化碳):CO2 (5)鹽酸、氫氯酸:HCl(6)亞硫酸:H2SO3 (7)氫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鈉、火鹼、燒鹼:NaOH (10)純鹼:Na2CO3 碳酸鈉晶體、純鹼晶體:Na2CO3·10H2O (11)碳酸氫鈉、酸式碳酸鈉:NaHCO3 (也叫小蘇打) (12)膽礬、藍礬、硫酸銅晶體:CuSO4·5H2O (13)銅綠、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種氧化物的物質)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離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氣:NH3 (鹼性氣體)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為常見的鹼,具有鹼的通性,是一種不含金屬離子的鹼) (19)亞硝酸鈉:NaNO2 (工業用鹽、有毒)
二、常見物質的顏色的狀態
1、白色固體: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無水CuSO4;鐵、鎂為銀白色(汞為銀白色液態)
2、黑色固體:石墨、炭粉、鐵粉、CuO、MnO2、Fe3O4▲KMnO4為紫黑色
3、紅色固體:Cu、Fe2O3 、HgO、紅磷▲硫:淡黃色▲ Cu2(OH)2CO3為綠色
4、溶液的顏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藍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淺綠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黃色,其餘溶液一般不無色。(高錳酸鉀溶液為紫紅色)
5、沉澱(即不溶於水的鹽和鹼):①鹽:白色↓:CaCO3、BaCO3(溶於酸) AgCl、BaSO4(也不溶於稀HNO3) 等②鹼:藍色↓:Cu(OH)2 紅褐色↓:Fe(OH)3白色↓:其餘鹼。
6、(1)具有刺激性氣體的氣體:NH3、SO2、HCl(皆為無色)
(2)無色無味的氣體:O2、H2、N2、CO2、CH4、CO(劇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鹽酸、硝酸、醋酸。酒精為有特殊氣體的液體。
7、有毒的,氣體:CO 液體:CH3OH 固體:NaNO2 CuSO4(可作殺菌劑 ,與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藍色的粘稠狀物質——波爾多液)
三、物質的溶解性
鹽的溶解性
含有鉀、鈉、硝酸根、銨根的物質都溶於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於水,其他都溶於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於水,其他都溶於水。
含CO32- 的物質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於水,其他都不溶於水
鹼的溶解性
溶於水的鹼有:氫氧化鋇、氫氧化鉀、氫氧化鈣、氫氧化鈉和氨水,其他鹼不溶於水。難溶性鹼中Fe(OH)3是紅褐色沉澱,Cu(OH)2是藍色沉澱,其他難溶性鹼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澱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於稀硝酸,
其他沉澱物能溶於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於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鹼性氧化物不溶於水,能溶的有: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鈣、氧化鈉(鹼性氧化物+水→鹼)
四、化學之最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
3、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氮氣。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
5、最簡單的有機物是甲烷。 6、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活動性最強的金屬是鉀。
7、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CH4
8、相同條件下密度最小的氣體是氫氣。9、導電性最強的金屬是銀。
10、相對原子質量最小的原子是氫。11、熔點最小的金屬是汞。
12、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組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金屬是鐵。15、最早利用天然氣的是中國;中國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運用濕法煉銅的是中國(西漢發現[劉安《淮南萬畢術》「曾青得鐵則化為銅」 ]、宋朝應用);最早發現電子的是英國的湯姆生;最早得出空氣是由N2和O2組成的是法國的拉瓦錫。
五、初中化學中的「三」
1、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是分子、原子、離子。
2、還原氧化銅常用的三種還原劑氫氣、一氧化碳、碳。
3、氫氣作為燃料有三大優點:資源豐富、發熱量高、燃燒後的產物是水不污染環境。
4、構成原子一般有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5.構成物質的元素可分為三類即(1)金屬元素、(2)非金屬元素、(3)稀有氣體元素。6、鐵的氧化物有三種,其化學式為(1)FeO、(2)Fe2O3、(3) Fe3O4。
7、溶液的特徵有三個(1)均一性;(2)穩定性;(3)混合物。
8、化學方程式有三個意義:(1)表示什麼物質參加反應,結果生成什麼物質;(2)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問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數比;(3)表示各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化學方程式有兩個原則:以客觀事實為依據;遵循質量守恆定律。
9、常用於煉鐵的鐵礦石有三種:(1)赤鐵礦(主要成分為Fe2O3);(2)磁鐵礦(Fe3O4);(3)菱鐵礦(FeCO3)。
10、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有兩種方法:(1)升溫、(2)加溶劑;不飽和溶液變飽和溶液有三種方法:降溫、加溶質、恆溫蒸發溶劑。 (注意:溶解度隨溫度而變小的物質如:氫氧化鈣溶液由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降溫、加溶劑;不飽和溶液變飽和溶液有三種方法:升溫、加溶質、恆溫蒸發溶劑)。
11、收集氣體一般有三種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2、水污染的三個主要原因:(1)工業生產中的廢渣、廢氣、廢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農業生產中施用的農葯、化肥隨雨水流入河中。
13、通常使用的滅火器有三種:泡沫滅火器;乾粉滅火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
14、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情況可分為三類:(1)大部分固體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數物質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小;(3)極少數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15、CO2可以滅火的原因有三個: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16、單質可分為三類: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稀有氣體單質。
17、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礦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氣。
18、應記住的三種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
19、氫氣和碳單質有三個相似的化學性質:常溫下的穩定性、可燃性、還原性。
20、教材中出現的三次淡藍色:(1)液態氧氣是淡藍色(2)硫在空氣中燃燒有微弱的淡藍色火焰、(3)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有淡藍色火焰。
21、與銅元素有關的三種藍色:(1)硫酸銅晶體;(2)氫氧化銅沉澱;(3)硫酸銅溶液。
22、過濾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2)玻璃棒的末端輕靠在濾紙三層處;(3)盛待過濾液的燒杯邊緣緊靠在玻璃捧引流。
23、三大氣體污染物:SO2、CO、NO2
24、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部分:外焰、內焰、焰心,其中外焰溫度最高。
25、取用葯品有「三不」原則:(1)不用手接觸葯品;(2)不把鼻子湊到容器口聞氣體的氣味;(3)不嘗葯品的味道。
26、古代三大化學工藝:造紙、制火葯、燒瓷器 32、工業三廢:廢水、廢渣、廢氣
27、可以直接加熱的三種儀器:試管、坩堝、蒸發皿(另外還有燃燒匙)
29、質量守恆解釋的原子三不變:種類不改變、數目不增減、質量不變化
30、與空氣混合點燃可能爆炸的三種氣體:H2、CO、CH4 (實際為任何可燃性氣體和粉塵)。
31、濃硫酸三特性:吸水、脫水、強氧化
32、使用酒精燈的三禁止:對燃、往燃燈中加酒精、嘴吹滅
33、溶液配製的三步驟:計算、稱量(量取)、溶解
34、生物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種元素:O、C、H
35、原子中的三等式: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
36、構成物質的三種粒子:分子、原子、離子
六、、化學中的「一定」與「不一定」
1、化學變化中一定有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中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2、金屬常溫下不一定都是固體(如Hg是液態的),非金屬不一定都是氣體或固體(如Br2是液態的)注意:金屬、非金屬是指單質,不能與物質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團一定是帶電荷的離子,但原子團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團(如Cl-- 叫氫氯酸根)
4、緩慢氧化不一定會引起自燃。燃燒一定是化學變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學變化。(例如高壓鍋爆炸是物理變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會有中子(如H原子就無中子)。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說「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別是 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也可能是幾種單質的混合物。
8、最外層電子數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陽離子或陰離子。
9、穩定結構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不一定是8。(第一層為最外層2個電子)
10、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種元素。
(因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離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構成的分子或原子團)只有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單核粒子(一個原子一個核)一定屬於同種元素。
11、(1)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對不同溶質而言)(2)同一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因為溫度沒確定,如同溫度則一定)(3)析出晶體後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質的飽和溶液。飽和溶液降溫後不一定有晶體析出。(4)一定溫度下,任何物質的溶解度數值一定大於其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數值,即S一定大於W。
13、有單質和化合物參加或生成的反應,不一定就是置換反應。但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
14、分解反應和化合反應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置換反應中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復分解反應中一定沒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注意:氧化還原反應,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
15、單質一定不會發生分解反應。
16、同種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顯示一種化合價。如NH4NO3 (前面的N為-3價,後面的N為+5價)
17、鹽的組成中不一定有金屬元素,如NH4+是陽離子,具有金屬離子的性質,但不是金屬離子。
18、陽離子不一定是金屬離子。如H+、NH4+。
19、在化合物(氧化物、酸、鹼、鹽)的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鹼;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鹽;一定含有氫元素的是酸和鹼;不一定含氫元素的是鹽和氧化物; 鹽和鹼組成中不一定含金屬元素,(如NH4NO3、NH3·H2O);酸組成可能含金屬元素(如:HMnO4 叫高錳酸),但所有物質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屬元素。
20、鹽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溶液顯鹼性。
21、酸式鹽的溶液不一定顯酸性(即PH不一定小於7),如NaHCO3溶液顯鹼性。但硫酸氫鈉溶液顯酸性(NaHSO4 =Na++H+ +SO42-),所以能電離出氫離子的物質不一定是酸。
22、 酸溶液一定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NaHSO4溶液都顯酸性,而 NaHSO4屬鹽。(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
23、鹼溶液一定為鹼性溶液,但鹼性溶液不一定是鹼溶液。如:NaOH、Na2CO3、NaHCO3溶液都顯鹼性,而Na2CO3、NaHCO3為鹽。鹼溶液就是鹼的水溶液,鹼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24、鹼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鹼性氧化物。
(如Mn2O7是金屬氧化物,但它是酸氧化物,其對應的酸是高錳酸,即HMnO4);記住:鹼性氧化物中只K2O、Na2O、BaO、CaO能溶於水與水反應生成鹼。
25、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屬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
★常見的酸性氧化物:CO2 、 SO2 、 SO3 、P2O5 、 SiO2 等,酸性氧化物大多數能溶於水並與水反應生成對應的酸,記住二氧化硅(SiO2)不溶於水 。
26、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
27、所有化學反應並不一定都屬基本反應類型,不屬基本反應的有:①CO與金屬氧化物的反應;②酸性氧化物與鹼的反應;③有機物的燃燒。
28、凡是單質鐵參加的置換反應(鐵與酸、鹽的反應),反應後鐵一定顯+2價(即生成亞鐵鹽)。
29、凡金屬與酸發生的置換反應,反應後溶液的質量一定增加。
凡金屬與鹽溶液反應,判斷反應前後溶液的質量變化,只要看參加反應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大小與生成的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的大小。「大換小增重,小換大減重」
30、凡是同質量同價態的金屬與酸反應,相對原子質量越大的產生氫氣的質量就越少。31、凡常溫下能與水反應的金屬(如K、Ca、Na),就一定不能與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但它們與酸反應是最為激烈的。
如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發生的反應是:2Na+2H2O =2NaOH+H2 ↑;2NaOH+CuSO4 =Cu(OH)2 ↓+Na2SO4 。
31、凡是排空氣法(無論向上還是向下),都一定要將導氣管伸到集氣瓶底部。
32、制備氣體的發生裝置,在裝葯品前一定要檢查氣密性。
點燃或加熱可燃性氣體之前一定要檢驗純度.
33、書寫化學式時,正價元素不一定都寫在左邊。如NH3 、CH4
初中化學知識總結(化學規律)
1、金屬活動性順序:
金屬活動性順序由強至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順序背誦) 鉀鈣鈉鎂鋁 鋅鐵錫鉛(氫) 銅汞銀鉑金
①金屬位置越靠前的活動性越強,越易失去電子變為離子,反應速率越快
②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酸里的氫,排在氫後的金屬不能置換酸里的氫,跟酸不反應;
③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里置換出來。排在後面的金屬跟排在前面的金屬的鹽溶液不反應。
④混合鹽溶液與一種金屬發生置換反應的順序是「先遠」「後近」
注意:*單質鐵在置換反應中總是變為+2價的亞鐵
2、金屬+酸→鹽+H2↑中:
①等質量金屬跟足量酸反應,放出氫氣由多至少的順序:Al>Mg>Fe>Zn②等質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屬反應,酸的相對分子質量越小放出氫氣越多。
③等質量的同種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屬反應,放出的氫氣一樣多。
3、乾冰不是冰是固態二氧化碳;水銀不是銀是汞;鉛筆不是鉛是石墨
純鹼不是鹼是鹽(碳酸鈉);塑鋼不是鋼是塑料。
4、物質的檢驗
酸(H+)檢驗。
方法1將紫色石蕊試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測液的試管中,振盪,如果石蕊試液變紅,則證明H+存在。
方法2用乾燥清潔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藍色石蕊試紙上,如果藍色試紙變紅,則證明H+的存在。
方法3用乾燥清潔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試紙上,然後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跟標准比色卡對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於7,則證明H+的存在。
鹼(OH-)的檢驗。
方法1將紫色石蕊試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測液的試管中,振盪,如果石蕊試液變藍,則證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乾燥清潔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紅色石蕊試紙上,如果紅色石蕊試紙變藍,則證明OH-的存在。
方法3將無色的酚酞試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測液的試管中,振盪,如果酚酞試液變紅,則證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乾燥清潔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試紙上,然後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跟標准比色卡對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於7,則證明OH-的存在。
(3)CO32- 或HCO3-的檢驗。
將少量的鹽酸或硝酸倒入盛有少量待測物的試管中,如果有無色氣體放出,將此氣體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如果石灰水變渾,則證明原待測物中CO32-或HCO3-的存在。
(4)銨鹽(NH4+):
用濃NaOH溶液(微熱)產生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
5、金屬+鹽溶液→新金屬+新鹽:
①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新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時,反應後溶液的質量變重,金屬變輕。
②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新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時,反應後溶液的質量變輕,金屬變重。
③在金屬+酸→鹽+H2↑反應後,溶液質量變重,金屬變輕。
6、物質燃燒時的影響因素:
①氧氣的濃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氣充足時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時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氣的濃度不同,現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氣中燃燒是淡藍色火焰,在純氧中是藍色火焰。
③氧氣的濃度不同,反應程度也不同。如:鐵能在純氧中燃燒,在空氣中不燃燒。
④物質的接觸面積不同,燃燒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燒與蜂窩煤的燃燒。
7、影響物質溶解的因素:
①攪拌或振盪。攪拌或振盪可以加快物質溶解的速度。
②升溫。溫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質溶解的速度。
③溶劑。選用的溶劑不同物質的溶解性也不同。
8、元素周期表的規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電子層數相同,從左至右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依次遞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電子數相同、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從上至下核電荷數、質子數、電子層數依次遞增。
9、原子結構知識中的八種決定關系:
①質子數決定原子核所帶的電荷數(核電荷數)
因為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
②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
③質子數、中子數決定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因為原子中質子數+中子數=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④電子能量的高低決定電子運動區域距離原子核的遠近
因為離核越近的電子能量越低,越遠的能量越高。
⑤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決定元素的類別
因為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4為金屬,>或=4為非金屬,=8(第一層為最外層時=2)為稀有氣體元素。
⑥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
因為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4為失電子,>或=4為得電子,=8(第一層為最外層時=2)為穩定。
⑦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合價
原子失電子後元素顯正價,得電子後元素顯負價,化合價數值=得失電子數
⑧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決定離子所帶的電荷數
原子失電子後為陽離子,得電子後為陰離子,電荷數=得失電子數
10、初中化學實驗中的「先」與「後」
①使用托盤天平�使用托盤天平時,首先要調節平衡。調節平衡時,先把游碼移到零刻度,然後轉動平衡螺母到達平衡。 ②加熱�使用試管或燒瓶給葯品加熱時,先預熱,然後集中加熱。 ③製取氣體�製取氣體時,必須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然後裝葯品。 ④固體和液體的混合�固體液體相互混合或反應時,要先加入固體,然後加入液體。 ⑤試驗可燃性氣體�在試驗氫氣等的可燃性時,要先檢驗氫氣等氣體的純度,然後試驗其可燃性等性質。 ⑥氧化還原反應�用還原性的氣體(如H2、CO)還原氧化銅等固體物質時,一般需要加熱。實驗時,要先通一會兒氣體,然後再加熱。實驗完畢,繼續通氫氣,先移去酒精燈直到試管冷卻,然後再移去導氣管。 ⑦稀釋濃硫酸�稀釋濃硫酸時,先往燒杯里加入蒸餾水,然後沿燒杯壁慢慢注入濃硫酸,並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冷卻後裝瓶。 ⑧分離混合物�用重結晶的方法分離食鹽和硝酸鉀的混合物,當食鹽占相當多量時,可以先加熱蒸發飽和溶液,析出食鹽晶體,過濾,然後再冷卻母液析出硝酸鉀晶體;當硝酸鉀占相當多量時,可以先冷卻熱飽和溶液,析出硝酸鉀晶體,過濾,然後再蒸發母液,析出食鹽晶體。 ⑨中和滴定�在做中和滴定的實驗時,待測溶液一般選用鹼溶液,應先向待測溶液中加入酚酞試劑,使之顯紅色,然後逐滴加入酸溶液,攪拌,直至紅色恰好退去。 ⑩除去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除去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時,應把混合氣體先通過盛有濃氫氧化鈉溶液的洗氣瓶,然後接著通過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 ⑾檢驗混合氣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在檢驗混合氣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時,應把混合氣體先通過盛有無水硫酸銅的乾燥管,然後再通過盛有石灰水的洗氣瓶。 ⑿金屬和鹽溶液的置換反應�混合溶液與一種金屬發生置換反應的順序是「先遠」「後近」;金屬混合物與一種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的順序也是「先遠」「後近」。
11、反應中的一些規律:
①跟鹽酸反應產生能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的一定是CO32-(也可能為HCO3- 離子,但一般不予以考慮)◆ 凡碳酸鹽與酸都能反應產生CO2氣體
②跟鹼反應能產生使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NH3)的,一定為NH4+(即為銨鹽)。
●溶於水顯鹼性的氣體只有NH3(NH3+H2O=NH3·H2O)
③可溶性的碳酸鹽加熱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鹽受熱才能分解。CaCO3=CaO+CO2↑
酸式碳酸鹽也不穩定,受熱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12、實驗中的規律:
①凡用固體加熱製取氣體的都選用高錳酸鉀制O2裝置(固固加熱型);
凡用固體與液體反應且不需加熱制氣體的都選用雙氧水制O2裝置(固液不加熱型)。
②凡是給試管固體加熱,都要先預熱,試管口都應略向下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氣體難溶於水(不與水反應)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④凡是制氣體實驗時,先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導管應露出橡皮塞1-2ml,鐵夾應夾在距管口1/3處。
⑤凡是用長頸漏斗制氣體實驗時,長頸漏斗的末端管口應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點燃可燃性氣體時,一定先要檢驗它的純度。
⑦凡是使用有毒氣體做實驗時,最後一定要處理尾氣。
⑧凡是使用還原性氣體還原金屬氧化物時,一定是「一通、二點、三滅、四停」
13、實驗基本操作中的數據:
1、向酒精燈里添加酒精要使用漏斗,但酒精量不得超過燈身容積的
2、用試管給液體加熱時,還應注意液體體積不宜超過試管容積的 。加熱時試管宜傾斜,約與檯面成 角。
3、用試管盛裝固體加熱時,鐵夾應夾在距管口的 處。
4、托盤天平只能用於粗略的稱量,能稱准到 克。
5、用蒸發皿盛裝液體時,其液體量不能超過其容積的 。
6、如果不慎將酸溶液沾到皮膚或衣物上,立即用較多的水沖洗(如果是濃硫酸,必須迅速用抹布擦拭,然後用水沖洗),再用溶質質量分數為 的碳酸氫鈉溶液來沖洗。
7、在實驗時取用葯品,如果沒有說明用量,一般應該按最少量取用:液體取 毫升,固體只需蓋滿試管底部。
8、使用試管夾時,應該從試管的底部往上套,固定在離試管口的 處
Ⅳ 求知下列化學葯品的PH值
弱鹼性(PH7-8):氟化鈉96%,焦磷酸鈉96%,磷酸氫二鈉98%,磷酸三鈉96%,乙二醇丁醚99%, 呈鹼性(PH為9.7):三聚磷酸鈉99%中性:氧化鋅99.7%, 弱酸性:酒石酸98%, 酸性較強:檸檬酸99%,磷酸98%
Ⅳ 化學酸鹼pH
pH<7酸性
pH=7中性
pH>7鹼性
Ⅵ 一些常見化學試劑的pH
初中常見的:
鹼性的:碳酸鈉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
氨水
酸性的:稀硫酸,稀鹽酸
稀硝酸
中性的:氯化鈉溶液,水
還有什麼你想知道的,可以繼續提問
Ⅶ 高中化學常見酸鹼性物質 分別都是什麼
酸鹼性是物質在酸鹼反應中呈現的特性,一般來說酸性物質可以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鹼性物質可以使其變藍,後來隨著酸鹼理論的發展,人們給出了更准確,完善的定義,逐漸觸及酸鹼性成因的本質。酸鹼性的衡量標度有三種:水溶液的pH與pOH,酸的pKa與鹼的pKb,以及酸鹼的化學硬度。酸鹼性一般用PH試紙,石蕊試液,酚酞試液來檢測。
具有酸鹼性的物質有:
強酸:鹽酸、硫酸、硝酸
高氯酸,溴化氫,碘化氫
弱酸:羧酸,碳酸,磷酸,亞硫酸,硫化氫,氫氰酸,
其他:苯酚,強酸弱鹼鹽,
強鹼: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鋇,氫氧化鈣,(鹼金屬除鋰外)鹼土金屬除鈹鎂外的氫氧化物
弱鹼:其他金屬的氫氧化物除鋁鈹鋅
純鹼/蘇打:Na2CO3,
燒鹼/火鹼/苛性鈉:NaOH
小蘇打:NaHCO3
乾冰:CO2
聯胺:N2H4
冰醋酸:CH3COOH
其他:強鹼弱酸鹽
Ⅷ 化學中的ph
醋酸鈉完全電離以後,醋酸根離子容易水解,搶走(得到)水分子中的氫原子,以醋酸分子形式存在,水失去氫離子剩下的就是氫氧根離子。所以,醋酸鈉溶液Ph大於7。
CH3COONa+H2O=可逆=CH3COOH+NaOH
所以Ph大於7,但是它是鹼性溶液而不是鹼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