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高中化學新課程理念有哪些

高中化學新課程理念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1-12 14:00:22

⑴ 在當前的中學化學課程中需要樹立哪些新理念

一、注重化學實驗的探究,讓學生多動手,增強動手和動腦的能力

二、學生是主體,充分讓學生來講

三、注重化學與生活聯系,化學來源於生活同時又服務於生活

四、多增加開放性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內在潛能

⑵ 新課標化學課程標准2022解讀

一、課程性質

原課標中將化學課程定義為基礎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圍繞

實驗進行科學探究活動,並注重與實際生產、生活的聯系。

新課標中將化學課程深化為研究物質組成、結構、性質、轉化及

應用的一門基礎學科,是材料、生命、環境、能源等多種科學的重要

基礎,與物理學共同構成物質科學的基礎。強調了化學學科的重要性。

三、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由原來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

觀」,更改為圍繞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展開。

⑶ 高中化學新課標理念是什麼

體現更鮮明的時代特色,更寬廣的選擇空間,更深刻的人文內涵,更多樣的評價方式,更全面的科學素養,更自主的探究活動,更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更扎實的教學研究,更豐富的課程資源

⑷ 如何理解高中化學新課程理念2

一、走進新課程,必須以情育生 情感態度指的是興趣和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學習興趣和動機對學習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同時,學習還需要有較強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幫助他們培養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起學好知識的信心。 隨著新課程的推行,教師要調整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新課改讓教師從知識的「權威」變成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每位老師心理都承受著巨大的心理落差。在新課程實施中教師可以實現自身發展,而教師的發展又將構成新課程實施的條件。我們的課改不是細枝末節的小變化,而是教育體制和教育觀念的根本性變革。 二、走進新課程,教師應提前備好課 其次,教師應解讀並超越教材。新課程理念強調,教學的過程是教師「用教科書教」的過程,而不是「教教科書」的過程。這說明了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教師是教材的理解者、參與者、實踐者。備課時,教師要鑽研、解讀和思考;另一方面,教師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只有把自己變成教材的主人,教師才能充分發揮教材的功能,使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 對於一個高中教師,要想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成為源源不斷的自來水。知識的更新與深化也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社會。一成不變的教材與教法是不能適應於社會的發展與需求的。對於未曾變動的舊的知識點,考綱上有所變化的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對於新增內容,哪些是高考必考內容,哪些是選講內容,對於不同的內容應該分別講解到什麼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做到面對新教材中的新內容不急不躁、從容不迫,不至於面對新問題產生陌生感和緊張感。通過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高中化學新課程的內容是由哪些模塊組成的,各模塊又是由哪些知識點組成的,以及各知識點之間又有怎樣的聯系與區別。專家們所提供的知識框圖分析對我們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著非常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對於必修課程必須講深講透,對於部分選學內容,應視學校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高中化學新課程的改革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與人才需求而制定的。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與需求,作為教師理應先行一步,為社會的發展與變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再次,設計彈性化教學方案。課堂教學是師生、生生之間有效互動的生成過程。教師可以設定教學目標,但目標不僅僅局限於認知,還應該涉及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其它維度;目標要有彈性,要顧及學生之間的差異,堅持上不封頂,下要保底的原則。 通過網路上一些老師具體的課堂案例學習、專家的經典剖析,使我認識到應該怎樣突破教材的重點難點;怎樣才能深入淺出;怎樣才能順利打通學生的思維通道、掌握一定的學習要領,形成良好的化學素養;怎樣才能將一根根主線貫穿於我們的日常教學過程之中。我們已經認識到新的高考越來越傾向於「重視基礎,能力立意」。 「重視基礎」,意思就是從最基本的知識出發。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不難發現,幾乎所有的試題 ,追根求源,都能在課本中找到它的「根」;所謂「能力立意」,意思是說試題不是基礎知識的簡單堆砌,而是精心巧妙的組裝,通過這種組裝,題目就給人一種新穎、陌生感。「重視基礎,能力立意」不但是高等學府選拔人才的需要,也是莘莘學子將來從事各種工作,研究和解決生活、社會問題的需要。 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通過把握課堂教學來達到以下兩個目標:一方面,通過我們的日常教學,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以便升入理想的大學繼續深造;另一方面,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將來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新教材的安排與設計充分體現了編者的良苦用心。作為教師,應該通過自己與集體的創造,更好地為我們的學生和社會服務。 三、走進新課程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策略 整體把握高中化學新課程不僅可以使我們清楚地認識到高中化學的主要脈絡,而且可以使我們站在更高層次上以一覽眾山小的姿態來面對高中化學新課程。整體把握高中化學新課程不僅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只有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化學素養才能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只有清晰地認識並把握好化學的主線,才能更好地將知識有機地聯系起來。整體把握高中化學新課程、清晰地認識並把握好化學的主線,對於一個高中化學教師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將個人的智慧與集體的智慧融於一體進行歸納、總結、交流能促進我們產生更多更好的授課方式、方法,產生更多更新的科學思維模式。這對於我們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非常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總之,把握新課程理念,要清楚地認識到高中化學新課程內容的增減與知識的分布;怎樣把握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即專家們所提醒的在對學生講解時應該把握的尺度;新的課程標准所提出的要求。不僅要從思想上認識到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從自身的知識儲備上為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備。教師在解決高中化學教學的相關問題時,既要把握新課程要求,又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更新化學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把化學教學改革落到實處,使化學教學在化學教學過程中真正發揮更大的作用。

⑸ 對化學新課程評價的認識

摘要:〔關鍵詞〕新課程高中化學措施
高中化學新課程標准,力求以學生為 本,進一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促進 學生全面發展為重任,構建符合時代要求的 新課程。學習新課標,正確解讀新課程標准, 解讀新教材對新課程標準的體現,是教師把 握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前提條 件,是實施新課程標準的必要保證。而通過 新課程標準的教學實踐與思考,又能使解讀 更確切、更深刻。
1 高中新課程的特點
1.1 新的課程理念。新課程從學科本位知 識本位向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轉變,它立 足於學生適應現代生活和未來的發展的需 要,著眼於提高21 世紀公民的科學素養,構 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相融合的高中化學課程目標體 系。設置多樣化的化學課程模塊,努力開發 課程資源,拓展學生選擇的空間,以適應學 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將 要經歷的社會生活實際出發,引導學生進一 步學習化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 學的世界觀,幫助學生認識化學與人類社會 的密切關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通過 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 驗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促進學習方式的轉 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 也為化學教師創造性地進行教學和研究提 供更多的空間和機會。
1.2 新的教學觀念。觀念是行動的靈魂,教 育觀念對教學起著指導和統率的作用。教學 觀念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更新:①教學不 只是課程傳遞和執行的過程,更是課程創生 與開發的過程。當課程由「專制」走向民主, 由封閉走向開放,由學科內容走向學生經驗 的時候,課程就不只是「文本課程」,更是「體 驗課程」。這就意味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 學生不是外在於課程的,而是課程的有機構 成部分,教師不應該只是既定課程的闡述者 和傳遞著,學生也不應該只是既定課程的接 受者和吸收者。②教學是師生交往,積極互 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提倡教 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豐 富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相長,教學過程不再 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機械疊加。③教學不僅 要重結論,而且要重過程。④教學價值從以 學科為本位轉向以人的發展為本位。課堂不 僅是學科知識傳遞的殿堂,而且是人性養育 的聖殿。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 和人格養成,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 驗。這樣學生在知識增長的同時,也進行著 人格的完善。

⑹ 新課程化學教學的原則有哪些

新課改遵循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理念,教學中主要要引導學生的上述學習方法。

⑺ 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模式有哪些

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是建立在構建有效教學模式的基礎之上的,但是在當前的高中教學中,還有很多「以教師為中心」傳統教育的影子。而在新改革的教學體系及理念下,高中化學教學模式的實施應以學生的能力提高為中心,在課堂上培養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及自主學習能力,最終促使學生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達到實現高效課堂和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化學 自主學習 合作學習 探究性學習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c)-0026-01
新的化學課程倡導從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發揮學科自身的優勢,將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所以,教師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反思,探討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教學模式,開展探究性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更好地發揮化學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1 當前高中化學教學與新課改理念「不協調」的現狀
因長期受傳統授受教學思想的影響,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仍是課堂的主宰,沒有充分發揮學生教學主體的作用。缺少課堂交流和互動,使得課堂死氣沉沉、沒有生機,破壞了課堂的動態平衡和共生性。教師傳授化學知識通常局限於考試,與現實生活以及工
農業科技相脫離,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脫節。這些「不協調」的現狀制約了教學效率的提高和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2 高中化學教學模式構建的主要途徑
把課堂還給學生,讓教師成為課堂的引導者和組織者,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這不但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新改革一再要求。所以,在高中化學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正確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使自己成為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設計者、信息的咨詢者、教學知識的反思者、教學重點的歸納者、問題情景的創設者,從根本上成為學生學習知識過程的合作者、促進者、評價者、引導者和學生情感方面的支持者、鼓勵者,以科學的態度和「謙虛的低姿態」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促使每個學生都形成良好的源動力和學習習慣。
2.1 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當前,「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越來越得到廣大教育者的認可,建立在學生全面和諧發展之上的教育模式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可。課堂不但是學生在學校和社會生活的有機組成,而且也是師生共同度過和共同創設的生命空間,是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交流交往的場所,在這個固定的場所里,和諧與平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知識的學習和積累。在新改革教育理念要求下的師生關系應該是平等、合作、競爭、互助的關系,其中平等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所思所想,讓學生可以暢所欲言,鼓勵學生質疑,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宰和實施者,並從根本上重新審視
自己的教學方法和心態。在這方面可以有效的借鑒「杜郎口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講解者」,教師成為「實施學生課堂講解的布置者和引導者」。如讓學生自學,閱讀課本和實驗探究酸和鹼,教師進行學習指導,然後讓學生到講台講解什麼是酸和鹼,他們的組成有什麼特徵,如何識別以及溶液ph值的測定,最後讓其他學生參與評價。
這種讓角色定位的轉變,這種融洽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掘了學生的潛力,使學生有著積極良好的學習心態,從根本上讓學生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和技能。
2.2 課堂上引入合作學習,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
眾所周知,課堂是有教師、學生以及環境共同組成的生態整體,在這個生態體內,作為教師一定要視每個學生都是有思想的、都是有主見的一個個體。一個可以大膽思考、暢所欲言,並可以不斷完善和修正自己、互相互惠交流的空間,是每個學生嚮往的,只有建立在平等、信任的氛圍下,讓師生、生生之間形成有效的合作和互動,讓每個學生的心靈都得到承認和呵護,讓每個學生都認識到自己存在的重要性,只要這樣才能充分挖掘學生「去創造」,而老師也可以在學生的創造過程中「再創造」。例如,在利用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研究中和反應時,沒有明顯的現象證明兩者發生了反應。學生會想:「怎麼知道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了呢?」此時可順勢點撥學生,讓他們分成小組自主設計一些實驗進行探究。學生聯系學過的知識,往往可設計出以下方案: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
加酚酞試液,溶液呈紅色,然後向溶液中滴加鹽酸,紅色消失;向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較多量鹽酸後,再滴加酚酞試液(或硫酸銅溶液),溶液不變紅色(或不產生藍色沉澱);向鹽酸中加入較多量氫氧化鈉溶液後,再加入少量鋅粒或碳酸鈉溶液,溶液中不產生氣泡,等等。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不同層次和不同要求的問題場景,讓學生通過小組分組合作探討或者有選擇性的選擇問題回答等方式,體現出學生的個體地位以及教師的人文關懷,使學生在一個輕松、沒有壓力的環境下去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不斷鼓勵,對於學生的任何回答都要及時的肯定。
2.3 以實際生活為切入,調動學生的探究和求知
學習知識的根本目的就是應用,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緊密的聯系實際,把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引入到課堂中來,讓學生從化學的角度去解釋去分析,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不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究精神,而且可以更好的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樹立學生學好化學的自信心。比如諺語「雷雨發莊稼」,讓學生認識氮和no;在講究金屬汞的時候,可以結合當前小孩玩「汞」中毒事件,讓學生去探究中毒的原因;又如當前社會熱點「霧霾天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社會極端天氣頻發」是否與「臭氧層」有關?冰箱普及與換代?等等,這不但是一個包括化學在內的多學科的問題,而且是一個「人文意識」方面的問題;如何處理廢舊電池?如何處理廢

⑻ 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課程理念和目標是什麼

理念: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課程理念:

1.使所有學生和學校都成功。《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明確提出:「普通高中是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化,這是我國對高中課程性質的基本定位。這種轉化意味著高中課程不再是為少數精英服務的教育,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促進所有學生的發展,使所有學生都能成功。這種轉化也意味著,在高中教育中原有的重點、示範和普通高中的界限被打破,所有的學校都能根據學校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成為促進所有學生成功的優質高中。高中課程改革的這種理念旨在滿足社會和個體對高中教育發展的基本需求。

��2.高中的任務在於培養健全的人格或者公民基本素養。長期以來,我國高中教育任務被認為是升學或者升學就業兼顧。從實質上說,升學或者升學就業兼顧是工具主義教育傾向在高中教育中的反應。無論從國際還是從我國發展上來看,高中教育要超越工具性,轉向培養學生的公民素質和人格。這種公民素質和人格培養並不排斥升學和就業的任務,而是為學生打好終身教育的基礎,為學生升學、就業或者今後的發展打基礎,它是一個更為寬泛科學的任務

目標:根據高中課程改革指導思想和高中培養目標,這次高中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為:�

�(一)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內容,增強與社會進步、科技發展、學生經驗的聯系,拓寬視野,引導創新和實踐

��繁、難、偏、舊是高中課程內容的基本描述。課程內容之所以如此,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升學利益的驅使下,一些學校為了應付高考,隨意拔高教學大綱的要求,使課程內容超出原有國家課程內容的要求。二是知識取向價值觀的影響。長期以來,我們一致在強調基礎知識和能力的教學,對知識過於重視以及高考以紙筆考試為主的方式在客觀上強化了知識的重要性和價值,使一些與學生生活聯系緊密的、與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相關的知識被排除在課程內容之外。這樣一方面強調基礎知識,另一方面又排斥現代知識,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使課程知識處於相對封閉的狀態,課程內容的陳舊也就不足為怪了。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課程知識改革和重建強調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所謂時代性是課程內容的選擇要體現時代精神,與社會、科技的進步緊密相連。一些具有時代性的鮮活的知識要納入到課程內容中,改變以往課程內容的封閉性,使課程內容不斷更新,為課程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把現代知識納入課程內容的途徑有兩個:通過國家課程或通過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來進行。

��基礎性是我國傳統課程的基本特色,以往過於注重基礎知識導致課程功能和目標異化、扭曲。在新課程改革中,基礎性被賦予新的含義,其實質是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需的基礎知識、一個國家公民所必需的知識、理解多元文化價值觀所必需的知識。基礎性反映我國對高中教育的基本質量要求。

��選擇性原則主要關注學生生活經驗,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多種選擇的機會,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這種選擇性就是要改變以往單一、脫離學生生活經驗的課程內容,賦予學生對課程的選擇權。這種選擇實際上是適應學生的課程理念在課程內容上的反映。選擇性原則的基本要求是學生要學會選擇,學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自我選擇,這是學生發展的基本技能之一。

��(二)適應社會需求的多樣化和學生全面而又個性的發展,構建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綜合性的課程結構

��學生的個性是多種多樣的,學生的發展也是多種多樣。以往單一的課程結構只重視學生的統一發展,忽視學生個性的養成。因而,傳統意義上的課程是一種壓抑學生個性和創造力的課程。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新課程改革從三個方面重構課程結構:

��1.設置學習領域、科目和模塊,改變傳統的學科占據課程主導的局面。

��學習領域是根據學生的學習經驗、發展需要和學科群的發展驅使而規劃的學生學習的范圍。新課程規定學習領域由語言與文學、數學、人文與社會、科學、技術、體育和健康、藝術和綜合實踐活動構成。學習領域的設置體現課程綜合化的思想。它一方面避免了傳統學科課程之間相互隔離的狀況,加強了不同學科領域之間的聯系,另一方面關照了學生的發展和經驗。

��科目是學科,是構成學習領域的基本單位。新課程中除了綜合實踐活動外,其他7個領域設置了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等12—13個科目,新設藝術和技術科目。科目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學科,而是強調學科之間的關聯,注重與學生的生活與經驗相聯系。模塊是構成科目的基本單位,是圍繞特定內容,整合學生經驗生活構成的相對完整的學習單元,不同模塊可以組合。模塊具有重要的價值。首先,模塊改造了原有的課程內容組織的線形的梯狀序列,使課程內容得以多開端、多系列、多層級的方式組織,從而實現了課程內容之間的縱橫溝通及相互聯系。其次,模塊為學生和教師的經驗介入課程提供空間,為教師主動參與課程開發及教學過程提供前提,也為科學技術進入課程提供整合的空間。最後,模塊為學生的自主選擇課程提供可能性。

��2.合理處理必修與選修之間的關系,使必修之中有選擇,選修之中有規范。

��我國以前的高中也設置過選修課,但受應試教育影響,必修課被人為賦予了極高的學科價值,而選修課程成為必修課的裝飾。新課程改革試圖改變這樣一種狀況,充分發揮選修課在學生發展中的價值。在處理必修與選修之間關繫上,形成必修之中有選擇,選修之中有規范的新思路。首先,新課程設置必修課、選修課Ⅰ和選修課Ⅱ。由於採用模塊的方式,學生在必修課之中也有一定的選擇性。選修課Ⅰ由國家研製,選修課Ⅱ由學校開發,但是國家規定選修的基本要求。其次,在開設選修和必修課時,保證學生的基礎性。對選修科和必修課基本關系的處理,一方面避免了學生偏科導致的知識結構的不合理,另一方面又賦予選修課程以重要的價值,改變了以往選修課程不受重視的局面。

��3.學科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緊密結合,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是我國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綜合實踐活動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社會實踐三個領域。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是加強學生學習經驗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綜合實踐活動並不是孤立進行的,它要與學科課程相整合,以學科課程為依託,擴展、深化學科課程中提供的研究主題,使學生在自主研究和活動中形成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可以說,綜合實踐活動的精髓是通過研究而學習,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為保證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國家規定了研究性學習活動為必修課,三年為15學分,再加上社區服務和社會實際的學分,綜合實踐活動的總學分為23學分。

��(三)創設有利於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課程實施環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主動學習的課程實施環境以及學生自主性主要通過學生自訂學習計劃來進行。學生在學校中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等,在學校提供的課程之內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自行擬訂自己的學習計劃。學生自主選課和自訂學習計劃是學生主體性提升的表現。自訂學習計劃避免了統一課程造成學生學習興趣的喪失,使學生提高學習的興趣和自我決定發展的意識。當然,學生制訂的學習計劃不是盲目的,它需要成人的指導。這種指導是在尊重學生選擇的基礎上,提出合理的建議,使學生自訂的學習計劃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此外,高中新課程要求實行學分制管理,這是與學年制管理不同的彈性管理制度。學分制管理為學生的自主選擇提供製度上的保障。

�(四)建立發展性評價體系,改進校內評價,實行學生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建立教育質量檢測機制

��新課程強調發展性評價制度的建立,其目的是改變以往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突出評價促進學校和學生發展的功能。以往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實際上是評價功能的窄化,是對評價某一方面功能過度重視,而發展性評價是以一種客觀的態度來看待評價的功能,它包含以往評價的合理性。課程改革也要求改變傳統的高考決定學校發展和學生質量的狀況,形成以學校為主體的內部評價機制。學校是學生成長的地方,也是最易了解學生發展狀況的地方。校本評價制度的建立,把評價的權利歸還學校,學校成為評價學生的主體。這樣使外部評價和校本評價相互促進,共同促進學生的發展。此外,在評價方式上,轉變以往的量化評價為主的形式,逐漸走向質化評價。在對學生評價的過程中,把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和學生成長過程的表現性評價相結合,發揮評價的功能。

��(五)賦予學校合理而充分的課程自主權,為學校創造性地實施國家課程、因地制宜地開發學校課程,為學生有效選擇課程提供保障

��賦權承責是學校教育發展的一種趨勢。在課程發展中,學校是課程改革的主體和前沿。但在傳統集權制的課程管理體制下,學校成為行政機關制訂的課程的被動執行者,學校作為課程的主體地位被忽視了。這種集權制管理造成的後果是,學校成為一種統一的模式,喪失自己發展的特色,同時造成學校在課程改革中總是處於被動接受的狀態,不利於課程變革和實施。新課程改革倡導賦予學校合理而充分的自主權,把課程改革和發展的權利歸還學校,在歸還權利的同時,也就意味著學校要承擔一定的責任——承擔學校、教師和學生發展的責任。學校的自主權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國家課程進行合理地調整,保證課程實施的質量;一是自己挖掘課程資源,開發校本課程,發揮學校的特色,保證學生的發展。

⑼ 高中階段化學課程的性質是什麼其課程理念有哪些內容

《標准》中明確指出,給每個學生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使他們都能具備適應現代生活及未來社會的必需的化學知識、技能、方法和態度;具備適應未來生存和發展所必備的科學素養,同時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良好的發展。把促進學生發展,即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作為基本出發點。這種教育思想和課程理念不僅注重學生發展的全體性、全面性、主動性,而且注重發展的差異性和持續性。
化學(chemistry)是自然科學的一種,主要在分子、原子層面,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律,創造新物質(實質是自然界中原來不存在的分子)。
世界由物質組成,主要存在著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兩種變化形式(還有核反應)。
不同於研究尺度更小的粒子物理學與核物理學,化學研究的原子 ~ 分子 ~ 離子(團)的物質結構和化學鍵、分子間作用力等相互作用,其所在的尺度是微觀世界中最接近宏觀的,因而它們的自然規律也與人類生存的宏觀世界中物質和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質最為息息相關。作為溝通微觀與宏觀物質世界的重要橋梁,化學則是人類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閱讀全文

與高中化學新課程理念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8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