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體育教師如何對學生有效實施學業評價活動討
遵循即時評價與階段性評價,從而起到即使回憶課堂教學活動全過程,主觀隨意性加強,將教師自評與領導評價。定性評價主要是通過評課活動進行討論,真正起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也可定評價指標進行等級制評定,以判定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定性評價在很大程度上缺少量的判斷。新課程改革中提出的發展性課堂評價則注重教師對評價的積極參與,在新課程改革中。 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對體育教師進行的體育課堂教學進行幫助與指導,發現問題與不足以便及時糾正的作用,因此也是應用非常廣泛的行之有效的教學評價形式。根據實際情況、全面地並具有激勵性地進體育課教學評價。 三)他人評價與自我評價相結合 傳統的體育教學評價以他評為主要的方法,才能給教師提那個改進建議、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即時性評價是最直接,可以激勵和促進體育教師不斷的追求進步與發展,運用恰當的評價理論和評價形式。即時性評價也可以有領導,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如果把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反饋信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在使用上各有優劣。經評價的結論和建議及時反饋給授課教師;定量評價則強調量化,以關注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我們必須緊緊地圍繞課程改革的方向、同行或專家,還可以進行定量評價,但能給教師提出建設性意見一)即時性評價與階段性評價相結合 課堂教學評價主要是通過發展性的評價來促進體育教學工作的不斷進取。 總之,以便教師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有更大的進步 (二)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 目前的體育課堂教學不僅可以進行定性評價,可以提供客觀的數量上的標准,有效評價體育教師的課堂教學。在進行即時性評價的基礎上。定量評價則是通過評價量表的形式進行評價,則能夠科學准確地對課堂教學做出評價,課堂教學評價既可以針對某一堂課進行即時性評價、過程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學生評價有機的結合起來,以便於相互指導、最具體、交流與溝通、激勵教師揚長避短。 即時性評價可採用每堂課後有教師在教學日記或教案上作簡要評述的方式進行、同行評價,制訂出切合實際情況的評價方法,可以採用隨機的方式在每學期進行若干次的即時性評價,但必須要在兩畫的數據進行定性分析後,給出客觀分數,學校或者教研組還應組織進行階段性或總體評價、分析和評述,評價主體有領導和同行、學生進行評課討論的方式進行,也可針對階段性的課堂教學或整個課程的課堂教學進行評價,科學地、最及時的評價方法
2. 如何用好學業質量標准,開展學業質量評價
用好學業質量標准,開展學業質量評價:
3. 如何優化教學評價,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如何優化教學評價,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一、教師充分備課並布置學生預習,提高教學效率
備好課是搞好教學的基礎之基礎,根本之根本。教師只有深入鑽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上課時才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備課越充分、教案設計得越詳細、越科學合理,課堂教學效率就會越高。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預習並找出疑難問題。這樣,學生就會帶著強烈的求知慾聽課。
二、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最優化可以說是從解決教學的有效性和師生時間消費的合理性著眼,有科學根據地選擇和實施該條件下最好的教學方案。」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實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優化組合,同時優化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教學效率
學生是教與學這對矛盾的主體,只有把他們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教學效率才能大幅度提高。為此:
首先, 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讓他們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
其次, 要運用鼓勵、表揚等手段,幫助學生克服自卑感,樹立自信心。
第三, 傳授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創造性地學習,提高對知識的吸收率。「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英語教學十分重要的任務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何研究、如何創造,教會他們如何獲取、精選、綜合和分析有用的知識和資訊,使他們具有在綜合、分析、學習、研究過程中積極思維的能力。
第四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上若能運用有趣的實物、簡筆劃或幽默的語調、動作、表情,必能使學生興趣盎然。興趣是一種學習的動力, 學習英語的興趣越濃,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學習的效果就越好。
四、把握好教學節奏,提高教學效率
慢條斯理的講解不可取,但節奏過快也不行,那種連珠炮式的講解,使學生無暇思考,也來不及消化。鑒於英語課的特點,教師在精講必要的語言知識後,應組織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 所花時間應不少於三分之二課時,參加練習的學生最好達到100%,最少不得低於80%。
五、及時捕捉教學中的回饋資訊,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按照大部分學生的實際水準來授課,但每個學生在學習上又各有差異,因此,要通過研究回饋資訊,及時掌握情況,採取不同的矯正、補救措施,因材施教,以保證課堂教學效率的整體提高。
4. 音樂教學如何搞好學業評價
《音樂課程標准》指出:「感受與鑒賞是重要的音樂學習領域,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音樂來源於生活,最終又回到生活,在音樂鑒賞教學中,如何准確把握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學會感受和鑒賞音樂,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促進學生潛能的開發與良好個性的發展,對於音樂教師來講,就意味著要不斷探索並總結有益的教學方法,注重教學質量和效益,實施有效教學。
有效的課堂教學主要體現在課堂教學的學習效率、學習效益、學習體驗。要真正實現音樂的有效教學,也就需要每位音樂教師長期的努力和付出以及全體音樂教師的共同研究和探討,因為只有音樂教師的有效思考、有效設計、有效組織,才能真正實現音樂課堂的有效教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從教學目標的操作性、教材內容的審美性、教材環節的層次性、教學手段的便利性、教學方法的趣味性、教學技巧的藝術性、教學效果的有效性、教學評價的合理性等方面入手展開教學活動,使學生通過音樂學習,在音樂認知、音樂技能、音樂審美和情感上獲得協調發展和提高,有效達成音樂課程的目標要求。當然,評價課堂教學有效與否,不單是以教師是否完成教學任務或教得是否認真來決定,而是指學生有沒有所學以及是否有成效。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的沒有效果,即使教師教得再苦也是無效的或低效的教學;如果學生學得很苦,而沒有得到應有的進步和發展,同樣也是無效的或低效的教學。所以說,決定課堂教學是否有效,關鍵在於學生的學習成效,它將是我們探索有效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那麼,什麼樣的課堂教學才稱得上是有效的呢?
一、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音樂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學校音樂課程價值的具體性體現,是學生在學校和教師指導下,其音樂學習活動具體的行為變化表現和階段性、特殊性的學習結果。有效教學的研究成果也肯定了教學目標設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認為教學目標的合理設定是有效教學的要素之一。因此,確立科學的音樂教學目標,不但能夠指明確音樂教學方向,提出音樂教學任務,確定音樂教學方式,調節與改進音樂教學的操作過程和方法,同時還能夠明示音樂教學計劃,界定音樂教學范圍,規范音樂教學進度,提出音樂教學要點,檢測與評價音樂教學的實施過程與效果。因此科學合理的確定音樂教學目標對於提高音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二、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是一堂課中所有教學方法的有機整合。它是音樂課堂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特定的教學環境中為了完成課堂教學目標以及適應學生學習的需要而採取的有效教學措施。每一種方法都具有適用的有效范圍,都能夠合理地體現和展現課堂教育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的具體特徵以及教學環境氛圍,對於同一章節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選擇不同的教學策略,但是一定要實現課堂成效,不能違背科學性原則。
三、投入良好的學習狀態
課堂中學生良好的學習狀態是指學生自覺學習的程度。而學生的學習狀態具體表現為:學習是否積極主動,精力是否充沛,注意力是否集中,情緒狀態是否樂觀,思維是否活躍。一般說來,主動投入學習的效果優於被動投入;深層參與學習的效果優於表層參與。要使學生投入良好的學習狀態,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教師就必須要做到:
1、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
2、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其合理適度的學習動機;
3、提出富有挑戰的問題及任務,引發學生積極思考與參與行為;
4、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
有效的課堂教學應當激發並保護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機,課堂教學結束後又能保持學生繼續學習和探究的願望。
四、具有良好的教學管理
在有效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和管理並存,良好的課堂管理不僅能夠恰當安排學生的課堂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參與課堂,同時也能採取有效的措施排除不必要的課堂干擾,保證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因此,教師要協調、控制好課堂中的各種教學因素,使之形成一個有序的整體,以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五、呈現精細化的教學環節
細節決定成敗,注重細節才能真正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在育人目標的大前提和課程標准下,四十五分鍾課堂的每一個環節的目標、內容、活動等的精心設計與准備,只有精細化才能真正達到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如:一節課的導入,可以是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圖片或設疑的文字資料,也可以是一段視頻或音頻資料,教師借用多媒體先進技術進行創設並引領學生進入特定的意境與氛圍,這樣既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了解、探索的學習慾望,使整節課的內容順利展開。
綜上所述,追求有效,是一種理想的境界,它的實現需要一個過程,我們音樂教師也只有本著與學生合作,師生共同發展的理念思想,多方位地讓學生自主體驗和學習探究,才能上出一堂堂有益的音樂鑒賞課,以提高音樂課堂的有效
5. 小學數學學業評價的思考教師教育心得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一個重要的價值觀已被人們普遍接受,即學業評價是課程教學的部分,小學數學評價的基本價值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這種價值觀在小學數學學業評價的內容結構上已經體現出來。而學業評價是對學生的學習成就的評價。學業評價不能被簡單地理解為是對學習的結果,即學習獲得性的判斷,更包含對學習過程即學習的表現性的判斷。同樣,數學學業評價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是對學生數學知識習得的評估,更包括對學生使用數學的能力,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評估。
國家新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那麼,我們如何通過對學生學業評價的「指揮棒」,引導廣大師生在教學過程中更關注學生的操作能力、實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共識達成,對於學生數學學業的評價方法應是多樣化,不僅有知識掌握的模底考試,更應當增加學生的數學活動評價,學習應用文的評價,學生小組合作活動的評價,學生日常評價,綜合五方面的表現,為學生打出客觀公正的成績。每當我們的評價標准改變時,學生在我們眼裡的標准也必然會改變。
一、學生應成為評價的主體
在傳統的評價中,教師是學生學業的主要評價者,甚至是唯一評價者,教師的評價結果帶有權威性,學生總是被動地接受評價,這種評價已不適於素質教育。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通過自評和互評,提高學生的自我完善意識,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促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獨立自主,富有主見的人格特點,還要把學生的自評和老師、同學、家長的他評相結合,增強評價的全面性、准確性,更有利於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有利於家長,教師正確看待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更好服務。
二、密切聯系實際,有計劃地進行數學實踐評價
數學實踐活動所包含的信息,要具有一定的豐富性、靈活性。應當以發現、提出、研究問題為主線,講究學生自學成才的多樣性,不給學生框圈,讓學生自由發揮。數學活動應當綜合性、社會性、活動性並重,通過數學游戲,製作使用數學學具,與周圍事物的接觸,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好奇心,喚起學生的求知慾、動手欲、創造欲,滿足學生學習數學的特殊愛好和要求。數學活動要充分運用學生已知的知識,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辨證的唯物主義觀點教育,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發展學生的數學愛好與特長。
三、拓寬評價領域改進考卷內容
新課程標准要求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從事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數學活動。那麼考卷試題的內容也應盡量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實際,使他們感到數學並不抽象,與自然及生活有密切的聯系,以便考察學生如何理解數學的價值,能否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解決問題。
四、評價的方法要多樣化
在小學階段,要把考試觀轉化為評價觀,考試只是評價過程中所用的一種方法而已。考試尤其是筆試所獲的信息,只是教育目標和能力中的某一方面。在評價方法上,要把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努力實現由只重視「掌握結果」的評價轉變為既重視「掌握結果」又重視「發展過程」的評價。「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是新課程標准中的基本理念之一,這一理念對傳統的.重視共性,忽視個性的評價機制,提出質疑。用單一的,統一的評判標準的紙筆測量方式評價學生,怎麼能使教師重視學生的認識構建的個體差異呢?由於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一套自己最佳的學習方式,因而各人的知識構建不一定相同,如、紅蘿卜有30個,白蘿卜25個,紅蘿卜比白蘿卜多幾個?學生列出三種不同的算式:30—5=25,25+5=30,30—25=5,得到的答案是紅蘿卜比白蘿卜多5個,如果只判第3個算式為對,那麼久而久之,學生的個性便會被統一的評價標准所抹殺。所以,應該允許學生在多樣化的充滿發展機會的寬松評價環境中展示他們的個性,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總之,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以注重學生發展的評價代替注重學生成績的評價,淡化學生間的優劣等級是科學的小學數學學業評價的精髓,是深化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學質量根本。
6. 教師應該怎麼對學生進行多元化評價
所謂多元化評價,就是從多方面衡量一個學生的優缺點,不僅僅是成績,還包括勞動品質。個人素質以及學生其他方面的天賦,比如美術,體育。助人為樂,熱愛勞動等等。就是對學生要進行充分肯定,激勵他發揚長處,爭取做社會有用的人。
7. 簡述進學生學業評價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學生學習情況過程性評價是一種重在過程的,重視評價對象主體性的,以促進評價對象發展為根本目的的教學評價。克服評價過於強調甄別與選拔功能的傾向。
關注學生促進其不斷進步,實現自身價值。關注全人的發展,強調評價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發展,重視被評價者的主體性與評價對個體發展的建構作用。
一方面要強調評價對學科教師教學的激勵作用、診斷作用和促進作用。另一方面要注意弱化評價的選拔與甄別功能。
評價結果要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促進學生進一步的發展。要盡量弱化評價對學生的選拔與甄別功能,減輕評價對學生造成的壓力。教師也要根據評價的反饋結果,反思教學過程,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逐步地形成評價與教學的相互促進作用。
相關信息
學業評價是指以國家的教育教學目標為依據,運用恰當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徑,系統地收集學生在各門學科教學和自學的影響下認知行為上的變化信息和證據,並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學業評價
8. 如何對學生學業進行有效的評價
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的多邊活動。即時評價,作為師生交流的一種有效方式貫穿於課堂教學活動的始終。准確、及時的評價對教學活動起著重要的導向和激勵作用,使教學過程更趨完善,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學生所獲得的最經常的評價是來自課堂上老師的賞識和同學的鼓勵,所以課堂上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要進行即時評價,對每一個同學的出色表現都給一聲喝采,對每一次個性的表露都給與贊揚。這樣,在一次次的激勵中學生會獲得不竭的發展動力,品嘗成功的愉悅,增強學習信心,發現自己的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促進潛能、個性、創造性的發揮,具有持續發展的能力。 一、語言激勵,構建安全心理空間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賞識,而兒童這方面的需要更為強烈。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即時評價時,要善於使用多種激勵性語言予以鼓勵。如學生回答某個問題不錯,教師可用以下等語言鼓勵,「回答得非常正確!」「說得太漂亮了!」「老師和你想的一樣,真不錯!」若學生回答不出或回答錯誤時,我們又可以採取以下方式:「你能站起來回答問題說明你已經很勇敢了,別急,看看誰可以幫助你?」「這個問題,已經跟正確答案接近了,再想想。」 一位教師教學《少年閏土》,有這樣一個環節: 生:老師,我有很多貝殼,能拿上來給大家看看嗎?師:可以,請拿上來。 (學生把一大堆貝殼端上來,通過實物投影展示給大家看。) 師:你能說出這些貝殼的名字嗎? 生:不會。(不由自主地低下了頭) 師:既然叫不出這些貝殼的名字,那請你把他們全部拿下去吧!生:(手捧貝殼,耷拉著腦袋,一聲不吭地回到了座位上) 。 本案例中,其實那位展示貝殼的孩子有足夠的理由得到大家的賞識。一、課前收集大量的貝殼不容易,然而他做到了,說明他有責任心、有毅力。二、老師布置的任務他完成得最好,說明他有上進心、熱愛學習。三、敢於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說明他積極樂觀、個性張揚。四、他的行為是其他學生的榜樣,潛移默化就能起到「潤物無聲」之效。然而,案例中的教師卻因為學生叫不出這么多貝殼的名字而讓學生的自信心受到打擊!試問:他以後還可能同樣積極地去完成老師的作業嗎?還可能自豪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嗎?或許就是教師這樣一個不經意的評價,就白白葬送了這個有著諸多優秀品質的學生的美好前程。 因此不管我們採用何種評價方法,首先要為學生建構一個安全的心理空間,保持學生的心理平衡,讓回答正確的學生更願說,讓回答不出或出錯的學生不受傷害。學生只有從內心上感到安全和自由了,才敢於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感悟。 二、明確評價指向,打造全面發展的基石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睿智的思想和敏銳的目光,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結果看過程,從過程分析中歸納思維的規律和方法。如教師發現學生在邊閱讀邊圈畫批註,為了讓學生懂得、掌握閱讀的方法,就可以這樣評價:「真為你們高興!你們已經學會閱讀了。」當學生反復閱讀後找到了答案,為了對他們解決問題的過程給予充分的肯定,教師可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你真不簡單!」對學生來說,重過程的評價得到的是思維的快樂。價值觀的評價。 三、評價標准分層化 美國發展心理學家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也告訴我們:每個學生都有可資發展的潛力,只是表現的領域不同而已。由於受其遺傳及生存環境等多因素影響,學生個體之間顯現著多元的不均衡性,在認知方式、個性特徵、學習習慣、生活特點、興趣愛好等都是千差萬別的,而且就自身而言也存在著發展的方向問題,這使得每個學生發展的進程和軌跡各不相同,發展的目標也具有個性化特徵。如果我們以一刀切的標准去衡量所有的學生,則會使後進生難以接受,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及自尊心、自信心。因此,我們的評價在承認個體差異的基礎上應依據學生的不同個性,因材施教、因性施教,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發展要求,正確地判斷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及其發展潛力,實施分層評價,在每個學生已有基礎上確定不同的「最近發展區」目標,讓每個學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如:針對比較聰明而學習存在一定困難的學生,教學過程就多側重於他們的學習習慣等方面的評價,加強年級教導制的教研管理,強調各科教師溝通,重在研究學生個體與群體的發展、影響。不求其全,但求走實每一步,讓教師的群體合力良好地作用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